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学案

高中新中国的成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0

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教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单一 少年毛泽东的成长
 风华正茂 

1.成长背景
(1)家庭与教育:家庭专制与私塾教育的束缚,养成了倔强和反抗的性格。
(2)国家局势:国家四分五裂,民族备受凌辱,军阀混战不已,形成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
2.成长历程
(1)1893年出生于富农家庭。
(2)1914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博览群书,锻炼体魄和毅力。
(3)1918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以期“改良人心风俗”。

清单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接受马克思主义
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结识李大钊,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并转变自己的思想。
2.开始参加革命
1920年在长沙参与组织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中共一大。
3.开创革命道路
(1)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4.领导红军长征
(1)在遵义会议上重新取得军事指挥权。
(2)领导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
5.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基本内容:三大法宝。
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
②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
③一个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
(2)成功实践:抗日战争的胜利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贡献。
(3)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深化认知]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个人思想中的正确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构成。毛泽东个人也有一些错误的思想,不能归入“毛泽东思想”范畴。

清单三 新中国的缔造者
 推翻三座大山 

1.参加重庆谈判
(1)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以争取和平民主的新局面。
(2)国共双方签定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双十协定”。
2.领导解放战争
(1)1947年,依照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2)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3.筹划新中国
撰写《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著作,对夺取全国胜利、工作重心转移与党的转变等问题已敏锐考虑。
4.成立新中国
(1)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意义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②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历史。
③彻底结束了几千年专制王朝统治的历史。
④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深化认知]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当时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国民党军主力被消灭。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中国革命胜利的趋势不可逆转,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最主要领导者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清单四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艰苦的探索与实践 

1.过渡时期
(1)建国后头三年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抗美援朝,恢复了国民经济。
(2)1953年,按照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开始了三大改造。
(3)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社会主义时期
(1)失误
①原因:放弃了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错误认为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②表现:反右斗争扩大化,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2)成绩:1956年制定了正确的“八大”路线,20世纪70年代,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病逝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
[深化认知]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不少失误。在评价毛泽东时,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评价其是非功过,同时要认清毛泽东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只是支流,功大于过。
探究点一 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绝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
[答案] 形成: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成熟:延安时期(或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材料二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
[答案] 《论十大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材料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个人品质?
[答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品质:摆正了个人与党的组织、与党的领导集体的位置,体现了个人的高风亮节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品格。
[结论形成]
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毛泽东是一大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3)遵义会议后,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成功地实现了战略转移。
(4)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进行持久战和全面抗战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赴重庆参加谈判,促成了“双十协定”的签定。
(6)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信心坚定,领导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发动了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探究点二 全面评价毛泽东 

[史料探究]
材料一 
(1)根据图片1、2说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的主要历史贡献。
[答案] 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工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为新中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进行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材料二 
(2)20世纪50年代,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据图3、4、5指出这些失误的具体表现与共同危害。
[答案] 表现:图3为反右斗争扩大化,图4为“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图5为“文化大革命”。危害: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受重大挫折,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结论形成]
全面评价毛泽东
1.历史贡献
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①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③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④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⑤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⑥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局限性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特别是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使“左”的错误发展到高峰,造成全国大动乱,给党、国家和社会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损失。
3.总评
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解析:选A 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A。
2.毛泽东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词中提到“暴动”,其矛头是指向谁的()
A.南京国民政府 B.北洋军阀集团
C.日本帝国主义D.南京临时政府
解析:选A 秋收起义中革命的对象是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故选A项。
3.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A.①②B.①③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 题干中“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的意思是毛泽东思想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①正确;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②正确。

4.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右图),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实行土地改革
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D.开展经济建设
解析:选C 从材料中信息可知时间是“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地点是重庆,不难理解是国共重庆谈判,然后分析正确答案即可。
5.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A.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解析:选C 时间是1953年,当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答案为C。
6.1966年,毛泽东在《七律有所思》中写道:“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诗文中的“有所思”在当时主要是指()
A.如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B.怎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
解析:选D 注意关键信息“1966年”,“文革”开始,思想路线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
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4分)
解析:第(1)问,“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分析背景;“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概括其目的。第(2)问,根据“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营经济是……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不没收……私有财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概括其特点;从建立政治协商制度这一角度总结其实践。第(3)问,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可从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与国情相结合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
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在毛泽东的每一个“逢十”整数诞辰,都会举行高规格座谈会或纪念大会,时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也会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从1983年以来,领导人的每次讲话各有侧重。
1983年,胡耀邦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九十周年的座谈会上讲话,提出“继续推行他晚年错误的一套”、“担心公开揭露他的错误会造成信任危机”、“把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因晚年失误而一笔勾销”三方面的看法,都是不可取的。从1993年开始,每个整数年份的毛泽东诞辰纪念大会,领导人讲话都会重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每一代领导人都会在原有评价的基础上加上新的表述。1993年,江泽民在前述表述的后面加上了“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2003年,胡锦涛在江泽民讲话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013年习近平的讲话,又新增了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的新表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性贡献。(9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评价毛泽东的基本原则。(3分)
解析:第(1)问,结合史实,归纳毛泽东的历史贡献。第(2)问,从材料的第二部分可以整理出既要看到毛泽东的贡献也要看到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实事求是原则,在评价时体现出辩证原则,从胡锦涛和习近平增添的内容可以看出还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
答案:(1)贡献: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辩证的原则,历史发展的原则。jAb88.cOM

相关推荐

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教案


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发展,明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信任的原因,认识到人民的支持是胜利的保证。
2.了解解放战争的史实,通过分析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3.学习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诞生等内容,认识和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变,以及它对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结构分析
本课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中国的历史。教材精心构思的两个子目标题不但新颖,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领悟。
“两种命运的决战”──从两种不同的建国主张写起,提出国民党与共产党分别代表着中国的黑暗与光明两种命运。接着课本以生动的描述和对比的手法回顾了抗战期间国统区和根据地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国统区的统治黑暗、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通过大生产运动,克服了经济困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对命运的选择,从而深切体会到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故而第二子目的标题定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理解为人民选择了光明的命运。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介绍在“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光明是怎样战胜黑暗的。教材先是描述了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接着通过图片,表明共产党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因此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迅速改变了敌我军事力量的对比,在1948年9月开始的与国民党主力的大决战──三大战役中取得胜利。渡江战役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光明终于战胜了黑暗。最后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内容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如阅读、读图方法)、情感态度的变化和发现、思考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评价时应侧重于学生是否能积极地思索和讨论,能否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能否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是否形成了基本历史观念以及在收集、整理资料方面的能力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2课时。
[新课导入]
建议一:问题导入
可先提出设问:“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意义?”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而国民党却想实施独裁专政。由此引入新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建议二:逸闻故事导入
教师可以用史实导入。“同学们在电影电视中常看到日本战败后,美英作为战胜国驻兵日本。那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有没有派出占领军呢?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盟国商定,由中、美、英、苏四国分别派出驻日占领军。1946年初,中美达成协议:日本的名古屋地区由中国派军占领。国民政府经过严格挑选,决定由装备精良的国民党荣誉第二师担此重任。当派往日本的先遣队一切准备就绪时,便电请速调‘中国驻日占领军’。然而许多日子过去了,在日本的土地上,一直没有看到‘中国驻日占领军’的影子……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以学生感兴趣的逸闻故事导入,一下子激发起他们想了解本课内容的欲望。)原来,‘中国驻日占领军’正在整装待发的时候,蒋介石策划已久的全面内战爆发了……”由此导入新课。
建议三:想象导入
请学生假设自己是生活在1945年的一个中国普通老百姓,教师问:“经历了八年的抗日战争,现在胜利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如有条件,在学生想象前可选放一小段抗日战争中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盼望和平的录像。)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饱含激情地总结:“当时中国人民是多么渴望和平啊!但是他们有没有得到和平呢?”让学生在当时人们渴望和平的情感体验中导入新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1.腐败的国民党统治区的教学建议
○让学生看阅读卡思考:“为什么说国民党提出的主张代表着中国的黑暗命运?”(因为国民党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共产党,即准备发动内战,因此是黑暗的命运。)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利用阅读卡的内容和图片的直观展示及图表中的数据,进行讨论:“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国民党在政治上实施独裁专政,压制民主,实行特务统治;在经济上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而且完全没有民主和自由。)
此处如果选取一段国民党进行特务统治的录像,学生会有一种感性的认识。
2.根据地的发展的教学建议
○先让学生思考:“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其欣欣向荣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图7-72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进行一番描述,并思考:“为什么人民积极参加选举?”(因为人民得到了民主选举的权利,说明他们翻身做了主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民主权利。)
○让学生观看图7-73、7-74,想一想:“大生产运动解决了根据地的什么问题?”(财政经济困难的问题,或者直接回答吃、穿等生活问题解决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选择补充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问学生是否知道南泥湾的故事?并由此总结出在艰苦奋斗、团结紧张的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延安精神。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对比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谈谈革命根据地的欣欣向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上,人民政权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经济上,通过大生产运动,财政经济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活动]
○赞成女生的观点,教师可就该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之后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延安精神并不过时。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指导学生看阅读卡“胜利的灾难”,通过对比,进一步得出人民当然拥护和信任共产党的结论。
3.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发动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蒋介石暂时做出和平姿态的原因。
[活动]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与在谈判中捍卫人民的利益,团结和争取对美蒋尚抱幻想的人们,决定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并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
○讲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可引用毛泽东所说的话:“人民得到的权利,绝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我们是不要内战的。如果蒋介石一定要强迫中国人民接受内战,为了自己,为了保卫解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和幸福,我们就只好拿起武器和他作战。这个内战是他强迫我们打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内战初期的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表,之后教师可提问:“如果你是1946年时的一名外国记者,你将如何预测中国内战的结果?”(鼓励学生大胆推测,但必须说出合理的理由。教师可补充说明当时国内国际普遍认为共产党无论如何打不过国民党。此处可补充毛泽东当时的言论和论断。)
○看图7-75,请学生思考:“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什么要撤离革命圣地延安?”(撤离延安是为了保存实力,寻机歼敌,不与优势敌人硬碰硬。教师可补充说明当时共产党制订的作战方针,即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法。)
2.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教学建议
请学生仔细读图7-76,从图中找出三大战役的时间、地点、歼敌人数、主要战役地点、敌军起义地区等内容。通过示意图,对三大战役有个整体上的认识。
也可直接进行“分组读图比赛”之类的活动,看哪组能从图中读出更多的信息,请读到信息最多的一组先回答,其他组补充,然后教师再板书总结。
指导学生图文结合看阅读卡,分析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应该打过长江的结论。然后利用图7-78和活动设计,分析内战取得胜利的各种因素。最后知道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3.新中国成立的教学建议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和主要内容。
运用阅读卡,讲述新中国的诞生。教师可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并结合图7-79与文字说明进行生动的描述。教师可在国歌配乐声中,充满激情地描述新中国成立时的情景,有条件的也可播放相关影像资料。
最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不懈斗争,进行小结:新中国的诞生,是百余年来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成果。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历史从此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如能适当精选一些图片、录像,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历史题材影片,像《开国大典》《风雨下钟山》《大决战》等,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叙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理解: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3)运用:
探究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再现,历史比较、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有效历史信息、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
(2)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中国初期开展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
(2)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正确的建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2、难点:建国初期制定外交方针的依据。
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以三个主题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前预习、课中质疑答疑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及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史料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以史为证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
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历史学习情境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讨论法与讲述法相结合,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掌握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3、教学情境设计
通过多媒体来演示图片、录像等基本的历史素材,创设历史思维情境,形成探究核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4、学生评价设计
(1)通过巩固练习、测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辩论和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来考查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
(2)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自主搜集资料,与本组成员共同探究问题,准备课堂上交流。
2、教师准备:
(1)布置学习任务。
(2)整合制作多媒体课件。
(3)检查学生准备的发言材料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确定目标]
师:通过上一个单元学习,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于此同时新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交往。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材料)
图片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3: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情景;材料4:1946年蒋介石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情景。
师:看了上面四幅图片,同学们对旧中国的外交有何认识?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回答很好,旧中国实行的是屈辱的外交,那么新中国实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取得的哪些成就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会对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一: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新中国外交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和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生:回答略。
师总结同时多媒体展示要点: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师:新中国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展自己的外交活动。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
主题探究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的声明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外交原则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新中国在开展外交时,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独立、自由、领土主权完整以及世界和平的原则。这种原则,我们称之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内容含义意义
“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
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
立地位。
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要点:
师: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
生:分组辩论:
师:在这种外交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外交战线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生:通过阅读课文总结、回答。由此进入主题探究三。
主题探究三: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同苏联等17国建立友好关系
师:多媒体展示中苏建交的图片、录像。
生:概括中苏建交的概况。
师:中苏建交后双方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那么它与旧中国签订的不等条约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来看两段材料。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1: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路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管……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2: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思考:对比两则材料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区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
生: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清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使国家丧失了大量的主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新中国不仅要同世界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还要同意识形态不同的邻国、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在此过程中新中国提出了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呢?由此引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的照片和录像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后来措辞又如何不断修改完善的?
生:讨论。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不仅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今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两则材料思考这一问题。
材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50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2: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外长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谈话。
生:思考、讨论。
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新中国除积极发展和一些国家的友好关系,还参加了一些国际性会议,以便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表现。
3、参加日内瓦会议
师:日内瓦会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发挥了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投影照片思考回答?
生:答略。
师: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同学们回忆1919年中国参加了什么国际会议,在这两次国际会议上中国外交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总结: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在旧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新中国不仅在日内瓦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亚非万隆会议的表现更是非同凡响。
4、参加万隆会议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万隆会议的录像,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万隆会议的特点是什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定要参加万隆会议?
(2)针对会上一些国家或者出于对新中国不了解或者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唆使下攻击中国代表团的情况,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含义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突出强调求同存异的含义,并用多媒体展示要点。
同: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任务和要求。
异: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演个历史剧,一组扮演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一组扮演记者采访周恩来,并就采访内容写通讯稿。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万隆会议”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生:每组推出一个代表进行表演。
师:刚才两位同学表演的非常好,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我们对万隆会议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课时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从建国初期的外交风云变幻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和收获,或者还有什么问题,咱们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下。
学:讨论发言,整理主要观点。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中国的外交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局面。那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取得了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师:(引导学生归纳)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新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冷战结束后虽然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但是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时有发生。请同学们想一想,随着中国经济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未来的世界呢?
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对,中国将来强大了,也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
△课标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打破
第一颗试爆成功:1964、10
2、进程第一颗试爆成功:1967、6
第一颗(“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0、4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与
增强了我国的,提高了我国的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于
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南优二号”(1973年)—→“超级杂交稻”
2、效益:20C70年代中期——2001年:增产粮食40多亿吨

“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银河—Ⅱ”型(1992年):10亿次/秒
“银河—Ⅲ”型(1997年):130亿次/秒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是继“”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影响在未来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元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增强了
五、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提高了
振奋了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A1964年、1967年B1964年、1966年C1964年、1970年D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A“东方一号”B“东方红—1”号C“长征—1”号D“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5、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B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6、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核武器研制成功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B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
C“第二次绿色革命”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二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三“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问答: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国际形势怎样?

2、以上材料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成就影响

参考答案

△课标要求: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2、进程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0、4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世界和平
促进了其它领域的发展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南优二号”(1973年)—→“超级杂交稻”
2、效益:20C70年代中期——2001年:增产粮食40多亿吨

“银河—Ⅰ”型(1983年):亿次/秒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银河—Ⅱ”型(1992年):10亿次/秒
“银河—Ⅲ”型(1997年):130亿次/秒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影响在未来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和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增强了综合国力
五、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
振奋了民族精神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A)
A1964年、1967年B1964年、1966年C1964年、1970年D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B)
A“东方一号”B“东方红—1”号C“长征—1”号D“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B)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D)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5、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C)
A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B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6、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C)
A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A)
A核武器研制成功B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C)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B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
C“第二次绿色革命”D“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二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三“神舟”五号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大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
问答: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国际形势怎样?
美苏对抗,中苏关系破裂,中美敌对。
2、以上材料体现的我国科技成就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影响?
成就影响
原子弹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
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且对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也有很大帮助
载人航天技术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49年召开的讨论成立新中国问题并通过《共同纲领》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答案:D
解析:《共同纲领》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的。
2.如图所示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与发展的里程碑之一。这项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B.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D.2004年政协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1949年新政协召开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3.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C.全国政协的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答案:A
解析:注意审查题干中的关键词“民主政治建设”和时间限定,用排除法,应选A项。
4.(2007山东济南实验中学高三考试,12)下图是为纪念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在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其发行年代应该是()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答案:C
解析:一届人大1954年召开,“当年”发行,答案为C项。
5.与西方相比,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西方国家实行两党制,但一个执政党一个在野党,相互攻击与竞争。中国则是中共为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相互平等、团结、合作。
6.下列叙述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相关的是()
A.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C.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D.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答案:B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不相关。
7.(2007山东威海质量检测,5)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答案:B
解析:一届人大召开于1954年,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8.下列关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其受到破坏
C.《共同纲领》曾起代行宪法的作用
D.利于调动各阶级、阶层的参政议政热情
答案:D
解析: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而非“各阶级、阶层”。
9.最早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最早作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更加明确。
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1)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2)以上制度最具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是哪一个?简述其形成及发展过程。该制度建设有何意义?
(3)我国有几个省级自治区?试列举(至少三个)。
参考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过程:1949年新政协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形成;1949—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前,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大职能;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该制度遭到破坏,“文革”期间政协工作瘫痪;“文革”结束后该制度恢复,1982年中共又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3)5个。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内蒙古(其中任意三个即可)。
解析:该题属于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依据所学知识即可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