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9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一、设计思路
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是看不到,摸不着,而且初一的学生缺少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头设置了一个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体的能量都是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的,另外通过卡通图片,让学生对能量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通过一个学生全体实验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的结论。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能量的释放需要氧,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在设计上可以通过学生演示和教师动画演示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从而对呼吸和呼吸作用进行区别,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呼吸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能量以什么形式释放出来,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结合探究实验的设计,通过观察不通状态种子的温度发生的变化了解热量的释放。这个探究实验可能效果不佳,可通过动画演示来弥补。
能量的利用可以更多的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重点解决DIY中的现象解释,讲解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体会到能量的利用。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个角度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了解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被利用的问题。
2.能力目标:
(1)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2)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3)初步尝试探究萌发的种子能释放能量。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能够对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出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运用一个悲伤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导学生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关心、关爱他人。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生理现象和生活实际入手,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深入地发现能量的释放与呼吸之间的关系。懂得更进一步地珍爱绿色植物,并能运用所学的能量和呼吸相关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新鲜果品、蔬菜贮存等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从体验——分析——实验,揭示能量的释放需要氧。
学习的难点:呼吸作用和呼吸的不同,以及呼吸作用的实质。指导学生尝试
“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能量”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程序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讲述童话故事内容。
(2)思考回答:冻死和饿死,由于没有食物提供能量。
(3)畅所欲言(提供食物,给她温暖)(1)播放音乐《火柴天堂》,展示图片,提问“你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吗?”
(2)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最后会饿死在街头?
(3)如果你在她的身边会怎样做?设置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培养爱心
过渡,引入新课主题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我们可以通过补充食物(有机物)的方式来补充能量。其实能量是由食物中的哪个成份提供的?
在黑板上板书:
有机物能量
而食物中的能量是不能直接被人利用的。质疑:你知道能量是如何释放的吗?与哪个活动有关?设置疑问,引入课题,激发思考
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阅读资料,谈谈如何测呼吸频率。
学生实施实验,处理数据,交流自己小组的结论。
横向、纵向比较数据得出规律
讨论比较,得出问题答案。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关系密切。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剧烈运动时的感觉,也许会得到启发。出示小资料:呼吸频率
发动学生分组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轮流测男生和女生在安静、迅速起蹲1分钟、休息2分钟后三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思考:
(1)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有什么不同?
(2)哪种状态消耗的能量最多(感觉最累)?
(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是什么关系(正比或反比)?
(4)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关系密切吗?
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身边现象着手,明确任务,合作学习。
转换主题谈谈对于人的呼吸的看法。
体验,观察现象。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设疑:什么是呼吸?
人的呼吸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疑:吸进()放出()
1生命垂危的人医生往往要提供氧气瓶。(图片)
2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石灰水里吹气,观察石灰水变化。
总结:呼吸指的是人或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过渡交流资料,发表看法
大胆猜想,踊跃发言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吗?(事先安排查找资料)
出示资料:植物所有的部位都能进行呼吸
植物的呼吸气体变化和人一样吗?(猜想)查找资料,主动探究
运用类比,激发思考
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分组介绍实验,提问解答。
一、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1)把等量的用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的菠菜分别装入甲、乙两只广口瓶中放在温暖处,并封闭、遮光处理。
(2)24小时后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到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分析实验结果。
二、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
(1)取A、B两只塑料袋,里面充满空气,在A袋内装入新鲜菠菜,将袋口密封。
(2)将两只袋子都放在黑暗处,1天后取出。
(3)把A、B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锥形瓶中,观察和记录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植物与人呼吸中的气体变化,得出结论组织学生展示实验:探究植物呼吸
一、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现象:有新鲜菠菜的广口瓶中的蜡烛火焰较小。
问:比较两样实验材料说明植物呼吸有什么要求?
二、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
现象:装有植物的袋子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问:
1、哪一个是对照实验?
2、为什么要把袋子放在黑暗处?
3、除了将袋子放在黑暗处,还有什么方法呢?
出示表格:植物与人的呼吸气体变化比较
吸进呼出
植物氧气二氧化碳
人氧气二氧化碳
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植物的呼吸只有活细胞才进行,也是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与人一样。介绍两组实验,共同探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开动脑筋,交流讨论,排疑解答。
进一步深入思考陷入思考,积极动脑。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设疑;为什么植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是氧气,放出的却是二氧化碳?
出示投影:这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
设疑:呼吸作用与我们通常说的呼吸是一回事吗?
联系前文,设置疑问,引导思考。
呼吸作用的实质观看FLASH
讨论资料上的问题。
1、吸作作用的时间(白天、黑夜)
2、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的过程。
3、呼吸作用在(活细胞)内进行。设疑:呼吸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呢?
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
播放FLASH
组织学生讨论
1、呼吸作用的时间()
2、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变成()和(),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的过程。
3、呼吸作用在()内进行。
总结:
呼吸作用公式
_____+有机物________+水+_____
总结:
能量的释放来自于呼吸作用。通过观察,合作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协调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小结:畅所欲言,交流收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交流表达,自我评价
(第2课时)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对呼吸的比喻:
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
问题:
为什么说呼吸是燃烧呢,燃烧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设疑,引发思考
过渡,引入主题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来回答这个问题。
探究实验:“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能量”
探究的过程
1.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
手插进麦堆的不同感受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方法
5.探究过程
6.统计结果
7.得出结论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探究的过程以小组的形式分组讨论探究方案。合作讨论,尝试设计探究实验
实验演示展示预先准备的种子产生热量的装置
并用动画演示温度变化的过程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设计几种不同状态下的种子,观察他们温度的变化。
萌发的种子和死亡的种子进行对比学会对比实验的设计,体会实验中的变量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通过演示实验,填写表格
昨天的温度今天的温度
萌发的种子
死亡的种子
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要呼吸,产生了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根据老师的演示,一起完成表格的数据,思考实验的结论
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过渡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去哪里了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能量利用的具体实例。学生思考,看图引导学生讨论
引入主题,能量的利用生物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人的活动,植物开花结果,即使是睡觉也要消耗能量。
你能举出一些能量利用的例子吗?将你列举的事例介绍个其他同学。
问题:
对生物体来说,不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回答
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不同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不一样,活动剧烈的需要能量多。
因为剧烈活动呼吸频率快,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根据书上的例子,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根据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图中的现象。
1.蔬菜、水果的储藏
2.作物松土
3.天然的“氧吧”
根据所学能量利用的知识以及前面所学能量的释放和呼吸的密切关系来思考。学生思考,回答
蔬菜、水果的储藏要注意限制它们的呼吸,防止有机物分解,能量释放。
松土是为了维持植物正常的呼吸。
大片的植物可以使周围的空气清新,我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联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畅所欲言,交流收获交流表达,自我评价
延伸阅读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2)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2)”,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被利用的问题。
2、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教学重点、难点:
呼吸作用和呼吸的不同,以及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对呼吸的比喻:
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
问题:
为什么说呼吸是燃烧呢,燃烧的结果是什么呢?
实验演示
展示预先准备的种子产生热量的装置
并用动画演示温度变化的过程
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要呼吸,产生了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设计几种不同状态下的种子,观察他们温度的变化。
萌发的种子和死亡的种子进行对比
设疑,引发思考
学会对比实验的设计,体会实验中的变量
引入主题,能量的利用
生物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人的活动,植物开花结果,即使是睡觉也要消耗能量。
你能举出一些能量利用的例子吗?将你列举的事例介绍个其他同学。
问题:
对生物体来说,不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根据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图中的现象。
1.蔬菜、水果的储藏
2.作物松土
3.天然的“氧吧”
根据所学能量利用的知识以及前面所学能量的释放和呼吸的密切关系来思考。
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回答
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不同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不一样,活动剧烈的需要能量多。
七年级上册《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导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导学设计
1.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
2.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3.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活动一: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1.测量呼吸频率
(1)知识准备:一呼一吸为呼吸一次,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叫做呼吸频率。
(2)要求:4个人一个小组,测量在不同的呼吸状态下的呼吸次数,记录在表格中,求出平均值,组长汇报给老师。
生活状态
安静时
迅速起蹲
1min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第1人
第2人
第3人
第4人
统计平均值
2.根据在不同的呼吸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的测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哪种状态消耗的能量多?
(2)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是什么关系?
3.阅读课本P109第一段,通常所说的呼吸是:
生物吸入,呼出的过程。
活动二:验证植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
1.实验材料和用具:烧杯、塑料袋、橡皮管、菠菜、澄清的石灰水
2.要求:仔细阅读课本P109—110第一组实验,4个人一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在A、B两只烧杯内分别加人20ml的澄清的石灰水,取下止水夹,将A、B两只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A、B两个烧杯的液面以下,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实验现象:
(2)哪一个是对照实验?
(3)为什么要把袋子放在黑暗处?
(4)除了将袋子放在黑暗处,还有什么方法呢?
(5)得出结论:
活动三:验证植物呼吸过程消耗氧气
1.实验材料和用具:广口瓶、火柴、蜡烛、菠菜
2.要求:仔细阅读课本P110第二组实验,4个人一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先点燃两只蜡烛,然后打开瓶盖,同时迅速地伸到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分析实验结果,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实验现象:
(2)哪一个是对照实验?
(3)这里把甲、乙两瓶放在黑暗处理作用和第一组实验相同吗?
(4)得出结论:
活动四: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有机物+水++能量
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有在叶片B、只在根系中
C、所有活细胞D、只有萌发的种子中
2.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的释放与呼吸无关
B、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3.农田被淹需及时排涝,目的是为了供给根细胞以充足的()
A、阳光B、氧气C、肥料D、二氧化碳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或录像机、图片等)、矿物标本(或图片)。
Fe2O3、石灰水、贮有CO的贮气瓶、磁铁、铁架台、酒精喷灯、酒精灯、试管、直玻璃管、橡胶塞、导管、火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金属资源概况及铁的冶炼和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第二课时: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及金属资源的保护。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展示投影资料]
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控要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量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议一议]1.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2.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1题可能的回答有:
(1)金属大量腐蚀使冶炼金属的成本提高。
比如说既消耗能源,又浪费矿物,还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气危害人类健康。
(2)使金属制品的寿命缩短。
(3)作为量器,将影响到其精确度。
(4)若高科技领域所用金属制品锈蚀,如在火箭上,将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5)金属制品锈蚀,会影响其美观程度。
……
2题可能的回答有:
(1)金属资源短缺时,将会使好多金属冶炼厂因缺乏原料而倒闭,工人下岗。
(2)人们设计好的金属制品将会因原料短缺而无法付诸实践,即心想事不成。
(3)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多是金属制品。若金属资源短缺,它们的数量将急剧减少,从而影响人们的交流和旅行等。
(4)要是没有那么多的金属起导电作用,我们势必会经常生活在黑暗中。
(5)金属资源短缺虽会影响人类对金属制品的使用,但它却可以促使人们去寻找更好的替代品。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他们的奇思妙想进行评价]
[总结]由大家刚才的讨论可知,金属腐蚀和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是严峻的挑战。
[引入]因此,保护金属资源也就成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板书]四、金属资源保护
[过渡]防止金属腐蚀是我们保护金属资源的有力措施。
[板书]1.金屑的腐蚀和防护
[讲解]金屑腐蚀是需要条件的,如要有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反应物要能相互接触、生成物不会对反应起阻碍作用等等。只要我们知道了金属腐蚀的条件,就能知道如何防止金属制品腐蚀。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制品为例来探究铁制品的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
[板书](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投影]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稀硫酸(或醋酸)、食盐水、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试设计实验比较铁钉在不同环境中的锈蚀速度。
注:此实验在约一周前已给学生布置。
[学生交流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
学生设计的方案大约有以下几种:
实验结果:铁钉锈蚀的快慢顺序为1234567。
[根据以上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导致铁钉锈蚀的因素,并板书]
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水存在的环境中加速锈蚀。
[讲解]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设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铝的作用。铁锈是否也能保护里层的铁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不能。
[讲解]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吸水性,它能让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故铁锈反而能加速里层铁的生锈。
[问]为什么方案5中的铁钉比方案4中的铁钉锈得慢呢?
[答]因为煮沸过的蒸溜水中氧气极少。
[过渡]了解了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铁制品的生锈呢?
[板书](2)铁制品的防护措施
[学生讨论]
[教师启发]铁制品的锈蚀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它们不再具备锈蚀的基础。就能防止铁制品锈蚀。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如:1.铁制品放置时要远离酸性环境,尽量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
2.在铁制品外面穿一层保护衣,如可涂上隔绝空气的油脂、涂油漆、镀上一层耐腐蚀的其他金属、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等。
3.一发现铁制品有锈蚀,就马上处理,以防止其继续蔓延。
……
[教师总结并板书]①把铁制品放在非酸性的干燥环境中。②为其穿一层耐腐蚀的外衣。
[讨论]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
[学生讨论并回答]刷漆、涂油脂、镀其他金属等。
[过渡]上面我们讨论了铁制品的腐蚀和防护。对于金属资源,除了采取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呢?
[板书]2.金属资源保护
[启发]废品收购站为什么要收购废铁、废铜和易拉罐等金属?
[生]回收它们是为了对它们进行再利用。
[师]很正确!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又一有效途径。
[讨论]废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并各抒己见]
可能的观点有:
1.可节约金属资源。
2.由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
3.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
4.可减少重金属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
[讲解]据估算,回收一个铝制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便宜20%,1t废钢铁回炉冶炼可炼成近1t钢,跟用铁矿石冶炼比,能节约11t煤和铁矿石,减少污染空气的悬浮微粒11kg,可见回收利用废金属,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属得到了回收和利用。
[讨论]你还知道保护金属资源的其他途径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合理开采矿物,可避免乱采矿所引起的金属资源的浪费;寻找金属的代用品也可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进一步研究金属的结构和性质,使各种金属都能最大限度地得以运用。……
[总结并板书](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代用晶
(5)物尽其用
[师]金属资源不可再生,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属资源呈日益短缺之势,故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希望大家能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也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且能在将来利用你的智慧找出更多的金属代用品,从而使我们的未来不再为金属资源的匮乏而发愁。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铁制品腐蚀和防护,同时讨论了金属资源的保护问题。
[布置作业]习题l、2、6
板书设计
四、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水存在的环境中加速锈蚀。
(2)铁制品的防护措施
①把铁制品放在非酸性的干燥的环境中。
②为其穿一层耐腐蚀的外衣。
2.金属资源保护
(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代用品
(5)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