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3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自养;动物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下各约十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②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④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清水)、撕、展、盖、滴、吸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滴、吸
15、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顺序是由内到外: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1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20、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
2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3、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都是单细胞生物,能完成一切生理活动。
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4、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1)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27、区分孢子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满江红。
28、区分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9、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有种皮和胚
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在玉米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
30、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胚必须是完整的、活的、度过休眠期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1、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2、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增大体积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的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含磷的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的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
(了解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植物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33、桃花的结构:花柄、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3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双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内有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极核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35、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水是由导管(在木质部)从下往上运输,有机物由筛管(在韧皮部)从上往下运输。
36、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蒸腾作用的意义:降温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植物体任何时期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37、光合作用:
①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光能
②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③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8、植物的呼吸作用
①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②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能量)
③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④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保存蔬果: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wWw.jAB88.com

精选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知识点汇总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管》知识点汇总

引言:阅读材料并讨论:

德国利用细菌造血管

德国耶纳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利用细菌制造血管的方法,并已经用这种血管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最近报道,耶纳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醋酸杆菌,它具有制造纤维素的本领。科学家将这种细菌放入双层玻璃管的夹层中,并注入营养液。几天后管壁上便生成了一种富有弹性的乳白色纤雏物质。

经动物试验证明,这种由细菌制造的纤维管可以用作外科手术中修复血管的材料。这种纤维素血管被植入动物体内后,血液能够顺利流通,而且尚未发现有排异反应产生。

肌体细胞还可以在植入的纤维素血管上进行附着生长,一般经过四个星期,肌体细胞便会长满植入的血管,产生新的血管壁,纤维素此时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加固新生成的血管。

讨论题目:

1.对此报道的看法。

2.你认为此技术现在是否能进行人体实验?它的前景如何?

3.从这项技术中你获得什么灵感,你能设想发明类似的技术吗?

讨论形式是小组讨论。同组同学围坐一起,小组长担任主席,安排每个同学发言,并记录。教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本节的主题是--血管。

复习概念: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血、静脉血。

强调动脉和静脉是血管的概念,送血出心脏的是动脉,而把血送回心脏的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是血液的概念,含氧丰富、鲜红色的是动脉血,而含氧少、暗红色的是静脉血。

强调两组概念之间无相关的联系,动脉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里不一定流的是静脉血。

根据前述,可知血管有动脉、静脉以及介于其间的毛细血管,管内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由动脉流至毛细血管,再由静脉收集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送回心脏,较大的动脉经一再分支后,就会越分越细,成为小动脉,小动脉连接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分支极多、管子最细的血管,这些毛细血管再归并于分支较少,管子较粗的血管,称为小静脉,最后则由分支更粗大的静脉将血液运返心脏。

管壁的构造上,动脉和静脉大体相似都是三层不同的构造。但若比较同一器官并行在一起的动脉和静脉,可见,动脉管壁厚,口径较小,弹性大,管内血液的速度快,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而静脉则管壁薄而口径较大,管内血液的速度慢,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或与动脉伴行。介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在身体各组织中因其分支极多,细如毛发,一般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且交织成网,称为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由于其管腔口径极小,仅8~10微米,管壁最薄,因而只允许一个红细胞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当血液在其中缓慢流过时,血液内所含的小分子物质(如O2和养分等)便扩散通过管壁与附近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如CO2及其他代谢废物)互相交换。

实验1:摸桡动脉

用手指按在手腕部桡骨端的内侧会感到搏动。

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人主动脉,主动脉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回缩,一张一缩,搏动沿动脉管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动脉的搏动。正常人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致。

而且人体某一器官有病,常会使脉搏发生变化,医生通过"切脉",能推知身体情况,是我国医学上的重要的诊断方法。

实验2:观察静脉瓣的存在

间:人体下肢的较大的静脉中的血液,能对抗地心引力而回流心脏的原因?

答:瓣膜的存在。

在静脉管内,有静脉瓣存在,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人体下肢内的血液能对抗地心引力而回流心脏的原因,主要是有于骨胳肌收缩时,挤压了附近的静脉而推动其血流。

观察手背静脉,在两静脉汇合处有静脉瓣,左手中指尖压右手背中间两条较大静脉汇合处,左手食指向手腕方向挤压,越过前方的一个静脉瓣,使被挤压的静脉中空下陷。放开食指,如果静脉中空下陷,就证明静脉瓣的存在,放开中指,塌陷的血管充血。

通过此实验证明静脉瓣的存在,所以经常进行肢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液倒流,而久坐不动,下肢的静脉则呈淤积现象,久而久之可损及管壁弹性和静脉瓣的功能,形成静脉曲张。

实验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见课本P.31,实验五。

总结:在"血管和心脏"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血管和心脏的知识,特别是通过实验证明体育锻炼对我们心脏功能的影响。希望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提高身体素质,另外,课本中还提到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特别是抽烟和饮酒,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总之,同学们在生物课上除了学知识,还应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知识点汇总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大家学习了很多课文,学习完这些课文的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下面xx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这些内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蟹xiè杈chà憔悴qiáocuì
嫌恶wù可鄙bǐ什shí物
虐nvè杀苦心孤诣yì
点拨:注意恶什等多音字的读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
2.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称谓),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知识点汇总xx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语文知识点的掌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归类方法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5.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合作。

6.生物既会适应环境(骆驼、骆驼刺、仙人掌、海豹),也会影响环境(蚯蚓、种树)。

7.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的组成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知识点-qinliying0603-qinliying0603的博客
9.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0.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生物是生产者。

1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12.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植物积累的越多。

1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限度,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1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5.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地球之肾”之称的是湿地生态系统。

有“绿色水库”之称,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森林生态系统。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