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反思。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划时代的发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历史背景为探究的一节课,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我在第二轮上这节课时,反思第一轮上时存在的问题,并反复阅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学生共同重做法拉第探究磁生电的失败和成功的实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和感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和教育,同时也为下节课: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明确了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一定要注重以下几点。JaB88.COm

1、本节课在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的学习时问题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而在这之前许多物理学家都坚持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关的。哲学家康德: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

实例:摩擦生热、蒸汽机。教师通过具体的举例说明机械运动可以转化为热,热可以转化为机械运动。许多哲学家提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这是信念建立的依据:奥斯特坚信电与磁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这就是信念。

2、在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的学习时,要介绍当时磁化和静电感应现象的产生都是静态的,即磁铁靠近没磁性的铁质物质时,没磁性的铁质物质被磁化就有了磁性,带电导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不带电的导体就带上了电,所以法拉第就用静态的思维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磁生电,导致十年中的实验探究都是失败的,法拉第以他敏锐的思维洞察力,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法(即静态下磁感应出电),发现磁生电是在变化、动态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现象,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

相关推荐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关注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定义,感应电流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对称性的科学思维方法,领悟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法拉第的探究精神,感悟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2)了解信念和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辩证认识传统对科学发展的利与弊。

(3)了解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坚难历程,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方案设计

引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在电气化的美好时代,那么你们可知道是谁揭开了人类社会迈进电气化时代的序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所了解。(板书)

新课教学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提出问题: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

2、你如何理解机遇?

3、电流的磁效应发现有何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P2奥斯特梦圆“磁生电”

师讲:书中写到奥斯特在1820年碰巧了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但这并非偶然,而是受19世纪一种科学思潮的影响,认为自然力是统一的。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例如,摩擦生热,将机械运动向热运动转化,蒸汽机则实现了热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化。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联系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逐步形成。奥斯特深受其影响,他在1803年曾说过:“我们的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空气、光、电、磁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任何现象的零散的罗列,我们将把整个宇宙容纳在一个体系中。”正是在这种哲学信念的支配下,他坚信电与磁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系,他开始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然而,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实验研究并未很快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寻找,他一直在寻找电和磁这两大自然力之间的联系,终于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电流的磁效应。所以说机遇不是碰巧,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其实在奥斯特实验之前,人们见到的力都是纵向力,这种思维给实验研究造成很大的误导,奥斯特的发现是人类遇到的第一个横向作用,所以说奥斯特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根据对称性思维,既然电能生磁,反之,磁能生电吗?当时的科学家都有一种预感,电和磁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由对称性科学家们猜想:磁场可以感应出电流,电流应该可以感应出电流。同时由于当时只有伏打电池,既昂贵电流又小,社会生产又急需廉价而又有效的电力。当时有哪些科学家进行过这一方面的研究呢?

学生阅读课本P2

思考问题:1、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法拉第最终获得了成功,你从法拉第长达十年的研究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师讲:同时代的物理学家安培、科拉顿,也曾从事“感应电流”的研究,但很遗撼地与成功擦肩而过。只有法拉第对“磁生电”魂牵梦绕。可见,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动力。

在当时,法拉第做实验的条件是十分简陋的。

当时法拉第所做的比较典型的四组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1:用一个强磁极接近导线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受到影响,以便显示在导线其他部分中的某些反作用效应。(未显示作用)

实验2:把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铜线(或银线)制作成螺线管,并与电流计和电池相联接构成一个回路,把磁铁放入螺线管。(毫无反应)

实验3:两根长4米的导线平行放置,相隔约两张纸厚的距离,先把其中的一根接到电源的两端通电,再把另一根与电流表相连。(指针未偏转)

实验4:将空心螺线管接到电源的两极,把一根直导线穿过螺线管,直导线与电流表相连。(指针未偏转)

通过实验,确实没有电流产生。

在此我借用麦克斯韦说的话:“科学家既告诉我们成熟的想法,也告诉我们那些粗糙的想法。它们是伟大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多次失败后,1831年8月29日他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演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实验。

师讲: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递交了一报告,把这个现象命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就叫感应电流。法拉第把引起电流的原因概括为: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同时代的科拉顿“错失良机”。

法拉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磁生电的现象,那他为什么在以往的实验中会失败,而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学生:法拉第原来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实际上只要稍稍改变实验的步骤,就可以获得成功。

师讲:突破传统,才能创新,这就是思维的突破,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多么重要,同时,没有十年的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不会有最后的成功。通过体验法拉第的研究过程,我们发现科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让我们摘去科学家的光环,小结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学生:

师讲:坚定的信念;不畏困难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突破传统的创造性思维。

法拉第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圆盘发电机,首先向人们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序幕,这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希望。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科学足迹。

高二物理《划时代的发现》教学反思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物理《划时代的发现》教学反思”,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二物理《划时代的发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历史背景为探究的一节课,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我在第二轮上这节课时,反思第一轮上时存在的问题,并反复阅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问题,与学生共同重做法拉第探究磁生电的失败和成功的实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和感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和教育,同时也为下节课: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明确了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一定要注重以下几点。
1、本节课在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的学习时问题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而在这之前许多物理学家都坚持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关的。哲学家康德: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
实例:摩擦生热、蒸汽机。教师通过具体的举例说明机械运动可以转化为热,热可以转化为机械运动。许多哲学家提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这是信念建立的依据:奥斯特坚信电与磁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这就是信念。
2、在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的学习时,要介绍当时磁化和静电感应现象的产生都是静态的,即磁铁靠近没磁性的铁质物质时,没磁性的铁质物质被磁化就有了磁性,带电导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不带电的导体就带上了电,所以法拉第就用静态的思维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磁生电,导致十年中的实验探究都是失败的,法拉第以他敏锐的思维洞察力,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法(即静态下磁感应出电),发现磁生电是在变化、动态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现象,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

高二物理《划时代的发现》教案


高二物理《划时代的发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关注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电磁感应定义,感应电流的定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会对称性的科学思维方法,领悟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法拉第的探究精神,感悟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2)了解信念和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辩证认识传统对科学发展的利与弊。
(3)了解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坚难历程,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方案设计
引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在电气化的美好时代,那么你们可知道是谁揭开了人类社会迈进电气化时代的序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所了解。(板书)
新课教学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提出问题: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
2、你如何理解机遇?
3、电流的磁效应发现有何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P2奥斯特梦圆磁生电
师讲:书中写到奥斯特在1820年碰巧了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但这并非偶然,而是受19世纪一种科学思潮的影响,认为自然力是统一的。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例如,摩擦生热,将机械运动向热运动转化,蒸汽机则实现了热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化。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联系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逐步形成。奥斯特深受其影响,他在1803年曾说过:我们的物理学将不再是关于运动、热、空气、光、电、磁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任何现象的零散的罗列,我们将把整个宇宙容纳在一个体系中。正是在这种哲学信念的支配下,他坚信电与磁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系,他开始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然而,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实验研究并未很快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寻找,他一直在寻找电和磁这两大自然力之间的联系,终于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电流的磁效应。所以说机遇不是碰巧,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其实在奥斯特实验之前,人们见到的力都是纵向力,这种思维给实验研究造成很大的误导,奥斯特的发现是人类遇到的第一个横向作用,所以说奥斯特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根据对称性思维,既然电能生磁,反之,磁能生电吗?当时的科学家都有一种预感,电和磁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由对称性科学家们猜想:磁场可以感应出电流,电流应该可以感应出电流。同时由于当时只有伏打电池,既昂贵电流又小,社会生产又急需廉价而又有效的电力。当时有哪些科学家进行过这一方面的研究呢?
学生阅读课本P2
思考问题:1、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法拉第最终获得了成功,你从法拉第长达十年的研究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师讲:同时代的物理学家安培、科拉顿,也曾从事感应电流的研究,但很遗撼地与成功擦肩而过。只有法拉第对磁生电魂牵梦绕。可见,坚定的信念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动力。
在当时,法拉第做实验的条件是十分简陋的。
当时法拉第所做的比较典型的四组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1:用一个强磁极接近导线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受到影响,以便显示在导线其他部分中的某些反作用效应。(未显示作用)
实验2:把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的铜线(或银线)制作成螺线管,并与电流计和电池相联接构成一个回路,把磁铁放入螺线管。(毫无反应)
实验3:两根长4米的导线平行放置,相隔约两张纸厚的距离,先把其中的一根接到电源的两端通电,再把另一根与电流表相连。(指针未偏转)
实验4:将空心螺线管接到电源的两极,把一根直导线穿过螺线管,直导线与电流表相连。(指针未偏转)
通过实验,确实没有电流产生。
在此我借用麦克斯韦说的话:科学家既告诉我们成熟的想法,也告诉我们那些粗糙的想法。它们是伟大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多次失败后,1831年8月29日他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演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实验。
师讲: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递交了一报告,把这个现象命名为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就叫感应电流。法拉第把引起电流的原因概括为: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同时代的科拉顿错失良机。
法拉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磁生电的现象,那他为什么在以往的实验中会失败,而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学生:法拉第原来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实际上只要稍稍改变实验的步骤,就可以获得成功。
师讲:突破传统,才能创新,这就是思维的突破,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多么重要,同时,没有十年的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不会有最后的成功。通过体验法拉第的研究过程,我们发现科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让我们摘去科学家的光环,小结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学生:
师讲:坚定的信念;不畏困难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突破传统的创造性思维。
法拉第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圆盘发电机,首先向人们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序幕,这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希望。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科学足迹。

划时代的发现课件学案同步练习基础夯实训练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划时代的发现课件学案同步练习基础夯实训练》,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一、划时代的发现
[要点导学]
1、不同自然现象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而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我们的观察与思考来发现。例如摩擦生热则表明了机械运动与热运动是互相联系的,奥斯特之所以能够发现电流产生磁场,就是因为他相信不同自然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转化的。
2、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奥斯特的发现是必然中的偶然。发现中子的历史过程(在选修3-5中学习)也说明了这一点。小居里夫妇首先发现这种不带电的未知射线,他们误认为这是能量很高的射线,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就与小居里夫妇擦肩而过了。当查德威克遇到这种未知射线时,查德威克很快就想到这种不带电的射线可能是高速运动的中子流,因为查德威克的老师卢瑟神福早已预言中子的存在,所以查德威克的头脑是一个有准备的头脑,查德威克就首先发现了中子,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比记住奥斯特实验重要得多。
3、法拉第就是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他坚信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利用磁场应该可以产生电流。信念是一种力量,但信念不能代替事实。探索“磁生电”的道路非常艰苦,法拉第为此寻找了10年之久,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4、法拉第为什么走了10年弯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原来自然界的联系不是简单的联系,自然界的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称,“磁生电”不象“电生磁”那样简单,“磁生电”必须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法拉第的弯路应该使我们对自然界的联系和对称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范例精析]
例1奥斯特的实验证实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途径,法拉第认识到必须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法拉第当时归纳出五种情形,请说出这五种情形各是什么。
解析法拉第把能引起感应电流的实验现象归纳为五类: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它们都与变化和运动有关。
拓展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也曾将恒定电流或磁铁放在导体线圈的附近,希望在线圈中看到被“感应”出来的电流,可是这种努力均无收获。因为“磁生电”是在变化或运动中产生的物理现象。
例2自然界的确存在对称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F=Gm1m2/r2和电荷间的库仑力F=kq1q2/r2就是一个对称美的例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传递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则是通过引力场传递的。点电荷q的在相距为r处的电场强度是E=kq/r2,那么质点m在相距为r处的引力场强度是多少呢?如果两质点间距离变小,引力一定做正功,两质点的引力势能一定减少。如果两电荷间距离变小,库仑力一定做正功吗?两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吗?请简述理由。
解析可以应用点电荷电场的定义方法定义质点的引力场强度,EG=FG/m1=Gm/r2如果两电荷间距离变小,库仑力不一定做正功,因为库仑力可能是吸引力,也可能是排斥力。如果库仑力是吸引力,两电荷间距离变小则电势能减少;如果库仑力是排斥力,则两电荷间距离变小电势能增大。
拓展由以上分析可见,万有引力和库仑力虽然有对称性,但是因为电荷有正负两种,而质点只有一种,所以库仑力做功的情况就要比万有引力做功复杂一些。
[能力训练]
1.史料记载“1831年8月29日这一天,法拉第在接通电池的一刹那,偶然看到检流计指针动了一下,接着便回到了原位,然后就一直停住不动。……”法拉第因此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4-1-1是这个实验的示意图。又有史料记载“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设计了一个利用磁铁在闭合线圈中获取电流的实验:将一块磁铁在螺线管中移动,使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为了排除磁铁移动对检流计指针偏转的影响,他把检流计放到隔壁房间中去,用长导线把检流计和螺线管连接起来。实验开始了,科拉顿把磁铁插到线圈中去以后,就跑到隔壁房间中去,但他十分痛心地看到检流计的小磁针静止在原位。”科拉顿没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他的实验示意图见图4-1-2。请你分析一下,科拉顿没能看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科拉顿没能看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变化或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当科拉顿赶到隔壁房间去时,检流小磁针已经动过了,所以他没能看到电磁感应现象。
2.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某些信念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种作用。
牛顿相信使苹果下落的力和“使月亮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认为如果月亮不下落,应该是沿轨道圆的切线运动,现在月亮沿圆周运动,所以月亮实际上是下落了);奥斯特、法拉第相信电与磁是相互联系的,导致他们分别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3.设有两个物体,一个是热的,另一个是冷的,或更确切他说:一个物体的温度比另一个高些。我们使它们进行接触,并使它们不受到任何外界影响,我们知道,最后它们会达到同样的温度。但是这个情况是怎样发生的呢?从它们开始接触起到它们达到同样温度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有人的脑海中想象这么一个图景:热从一个物体流向另一个物体,正如水由较高的水位流向较低的水位一样。于是这些人因此提出这样的类比:“水——热水”,“较高的水位——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水位——较低的温度”,水的流动一直要继续到两个水位相同,热的流动也要到温度相等时才停止。这些人的观点是:“热是一种物质,就像物体的质量一样。它的量可以改变,也可以不改变,正如钱一样,可以储存在保险柜里,也可以花掉。只要保险柜始终锁着,柜里面钱的总数就始终保持不变,和这一样,一个被隔离的物体中的质量的总数和热的总数也是不变的。”
请你对上述观点作些点评,如果同意就说说论据,如果反对就说说理由。
这种类比的思想方法不能否定,但得出的结论不能苟同。例如我们用一砂轮打摩一铁块,铁块和铁屑的总质量是不改变的,但是只要打摩不停,热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增加。可见热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这一例子也告诉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联系与对称要深刻研究,全面理解。
4.请你说说教科书把科学发现中经历的失败和挫折表达出来有什么意义?
失败和挫折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使我们更加聪明,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