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用语》考点总结

小学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用语》考点总结。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用语》考点总结”,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用语》考点总结

专题三化学用语

一、化学式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只有纯净物才有固定的组成,才有化学式,一种物质只有一种

化学式。化学式是由实验测得的。

化学式的含义如下表: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表示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量的含义: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表示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2、化学式的写法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碘等除外)和稀有气体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非金属气态单质如氧气、氢气

等一般在其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但也有不是双原子分子的,如臭氧O3。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eqoac(○,1)1先读后写,后读先写。如:氯化钠NaCl,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

eqoac(○,2)2金属前,非金属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可概括为:

一排顺序二标价,价数交叉写右下,约简价数做角码,化合价规则去检查。

对于较复杂的化学式,其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团,书写这部分时要添加括号,将原子团个数写在括号

右下角。如氢氧化钙Ca(OH)2、硝酸镁

Mg(NO3)2、硫酸铵(NH4)2SO4。

3、化学式的读法

根据单质的化学式读出单质名称的方法:固态和液态单质读作“某”(元素名称),气态单质读作

“某(元素的名称)气”。如Na读作钠。O2读作氧气。

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读出化合物的名称的一般规律为“后写先读”。如Al2O3读作三氧化二铝。

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的一般不读,但为了区别其它化合物有时也读出1,如NaCl不能读成一氯化一钠,

只能读为氯化钠。CO读为一氧化碳主要是为了与CO2区别,NO读为一氧化氮是为了与N2O(一氧化二氮)区别。

4、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

1、化学式前面数字的只表示分子的个数

如2H2表示2个氢分子。2H2SO4表示2个硫酸分子

2、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元素原子的个数

单质:如H2表示一个氢分子是有2个氢原子构成的。

化合物:如H2SO4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eqoac(○,3)3、化学式正上方数字表示对应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如──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例1】(2009·临沂)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治疗该病毒的

有效药物达菲是从八角茴香

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对莽草酸

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莽草酸是有机化合物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D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答案】D

【解析】莽草酸中含有许多个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应该理解为一个莽草酸分子

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规律小结】化学式可以表示改物质的分子构成,不能理解成物质受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二、化合价

1、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化合价。注意:

化合价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时的性质,因此,在单质里,元素化合价为零;元素

化合价的记忆口诀为:一价钾钠银氯氢,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

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较常见。

原子团(根)的化合价记忆口诀为:一铵氢氧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再加亚硫酸硅酸根;

三价磷酸根要记清。即铵根为+1价,氢氧根、硝酸根为-l价;SO4、CO3、SO3、SiO3原子团

(根)均为-2价,PO4为-3价。此外,ClO3,为-1价,MnO4(高锰酸根)为-l价,锰酸根(MnO4)

为-2价。

2、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判断化学式的正误或根据化学式判断

化合价。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的化合价为零。这些原则是计算化学式

里元素化合价的依据,也是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的依据,同时更是书写化学式的重要依据之一。

化合价规律应用如下:

①根据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如:书写硫酸铁的化学式。A、正价左,

+3-2

负价右:Fe2(SO4)3,b、交叉约简定个数:Fe2(SO4)3,c、验正误:(+3)×2+(-2)×3=O。

②根据化合价原则,求算未知元素的化合价。如计算Na2FPO3中P的化合

+1-1+x-2

价:已知Na为+1价,F为-1价,O为-2价。a、标出已知、未知化合价:Na2FPO3,

b、列出式子求解:

(+1)×2+(一1)×l+(+z)×l+(一2)×3=O,x=+5。

③根据化合价原则,判断化学式的正误,如不少学生书写碱式碳酸铜易写成:

+2-1-2

Cu(OH)2CO3。a、标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Cu(OH)2CO3。b、计算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是否为零:(+2)×1+(-1)×2+(-2)×1=-2≠O,所以上述化学式是错误的。

正确化学式为:

Cu2(OH)2CO3。

3、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化合物

化合价

化合价的数值

正价

负价

离子化合物

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失电子的原子(阳离子)为正价

得电子的原子(阴离子)为负价

共价化合物

1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显正价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显负价

不论是在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都等于零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书写的区别

元素化合价的标法

离子符号的写法

标写位置

标在化学式元素符号正上方

写在符号的右上角

正、负写法

符号前,数字后

数字前,符号后

“l”的使用

“l”不可省略

“l”通常省略不写

原子团的写法

在原子团上方写该原子团的根价

在原子团右上角标写所带的电荷数

例如

5、掌握有关化合价的规律

(1)化合价原则: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Jab88.COM

(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3)在化合物中,氢通常显+1价,氧通常显一2价。

(4)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种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5)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例如:s0。、S0,、H:S。

(6)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不为零。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例2】(2009·潍坊)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化学式为[A1Fe(OH)nC16—n]m),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

该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0B.+2C.+3D.+6【答案】C

【解析】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可得+3+Fe的化合价+(-1)×n+(-1)×(6-n)=0,解得Fe的

化合价=+3

【规律小结】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时,可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化合价的元素,

来确定具有可变化合价的元素的化合价。

三、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含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化学式前加上适量的化学计量数,从而使方程式左右两边同种

元素的原子的数目相等,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常用的配平方法由:

(1)最小公倍数法;(2)观察法(3)奇数配偶法

4、信息题中“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近年来在中考试题的信息题中,常出现通过题目所给信息写出教材中尚未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的问题,且呈逐年

“走俏”趋势。这类信息题中,有些信息隐晦难寻,有的信息复杂难懂,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挖掘出反应物

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按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注明化学方程式

发生的条件并注明“↑”“↓”。

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延伸阅读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与社会发展》考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与社会发展》考点总结

专题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的种类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又有“黑金”、“工业的粮食”之称。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混合物。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有埴物残体分解而生成的。

天然气被称为“洁净的天然燃料”。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中碳燃烧后转化为CO2进入大气,使大气中CO2浓度增大,造成“温室效应”。

2)、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解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新能源

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

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高效清洁的氢能

氢能源具有的优点: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极易燃烧,热值高;来源广泛。但制取氢气的成本高,储存困难,所以氢气作为燃料暂时不能广泛使用。

(2)乙醇(C2H5OH):属于可再生资源,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制得。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十3O2==2C02+3H20。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专题五化学实验与探究

一、实验基本操作1、常用仪器

(1)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①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加砝码:由大到小。精确度:0.1g。②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③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2)用于加热的仪器。①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②须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3)加热器皿——酒精灯、石棉网。

2、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六不”“两原则”:(1)‘‘六不”:不用手接触药品,不直接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对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2)“两原则”:取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一般应按:固体只须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mL——2mL。

取用药品的方法:(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直立”;取用块状或大颗粒药品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2)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较多量时用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l。取用量少时,用胶头滴管。

(2)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①酒精量不超过容器的2/3,也不少于1/3;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酒精灯用完立即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灭;④加热玻璃仪器勿与灯芯接触,要用外焰加热。

(3)物质的加热

固体的加热:固体试剂常常可以直接加热,盛固体试剂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液体的加热:(1)盛液体的试管可直接在火焰(外焰)上加热;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试管口向上且与桌面成

45°;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先移动试管(或酒精灯)均匀

受热,后集中加热液体的中上部,再慢慢下移加热

(4)托盘天平的使用

称量时,应在两边托盘上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易潮解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称量前,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处,调节天平平衡;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5)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择合适的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6)过滤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漏斗。

操作要求:操作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的折叠必须和漏斗的角度相符,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滤纸的边缘须低于漏斗口约5mm,漏斗内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以防固体混入滤液。

三靠:倒液时,盛装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相靠;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末端和滤纸三层部分相靠;漏斗下端的管口与用来装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过滤后的清液成细流,沿漏斗颈和烧杯内壁流人烧杯中。

(7)药品的存放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正放;密度比空气小,倒放)。

遇光、受热易分解的药品用棕色瓶盛(如硝酸、硝酸银溶液);盛碱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

白磷存放在水中。

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某些结晶水合物及有毒的化学试剂要密封后妥善保存。

易燃物、易爆物要远离火源。

(8)实验安全及处置方法

浓酸流到实验台上:加NaHCO3溶液——水冲洗——抹布擦干。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浓碱流到实验台上:加稀醋酸——水冲洗——抹布擦干。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大量水冲洗——涂硼酸溶液。

二、物质的检验、除杂

1、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物质

检验试剂或方法

反应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O2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CO2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产生水珠

2H2+O2点燃2H2O

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烧杯内壁变得浑浊

2CO+O2点燃2CO2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一会,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CH4+2O2点燃CO2+2H2O

2、常见离子的检验

物质

检验试剂

反应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OH—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CO32—

稀盐酸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CO3+2HCl=CaCl2+H2O+CO2↑

Cl—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HCl+AgNO3=AgCl↓+HNO3

SO42—

硝酸钡溶液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H2SO4+Ba(NO3)2=BaSO4↓+HNO3

NH4+

熟石灰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NHCl4+Ca(OH)2=

CaCl2+2NH3↑+2H2O

3、常用除杂的方法

①常用的物理方法

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选择除杂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馏、分馏、萃取、分液、渗析、升华等方法。

②常用的化学方法

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溶液作为吸收剂。如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常用装置是洗气瓶或干燥管(U形管)。

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如硝酸钾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钡,可用适量的硫酸钾除去。

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如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加适量盐酸除去。

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间的转化最为常见。如:

NaHCO3Na2CO3。

溶解法: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总结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总结”,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实质:从宏观上看,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从微观上看,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的

间隔发生了改变。而粒子本身没有改变。

注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

但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

粉末,从表面看是发生了形状变化,但实质上变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不属于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实质:发生变化时,构成物质的粒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

特别注意: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可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但要注意有些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

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态氧)。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微粒

外观区别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规律小结】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产生了新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考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考点总结

四、质量守恒定律

1、基本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1)五个不变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

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化学变化。

6、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规律小结】化学反应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

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