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节鸦片战争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30

第一节鸦片战争。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一节鸦片战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节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奋勇抵抗;清政府屈服,鸦片战争结束。
二、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讲解,使学生认识: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和殖民地,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这个腐朽没落的东方大国。从而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2.通过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运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打开侵略中国的大门而发动战争是可耻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符合中华民族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林则徐是永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3.介绍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三、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讲解与分析,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引述的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它分析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的原因,以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鸦片战争的原因及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
本节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先介绍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的形势,揭示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再阐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以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第二、简略地叙述了鸦片战争的经过。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
1.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1644年建立的清王朝,在其前期曾出现过繁荣一时的“康乾盛世”,但从乾隆后期开始盛极而衰。1796年,即嘉庆元年,更爆发了湖北、四川、陕西等省的白莲教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场历时9年的大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此后,清王朝的统治江河日下。鸦片战争前夕,统治中国近200年的清王朝已经腐朽没落,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也快要走到尽头,处在风雨飘摇中了。
教材简明扼要地勾划了清朝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从宏观上剖析其经济、政治的基本状况。经济方面,一是封建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二是土地高度集中。教材小字引用的历史材料典型地反映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历史现象,皇室直接占有的田地竟然比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占有的耕地还要多,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政治方面,总的特点是日益腐败,其表现是官场腐败、军备废弛、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教材引用的原始材料反映出官场贿赂成风,官吏们以搜括百姓为己任的可耻嘴脸。这就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基本国情。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正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上的形势如何呢?鸦片战争以前,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种需要,推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海外殖民地,地球上一些落后的国家和民族那种孤立、封闭的格局被打破,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只有把近代中国的遭遇放在这种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才能深刻地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教材扼要介绍了鸦片战争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兴盛崛起的情况。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以英国最强大。它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近代工业最发达,号称“世界工厂”。19世纪上半期,英国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成为“海上霸主”,牢牢地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在亚洲,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是印度。由于印度占据着印度洋区域和由欧洲到远东海道上的中心应置,英国占领印度就为它向东方进一步侵略扩张提供了根据地。此后,英国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所以,英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不是偶然的,而是它在贤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决定的。
3.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当清王朝走向衰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并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时,清政府是怎样应付这场挑战的呢?教材指出: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由于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政策,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开来,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两个问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教材主要写了两点:第一、鸦片战争以前中英贸易状况。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里,英国居首位。这时英国对华贸易总值已超过欧洲各国对华贸易的总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棉市以及从印度转贩的棉花。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其中茶叶出口约占出口货价的60%,生丝约占20%。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口通商,外商赴广州贸易均通过清政府特准的垄断对外贸易的商行——公行进行)的限制,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难以推销,而中国的茶、丝却是英国市场上的畅销货,出口量成倍增长,这就使中国在中英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的地位。英国商人不得不每年运来几百万银元,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茶叶、生丝等产品。这种正常贸易的状况,显然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侵略与掠夺中国的要求。第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找到了对他们最有利的特殊商品——鸦片,把它作为掠夺中国财富,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征服了印度鸦片主要产地孟加拉地区。1773年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制定了对中国输入鸦片的政策,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1834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对华贸易就完全转到英国私人企业手里,英国鸦片贩子从此开始猖狂地向中国偷运鸦片,鸦片输入量激增,1834年为2万多箱,1838年激增为4万多箱。据1835年估计,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在200万以上。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烟毒泛滥,白银外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2.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和虎门销烟。1800年嘉庆皇帝正式下令查禁从外洋输入鸦片。此后,又颁布一系列禁令。而鸦片输入却有增无已。英、美资产阶级千方百计破坏中国的禁烟法令,他们建立了一个鸦片武装走私网,在中国培植了一个庞大的鸦片受贿集团,无耻地坚持鸦片掠夺政策。面对严重的鸦片侵略,清朝道光帝时,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一场要不要严禁鸦片的激烈争论。湖广总督林则徐、鸿胪寺卿黄爵滋是力主严禁鸦片的代表人物。1838年10月,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烟毒泛滥的巨大危害,尖锐地指出清王朝面临财政枯竭的危险和军队瓦解的趋势。林则徐的话击中了要害,道光帝深受震动,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接受了林则徐严禁鸦片的主张,同年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先以断绝鸦片为首务”的禁烟方针,加紧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他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1839年3月37日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查理义律被迫命令英商缴烟,由他以英国政府代表的名义交给中国政府,并保证烟价以后全部由英国政府赔偿。这样就把中国政府处分鸦片贩子的问题,变为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涉,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制造借口。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国和美国走私贩的鸦片110多万公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一目。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应讲明五点:第一、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华战争。可耻的鸦片贸易不仅为英国资产阶级带来血腥的暴利,而且给英国政府带来重要的财政收入。维持可耻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是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绝不放弃的既定方针。在叫嚣战争最起劲的鸦片利益集团和棉纺织利益集团的推动下,1839年10月,英国政府作出了向中国出兵的决定。第二、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年6月。由48艘英国军舰和4000土兵组成的“东方远征军”,驶抵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第三、英军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琦善保证只要英军退返广州谈判,清政府一定惩治林则涂。9月,英军南下,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赴广东同英军谈判。第四、1841年1月26日英军强占香港岛,作为继续侵华的基地。2月,英军大举进攻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抵抗,壮烈殉国。第五、同年5月英军攻占广州城外的炮台,侵害百姓。5月底,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战斗。
2.英军扩大侵略战争。1841年8月,英国增派军队,扩大侵略战争。英军攻占厦门鼓浪屿,标志战争新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战争重心转向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英军计划进入长江攻占江南重镇南京,控制长江和大运河漕运线,切断江南漕粮和税银北运,以迫使清政府屈服。1841年9月底,英军进攻定海,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率5000守军血战六昼夜,全军壮烈牺牲。10月初。英军进攻镇海,两江总督裕谦(蒙古族)力战不支,投水殉国。1842年6月,英军进攻长江口的门户吴淞。年近70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击伤英舰数艘,后在腹背受敌的困境中仍孤军奋战,身受七处重伤,喷血而死。英军沿江西犯,7月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满族)指挥驻防旗兵1500人与7000英军殊死奋战,直至最后一人殉国。
3.鸦片战争结束。1842年8且,英国舰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扬言将开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与英国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爆发至1842年8月结束,历时2年零2个月。

授课提纲
第一章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
1.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
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3.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和虎门销烟
三、鸦片战争的经过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英军扩大侵略战争
3.鸦片战争结束

作业练习
作业练习及答案提示
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答:①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英国是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②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可趾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2.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具体原因是:①清政府政治腐败;②中国封建经济落后;③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④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延伸阅读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
一、教育目标
(-)知识教育点
1.抗日战争的爆发:卢沟桥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八一三事变和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红军的改编,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及其后果。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的发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指导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矛盾的方法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不同本质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及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说明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认识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神圣的全民族抗战。
2.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对此,教育学生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统一战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为抗战发展指明道路等内容,激发学生认识中共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地位,以及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国共两党实行的不同抗战路线及结果。
(二)难点
国民党政府抗战初期抗战的评价。
(三)解决办法
1.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先可联系旧知识,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步激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其必要性,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共一直为实现全民族联合抗日而不懈努力,使建立统一战线有了可能性。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此继续努力,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9月,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在民族危难的紧急关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实现了国共合作局面,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从必要性、可能性和最终实现把相关事件联系起来,即可掌握建立过程。同时,紧紧围绕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和中共为此作出的努力这两条主线来掌握,而国民党方面态度的变化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
2.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应从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不同,决定他们采取不同的抗战路线这~角度来理解。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虽被迫加入全民族抗战的行列,但从其一贯与人民为敌的阶级立场出发,害怕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故而推行一条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积极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包括争取联合国民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两个不同的出发点,两种不同的路线,产生两种不同结果是必然的。
3.对国民党抗战初期抗战的评价。可以指导学生从三方面来分析评价。一是在民族危亡的的关键时刻,国民党政府组织了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被粉碎,为最后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国民政府虽然是被动参加全民族抗战之中,而且在战略上连犯错误,但广大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抗战,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国民党的抗战是片面的,因此,又对抗战的发展又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有关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的录像、《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2.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对华侵略、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中共的宣言、方针政策,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等内容,整合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视频材料、文字说明、图片资料结合起来。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搜集近几年发现的日本侵华罪证的新史料或文物。
2.学生动手绘制一张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3.学习《论持久战》原文,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能准确地表述抗战初期的以下基本史实。卢沟桥事变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具体过程和两次国共合作的主要异同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及其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论持久战》对抗战发展的指导。
2.使学生能正确说明国共两党实行不同抗战路线的原因;客观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的作用。
3.使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二)整体感知
七七事变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七七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全国的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共倡导和推动下,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时,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两党实行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存在两个木同的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在防御阶段起了主导作用,由于敌强我弱,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导致正面战场的连续失败,大片领土沦陷。以共产党军队为主体的敌后战场,在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同时,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立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采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视特点,材料详实的优势,教师生动的讲述,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完成教学任务。
导入新课
结合本章引言说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绝非偶然,是为实现其蓄谋已久的吞并中国、独霸亚洲、称雄世界既定方针的必然结果。说明日本扩大对华侵略的政治、经济因素。
进行教学时,可将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日寇全面侵华和中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部分,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和
结果。第三部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第一部分的教学,着重强调日本是全面侵华,中国是全国性的抗战。中国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了反法西斯的斗争,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之一。强调国共两党抗战态度的不同及中国共产党对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推动作用。可以结合课后的材料解析题,分析说明抗战初,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态度是十分坚决的,要求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是十分诚恳的。而国民党是被迫抗战的。
指导学生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内容时,可补充早在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方面递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有关内容。宣布中国共产党愿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彻底地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和“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四项保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国民党方面态度的变化三方面把过程中的主要事件联系起来。
第二部分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及其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日本的侵略严重侵害了国民党的利益,国内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推动,迫使国民党进行抗战。但其阶级本质决定其与人民为敌的立场不会改变。因此,它不可能发动人民抗战,害怕人民的力量在抗战中壮大,故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其结果必然是丧师失地,损失惨重。但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抵抗对粉碎日本迅速灭亡的计划起到了一定作用,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奋战的业绩也是值得肯定的。一些具体史实可由学生阅读或讲述。
第三部分的教学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及毛泽东《论持久战》对抗战发展的重大意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要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主要根据地的名称、地理位置。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除要明确历史背景、观点、历史意义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得出观点、结论的基本方法。
(三)总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的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在这一斗争和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容,积累了革命斗争经验。中国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鸦片战争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鸦片战争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10课鸦片战争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理解本单元包括这课沿着两条线索展开:既是西方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运用问题进行探究,学会运用发展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和价值观: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民族精神。

1.教学重点:战争的原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2.教学难点:联系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

1课时

导入新课:这3件珍贵而且饱含着中华民族百余年血泪的文物分别叫做牛首、虎首、猴首,出自于圆明园,2002年,它们在嘉士德和苏富比两家拍卖行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公开露面,无数华夏子孙为此震惊、愤慨、抗议;国家文物局也严正申明,要求两家拍卖公司停止拍卖。但正义的呼声竟没有得到回应,为防止国宝再次流失,保利集团到现场参与竞拍,并以3317万港币竞拍成功。历经140年历史沧桑之后,这三件文物终于重归故里。

 思考与判断:百年的中国屈辱史是从何时开始的?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教训?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一)历史背景:战争爆发前中国与世界

1、清政府:危机四伏

2、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蓬勃发展

思考: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怎样处理与中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回答:西方列强为了发展工业革命,要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成为他们觊觎的对象。实质上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

思考:英国所采取的对华步骤:

1、首先与中国展开正常的贸易往来:“敲门”。

2、英国开始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推门”。

3、英国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特别是严重危害了清王朝统治。中国开始了禁烟运动(高潮是虎门销烟)中英两国的民族矛盾迅速激化,英国借此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砸门”

拓展: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请大家结合史实对此进行判断。

(二)、战争经过:

1、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2、过程: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初,清政府由被迫抵抗转向妥协投降

第二阶段:1841初—1842年8月,英国开始扩大战争,清政府最终屈服求和。

1:在整个鸦片战争中,与清政府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民的反抗。

请列举中国人民反抗的表现:

2: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输掉这场战争?战争结果又说明了什么?

(三)、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1、结果: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2、影响:中国进入近代历史,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一)原因:思考西方列强为什么很快对中国又发动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仍然是想要打开中国大门和市场。

过程:

(二)结果和影响:

1、结果:《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定以及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了。

战争名称

起止时间

原因

发动者

结果和影响

中国人民的反抗

清政府的态度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例1]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解析]本题属于以果找因的因果关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造成的主要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变化的分析能力。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巨大,导致中国社会发生剧变,而一个国家最大的变化首先应该是社会性质的变化,正是社会性质的改变,导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而D项革命性质的变化是由革命任务的变化所决定的。

[答案]B

2.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客观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例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表明了

腐朽的封建主义是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抗衡的 落后就要挨打 清王朝的统治处于崩溃边缘 工业革命是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A.B.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国情的掌握。运用对比法比较战争爆发时中、英两国国情即可得出相关的结论:英国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均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推断出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而中国政府的腐败是主观原因,综合分析客观、主观原因可得出根本原因。而选项中清王朝统治处于“崩溃边缘”的说法不是很准确。

[答案]B

3.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扩大:侵略国家增多,由英国一国扩大为四国侵略区域扩大,由东南沿海扩大到中国北部沿海各省以及内地主权丧失更多,由领海主权丧失扩大到内河航运权的丧失领土割占更多影响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例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解析]比较战争的共同点首先应该从战争发动的目的来把握。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相同点在于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

[答案]D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鸦片战争的影响”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
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分析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开创了侵略者在中国获得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恶例,使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
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难点分析:
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地"、"半封建"等。这些专有名词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在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

教材地位分析:
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进行逐项分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从不同领域探究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剧变,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quot;这一论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更利于把握时代特征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教学建议:
为便于学生理解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在讲授《天津条约》时,建议教师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把《天津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1)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
(2)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
(3)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是再按照教学参考书的提示分别分析这些增加的内容有什么危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此外,还应该强调战争再起的原因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激发学生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憎恶感。《北京条约》的讲授同《天津条约》。关于"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简单讲完两国趁火打劫的目的后,直接提问: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又得到了什么新的权利呢?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从中促使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也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危害。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讲完《南京条约》的签订后,指导学生看书,依次分析以下三个问题:《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所有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然后利用扩展资料,给出相关专有名词的定义。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2)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1)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2)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其原因。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条约签定情况,然后学生看书,分析《南京条约》内容有什么?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能够回答完整,但对后两个问题回答不完整。根据情况加以补充如下: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香港岛由一个荒凉的渔村变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开口通商,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不能自己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这两个《南京条约》的附件的内容,并加以简单概括,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学生由于对《南京条约》的分析刚完成,所以对附件的分析较为简单。教师稍微做出补充即可。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阅读课本内容,分析下面的问题: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得到的新的权利呢有什么?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教师强调,在中美《望厦条约》中不仅增加了新的内容,而且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问题的规定比英国的条约更具体,更多的损害了中国主权。《望厦条约》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以加深认识。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第二,鸦片战争前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第三,鸦片战争后政治、经济方面有何变化?由学生分析。题目较难,学生说不到之处,由教师视情况加以补充说明并简单介绍"半殖民地"和"半封建"这两个名词如下: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第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原有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标志有两个:其一,在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的过程中,家庭手工业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其二,使中国的生产、贸易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样的社会还能说是封建社会吗?下面介绍两个概念:"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概念出发,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变化就是由鸦片战争开始的。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师提出思考题:鸦片战争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鸦片战争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但对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理解有些困难。教师应加补充。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人民的革命任务在鸦片战争前后有何变化?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最后教师小结。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南京大屠杀;洛川会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的发表。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1937年的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又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说明了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认识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神圣的全民族战争。
3.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两个战场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
4.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鼓舞和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分析,教师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矛盾的方法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分析,教师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卢沟桥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淞沪会战
2.南京大屠杀
3.太原会战
4.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洛川会议
2.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七七事变,国共联合抗日。
本课难点: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讨论本章引言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归纳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吞并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必然性;华北事变后,日本积极扩军备战,1936年日本又制定“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1937年,日本为了摆脱新危机,终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导入新课。
三、“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这是本课的重点。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从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述。第一,从背景分析,可从敌我双方两方面进行分析。敌人方面:日本帝国主义自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逼,由东北到华北,然后南下华中,企图一举打垮中国军队的主力,达到侵占中国的目的。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我方情况:1936年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成了中国政治形势的重大转变,国共两党开始走上团结抗战的道路。第二,从过程分析: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人民奋起抗战的宣言(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所提供的“宣言”);7月9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前往庐山会见蒋介石,共商抗日救国大计。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阐述了“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的抗日方针;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发表《抗战声明书》(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所提供的“声明书”);8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后来,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9月22日,国民党通过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宣布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成立。第三,从意义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采取正确政策的结果,也是与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分不开的。正如毛泽东指出:“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四、“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一目,需要讲明六个问题。
1.平津作战。7月28日,日军对北平附近的二十九军发起总攻,在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中,中国守军南苑阵地全部被毁,伤亡惨重,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30日,日军在大沽登陆,分三路包围天津。双方经过激战,日军占领天津。
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10天内“为制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因战争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所以又称“淞沪会战”或“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守卫宝山的十八军五八三团三营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与入城之敌巷战肉搏,激战两昼夜,五百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10月26日晚,八十八师五二五团团长谢晋元奉令率八百官兵坚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坚持战斗了四昼夜,毙敌二百余人后,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空军二十余万,伤亡六万多人,才占领了上海,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长达六个星期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总计屠杀无辜居民和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在有条件的学校,可放映《南京大屠杀》影片、录像片或幻灯片。
4.太原会战。会战自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至11月8日太原陷落,历时近两个月,由平型关战斗、忻口会战等组成,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平型关战役经一天激战,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武器、物资甚多。这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平型关战斗后,日军向忻口、太原进犯。忻口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忻口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顽强抗击日军的同时,八路军的主力向敌后进军,破坏敌人后方,如一二九师的一个营的兵力夜袭代县阳明堡机场,经一小时激战,毁敌机24架,使日军损耗空中支援忻口的能力。太原失守后,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
5.徐州会战。它是抗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历时五个多月,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兵力,特别是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使日军无法打通津浦路,极大地激励全国军民坚持持久抗战,教师可结合教材“台儿庄战役示意图”讲述。
6.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是本课难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归纳为四点:第一,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毛泽东语)第二,从总体上说除个别战役外,中国打的是败仗。第三,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敌我力量悬殊。毛泽东指出: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第一等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依然是一个弱国”,无论“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第四,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结果。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五、“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一目,需要讲明四个问题。
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2.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和有关文字,重点介绍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指导学生制作八路军、新四军创立根据地情况简表。
3.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中国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支援。
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在的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六、“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一目,需要讲明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三个问题。建议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边读边议,在此基础上重点补充意义:《论持久战》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实际出发解决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纲领;它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广大群众,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对中国人民坚定抗日信心,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具有极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
七、在讲述本节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作小结。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中国抗日战争防御阶段,主要战场在华北和华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正面战场和敌后根据地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由于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正面战场接连失败,大片领土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