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8新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生物的录像、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请你列举出一片农田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说明你的理由与大家共亨。
二、观察与思考:
1、请你联系实际,仔细观察P3生石花与钟乳石两幅图,分析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请将你的所有理由写下来与大家交流。
2、试分析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些生命现象?
(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3)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4)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5)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
(6)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等。
(7)机器人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8)小动物、人通过出汗、排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
(9)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
(10)狗看到骨头会流口水;
(11)地衣能生长在岩石上,并产生一种酸性物质将岩石分解变为土壤
(12)对于植物来讲,如果浇水不均匀,植物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13)有的植物用种子繁殖,比如小麦、玉米。有的用茎繁殖;比如月季。
(14)植物通过落叶带走废物等。
(15)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等。
(16)一棵参天大树,其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细胞。
3、填表: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即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物
非生物
理由
是否需要营养
是否能进行呼吸
能否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否生长和繁殖
是否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你能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了吗?
4、分小组分析课文P3—6中生物图片的现象找出生物特征的证据以证明与补充你的观点。
5、生物的其他特征:从自己熟悉的生物中,举例说明: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知识拓展:
6、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要求让学生当堂记忆,比一比谁记得到快些与更牢靠些。
三、技能训练
1、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P7课文与插图,找出不同点与相同点。
新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新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马牛
2、思维扩展
(1).人体内部分废物随汗液排除,属于()现象。?
A.生长现象 B.遗传变异 C.新陈代谢 D.应激性
(2).黑豆幼苗不断长大属于()现象。?
A.遗传变异 B.新陈代谢 C.生殖现象 D.生长现象?
(3).在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含羞草、真菌、水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猫、蘑菇、细菌 D.蝴蝶、小鸟、钟乳石?
(4).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A.兔子发现狼之后迅速奔跑 B.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C.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的现象 D.鸟产卵?
(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B.钟乳石由小变大C.小狗排尿D.人晕车呕吐?
(6).鲸浮出水面时,在头部往往会形成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 )时产生的。
A.吸气 B.取食 C.呼气 D.呼吸?
(7).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 )特征。
A.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生长 C.发育 D.繁殖
(8).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要不断从外界获取_______,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______,这是_____现象;能够由小______;个体成熟后______后代;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_______的反应,生物所表现出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9).在生物大家族中,除了植物、______、______外,还有细菌、_______等。
(10).现在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_______多万种,而且还有许多未知种类,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______,但又存在着_______。
3、课外完成课文P8作业第1,2,3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延伸阅读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学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学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他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学习重点: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他们的区别
学习难点: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生物吗?相信你一定认识不少的生物。你认为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各组的结论。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2-7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内容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生物能,生物都有的特征。生物还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二、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4、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
5、植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吗?
三、课堂小结
1、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该怎么回答?
2、什么是生物学?
3、生物的特征有哪些?
四、拓展创新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五、课堂达标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
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类法
6、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动物取食应激性
鲸喷出水柱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繁殖
植物开花结果生长
人体排汗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遗传
子女与母亲相似呼吸
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课题
生物的特征
课型
新授
个性化
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石头、菊花(带有枯枝)、树叶、蝗虫、蚯蚓、杯子、水等。
观察并区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区分的理由是什么?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5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4)教材中的10幅图片各说明生物的哪项特征?
(5)观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
(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吗?)
(6)说一说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总结。
:
(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呼吸、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3)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方式不同: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4)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气、排尿。
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1、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4、望梅止渴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
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课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1、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2、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小麦种子、一棵小树苗,它们都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p6练习2
五、巩固训练,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花开花落B.北雁南飞C.孔雀“开屏”D.潮涨潮落
(二)、拓展题1.请说出散曲名家马致远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判断依据是;___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2、生物的特征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教后反思: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新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新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新版
《致同学们》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探导法
情感与价值观: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教学准备: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情感与价值观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1)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
(2)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3)实验课,探究课中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教学后记:
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生物的录像、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请你列举出一片农田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说明你的理由与大家共亨。
二、观察与思考:
1、请你联系实际,仔细观察P3生石花与钟乳石两幅图,分析它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请将你的所有理由写下来与大家交流。
2、试分析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些生命现象?
(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3)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4)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5)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
(6)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等。
(7)机器人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
(8)小动物、人通过出汗、排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
(9)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
(10)狗看到骨头会流口水;
(11)地衣能生长在岩石上,并产生一种酸性物质将岩石分解变为土壤
(12)对于植物来讲,如果浇水不均匀,植物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13)有的植物用种子繁殖,比如小麦、玉米。有的用茎繁殖;比如月季。
(14)植物通过落叶带走废物等。
(15)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等。
(16)一棵参天大树,其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细胞。
3、填表: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即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物
非生物
理由
是否需要营养
是否能进行呼吸
能否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否生长和繁殖
是否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你能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了吗?
4、分小组分析课文P3—6中生物图片的现象找出生物特征的证据以证明与补充你的观点。
5、生物的其他特征:从自己熟悉的生物中,举例说明: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知识拓展:
6、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要求让学生当堂记忆,比一比谁记得到快些与更牢靠些。
三、技能训练
1、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P7课文与插图,找出不同点与相同点。
新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新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马牛
新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教案
驴
2、思维扩展
(1).人体内部分废物随汗液排除,属于()现象。?
A.生长现象 B.遗传变异 C.新陈代谢 D.应激性
(2).黑豆幼苗不断长大属于()现象。?
A.遗传变异 B.新陈代谢 C.生殖现象 D.生长现象?
(3).在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含羞草、真菌、水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猫、蘑菇、细菌 D.蝴蝶、小鸟、钟乳石?
(4).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A.兔子发现狼之后迅速奔跑 B.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C.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的现象 D.鸟产卵?
(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B.钟乳石由小变大C.小狗排尿D.人晕车呕吐?
(6).鲸浮出水面时,在头部往往会形成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 )时产生的。
A.吸气 B.取食 C.呼气 D.呼吸?
(7).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 )特征。
A.生长、发育和繁殖 B.生长 C.发育 D.繁殖
(8).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要不断从外界获取_______,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______,这是_____现象;能够由小______;个体成熟后______后代;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_______的反应,生物所表现出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9).在生物大家族中,除了植物、______、______外,还有细菌、_______等。
(10).现在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_______多万种,而且还有许多未知种类,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______,但又存在着_______。
3、课外完成课文P8作业第1,2,3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说出调查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过程与方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情感与价值观: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
课前准备:
1、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2、调查表。
教学过程:
1、分组:
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任务布置: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10—11页,了解调查的目的要求、需要准备的材料用户具、弄清调查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分发调查表。
4、纪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课文P11页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问题:知识与能力.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过程与方法.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
教学后记:
初(97)班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初(98)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
教学反思:
在户外活动前要多强调各种规章制度,考虑问题要面面俱到,,不然学生不了解活动的规则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