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6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5、知道学习分段,并概括段意。
重难点、关键
1、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察沙粒与珍珠的差别,导入新课
1、教师分别出示沙粒和珍珠,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差异。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他们的作用和价值。
3、教师设置悬念:同学们,有这样的一个沙粒,他呀想变成一颗珍珠,他的愿望能实现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播放录音读,学生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自学生字。
3、反馈生了的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3)交流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应注意什么?
(4)指名反馈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评一评。
5、大家一起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
3、学生读一读课文。
4、学生试着给课文分段。
5、指名反馈,集体纠正。
6、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四、学习文段一,体会沙粒的坚定
1、教师读课文,学生思考: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集体反馈,理解下列词语。
“真诚”异想天开“嘲笑”“坦然”
3、沙粒真诚地向同学们说什么了呢?(指名反馈)
4、抓住“真诚”指导感情朗读。
5、伙伴们的瓜是什么?(指名反馈,然后指导感情朗读)
6、如果是你们,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发挥)
7、这颗沙粒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反馈)
8、全班齐读。
9、讨论: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到此时沙粒的态度怎样?你们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的?
10、指名反馈。
11、引导想像:当听到大家的议论的时候,沙粒并没有放弃自己变珍珠的目标,态度是这样的坚定,它当时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
12、完成练习,感悟沙粒的精神:沙粒真是一个的人。
五、感情朗读、分角色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2、听写。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沙粒下定决心干什么呢?(变珍珠)
4、教师小结:这可遭来了同伴们的嘲笑,不过它并没有放弃,呆在蚌壳里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二、继续学文,体会沙粒变成珍珠的快乐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他同学思考:沙粒变成珍珠了吗?珍珠是什么样的?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珍珠的句子,体会珍珠的美丽。
4、讨论:沙粒变成了美丽的珍珠,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指名反馈。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分角色读一读。
7、小组讨论:沙粒的同伴们看到沙粒变成美丽的珍珠,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议论的呢?
8、学生集体反馈。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讨论:文中的沙粒为什么能够变成珍珠呢?
2、学生集体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小结:沙粒的目标明确,决心非常坚定。而且它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4、反馈学生收集到的沙粒变成美丽的珍珠的过程,了解珍珠的形成过程。
5、教师小结:鼓励学生探索海底奇妙、有趣的生物世界。
四、感情朗读,分角色表演读
小编推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圆圆的沙粒》优质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圆圆的沙粒》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圆圆的沙粒》采用对话的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说明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9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篇童话故事的寓意,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童话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珍珠实物。
课型:
童话
教学方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谈话:有很多同学看过许多童话,童话中的一个个故事,你还记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
2、板书课题:圆圆的沙粒。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9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
哈哈、异想天开、蚌壳、牢狱、清清楚楚、一条缝逝去、海潮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珍珠是怎样变成的?
(自由说,指名说)
⑵、小组学习。
a、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b、自由读1—9自然段。
*指名说说:沙粒向同伴们说了什么?
*同伴反应是什么?
*这颗沙粒还是决定怎样做?
*指导读3—9自然段。
*分角色读1—9自然段。
c、用自己的话说说1—9自然段讲了什么?
*指名说:这颗沙粒听到同伴的议论动摇没有?
*你从哪里知道的?
⑶、自由读10—13自然段。
*13自然段只有六点,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10—13自然段)写了什么?
*齐读10—13自然段。
⑷、指读14—18自然段。
*采珠姑娘发现了什么?
*沙粒们想起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
*齐读14—18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讲了什么?
*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
*谁来说说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
⑸、齐读全文。
⑹、分角色表演。
⑺、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
奇妙的海底世界
圆圆的沙粒
圆圆的沙粒
坚定不移
努力
珍珠
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10个字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
写字课。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圆圆的沙粒》
2、出示9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哈异坦蚌牢狱缝逝潮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圆粒哈异理嘲坦纷牢潮
2、学生分析字型,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⑴、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⑵、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⑶、书写生字,每字写3遍。
⑷、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得最快最好的作业。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每字3遍。
四、板书设计:
奇妙的海底世界
圆圆的沙粒
三年级上册语文《圆圆的沙粒》生字组词北师大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三年级上册语文《圆圆的沙粒》生字组词北师大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圆圆的沙粒》生字组词北师大版
【颗】
读音:kē
巧记:“果”子洗完放在一“页”干净的纸上。
字义:量词,多用于圆形或粒状的东西
组词:一颗心一颗珠子一颗星星两课钉子一颗牙齿
造字:形声
造句:我有一颗珠子。
笔顺:左部笔画多,宜紧凑;右部宜舒展。
字歌:
树木禾苗
要用棵
珍珠米粒
多用颗
2【珍】
读音:zhēn
巧记:药“王”不用药,诊病无言语()。
字义:①宝贝,宝贵的东西②贵重的,宝贵的③重视,看重
组词:①珍贵②山珍海味③珍惜珍视
造字:形声
造句:我国有许多珍贵的文物流失到了国外。
笔顺:“”要小;右部三个撇要错落有致。
字歌:
医院有门诊
出疹当就医
打铁需趁热
粮食要珍惜
3【哈】
读音:hā
巧记:“口”要“合”上,偏笑出来。
字义:①张口呼气②哈腰,稍微弯腰,表示礼貌
组词:①哈欠哈气哈哈大笑②哈腰点头哈腰
造字:形声法
造句:他昨天晚上没睡好觉,今天上午直打哈欠。
笔顺:“口”小偏上;右部撇捺舒展,撇伸到左下部。
4【钻】
读音:zuān
巧记:半点(占)钟(钅)。
字义:①钻研,仔细深入研究②用锥状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穿孔
组词:①钻研钻书本②钻进钻探
造字:形声
造句:他一头钻进实验室做起了实验。
笔顺:左右长短基本相等。“占”竖长,“口”稍扁。
字歌:
药水手上沾
米糊粘标签
站立做实验
金属需钻研
5【纷】
读音:fēn
巧记:“八”把“刀”剪一块丝(纟)绸。
字义:众多,杂乱
组词:纷纷纷飞纷繁纷乱纷杂五彩缤纷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大雪纷飞色彩纷呈
造字:形声
造句:同学们纷纷向灾区小朋友捐献图书和文具。
笔顺:左窄右宽。提与右部“刀”的撇注意穿插。
字歌:
每人分一份
用手来打扮
动口去吩咐
丝多搅纷乱
6【简】
读音:jiǎn
巧记:竹()“门”里透阳光(日)。
字义:①简单,简化,跟“繁”相对②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片或木片
组词:①简单简写精兵简政②竹简
造字:形声
造句: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不简单。
笔顺:上下两部分要紧凑。下部“门”不宜过宽。
字歌:
竹木做书简
位正称中间
金属杀手锏
水流在山涧
7【摇】
读音:yáo
巧记:用手(扌)去抓()罐头(缶)。
字义:摆动
组词:摇动摇摆摇晃摇头摇篮动摇摇身一变摇头晃脑摇头摆尾摇摆动荡
造字:形声
造句:一阵微风吹过,黄澄澄的麦子随风摇动。
笔顺:右部“”撇左斜,点右斜,“缶”第二横长,托住上方。
字歌:
用手摇蒲扇
谣言被揭穿
家住土窑洞
行走路遥远
8【被】
读音:bèi
巧记:“皮”衣(衤)。
字义:①介词,引进主动的人物并使动词含有受动的意义②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
组词:①被尊敬②夹被棉被
造字:形声
造句:品德高尚的人都会被尊敬。
笔顺:左部首笔点靠上;“皮”撇不宜过长,捺伸展。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圆的沙粒),什么样的沙粒?(再读,突出圆圆的)
2、师问:在什么地方见过沙粒?
二、品读课文
(一)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颗沙粒并不寻常。
1、读课文1、2行。读读,想想,它不平常在哪里?
2、它是怎样说的呢?再去读课文,用读告诉老师。抽读——齐读
3、是呀!变珍珠是它的梦想,成为有用之材是它的目标。它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引读沙粒说的话)板书:要变珍珠、(梦想)
4、实现了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过渡: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呢?(评价)
1、读3—5段,从“坦然”你知道了什么?(说和读相结合)
2、同伴们是怎样嘲笑的?男生读;面对嘲笑沙粒怎么做的?女生读。
板书:嘲笑——坦然
3、面对嘲笑圆圆的沙粒是坦然的,不在乎的!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议论了什么往下读。
4、抓住“……”,思考沙粒们还会议论什么?认为沙粒还将失去什么?
5、面对同伴们各式各样的议论,沙粒怎么做的?读9自然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板书:议论纷纷——不动摇
(三)过渡:沙粒为了梦想坦然的面对了嘲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舍去了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梦想在它的心里从来没动摇过,放弃过!
1、引读10——13自然段。(时光,各式各样的议论,圆圆的沙粒)
2、问:13自然段“……”6个圆点,你知道了什么?
(四)
1、引读14自然段。时间过去了多久?
2、瞧!它在这里。躺在贝壳温暖的怀里,美吗?读(多么美丽的珍珠啊!)用课件出示
3、观看课件。
4、珠光闪闪、耀眼的它迎来了别人的赞美(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5、同伴们怎样说的?(是他?)
6、短短的一句话,读出了什么?
7、珍珠怎么回答的?一如往日的真诚,再读。
8、可是,愉快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读5自然段;愉快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不容易。读9自然段。
9、原来成功的背后得经历太多太多,有嘲笑,有议论,得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生活中,珍珠是怎样形成的?(看课件)问:了解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10、是呀!成功是钥匙在哪里呢?有了梦想还需要什么?(出示公式)
小结: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想把这首歌连同这把成功的钥匙一并送给大家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圆圆的沙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的积极态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不平凡的朋友,他就是圆圆的沙粒!板书课题
2、课文中圆圆的沙粒最后变成什么了?
二、利用反差,提炼主问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段落告诉你:他终于变成了珍珠呢?
2、齐读课文的10-12自然段读一读。读了过后,看看你们会想到什么!(齐读10-12)反馈。
三、细读课文,探究原因
1、自由认真地读一读1-9自然段,利用手中的小铅笔勾画出这颗沙粒变珍珠的原因。
2、反馈、交流
(1)、“十分真诚”: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十分真诚”的语气
过渡:说了,那么做了吗?哪里看出来?
(2)、“下定决心,坦然钻进”:
★指名读第2自然段。理解“异想天开”和“坦然”。是呀,对于圆圆的沙粒的想法,同伴们并不支持,可他还是做了!可见他真的是“十分真诚”的!
过渡:说了、做了,够不够?那,还有原因吗?
(3)不动摇:(指名读第5自然段)
★创设情景理解“议论纷纷”。
★听到了这么多的议论,如果你就是圆圆的沙粒,你会怎么想呢?
(4)、“遗忘”:
★老师语言过渡6-8自然段那,齐读6-8自然段,体会圆圆的沙粒这时候的感受!
★同学们,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搁在这里,表示什么呢?
3、情景创设:一天,蚌壳被打开了(课件创设情景:一只蚌壳慢慢地打开,出现一颗晶莹璀璨、光彩夺目的珍珠)。齐读课文的10-12自然段!用我们读书声为这颗成功的、不平凡的沙粒喝彩!(齐读10-12)
四、感悟寓意,总结道理
五、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科学道理。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翠鸟》教学设计之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翠鸟》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
动作敏捷(2、3)
住处安全(4)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外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2-3组)
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4.课外补充:
《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
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
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动作敏捷
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
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4.看录象《翠鸟捕食》。
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三)住处安全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
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
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一、导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圆的沙粒),什么样的沙粒?(再读,突出圆圆的)
2、师问:在什么地方见过沙粒?
二、品读课文
(一)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颗沙粒并不寻常。
1、读课文1、2行。读读,想想,它不平常在哪里?
2、它是怎样说的呢?再去读课文,用读告诉老师。抽读齐读
3、是呀!变珍珠是它的梦想,成为有用之材是它的目标。它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引读沙粒说的话)板书:要变珍珠、(梦想)
4、实现了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过渡: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呢?(评价)
1、读35段,从坦然你知道了什么?(说和读相结合)
2、同伴们是怎样嘲笑的?男生读;面对嘲笑沙粒怎么做的?女生读。
板书:嘲笑坦然
3、面对嘲笑圆圆的沙粒是坦然的,不在乎的!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议论了什么往下读。
4、抓住,思考沙粒们还会议论什么?认为沙粒还将失去什么?
5、面对同伴们各式各样的议论,沙粒怎么做的?读9自然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板书:议论纷纷不动摇
(三)过渡:沙粒为了梦想坦然的面对了嘲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舍去了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梦想在它的心里从来没动摇过,放弃过!
1、引读1013自然段。(时光,各式各样的议论,圆圆的沙粒)
2、问:13自然段6个圆点,你知道了什么?
(四)
1、引读14自然段。时间过去了多久?
2、瞧!它在这里。躺在贝壳温暖的怀里,美吗?读(多么美丽的珍珠啊!)用课件出示
3、观看课件。
4、珠光闪闪、耀眼的它迎来了别人的赞美(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5、同伴们怎样说的?(是他?)
6、短短的一句话,读出了什么?
7、珍珠怎么回答的?一如往日的真诚,再读。
8、可是,愉快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读5自然段;愉快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不容易。读9自然段。
9、原来成功的背后得经历太多太多,有嘲笑,有议论,得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生活中,珍珠是怎样形成的?(看课件)问:了解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10、是呀!成功是钥匙在哪里呢?有了梦想还需要什么?(出示公式)
小结: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想把这首歌连同这把成功的钥匙一并送给大家。
圆圆的沙粒 教学设计
圆圆的沙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的内容,并能概括段意。
3、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进行课本剧表演,从而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两个省略号的意思。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坦()缝()朝()园()
担()建()潮()圆()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坦然()真诚()赞美()愉快()
三、异想天开”和“各式各样”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我们可以通过哪几个词语体会出圆圆沙粒的决心和信心?
2、我们通过课文第二部分中对漫长时间的描述可以体会到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珍珠小图片、沙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较:请你们看看桌上的沙子,再看看珍珠的图片,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它们。(板书:沙粒、珍珠)沙子和珍珠的反差这样大,平时你会把它们联系到一块吗?
2、那么课文中那颗圆圆的沙粒又是怎样经过重重的磨砺,从一颗普通又不引人注目的沙粒蜕变成了美丽又珍贵的珍珠的呢?
二、朗读课文,感知理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课文内容,看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回答: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情景?
3、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的情景。
4、哪些词语写出了沙粒的态度?用笔划出来。(板书:真诚、下定决心、坦然)
5、出示“……”:这一段课文中哪里出现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那你觉得沙粒们还会议论些什么呢?
6、指导朗读:
①.自由读一遍,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和表情。
②.指名朗读,评议。
③.同桌分角色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看出岁月的漫长?
3、出示“……”:这一段又出现了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在想什么,做什么?
4、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齐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沙粒的愿望实现了吗?继续边思考边读第三部分,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2、它真的变成了一颗美丽的珍珠,成为了有用之材。(板书:美丽的)
3、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领悟寓意,发散理解
1、从沙粒这奇妙的经历中,你了解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我们还学过和这个故事类似的童话、故事或成语吗?
3、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只要你能朝着你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你就一定能实现你的美好愿望。
四、排练课本剧
1、我们来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好吗?
2、指名表演。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圆圆的沙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的内容,并能概括段意。
3、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进行课本剧表演,从而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两个省略号的意思。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坦()缝()朝()园()
担()建()潮()圆()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坦然()真诚()赞美()愉快()
三、异想天开”和“各式各样”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我们可以通过哪几个词语体会出圆圆沙粒的决心和信心?
2、我们通过课文第二部分中对漫长时间的描述可以体会到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珍珠小图片、沙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较:请你们看看桌上的沙子,再看看珍珠的图片,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它们。(板书:沙粒、珍珠)沙子和珍珠的反差这样大,平时你会把它们联系到一块吗?
2、那么课文中那颗圆圆的沙粒又是怎样经过重重的磨砺,从一颗普通又不引人注目的沙粒蜕变成了美丽又珍贵的珍珠的呢?
二、朗读课文,感知理解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课文内容,看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回答: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情景?
3、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的情景。
4、哪些词语写出了沙粒的态度?用笔划出来。(板书:真诚、下定决心、坦然)
5、出示“……”:这一段课文中哪里出现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那你觉得沙粒们还会议论些什么呢?
6、指导朗读:
①.自由读一遍,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和表情。
②.指名朗读,评议。
③.同桌分角色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能看出岁月的漫长?
3、出示“……”:这一段又出现了省略号,代表什么意思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在想什么,做什么?
4、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齐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沙粒的愿望实现了吗?继续边思考边读第三部分,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2、它真的变成了一颗美丽的珍珠,成为了有用之材。(板书:美丽的)
3、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评议。
②.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领悟寓意,发散理解
1、从沙粒这奇妙的经历中,你了解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2、我们还学过和这个故事类似的童话、故事或成语吗?
3、这些故事都告诉了我们,只要你能朝着你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你就一定能实现你的美好愿望。
四、排练课本剧
1、我们来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好吗?
2、指名表演。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之二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之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说声“对不起”》是北师大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和我”中编排的第三篇主体课文。学习本单元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地去关注集体,关心他人,克服缺点,不断进步。教材选取了《说声“对不起”》这篇课文,是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的一件平凡的小事。“我”不小心,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从课文中,咱们不难看出小作者是一个自尊心很强,比较内向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他一些鼓励,尽力给他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来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学会宽容别人,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课文共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自己的一个特点:向别人承认错误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为下文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埋下伏笔。“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这一句承上启下,引出了下面的故事。第2-8自然段是文章的主干部分,我不小心划破陆叶的下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我终于超越了自己勇敢的向陆叶说了对不起。课文重点抓住了小作者在整个事件中的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事情刚一发生,小作者的神态是:“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我支支吾吾说不出一个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可见小作者不小心做错了事情,心里非常紧张、害怕;老师没有批评我,只让我向同伴道个歉,这时,课文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第4自然段),“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来。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期待的看着我。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这段心理描写,写出了当时小作者的感受和矛盾心情,很符合人物的心理,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产生情感共鸣的好素材。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鼓起勇气、超越自我,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第7自然段涉及到“语文天地”中一个比较句子的联系。第9自然段没有过多的渲染,很平淡自然的收尾,更加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事,语言朴实、直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心比心,理解小作者当时的心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
在识字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正确运用音序和部首等查字法,查字典认字。
能根据汉字的特点集中成批地识字,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并且三年级的学生有笔画笔顺等方面的基础、间架结构的意识、初步能自己去探究,体会、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课生字较多,预习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或查字典来读准字音,识字教学可以分类进行教学。如:
陆陈眶秒——可联系实际理解字义;
挨超窘措谅犹豫——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在阅读方面,基本能做到独立阅读,初步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知道朗读时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能做到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听话说话时能努力做到耐心倾听,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说话时态度比较大方,能用普通话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这一阅读基础,分析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小作者的神态、心理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语言到情感,体会人物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并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感受表达出来。
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基础,故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感知。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学过《讲信用》单元,通过两篇主体课文的学习,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并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教育学生对别人负责,学会与人相处。本单元第二篇主体课文《画里少了什么》学生明确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好事情。
三、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认识15个生字,区分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12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找出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紧张、害怕、矛盾的心情。
3、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感情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并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四、教学设计:
教学本课,可以分几个版块。
第一版块:生活入手加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文明用语,并说说这些文明语言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也可以播放有关文明礼貌方面的录像,创设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为学习课文时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好铺垫。
第二版块: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课件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课文讲述了“我”不小心,---——————,老师让我——————,可我————,最后————。通过这样一个主要内容的提示,来帮助学生来了解课文,抓住文章的主干;同时也逐步渗透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
第三版块:激发讨论,体现个性理解。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在深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让学生抓住小作者的神态及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的心情。也可以抓住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怎样?组织讨论: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通过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第四版块:自由选择片断朗读,进一步体会和感受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课文的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得细致入微,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朗读,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朗读比赛的氛围,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感悟。
第五版块:由课文延伸,进行写话训练。
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句子练习,怎样使句子变得生动具体。
本课的心理描写很有代表性,可以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之二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之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5个。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儿童和平条约,并了解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4、完成“语文天地”中“畅所欲言”。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查找有关“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
课型:诗歌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查找到的有关“儿童和平条约”的资料。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部《儿童和平条约》。
3、板书课题:《儿童和平条约》(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数数有几个小节。
(2)出示5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疾、饥、予、恐、惧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疾病、饥饿、给予、恐惧、条约、宣告、仇恨、无家可归、探索
(4)说说“宣告”的意思。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再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并评价。
(3)指名读,并评价。
(4)齐读课文。
(5)小组合作学习: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自由说说: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
(6)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试背课文。
3、完成“语文天地”中“畅所欲言”。
(1)出示题目:
请你打开收音机、电视机,翻一翻报纸,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战争,有饥饿。
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话想说?
(2)学生自由说说。
(3)指名说说。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5、儿童和平条约
战争
和平没有破坏
仇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9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约、宣、疾、仇、归、予、探、恐、惧”9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儿童和平条约》。
2、出示5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疾、饥、予、恐、惧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约、宣、疾、仇、归、予、探、恐、惧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指导书写:予(四笔写成),惧(“具”字里面有三横)
4、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宣告、探索、恐惧、悲伤、无家可归、()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之二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要求:
1、通过反复读课文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难点:
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准备:
白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看图片或录像片段,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板书:喜爱音乐的白鲸
“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白鲸和音乐的小故事。
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划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交流预习成果。
1、“你学会了哪些生词?”掌握字音,指名带读。
召唤脊背附近成群结队
2、记忆字形。
寒:上下结构。中间共三个横,不要少写。
迹: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交流。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小组学习:分段朗读课文。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记述了一次白鲸遇险又脱险的经历。
3、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自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
3、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教具准备:
收集其他动物与音乐的资料,乐曲《蓝色多瑙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自由读,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白鲸是如何得救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小组讨论。
(三)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圆圆的沙粒》教学札记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圆圆的沙粒》教学札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圆的沙粒》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可当我向学生提出: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时,学生的回答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1:读完这篇课文,我觉得这篇课文想告诉我们不能像其他的沙粒那样嘲笑别人。
生2:圆圆的沙粒跟丑小鸭有点像,不自暴自弃。
生3:老师,我们已学习了《我想》这篇课文,知道了要去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所以圆圆的沙粒要想钻进蚌壳里变成珍珠也要和爸爸妈妈商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成了圈养的动物,个性受到压抑。但在今天,学生的思维是敏锐的,有着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作为教师,要明白,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学生的个性是晶体他们各有自己独特而美丽的晶型,强迫他们按照你的意志去塑是不行的。因而在教学时,我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个性,努力地构筑适合他们思维种子发展的土壤,并使之萌发、破土、成长、壮大,如此最大限度地发展。
《圆圆的沙粒》课文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圆圆的沙粒》课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的向同伴们说:
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才。
变珍珠?哈哈,异想天开!
同伴们不但不理解,反而嘲笑圆圆的沙粒。
可是,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蚌壳里。
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
啊呀,从今以后,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听不见滚滚的涛声了!
他简直是把自己关进了牢狱,太可怕了!
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蚌壳开着一条缝。
时光伴着海波逝去了。
各式各样的议论被海潮冲走了。
圆圆的沙粒也被他的同伴们遗忘了。
几十年过去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采珍珠的姑娘在大海的波涛中打开了一只蚌壳,顿时,珠光闪闪。姑娘惊喜的叫道:
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是他?
沙粒们看见奇异的光彩,听见采珍珠的姑娘的高声赞美,猛然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圆圆的沙粒。
是我!珍珠愉快的说,我就是你们的朋友,那颗圆圆的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