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太阳能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1

太阳能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太阳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能的优点.
2.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二)教具有关挂图、录像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人类利用的常规能源是什么?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呢?
学生: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风力、水力资源等等,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
教师:回答得很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用铀做燃料的反应堆虽然能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但是铀的储量也是有限的,而且使用时要产生放射性污染;轻核的聚变虽然比裂变干净,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和平利用的问题,所以还要开辟新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太阳不但一直间接地向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是可能为人类长期地直接提供巨大能量的新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能.
2.进行新课
板书:<第五节太阳能>
(1)太阳能的优点
①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同学们想想,太阳能有什么优点呢?
板书:<(一)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太阳能非常巨大,从前面表中可见,太阳能向周围空间辐射的总功率达3.8×1026瓦.
板书:<1.太阳能十分巨大>
教师:说得很好,太阳能十分巨大.同学们知道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的总功率是多少吗?(通过查看课本答:l.7×1017瓦)
教师: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每小时辐射到地球的总能量有多少?(学生上黑板计算:1.7×1017瓦×3600秒=6.1×1020焦)
教师:地球每小时从太阳获得的太阳能量有6.1×1020焦,这比目前全世界在一年内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可见太阳能有多么巨大.
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
那么太阳能会不会用完呢?根据科学家推算,太阳像现在这样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还可以维持60亿年以上,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所以太阳能的第2个优点是:
板书:<2.太阳能的供应时间十分长久>
③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教师:我们到哪里去取太阳能?怎样获取呢?(只要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太阳能,不用专门去寻找;只要用东西接收就行了,不需要挖掘开采)
教师:很好,所以太阳能的第3个优点是:
板书:<3.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无需挖掘开采和运输>
④使用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太阳能是最干净的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我们带来污染.所以,太阳能的第4个优点是:
板书:<4.太阳能安全、不污染环境>
(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条途径
教师先请同学议论:如何利用太阳能?然后总结.
板书:<(二)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
1.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以供利用>(讲解:例如用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装置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来做饭、烧水等等,也可用集热器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就叫太阳能热电站.)
<2.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讲解:例如用硅光电池——也叫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很广泛,像人造卫星上的电源、太阳能汽车上的电源,小型电视机、计算器上的电源,城市道路路灯的电源等等都可用太阳能电池,我国还用太阳能电池做航标灯的电源,铁路信号灯的电源等等)
(3)利用太阳能的困难
教师:既然太阳能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大量推广、大范围应用呢?目前还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三)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困难
1.太阳能虽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讲解:经计算,垂直投射到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能只有几百瓦,所以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必须设置庞大的收集和转换能量的系统,目前造价还太高,影响推广.
<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稳定,给正常连续地使用造成困难>
<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讲解:光热转换的效率为50~60%,而光电转换的效率只有10%左右.所以还要下大力气研制高转换效率的材料)
(4)结束语
要大规模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在已取得一定成果,只要不断努力,必将会不断有新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有人预言,到21世纪,太阳能将会成为人类的重要能源之一.

精选阅读

太阳能教案设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太阳能教案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节太阳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
2.初步了解太阳是人类资源的宝库。
3.知道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太阳能的特点,理解太阳能属于可再生一次能源。分析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学生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意识,通过光伏产品推广提高创新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知道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教学难点】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
导入

【图片展示】
你看,在太阳能汽车上装有密密麻麻像蜂窝一样的装置,平常我们看到的航天器上的类似铁翅膀的装置。
【提出问题】
想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思考激疑
(设计意图:据新科技和航天技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探究新知:
(一)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
课件展示
1.太阳的结构
2.太阳内部时刻发生核聚变

(二)太阳能是人类的能源宝库

1.化石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2.生物质能、风能、水能来源于太阳能

(三)太阳能的利用

1、光热转化
2、光电转化

3.太阳能的优点及不足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以下问题:
1.太阳的结构是怎样的?
2.太阳为什么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是哪一种形式的核能?
3.太阳能是以怎样的方式向外传递的?
4.太阳的“核能火炉”,永无止境的“燃烧”下去吗?
【知识归纳】
1.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太阳至今已经稳定地“燃烧”了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重点强调】太阳内部时刻发生核聚变
【跟踪练习】
1.下列利用核聚变供能量的是()
A.核电站B.核潜艇C.原子弹D.太阳
2、太阳内部发生的是,太阳能电池是把能转化为能
3、大部分太阳能以和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知识引桥】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近50亿年,地球在这近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自主学习】化石能源的形成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课本,完成以下问题:
化石能源是怎么形成的?
【课件展示】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煤的形成

【知识归纳】
远古时期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
经过地壳的不断运动,死后的动植物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
经过几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
【想想议议】
根据下图所示,说明太阳能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看看哪位同学说的好。

[分析]地球上不同地方吸收太阳的热能量不均匀,空气的冷暖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周围冷空气过来补充,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取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植物体内,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所以说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能。
[归纳总结]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化石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2.风能、水能来源于太阳能
3.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能源、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D.化石能源实际上是来源于上亿年前太阳上的核能
2.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
【提出问题】观察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玻璃管内表面为什么涂成黑色的?
【探究实验汇报】自制太阳集热器
观察分析用哪种纸包着的瓶中水温度高?
将质量、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包起来,然后将瓶子放在太阳光下,经一小时后,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说明:此实验是让学生课前完成的。)
【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储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外,还设法直接利用太阳能。请同学们自学太阳能的利用,回答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利用太阳能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1、利用太阳能加热物体(光热转化)

用集热器收集阳光中的能量来加热水等物质。
实现了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利用太阳能电把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光电转化)
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归纳总结】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
形式的能。
【畅所欲言】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总结】
太阳能的优点:
(1)能源量大:仅一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就有6.1×1020焦,比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
(2)可持续性强:供应时间长,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3)能源易获取: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4)安全性:安全清洁、无污染,不排放CO2
太阳能的不足:能源分散、受自然条件限制,不稳定、转化效率低、成本较高。
【跟踪练习】
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除正常使用外,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夜晚供交通指示灯及照明灯发光。
请完成下面的方框图,反映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
转化的情况。
学生自学展示:
1.太阳的结构:由太阳大气、对流层、辐射层、太阳核心。
2.太阳能的产生: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3.太阳能的传递: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4.太阳“寿命”:至今稳定地“燃烧”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使学生大致了解太阳的结构,明确太阳的能量来源内部时刻发生的核聚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思考回答
1.D
2.核聚变太阳能电
3.热光

学生明确:
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无法离开阳光。

观看图片,认识
化石能源的形成

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

(设计意图:用丰富、科学、生动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能源的意识。)

答案:
1.D
2.太阳能

学生汇报自制太阳集热器实验结论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用黑纸包着的瓶中空气温度高。
得出结论:黑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自主学习、回答展示:

观看图片,认识
光热转化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观看图片,认识
光电转化实质: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提升对知识的认识,同时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交流讨论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交流讨论太阳能的不足:

学以致用:思考讨论分析解答
化学能、电能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出来,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提升对知识的梳理,同时锻炼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堂
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讨论梳理知识要点。
四、达标检测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1
五、布置作业1.动手动脑学物理1.3.4
2.完成176页想想做做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21.3太阳能
1.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每时每刻发生核聚变。
2.太阳是能源宝库。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
3.太阳能的利用。光电转化,光热转化。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太阳能的特点,知道太阳能应用方式。我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学生较熟悉太阳能集热器吸热设计讨论,和水循环的过程理解分析。上完这节课使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有更新更准的认识。光电转化的光伏产品的介绍及其前景展示,使学生增强科技可使生活更美好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训练习题尽可能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并以图片呈现,增加学生的分析直观性。
2、加强中考考点对应训练,及时巩固提高。
3.突出学生的自学与展示,讲练结合,及时巩固知识。
二、案例的“不足”
1.教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想想做做》没有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在课前完成。
2、要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多交流,多合作,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附件1:【达标检测】
1.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_,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大部分太阳能以___和___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2.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一是用_______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
3.我国光伏产品近期遭遇欧盟“双反”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和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
D.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太阳能热水器是采用光转化为热的方式利用太阳能的.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积是2.1m2.若我市向阳的地方每平方米的面积1h得到的太阳能辐射能平均为3×106J,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8h计算,热水器能把接收到的太阳能的50%转化成水的内能,则正常情况下,该热水器一天能把15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多少℃?
5.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世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实现低碳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3年我国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目前,我国在开发、利用太阳能方向发展最快、最具潜力.你认为利用太阳能有哪些好处?
参考答案:
1.聚变,内能,光能
2.集热器,电能
3.A
4.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一天吸收的热量:
Q=3×106J×2.1×8×50%=2.52×107J
因为Q=cm(t-t0)所以

5.无污染、环保、可再生(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能源 核能 太阳能》复习教学设计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源 核能 太阳能》复习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能源核能太阳能》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能列举和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3.知道太阳能及其应用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复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热学部分中内能。请看复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20分钟)
1.自学指导(15分钟)
认真阅读九年级物理教材P166---P180内容,完成中考突破40页考点1和考点2、3
2.学生自学
3.学生自学检测
(1)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太阳能
(2)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核电站都是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3)我国光伏产品近期遭遇欧盟双反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和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D.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2013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展览会于2013年3月21日在北京召开,提倡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
A.若有可能,出行时尽量使用自行车
B.废电池随便丢弃
C.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
4.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精讲与点评(5分钟)
三、当堂训练(25分钟)
中考新突破基础训练与中考经典检测题目
课后反思

九年级物理“能源核能太阳能”复习教学设计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物理“能源核能太阳能”复习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九年级物理“能源核能太阳能”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能列举和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3.知道太阳能及其应用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复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热学部分中“内能”。请看复习目标

二、完成学习目标(20分钟)

1.自学指导(15分钟)

认真阅读九年级物理教材P166---P180内容,完成中考突破40页考点1和考点2、3

2.学生自学

3.学生自学检测

(1)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太阳能

(2)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核电站都是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3)我国光伏产品近期遭遇欧盟“双反”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和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D.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4)2013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展览会于2013年3月21日在北京召开,提倡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

A.若有可能,出行时尽量使用自行车

B.废电池随便丢弃

C.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

4.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精讲与点评(5分钟)

三、当堂训练(25分钟)

中考新突破“基础训练”与“中考经典检测”题目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