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八下生物教案)

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5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八下生物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八下生物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JAb88.cOM/p>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而言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基因控制性状。

教学重点、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一、导入

观察图Ⅶ-9、Ⅶ-10,说说它们有何异同?

二、新授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殖和发育实现

遗传和变异:从性状到基因

㈠生物的性状

1.观察与思考

⑴观察P25图中几种生物性状。

⑵同学间观察下列性状①有无耳垂

②单双眼皮

③舌能否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④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讨论:⑴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知自身所有性状?

⑵试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解析:⑴性状可通过观察、测量得知,有些测用仪器测定。

⑵性状指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讨论:所有性状都能遗传吗?

不是所有性状都能遗传,如双眼皮,父母有可能会生出单眼皮的子女。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单、双眼皮

讨论:为何我们有些象爸爸,又有些象妈妈?注意性状与基因的关系㈡基因控制性状

⑴资料分析P26-27

讨论:①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②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何关系?

③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⑵转基因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如: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

三、小结

性状指哪几个方面。

四、作业

完成课课练练习

扩展阅读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导学案

课前检测:
1、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的和。
2、生物的生殖有两种方式:、。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重点难点: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血型)和行为方式等。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兔子的白毛和黑毛
二、基因控制性状
1、基因: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试验:(P26—27)
1.在雌雄小鼠交配后,要从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在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尚未融合前,这种受精卵适宜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和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
3.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
4、获得转基因超级鼠,超级鼠体量增大,体量大小是一种性状,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结论:基因控制性状。
三、转基因技术
定义: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
应用: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科研、研制生物新品种等。
争议: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生物的性状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如血型)和行为方式等。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兔子的白毛和黑毛
二、基因控制形状
1、基因: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试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转基因
应用: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科研、研制生物新品种等。
课后巩固: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生殖现象D、发育现象
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句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生殖现象D、发育现象
3、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黑毛和长毛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棉的纤维长与短D、马的白毛和鼠的黑毛
4、控制生物的性状的最小单位叫()
A、染色体B、细胞C、细胞核D、基因
5、下列人的各种特征中,属于同一种性状的是()
A、单眼皮和双眼皮B、单眼皮和大眼睛
C、高个子和胖子D、黄皮肤和蓝眼睛
6、红色的番茄、黑色的兔毛都属于()
A性状B相对性状C行为方式D生理特性
7、成功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说明()
A生物的性状控制基因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只有老鼠可以进行转基因研究D老鼠是可以变大的
8、下列有关转基因说法正确的是
A运用生物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中
B转基因生物性状完全相同C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很高,没危害。
D转基因能形成一种新的生物。
教学反思: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八下生物教案)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

一、导入

“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说明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物圈生物延续发展相互作用演奏生命乐章

环境

二、新授

植物举例:种子、分株、扦插等

生物的生殖动物举例:交配、抱对等

微生物举例:分裂、孢子

植物的生殖

㈠回忆

1.绿色开花植物由几部分构成?哪些与生殖有关?

2.种子是怎么样形成的?

㈡再现

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花萼、花冠等

柱头

植物成熟开花雌蕊花柱

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

雄蕊花药花粉精子

花丝

哪些植物有这样一个过程?

㈢综述

在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休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由母休直接产生新个体。

㈣观察与思考

P3观察与思考

1.你尝试过图中的方式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异同点。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相同点

均可产生新个休

不同点

方式

生殖细胞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

差异

新旧个体差异较大

无差异

数量

新个体数量较少

可大量产生新个体

三、练习

课课练相应练习

四、作业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一、导入

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

二、新授

无性生殖的应用

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

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

嫁接——苹果、梨等果树

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或枝—芽接

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层—枝接完整植物体

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

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材料:紫背天葵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下一节埋入土中。

提出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怎么样处理才能容易成活?

制定并实施计划:

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样本不要太小,以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观察时间、次数。

4.设计一表格,记录观察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

讨论:1.在你对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请你查阅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扦插材料生根快而多?

解析讨论:1.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为斜向,下方切口位于节处。温度、光照、湿度均要适宜。

2.添加生长激素,注意光、温、水、湿等条件的变化等等。

三、练习

课后练习

四、作业

课课练习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八下生物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八下生物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1节植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2)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3.情感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2)参与嫁接,或扦插和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二、教材分析

植物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与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多数是绿色开花植物。因此,本节学习和观察的植物,是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主。绿色开花植物在生殖过程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如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花的结构有雄蕊、雌蕊。当植物完成受精后,胚珠能发育成种子,同时子房壁能够发育成果皮。为了使学生关注植物生殖的主要过程,同时又要避免对知识的重复了解,本小节主要通过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让学生体验植物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植物的营养繁殖部分,主要介绍师生常见的一些植物,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草莓的匍匐茎和落地生根的叶等。通过图示的展现,使学生一目了然,不需要教师用过多的语言来描述。当然,教师为了准确把握关键,引导学生观察清楚,可以参考本节提供的教学资源有关部分,或查找植物营养繁殖的资料。植物的组织培养,是人类创造的又一种繁殖植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花卉快速繁殖等方面运用十分广泛,安排这一内容,既顺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又能够打开学生认识植物生殖的视野,体验新科技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研读STS中的“人工种子”内容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后一些实践活动,如嫁接和植物的组织培养等。本节的重点是: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本节的难点是: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课时建议:本节教学安排2课时。安排策略如下表:

课时

方案1

方案2

第1课时

(观察受精的过程)

(1)展示桃花图片,师生共同回顾花的结构。(2)预先设置若干小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受精过程示意图。(3)师生围绕教材提供的讨论题,组织讨论和小结。(1)播放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传粉的录像或多媒体课件。(2)根据播放内容,师生共同小结花的结构。(3)制作和播放受精过程的多媒体课件。(4)师生围绕教材提供的讨论题,进行讨论和小结。

第2课时

(观察植物的营养繁殖、植物的组织培养)

(1)通过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概念的比较活动,引出本课营养繁殖的课题。(2)在突出根、茎、叶器官结构的基础上,将教材中有关讨论题,融入到学生观察几种植物营养繁殖示意图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展开讨论。(3)教师利用人工营养繁殖图示,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嫁接、扦插和压条的方法。(4)各小组围绕植物组织培养示意图,描述这一新技术的大致过程,并在全班交流。(1)教师课前制作植物营养繁殖的课件,让学生尽可能详细的观看到多种植物营养繁殖(包括人工营养繁殖)的案例。(2)围绕观看的课件,结合教材的图示,讨论植物是通过什么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3)师生共同比较和小结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的概念。(4)播放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录像或课件,每一学习小组讨论和准备过程解说词,在全班交流。

三、活动指导

活动1:观察受精的过程

本活动的开展,学生必须具备对花的结构、传粉等知识的了解。由于这些知识在小学自然和初中七年级下册的植物多样性中有了介绍,但是学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因此,执教者在组织观察植物受精过程图示之前,运用示意图、多媒体或录像等形式,首先帮助他们对花的各部分结构如花被、雌蕊、雄蕊、花柱、柱头、子房、胚珠、花药、花丝和花粉等有清晰的了解,尤其是雌蕊部分的结构不能含糊不清。有了这一铺垫,才能保证观察活动的顺利进行。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中,如果以教材的图示为主,教师要准备一些小问题,如“花粉粒是如何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是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在花柱上萌发?受精以后,它们将发育成什么结构?”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时不致于“走马观花”和缺乏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示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后续的讨论奠定基础。如果教者将受精过程制作了动态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之前,教者先要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各小组可参考信息库的有关内容,对受精过程进行语言的描述,同时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和提问,并要迅速做出解释等,从而防止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只当观看者不当参与者。教材设计的讨论题,教者可以按照观察过程顺序,不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也可以等活动结束,集中进行研讨。当然,所讨论的问题不要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几条,可以根据时间的允许或学生学情进行扩展和深化。活动2:观察植物的营养繁殖

教师在活动之前,首先要进行一定的知识铺垫。铺垫的方式,可以是教师组织一定的文字资料如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等,供学生阅读后,对这些重要的概念进行分析和比较,让学生了解到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区别,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的一种类型,并且这种繁殖后代是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完成的。观察的对象如果是教材提供的“几种植物的营养器官”图示,教师从帮助学生识别植物的营养器官着手,如马铃薯的块茎与甘薯的块根外形虽然相似,根据它们各自具有芽眼和须根这一结构,判断它们是不同的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如果将各种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案例做成课件,播放时,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提问和交流,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与思考空间,不能像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介绍某一产品那样,让学生不能主动质疑和提问而被动学习。

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种子的形态和结构。(2)分析种子的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3)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4)说出叶芽的结构。2.能力目标

(1)尝试画出所观察的种子结构。(2)选择某一外界条件,尝试探究它与种子萌发的关系。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形成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念。(2)参与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探究,交流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看法。

二、教材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是指从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萌发成幼苗,经历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的过程。因此,本小节关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是围绕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以及芽与茎、叶的关系等展开的。在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的活动中,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方法栏中比较详细安排了一些具有提示或指导性的步骤,目的是提醒学生观察要仔细、要动脑,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由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有两大类型,即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蚕豆、花生等,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玉米、小麦等。教材对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探究,只安排了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供师生在教学过程灵活运用中,可以参考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的步骤,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在学生认识清楚种子结构之后,安排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活动,有助于学生观察种子萌发时发生的一些现象,并能在探究过程中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例如,学生不清楚种子的结构,就不可能提出较适宜的问题,也不可能准确描述种子是发芽还是生根,也就不可能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所以,了解种子的结构,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和基础,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活动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是对种子结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于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其中茎的主干是由胚芽发育而来,侧枝又是由主干侧面的芽发育而来,芽可以分为叶芽和花芽等,这部分知识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只以叶芽的纵切面的观察作为本活动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对植物的芽的结构与发育有一个大致了解。为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获得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培养他们收集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本小节的信息库,提供了全面认识蚕豆、玉米种子结构的信息,STS部分的“太空种子”内容,具有生物科技发展的前瞻性。本节的重点是:能够概述种子的结构,尝试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本节的难点是:观察叶芽的结构。课时建议:本节教学安排3课时。安排策略如下表:

课时

方案1

方案2

第1课时

(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1)由植物的种子萌发成幼苗,经历生长发育直至成熟过程介绍,引出本堂课观察种子结构的内容。(2)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观察的大致步骤。(3)师生共讨论观察时的注意要点。(4)学生按照步骤完成观察活动,并适当记载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5)师生交流观察得到的现象或结果。(6)按观察蚕豆种子的步骤对玉米种子进行观察,并与蚕豆种子相比较,讨论和交流所获得的结果或结论。(1)由教师设置小问题,如“植物的幼苗是如何来的?种子什么结构具有植物的雏形?”等,引导到讨论种子结构的话题上。(2)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参考教材提供的步骤,一半小组完成观察蚕豆结构的实验,另一半完成观察玉米结构的实验。(3)记载各自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并进行交流。(4)师生得出蚕豆和玉米种子结构比较的异同点。

第2课时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学习小组讨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可能有哪些。(2)根据本小组的共同兴趣,确定本组探究的内容。(3)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4)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5)小组交流各自的结论,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或询问。(6)师生共同得出准确的结论。(1)由班级有播种体验的学生或教师,介绍农民播种时的一些做法,帮助大家建立一些感性认识。(2)每个小组根据启发,确定需要探究的内容。(3)模仿教材的步骤,完成探究活动。(4)写出探究的报告,包括提出的问题、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步骤、结论等。(5)提交给教师评定,并选择好的报告进行交流。

第3课时

(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观察叶芽的结构)

(1)以小组为单位,按教材要求,在课前完成种子萌发的实验。(2)各小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初步的解释。(3)各组在课上交流观察的情况,并对产生现象的解释进行质疑。(4)通过对种子萌发过程的小结,引导到对叶芽结构的观察。(5)通过对叶芽结构的观察,并围绕讨论题讨论,帮助学生理清叶芽的各部分结构与茎和叶的关系。(1)各小组介绍观察种子萌发时,发现的现象。(2)师生归纳种子萌发有哪些共同的现象。(3)各小组对所归纳的现象进行解释。(4)教师对各组的解释进行评判。(5)出示种子萌发全过程示意图,利用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的图,引出叶芽结构图,展示卷心菜叶球等植物叶芽实物图,供学生边对照边观察叶芽结构的实验,同时师生展开进行讨论。

三、活动指导

活动1: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认识种子的结构,是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和观察萌发过程的基础,是本小节的重点。为了保证学生成功地观察到种子的结构,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观察材料,如蚕豆和玉米种子需提前1—2天浸泡,如果天气较热,浸泡时要经常换水,以防止种子腐烂。天气较冷时,可用热水浸泡,以缩短浸泡的时间。学生在观察种子结构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剥去蚕豆种皮以后,要从子叶的一侧分开,动作要轻,并仔细观察两个子叶连接部位有什么结构;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时,可用解剖针轻轻挑起胚的两端,靠上部的是胚芽,靠下部的是胚根,中间挑不动的是胚轴,胚轴与一片大的子叶相连,这片子叶紧贴在胚乳下面,呈薄片状。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好教材提供的方法,要做到边观察边思考。如果是将蚕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结合起来观察的学生,要注意比较这两类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学生在画蚕豆或玉米种子结构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先结合实物,找出各结构名称的位置,然后画出的种子结构就比较准确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牢固记住种子的结构。活动2: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本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在探究活动开展之前,师生要对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进行适当的讨论,如结合农村播种时,农民对种子如何处理等,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有了这一引导,学生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等,从而开始了他们的探究活动。为了保证一堂课能够观察到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师要协调不同学习小组,进行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使学生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果有的小组观察实验失败,教师应该给于更多的关注,如水中的种子能萌发的原因可能是水中含有一定的氧气,当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时不能萌发等。当找出原因后,教师要鼓励他们继续完成实验,以验证这些解释是否正确。活动3: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观察种子萌发过程实验,是各小组同学按照教材的指导在课外完成的。学生还可以采用大的玻璃瓶或玻璃杯作为实验用的容器,瓶内可以加入湿润的木屑,种子可沿着瓶壁隔天分别放入,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当各个小组完成了上述实验后,须将观察到的现象、及其解释等写成书面材料。然后,教师在课上组织各小组交流观察的情况,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如通过“为什么要将种子放在湿润的棉花或木屑上?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的是种子的什么结构?你做实验的种子萌发时子叶是留在土壤中还是在土壤外?”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保证交流具有一定的质量。活动4:观察叶芽的结构

观察叶芽的结构活动,是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概念。由于学生对芽的类型还缺少一定的认识,教师在课前要准备一些带芽的枝条,让学生了解芽的类型可以按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按发育的趋势可以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关于观察叶芽的活动,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叶芽的插图,启发思考叶芽各结构将要发育成枝条的哪部分结构。接着指导学生选择枝条上大的叶芽如顶芽,用刀片纵切开叶芽,对照图示,用放大镜观察实物,有时还可以用解剖针拨动,便于找到叶芽内部的结构。如果有的学生观察不清楚,除了换取较大的叶芽外,还可以将叶芽再切一刀继续观察。如果教师通过纵切开卷心菜的叶球,并放在实物投影仪显示,供学生进一步观察,可使观察叶芽结构的效果更好。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