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二生物教案:《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酶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7-14

高二生物教案:《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 , , 。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能将大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成小分子的物质,这样洗衣分就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 本课题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5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变量的分析和控制:本实验中水温是 变量,其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无关变量。你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确定水温进行实验最符合实际情况,你选取的水温梯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选择的洗涤方式和材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对同一污渍或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比较

变量的分析和控制: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水温通常应采用当地_______。

材料选择:本实验中你选择的洗衣粉有________________等种类。你选择的污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种类。

7本实验中你判断洗涤效果的方法和标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含有酶制剂的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 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 氨基酸 小分子的肽 脂肪 淀粉 纤维素

3.什么样的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 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洗衣粉,洗涤效果有哪些区别

4温度 酸碱度 表面活性剂

5自 水质,水量,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时间(36GH.cOM 合同范本网)

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 5℃ 15℃ 25℃ 35℃

全自动机洗 布料 机洗搅拌作用相同,布料可控制大小,颜色以及污物的量

6 不同种类的洗衣粉 常温 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 污物应多样化(如油渍,血渍,奶渍,果汁渍)

7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比较,不同种类的洗衣粉对同一污渍或不同污渍洗涤效果的比较。

相关推荐

选修一生物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人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选修一生物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人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3.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一、基础知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________、________、淀粉酶和__________。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能分别将大分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以加酶、普通洗衣粉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对照实验。
思考:小华同学想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妈妈送给她的真丝围巾,你认为她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

答案:一、1.酶制剂 蛋白酶 脂肪酶 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 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 氨基酸 小分子的肽 脂肪 淀粉 纤维素
3.温度 酸碱度 表面活性剂
二、思考:不合适,因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会被洗衣粉的蛋白酶分解,损坏围巾。
1.加酶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的种类很多,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碱性蛋白酶。这种酶能耐碱性条件,而且耐贮存,对皮肤、衣物没有刺激和损伤作用。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衣物上附着的血渍、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物,都会在碱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松弛、膨胀解体,稍加搓洗,污迹就会从衣物上脱落。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因此,蛋白质类纤维(羊毛、蚕丝等)织物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以免使纤维受到破坏;(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碱性蛋白酶在35~50℃时活性最强,在低温下或70℃以上就会失效;(3)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性损失;(4)加酶洗衣粉不宜与三聚磷酸盐共存,否则酶的活性将会丧失;(5)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
酶不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因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会降低酶的活性。因而科学家将基因工程生产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质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开来。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
2.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去污原理的异同
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
相同点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水软化剂可以分散污垢;等等
不同点酶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易溶于水,从而与纤维分开
题型一加酶洗衣粉去渍原理
酶制剂中含有蛋白酶,不含有肽酶的原因是()。
A.肽酶制备成本太高
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
C.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已很容易脱落
D.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
解析:考虑衣物的实际洗涤情况,当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多肽后,已经很容易从衣物上脱落了,无需再加肽酶。
答案:C
反思领悟: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成多肽,溶于水易脱落。
题型二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比较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
B.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D.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更利于环保
解析: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虽然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含量较少,但添加了一定量的酶制剂。在酶的作用下,构成污渍的一些生物大分子被分解为可溶性的小分子,使污渍容易从衣物上脱落,即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强了。但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只有洗衣粉中的酶与污渍相对应时,其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不对应,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可能不如普通洗衣粉。
答案:A
题型三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及实验设计原则
从土壤的嗜碱性短小芽孢杆菌中首先分离选育到一株产生低温型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该菌株具有嗜碱性强、不易染菌、生产性状稳定等特点。该菌株产碱性蛋白酶能力强,在全国5种碱性蛋白酶的性能比较中,该蛋白酶在28℃下所占有酶活力比例高于同类产品,表明具有低温型酶的特性。该产品用于加酶洗衣粉,可提高去污力1~2倍,尤其在常温下对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垢有专一性的去污效果。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该菌株产的碱性蛋白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该产品在常温下对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垢有专一性的去污效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比较添加该蛋白酶的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注意控制实验变量,请列举均衡无关变量的措施(至少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洗衣粉时,有人先用沸水溶解洗衣粉再浸泡衣物,该种方法能否用于题目中所说的加酶洗衣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2)酶具有专一性特点,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血渍、奶渍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但不能分解其他成分。(3)实验设计方案中要考虑控制变量,以减少实验误差,增强实验可信度。控制变量可从酶作用的底物、作用的时间及作用的条件等方面采取措施。(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遇沸水会变性失活从而失去催化蛋白质类污垢分解的功能。
答案:(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活力受温度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
(2)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所以蛋白酶只能将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垢分解,对其他类型污垢不起作用
(3)①两种洗衣粉的用量相同 ②被洗涤的布料及污渍状态相同 ③洗涤时所用水量及温度(一般为常温)相同 ④浸泡和洗涤的时间相同(答出三条即可)
(4)不能。因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的成分为蛋白质,遇高温会变性失活而失去催化功能
1.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的常见酶类为()。
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B.脂肪酶、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C.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纤维素酶D.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肽酶
2.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是指仅加入蛋白酶的洗衣粉
B.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C.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污染环境
D.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3.关于加酶洗衣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对人体皮肤有损伤
B.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对皮肤和所有衣物无刺激作用
C.使用加酶洗衣粉时要特别注意水温
D.加酶洗衣粉有保质期
4.在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根据当地一年中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
B.可选择洗涤不同污渍的白布作对照
C.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
D.选择水温应考虑洗涤成本

答案:1.A 加酶洗衣粉中常见酶类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分解衣物中难以分解的相应污物。
2.D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为酶制剂,而不是蛋白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且一般不会污染环境。
3.B 皮肤上有蛋白质成分,有些衣物和丝绸等也有蛋白质成分,可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水解。
4.B 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唯一变量,其他各条件应适宜且保持不变。所以实验中白布的污渍种类和程度应完全相同。

第三节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条件


第三节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条件

1.了解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背景知识

a.作用:蛋白质在酶作用下分解为再在酶作用下分解为,将、等污物从衣物上脱落。

b.PH范围:

c.温度:

①碱性蛋白酶②纤维素酶③淀粉酶④脂肪酶

a.作用:纤维素在酶作用下分解为,使纤维织物上的,达到、织物目的,避免出现、等现象。b.PH范围:

c.温度:

a.作用:淀粉在酶作用分解为。b.PH范围:

c.温度:

a.作用:脂肪在酶作用下分解为和b.PH范围:8—9c.温度:30℃—40℃

1.常用酶制剂的分类

2.酶的特点:和。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活性受、等因素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影响其催化效率。4.影响加酶洗涤剂的最佳洗涤条件:酶的和、、等。实践案例: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材料器具:见课本46页。活动程序:1.添加污物:取3块的白棉布分别滴入等量的鸡血。↓2.水温的温度分别为、、

控制温度水量为ml水质:水↓从而可得出是变量3.加酶洗涤:加等量加酶洗衣粉↓4.记录结果:可根据洗涤前后血渍大小及颜色深浅的变化进行比较。

探究活动:探究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效果

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受、和等因素的影响,探究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效果,有利于,节约,具有现实意义。

1.比较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探究加酶洗衣粉的使用量对洗涤效果的影响。

1.学法指导:本节课应在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中第二章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加酶洗衣粉中酶作用的理解,但更应注意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本节课的知识应引起重视,在高考实验中有可能体现。2.疑难解析:变量的分析和控制:影响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量、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而其它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

1.下列质地的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化纤类衣物B.棉麻类衣物C.尼龙类衣物D.毛类衣物

[解析]因为加酶洗衣粉中含的蛋白酶较多,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所以蛋白质类纤维织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答案]D

2.种子萌发时,贮藏物质发生水解作用的过程中,活性最高的酶应该是()

①脂肪酶②淀粉酶③蛋白酶④转氨酶⑤过氧化氢酶⑥蔗糖酶

A.②④⑤B.④⑤⑥C.①③⑤D.①②③

[解析]种子在萌发时,贮藏物质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首先水解,所以相应的专一酶活性最高。

[答案]D

第三节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条件

1.①蛋白酶多肽肽酶氨基酸汗渍血渍9~1135~50℃②纤维素酶葡萄糖微纤维整理、翻新发毛、缠球7~1150~60℃③淀粉酶麦芽糖8~1040~60℃④脂肪酶甘油脂肪酸2.专一性高效性3.温度pH酶的浓度4.种类数量温度pH

1.大小相同2.10℃45℃80℃500ml蒸馏温度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导学案复习:一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一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1.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碱性蛋白酶。具有耐酸碱和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2.洗涤原理
(1)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衣物上附着的血渍、汗渍、奶渍、酱油渍等污物,都会在碱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松弛、膨胀解体,稍加搓洗,污迹就会从衣物上脱落。
(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游离的脂肪酸等,这些都比原来的脂肪易溶解,其用于洗涤剂配方中用以去除含脂肪的污渍,如食品中的油渍、人体皮脂以及口红等。
(3)淀粉酶能使淀粉迅速分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可溶性成分,因此淀粉酶用于洗涤配方中用以除去含淀粉的污垢,如来自面条、巧克力等的污垢。
(4)纤维素酶本身不能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它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碱性纤维素酶可以去除在洗涤和穿着时由于磨损在棉纤维上所产生的微纤维,从而使棉纤维恢复原有的光滑状态。但过量使用,也能损伤棉、麻等天然纤维织物。
3.加酶洗衣粉的种类根据加入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不同,将加酶洗衣粉分为单一加酶洗衣粉和复合加酶洗衣粉。
(1)单一加酶洗衣粉是指只加入一种酶制剂的洗衣粉,又包括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淀粉酶洗衣粉等。
(2)复合加酶洗衣粉是指加入了多种酶制剂的洗衣粉,由于复合洗衣粉加入的酶制剂种类较多,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协同效应”,因此与单一加酶洗衣粉相比对各种污渍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4.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酶制剂的种类、污物的类型、水温、水量、水质、衣物的质料和大小、洗衣粉的用量、浸泡时间、洗涤时间等。
5.使用加酶洗衣粉应注意
(1)温度对酶制剂影响较大,温度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温度高,酶变性失活,温度以40~79℃为好。
(2)酶制剂有极强的选择性,应根据不同的污垢选用不同的酶。
(3)加酶洗衣粉不宜长期储存,一般贮存期为半年,超过一年酶的活性显著下降。
(4)酶在强酸、强碱中活性降低以至失活,所以加酶洗衣粉不能与强酸强碱同用。
(5)蛋白酶、淀粉酶的粉尘有害健康,应将其溶解后使用。增白洗衣粉加入了增白剂,对白色浅色织物有增白作用,增白剂不会破坏织物上的染料色素,但对黄斑或其他污渍色素没有去除作用,有时反而会使有色污渍更明显。
6.加酶洗衣粉的优点洗涤效果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具有专一性。
(2010苏北四市二模)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一般不包括()
A.碱性脂肪酶B.酸性蛋白酶C.淀粉酶D.纤维素酶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将酶制剂添加到洗衣粉中制成加酶洗衣粉
B.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D.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说有利于环保
清洗有血渍、奶渍的衣服时,最好选用()
A.蛋白酶洗衣粉
B.普通洗衣粉
C.纤维素酶洗衣粉
D.脂肪酶洗衣粉
二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洗衣粉,设计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本实验为相互对照),有效地控制其他变量,如水的用量(影响洗衣粉的浓度):水温、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两种洗衣粉的用量及洗涤时间等。
2.实验准备(1)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的制取:称取一定量的污染物制成的溶液,取等量污染物滴加在相同大小、质地的新布上。(2)称取等量的洗衣粉:用天平准确称取等量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3.实验过程(1)取大烧杯两只,用量筒量取等量水放入其中。
(2)将制好的污染布块和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块与普通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块与加酶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3)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
(4)相同的时间后观测洗涤效果。
4.结果分析与注意事项
(1)加酶洗衣粉有很多种,注意实验用的加酶洗衣粉的说明,是单一加酶洗衣粉,还是复合加酶洗衣粉。
(2)所滴加的污染物种类与实验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3)洗涤材料可选用纯棉制品。(4)搅拌力度要尽可能保持一致,时间相等。
某同学在探究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对衣物污染的洗涤效果时,用洗衣机进行洗涤时,下列哪项条件是必须的()
①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洗衣机
②衣物的大小、质地、污染程度等相同
③洗涤时间相等
④水温相同,但水量可以不等
⑤转速(洗涤强度)相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2010盐城三模)某学生为研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制备不同洗衣粉含量的洗涤液
②按下表设置试验组
③每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洗涤液、相同的污染布料,并设置相同且适宜的浓度
④以污染布料洗净所用的时间为实验结果

A.当洗衣粉含量为任一固定值时,都能发现酶的最适pH的估计值
B.当pH为任一固定值时,都能证明酶影响反应速率
C.无论洗衣粉含量为何值,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曲线图形近似“V”字形
D.此实验涉及2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
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区别正确的是()
A.普通洗衣粉中含磷,会污染环境B.表面活性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会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C.水软化剂只存在于普通洗衣粉中,可以分散污垢D.加酶洗衣粉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
关于使用加酶洗衣粉的好处,不正确的是()
A.可有效去除衣服上的油渍、汗渍、血渍
B.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各种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对人体皮肤都没有伤害作用
D.水温过低时不宜使用加酶洗衣粉
三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
1.本实验通过探究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温度下的洗涤效果,即实验变量温度对反应变量洗涤效果的影响,使我们对因变量、实验变量、控制变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观察对比不同的实验变量(不同的温度)对特定反应(洗涤效果)的影响(因变量),并进行科学的分析,确定出实验用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从而解决生产实验中的一个问题。
2.整个实验准备工作同“探究(1)”,制取同样的污染布,称取等量的同一种洗衣粉,分几个温度不同的实验组。温度梯度可设为20℃、25℃、30℃、35℃、40℃、45℃、50℃、55℃,若测出在40℃时洗涤效果较好,可设置更细的实验组如35℃、36℃、37℃、38℃、39℃、40℃、41℃、42℃、43℃、44℃、45℃,直至测出具体的最适温度。
一同学拟探究温度对某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下列有关研究思路合理的是()
A.选择5℃、15℃、25℃、35℃水温进行实验
B.选择污染程度一致的衣物比布料好
C.用手洗比全自动洗衣机洗更利于变量控制
D.实验用水量越多效果越好
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pH均可看作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水温只要保持相同即可
下列是“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设计,最合理的是()
A.加酶洗衣粉在30℃的水中洗涤效果没有45℃的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相同的污物及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等量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下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最好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2010苏北四市三模)(多选)下列关于造成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B.制作果酒时,先除去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可能造成葡萄霉烂
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造成洗涤效果差
四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有多种,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加入不同的酶制剂,会制成用于不同污渍洗涤的加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加入的酶制剂种类较多,对各种污渍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2.变量控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教材中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洗衣粉种类不一样,污渍不一样,含有两个实验变量,不符合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3.实验操作程序
步骤烧杯编号
ⅠⅡⅢ
注入自来水500mL500mL500mL
加入物质(等量)奶渍布奶渍布奶渍布
控制水温37℃37℃37℃
加入洗衣粉(等量)蛋白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
用玻璃棒搅拌5min3min0min
观察实验现象

4.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因此,蛋白质类纤维(羊毛、蚕丝等)织物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以免使纤维受到破坏;
(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必须注意洗涤用水的温度,碱性蛋白酶在35~50℃时活性最强,在低温下或70℃以上就会失效;
(3)加酶洗衣粉也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活力损失;
(4)加酶洗衣粉不宜与三聚磷酸盐共存,否则酶的活性将会丧失;
(5)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可以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而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相关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添加了复合酶的洗衣粉、普通洗衣粉,大小相同的白棉布数块,植物油、牛奶,足量自来水,1000mL的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1)本实验中要确定的变量是,水温通常应采用当地。
(2)本实验中你判断洗涤效果的方法和标准是。
(3)实验设计方案:。
(4)结果、结论预测:。
(2009江苏卷)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
编号项目ⅠⅡⅢⅣⅤⅥ
蒸馏水(mL)201111
缓冲液(mL)0210.50.50.5
果胶酶液(mL)0000.500
蜗牛酶液(mL)00000.50
纤维素酶液(mL)000000.5
实验结果(绿色深浅程度)
-
-
-
+++
++++
++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等多种酶。该实验中是空白对照组,其设置意义是。
(3)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并用洗涤。
(4)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还需进行检验,其检验的方法是。
教师总结
1.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是要点,记住影响酶活性的外界因素,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高温和过酸、过碱都使酶失活。
2.加酶洗衣粉:加入的酶是基因工程产物,能够有效解决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等对酶活性的影响。我国在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最主要的是碱性蛋白酶。这种酶能耐碱性条件,而且耐贮存,对皮肤、衣物没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3.加酶洗衣粉减少了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学习感悟

高二生物酶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生物酶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辅导教案
导学诱思
一、酶的发现
1.斯帕兰扎尼:发现胃中有消化肉的物质。
2.巴斯德: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3.李比希:酒精发酵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最多只需要酵母菌中某种物质的参与而已。
4.毕希纳: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酶,而不是酵母细胞本身。
5.萨母纳尔:得到脲酶,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6.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少数特殊的酶是RNA,这类酶称为核酶。
二、酶是生物催化剂
1.酶的作用机理:锁钥关系,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作用特点: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提示鲜甜爽口的猕猴桃果汁,令人赞不绝口,而且营养价值丰富。但是在开始生产果汁时,一是产量低,二是有沉淀物,好喝不好看,市场销路也不好,难坏了果汁生产人员。原因是果汁中有一种果胶,造成产量低而且有沉淀。你能想法帮助他们吗?
趣味思考:在果汁生产中加入一种果胶酶,在常温常压下利用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就能迅速把果胶分解。
三、酶的特性
1.酶的催化活性极高。
2.酶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3.酶易失活。凡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强酸、强碱、高温等条件都能使酶破坏而完全失去活性。
提示蔬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我们吃蔬菜时无论咀嚼多长时间也感觉不到甜,纤维素和淀粉一样是多糖,为什么不甜?
趣味思考:因为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不能催化纤维素分解,所以感觉不到甜味。
四、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和pH
1.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一般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效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慢。低温和高温都能抑制酶的活性,但低温不使酶失活,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2.酸碱度:同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情况基本一样,但过酸、过碱会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不同的酶最适pH是不同的。
五、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pH、温度、酶的浓度、底物浓度、反应产物的浓度等。?
核心解读1.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思路:
(2)实验中单一变量是不同底物。
(3)结论: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红色,证明待测酶液是蛋白质,不出现紫红色,则该酶液不是蛋白质。
特别提醒
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将影响酶活性,但性质不同。
①温度过低及pH略偏低、偏高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而没有最大程度发挥)。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调整pH到最适值时,酶的活性提高。
②温度过高及pH过高、过低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活性不是没有发挥出来,而是逐渐失去活性),其原因在于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这种失活是不可逆的,当改变至最适条件时,酶的活性不能“复活”。
2.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规律总结
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上图所示。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规律总结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酶分子都参与了反应,底物浓度再增大,反应速率不再加快。如上图所示。
(3)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规律总结
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其特点如上图中曲线变化所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特定pH时活性最大,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规律总结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特定温度时活性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如上图所示。
(5)酶的催化能力与时间的关系:
规律总结
酶的催化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酶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生“钝化”现象,即催化能力开始下降,最后失去催化能力,如上图曲线所示。
题例领悟
题型一 酶的本质和作用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解析:酶虽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它的催化作用不一定非在生物体内,只要条件适宜,体内体外都可起催化作用,故A项不正确。酶的催化作用表现在多方面,有的酶促进物质合成,有的酶促进物质分解,只有消化酶才能促进消化,故B项也不正确。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有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酶是对代谢过程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故C项正确。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所以只有蛋白质类的酶才在核糖体上合成,核酸酶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故D项也不正确。
答案:C
反思感悟
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是酶,少数是RNA。酶在生物体体内、体外都有催化作用。酶的作用是对代谢过程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其作用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有激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题型二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甲、乙、丙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当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受酶浓度的制约将不再上升
B.乙图中,a点以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
C.丙图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与pH关系的变化曲线
D.三图说明反应物浓度、温度、pH对反应速度均有影响
解析:甲图表明当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受酶浓度的制约将不再上升,所以A项正确。乙图中,a点以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直至变性失活,B项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大约为1.8,显然丙图曲线不能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变化。三图说明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温度、pH。D项正确。
答案:C
题型三 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在适宜温度、pH条件下,图中实线表示没有酶时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物中,则图中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是()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坐标曲线中的有关条件分析酶的作用。酶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A、B、D均改变了此反应的平衡点。曲线C中酶使反应达到平衡点的时间缩短(即反应速度提高),但没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答案:C
反思感悟
①与无机催化剂一样,酶仅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且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能发生改变。
②酶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在有酶存在的化学反应中,只需较少的能量即可使反应物进入“活跃状态”,所以与非催化反应相比,反应速度加快。
随堂训练
1.做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实验时,用口含一小口清水,然后将含过的清水加入淀粉溶液中,也会使淀粉消化,和用纯唾液的效果一样,这一现象表明()
A.酶的专一性
B.酶的催化活性极高
C.酶的多样性
D.酶受温度和pH的影响
答案:B
2.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方法结果
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小而少
2常温下加入Fe3+氧气泡小而稍多
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大而极多
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小而少
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有温和性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
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的催化活性极高
解析:表中信息反映了酶的催化活性极高且活性受温度影响,但表中没有与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相关的信息。
答案:C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催化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答案:C
4.下图中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酶浓度影响反应的速度,不影响酶活性,A项错误。底物浓度影响反应的速度,不影响酶活性,B项正确。pH影响酶活性,一定范围内随pH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达到最适值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值时,随pH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直到变性失活,C项错误。温度影响酶活性,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达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值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降低直至变性失活。所以D项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