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小学古诗及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2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经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有时便非常可笑了。

比方有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叫他坐到屋外去,甚而至于拒绝不见。

又如有一个人,他和他的姊夫是不对的,有一回他到姊姊那里去吃饭之后,便要将饭钱算回给姊姊。她不肯要,他就于出门之后,把那些钱扔在街上,算是付过了。

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甚么话?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要起来反对这种习气,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大量想说甚么便说甚么的文章。

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所以曹操征求人才时也是这样说,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曹操做诗,竟说是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他引出离当时不久的事实,这也是别人所不敢用的。还有一样,比方人死时,常常写点遗令,这是名人的一件极时髦的事。当时的遗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当葬于何处何处,或葬于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独不然,他的遗令不但没有依着格式,内容竟讲到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等问题。

陆机虽然评曰:贻尘谤于后王,然而我想他无论如何是一个精明人,他自己能做文章,又有手段,把天下的方士文士统统搜罗起来,省得他们跑在外面给他捣乱。所以他帷幄里面,方士文士就特别地多。

魏文帝曹丕,以长子而承父业,篡汉而即帝位。他也是喜欢文章的。其弟曹植,还有明帝曹睿,都是喜欢文章的。不过到那个时候,于通脱之外,更加上华丽。丕著《典论》,现已失散无全本,那里面说: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典论》的零零碎碎,在唐宋类书中;一篇整的《论文》,在《文选》中可以看见。

后来有一般人很不以他的见解为然。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一派。所以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以外,加上壮大。归纳起来,汉末,魏初的文章,可说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在文学的意见上,曹丕和曹植表面上似乎是不同的。曹丕说文章事可以留名声于千载;但子建却说文章小道,不足论的。据我的意见,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子建的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而羡慕他人所为的,他的文章已经做得好,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甚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了。

曹操曹丕以外,还有下面的七个人:孔融,陈琳,王粲,徐乾,阮〔王禹〕,应瑒,刘桢,都很能做文章,后来称为建安七子。七人的文章很少流传,现在我们很难判断;但,大概都不外是慷慨,华丽罢。华丽即曹丕所主张,慷慨就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乱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

七子之中,特别的是孔融,他专喜和曹操捣乱。曹丕《典论》里有论孔融的,因此他也被拉进建安七子一块儿去。其实不对,很两样的。不过在当时,他的名声可非常之大。孔融作文,喜用讥嘲的笔调,曹丕很不满意他。孔融的文章现在传的也很少,就他所有的看起来,我们可以瞧出他并不大对别人讥讽,只对曹操。比方操破袁氏兄弟,曹丕把袁熙的妻甄氏拿来,归了自己,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当初武王伐纣,将妲己给了周公了。操问他的出典,他说,以今例古,大概那时也是这样的。又比方曹操要禁酒,说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孔融又反对他,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何以不禁婚姻?

其实曹操也是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曹操见他屡屡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他杀孔融的罪状大概是不孝。因为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

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曹操想杀他,便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与孔融一同反对曹操的尚有一个祢衡,后来给黄祖杀掉了。祢衡的文章也不错,而且他和孔融早是以气为主来写文章的了。故在此我们又可知道,汉文慢慢壮大起来,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了一个何晏。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得白,不是搽粉的。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

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他身子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食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之故。这正如清朝是提倡抽大烟的,我们看见两肩高耸的人,不觉得奇怪。现在不行了,倘若多数学生,他的肩成为一字形,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

此外可见服散的情形及其他种种的书,还有葛洪的《抱朴子》。

到东晋以后,作假的人就很多,在街旁睡倒,说是散发以示阔气。就象清时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表示他是刚才写了许多字的样子。故我想,衣大,穿屐,散发等等,后来效之,不吃也学起来,与理论的提倡实在是无关的。

又因散发之时,不能肚饿,所以吃冷物,而且要赶快吃,不论时候,一日数次也不可定。因此影响到晋时居丧无礼。--本来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繁多的。比方想去访一个人,那么,在未访之前,必先打听他父母及其祖父母的名字,以便避讳。否则,嘴上一说出这个字音,假如他的父母是死了的,主人便会大哭起来--他记得父母了--给你一个大大的没趣。晋礼居丧之时,也要瘦,不多吃饭,不准喝酒。但在吃药之后,为生命计,不能管得许多,只好大嚼,所以就变成居丧无礼了。

居丧之际,饮酒食肉,由阔人名流倡之,万民皆从之,因为这个缘故,社会上遂尊称这样的人叫作名士派。

吃散发源于何晏,和他同志的,有王弼和夏侯玄两个人,与晏同为服药的祖师。有他三人提倡,有多人跟着走。他们三个人多是会做文章,除了夏侯玄的作品流传不多外,王何二人现在我们尚能看到他们的文章。他们都是生于正始的,所以又名曰正始名士。但这种习惯的末流,是只会吃药,或竟假装吃药,而不会做文章。

东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此中空论多而文章少,比较他们三个差得远了。三人中王弼二十余岁便死了,夏侯何二人皆为司马懿所杀。因为他二人同曹操有关系,非死不可,犹曹操之杀孔融,也是借不孝做罪名的。

二人死后,论者多因其与魏有关而骂他,其实何晏值得骂的就是因为他是吃药的发起人。这种服散的风气,魏,晋,直到隋,唐还存在着,因为唐时还有解散方,即解五石散的药方,可以证明还有人吃,不过少点罢了。唐以后就没有人吃,其原因尚未详,大概因其弊多利少,和鸦片一样罢?

晋名人皇甫谧作一书曰《高士传》,我们以为他很高超。但他是服散的,曾有一篇文章,自说吃散之苦。因为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的苦痛,或要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会变成痴呆。所以非深知药性,会解救,而且家里的人多深知药性不可。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胡胡涂涂地才好,有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

魏末,何晏他们之外,又有一个团体新起,叫做竹林名士,也是七个,所以又称竹林七贤。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但究竟竹林名士不纯粹是喝酒,嵇康也兼服药,而阮籍则是专喝酒的代表。但嵇康也饮酒,刘伶也是这里面的一个。他们七人中差不多都反抗旧礼教的。

这七人中,脾气各有不同。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

阮年青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眸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青眼我会装,白眼我却装不好。

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与孔融何晏等一样,遭了不幸的杀害。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他们的态度,大抵是饮酒时衣服不穿,帽也不戴。若在平时,有这种状态,我们就说无礼,但他们就不同。居丧时不一定按例哭泣;子之于父,是不能提父的名,但在竹林名士一流人中,子都会叫父的名号。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即如刘伶,他曾做过一篇《酒德颂》,谁都知道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曾经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有客见他,他不穿衣服。人责问他;他答人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钻进我的裤子中来?至于阮籍,就更甚了,他连上下古今也不承认,在《大人先生传》里有说: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然而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饮酒不独由于他的思想,大半倒在环境。其时司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的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而且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到人的原谅。只要看有一次司马懿求和阮籍结亲,而阮籍一醉就是两个月,没有提出的机会,就可以知道了。

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宋的颜延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现在自然更很难看得懂他的诗了。他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嵇康的论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嵇康做的《难自然好学论》,却道,人是并不好学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不做事而又有饭吃,就随便闲游不喜欢读书了,所以现在人之好学,是由于习惯和不得已。还有管叔蔡叔,是疑心周公,率殷民叛,因而被诛,一向公认为坏人的。而嵇康做的《管蔡论》,就也反对历代传下来的意思,说这两个人是忠臣,他们的怀疑周公,是因为地方相距太远,消息不灵通。

但最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司马懿因这篇文章,就将嵇康杀了。非薄汤武周孔,在现时代是不要紧的,但在当时却关系非小。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嵇康都说不好,那么,教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好呢?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办事上有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非死不可了。嵇康的见杀,是因为他的朋友吕安不孝,连及嵇康,罪案和曹操的杀孔融差不多。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但倘只是实行不孝,其实那时倒不很要紧,嵇康的害处是在发议论;阮籍不同,不大说关于伦理上的话,所以结局也不同。

但魏晋也不全是这样的情形,宽袍大袖,大家饮酒。反对的也很多。在文章上我们还可以看见裴〔危页〕的《崇有论》,孙盛的《老子非大贤论》,这些都是反对王何们的。在史实上,则何曾劝司马懿杀阮籍有好几回,司马懿不听他的话,这是因为阮籍的饮酒,与时局的关系少些的缘故。

然而后人就将嵇康阮籍骂起来,人云亦云,一直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在广东的人所谓北方和我常说的北方的界限有些不同,我常称山东山西直栗河南之类为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象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还有一个实证,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天下的别人,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阮籍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竹林七贤中有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一样的饮酒。阮籍的儿子阮浑也愿加入时,阮籍却道不必加入,吾家已有阿咸在,够了。假若阮籍自以为行为是对的,就不当拒绝他的儿子,而阮籍却拒绝自己的儿子,可知阮籍并不以他自己的办法为然。至于嵇康,一看他的《绝交书》,就知道他的态度很骄傲的,有一次,他在家打铁,他的性情是很喜欢打铁的。钟会来看他了,他只打铁,不理钟会。钟会没有意味,只得走了。其时嵇康就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也是嵇康杀身的一条祸根。但我看他做给他的儿子看的《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儿子是未满十岁的--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有一条是说长官处不可常去,亦不可住宿;长官送人们出来时,你不要在后面,因为恐怕将来官长惩办坏人时,你有暗中密告的嫌疑。又有一条是说宴饮时候有人争论,你可立刻走开,免得在旁批评,因为两者之间必有对与不对,不批评则不象样,一批评就总要是甲非乙,不免受一方见怪。还有人要你饮酒,即使不愿饮也不要坚决地推辞,必须和和气气的拿着杯子。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希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这样庸碌。因此我们知道,嵇康自己对于他自己的举动也是不满足的。所以批评一个人的言行实在难,社会上对于儿子不象父亲,称为不肖,以为是坏事,殊不知世上正有不愿意他的儿子象他自己的父亲哩。试看阮籍嵇康,就是如此。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但又于此可见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

不过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之流,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们就学起来,而所学的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多了很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刘勰说: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师心和使气,便是魏末晋初的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

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事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雇花匠种数十盆花,便做诗,叫作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觉得不大象。

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主意罢了。还有一个原因,先已说过,是习惯。因为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和平,是当然的。例如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再仔细一看,他已经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但当时似乎并不为奇。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

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

延伸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及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章。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片段一】

在此完成一教学目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学生读了中国妇女在外国的租借里受到洋人的欺凌却无处说理这一事件后,一学生说:我真想揍他们一顿。

师: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可是,你们看看这些围观的中国人!他们,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啊?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敢怒不敢言。为什么呢,请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和词语,相信就会明白。

出示: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中国的巡警局,中国巡警。

生自己读,思考。

师:当时,租界和租界以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生:租界地,灯红酒绿,很热闹,繁华。

生:我查了灯红酒绿的意思,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师:租界以外呢?依据和别处大不相同,结合你看的电视情节想象。

生:不繁华,不热闹。

生:贫穷。

生:经济不发达,落后。

生:老师,我知道了,还有不同的地方,当时国家贫穷落后了,洋人就来中国,欺负中国人。他们来我们这里过着奢侈的生活,还要有巡警保护。

师:请读:中国的巡警局、中国巡警。

生读,学生没有明白,再读。

生:老师,中国巡警因该保护中国人。

生:他们怎么不为那妇女做主,还帮洋人欺负妇女啊?

生:真可恨啊,中国巡警真可恨!

生:巡警局就不管,难怪人家欺负我们。

师:当时政府腐败无能,不维护中国人的利益,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尽了欺凌,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啊,做为一个中国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让我们国家变得富裕。

生:反抗,撵他们。

生:让我们国家变得富裕,强大,就没有人敢欺负了。

【反思】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进行爱国教育,但小学生们对革命史的了解甚少,而且讲到一些英雄人物时,往往只对故事情节感兴趣;讲历史背景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枯燥,或者对当时出现的事情不能理解。在教学的时候,一些文章需要讲到历史背景,处理不当,会使爱国教育形式化,在此课,我没设计背景的大量介绍,而让学生先进入文中事件的情景中,在抓一个句子,两个短语,在深入体会的同时再次进入到令人愤怒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悲愤、无奈的情感,情感聚集到一定程度是要爆发的,此刻,给学生一个爆发口,做为一个中国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让学生产生改变中国当时落后面貌的强烈情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爱自己国家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才是爱自己的国家。

【片段二】

课未:

师: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生活在繁荣昌盛的中国,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我故意拖常声音)

话音未落,学生们便举手大呼:不能,也要好好学习!

我请学生起来发言。

生:不努力,落后了,还要受欺负。

生:不努力就不能自己当家作主了。

师:对,落后就要被挨打,你也好好想想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

生:为了祖国不落后而读书!

生:为我们中国人不被欺辱!

生:为祖国更加繁荣而读书!

生:为中国永远强大而读书!

师:是啊,学习是我们的义务,爱国是我们的责任。让振兴中华,爱我中国从学好知识做起。

【反思】

我们平时在讲课的时候常会问学生一些我们要怎么做啊?等这种性质的问题,至少我的很多课堂就出现过,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受到触动,思维没有受到震撼,学生的回答也可能能说出为了祖国不落后而读书的话,但是,那只是为了老师的提问,是一种敷衍。当学生真正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学生回答的语气,表现出的决心和信心是不一样的。在这节课上,学生是真正明白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后,才真正明白了振兴中华的重要性和每个中国人所肩负着的责任。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心灵的声音:民族不能软弱,国家不能落后,我们要会爱我们的祖国。我也更深地感受到了教学生学会爱国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的责任!

《农夫与蛇》学案及答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夫与蛇》学案及答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学习目标】

1、诵读这首诗,了解作者克雷洛夫,理解掌握成语乔装打扮。

2、体会这首诗的寓意,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3、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则《农夫和蛇》进行比较。

【导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克雷洛夫,(答案)寓言作家;一生共创作了200多篇诗体寓言。克雷洛夫的寓言既反映了20世纪前半叶俄罗斯人民的欢乐与疾苦,道德观念与人生智慧,同时在寓言艺术上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俄罗斯风格。他的代表作有《(答案)》、《小树林与火》、《(答案)》 、《(答案)》 等。

2、给加点字注音。

乔装打扮(答案)拐杖(答案)信奉(答案)作揖(答案)退避(答案)

3、解释下列词语。

谈判:(答案)

困境:(答案)

乔装打扮:(答案)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使学生体会诗歌的朗读节奏。

2、自由朗读诗歌,并学习成语乔装打扮。

3、指名读,集体讨论评价

(1)蛇的话应该怎样读?(答案)

(2)农夫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答案)

4、集体朗读,了解诗歌大意。一句话概括:(答案)。

三、合作探究

1、讨论:除了诗结尾所说的寓意外,你还有别的理解吗?

(答案)

2、理解三则《农夫和蛇》的不同特点。

(答案)undefined(答案)。③就语言表达方面而言,第三则是诗的形式,比较特别,但克雷洛夫寓言结构的基本模式又是从伊索寓言来的。以上三方面,或者还有其他方面,学生或综合考虑,或就某一方面,说明使他感兴趣的原因都可以。而在这样的探究中,也就比较出了三则寓言各自的特点。(答案)

四、课堂小结

这则寓言以诗体的形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故事情节;别一部分是寓意。这则寓言给人的启示是:如果你一旦失去了信任,不管怎样乔装打扮,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

《与象共舞》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直入课题

同学们,欣赏了水上城市威尼斯的迷人风光,今天,我们再进一步走进素有万象之国之称的泰国,去感受那里独特的异域风情。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就是泰国,它在我国的南部,泰国赋有万象之国的美称。就连国家的版图都与大象颇为相似。你们看,像吗?大象已成为泰国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泰国与象共舞吧!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那么多小问号,那快点走进课文中吧。把书打开,我们初读课文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对句子,不理解的词还可以互相交流交流,好,开始把。

三、解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先看看这些词语,这些词语是要求我们掌握的认读字,我想请一组同学来领读,从这位同学开始,一人一个词。在这些词语中,哪个字或词容易出错,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尴尬:神态不自然。)那在这些词中,哪位同学还有不理解的词语?芭堤雅是泰国新兴的一个重要旅游海滨度假村地,俗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令人向往吧。

师:词语读的不错,我们再来看题目,当我们看到,知道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提示中提出哪些要求呢?谁来读一下?你看提示中告诉大家要默读课文,默读是有助于我们去思考问题的,现在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老师建议你们重点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把你感受深的句子在书中划一下,可以写下你的感受,可以和你前后的同学交流交流交流你的体会,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一起去解决。

师:谁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为人按摩)

生: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他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

师:看这就是大象按摩的场景,刚开始有的游客非常害怕,大象踩着我或伤害到我怎么办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来安慰安慰他,告诉他没有必要去担心,大象不会伤害到他。

生:又读。

师:在这句话里,哪几个词最能说明大象不会伤害到他们。

生:小心翼翼

轻轻地抚摸

慢慢地

师:你看,就是这么几处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大象多体贴,如果我们去接受大象的按摩,就不必紧张了。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大象的体贴吧。

生:齐读。

(2、与人开玩笑)

生:有趣的是,

师:多顽皮的一只大象啊,还会与人开玩笑。你能不能用你的语言简单的概括一下。

生:说。

师:你的概括能力很好,现在我想请全体男同学与你一起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读的很像彬彬有礼的绅士。各位女士们,看到大象这样和你们开玩笑,你有什么感受呀?

(所以当时的表现是哇哇大叫、又好气又好笑。)

师:男同学,如果你是那头顽皮的大象,你会对女士说点什么?

师:真有幽默感/只是交个朋友/逗着玩/多友好啊!这就是大象与人之间的那份亲密。除此之外,第四自然段还有感受深刻的句子吗?

(3、为人表演)

生:在城市里看到大象,

师:想不到大象还会为人表演这么多动作,这也可以体现大象与人之间的亲密。想看一看大象的表演吗?

师:这是八头大象半个小时的杰作,打破了吉尼斯纪录。大象还会倒立,骑自行车、写字等等。孩子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聪明、灵活。

师: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最有概括性的句子,来说一说大象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生:又读。

师:那你们发现了这句话和下文之间是什么关系?

(象聪明而有灵气。)

生:先概括后具体。

师:同意吗?好在书上写下先概括后具体。这是本文中一个非常典型的写法,课文中还有许多地方,也应用了这样的写法,一会我们再细致的进一步去体会。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通过这些同学们所感受到的,都让我们感受到象的特点是聪明而有灵气的,你看作者在写的时候,即突出了象的这些特点,同时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象与人之间的这份亲密关系。那这是本文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写法,即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又把事物和人的关系写的非常的具体,让我们不仅对泰国的大象有所了解,而且对整个泰国人和大象的和谐是不是也进一步了解到了。这就是这种写法的好处,来,接着我们来谈一谈,我们接着来谈谈吧。

生:第五自然段也看出,最使我难以忘怀的,

师:你能告诉我,可是写板书,我写点什么?

(与象共舞)

师:这是你们读题目时最关心的问题,那象与人跳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看完影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它跳舞时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读出大象的轻快舞姿吧。它感受到了快乐,人那么高兴,象也那么高兴,实际上就是人和象之间的一份和谐。

板书:

和谐

师:多么美好的画面呀!当老师每次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尤其是当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太快乐、压力太大了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去拥有一份纯粹的快乐,感受那种简简单单的轻松与和谐。所以就特别想去接触动物,那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好,那这一次让我们再次投入这热烈的音乐之中、享受这快乐的气氛,在欢乐

师:很好。其实这份和谐,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才是吸引人的地方,接下来谈谈还有哪些地方也感受到人与象的和谐。

生:读第一或第三自然段。

师: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吗?在泰国象就是可以这样出入于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与象就是这样和谐共处的,还有谁想说?那你说在黑板上说点什么?这一句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现在请展开想象力,这时大象就用晶莹温和的目光看着你,想想它会对你说点什么?就是这一种神态表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泰国人与象之间是多么的和谐,我们来读读大象的可爱吧!

生:第二自然段。

师:除了生产生活有作用,其它方面有没有作用?说到大象冲锋陷阵、攻城守垒,老师这里有一个历史典故,在1500多年前,泰国被缅甸占领,泰国有一个王子,它叫纳黎萱,他纳自己为王,缅甸的皇帝听到了这个消息,就想那我必须去消灭你,于是缅甸的王子来到泰国,泰国王子纳黎萱就统治象军部队,让缅甸的王子当场阵亡,然后,泰国脱离了和缅甸的附属关系,终于独立起来,泰国的大象在建国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师:就让我们带上对大象的敬佩之情,再次读读第二段,我来读第一句,也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板书:

象是泰国的国宝

(总结。)

师:好了,孩子们,那到此,整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我请教一个问题,题目叫与象共舞,然后,你们感受到的内容这么多,有没有疑问?那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作者仅仅选取一个片断作为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最能体现人与象之间的那份亲密和谐关系。)

师:那我们再看看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与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有什么异同点呢?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想说,我们应该感谢文章的作者赵丽宏先生,它不仅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象的和谐,他还让我们一起走进泰国不同的风俗人情。接下来我们还要走进古老而热情的非洲,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这篇课文吧!

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及反思


《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1课

【总体设计思路】

本教时围绕一个内容(第一教时只教学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尽管最能打动学生,情感性更强,但是本教时不安排,追求教学内容的简单、集约和沈大安老师倡导的尽量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组织教学),两个联系(一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前后照应,二是揭示课题和结课时要求学生用老人与海鸥开头说说学习体会的照应),三个立面(第一个立面是老人的外貌教学,第二个立面是老人喂海鸥,其中穿插了老人唤海鸥,第三个立面是老人夸海鸥,结合想象写话进行)这样的理念和策略设计,努力体现实、活、新、趣的教学风格,追求简单、高效的教学理想。

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师:六(1)班的同学们,大家好!

生:徐老师好!

师:昨天下午,徐老师与大家只是匆匆的见了一面,没有带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点小小的礼物,是一句名言,一起读【出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le)乎!

师:是不亦悦(yue)乎!我们再读一遍。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yue)乎!

师: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很有文化内涵的。哪位同学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们非常开心。

师:好的。那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课堂上,你觉得谁是你们的朋友?

生:徐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师:谢谢。徐老师是大家的朋友,同样,大家也是我的朋友。那么,还有谁是你们的朋友?

生:台下听课的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师:说得多好啊!今天,来自杭嘉湖三地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我们快拿出双手,用掌声来表达我们的快乐吧!(学生鼓掌)

师: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上课哨子响起,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与反思】这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使用送给学生礼物的办法,赠送给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这句名言,引出朋友这个词语。一方面拉近上课教师与学生、听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老人与海鸥的朋友关系,是朋友也是亲人,在结尾处也回复这句名言,做到首尾照应,前后联系。这也是我设计意图中两个联系之一的首位联系。

起揭示课题,感受人鸥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一起读题目【课前板书】老人与海鸥

生(齐):老人与海鸥

师(指着屏幕):再读一遍。

生(齐):老人与海鸥

师:相信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哪几件事情?

生: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讲的是老人每天都来喂海鸥,第二件事情讲的是老人去世时,海鸥都很伤心,都来为老人送行。

师:好,徐老师先把这两件事情写下来。(教师板书:喂送)第一件事情一起说?

生(齐):老人每天来喂海鸥。

师:第二件事情一起说?

生(齐:老人去世之后,海鸥都很伤心,都来为他送行。

师:简称海鸥送老人。课文就写了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两个部分,这节课我们学习前面一个部分。

【设计意图与反思】这部分的设计,曾经有多种版本。起初在揭题之后,安排了一个学生自学的环节,但是经过两次试教之后发现时间不够用,后来反复多次,最终取消了课内预习初读这个环节,节省了2分钟左右,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一句话。果然,在课后就有专家、名师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安排与预习也好,一句话带过也好,效果一样的,因为2分钟的课内预习从客观上讲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学生在课前的确花了一定的时间初读了课文,做到了读通课文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哪几件事情的提问。本次教学只有一位学生回答,因为这位学生一下子就答出了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这两件事情,教师就顺势板书和归纳,转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在试教中,也曾经设想让更多的学生归纳哪几件事情,结果学生回答得都很零碎,比如老人叫老沙的名字等,教师反而难于归结到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这两件主要事情上,浪费了时间。

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六年级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如何。实践证明,学生的概括能力师很强的。

师:那么,在这一喂一送之间,能够传达出老人与海鸥之间怎样的深厚感情呢?我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扫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语段来回答?

生:(扫读课文,找出有关语段;教师巡视)

师:有好几位同学都已经举手了。我们先请这位同学回答。

生:第13自然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和他找得一样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有这么多同学找出了这个语段。【出示语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们一起读。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谁能自告奋勇,读读这句话?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读得那么正确又流利,谁还想读读?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好,读着这句话,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为什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

师:对呀,这个问题我们先打一个问号。谁还想提出问题?

生:老人每天来干什么?

师:好的,又是一个问号。你来?

生:为什么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已经有三位同学提出了问题。看来,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与普通人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这位老人到底是怎样一位老人呢?谁来回答?

【设计意图与反思】让学生找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几次试教,都比较顺利,这次展示也同样没有悬念。课文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段,也是本教时的圆心(盛新凤老师称作点,然后拉出一条线,再画成一个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质疑问难。预设的问题是:是怎样一位老人?老人与海鸥为什么会像亲人一样?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可以用因为这位老人与众不同,所以先看师怎样一位老人这样的导语引导学生转入下一个板块。

承1聚焦外貌,感知老人形象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好,谁也找到了这段话。你来读?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读得很流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好吗?【出示语段】

生(齐):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这是课文自然段,谁还想读一读?你来?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读得多好啊!这是作者笔下的老人形象。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老人吗?

生:有!

师:的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张照片可以证明【出示照片:吴庆恒,海鸥老人】请看,这张照片是在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之畔拍摄的。他的名师叫做

生(齐):吴庆恒。

师:昆明市民都亲切地叫他

生(齐):海鸥老人!

师: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他的神情、注视他的动作、注视他的穿着和生活日用品

生:(学生静静地观察照片)

师:你看到了怎样一位老人?

生1:我看到这位老人十分的勤俭朴素。

师:好,你看到了勤俭、朴素两个特点。你来?

生:我看到了这位老人年事已高。

师:对,至少十多年来,老人每年冬天每天必来喂海鸥。谁还说?

生:我看出这位老人喂海鸥时十分高兴。

师:对,这种高兴之情可以从老人的神情里看出来。谁还想说,你来?

生:我看出老人与海鸥的关系非常亲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从老人的眼神和动作看出来。

师:对,从老人的眼神和动作看出来。那么,在喂海鸥的人群中,为什么这位老人很容易认出来?

生:因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上述句子变红色)好,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好,读这句话的时候,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是褪色。

师:好,是褪色,而且出现了三次。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非常感动,因为老人的衣服这么朴素。

师:好,深受感动。谁还想说,你来?

生:我深受感动,老人宁可自己穿得朴素一些,也要喂海鸥好吃的。

师:好,你这个宁可也用得非常好,说得多好!谁还想说?

生:老人对海鸥是无私的。

师:对,境界多好啊!让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自己静静地默读一下【出示资料】吴庆恒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1分钱坐公交车,4元5角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10多年来,他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

生:(默读资料)

师:读了这份资料,你对三个褪色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老人非常节省,他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但是他却乐意买4元5角一斤的饼干给海鸥吃。

师:对老人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但是4元5角一斤的饼干却很慷慨地买给海鸥吃。你说?

生:老人唯一的爱好是给自己买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其他都是给海鸥买吃的。

师:看来,这位老人的烟瘾太大了,否则我估计他为了海鸥早就戒烟了。(笑声)谁再说?

生:老人不但买了饼干,还买来鸡蛋做鸡蛋饼干,看出老人很喜欢海鸥。

师:对,鸡蛋饼干是老人的创造,营养丰富,海鸥吃了肯定很健康快乐。谁还想说?

生:老人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他不算很富裕,但是他买了鸡蛋和饼干给海鸥吃,他宁可自己吃得不好一些,穿得朴素一些。

师:对呀!不管老人的工资高还是低、富还是贫,我们看到的是,他将大部分工资用在了海鸥身上,都贡献给了海鸥。好,刚才,我们大家都有了这样的体会,谁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呢?这位男同学,你先来?【再次出示有关语段】

生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读得多深沉啊!你来?

生2: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嗯,谁还想读?

生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我们一起来读,开始。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老人为什么如此打扮,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

生(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这就是十多年来老人与海鸥和睦相处的情景,那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哪个普通冬日的午后。

【设计意图与反思】感受老人的外貌,教学设计安排了这样的环节:找出外貌描写,告知这是作家笔下的形象告知这位老人在生活中师真实存在的,出示照片让学生观察讲述自己看到的老人形象感受三个褪色补充课外资料进一步感受三个褪色读出这种形象归结到中心句。

本次展示课下来,感觉推进得匆忙了一些,特别是感受三个褪色,如果悟与读结合得在紧密一些,可能更加出彩。

承2梳理言行,感悟老人形象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哪个普通冬日的午后。我们把书拿起来,自读课文第313自然段,读一读、找一找,读出最使你感动的画面?拿出笔来,在书上做点批注圈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继承下来。

生:(自学,圈画;教师巡视,约1分多钟)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划了句子,有的同学划了词语,有的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了感人的画面。

生:(继续自学,大约1分钟)

师:好了的同学抬头示意一下,没好的同学继续。好,谁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画面?【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海鸥,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你第一个说?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读得真好,一下填了两个空格,一个也可以,两个也可以,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谁继续,你来?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赞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好的,增加了一个赞海鸥,夸奖海鸥,谁再说?重复也没有关系,只要是你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海鸥和老人相伴,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第一个空格,和海鸥相伴有些不通顺?

生:喂海鸥作伴。

师:喂海鸥后面的这两个字去掉,好吗?好的,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句式,自己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画面。

生(齐):(自己说自己的画面)

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海鸥和老人相伴,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那么,老人师怎样喂海鸥的呢?谁来读读有关语段。

【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破费心血。如果说前面一个立面重点解决老人的形象问题,那么,这个在解决老人的动作语言之前还要解决一个整体感知问题。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检查自学效果时出示了句式,让学生使用句式回答问题,不但节省了时间,顾及了不同学生的学生程度,而且规范了学生的言语,厘清了学生的思维。

生: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好的,我们看屏幕,一起读。

生(齐):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老人是怎样撮嘴呼唤的?谁能从文中找到有关语段?你找到答案了,一个举手了,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我们请第一位同学回答。

生: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老人的动作很娴熟,老人配合海鸥很默契。

师:对,娴熟!老人配合海鸥,把海鸥当作了主人。谁再来,你来?

生:我对这句话有补充。从一片翻飞的白色,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看出,声是海鸥飞翔的声音和拍翅膀的声音,色指海鸥是白色的,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老人对海鸥的慈爱。

师:你把有声有色理解得非常到位!谁还想说?

生:我是说另外一句话。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我从立刻体会到老人与海鸥非常有默契。

师:好,谁再说?

生:我对他有补充,因为老人撮起嘴向鸥群呼唤,可以看出鸥群对老人非常信任。

师:对,老人喂海鸥可能与其他普通的市民有所不同。他是撮起嘴向鸥群呼唤。我们来看怎样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的?来看这段话。【出示句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谁来读?

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好!大家都自己试一试?

生(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抑扬顿挫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呼唤得多到位呀!你来。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

生(齐):(鼓掌)

师:谁还想呼唤。这位男同学?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抑扬顿挫的味道非常浓!(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这位老人又是怎样亲昵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而且还亲昵得变了调?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真是有点亲昵的味道!可能我们的年纪轻了一些,感受有所不同。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老人的撮嘴呼唤的确与众不同,那么,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徐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疑问: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刚才一位同学也提出是老人配合海鸥。请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

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了,谁来发表?

生1:我认为是海鸥依着老人。

师:证据拿出来?

生1:因为书上写着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这个他就是老人。

师:这是书上的理解,可以。你有不同意见?

生2:我觉得是老人与海鸥之间互相的配合。老人肯定会让海鸥多吃一点,依着海鸥,海鸥也会啄到老人的手,跟着老人的手移动。他们之间师互相配合的。

师:呵,看来你是个中间派!(笑声)老人与海鸥是互相配合。谁来由不同的意见?

生3:我有补充,我支持她(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老人喂海鸥十多年了,他们之间早就形成了信任,彼此十分了解,所以说是互相配合。

师:这位同学支持她的观点,很好。其他观点还有没有?你来。

生4:海鸥依着老人的手起起落落。

师:好的。看来,无论是老人依着海鸥,还是海鸥依着老人。这个结论并不重要,因为老人与海鸥之间总是那么的默契,总是那么的相依相随。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生(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是啊,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海鸥就是老人的子女。老人逢人便夸自己的子女,老人师怎样逢人便夸的?我们拿起书来,找到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读一读。

生(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好,谁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你来读。【出示】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生: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好的,老人在夸奖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前面还有一段话,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了。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生(齐):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师:老人在夸奖自己的子女的时候,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假如你就是老人边上的普通游客,你看到了老人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1:我看到了老人一双精神起来的和自豪的眼睛。

师:好,精神起来和自豪的眼睛。你来说?

生2:我看到了一双开心的眼睛。

师:对呀,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古人说的!谁还想说?你来。

生3:我看到了一双明亮的眼睛。

师:明亮,说得多好!你来。

生4:看到一双得意的眼睛。

师:好,得意,虽然是贬义词,但用在这个也很妥当。你来?

生5:我看到了一双年轻的眼睛。

师:年轻的眼睛。对,老人因为开心,年龄减去十岁。你的这个想法很独特!那么,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你会怎样向身旁的游客夸奖这些海鸥的?读出那种年轻的高兴的语气。

生5: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大家听出老人的高兴之情了吗?

生(齐):(掌声)

师:谁还想向游客夸一夸自己的子女、自己的海鸥?

生6: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读得有些疙瘩,台下听课的老师发出善意的笑声)】

师:我听得出,你是读得认真的,同样的掌声献给他。

生(齐):(掌声)

【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老人语言这部分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一是创设你放佛看到老人怎样一双眼睛的情境,感悟老人的内心喜悦;二是在此基础上角色转换,老人向游客夸奖自己的子女(有感情地朗读)。

转殴去人别,老人流露企盼

师:幸福的时光总是这样的短暂。太阳偏西了,时候不早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着的鸥群,眼睛里的生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淡淡的企盼。老人在企盼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用笔写下老人的这份企盼。【音乐2:30分,学生在事先印发的纸上写话;教师巡回】

生:(学生想象写话)

师:我们请先写好的同学说一说老人的期盼。

生1: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他想(话筒不好听不清楚)

师:这是老人的一个心愿!你说。

生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他想,海鸥师我的子女,我多么希望白天再长一些,我可以和他们再多呆一会儿啊!

师:听得出,老人对海鸥有多少的眷恋啊!你来?

生3:白天怎么就这么快过去了呢,我就要和这些小家伙告别了。夜师漫长的,也是枯燥的,我真希望自己也能长出一双洁白的翅膀,和海鸥在一起!【下课的哨声响起】

师:这就是老人对海鸥的心声,谁还想说?你来。

生4:要是我能到海鸥生活的地方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和他们在一起了。

师:老人对海鸥的心声一定还有很多很多。我知道,这都是老人对海鸥的眷恋,对海鸥的寄托,对海鸥的无怨无悔爱!因为朋友告诉我大家一起说。

生(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对呀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个内容的设计追求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为学生想象写话做好情感上的铺垫和驱动。不足之处在于,让学生写企盼,发散性思维不及老人喂海鸥时老人说什么、海鸥说什么丰富,但这种思维指向性训练也更能渲染和烘托人鸥离别的情感。

合回顾课题,升华人鸥情义

师:还记得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名言吗?

生(齐):记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师:老人与海鸥,是朋友,更是亲人。在老人的心中,白鸥飞处带诗来,群鸥翻飞情义深。学到这里,谁能用板书上亲人这个关键词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老人与海鸥】

生: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们和徐老师也像亲人一样。

师:说得真好!(台下响起了掌声)你听,台下那么多掌声都送给了你!的确,老人与海偶,不是亲人

生(齐):胜似亲人!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后照应,提升人鸥之间的情义,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主旨情感。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案例及评析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案例及评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出示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

(学生齐读名言)

师: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

生:这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

(板书:爱因斯坦)

师: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

生: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生: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1955年4月18日于美国普林斯顿逝世。

生: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物理学先进,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生: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

生: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

(板书完整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齐读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知道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想了解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

生: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生:从他俩发生的故事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师在课题处适时打上大小不同的?)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揭示课题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由揭示成功秘诀的名言引出名人爱因斯坦,让学生介绍一下爱因斯坦,对其有个大概的了解,初步奠定情感基础。第二步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在你问他问大家问的热烈氛围中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意在激发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的欲望,吸引着学生非读下去不可。]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我们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

师:请我们的小评委们作一番评议吧!当然,可以是值得发扬之处,也可以指出欠缺地方。

生:刚才某某同学把趿拉读成了汲拉。

生:我觉得刚才几位同学读得比较流利,而且声音响亮。

师: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也真不赖!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学生针对课题疑问交流初读感受,擦去相应的?)

生:我了解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是偶然相遇的。

生: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从偶然相遇到相处,并成为好朋友。

生:我知道他们之间最初有过三次交往。

师: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

(生速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

(生交流三次交往的起止)

[初读阶段留足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扎扎实实抓好初读,完完全全让学生自读,使阅读教学的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上呈现了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状态,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师:请大家再读读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

(出示四句话: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生:第一段是说小女孩撞上了一个老人;第二段写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第三段写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小女孩。

师:你读得很仔细。谁还有别的发现?

生:这四句话有时间先后的顺序:一个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

师:你很会动脑筋。还有不同的体会吗?

生:第一次是小女孩无意撞上爱因斯坦的;第二次是小女孩主动向他问好的;第三次是爱因斯坦专门邀请小女孩去作客的;第四次说小女孩每次都要到爱因斯坦工作室坐坐。

板书如下(用箭头表示关系):

(爱因斯坦遇小女孩)

师:联系前三句,最后一段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

师:他们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每天都坐坐,可以看出小女孩已经成了爱因斯坦的常客。

生:他们已经成了好朋友

生:他们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

师:你看到了吗?都看到他俩在做些什么呀?

生:我看到小女孩在教爱因斯坦怎样穿戴。

生:我看到小女孩在教爱因斯坦如何放东西和布置房间。

生:我看到的是爱因斯坦在教小女孩做数学作业。

[教师用抓住段首主题句联系上下文对照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揣摩、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把握课文,并用你看到了吗?都看到他俩在做些什么吗?启发学生想象,间接地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

师:大家真会读书,能边读书边思考,下面我们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能读出哪些新体会?(学生自找、自读、自练,准备交流;师来回巡视)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读后的体会吧!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交往: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况下,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他有着宽容、坦荡的胸怀。

师:那就请你来为大家读一读这部分吧!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交往:爱因斯坦作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虚心接受小女孩的教诲,穿戴得整整齐齐,还在请小女孩作客,多么平易近人啊!我想读读这一部分。

(指导生有感情地读第三次交往的有关句子。)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次交往。我最想读的是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这一句。(该生有感情地读这句)

(出示句子: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师: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的回答很满意。

师:他的目光那么温柔是因为听到了小女孩在说(引导生齐说: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师:小女孩认为(引导生为反问句换个说法)

生:小女孩是说: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

师:对此爱因斯坦感到(生说:很欣慰),因为他也需要一种平等的交流,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生:小女孩认为伟人应该是衣着整洁的。

生:伟人应是知识渊博的。

生:在小女孩的眼中,伟人应该完美无缺。

生:

师: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出示图片),你能用个词来形容他吗?

生:衣衫不整。

师:能结合上文说具体些吗?

生: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出示句子: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师:你能演示一下爱因斯坦当时的言行举止吗?

(指名表演)

师:你认为他会对付的又是什么呢?

生:他会对付的是物理难题。

生:他会对付的是科学上的疑难杂症。

师:他是怎么对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生: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出示句子: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学目标对所有学生来说是开放的,学生的需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读什么、怎么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表达、思考、表演、想象能力。]

师:能说说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事业的事例吗?

生: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生: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师:是啊!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读到这,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爱因斯坦说: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潜心于科学研究事业,你是我们学习上的榜样。

生:我想说的是:爱因斯坦先生,你是那么平易近人,我们敬仰你!

生:

师:多可敬可爱的老人,态度又是那么的诚恳,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二次交往部分)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用心倾诉,真情流露,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涵。]

师:下面就请大家同桌分角色选读其中一次相遇。

(同桌分角色读)

师:哪一桌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当评委。

(指名分角色朗读)

师:我们只读了一节课,大家就有那么多的感受和体会,相信通过下一节课的朗读,定会读得更好,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的。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这个问题我们放在下节课讨论。

新人教版四下《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新人教版四下《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预设:

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3.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

预设:

生: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板书:减法定义)

14.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

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数都一样,运算不同

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的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加、减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加、减法,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

预设:

生: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整理总结: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7.师: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算式814+1142=1956、1956-814=1142、1956-1142=814验证大家总结的发现。

8.师:请观察我们总结的结论,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交流一下。

预设:

生1:加法是减法的相反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

生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9.学以致用:数学书P3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不计算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结果。

3043-2468=( ),3043-575=( )

10.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通过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验证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共同归纳出了如下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中,引导学生对加、减法关系进行整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深层次理解,感受数学的逻辑性。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数学书P3 练习一 1

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①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②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③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④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综合练习:数学书 P3 3

猜猜我是几?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反映出教学设计的问题,努力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

(相互学习、鼓励进步、促进健康的发展)

【设计意图】适当的反思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可以唤醒学生对数学方法乃至数学思想的感悟意识。

新人教版四下《乘、除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感悟运算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看到屏幕里的图片,有什么感觉?(出示各种美丽的花朵)

预设:

生:非常漂亮,感觉很香

2.师:是的,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荷花代表着纯洁,牡丹则代表着高贵。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开放的、是富有美感和艺术感的。在课的开始,通过对花的欣赏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

生1:3+3+3+3=12

生2:34=12

4.师: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每个花瓶中有3枝花,四个花瓶一共就是4个3相加。

生2:4个3,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就是34。

5.师:看来4个3相加也可以表示为34。你认为哪种表示方式更简便呢?为什么?

预设:乘法,因为加数个数多时可以用一个数表示个数。

6.你还能提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7.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预设:

生: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板书:乘法定义)

8.师: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因数因数=积)

9.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今天你能结合情景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9.学生讨论并列式。

(2)123=4

(3)124=3

10.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这两个除法算式代表什么含义?

预设:

生1: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123=4

生2: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

11.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预设:

生:因为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求另一个因数。

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3.师:想一想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然后,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除法?

预设:

生: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板书:除法定义)

14.师:你知道除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

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再想一想我们是如何研究加、减法的,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地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又能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很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现在你有什么想研究的?

预设:

生:乘、除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3.师:同学们非常善于思考,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乘、除法,也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上节课的学习经验(课件出示加、减法各部分关系),你能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5.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6.整理总结: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算式,验证大家总结的发现。

8.师:请观察我们总结的结论,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小组交流一下。

预设:

生1:乘法是除法的相反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相反运算。

生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9.学以致用:数学书P6做一做

根据3614=504,不计算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结果。

50414=( ),50436=( )

10.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通过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验证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11.师:关于乘、除法的知识研究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还想深入研究的吗?

预设:

生: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2.师: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想的呢?具体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就要研究,请你回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乘、除关系进行整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加乘、除法运算的深层次理解,感受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并通过与加、减法关系学习的对比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数学书P7 练习二 1)

①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②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③蜗牛6小时爬了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几米?

④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综合练习:判断:(数学书 P8 9)

已知△+□=○,◇◆=☆,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

(2) ○-△=□( )

(3) ☆◆=◇( )

(4) ☆◇=◆( )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反映出教学设计的问题,努力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学习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

(相互学习、鼓励进步、促进健康的发展)

【设计意图】适当的反思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可以唤醒学生对数学方法乃至数学思想的感悟意识。

《草》解读及训练


【解读提要】

王愿竖的《草》写于1977年5月31日,发表在《人民文学》同年第8期上时略有改动。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地处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经这里。文章因食草中毒而起,又在战士谈论食草的意义、在领悟真理中结束全文。文章结构紧凑,脉络分明,发人深省。

在学习本文时,同学们在了解以上的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要从以下几点来深入理解课文。

一、结构内容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全文共44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是故事的开端;第二部分616)是故事的发展;第三部分(1736)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潮;第四部分(3744)是故事的结局。

二、中心思想

这篇小说描述红军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认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三、写作特点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课文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方法,特别是周副主席亲口尝毒草的细节描写,动作性强,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表现了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以及他们从周副主席身上感受到的巨大力量,突出表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领袖风范。

2.紧扣线索安排情节。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篇首以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打开帷幕,接着以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最后以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结束全文。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语言生动、准确而富有表现力。例如,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其中的冲进跑走爬昏过去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二班长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类似的语句文中很多,这些都值得我们细心学习。

【积累运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⑴焦灼()⑵踉跄()⑶愠怒()

⑷皇惑()⑸掀开()⑹酸涩()

2.解释下列词语。

⑴打量:⑵恳求:⑶默不作声:

⑷湿漉漉:

⑸花天酒地:

二、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三、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医生有点愠怒地看了杨光一眼:你这个同志,有话不会小点声说?你知道吗?这是他压低了声音,说出了那个全军都敬爱的人的名字,然后解释地说道:他病得很厉害哪;昨天开了一夜的会,刚才又发起高烧,人都昏迷了。什么,周副主席?杨光立时惊住了。对于这位敬爱的首长,杨光不但知道,还曾亲眼看见过。在遵义战役之前,这位首长曾经亲自到他们团作过战斗动员。在部队开上去围攻会理的时候,连队在路边休息,他也曾亲眼看见周副主席和毛主席、朱总司令一道,跟战士们亲切交谈。可是,现在竟然病倒在草地上。而他,却在首长赶去卫生部救治的路上,拦住了他的担架他惶惑地望着担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1.此语段出自课文,作者是,体裁是,和《七根火柴》一样都是以为背景来塑造红军战士的形象。

2.医生愠怒的原因是什么?

3.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句写出来。

4.请简练概括杨光亲眼看见的周副主席的事迹。(不超过15个字)

5.分析竟然的表达作用和惶惑的原因。

⑴竟然的表达作用:

⑵惶惑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⑴zhu⑵ling⑶yn⑷hung⑸xiān⑹s

2.

⑴仔细反复地看。

⑵十分真诚恳切地要求(他人)。

⑶默默地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⑷十分潮湿的样子。

⑸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二、示例:(1)祸兮,福之所倚;(2)长大了,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就会提高;(3)吃苦不一定是坏事;(4)吃苦能培养人的坚强意志。

三、1.《草》王愿坚短篇小说红军长征过草地

2.杨光声音太大,怕周副主席听见了,会影响休息和心情;杨光不了解事情的真相,瞎嚷嚷。

3.惊住、惶惑、不知如何是好。

4.做战斗动员、跟战士交谈。

5.(1)说明周副主席病倒完全出乎杨光的意料,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怜惜之情。(2)自己非常敬爱的首长病倒了,赶去卫生部救治,而自己却拦住了他的担架,他为自己不近人情、不可理喻的举动,感到很不安。

《猫》答辩及解析


《猫》答辩及解析

1.请谈谈你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的。

【参考答案】

首先我带领学生们整体品读1-3段,请同学们在文中快速找出猫的古怪特点的具体表现;紧接着分段学习,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真挚语言描写猫的特点的手法,即通过重点学习“任凭……也”“非……不可”“蹭”“印”等一系列词语,体会作者此处写猫的表达效果,以此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动用了如此丰富的细致的语句来描写猫,不仅写出了猫的古怪与可爱,同时字里行间是包含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最后我还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多多观察生活,在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之上,进一步激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请谈谈你的教学三维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首先我来说说我针对本科所设置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读乖、凭、职等字,会写性、格、凭、贪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以及赏析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猫的古怪、淘气等特点以及总分式写作手法的妙处,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课外观察动物的爱好。我设置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的结合体。学生们在学习本课时一定要先解决本课的生字词,在认读本课生字词后,有感情的朗读本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学生们可以对本课内容有大致了解,这就有利于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入学习,在这一目标中,我的思路是带领学生从内容到学习猫的特点,到学习作者写猫的手法着三个步骤进行,步步推进,契合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在学生对本课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理解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向作者学习细致观察生活的热情,由此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综上所述,我本课的教学三维目标的设立,是建立在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情感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3.你认为你本节课的导入能否吸引学生?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采用的导入方法是图片及谈话导入法,四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充满了兴趣,在课前出示许多的有趣可爱的猫咪的图片,一定会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我还会带领同学们通过观察挂画上猫咪的特点,用语言对它们加以简单的描述,激起学生们对猫咪的喜爱,而我也会补充一些有猫咪这种动物的一些习性特点等,最后再出示本课的题目《猫》,从吸引学生注意力,到激起学生对猫的喜爱,最后顺理成章地延伸到本课的学习,过渡自然流畅,因此我认为我的导入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4.请你谈谈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首先,我认为这两句话都是针对老师这一职业提出来的,因此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其次,对于“学高为师”这一句,我认为它是说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且还应该善于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借助其他工具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可以从自己这里学到他们想学的。而对于“身正为范”这一句,我认为它是对老师的模范作用做出的诠释,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呈现在学生眼前,并且对他们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时时刻刻严谨治学,严于律己,通过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最好的表率。最后,如果我能够有幸成为一名老师,那么这些话都不将只是说说而已,我会秉持着一个老师的良知,从这两方面试试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5.你如何知道学生对你所教授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判定标准,这一反馈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提高和调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会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了解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首先,在课堂中,我会留心学生们的听讲情况以及参与课堂的情况,并且加以适当的提问,考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在课堂结束前,我还会以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加以梳理,帮助学生理清重难点。

其次,在课后,我也会多加关注学生的检测或考试成绩,针对有退步的,或者有困难的学生,找他们单独谈话,通过亲切的询问,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且反思我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以此来因材施教。

最后,我也会适当的找时间与学生家长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比如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且根据家长的反馈,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分析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信任》阅读及答案


信任

孙道荣

⑴暑假我和儿子到西安旅游。为了游玩方便,我准备包辆车,游玩东线。在西安火车站,我找了一辆揽客的小车。司机开价150元,没想到这么低,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⑵一路上,司机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临潼的各个景点,建议我们选择两个代表性景点就可以了,上午游览郦山,下午参观兵马俑。

⑶车一直开到郦山脚下。下车的时候,我问司机,要不要先预付点押金?司机摆摆手,大哥,不用,我信你。我就在门口等你们,你们玩好,我再送你们去看兵马俑。你记下我的手机号,出来时要是找不到我,就打我手机。

⑷我笑笑,没想到他这么信任我们。他报了一个号码,我输入手机,想了想,摁了拔出键。他的手机响了,这样,我的号码也留在了他的手机上。

⑸我和儿子进山了。经过鸟语花香的鸟园,我们冒着烈日,向山顶攀登。从烽火台下来,有一个贫路口,一个方向指着兵谏亭,一个方向指着老君殿,我们选择了兵谏亭方向。从兵谏亭出来,就到了出口,我一看,傻了,这不是我们进山时的大门啊。问工作人员,原来郦山有两个山门,相距几公里。

⑹山门口候客的出租车司机,纷纷向我们招手。我给司机打了个电话,他一听,原来我们跑错了门。他说,大哥,别急,我马上过来接你们。

⑺一会儿,司机开着车赶了过来。我歉意地笑笑,走错山门了。他却连声谢我。我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我从这个山门打别的车走了,他今天可就亏大了。

⑻他将我们送到了兵马俑博物馆入口不远处,让我们下车。我以为这次他应该让我先把车费付了,没想到他还是只字未提。我也索性不提这茬。

⑼参观了两个多小时,我和儿子恋恋不舍地从兵马俑博物馆走出来。路过停车场,见到好多发往西安的公交车,其中一辆车正要离站。我忽然恶作剧地想,如果我带着儿子跳上这辆公交车回西安,那个司机可就惨了。不知道此刻儿子怎么想?

⑽我当然不会真的这么干。在一排排汽车里,我找到了我们包的那辆车。

⑾在回西安的路上,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今天我们有两次机会,可以乘别的车走,那样的话,你今天可就白干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相信我?

⑿他扭头看了我一眼,坚定地说,大哥,你不是那种人!

⒀我笑笑,你不能光凭感觉就相信别人。

⒁他用手指指坐在我身边的儿子,再说,你带着孩子,这么乖的孩子,你会当着他的面,欺骗别人吗?

⒂他说的对,虽然我偶尔也难抵一些本能的诱惑,但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我会尽量表现出高尚、正派的一面,我得给他做出榜样。

⒃其实,大哥,今天,与其说是相信你,不如说是相信你的孩子。我奇怪地问他缘故,他说:早上你在和我谈价格的时候,我注意到你儿子的手上拿着一个塑料袋,是刚吃过早点吧。我看见他一直捏在手上,直到找到了一个垃圾筒投进去。就冲这点,大哥,我相信你们。

⒄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感慨地对他说,正是因为你的信任,我们才更不会溜走啊。

⒅车到西安,我付给他车钱,一张一百的,一张五十的,他接过钱,对着天空照了照。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对不起,习惯成自然了。

⒆我也笑笑。在这个信任越来越稀缺的年代,一个陌生的司机,如此信任我们,让我在我的未成年的孩子面前,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尊严,同时,也向我的孩子传递了一次信任的力量。

⒇谢谢你,陌生的朋友。

1.作者以信任为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2.司机对我的信任体现在什么事情上?他凭什么信任我?(4分)

3.文章第四段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4.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5.右面一幅公益广告也跟信任这个话题有关,请仔细观察画面的文字构成,写出这幅广告的创作意图。(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案:

1.(3分)①点明文章中心事件与信任有关;②点明文章主题(赞美信任带来的美好境界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近即可)

2.(4分)司机对我的信任体现在没有让我预先付车费(2分)。信任我是因为看见我儿子吃完早点没有随手扔掉食品袋,证明我的孩子受过良好的教育,由此推导出我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不会在孩子面前做出不好的榜样。(2分。仅摘引原文,未作分析,给1分)。(意近即可)

3.(3分)不能(1分)。因为想了想一词表明我当时心里还不太信任司机,不敢贸然把手机号码留给一个陌生人。(意近即可。2分)

4.(3分)答案示例:①习惯成自然的动作呼应下文我们生活在这个诚信稀缺的年代;②司机并不信任所有的人,正因为如此,陌生司机对我们的信任就显得难能可贵。(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答出两个方面得3分。意近即可)

5.(2分)答案示例:诚信(言而有信)方能成人(两个关键词各1分)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及练习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及练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分析。

三、知识积累:

注音:

烙(lào)印威慑(shè)一蹴(cù)而就

攻讦(jié)蜕(tuì)除刮垢(gòu)

解释:

抱残守缺明日黄花昙花一现

余风遗响一蹴而就斑驳陆离

四、文本研习:

教学设计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问题1:课文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问题2: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什么看法?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于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

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基于此,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

问题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者各有什么特征?

传统文化——时代性(应运而生)、民族性(影响)(5-8节)

文化传统——惰性(11节)渐变

问题4: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

问题5: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本文我们却并不感到晦涩难懂。选取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

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段。例如在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的区别时说两者“差别之太,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美”,在论述“财富”与“包袱”的关系时,教学设计文章写道“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固发育而定期蜕皓的角质表皮……这就使语言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②从论证的角度看,教学设计文章在使用修辞手法,援引事例时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这使说理形象、生动,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问题6:阅读“财富和包袱”这一部分,以后面三个小节为例,说说教学设计文章是如何做到严密论证的。

这三节是节选部分的最后三节,起着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辩证地把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认识偏差而引发出的两种倾向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里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把传统比喻为时装,比喻为文物等。再从正面分析传统为什么是财富而不是包袱的道理,否定了前面的比喻的不当,指出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质和精神。这里和前一节形成正反对比,用了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明确,说明这种内在物的本质属性和由来,阐明应取的正确态度。

五、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教学设计文章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理解李约瑟公正地对待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2、理解文明对话的作用、必然性,自觉地成功地进行文明对话。

学习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934年,当时有三个中国留学生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修生物化学,其中有一人叫鲁佳珍,跟李约瑟交往十分密切。这三人在留学期间,向李约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使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李约瑟又来到中国,结交了我国科技界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于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李约瑟博士科技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部分内容。《序言》原文较长,课文选取了序言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被删去,删去的这部分内容篇幅很长,主要谈了西方人对中国科技和中国文化的“误读”。

李约瑟(1900—1995),英国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英中了解协会会长、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抗战期间来到中国,几十年来,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7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他多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二、整体感知:

1、理清思路: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从科学史研究存在的种种问题,谈到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缘由,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的主题。

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将要着重讨论的问题,即全书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第3、4段),需要公正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贡献。

第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

第4段,在当今世界,对于其他民族的成就应该给予应有的了解与赞赏。

第四部分(第5段),批评欧洲中心主义,应该共同赏识、纵情歌唱各个民族在科学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2、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书序,着重表达自己对于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特别是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文明)史的观点: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对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给予公正的评价。

教学设计文章从考察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找出问题,揭示主题。再提出本书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即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而表露作者的写作宗旨,袒露自己的人生情怀。最后,点明今天应该怎样看待所有民族在科学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全文结构图示于下:

缘由·主题——内容一—宗旨——指导思想

3、在文中,李约瑟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试加分析。

(题目是“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可见所涉及的内容一定是发明与发现方面的,也就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再联系到后面的国家指“中国”,那么教学设计文章的话题自然也就是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方面的,再联系教学设计文章内容和文体,作者的基本观点应是不难归纳概括)

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许多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在公元3世纪到15世纪之间,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取得的成就并不为人们熟知了解。

三、文本研习

1、李约瑟是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他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呢?

明确:(1)科学史地位——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

(2)最古老而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没有被人们认识到。

2、第2节,问:末句在该段中起何作用?其中:“这些问题”指什么?

本段采用的是“分——总”式的结构形式,最后一句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这些问题”,指上文8个问句所提出的问题。(不包括该段首句。)

3、分析第3节的结构层次。

第3段,批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可分成三层。第一层(在一些普通文献中……任何地方诞生),先对这两种倾向作总的介绍,一是评价过高,把过多的东西说成是东亚发明的,指出这是受明末清初来到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文献记载的影响;一是认为一切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地方发生,否定其他地区人们的历史贡献。第二层(在我写第一章……开始应用),以陶器制造史教学片中的失误为例,印证前一种倾向;以两本科学著作中的失误为例,印证后一种倾向。第三层(因此……束缚),揭示本书的宗旨:求实。这一层,是因果论证,是在批评了两种错误倾向之后,表明自己取向的。先陈述理由,再得出结论,显得言之有据。

提问:作者在文中批判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批判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西方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对中国科技水平的“误解误读”,从而证明了研究中国科学史之必要,宣传中国科学技术的迫切。

4、以第四段为例,试分析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明确语体和语言的关系。本文是科技方面的教学设计文章,也是学术研究方面的教学设计文章,既是科技语体,表现在语言上是术语用得多,准确严密;又是书面语体,显得严谨规范。)

体会领悟本文的语言特点,先看句式,用的大部分是长句子。长句子容量大,修饰限制成分多,语言显得严密准确。其次看本段关联词语用得特别多,关联词语用得多表明语言逻辑性强,推理严密。再次本段科学术语用的多,就使语言显得科学准确。

四、小结:

[问题探讨]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怎样评价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科学技术对于世界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李约瑟做出这样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并没有具体列举中国古代以及中古时期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述其对世界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而是批评了一些欧洲中心主义者的偏见,即抹杀和否定中国古代和中古时期的科技成就,表现了一位科学家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民主主义者的博大襟怀。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学习作者摆脱一切偏见,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语言知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筛选(sāi)时髦(máo)一大摞(luò)

B.威慑(shè)神赐(cì)褒贬不一(bǎo)

C.媲美(pì)咀嚼(jué)一蹴而就(cù)

D.蜕除(tuì)烙印(luò)相互攻讦(jié)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妥善斑驳陆离有史可缉

B.箝制抱残守缺刮垢磨光

C.自戕消声匿迹与时具进

D.急据不堪设想孤芳自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点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B.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既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C.胡长清、成克杰、慕绥新等也都曾经干过一些好事情,但最终却在干事过程中东窗事发,沦为人民的罪人。

D.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贿选事件曝光后,全世界记者蜂拥而至,对记者们的不断追问,布拉特只是闪烁其辞,不做明确的回答。

4.将下列几组动词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传统着人们的思维方法,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着人们的感情抒发,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

B.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

C.左右控制规定制约支配

D.规定支配左右控制制约

5.根据文意,请分别给“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下定义。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6.根据教学设计文章第一第二部分的相关内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答:

7.教学设计文章引言部分明确指出了“传统”与“文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请找出来并把相关语句摘抄在下面。

①摘抄:

②根据上面摘抄的文字,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传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的。因之,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

但是如果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有利于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之,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正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势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不止于徒劳无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

8.为什么说文化传统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答:

9.选文第四段把传统看成服装和把传统看成文物,体现出了两种对待传统的态度。请概括说出这两种态度的特点。

答:

10.根据选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

答: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文章,完成11-12题

最近我读到一位得到海外文化学者赏识的青年朋友写的教学设计文章。她认为文化传统(儒家思想)积淀在我们思想深处是难以摆脱的。为了证明这没有什么不好,她举出甚至海外唐人街所存在的那些陈规陋俗也一直在起着文化上的认同作用,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国人虽身居异邦而历久不被同化。这种议论令我惊讶。为了这种狭隘的民族意识竟乞灵于陈规陋俗,岂不过于贬损这个民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能依靠落后意识,而应当是进步的,和人类意识一致而不是背道而驰的,不是排斥其他民族而是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依靠陈规陋俗来维持民族的凝聚力,这将是怎样一种民族意识?“五四”时期,鲁迅直斥那些为封建主义撑腰的国粹派歌颂旧习惯旧制度并不是什么爱国,而只是“兽爱”。这话虽然激愤,却是真理。

我不能同意认为积淀在思想深处的文化传统是无法突破的这种悲观论点。自然,传统是像习惯力一样甚或更加顽强,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它毕竟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现在很盛行一种理论,例如,在为海外学者著作写的一篇序言中曾有这样的说法:“任何人都是处于他长期生活的传统中,因而他反传统实际上也不可离开自己的传统。”这说法似乎有些离奇,但却流行于某些海外学者中。比如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断言:“五四”的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本身就是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模式”。如果用简明的表述,这就是说“五四”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是被更深层的传统意识所支配所渗透的。我觉得这里所说的前提是有待论证的。过去,我们把“阶级”当作涵盖一切、代替一切、超批判超逻辑的主体,认为它无处不在,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无法逃脱它打下的烙印。现在,我觉得一些教学设计文章谈到“传统”时似乎也有这种趋向。我不赞成超批判超逻辑的“阶级论”,也不能赞成超批判超逻辑的“传统论”。为什么中国的思想模式是文化的整体观——形成“借思想文化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造成了“五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这需要论证和证据。

构成文化传统的要素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连续性,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不能随着时代的进展与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哲学是思想的思想,在文化传统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我认为构成文化传统的应该是比哲学思想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的东西。依我看这就是:这一民族在创造力上所显示出的特点;共同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最根本的价值观念。据此,我的初步看法是中国文化传统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靠意会而不借助言传的体知的思维方式,强调同一性忽视特殊性的尚同思想,以道德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以上这些特点较之儒家或儒道互补或三教同源等哲学思想具有更大的稳定性、连续性、持久性。这方面,我曾在别的教学设计文章中作过一些论述,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这里我只是想说明我并非没有认识到文化传统的顽强性。文化传统如果按照我们的主观愿望一下子就可以摆脱或突破,那也不成其为文化传统了。我只是反对把文化传统看做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这种消极观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走祖先的路,这本身就是儒家的保守观点。我认为在一定情况下,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某些规范,就不可能有发展和进步。人类最初倘使不突破人猿用四肢行走的传统,而变为用两脚行走,就不能完成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11.请分两点回答作者引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答:

12.关于这篇教学设计文章,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依靠落后意识甚至是陈规陋习来维护的,这就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是和人类意识背道而驰的意识,结果必然会贬损整个民族。

B.作者认为,我们把“传统”当做涵盖一切、代替一切、超批判超逻辑的主体,同以前把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打下“阶级”的烙印,实际上是一回事。

C.作者认为,“五四”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是被更深层的传统意识所支配所渗透的。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语言知识]

1.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熔炉秩序铸铁归根结底

B.奠定透露耶酥截然相反

C.云翳遮弊涌现根深蒂固

D.回朔妨碍肥沃并驾齐驱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赵先生把祖辈下来的郑板桥的字画捐献给了当地的博物馆,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2)这名话的意思是他不会用一般语言来自己的意思。

(3)中国是一个农耕文化的国家,我们应当永远用的口吻谈论我们的土地。

A.流传表达尊敬B.流传传达敬畏

C.留传表达敬畏D.留传传达尊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4.请将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由四个短句组成的句群。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减字词,调整语序。

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

[分析理解]

5.教学设计文章第一段中说“‘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答:

6.教学设计文章第三段中说“在一些普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这里“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指的是什么?对于这两种倾向,作者的态度如何?

答: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9题

由于现代科学是从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那个运动中诞生的,因此也许有人在评价过去的科学和技术时,会以它是否曾对这个运动做出过直接贡献来作为标准。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实际上究竟有多大,还有待研究。可是,即使假定研究的结果证明中国在这方面并未做出过什么贡献,那末,是不是有任何理由贬低研究中国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呢?不管怎样,事情是已铸定了的:世界只有一个。全世界人民必须共同生活在这个由于飞机和无线电出现的而日益缩小的世界内。如果一个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能像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那样清楚,那他就必定只能对其他民族的成就给予应有的了解和赞赏。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种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时期。假使人类能战胜那些掌握着空前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末,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这座大厦的柱石就是相互间的谅解。

今天,虽然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甚至把它忘记了,然而,难道就没有一些欧洲人,当他们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会常常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归根结底,这一切毕竟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从而得出欧洲人得天独厚的结论吗?这种看法必须加以有益的纠正。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像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等一类人物之所以都出在欧洲,很可能完全不是因为欧洲人有什么内在的优越性,而是由于欧洲有一些有利的环境因素,而这些有利因素过去没有也不能够在其他民族的不同的地理背景以及受其影响的不同社会进程中起作用罢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

7.作者理想中的未来的“大同世界”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说明。

答:

8.选文第二段中说“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这里的“包袱”指的是什么?

答:

9.从选文来看,作者主张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民族的成就?

答:

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文章,完成10-12题

汉字文化圈的“汉字事典”

董明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一书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汉字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

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等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它文化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

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型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便广受汉字文化圈中的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写于1988年的《图说汉字的历史》今引进在国内出版,意义深远。该书成于1986年日本有关语言学家组织召开的“汉字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创造汉字新文化”国际研讨会之后,该研讨会的缘起是日本关于汉字使用的存废之争论。该书作者以“事典”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了简洁却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意在为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提供更多的相关知识,让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

站在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性和文化融合性的角度考虑,此书可以说是对汉字文化圈发展的一大贡献,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汉字事典”。汉字文化圈是以汉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世界,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发展出的以同一个表记法为基础的文化地带。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的发展,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图形文字,以物的图形为基础做出的文字,例如“山”、“川”、“日”、“月”等。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克服广阔的幅员,从中国中原,传播到东北的朝鲜,东方的日本,南方的越南(汉字在朝鲜的应用起始于公元285年之前;汉字的典籍大规模进入日本,也在公元3世纪左右;公元112年,汉武帝在南越设郡,汉字便正式成为越南的文字),超越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广被于东亚,用文字连结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

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建国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并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

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图说汉字的历史》带给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让读者明白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根基,汉字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

10.请解释教学设计文章第一段所提出的“汉字文化圈”的概念,并列举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或地区。

答:

11.根据选文第四段所提供的信息,请概括出汉字的特点。

答:

12.汉字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思的最佳媒介”主要是由于它在哪一方面的特点()

A.语音B.字形C.字意D.语法规则

【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C(A筛shāi,B褒贬不一bāo,D烙lào)

2.B(A有史可缉——有史可稽,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与时具进——与时俱进,D急据——急剧)

3.D(A“不足为训”指不能作为典范或法则,而此句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不值得放在心上。B“首鼠两端”意为瞻前顾后迟疑不决,而本句应表前后矛盾之意。C“东窗事发”指阴谋或罪行败露,这与“干好事”相矛盾。)

4.A

5.传统文化指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从民族的历代生活中产生,从民族的重复实践中成长,并由就此形成的民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而构成的民族精神。

6.“传统文化”落脚于文化,可以表现为文化实体,它随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但只要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落脚在传统,它是一种抽象的民族精神,不具有有形的实体。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的变化总是缓慢的渐进的。

7.①摘抄: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文化。②传统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文化是传统的载体,而传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8.答:文化传统是新的文化产生的基础,一切新的文化的创造都要立足于文化传统,否则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传统中又有一些保守、落后的因素,它会限制束缚我们的思想,不利于新的文化的创造产生,从而造成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局面,因此说它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

9.答:把传统看成服装,就是以追求时尚新潮为美,从而认为传统是包袱,会阻碍进步与发展;把传统看成文物,文物越古越好,于是就认为只要是传统就是好的,传统也不必再有变化和发展了。

10.答:对待传统,我们要善于运用传统发挥其优势,但也不能一味沉浸于传统之中难以自拔;我们要避免传统的束缚和局限,但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否定传统。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

11.答:①走祖先的路,这本身就是儒家的保守观点。②反对把文化传统看做是命定无法摆脱或突破的这种消极观点。

12.C(是某些海外学者,比如林毓生这么认为。)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1.A(B耶酥——耶稣,C遮弊——遮蔽,D回朔——回溯)

2.C(“留传”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流传”的对象一般为抽象的精神、思想或言语。“表达”指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传达”则意为传递、表达。“尊重”是尊崇、敬重,一般对长辈或上级而言,“敬畏”则是既敬重又畏惧,可以对长辈上级而言,也可以对生命、大自然等抽象事物而言。)

3.C(A“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意思反了。B“来源”与“来自”重复。D句式杂糅。)

4.①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②一些早期的著作的作者们甚至对这一事实也不知道。③这是一些早期的著作不自觉地透露出的信息。④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

5.答:相对于西欧,亚洲东部地区在其遥远的东方,可见“远东”是站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之上所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透露出早期欧洲人对“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并未了解,因而对其重要性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6.答:一种倾向是把很多东西认为是东亚(特别是中国)发明的。另一种倾向是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绝对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诞生。作者认为这两种倾向都具有片面性,它们或受某些不实的传闻的影响,或被所谓“公认的看法”(其实是一种偏见)所左右。

7.答:未来的“大同世界”是一个将各民族各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在一起的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各民族人民相互谅解,彼此尊重与欣赏,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8.答:这里的“包袱”指的是一部分欧洲人的思想态度,他们以欧洲为中心,认为欧洲人得天独厚,一切进步发展都源于欧洲。

9.答:①各民族对于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都有自己的成就。②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③应该了解并欣赏不同民族的成就和贡献。

10.答:汉字文化圈是以汉字为媒介而拥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世界,是在中国及其周边发展出的以同一个表记法为基础的文化地带。这个文化地带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或地区。

11.答:①汉字是以物的图形为基础造出的文字。②汉字的文字是单音,独体而结构方正。③汉字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12.B

《泉城》教学及反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泉城》教学及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泉城》教学案例及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借助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知道泉城泉水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描写泉城泉水流动的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写作指导,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开头设疑、结尾点题、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我从课文最优美的第一段来介绍:

师指名读第一小节

师:通过读书你读懂了哪一句话?

生:第一句话济南有七十二泉,说明泉多。

师:你来试着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生:第三句话说明本文重点介绍的四股泉水: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板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

师:这位同学准确的抓住了文章的内容,大家齐声把这句话读一读。

第二句话(课件出示全句内容)

师:同学们来观察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呢?

生:是个比喻句。

师:分别从那些方面来比喻?

生:样子和声音。

师:你能把这种样子和声音读出来吗?

师:这句话除了用了比喻的修辞之外,同时还用了排比。(指着大屏幕)像这样的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同句式组成的句子就叫排比句。他们的相同处在哪?

生:每个句子开头都用了有的,同时师出示课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师:谁能用这种句式来给大家说句话?

生:天空的白云有的像绵羊,有的像小鹿,有的像大象,有的像水蛇。

师: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孩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这样的句子有什么好处?

生:读起来很顺口、很流利

师:这样的句子不光读起来顺口,而且句式工整,很有气势,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运用恰当会给你的作文增色不少!

师:对于这么好的句子我们应该把它记住,谁有好的背诵方法来给大家交流一下?

生:先记住这里的四字词语,然后背诵。

师: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学习方法,也可以运用你自己的方法来背诵,比一比,看谁记得最快最准确!

(找同学背诵交流)

课后我们在组内进行了积极的教研,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老师的课堂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不再是单纯的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师生平等,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课堂,这虽然在书本上,在自己多年的学习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关,让我一下子就该变这种教学方法的是这次的校本教研,所以我希望这样的校本教研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深入到每一节课。这对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节课虽很好的完成了所设计的教学要求,但是,从中又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在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点在学生讨论描写泉水流动的动词时,由于只顾及进行教学环节,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放开让学生去讨论;在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性的语言,过于单一对学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我在课堂上的语气的变化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学生在概括学习方法时不能准确的表达;教师语言不严谨也是本节课所暴露出的问题。总之,我对本节课要打个等级,我会打良。

在这次活动中,对我的受益可以说是终生的,对于出现的问题应该积极思考,认真反思,找出应对策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多听老教师的课,补充自己在经验上的不足。还是那句话希望我们的校本教研能深入到每一堂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泉城》教学案例及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雨》原文及翻译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雨》原文及翻译”,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雨》原文及翻译

一、《春雨》原文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二、《春雨》原文翻译

韵译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寄希望于万里长空,飞来鸿雁。

直译“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有玉珰一双作为信物,怎么样才可以送达;我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三、《春雨》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古诗及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