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三个太阳》教案16

幼儿园太阳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9

《三个太阳》教案16。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个太阳》教案16》,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能理清文章结构、顺序;

2.体会南极人身上所表现的民族胆识、气概和崇高的南极精神;

3.能说出自己对“三个太阳”的理解和认识;

4.品析文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5.能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续写,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能理清文章结构、顺序;

2.体会南极人身上所表现的民族胆识、气概和崇高的南极精神;

3.能说出自己对“三个太阳”的理解和认识;

4.品析文章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欣赏歌曲《种太阳》。

2.教师:歌中的一个美丽的愿望就是将太阳、将温暖送给寒冷的南极,其实这也是几代中国人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黄传会的《三个太阳》,看一看女画家陈雅丹是如何将三个太阳挂在南极天空的。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是如何组织结构的?(4个小标题)

2.四个小标题有何特点?(都由一个动宾短语构成)

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女画家)

三、合作探究、深入学习

(一)投下一个漂流瓶

1.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朗读课文并讨论、概括;

(2)师生交流;

(3)明确:这部分写了一个女画家乘坐“极地号”科考船随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去南极体验生活。

2.文中插叙了画家申请赴南极的始末,申请过程中画家遇到了哪些困难?交代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画家遇到的困难,探讨交代这些困难的作用;

(2)师生交流;

(3)明确:

所遇困难:名额挤不上,自筹部分经费,性别不方便,行业不对口等。

作用:突出女南极之旅成行的曲折、艰难,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3.当女画家随科考队向南极进发时,她有何表现(“投漂流瓶”第2段)?又有何举动(“投漂流瓶”第15段)?画家的表现及举动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情感?

(1)找学生朗读第2段、第15段,其他同学思考、讨论问题;

(2)师生交流;

(3)明确;表现了女画家内心的激动、自豪,表明了她对南极、对人类的热爱。

(二)终于踏上乔治岛的雪原

思考:到南极后,文章借画家的眼睛给我们介绍了每一位科考队员,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什么精神?

(1)学生先自读本部分中的第7-12段,概括出每位科考队员身上分别体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2)学生边读边口头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3)明确:这些科考队员身上凝聚的是一种“南极精神”,即热爱祖国、热爱南极及南极事业,吃苦耐劳、乐观坚毅、无私奉献的南极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科考队员,激励着女画家,使他们面对困难奋力拼搏、永不退缩。

(三)站在长城站后山上

1.站在长城站后山上,画家除了看到了南极壮丽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什么?

(1)学生阅读本部分内容,思考并讨论问题;

(2)学生回答、交流意见;

(3)明确:看到了女画家父亲生前所在单位也派人来南极考察。

2.由此文章引出对女画家父亲的介绍,写父亲的有关内容有何作用?

(1)学生思考、讨论;

(2)师生交流;

(3)明确:突出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丰富了南极精神的内涵,告诉读者,我们一代代科学家都做着美丽的南极梦,也使女画家的行为更加合情合理。

(四)留下三个太阳

1.简述女画家是如何为长城站做画的,她为什么能这样做?

(1)学生阅读本部分内容,探讨上述问题;

(2)师生交流;

(3)明确:环境——异常艰苦时间——历时6天

精神——吃苦耐劳动力——南极精神

2.画家在离开南极前为长城站所做的画上有三个太阳,那么这“三个太阳”有何特殊含义呢?(教师可展示这幅画)

(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科考队员们的分析;

(2)学生自行理解、讨论,说出自己对“三个太阳”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1.解题:

文章以“三个太阳”为题,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了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象、深入思考的余地。

2.明确主题:

这篇通讯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五、作业布置

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河流瓶投进大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作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延伸阅读

《三个太阳》表格式教案13


三个太阳

课题

19.三个太阳

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

3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重难点

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由检查预习导入: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2、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目标同上)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文体特点,了解作者,识字解词,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2)谈谈你对本文标题“三个太阳”的含义和妙处的理解。

(3)女画家所画的壁画上的三个太阳,考察队员们对它分别有哪些解释?发挥你的想象,你能做出更好的解释吗?

(5)作者用概括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在文中画出,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南极精神的内涵吗?

(5)第三部分写了女画家父亲的有关内容,有人说,这些内容与本文无关,你是怎样认为的?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1)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特点: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2)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像、深入思考的余地。(3)略(4)共同点:执着、不怕辛苦、对南极有着无比的热爱。南极精神的内涵:热爱南极、献身南极事业的精神;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5)丰富了南极精神的内涵,告诉读者,我国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做着美丽的南极梦,也使女画家的行为更加合理可信。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请给下列斜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晕船()亘古()右舷()伫立()紧蹙()粗犷()

ǒu心沥血()暴nüè()吞shì()翩xiān()pán跚()

2、掌握成语,关键在于能正确运用。请你用下面的成语造句。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         

呕心沥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晶莹剔透:________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_________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扬了-------------------------。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六、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三个太阳

课题

19.三个太阳

课时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

3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重难点

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由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导入。

2、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生动精彩的语句或者令你感动的语句,从修辞手法及作用等方面赏析。

(2)通过语言的品味,你得到了哪些写作启示?

(3)你能说说本文的选材构思及写作特色吗?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1)例析:“四周一层层雪浪```````”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方法的使用形象地描绘出南极冰山雪海的瑰奇壮观的景象,这一奇景与雕塑般伫立的女画家融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景致。以此为例,课后仿照这种形式,试感受文中其他修辞方法使用的妙处。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一).品味下面语句,根据提示作答。

(1)啊,南极!遥远的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南极!(修饰语突出了南极的什么特点?)(2)一幅壁画终于诞生了!这是人类赠给南极的第一幅壁画吗?(“诞生”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第二句为什么要用问号?)

(二)仿写:“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三)阅读“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认真阅读第①段,思考并回答“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②~⑤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对描写人物起什么作用?3.“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课文中写到女画家用自己的目光观察“南极人”——中国科考队成员时,有这样一句话:“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从选文看,“南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通讯在写人叙事时,往往适当插入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描写,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通讯”这一特点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六、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用复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女画家在南极参建设、抢险、画画的事迹。

讨论补充

记录

(2).妙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短句表达更有力。与无生命的景与物对话、交流更能打动人。(3)选材构思:全文运用了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各部分主要内容,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为线索,明写她的亲身参与和其眼中的南极人,将南极战斗生活的一幕幕呈现在我们面前,暗写壁画“三个太阳”的孕育过程。写作特色:线索清晰,构思巧妙。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富有表现力。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三个太阳》教案教学设计14(表格式)


19.三个太阳

课题

19.三个太阳

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

3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重难点

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由检查预习导入:说说你所知道的南极。

2、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目标同上)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本文文体特点,了解作者,识字解词,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2)谈谈你对本文标题“三个太阳”的含义和妙处的理解。

(3)女画家所画的壁画上的三个太阳,考察队员们对它分别有哪些解释?发挥你的想象,你能做出更好的解释吗?

(5)作者用概括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在文中画出,你能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吗?你能从南极人与暴风雪的搏斗中发现南极精神的内涵吗?

(5)第三部分写了女画家父亲的有关内容,有人说,这些内容与本文无关,你是怎样认为的?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1)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特点: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2)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像、深入思考的余地。(3)略(4)共同点:执着、不怕辛苦、对南极有着无比的热爱。南极精神的内涵:热爱南极、献身南极事业的精神;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5)丰富了南极精神的内涵,告诉读者,我国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做着美丽的南极梦,也使女画家的行为更加合理可信。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请给下列斜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晕船()亘古()右舷()伫立()紧蹙()粗犷()

ǒu心沥血()暴nüè()吞shì()翩xiān()pán跚()

2、掌握成语,关键在于能正确运用。请你用下面的成语造句。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         

呕心沥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晶莹剔透:__________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_________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扬了-------------------------。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六、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为开头创作一个故事。

讨论补充

记录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19.三个太阳

课题

19.三个太阳

课时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

3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

重难点

感受崇高的南极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胆识与气概。了解通讯的特点、选材及构思。体会本文准确、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由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导入。

2、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生动精彩的语句或者令你感动的语句,从修辞手法及作用等方面赏析。

(2)通过语言的品味,你得到了哪些写作启示?

(3)你能说说本文的选材构思及写作特色吗?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1)例析:“四周一层层雪浪```````”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方法的使用形象地描绘出南极冰山雪海的瑰奇壮观的景象,这一奇景与雕塑般伫立的女画家融为一体,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景致。以此为例,课后仿照这种形式,试感受文中其他修辞方法使用的妙处。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一).品味下面语句,根据提示作答。

(1)啊,南极!遥远的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南极!(修饰语突出了南极的什么特点?)(2)一幅壁画终于诞生了!这是人类赠给南极的第一幅壁画吗?(“诞生”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第二句为什么要用问号?)

(二)仿写:“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三)阅读“夜里,整理完好几张速写·······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认真阅读第①段,思考并回答“呼啸声仿佛变成千万只野兽在怒吼”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②~⑤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对描写人物起什么作用?3.“头顶上挂着一颗星星,只有一颗,闪着莹莹蓝光。”“蓝莹莹的星也在望着她。”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课文中写到女画家用自己的目光观察“南极人”——中国科考队成员时,有这样一句话:“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从选文看,“南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5.通讯在写人叙事时,往往适当插入一定的生动形象的描写,结合本文,谈谈你对“通讯”这一特点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六、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用复述的方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女画家在南极参建设、抢险、画画的事迹。

讨论补充

记录

(2).妙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短句表达更有力。与无生命的景与物对话、交流更能打动人。(3)选材构思:全文运用了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各部分主要内容,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为线索,明写她的亲身参与和其眼中的南极人,将南极战斗生活的一幕幕呈现在我们面前,暗写壁画“三个太阳”的孕育过程。写作特色:线索清晰,构思巧妙。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富有表现力。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三个太阳》导学案7(含答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个太阳》导学案7(含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9.三个太阳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文中“南极精神”的内涵,理解“三个太阳”的含义。

2.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悟民族的胆略、气概以及崇高的南极精神。

●重点:明确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黄传会,当代作家,长年笔耕不辍,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希望工程纪实》《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他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曾多次在全军、全国获奖。

2.给加点字注音。

亘古(gèn)粗犷(guǎng)混沌(dùn)

舷窗(xián) 伫立(zhù)  翩跹(xiān)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了筹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

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2)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3)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

形容舞姿的轻盈。 

4.整体感知。

这篇通讯记叙了一位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了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赞颂了我国科学式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5.内容概括,结构分析。

全文四个小标题,引领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

第一部分:女画家向往并争取去南极工作的经过及愿望实现后投放漂流瓶的激动心情。 

第二部分:女画家在南极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写她对南极、对风暴以及对南极人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部分:女画家在长城站过生日以及她在长城站后山上的所见所思所感。

第四部分:女画家为长城站精心制作了一幅壁画,画中的三个太阳给考察队员们留下了艺术想象的宽广天地。

合作探究

问题一:文章为什么以“三个太阳”为题?

本篇通讯的标题“三个太阳”,直接取自女画家为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既紧扣画家的画,又突出南极的特点: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充分想象、深入思考的余地。这里的“三个太阳”可以是指:南极、南极人和南极精神;也可以象征南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是代表不同时期的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老、中、青三代人;可以代表祖国、南极、世界。

问题二:从女画家的种种表现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南极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这位女画家是一位具有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人,具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的人,具有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开拓精神的人。

南极精神:就是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朝气蓬勃、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团结拼搏、豪迈乐观、为国争光的精神。

问题三:文中插叙了画家申请赴南极的始末,申请过程中画家遇到了哪些困难?交代这些困难有何作用?

所遇困难:名额挤不上,自筹部分经费,性别不方便,行业不对口等。

作用:突出女画家争取南极之旅的曲折、艰难,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问题四:读完全文,你会发现文章里一个人物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连文章的主人公女画家都没有名字。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作者提人物名字,意在表明南极精神是我国前后好几代科学家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一种群体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仅仅是某个人身上所具有的。

问题五:文章以“南极!南极!南极!”结尾,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女画家离开南极时对南极的依依不舍之情,对南极人和南极精神发自内心的赞美、崇敬之情。

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认字表中的生字,学写三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多媒体课件,水桶实物,水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水桶,问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就用它打水的,今天这里有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去打水,在井边聊起了家常,她们在聊些什么呢?

2、板书课题: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导言:三个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儿子,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那么和老师一起走进故事中。

2、引导学生读书:

(1)想用什么方式读书?

(2)读书时候对自己提出哪些读书要求?

(3)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识字:

1、出示大屏幕: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谁来当小老师读读这些词句?

2、拼音消掉,再次挑战。

3、看生字:用自己的识字小妙方在小组内学习

3、出示生字卡片:你们瞧,老师带来了几个生字小水桶可爱的字宝宝都藏在里面了,现在考考你们,学生说识字方法。

4、开火车游戏读。

四、指名读文、评价、概括:

过渡语言:老师领教了你们的识字本领,还想见识一下你们的读书本领,谁想读?

1、提出读书要求:你想读几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评价:想对他们的朗读说些什么?

3、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结:你们真了不起,会读书,会思考,会概括。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一)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

1、喜欢默读课文吗?下面我们用默读的方法先读读课文的1—7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画出来。

2、指名读(三个)

3、你们回忆一下平时妈妈爸爸怎样表扬你们的?模仿一下。

4、组内练习交流怎样读好妈妈的话

5、展示:各位“妈妈“谁愿意展示一下,(屏幕上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读后评价。

6、第二个妈妈怎样夸自己的孩子呢?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再读后,问:大家听听他读出了自豪的语气了吗?他读的怎么样,再次评价。

加上动作表情读怎么样?全班学生演示。

7、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咦,前两哥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什么都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对了,这个妈妈非常谦虚。谁来读读,读出谦虚的语气来。

8、小结:是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吗。

过渡:时间过的真快呀,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却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1、指名提问回答。

2、课文哪些词语、句子告诉我们了?读读看。

过渡:这样重的水桶,三个儿子看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我们来学习课文的9—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的后部分:

1、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边读边画)好,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2、默读、画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3、出示三个儿子的话,指名读。问:看到这样的三个儿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4、过渡:正如你们跟三个儿子对话一样,其中一位妈妈还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哪个小组到前面演演。

(三)讨论:奇怪了,我想问问你们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指名说

教师小结:是呀,你想对正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呢?

六、写字:

写三个左右的字。

七、总结全文,升华:
孝顺父母的孩子是真正的孩子,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多辛苦呀,从今天起你们应该怎么做?

说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你们爸爸、妈妈一张长甜蜜幸福的脸,也挺到这首熟悉的歌曲,你们听见了吗?播放《感恩的心》。

三个小学生教案


三个小学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8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评价三个学生的做法,使学生受到“节约用水,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评价三个小学生的做法,使学生受到“节约用水,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的教育。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评价三个小学生的做法,使学生受到“节约用水”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对吗?有一天学校的水龙头没有关好,水哗哗地流着。(电脑屏幕出示课件:图1:没有3个小学生)这时候有3个小朋友,他们分别叫东东、小文和小明的看见了。(电脑课件:在刚才出示的图1上再出示三个小学生)他们面对水哗哗地流着,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你们想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2课三个小学生。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听录音读课文,你认为谁做的对?

2.看图说说大概的意思。指图哪一个是小文,东东,明明?

3.自己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4.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6.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小声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2段)

2.学习第一段

(1)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指导朗读。

①“哗哗哗”中间没有标点,读的时候要连贯紧凑些。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

②“不停地流”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是不住地流,总是流着,那多浪费多可惜呀!所以读得时候把“不停”和“流”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3.学习第二段。

(1)教师过渡语:水就这样哗哗哗地流着,谁看见了?他们三个小学生是怎么做的?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第二幅图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描写他们做法的句子。

(2)朗读学生画出的句子。请学生到前边图中指一指哪是小文,东东和明明?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呢?

(3)师提问:他们之所以有不同的做法,是因为他们的想法不同,那么他们三个是怎么想的呢?小组学生讨论。

(4)小组汇报组内讨论结果

①小文心里想:这水龙头流水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才不管呢!所以走开了。

你们觉得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②东东看见水龙头没关好,心里特别生气,心想:这是谁干的?不把水龙头关好,多浪费呀!我告诉老师去。

教师提问:其他小组有一这组想的不一样的吗?大家想想;东东哪儿做得对,哪儿做的不对?

生:东东知道应当把水龙头关紧,应该节约用水,不能让水白白地浪费掉,这是对的。但没有必要非要去告诉老师,他没有想到找老师的功夫又浪费了很多水,这点做得不对。

教师指导朗读这两句话。“啊……关好?”要读得肯定些,读“我去告诉老师”时,语气变得急促,声音也要提高一些。

③明明心里想:水龙头没关好,自己关上就行了,这点小事我能干,没必要去告诉老师。

教师提问:你准备向谁学?为什么?板书:明明关好水龙头。

板书: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师指导朗读这句话:明明什么也没说,走过去,关好水龙头。

4.朗读全文,讲这“三个小学生”的故事。

四、表演课本剧。

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文、东东和明明,三个人按照课文中的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要求把自己的内心活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表演中可以加上动作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五、小结:

同学们,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老师希望你们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板书:

三个小学生

明明关好水龙头

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倒八字”。

2.会认8个字。

3.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1.学会6个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正确、规范地书写“走、是”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读音。

1.自己小声朗读课文,把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3.抽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4.做猜字游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达到巩固字音的目的。

二、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1.认识偏旁“倒八字”

2.自己识记字形,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形,通过组词了解字义。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小组汇报或推荐组内的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关:上下结构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天”字的上面加上偏旁倒八字就是关。

(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边操作:先出示一张“天”字卡片,然后再从背面向前翻下一小张倒八字的卡片。用这样简单的教具帮助学生记忆“关”字的形。)

组词:关上、关心、开关、关门……

东:独体字。用熟字加上部件的方法记忆,部件横、撇折加上“小”字就是“东”字。组词:东方东西、东风。

“走”和“是”进行比较记忆:“走”字上面是“十”字,“是”字上面是“日”字,这两个字下面都是“”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简单的教具:先出示一张“走”字的卡片,然后从背面向前翻一下一张“日”字的小学卡片就变成“是”了。组词:走好,走路、不是……

明:左右结构的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月”字加上“日”字偏就是“明”字。组词:明天,明白,光明……

5.抽读词语卡片巩固生字和会认字。

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格的位置。

2.根据书后练习2写一写的内容,学生按笔顺笔画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试着在后面的空白田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写完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教师重点指导“走、是”两个字。

(1)让学生观察两个字在田格中的位置,“走”和“是”两个字在田格中的整体位置基本相同,这两个字共同的一笔长横都在横中线上,“走”字的横起笔后稍向上斜一点,“是”字的这一横是平的。

(2)教师范写这两个字。

(3)学生练习书写“走和是”字。

(4)同桌同学相互纠正。

(5)进行展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改!)

5.学生练习书写,每个生字写3遍。

6.抄写词语练习。

明天、明月、文学、东风、关门、关上、走好、走了、不是

四、扩展延伸

你准备为学校,班集体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020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这部谐趣动画由著名动画导演、漫画家阿达执导,儿童文学家包蕾担当编剧。强强合作,碰撞的结果就是,《三个和尚》比《红高粱》更早一步登上柏林电影节领奖台,拿到了银熊奖,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传世经典,并成为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当中的三部入选动画电影之一。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 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不久,来了个长和尚。他一到庙里,就 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 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 样总算还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个胖 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太阳》学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太阳》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内容预览:

《三个太阳》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特点,学习本文是如何通过精心选材、巧妙组材来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

2.体会准确凝练的语言,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3.感悟民族的胆略和气概,崇高的南极精神。

二、课前准备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把每个词抄写一遍。

gn()古断壁残yun()吞sh()c()眉翩xiān()f()盖xi()货白雪ii()kǎi()甲ling()厉lng()角zh()立呕()心沥血粗犷()俯瞰()

2.了解有关通讯的知识。

3.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作为标题新闻。

三、课堂学习

1.问题探究

①找出文中描写南极恶劣环境的语句,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

②文中写了哪些人?主要写的是谁?他们各具什么特点?

③写人离不开写事,认真阅读文本,找出文中所写的典型事件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事件?

④南极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文本赏析

载着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的极地号科学考察船,离开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时,遇到八级风浪。小山似的浪头不停地翻涌而来,在船的周围激起一片片白色浪花。

神了!她不晕船,像老水手一样,一点都不晕,还常常跑到前甲板,看那惊心动魄的巨浪。

她其实老在问自已:我是在去南极吗?真是去南极吗?

【赏析】

这三段写女画家乘坐我国极地号科学考察船,遇到八级风浪时的激动不安。两次强调她不晕船,还说她像个老水手一样,这说明她以前是会晕船的,可是由于此时她想到自己正在通往南极的途中,正在通往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所以现在一点都不晕,还能常常跑到前甲板,看那惊心动魄的巨浪,真可谓神了。作者意在通过对女画家反常表现的描写,表现她梦想将要实现时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

3.当堂巩固

饭后,她慢慢朝后山走去,想让自己翻腾的心潮平静一些。

洁白而柔软的积雪,沿着45度斜坡缓缓向上铺展。每踩下一脚,便出现一个深深的雪窝。慢慢地,一条清晰的、歪歪扭扭的足迹,由山脚延伸到了山顶。

任凭冷硬的风吹拂着头发,她像雕塑一般伫立在山顶。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再远处便是紫雾飘绕的海了。她两眼一眨不眨,久久地凝望着这万古不变的永恒

她在山顶伫立良久。

下山时发现小山包上有间红色的小观测所,她上前趴在窗户上一看,蓦地,仪器箱上一行地球物理所字样映入眼帘。她激动得差点喊起来,这是父亲工作和领导过的所,他们也派人来了!父亲说过,那年九死一生从罗布泊出来,几位同伴曾约好,将来一定要争取去南极洲考察。可是愿望未能实现。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家,父亲为没能去过南极而遗憾。现在好了,我们具备了这种条件,我国已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并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如果父亲还活着,他会来南极吗?会来的,一定会来的!好像是山,好像是海,在这样回答

①请你说说以上文段中画线的两个比喻句有何好处?

②说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会来的,一定会来的!好像是山,好像是海,在这样回答

③文段中提到了她的父亲,你认为是偶然吗?说说你的看法。

④文中用九死一生概括父亲在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的情景,发挥你的想像,用150字左右,写一个父亲在罗布泊九死一生的场景。

四.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呵,这就是南极!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蹒shān()地朝你走来,用真挚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zhu(),又飞走了

2.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使其句义明确。

(1)不仅她的精神令人钦佩,而且由于现在各科研部门要去南极的人太多,因此她可能去不了。

(2)几经周折,她终于成了第三次我国赴南极考察队的一名编外队员。

3.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中新网2006年1月16日电据央视国际消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目前开始对格罗夫山区核心地带展开全面深入的地质考察,着手绘制首张南极内陆地质图,这也将是世界第一张格罗夫山地区的地质图。

这张地质图跟一般大家常见的交通图、地理图不同,在一张地质图上要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综合的地质信息。

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胡健民教授介绍,制作这样一张地质图,专家们必须尽可能地走遍格罗夫山地区每一个出露在冰雪表面的山峰,采集大量的岩石样品,并进行全面的分析。

专家表示,这张地质图的制作完成,将大大提高中国在南极事务中的国际地位。

4.仿照罗洛的诗歌《幸福》中的诗句,在后边的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

鸟是幸福的,它把歌献给了林莽献给了旷野;花是幸福的,它把蕊献给了鸟雀献给了蜂蝶;

二.阅读感悟

但是,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她用画家那一种独特的目光注视着身旁这些南极人。

他,考察队队长,已是第三次来南极考察了。前些年,他到国外参加南极会议,那时我国还没有在南极建站,会议最后要表决时,主持人宣布没在南极建站的国家没有表决权,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的刺激。为了筹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别看他沉默寡言,心里却裹着一团火。前天,他在工地上对大家说:我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名画家,但我们大家都应该是画家,每人添一笔,把长城站画得更美丽!

他,测绘工程师,站里的英语翻译。哪儿活累去哪儿,开车、修艇、驾驶雪上摩托,什么都会,大伙儿开玩笑:给他一架飞机他都敢拆。他太累了,眼皮老有些浮肿,好几次端起饭碗就睡着了。

他,地球物理研究生,典型的80年代青年。风再大,每天四次(包括深夜12点)到后山观测所取数据,够辛苦的。不过他老是乐呵呵的,有时间,还要扭动身子,来一段迪斯科。

他,开驳船又兼长城站邮局局长。那天,他悄悄找到她,说:画家,今天是我儿子生日,求你帮我画张画,就画我现在这种胡子拉碴模样,儿子才一岁还不懂事,等他长大了,我把这张画送给他,告诉他:你爸爸曾经在南极战斗过。

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

5.第2段中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想一想,考察队队长为什么流泪?

6.心里却裹着一团火中的一团火是什么意思?

7.给他一架飞机他都敢拆这一句反映了测绘工程师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8.我们大家都应该是画家,每人添一笔,把长城站画得更美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三个问题的答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个问题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个问题的答案
文本细读:
什么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这些问题,不但是值得孩子们去追寻的,而且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应该认真思考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得到的答案就不相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本篇课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带领孩子们去追寻问题的答案,将深刻的思考演绎得轻松自如。在带给孩子们启迪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亲情、友谊、爱的体会感悟,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美好的情感体验。
更为宝贵的是,这篇课文还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许多问题的答案要靠自己去追寻、去体验、去付出、去实现……我们应该相信,这种探索意识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揉、殿、茅、逐、丘、谊、腔、”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案、胖、朗、茅、丘、翁、姓、谊、浪、挡、航”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剧情,理清文章线索,感受亲情、友谊、爱的神奇与美好,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和伙伴合作表演剧本。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扶放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珍惜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浓浓亲情、真诚的友谊,能学着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生活。遇到问题用心体验、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策略与方法:
抓住对话,读中感悟。“扶”“放”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表演,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三个问题”,指名学生读。
2、师: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大家都有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要来一起看看小木偶的问题,并来帮他解决,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孩子们,那么就先让我们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4、引导学生快速的默读,找出小木偶的三个问题。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师:大家了解了小木偶的三个问题了,你能帮他回答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要强调答案的正确统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
2、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小天使也为小木偶作了解答,让我们看一看小天使的答案。
(1)首先找学生把小木偶的第一个问题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快速的默读第一部分,找到小天使的答案。后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
(2)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和课文对照,谈谈自己的想法。
3、合作表演,加深理解。
先让学生认真读剧本,体会人物情感,把课文读通读熟。然后,在小组中,分配角色,练习表演。在小组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机指导,把表演落到实处。最后,可以推荐比较优秀的小组在班上表演,也可以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一同表演。
4、整体回顾全文,分角色的朗读,美读中品位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茅”:注意不要丢落最后一撇。“丘”:要注意和“乒、乓、兵”的区别,注意写正确。“案”和“翁”每部分要写得扁一些,宽一些,要把字写紧凑。
3、学生独立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自己提出几个问题,写在问题本上,找自己的好伙伴是这解答出来。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剧本,有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排练演出。

《三个伙伴》教案之二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个伙伴》教案之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文讲的是四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读书指导,将读书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读书,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读书过程中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受到三个小伙伴优秀品质的感染,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情感,从而体会一边一边的用法,并练习说话。

3

在读书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角色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制作课件,四个小伙伴的人头像。

学生:预习课文(边读文边看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认识课文中的小朋友了吗?

1(课件出示维佳像)瞧,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郭良、米沙、罗晨像)这三个小伙伴是谁?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学习生字词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生字词多读几遍,句子读通顺。

(2)数清段落,标上序号。

2

同桌相互进行生字正音。

3

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测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方法一:生字词带拼音读(试读、抽读、齐读)。

方法二:生字词去掉拼音读(抽读、开火车读)。

方法三:词语带进句子里读正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角色朗读体会小伙伴的感情,弄明白他们是怎样关心、帮助维佳的。

(1)第一段,重点读第二句,体会维佳此时的心情(图文结合)。

(2)朗读2~8段。

方法一:

①自由朗读。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时,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

②五人小组练习读。老师提醒学生,分好角色练习读,相互评价,练习对话的语言表达效果。

③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读。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他们朗读时对话语气表达得怎样。(评价。)

方法二:

①五人小组练习朗读2~8段。老师提醒一人读叙述语言,四人分别扮维佳、米沙、郭良、罗晨读。注意从对话中体会三个人物的感情。(小组评价。)

②五人小组全班汇报。老师提醒大家注意表演者的情感表达。(评价。)

方法三:

①四人小组去掉叙述语言,角色对话练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当时人物的动作、表情、心情是怎样的。(注意评价。)

②四人小组对话表演。老师提醒评价。

3大家谈: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大家体会到郭良对维佳丢了点心表示关心,担心他肚子饿。米沙对维佳丢了点心也表示关心,还提醒他今后要小心,点心要放在书包里。罗晨不但关心维佳,而且还把自己的点心分给维佳,帮助他。从而体会到小伙伴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怀,激发大家学习几个小伙伴的优秀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四、评价总结,升华主题

1

讨论:三个伙伴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

讲讲我们小伙伴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

五、作业练习

1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1)读下面几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郭良吃面包。

郭良对维佳说话。

郭良一边吃面包,一边对维佳说话。

(2)你能将下面两个句子照样子表达吗?

松松走路。

松松唱歌。

2

描描写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练习组词语。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3)老师示范写包字,学生书空。

(4)集中练习书写其他的字(要求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美观)。

《三个伙伴》教案之一


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练习说话,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4、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知道应该向罗晨学习,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正确辨析三个伙伴的言行,懂得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学生质疑

1、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三个伙伴》

2、学生跟老师读题目。

3、指导认读伙伴。

(1)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的看一看,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们。

(2)师总结,帮助记住生字: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部件是音,部首表意

(3)指名认读

(4)全班齐读

4、学生质疑,教师小结、归纳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读课文,小朋友们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反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

3.指名按自然段读,学生思考:这三个伙伴叫什么名字?

4.指名反馈。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他们间的一件什么事?

6.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由读课文,合作学习

(一)感悟维佳的难过。

1.教师导入:维佳不小心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点心了,只有维佳站在一旁。

2.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你是维佳你会怎么想?心情怎么?

3.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男女分别读,比一比谁读出了维佳难过的心情。

(二)了解小朋友的行为

1.教师创设语境,学生读课文:小朋友们,维佳的点心丢了,他的心里多难过,呀,不少伙伴看到了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

2.指名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些句子。特别的小伙伴说话时的内容,最好能读出当时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5.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些句子。

6.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议。

7.学生再读。

四、体会维佳的心情

1.教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维佳,郭良说:真糟糕!到吃午饭还有好长时间呢?你心里会怎么想?心情怎样?

2.教师小结,再启发。

3.罗晨把一块抹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分一半给维佳吃。维佳会说什么呢?你们小组讨论、讨论。

4.小组反馈。

五、拓展思维、

1.教师小结课文的内容。

2.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个小伙伴,为什么?

3.学生自由的说自己身边发生过的类似的事情。教育孩子树立班级的典型。

六、指导手写

1.全班读课文。

2.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3.教师重点教写难字。

4.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个小板凳_语文教案


一、教材概述:

《三个小板凳》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事,在叙述时,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在人物对话中体现爱因斯坦强烈的自信心和做事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

(2)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尝试以课文文本为中心的初步的自主、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配合课文的录像片 、 电脑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学难点:感受到爱因斯坦做事肯花时间肯花力气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都不是很强,而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又是据学生生活年代久远的,可能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我巧妙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进行讨论、交流、汇报。学生通过与文本交融、碰撞,实现了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自我建构。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六、教学程序:

(一)揭题

1 、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 2、读题,学习凳:你想问什么?(谁的小板凳?为什么有三个?)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自己分析理解。教师巡视。 2、自主学习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组长抽查每个同学认读生字、正音情况。

4、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形声字识字法,部件组合法,加、减偏旁法,字谜法等。 5、用生字组词。

6、检查巩固:开火车式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课文的第几段告诉我们的?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读文,指导评价。

(四)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三个小伙伴


三个小伙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记忆字形的方法。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不漏不回读。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用谜语,引出新课

1、猜谜语:老师带来了三个谜语,想猜吗?(说谜语,生猜)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袋鼠)耳朵象蒲扇,身子象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泥水中洗浴,山林里长大。耳朵小小硬嘴巴,拱个树坑全靠它。(野猪)(出示:“小野猪、小象、小袋鼠”图片,贴在黑板)

课件出示词语“小野猪、小象、小袋鼠”跟老师来读读它们的名字。(师领读,生跟读。)

它们是三个——(小伙伴)

(1)这个词(伙伴)谁会读?(指名读,板书拼音)

(2)这两个字都是单人旁。伙就是单人旁加个火。伴就是单人旁加个半。谁再来读。(再指名读)

(3)“伙伴”是什么意思啊?(指名两生说)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讲的就是这三个小伙伴的故事。读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字音能读准吗?

1、读一类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伙伴、嘴巴、把、拉手、一同、没有、不要紧、就用)老师这儿有几个词,看看你会不会读?(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比较“把”和“巴”的声调,同是后鼻音。拉是边音;伴是前鼻音。)

过渡:你们可真能干,字音读的真准!老师这儿还有几个词,你会读吗?

2、读二类词

出示二类字组成的词语:锄头箩筐鼻子拱出。先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3、重点指导几个词

(出示:拉手嘴巴锄头鼻子)读好拉的边音。后三个词轻声的读法。

4、再读词语,理解词义:

(1)一同

一同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说说。上课时我们一同干什么?课间,我们一同干什么?

(2)嘴巴

小野猪的嘴巴在哪里啊?小朋友的嘴巴呢?指一指。

(3)箩筐

见过吗?都是竹子头,是竹子编的。(出示图片)

5、读课文

你们真棒,字词读得真好,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好。再练一练,待会儿读给大家听。(生自由练读)准备好了吗?

(1)第一自然段谁来?(指名读)范读“上山栽树”

(2)第二自然段谁来?(相机出现问句,硬硬的嘴巴)抓住“拱出了”(轻声)及句子的停顿、树坑的,硬硬的读音。

(3)第三自然段谁来?(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及“栽进”、轻声词的读音

(4)谁来读第四自然段?

A、指名读。B、出示(三个动宾词组)(指名三生读,一生连起来读)齐读这一段。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相机出示长句子,指导读好“吸足了水”“湿湿的”,和标点符号,再读句子。)

(6)第六自然段

A、指名读B、分步出示“又跳又笑”“围着小树”“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指名读。C、齐读。

4、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一同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它们各自用了什么工具呢?(指名说,相机板书)

5、小结

(回到课题)三个小伙伴,也是三个好伙伴,合作栽树,它们是怎么栽的,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小朋友课后查查这三种小动物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三、写字指导:

1、巩固字音、字形

生字朋友还记得吗?(全部出示)齐读。(读一遍)打乱顺序读.观察老师为什么这样排列字呢?

2、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

左右结构的有:拉把没伙伴写时左窄右宽。没,右上不是“几”。

就左右差不多宽。

上下结构的有:要上下部分写扁些,要紧凑。

3、笔顺(1)小朋友回家都预习过了,老师要考考你们几个字的笔顺。

(2)(书空:巴没)“巴”字怎样写?“没”字怎样写?看来你们真的会记字了,看看在田字格里怎样写好它们。

4、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A伙伴(讲结构,左窄右宽)范写

B看老师写巴(强调竖弯勾,上面部分扁点,竖弯勾的竖不要太长,弯过来要宽些。)范写,拿出笔(写字姿势训练)描一个,写一个。把,(范写)描一个,写一个。

C拉没就其他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好捺是平捺,起笔轻轻,捺脚停停,捺出捺尖。描一个,写一个。

D同(同字框里一和口)

E要(上下结构,上下都要写扁些,女的一横最长。)

F反馈。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生字,还会读了课文,收获可不少。课后请大家完成习字帖,默默词,再把课文读一读。

板书设计:

硬嘴巴

19、三个小伙伴皮口袋栽树

长鼻子

19三个小伙伴


课题

19三个小伙伴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5个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重点

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猪、小象和小袋鼠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承担任务的主人翁态度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质疑。

四、指导记忆生字,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朗读感悟课文。

三、演一演。

四、作业。

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同座检查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1、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指名学生交流。

3、范写。

4、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1、生字词抽读竞赛:

伙伴挖坑施肥

2、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小野猪做了什么?(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地二自然段。

b、指名说。

c、指导朗读。

(2)小袋鼠做了什么?(第三自然段)

(3)小象做了什么?(第五自然段)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又跳又笑?

1、小组合作。

2、全班表演。

3、评价。

1、朗读课文。

2、回家把故事演给家长看。1、学生齐读。

2、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学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

2、每小组的代表发言。

1、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学生临写。

1、学生比赛读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

(1)小野猪用什么挖树坑?他为什么能做到?

(2)小袋鼠、小象分别是怎样运肥料、浇水的?

4、体会小伙伴的心情。

小组试着表演,改进。

设计

19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硬嘴巴拱树坑

小袋鼠皮口袋运肥料

小象长鼻子浇水

《《三个太阳》教案16》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幼儿园太阳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