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3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09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3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32”,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材分析: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章的知识内容可分为单质、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三大块。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科学探究法等。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实验观察的方法。
3.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钠跟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4.在归纳金属钠、铝的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5.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重点、难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教学过程:
〖引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金属制品,如:飞机、船舶、汽车、铝合金门窗、家用炊具、硬币等等。为什么在现代科技、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这些金属和合金?金属为什么都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通过本章的学习,大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过渡〗钠具有哪些性质?
〖发放学案〗(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引言〗观察实验桌上的金属钠----首先观察金属钠的存放,然后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内物质的气味
〖问题提出〗金属钠为什么要放在煤油中?这与金属的哪些性质有关?并主要通过这个问题的科学探究来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投影〗思考并填写活动表

交流研讨: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可借助图3-2)
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

〖小组讨论〗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评价与概括〗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媒体展示实例〗
物质研究它们的性质的主要方法
氧气观察和实验法
氢气观察和实验法
锌和铁观察和实验法
盐酸观察和实验法
非金属的通性分类、比较法
金属的通性分类、比较法
酸的通性分类、比较法
2.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可例举氧气、铁、盐酸或二氧化碳)
观察物理性质预测化学性质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
分析现象并解释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过渡〗通过同学们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应该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我们先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板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过渡〗通过同学们交流与探讨,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板书〗观察法
(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3)实例:
〖投影〗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实验目的〗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
2、学会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揭示物质的性质;
3、通过实验观察,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等物理性质。
4、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试剂和仪器〗略
〖实验内容〗
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颜色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延展性强弱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分析(或结论)
(1)
(2)
(3)
(4)
(5)
〖概括〗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展性好。查表或看书可知金属钠熔点为97.81。C,沸点为882.9。C;密度为0.97gcm—3。
〖现象分析〗亮、浮、熔、游、嘶、红现象的分析
〖概括〗与现象有关的金属钠的性质
〖板书〗
一、金属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科学探究〗
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验证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归纳与总结〗钠的化学性质
〖问题的升华〗金属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问题的解决
〖拓展延伸〗
1.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2.做一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果。
〖分析和结论〗略
〖过渡〗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是否它们都不与水反应呢?实际上如果将铁块烧红插入水中即发生反应,可否设计实验证明并检验其产物?
〖板书〗3Fe+4H2O====Fe3O4+4H2
〖科学探究〗
〖介绍〗原教材中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产生气体的检验等几部分
〖分析〗图3-9装置。
〖设计〗如果提供给你三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喷灯及其他必要的仪器和物品,画出你设计的装置简图。
〖小组讨论〗
〖表达与交流〗
〖课件展示、分析和结论〗
〖比较与概括〗由以上内容可知,钠比铁活泼。
〖投影〗布置学生阅读填写活动表:
.运用所学知识,比较金属钠与金属铁的性质。
性质相同点不同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拓展延伸〗
1.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测金属可能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2.铁粉为何看不见银白色光泽?铁有银白色光泽,为何铁又称为黑色金属?
3.哪些金属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实验室有单质金属钠,可以说钠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吗?
〖过渡〗在此,我们使用了分类法和比较法。
〖板书〗分类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板书〗比较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补充习题: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拿金属钠?
3.能否把钠保存在汽油里或四氯化碳(CCl4)中?说明理由。
(提示:汽油易挥发、易燃;CCl4的密度比钠的大。)
4.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在盛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5.有人说“钠是一种还原性很强的金属,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延伸阅读

金属的化学性质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一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金属单质的共性(物理性质);
2.掌握钠、铝与氧气的反应,了解其他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钠及其他较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
知识梳理:
一、金属的通性
1.物理性质
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像,有、、、等。
2.化学性质
金属可以与非金属、酸、盐发生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Mg与O2反应:;
⑵Zn与盐酸反应:;
⑶Al与CuSO4溶液反应:;
⑷Cu与AgNO3溶液反应:;
3.分析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最外层电子,容易。金属的这一特点,使得单质往往表现出,因此遇到有氧化性的物质,如氯气、硫时,能发生氧化反应。
二、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注意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钠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气的反应
三、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
2.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2)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课下作业:
1.通过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aB.NaCl
C.NaOHD.Na2O
3.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A.NaOHB.Na2O
C.Na2O2D.Na2CO3
4.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6.金属钠在水中浮在水面上,在煤油中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gcm-3,推测钠的密度(gcm-3)是()
A.大于1.0 B.小于0.8
C.介于0.8~1.0之间 D.不能确定
7.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星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⑥不能燃烧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④⑤D.④⑤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CuOB.Al2O3
C.Fe2O3D.SiO2
9.农药波尔多液可用于水果灭虫,是由石灰水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而成的悬浊液。它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反应。在该反应中,对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铁发生还原反应
B.铁发生氧化反应
C.铁是还原剂
D.1mol铁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器皿盛放食品
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11.将钠加入到下列溶液中,既产生气体又产生沉淀的是()
A.KClB.Na2SO4
C.MgCl2D.KNO3
12.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可能有如下现象发生: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光亮的银白色表面变暗
③生成白色块状固体④发生潮解变成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为:,按照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
⑵;
⑶;
⑷;
⑸;
13.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经过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燃。
⑴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其作用是。干燥管还可以用(装置)代替。
⑶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课题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本课题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以实验探究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分类研究,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置换反应,归纳总结金属的有关反应规律,并通过对规律的应用,达到落实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3.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引导学生推测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然后设计实验验证。

三、教法分析:

“问题引入→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应用规律”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金属与氧气反应采用回顾→自主学习教学方法。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活动

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由资料卡片引入课题:拿破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为学生设立疑问,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学生活动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描述曾经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设疑:其它金属是否都可以与氧气反应呢?

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师生互动

刨根问底:黄金能和氧气反应吗?

为什么真金不怕火炼?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到金属活动性不同。

师生互动

问题一:通过镁、铁、金等金属与氧气作用的情况,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得到提升。

师生互动

问题二:

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为什么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呢?

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师生互动

帮帮忙:小明家有一个变黑了的铝锅,他妈妈觉得颜色很难看,经常拿钢刷来擦洗这个铝锅,她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

归纳:金属与氧气反应

通过小结,使学生对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认识系统化。

教师活动

在第七单元已简单介绍实验室里是如何制取氢气的,你知道选择的是什么药品吗?

既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活动

活动与探究一: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进行分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师活动

卡通图形象表示金属与酸的反应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该图惟妙惟肖地表现了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教师活动

问题三: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总结,使学生对金属与酸的反应有更深的认识。

学生活动

书写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给学生书写的规律,为学习置换反应做铺垫。

师生互动

这些反应有何特征?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到置换反应的特点,掌握置换反应这个基本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

练一练

通过练习,强化了对置换反应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教师活动

知识回忆: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引导学生推测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学生活动

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教师活动

归纳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要求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牢固记忆。

教师活动

活动与探究二:利用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你能根据桌上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吗?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深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

学生活动

练一练

使学生对如何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有更深的认识,并总结判断的方法。

师生互动

小结与反思:你能将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同学们分享吗?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把本节课的知识系统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师生互动

走进生活:

视频:真假黄金案

你能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金吗?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生互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拿破仑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解开其中谜团了吗?

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学以致用。

师生互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需要解决吗?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交流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活动性:MgFeAu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活动性:MgZnFeCu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三、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八、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应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教师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学生还没有盐的概念,因此教材中只能说金属化合物,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的是,镁、锌、铁等与稀盐酸的反应比稀硫酸的反应快,但两者反应的趋势是一致的,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应注意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主要方面即反应的趋势。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成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总结自身获得的经验和不足,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启发学生反思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联系实际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总结、反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发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补救措施。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不断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班级姓名月日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铝分别跟O2反应的有关性质
2、了解铝的还原性,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跟氧气、水等反应)
2、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
教学重点
1、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2、铝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预习纲要
【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
2.镁条燃烧、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
4.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
等发生反应。
课堂导学
一、钠的化学性质
(一)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一块金属钠,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
【实验—2】把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并加热。
记录观察的现象:1、刚开始切割面有,迅速变,
生成白色的(化学式为)
解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时钠首先接着,产生火焰,
生成色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二)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3】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操作现象原因
用镊子取一块黄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取其表面的煤油,投入到滴有几滴酚酞的冷水烧杯中
 1、钠在水面

2、钠成光亮的小球
3、小球在水面上
4、发出的响声,最后小球消失
5、水溶液变色9、钠的密度

10、钠的熔点

11、反应剧烈产生的
推动小球移动
12、反应剧烈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气体
13、有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和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问】实验室如何保存钠?保存的目的?
二、铝的化学性质
(一)铝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4】1、用坩埚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
记录观察现象: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用坩埚夹住加热至熔化。又有什么现象呢?
记录观察现象:
解释:
【问】这两个实验在操作上的不同点: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结论】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就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铝、镁等)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二)铝和强碱溶液(NaOH)反应:(看视频)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热,迅速伸进氧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红棕色的固体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
4.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Na2OB.NaOHC.Na2CO3D.NaCl
5.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NaB.NaClC.NaOHD.Na2O
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A.NaOHB.Na2OC.Na2O2D.NaHCO3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
9、将绿豆大小的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见练习册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新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新人教版)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
(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