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8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周次

第二周

授课人

张文权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

(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补充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2页图片,让同学说说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进行新课

1.声音的产生

(1)教材所给的四幅图,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声音产生的情况,让学生发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2)实验探究,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

方案一: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①能听到什么?同时注意观察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②当震动停止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二:让学生用刻度尺做实验。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情况:①听到什么?此时的尺子处于什么状态?②当振动停止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讨论)阅读课本P13想想议议,教师解释:

蝉的发声器官在腹部,它是以振动鼓膜的方式发声,再经过其他部位的共鸣,便能将声音传播到很远。所以,蝉的发音既不是翅膀的振动发声也不是腹部摩擦发声。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A、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

B、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

C、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E、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F、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3)知识小反馈

①人在说话唱歌时,用手放在喉咙附近,便可以感到喉咙在;打鼓时用手轻触鼓面,也可以感觉鼓面在;用手按住鼓面,使鼓面停止振动,发生也就了,这些事实证明声音使由物体的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

2.声音的传播

(1)情景设置:观看教材图1.1-5宇航员在太空用无线电波交谈,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它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声音的传播有什么条件吗?

(2)探究活动:

①(固体传声实验)用课桌做实验,一只耳朵贴在桌子上,另一只耳朵堵上。另一个同学在桌子的一端敲打桌子。

②同学阅读p15“想想议议”并距离回答。

(3)声波

既然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那么同学知道声音在这些介质中是怎么传播的吗?阅读P15内容。

(4)知识小反馈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钢轨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海水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声速

(1)情景设置当你面对着障碍物大喊一声,过一会儿能够听到你的声音,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其实,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的,我把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描述声音们传播的快慢。

阅读课本p15“小资料”,并比较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2)声速公式:v=s/t。其中v表示声速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s表示距离,单位是m(米);t表示时间,单位是s(秒)

完成p16“想想做做”

(3)知识小反馈

①、敲一根长长的铁管,能听到几次响声?分别是从那里传来的?

②小明对着高山大喊了一声,经过3秒后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则小明离大山的距离大约是多少?(v=340m/s)

4、本节知识小补充

(1)回声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形成的,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秒。

计算: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已知:v=340m/s,t=0.1s

求:s

解:s=vt/2=340m/s×0.1s/2s=17m

答: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17m。

(2)雷电

打雷和闪电同时发生,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光速比声速快

引入课题

对学生活动结果进行点评

创设情景

指导点评

创设情景

教师指导

教师辅导

学生实验探究

作答

思考并做答

思考

探究

作答并解释

思考讨论并解释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

3.声速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声速公式:v=s/t。其中v表示声速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s表示距离,单位是m(米);t表示时间,单位是s(秒)

(3)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4)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回声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秒;能听到回声的最短距离是17m。

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作业设计

1.“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1、3、4、5.

2.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教学反思

精选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知道骨导的原理?
●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三、声音的特性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五、声的利用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周次

第二周

授课人

张文权

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的构造。

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重难点

(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回顾复习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反馈练习

一、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

3.人能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是多少?最短距离?

二、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感知声音的?

三、进行新课

1人耳的构造

(1)情境引入引用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导入,突出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做一些动作,发出一些声音,然后问学生:大家听出老师在干什么吗?在突出耳朵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声音,而耳聋的却听不到?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流程图

①讲述结合课本第17页图1.2-1人耳的构造图以及学生以前学过的生物知识,简述人耳感知声音的经本过程。

②提问要求同学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将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

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③失聪的原因:当人耳某个部分发生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就会失去听觉,成为聋哑人。

④问题探讨难道耳聋的人就一定听不到声音吗?

2.骨传导

(1)提出问题《千手观音》的舞蹈演员都是聋哑人,它们靠什么来感知音乐?

(2)分组实验做课本第17页“想想做做”。

(3)介绍《千手观音》的排练方法。《千手观音》的舞蹈演员在排练时,站在木头上。指导老师敲打一面打鼓,通过木头有节奏的鼓点传递给演员。

3.双耳效应学生阅读P18“科学世界”了解什么是双耳效应。

四、本节知识小反馈

1.外界传来的声音会引起人耳中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之后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到方式叫做。

3.学生们一起玩耍时,如果一个人凑到另一个人的耳朵处大声喊叫,这样做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不礼貌

B.可能引起矛盾

C.容易受到惊吓

D.可能振坏耳朵的鼓膜造成耳聋

提问

设疑

讲述

解释

设疑

讲述

思考回答

猜想讨论回答

思考并讨动手绘制

讨论

思考

动手

实验

阅读

举手

回答

板书设计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人耳主要有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等组成。

2.怎样听到声音

(1)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失聪的原因:当人耳某个部分发生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就会失去听觉,成为聋哑人。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传到听觉神经,声音的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就是双耳效应。

教学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作业设计

1.“学习高手”p19,1、3、5、7题。

2.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2课时

编写:执行:

课题:§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总序(2)

课标要求:

1.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观察并体验声源发声时在振动,观察并体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能传声。

3.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身边的声现象,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回声及回声的应用

实验准备:

1.音叉、乒乓球、喇叭、小泡沫球

2.闹钟、玻璃罩

3.笛子、口琴等乐器

教学方法:层层深入法对比研究法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阅读理解

教程:

一.引导学生看章首图,可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关于大象你了解多少?

(2)你认为大象之间如何交流?

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1)引导学生看图1.1-1

(2)自我体验:让学生自己轻摸喉头声带处,练习发声a、o、e等。

(3)探究: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小结并板书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声源)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怎样向远处传播?

探究:

①提出问题: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②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作媒介。

③进行实验:

a.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离开一条缝,再试一试。

④交流小结:声音要靠介质传播。

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振动的物体带动周围的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这些随发声体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他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发声体产生的振动,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声波。

(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将在界面发生反射,声波

返回形成回声,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想想议议:声能在液体中传传播吗?

3.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速的大小早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记住:150C时空气中声速是340m/s

学生自己阅读《小数据》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三.想想做做: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通过评估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V.t/2

四.探究

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几次响声?为什么?

如果长铁管中还装有水呢?

五.课堂小结:

按板书进行,强调声速、原声、回声。

六.作业:

1.P16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2.实验探究(一)

文章来源:http://www.jab88.com/j/70732.html

上一篇:温度的测量 下一篇:认识可能性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