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三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7

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三课时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三课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二小参考教案一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课文第5段。了解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更加热爱小英雄。
(二)能看着图,按图的顺序说一说王二小是怎样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三)听写句子。
(四)用常常帮助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
(一)学习课文第5段。联系全文,了解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
(二)用词写句子。
三、教学难点
用词写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1~4自然段。使学生回顾一下前4段的内容。
(二)看着前三幅图,说一说前4段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5段。
1.指导学生看第四幅图。八路军有的端着步枪,有的举着手枪,有的投着手榴弹,嘴里喊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在狠狠地打击敌人。敌人那边只是浓烟滚滚,看不见人影,说明敌人全被消灭了。
2.齐读第5段的课文。
3.指导朗读这一段:
八路军冲下来全部消灭要重读。(学生试读,指名读。)
(四)小声读全文;说一说王二小是怎么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
1.自己小声读课文。
2.自己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向大家说一说。
(五)听写句子。
1.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听写句子。课后作业第2题。
3.反馈听写情况。
(六)用常常帮助各写一句话。
1.先找出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他常常一边放羊,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2.给学生提示句式:
(1)谁常常干什么?
什么地方常常有什么?
(2)谁帮助谁干什么?
谁怎样地帮助谁?
谁在谁的帮助下有什么变化?
3.让学生口头说话。
4.落实笔头,用这两个词各写一句话。
5.把你写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编辑推荐

一年级语文上册《ZCS》第三课时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ZCS》第三课时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年级语文上册《ZCS》

时教案

、复习及整体认读音节

1、做“摘苹果”的游戏。(把声母和音节写在苹果的背面,学生摘下来好读后面的声母或者音节,读对了就能得到这个苹果。)

2、带拼音自由拼读5个生字:“做过了不乐”。

3、反馈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练读5个生字。

5、组词读,巩固5个生字。

二、认读字词,读儿歌

1、巩固音节,自由拼读

文儿歌。

2、在老师的带领下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3、在儿歌中画出生字读

读,读会了就读给自己的伙伴听。

4、学习小组讨论怎样记住生字。集体交流:区别“了”“乐”的音形义。

5、你在上数学

时,认真吗?做题就象过桥,所以,想想今天数学

,你过了几座桥啊。

6、熟读儿歌: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做动作读。

7、复习5个生字。(引语:看看你能过这五座桥吗?)

三、看图读词语

1、拼读词卡。(

文插图内的词语)

2、说话练习:用“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做什么?”说

句话。

3、看图说话:把这幅画连起来说

说。

4、联系生活,说说你在家里会做哪些家务事?

四、作业布置

爸爸妈妈都很辛苦,说说回家打算帮家人做

件什么事情?(这

环节将留做家庭作业)

五、板书设计

z—zic—cis—sizi—zaci—cusi—se

一年级上册《dtnl》第三课时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上册《dtnl》第三课时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dtnl》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课件出示字母:

dtnliaoue

2.闪现声调符号,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大家拼读音节。

(1)出示dī、dí、dǐ、dì

(2)拼读ná、tí、dú

二、学习生字,朗读儿歌

1.课件出示“马路”“泥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

2.课件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马、土、不”,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领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4.教师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5.教师范读儿歌。

6.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

7.指2~3名学生朗读儿歌。

8.男女生对读儿歌。

9.齐读儿歌。

三、巩固练习

1.带学生到拼音乐园中去玩:学生找出音节,自己试着拼读。然后集体交流,熟练拼读。

2.学儿歌:

帮你学dtnl分清n和l

ddd,座钟笔筒摆成“的”。哪吒出关nnn,

ttt,时装表演当模“特”。小孩赶猪lll。

nnn,杀出关门是“哪”吒。唱着歌,想着图。

lll,一根小棒竖直“了”。n和l,我会啦!

3.学生自己尝试编儿歌。

四、拓展作业

1.和父母一起做游戏,看看谁读得准确。

2.自己挑拣写得稍差的字母练写。(自选)

板书:

dtnl

d-e→ded-ɑ→dɑd-i→did-u→du

t-u→tut-ɑ→tɑt-i→tit-e→te

n-u→nun-ɑ→nɑn-e→nen-i→ni

l-u→lul-ɑ→lɑl-e→lel-i→li

一年级上册《angengingong》第三课时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angengingong》第三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上册《angengingong》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牢固掌握生字,能自己拼读一段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enging的发音,及拼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表演读儿歌《两只羊》。

二、学习三拼音节

1.复习三音节的拼读方法。生练习拼读,指名读,齐读。

2.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用语巩固读音,如:zhuang(服装的装),chuang(门窗的窗),qiong(贫穷的穷),shuang(双手的双),xiong(凶猛的凶)。

三、学习音节词

1.学习音节词tàiyáng

练习拼读。学生试拼:指名读。

指导书写。

2.扩展练习。

比一比,说说每组字母有什么不同

an——angen——engin——ing

拼一拼

dàyànbāngmángfēngzheng

xìnfēngnàozhōngshāndòng

dēnglongyínghuǒchóng

读一读

老师老家白鹅天鹅花朵一朵花下雨雨衣大桥一条河一条鱼

(四人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短文

1.谈话激趣:到今天,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完了。大家借助拼音可以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了。出示短文。

2.学习朗读短文。

a学生自由读短文,教师巡视。

b指名读,随机正音。(重点指导朗读第一句)

c教师范读,领读,指名读,赛读。

3.了解短文意思,问: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词语卡片:老师,小文,一朵,白鹅,一条)

4.识记生字。

看拼音读词语;去掉拼音读词语;去掉词,只读生字;文、师、老、鹅、朵、条

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问: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句子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2.小朋友们爱老师。

3.一条条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学生自读;同桌相互检查;指名读)

五、扩展练习

1.学习词语搭配

↗()↗()

一条→()一只→()

↘()↘()

2.谜语

多彩绳子颜色鲜,

两头弯弯挂蓝天,

要说绳子有多长,

这山挂到那山前。

(回家给爸妈猜,猜到了送他们儿歌《彩虹》)

板书设计:

angengingong

angāngángǎngàng

engēngéngěngèng

ingīngíngǐngìng

ongōngóngǒngòng

an——angen——engin——ing

整体的认读音节ying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文、数、学、音、乐”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指名说说今天的课程。

二、读一读,连一连

(一)教师出示“他、打、马、画”等12个字的卡片,指名读,并说说每个字的声母和韵母。

(二)出示“读一读,连一连”中的练习,引导:为什么把“他、打、马、画”与韵母a连起来?

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连的理由。(因为“他、打、马、画”的韵母都是a.)

(三)学生照样子连一连。

(四)同桌合作,相互检查。

三、读一读,找一找

(一)教师出示“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中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二)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教师出示插图,引导:这幅插图里藏着这些事物,你能找出来吗?

(四)学生小组合作,在插图里找一找。

(五)指名上台一边读一边在插图里指出相应的事物。

四、和大人一起读

(一)课件出示窗花图片(梅花、雪花、喜鹊、鸡、鸭、鲤鱼、胖娃娃),学生说说各种图案的名称。

(二)结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窗花”,了解“剪窗花”的过程。

(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四)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节词:méi hu xu hu x què wi ba。

(五)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

(六)小组赛读儿歌,全班齐读。

(七)学生尝试背诵儿歌。

五、课堂小结

(一)组织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二)教师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第三课时教案版本1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第三课时教案版本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乌鸦喝水参考教案一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遇到困难要动脑想办法的教育。
(二)区别3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区别3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
区别3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口渴旁边找水喝水升高
许多到处怎么就
(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先小声读全文,然后能看图讲一讲乌鸦找水的过程。
2.出示书上的三幅插图,让学生看图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说一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且加深对课文理解)。
(1)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
以上两个问题不一样,第一个问题学生从第四段找答案即可。第二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它遇到困难就积极地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困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把题目用投影片打出来,让学生读一读题中的句子和括号内的词。
3.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完成这道题,填在书上的括号内。
4.讲一讲,你为什么这么填?(在这个过程中,区别这三组近义词的不同意思。)
(1)到处:是各处,处处的意思。处处,各处的意思。到处,还有所到之处的意思。用到处一词,能体现到乌鸦口渴得很,找不到水时的着急的心情。
(2)什么:问的是具体事物。他用的是什么工具?
怎么:问是具体办法。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本句填怎么一词,表示看到水而喝不着,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3)办法:是指办一件事的方法。
用法:是指使用一种东西的方法。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在这里,乌鸦要喝水,可就是喝不着,怎么办,必须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所以用办法一词,而不能用用法。
同学们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出,有时一字之差,词的意思,句子的意思就不同了,所以要用词准确。
(四)学习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一方面是知识方面;另一方面从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来谈。
【板书设计】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三课时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第三课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

时教案

【教学内容】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二、学习日积月累

1.

件出示P40两幅插图,指名说说图上分别画的什么内容。

2.

件出示古诗《赠汪伦》,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3.教师用

件出示古诗中难读的生字:赠伦欲踏潭及

4.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5.学生逐句读古诗,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6.师指导朗读古诗,读出朋友间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7.学生听古诗诵读录音,边听边记,边听边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情感。

8.生再次试读古诗,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9.师逐句讲解《赠汪伦》大致意思。

10.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古诗。

11.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拓展

李白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能读通顺即可。

四、布置作业

1.

后比赛查生字,看谁查得又好又快。

2.搜集学过的李白的诗,背给同桌听。

一年级下册《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三课时教案


小白兔和小灰兔参考教案一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从小热爱劳动,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二)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二)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教学难点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要讲得简练明了。
四、教学过程
(一)读全文,边读边对照插图,想一想每段的内容是什么?
(二)分段读课文,分段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读课文1~3自然段:
先自己读一读,然后练习说一说从这三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读4~6自然段,方法和前边相同,注意把小白兔和小灰兔对比着讲一讲。
3.读7~9自然段,重点谈最后一段的体会。
4.从小灰兔的教训和小白兔的事实,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多让学生说一说。
(三)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读题目要求。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先口头填空。
3.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读的时候,每两句结合起来读,正好形成对比,以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结合起来读。
4.指导学生填空,并且抄写句子。
(四)听录音朗读,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同学们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静心地听朗读,边听边想一想每段之间的联系。
然后同桌互相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要求简单,明了。
最后指名在全体同学面前讲故事。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

时教案部编版

【教学内容】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的“词语篓”里多了哪些词语宝宝。

2.指名交流,并读给大家听。

3.全班交流。

二、书写提示

1.指名说说学过几种汉字结构。

2.讨论交流

本P99页四个汉字的结构。

3.师示范书写“床、左、居、包”,学生观察书写顺序。

4.指名说四个生字的书写规则。师生共同评价。

5.生描红,师边巡视边辅导。6.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你已积累了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能说几句大家听听吗?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3.

件出示“敏而好学……”等名言警句。

4.师范读,生思考:这几个名言警句都和什么有关?

5.指名说。

6.生自由朗读名言警句,圈出生字,组内互学。

7.逐句朗读,边读边弄清句子的意思,师生互评。

8.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齐读。

9.组内尝试背诵。不会背的其他同学帮忙。

10.师指导背诵,指名背。

11.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12.全班齐背。

四、作业

背诵“敏而好学……”等名言警句。

一年级上册《明明上学》第三课时教案分析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明明上学》第三课时教案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明明上学》第三课时教案分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教学目的: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

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二、朗读课文前两段。

三、图文对照,讲读第三、四自然段。

(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明明?

2、学课文。

(1)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

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

(板书:喊)

(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

(板书:刚、就)

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小文,如果你不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

4、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

四、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六、作业:背诵和默写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知道了以后要向明明学习做个听人劝告、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二课时教案


王二小参考教案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认真看图,看懂图意。

(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小英雄,学习英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小英雄。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王二小不怕死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本课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1.范读。

2.学生回答。

本课写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事。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边听边数一数共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①第一句话介绍王二小,他是儿童团员。

②第二句写他在干什么。理解常常是经常的,不是有时。看图理解一边一边。

(2)从图看王二小的神情。他认真地观察周围有没有敌人出现。

(3)从八路军一词,知道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4)指导朗读:常常一边一边要重读。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这段:标出共有几句话,然后边读边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扫荡指敌人到村子里烧、杀、抢。当时日本侵略军有三光政策,那就是一进村,就烧光、杀光、抢光。

(2)看插图,一看到敌人刺刀上挂着太阳旗,就知道是日本侵略者。敌军正在喊王二小,叫他给他们带路。

(3)再读一读这段,说一说这段的内容。敌人来扫荡,在途中迷了路,让王二小给他们带路。

3.学习第3段、第4段。

(1)先认真观察第三幅插图,看一看王二小在干什么?敌军官在干什么?

(2)小声读这两段课文。想一想:

王二小给敌人带路了吗?

结果怎么样?

(3)指名读第3段课文。想:王二小是怎么做的?怎样理解装着顺从的样子?王二小甘心给敌人带路吗?为什么装着顺从的样子?迷惑敌人,让敌人相信他真的给他们带路。

埋伏圈指八路军事先隐蔽起来,准备打击敌人。

(4)指名读第4段。

看第一句,理解四面八方因为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所以周围都响起了枪声。

看图,再读第二句。敌人举起大指挥刀,杀害了王二小。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第三课时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边读课文边注意生字在句子中组成的词的写法。

2、听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且同桌听写完后,互相看是否正确。这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

有一回,古时候,小朋友,跑去,孩子,叫。

(二)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大家。提醒按上节课告诉同学们的句式来说。段意: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4、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哭着,喊着,去叫大人。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破大水缸。

6、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能看着插图,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1、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相讲一讲,强调不是背课文。按自己的理解,照课文内容讲故事。

3、出示投影插图,指名让同学讲故事。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向他学习什么?

(五)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谈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1、字词方面:学会了哪些字词,或者是在识记生字过程中,学会了哪种识字方法。

2、本课语文知识方面:比如按句式说话,学习课文的四步方法。

3、受到的思想教育方面:这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做人。

教师根据学生谈的,进行总结、深化,表扬好的,使大家都有所启发。

【板书设计】

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1、复习两拼音节及声调,掌握轻声的读法。

2、比较形近字的音形义,重点区别字形。

3、进行补充句子和看图写完整句子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下册《王二小》第一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王二小参考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的能力。

(三)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三、教学难点

课文较长,能通顺地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21课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勇敢爱学习的小八路军,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为八路军放哨,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小英雄王二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单介绍王二小(解题)。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少年儿童团组织。王二小是儿童团里的一员,所以称他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即站岗或巡逻)在一次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战斗中被敌人杀害了。

(三)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

(四)学习生字及生词。

1.看田格中的生字,画出句子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己读。

(2)同桌互相读。

(3)老师检查(用卡片)读的效果。

王二小

儿童团员

帮助

英雄

冲下来

响起

3.识记生字。

(1)利用熟字记字。

王:三加一竖,笔顺一二

王。姓。

童:上下结构,上边立下边里。儿童。

团:大口框里面加才,注意笔顺冂

团。儿童团,共青团、团结。

员:上边口下边贝。团员,成员、少先队员。

助:劳动的动字去掉云换上且。或者姐,去掉女,加上力。帮助、互助,助人为乐。

响:口字旁加向。表示声音,声音很响,响亮。

冲:两点水加中。冲上去,冲下来,用水冲一冲。

雄:谁去掉百字旁,换上

。英雄、雄伟。

英:草字头,下面中央电视塔的央宇。

(2)偏旁加部分记字。

帮:按三部分记,上下结构,左上是三横一撇

,右上是阝,下面是巾字底。帮助、帮忙。

(五)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自己读)。

2.在小组内,一人读一自然段,一人读其他同学听,如果有读错的组内同学给以纠正。

《小壁虎借尾巴》第三课时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参考教案一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有感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能够有顺序地按句式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二)能够有顺序地按本文的句式练习说几句意思完整、语言连贯的话。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读一读下面的字并组成词。
告(告诉)虎(壁虎)行(不行)难(难看)
借(借给)新(新尾巴)
并在本上抄写一遍这些词语。
(二)自己小声读全文,想一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再读课文第3、4、5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四)看看投影图片,用谁来到什么地方看见谁,说了什么的句式分别说一说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自己动笔在书上填写,然后指名读一读自己所填写的。
(七)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1.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2.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小壁虎利用自己尾巴的特点,来保护自己,当别的动物咬住它的尾巴时,它可以挣断尾巴逃走,免受其害。
3.还学会了利用句式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八)用今天学习的句式练习说一段话。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