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5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题第11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建立辽、宋、夏、金政权的民族首领及其建立时间,影响这些并立政权相互关系的重要盟约,理解辽、宋、夏、金之间通过和议维持和平关系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民族政权并立下民族关系的特征的分析和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一时期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战与和的评价,培养学生对事件的评价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建立的政权和宋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议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冲突的不同表现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对岳飞抗金史实的学习,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爱戴的情感。教学重点:宋、辽关系,岳飞抗金教学难点:辽、宋、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的民族关系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历史发展的格局。并引入新的学习主题。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分布在我国北方,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在南方和今山西地区则先后建立个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在这一时期,我过先后出现了辽、宋、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学生阅读引言讲解新课。二、讲授新课:(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1、辽的建立“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情景?你还了解这个民族的哪些知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放录像介绍契丹族,录像中解说词大意是这样的)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白马沿土河而行,来到潢河与土河相汇处的木叶山,遇见一位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个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他们的后代,就是契丹各部落人民。畜牧业在契丹人的生活里,占有重要地位。他们逐水草放牧,随季节迁徙,以马背和帐幕为家。他们放牧的本领很高,两三个人就能管理上千匹马。游牧和渔猎给契丹人带来衣食,他们吃猎到的野兽肉和捕来的鱼,用马奶作饮料。到六世纪时,契丹族开始用名马贡献给中原王朝,并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到唐朝末年,不少中原汉人来到契丹境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人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契丹国是如何建立的?其境内生活着哪些民族的人民?阿保机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契丹族不仅阿保机善于向汉族学习,其实他们整个民族都能做到这一点。下面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皇帝的,一个是民间的。辽代皇帝非常爱读汉族的文化典籍,如记录唐太宗治国经验的《贞观政要》和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有个辽帝要汉人讲《论语》,《论语》里有一些称少数民族为夷、秋的字眼,当然是蔑称啦,汉人避嫌疑不敢讲。辽帝说,上古时候的夷狄,没有礼法,所以叫夷狄,我们现在已经彬彬有礼了,有礼仪,有文化,和汉人没有两样,你还避什么嫌,尽管讲!辽代的民间,契丹人教小孩读书,常把汉人诗句按契丹语法改动、改编后念诵,比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这是多么幽静的月夜风光:鸟儿栖止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响了月光下的屋门。可契丹人读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不大有诗意了。正因为契丹人的虚心学习,所以汉化程度很快,很深。有一次苏辙出使辽朝,辽的结伴使臣几次谈及他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的文章,头头是道。苏辙回来向朝廷报告说:我们民间印的文字,北方无所不有。这是因为,不少的商人将来人文集运到了辽国去卖,“其利十倍”呀!这足见契丹人是多么重视向汉族学习!石敬塘为什么要把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给契丹国?对宋辽产生什么影响?对石敬塘甘作“儿皇帝”你有何看法?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回答。2、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并局部统一中原及南方地区。3、西夏的建立:元昊是党项族杰出的领袖,他于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建立西夏。他通晓汉语,喜读汉文的法律和兵书,善于绘画,可以说他文武兼备,多才多艺。他当政以后,仿照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和法律制度,还仿照汉字创制了西夏文字。总之他推动了党项族的历史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二)、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1、辽与北宋的关系北宋建立后企图统一北方,宋辽处于战争状态,1004年,宋军在澶州打败辽军后,于第二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此后,宋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先战后和,1044年达成和议,和议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三)、南宋和金的对峙1、金的崛起。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2、1125年,金灭辽。3、1127年,金灭北宋,俘虏徽、钦两帝。4、1127年,赵构重建宋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5、南宋的抗金战争。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l南宋政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l当南宋抗金形势一片大好时,为什么南宋政府急于向金求和?l岳飞抗金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岳飞会受到后人的尊敬?6、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双方长期对峙。课堂小结:第一、辽、宋、金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大家庭中的纷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第二、辽、宋、金之间的战和交融,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第三、岳飞等英勇抗击女真贵族的掳掠的战争是正义的,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佩。

板书设计:

精选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

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教案示例
课程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学习关于“宋夏和战”的内容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增强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措施及其与宋的关系,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题和“材料阅读”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和采用表格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手段:运用地图、表格等手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这一课中,赵匡胤、“陈桥兵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契丹族和党项族则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民族,封建化进程对学生而言也比较难理解。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到三个政权的并立;并通过有关图片讲解和适当地补充知识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
作业安排:填充图。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出示《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指出中国历史在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由统一再次走向分裂。学生齐读导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讲解新课:
一、澶渊之盟:
1.北宋政权的建立。
教师依图《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简单介绍唐亡以后的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指出由于后周世宗的改革和民心所向,统一趋势逐渐加强。
接着,请学生讲述并演示“陈桥兵变”的故事(课前即让学生自己准备),了解北宋王朝的建立经过,并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后,利用《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说明北宋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并强调指出北宋未能统一全国,同时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政权,由此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2.辽政权的建立。
指导学生演示课本内容,适当补充有关知识介绍契丹的强大,并对课本插图进行简单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组织学生讨论:“契丹矛”和“契丹文字”说明了什么?
“契丹矛”反映了契丹族已会制造和使用铁器以及勇猛善战;“契丹文字”是学习汉文化的重要成果。说明契丹民族的强大。
3.宋辽之间的和战。
建议教师采用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指导学生学习这一内容。
关于北宋的北伐,可向学生提问:“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北伐的结果如何?”“为什么北宋的北伐会失败?”。
以此指出当时的北宋还不具备统一的实力,统一的时机还不成熟。多次对辽战争的失败,使北宋统治者产生了“畏辽”的心理,加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宋开始侧重于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对辽政策由进攻转为防御,实行了“守内虚外”:禁军有一半是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别戍卫国内要冲地区,只有少量的禁军屯驻在边境上。这使得北宋御敌能力更为减弱。辽统治者则对北宋进行了大规模地进攻。
学习“澶渊之盟”时,可先让一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澶州之战”,通过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辽攻宋的目的(掠夺、扩大地)、了解寇准主战具有反掠夺的正义性以及宋真宗的懦弱、妥协,知道宋朝是在有利的形势下订立了“澶渊之盟”。盟约内容学生了解即可。
关于“澶渊之盟”的评价,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些问题来得到正确认识,如:
“当时辽宋为什么会议和?”(辽军事上的失败和北宋的软弱)。
“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的‘岁币’是从哪儿来的?”。
“签订了盟约,基本不打仗了,对双方有什么好处?”等。
指导学生了解课本中选自《栾城集》的一段引言,增强对和议积极作用的认识。
二、宋夏和战:
1.夏政权的建立。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简介夏政权的建立。
2.宋夏之间的和战。
本部分内容与“宋辽之间的和战”内容非常相似,组织学生讨论辽、夏政权与宋的关系的共同点。可让学生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互相提问,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活跃课堂气氛。
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楚:“西夏为什么要进攻北宋?”、“西夏和北宋达成议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宋夏之间的和与战?”等几个问题。
教师引导分析辽、西夏统治者的掠夺性和北宋统治者的腐朽、软弱性。
三、碰撞中的融合:
课本介绍了辽、西夏统治者向汉族学习的措施和成果。
辽统治者重视农耕,推行汉法,革除弊端,创立“胡、汉分治”的政策,使辽很快进入封建社会。西夏统治者也积极地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并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宋与辽、西夏在碰撞中、特别在和议后的密切交往中,共同获得了新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融合。
建议教师首先提问“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合前文内容)、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学会农耕、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等。
可利用课本插图和彩图加强学生对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感性认识。
(彩图“契丹王子骑射图”)。
“辽马鞍、铃铛”既反映了其游牧民族的本色,服饰和马鞍上精美的龙形等雕饰又反映了学习汉文化和与汉民族的融合。彩图“西夏文敕牌”反映了西夏文是学习了汉字的方块字形、采用了汉字的笔画创制的,是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
小结全课:
组织学生评议自主学习成果。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学习关于宋夏和战的内容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增强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措施及其与宋的关系,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题和材料阅读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和采用表格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手段:运用地图、表格等手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这一课中,赵匡胤、陈桥兵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契丹族和党项族则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民族,封建化进程对学生而言也比较难理解。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到三个政权的并立;并通过有关图片讲解和适当地补充知识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
作业安排:填充图。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出示《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指出中国历史在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由统一再次走向分裂。学生齐读导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讲解新课:
一、澶渊之盟:
1.北宋政权的建立。
教师依图《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简单介绍唐亡以后的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指出由于后周世宗的改革和民心所向,统一趋势逐渐加强。
接着,请学生讲述并演示陈桥兵变的故事(课前即让学生自己准备),了解北宋王朝的建立经过,并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后,利用《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说明北宋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并强调指出北宋未能统一全国,同时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政权,由此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2.辽政权的建立。
指导学生演示课本内容,适当补充有关知识介绍契丹的强大,并对课本插图进行简单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组织学生讨论:契丹矛和契丹文字说明了什么?
契丹矛反映了契丹族已会制造和使用铁器以及勇猛善战;契丹文字是学习汉文化的重要成果。说明契丹民族的强大。
3.宋辽之间的和战。
建议教师采用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指导学生学习这一内容。
关于北宋的北伐,可向学生提问: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北伐的结果如何?为什么北宋的北伐会失败?。
以此指出当时的北宋还不具备统一的实力,统一的时机还不成熟。多次对辽战争的失败,使北宋统治者产生了畏辽的心理,加之国内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宋开始侧重于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对辽政策由进攻转为防御,实行了守内虚外:禁军有一半是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别戍卫国内要冲地区,只有少量的禁军屯驻在边境上。这使得北宋御敌能力更为减弱。辽统治者则对北宋进行了大规模地进攻。
学习澶渊之盟时,可先让一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澶州之战,通过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辽攻宋的目的(掠夺、扩大地)、了解寇准主战具有反掠夺的正义性以及宋真宗的懦弱、妥协,知道宋朝是在有利的形势下订立了澶渊之盟。盟约内容学生了解即可。
关于澶渊之盟的评价,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些问题来得到正确认识,如:
当时辽宋为什么会议和?(辽军事上的失败和北宋的软弱)。
北宋政府每年送给辽的岁币是从哪儿来的?。
签订了盟约,基本不打仗了,对双方有什么好处?等。
指导学生了解课本中选自《栾城集》的一段引言,增强对和议积极作用的认识。
二、宋夏和战:
1.夏政权的建立。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简介夏政权的建立。
2.宋夏之间的和战。
本部分内容与宋辽之间的和战内容非常相似,组织学生讨论辽、夏政权与宋的关系的共同点。可让学生在阅读课本基础上互相提问,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活跃课堂气氛。
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楚:西夏为什么要进攻北宋?、西夏和北宋达成议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宋夏之间的和与战?等几个问题。
教师引导分析辽、西夏统治者的掠夺性和北宋统治者的腐朽、软弱性。
三、碰撞中的融合:
课本介绍了辽、西夏统治者向汉族学习的措施和成果。
辽统治者重视农耕,推行汉法,革除弊端,创立胡、汉分治的政策,使辽很快进入封建社会。西夏统治者也积极地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并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宋与辽、西夏在碰撞中、特别在和议后的密切交往中,共同获得了新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融合。
建议教师首先提问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合前文内容)、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学会农耕、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等。
可利用课本插图和彩图加强学生对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感性认识。
(彩图契丹王子骑射图)。
辽马鞍、铃铛既反映了其游牧民族的本色,服饰和马鞍上精美的龙形等雕饰又反映了学习汉文化和与汉民族的融合。彩图西夏文敕牌反映了西夏文是学习了汉字的方块字形、采用了汉字的笔画创制的,是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
小结全课:
组织学生评议自主学习成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
一、基于课标教材,设计教学主线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作如下规定: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乍一看课标要求非常简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史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从单元的角度来解读本课课标: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的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是取得了很大成就。
本课按照教材三个子目原本的顺序推进教学活动。在一般的教学中,处理第一子目契丹族与党项族时,往往起源和发展都讲得着力平均、无侧重点,然而辽与西夏的重点并不在起源,而在其受到中原先进汉文化的影响之后的社会进步。本课通过两幅体现契丹、党项族游牧特征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它们的起源;通过地图,掌握它们建立政权的情况,了解对峙局面的形成。而通过图说历史的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辽与西夏的社会进步上。
在第二、三子目北宋与辽、夏之间的和与战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北宋与辽。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是可以通过学习北宋与辽的关系后同理推断的,于是做了简略处理。和与战中和是主流,因此本课教学中着重处理了澶渊之盟的内容、评价。关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史学界的观点也一直在变化发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是否赞成某学者澶渊之盟是北宋对辽屈辱外交的开端这一观点,鼓励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不迷信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课还基于单元主题设计了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课时教学主线,将课时教学融入到整个单元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与交融,它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挖掘教材资源,激趣解疑
本课教材内容中共有8幅图片,教学过程中选用了其中的7幅(其中西夏货币反映的内容因与契丹货币相类似而省略),运用充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帮助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图片进行合理运用,执教者还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例如契丹鸡冠壶,一般可以解读出它对中原先进制瓷技术的借鉴学习,同时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色。值得补充的是,早期鸡冠壶形制为扁身单孔式,稍后开始由单孔驼峰向双孔驼峰转变,晚期作圆形壶身,上有管状口和多式提梁,鸡冠壶已从便于马上携带的皮囊式演变为适用于室内使用的提梁式,由此可以解读出契丹人对汉民族生活习俗的逐渐适应。
关于西夏符牌,教材做出了如下解释:用以证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负使命,一般由两个能套合在一起的圆形铜牌组成。至于上面篆刻的西夏文字,教师和学生无法识别,而这套符牌是研究西夏文化的重要文物,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因此对它的补充介绍就很有必要性。它正面写的是敕燃马牌,意为敕令驿马昼夜急驰,常用于军队中十万火急的军令传达,背面刻忍冬纹,即金银花纹。这两块符牌一块存于朝廷,一块存于驿站,见牌合符后放行。这种设计思路和我们熟悉的用来调兵遣将的虎符很像,我们今天的汉语符合一词也正源于我国古代的符牌制度。西夏符牌正是西夏政权借鉴中原王朝对符牌的管理和使用方法而遗留下的历史见证。
在辽与北宋的和战这一子目,课本插入了大幅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大明塔图片,乍一看觉得两者没有关联,查阅了大明塔的相关资料后才理解了编者的深意:辽与北宋的和与战,其中和是主流,和平交往带来了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民族交融。这座修建于澶渊之盟后的大明塔,借鉴了中原建筑风格、佛教文化,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好、体积最大的一座古塔,它向人们展现了契丹曾经的辉煌,体现了辽的社会文明与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文物图片的运用,也有利于师生共同提升史料实证意识。
此外,教材中的一些辅助板块在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例如通过展示教材相关史事中的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介绍契丹族的起源,学生能充分感受其游牧民族的特征,也能发现图中人物服饰的改进是受到中原汉族的影响。
知识拓展板块宋与辽、西夏的互市,是对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反映澶渊之盟庆历和盟内容材料的补充,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边界贸易带来的影响。
课后活动板块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这一问题答案很直白,让学生思考回答的价值并不大,教师可以用它作为铺垫,讲解澶州之战主和与主战背后的原因,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签订澶渊之盟的理解。
课堂小结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谈谈如何理解政权并立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一观点。然而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这两个概念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过于抽象,因此我将这一观点与课后活动二中的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相结合,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在学习完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对峙与交往后,有话可说,既能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辩证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