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教案

高中函数的应用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3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教案

一.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
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这一节的学习
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
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
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
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
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B、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4)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
B、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C、使学生学习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中“量和单位”的有关内容。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
的关系进行计算。
(2)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
之间的简单换算
二.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
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
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
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
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
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
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
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
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三.学法
1.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法指导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设问引入新课:物体运动的快慢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转入:任何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例如,1滴水是由许多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多少,也应该有相应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科学上称为“物质的量”。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不要过多的强调,以免将问题复杂化使学生心理压力加重)。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教学
引入:每种物理量都有相应的单位。速率的单位是“米/秒”,“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等。“物质的量”作为一种物理量也应有相应的单位,它的单位是什么?
分析:由于“物质的量”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学生首先想到“个”。由于粒子太小、数目多,用“个”作单位,不方便。例如,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所以用“个”不行。科学上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是多少?让学生联想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国际千克原位,指出在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个。然后进一步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运用实例推导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存在的关系:n=N/NA
3.摩尔质量的引入:通过设问,1mol不同的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相同,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呢?
学生进行讨论,考虑到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得出其质量是不相同的,那么1mol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呢?从而提出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或g·mol1)。
3、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2)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3)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4)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WWw.jAB88.cOm

相关阅读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初步学会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技能。

能力培养

1、通过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技能及有关计算。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并进式实验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出示三瓶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CuSO4溶液。

【提问】桌上的三瓶蓝色溶液可能是什么溶液?

【组织探究】溶液的颜色深浅的原因

【提问】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结投影】

500)this.style.width=500;"align="baseline"border="0">

【观察后回答】

可能是CuSO4溶液。

【探究结论】因为它们的质量分数不同,质量分数大的,颜色深;质量分数小的,颜色浅。

【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来表示的。

【回忆、思考】

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质量分数概念。

复习旧知识为掌握新知识作铺垫。

【引入探究】我们在许多场合,取用液体时,一般并不称取它的质量,而是量取它的体积;物质间反应时又是按照一定物质的量进行的。因此,用质量分数并不方便,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

【引导探究】

(1)单位体积溶液不是单位体积溶剂,也不是1000g溶液。
(2)溶质B的物质的量不是溶质质量。
(3)所表示的溶质与溶液并不是实际的数值,而是两者的相对比值。
(4)取出某溶液的任意体积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5)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为CB。
【投影练习(见右),组织学生讨论,完成】

阅读课本。关键词划出。

【结论】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质量。

【探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完成练习】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molNaC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将2molK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C.将3molCuSO4溶于1000g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D.将4molNaOH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000g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
E.在500mL5mol/LNa2CO3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溶液的浓度为1mol/L。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通过讨论、练习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板书】

2.表达式

500)this.style.width=500;"align="baseline"border="0">
【强调】

(1)单位:(mol/L)

(2)溶液的体积单位常用L.

(3)与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见右表)

【电脑投影练习,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出计算方法】

【集体探究完成下表】

质量

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

单位

g

mol

溶液

单位

g

L

单位

1

mol/L

质量分数相同的两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一般不等。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溶液其质量分数一般不等。

表达式

CB=n/V

w=m质/m液

相同点

都表示溶质和溶液的相对比值。

【练习探究】

[练习2]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将117gNa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2LNaOH溶液中溶有4molNaOH,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3.0.1mol/L的H2SO4溶液中,若要取出含溶质0.98g的溶液,则应取多少L。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

掌握表达式中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及计算。

【板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观察仪器、并探究出以下知识】

【小结】1、仪器

容量瓶、烧杯、玻棒、胶头滴管、天平或滴定管等。

【电脑投影】【容量瓶简介】

(1)容量瓶是平底梨形长颈的玻璃瓶,是一种专门用于配制溶液的仪器。

(2)容量瓶颈上刻有标线,瓶上还标有温度和容积。

(3)容量瓶常见的型号有: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25ml等;有无色和棕色两种颜色。

阅读课本,观察仪器,并小结出配制溶液的步骤及所用的仪器

观察探究容量瓶,小结出容量瓶的有关知识(见投影)

探究棕色容量瓶的特殊用途

探究容量瓶的检漏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探究能力。

【板书】【小结】2、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配制0.1mol/LNaCl溶液500mL。

【指导学生练习配制0.1mol/LNaCl溶液250mL的实验操作】

探究配制步骤:

(1)准备工作:检漏

(2)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3)结束工作:装瓶、贴标签、整理清洗。

【根据教师演示实验,练习配制0.1mol/LNaCl溶液250mL的实验操作】

先用自来水练习溶液的转移,在容量瓶下垫一白纸,待白纸上无水印后,再进行配制溶液操作。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组织探究实验操作问题】

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烧杯中溶解?能放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
2、物质溶解后能否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3、适量的水为多少?
4、为什么要用玻棒引流?
5、转移过程中玻棒应在何处?能否放在桌上?
6、为什么要洗涤2~3次,否则,配制出的溶液浓度有什么变化?
7、定容前为什么要振荡容量瓶?
8、定容时为什么要改用胶头滴管?
9、如果定容时,不小心使溶液的液面超过了标线,该怎么办?
10、摇匀后,溶液的液面低于标线,能否再加水至液面与标线相切?如这样操作,对配得的溶液浓度有什么影响?、

【探究用浓硫酸配制0.1mol/LH2SO4溶液250mL的操作过程】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巩固练习】

【完成巩固练习】

[练习3]指出下列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某学生要配制0.1mol/LNaOH溶液100mL。他把质量、大小均相同的两张滤纸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称取4gNaOH晶体,然后放入烧杯中,加水100mL搅拌溶解后,立即倒入250mL容量瓶中,不小心又溅出几滴液体,最后用烧杯加水至溶液的液面正好与标线相切,把容量瓶摇晃二次即成。

巩固溶液的配制方法。

【组织学生探究】误差分析

【小结】依据公式C=n/V造成浓度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

理解和体会。

【完成巩固练习】

[练习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板书】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根据概念的计算

(1)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

(2)已知溶液的物质的浓度,计算一定体积的溶液时所含溶质的质量

【小结】

【例题探究1】在200mL稀盐酸中溶有0.73gHCl,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探究2】计算配制500mL0.1mol/L的NaOH溶液所需NaOH的质量。

【巩固练习1】

标准状况下,用1体积水吸收560体积NH3,所得氨水的密度为0.9,计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巩固练习2】标准状况下,用装氯化氢气体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求所得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和解题习惯。

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组织探究、小结规律】

【例题探究3】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探究4】12.0mol/L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求其质量分数。

【巩固练习3】式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度为Sg/100g水,此时测得饱溶液的密度为dg/mL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

熟悉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3.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实验探究】向体积和浓度都相同的两杯溶液中的一杯加水

【引问】浓度相同吗?体积相同吗?有无相同之处?溶液稀释前后什么不变。

【小结规律】

(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变

(2)注意溶液体积没有加和性。

【例题探究5】某温度下22%硝酸钠溶液150mL,加100g水稀释后浓度变成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探究6】100mL0.3mol/L硫酸钠溶液和50mL0.2mol/L硫酸铝溶液混和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0mol/LB.0.25mol/L
C.0.40mol/LD.0.50mol/L

【巩固练习4】密度为0.91g/mL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即质量分数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A.等于12.5%B.大于12.5%
C.小于12.5%D.无法确定
【巩固练习5】把70%硝酸(密度为1.40g/mL)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后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0.35B.0.35
C.0.35D.≤0.35

巩固溶液稀释的计算方法。

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小结规律】

上下单位需统一,左右关系要相当。

【例题探究7】25mL的稀盐酸恰好中和20g20%的NaOH溶液,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巩固练习6】取50.0mL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和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和溶液中碳酸钠和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况状下的体积。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高考不可缺少的考点,占有很大的分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四学情分析:本节知识点比较多,比较抽象,且有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做实验有些困难。针对学生实际应该让学生充分预习,由简单的入手,逐层深入,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实验时老师加以指导,最终让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难点。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分组实验。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阅读课本,填写导学案空白,并结合预习内容找出疑惑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阅读课本,认真备课,写教案,出导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上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前后桌为一组,根据实际需要讨论,探究,得出结论。最后前后桌为一组,分组实验。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例如: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三)合作探究,经讲点拨
2阅读课本,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2计算公式:
3符号:表示。
4单位:或
提出疑惑,小组讨论,老师加以提示,启发,诱导,得出结论:
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例1: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
练习巩固: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小组讨论,老师加以提示,启发,诱导,得出结论:
知识升华: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2稀释公式:c(浓)V(浓)=c(稀)V(稀)
学生根据结论,练习巩固:
例2:配制250mL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三)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2:配制100mL1mol/LNaCl溶液。
学生阅读课本15页,并结合图1-18,小结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
结论:1.计算2.称量3.溶解4.冷却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装瓶贴签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纠正。老师提出问题,前后桌为一大组,讨论探究:
提出问题1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2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
4配制时,每一步骤所用的主要仪器有那些?
5注意容量瓶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其规格有哪些?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
6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
7.转移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
8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为什么?
9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什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10小结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如果操作错误,会产生哪些误差?进行误差分析。
学生实验:前后桌为一组,分组实验,老师加以纠错: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四)反思总结:
1计算公式::①②c=
③c(浓)V(浓)=c(稀)V(稀)
2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一般步骤:
1计算2.称量3.溶解4.冷却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装瓶贴签
当堂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0.12mol/L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各500mL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
A.相同B.无法比较
C.依次为0.12mol/L、0.24mol/L、0.36mol/L
D.依次为0.06mol/L、0.12mol/L、0.18mol/L
2.若20g密度为dg/cm3的Ca(NO3)2溶液里含有2gCa2+则N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B.mol/LC.5dmol/LD.2.5dmol/L
3.用胆矾配制0.2mol/L的CuSO4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50g胆矾溶于1L水中
B.取50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取32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再取无水硫酸铜32g溶于1L水中
4.由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的浓度为0.1mol/L,Mg2+的浓度为0.25mol/L,而Cl-为0.2mol/L,则SO42-的浓度是
A.0.2mol/LB.0.4mol/LC.0.3mol/LD.0.1mol/L
5.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3。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
A.32.1%B.14.8mol/LC.34.7%D.18.4mol/L
6.已知98%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
A.大于9.2mol/LB.等于9.2mol/L
C.小于9.2mol/LD.不能确定
7.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B.1:5C.2:1D.2:3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mol/L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A.1L溶液中含有0.4NA个钾离子
B.1L溶液中含有K+离子和SO42-离子总数为0.9NA
C.2L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D.2L溶液中含有0.6NA个SO42-离子
9.下列溶液中的NO3-离子浓度与500mL1mol/LNaNO3中的NO3-浓度相等的是
A.100mL2mol/LNH4NO3溶液
B.20mL1mol/LKNO3溶液和40mL0.5mol/LCa(NO3)2溶液混合
C.50mL1.5mol/LAl(NO3)3溶液
D.150mL0.5mol/LMg(NO3)2溶液
10.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B.mol/L
C.mol/LD.mol/L
二、填空题
1.实验室欲配制100mL1.4mol/L的NaNO3溶液,试回答:
(1)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B.500mL容量瓶C.量筒D.胶头滴管E.玻璃棒F.100mL容量瓶
(2)配制时应称取NaNO3g
(3)实验开始时,需检查容量瓶
(4)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冷却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G.转移
(5)若用1.4mol/L的NaNO3溶液润洗容量瓶,实验结果将。
2.某温度下22%KCl溶液150mL,加100g水稀释后浓度为14%,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10gNaOH溶解在g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此时溶液(密度为1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1)配制500mL浓度为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NaOH固体_________g,称量该固体时,应先在天平左盘放一___________,称出其质量,再将NaOH固体置于其中称量。然后再_____里加适量水,将上述固体溶解,待________后,再转移到容量瓶定容,使溶液体积达到500mL。
(2)在(1)实验中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0.2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1)实验中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0.2mol/L(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将正确配制的上述溶液取出10mL,其浓度为__________,所含Na+离子个数为__________,将此10mL溶液稀释至1L,则Na+离子浓度为_________,Na+离子数目为__________
(5)标准状况下,将一充满HCl气体的试管迅速倒扣在水槽中,设进入试管中形成的溶液不扩散,则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将Wg胆矾(CuSO45H2O)溶解在VmL水中,测得溶液的密度为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mol/L?
2.某温度下22%NaNO3溶液150mL,加水100g稀释后,质量分数变成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5mol/L(ρ1=0.9g/cm3)和4mol/L(ρ2=0.98g/cm3)的两种不同的氨水,现欲配制6mol/L(ρ3=0.96g/cm3)的氨水溶液需要上述两种氨水的体积比是多少?
课后练课习与提高:

1.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了336体积的HCl气体,得到密度为1.17g/cm3的盐酸,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提示:假设水的体积是1L,HCl气体的体积是336L。

2.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溶液无影响的是(写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1)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2)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3)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4)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5)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将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2计算公式:
3符号:表示。
4单位:或
5注意: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例1: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NaOH的质量是多少?
例2:配制250mL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HCl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知识升华: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2稀释公式:c(浓)V(浓)=c(稀)V(稀)
(三)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一般步骤:
结论:1.计算2.称量3.溶解4.冷却5.转移6.洗涤7.定容8.摇匀9.装瓶贴签

十教学反思:
本节的设计采用了课前发导学案,学生提前预习本节内容,找出疑惑的地方。课上师生主要解决疑惑的知识,解决重难点,考点,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并边讲边练习巩固,进行适当的拓展提高,效果很好,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课45分钟,其中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3分钟,讲解10分钟,学生实验20分钟,学生讨论探究8分钟,其余4分钟。完成了教学任务。

参考答案:(一)1.C2.C3.B4.A5.C;D6.C7.A8.BD9.BD10.B
(二):1.(1)BC(2)11.9g(3)是否漏水(4)BEAGCDF(5)偏高
2.3.0mol/L
3.45;4.55mol/L
4.(1)4.0g,小烧杯,小烧杯,溶液冷却后
(2)大于
(3)小于
(4)0.2mol/L,2×10-3NA个,2×10-3mol/L,Na+离子数目不变,是2×10-3NA个。
(5)
(三)1.mol/L
解析:根据定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比。
首先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设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x
根据关系式CuSO45H2O~CuSO4
 250g1mol
Wg x

再求溶液体积。通过公式求得。

物质的量浓度:

课后练课习与提高答案:
1参考答案为11.3mol/L。
2答:(4)(5);(3)(6);(1)(2)

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指的是用容量瓶等仪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核心是配制的过程和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配制过程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学生已经学过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了解它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误差分析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化学反应给物质的量计算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内容,是本学科化学实验部分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演示好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要点。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并进行误差分析分析。
2.目标解析
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就是指要能熟悉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条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并能对实验中的不规范操作进行相关的误差分析。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忽视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忽视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误差分析时有一定的难度。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以及它与物质的质量等的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就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其中关键是还要弄清楚物质的量浓度与相关的物理量(如物质的量、质量、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和视频播放器。因为使用多媒体视频,有利于学生通过视频向学生演示实验具体步骤,了解使用仪器和步骤,分析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
【问题1】:1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师生活动:1L溶液中含有1molH2SO4或将98gH2SO4溶于水配成1L的硫酸溶液。
【问题2】:用现有仪器(100mL烧杯、100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天平、药匙)、蒸馏水、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L1.00molNaCl溶液?
设计意图:提出任务,让学生分组探究配制原理和过程,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并引出新仪器——容量瓶。
师生活动:
方案一:称取5.85g氯化钠固体移入1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至100mL刻度,得100mL1.00mol/LNaCl溶液。
方案二:称取5.85g氯化钠固体移入100mL量筒中,加水溶解至100mL刻度,得100mL1.00mol/LNaCl溶液。
方案二比方案一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精确些,但是方案四种所用量筒只是一种量器,不能用作反应仪器,也不能直接用来配制溶液。如果要求比较精确,就需使用容积精确的仪器,如容量瓶。
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
【问题3】:容量瓶上边标有温度,体积的刻度线只有一条,这说明了什么?能否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推理能力。
师生活动:说明容量瓶的体积受温度的影响,所以不能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溶质溶解后要等其恢复至室温时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容量瓶的使用:在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时,不要让溶液洒在容量瓶外,也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
【问题4】:观看实验视频,500mL0.1mol/LNa2CO3溶液的配制步骤?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师生活动:1、计算2、称量3、溶解(稀释)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
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问题5】:若配置过程中操作错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将如何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分析操作错误带来的影响。
师生活动:误差分析,根据cB=nB/V=mB/(MBV)进行推断,分析实验过程中哪些操作会引起nB或V(aq)的变化,从而导致cB有偏差造成误差。
例如:
(1)为什么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确保全部溶质转移至容量瓶中)
(2)转移时溶液不慎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大了还是小了?(变小了)
六、【课堂小结】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误差分析:根据cB=nB/V=mB/(MBV)分析溶液的浓度变化。
七、【目标检测】
1、实验室配制1mol/L盐酸250mL,不需要的仪器是()
A.250mL容量瓶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烧杯
2、优化设计P16基础知识(二)
【配餐作业】
A组
1、配制100mL1.0mol/L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用蒸馏水洗,没有干燥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
2、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B.用蒸馏水冲洗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震荡
B组
1、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mol/L,c(Mg2+)=0.25mol/L,c(Cl-)=0.2mol/L,则c(SO42-)为()
A.0.15mol/LB.0.10mol/LC.0.25mol/LD.0.20mol/L
2、将30mL0.5mol/L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3mol/LB.0.3mol/LC.0.05mol/LD.0.04mol/L
C组
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1.84mol/L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3)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时俯视刻度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硫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水到刻度线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陈述了化学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即“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依据课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a、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和换算。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课堂探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在相互交流中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感受化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课堂探究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课标》指出:“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目标的关系来看,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的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溶剂体积”与“溶液体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三、教学程序:
新课改倡导以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意义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本节课依据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
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课堂上他们带来了自己收集的诸如止咳糖浆、饮料、眼药水、矿泉水、四特酒等,实验室诸如盐酸、碳酸钠等溶液的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出示自己收集的标签,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进而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基础上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建构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学课本感受概念,然后通过以下具体实例练习来巩固、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5.85克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Cl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是对概念的直接运用;
第二个练习巩固已学知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换算”。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们将在各自的思考与判断中,进行探讨和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相互解答疑问,自主进行合作探究。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引起彼此的心灵的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突破了教学的重点;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在他们享受成功喜悦之际,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给出了“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
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与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课标》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然后计算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他们不难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作出比较。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间转换存在着较大困难。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从而得出抽象的转换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巩固提高: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50mL1.84mol/L的稀硫酸溶液。
3、开拓眼界
在成功的激励下,课本知识此时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本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在多个方面都显现出STS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4、课堂评价
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堂评价练习,巩固知识、技能目标。
1.下列溶液中NO3-的浓度与100mL1mol/L硝酸铁溶液中的NO3-的浓度相等的是:()
A.200mL1.5mol/L硝酸镁溶液B.200mL1.5mol/L硝酸钾溶液
C.50mL3mol/L硝酸钾溶液D.300mL1mol/L硝酸溶液
2.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cmol/L,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B.C.D.
5、作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请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收集的各种溶液的标签,相互命题,将其它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
四、教学反思:
这样的作业,同学们由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他们定会兴趣盎然,相互命题相互解答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充实感,又能提升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灵活运用程度。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过分强调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的学习方法。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