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上册《疯狂的战车》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七年级上册《疯狂的战车》导学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疯狂的战车》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七年级上册《疯狂的战车》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的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能力目标: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加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二战的爆发和扩大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养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慕尼黑阴谋;二战的扩大。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根源。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和轴心国的形成,加速了二战的到来。
3、其他原因:英、法、美等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目标自学:
1、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把政策推向顶峰。 

2、年9月,德国军队对发动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的企图没能得逞。
4.年12月7日凌晨,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互动导学:
1.二战爆发:
探究1:1939年8月31日,一群身穿波兰军装的人冲向一个靠近波兰的德国边境小城,并占据了小城里的格莱维茨电台。他们强行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广播,然后通过广播用波兰语对德国进行大肆辱骂。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是波兰人发动了对德国的战争吗?
探究2:教师结合地图分析德国为什么进攻波兰?。


探究3:波兰的命运会怎样?

北欧被占,法国沦陷,英国损失惨重,这是英法长期推行纵容政策的必然结果。
2.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
(1)1941年6月22日 进攻苏联。德国突袭苏联标志着什么?
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2)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胜利,很快就推进到苏联腹地,并调集精锐部队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此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资料:到1942年1月中旬,苏军歼灭了50万德军,击毁了1500辆坦克,把德军击退150~300千米。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破产了,……
3.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12)
动脑筋: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4.思考:二战的性质?
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 。
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二战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达标反馈:
1、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是按照下列哪一计划进行部署的?
A.白色方案B.巴巴罗萨计划C.联合国家宣言D.霸王计划
2、打破希特勒“天下无敌”的神话是:
A.莫斯科保卫战B.不列颠空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苏军攻克柏林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德国闪击波兰之后B.德国进攻苏联之后
C.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D.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
4、“虎!虎!虎!”代表:
A.德国进攻波兰的计划B.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
C.诺曼底登陆成功D.莫斯科保卫战作战计划
5、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于:
A.1941年12月7日B.1942年1月1日C.1942年7月D.1943年2月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议,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材料二:1938年夏至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三次会见希特勒。第三次,与德、意、法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后,他飞回伦敦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请回答:
①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有哪几个国家参加?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③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解?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下册历史《疯狂的战车》学案分析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历史《疯狂的战车》学案分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下册历史《疯狂的战车》学案分析

第7课疯狂的战车

⒈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以英、法为首的国联采取了妥协退让的___________。二战爆发前,德国先后吞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1938年9月底,____、____、____、意四国在德国城市___________举行会议,并签订了《______________》。

⒊《_____________》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因为在签订协定时,英法等国主动参与了对________________的瓜分。

⒋同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的英国首相是_____________。

⒌《慕尼黑协定》并无法为当时的人民带来和平,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______年9月1日凌晨,德国按照“____________”,入侵_______,英法对德宣战,________________全面爆发。

⒎面对德国的疯狂进攻,曾有陆上“欧洲第一强国”之称的________很快就亡国。英国在新任首相_____________的领导下,孤军奋战。

⒏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按照“_____________”,向________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________________。

⒐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军民在____________的亲自指挥下,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⒑1941年12月7日,_______偷袭____________,________战争爆发。日军在几个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__________________。

⒒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多个国家。至此,二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下册《疯狂的战车》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疯狂的战车》复习提纲
第7课疯狂的战车
一、和平到来了吗?
1、希特勒侵略野心膨胀
(1)希特勒吞并奥地利。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3月,希特勒出兵吞并了奥地利。这两次行动都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制裁,这使得希特勒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2)德国将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2、慕尼黑会议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南部慕尼黑召开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3、《慕尼黑协定》
(1)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10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
(2)影响:《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但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慕尼黑协定》签字后,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便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绥靖政策:
(1)含义: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2)采取此政策的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3)典型事件: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三省;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慕尼黑会议;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二战爆发后,英法宣而不战,出现“静坐战争”或“奇怪的战争”。
(4)实质: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5)影响:损害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闪击波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德国在西线的进攻
1940年4月开始,德军又向西欧、北欧发动大规模进攻,很快便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3、不列颠之战
从1940年7月10日起,德国空军对英吉利海峡的英国护航舰队、重要城市、港口、铁路、桥梁、机场及其他军事设施进行猛烈轰炸。英国人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坚决抵抗,显示出不畏强敌、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希特勒德国第一次遭到了重大挫折。到1941年5月,空袭已经成为德国掩饰攻打苏联的烟幕。
三、“巴巴罗萨计划”
1、德国突袭苏联
(1)灭亡苏联是法西斯德国的基本方针,也是希特勒妄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之一。德国在西线获胜后,希特勒在1940年7月下令开始准备对苏作战。同年12月,他批准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作战计划。准备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击败苏联。
(2)1941年6月22日凌晨,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德国在北、中、南三个战略方向共投入了190个师、3800辆坦克、约5000架飞机,总兵力为550万人。战争初期,苏联遭受重大损失,且战且退。截至1941年11月,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50---1200千米,占领土地150多万平方千米。
2、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德军集中兵力分北、中、南三路向莫斯科大举进攻,企图一举占领莫斯科,迫使苏联投降。莫斯科的形势非常严峻,但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莫斯科人民动员起来了,军民奋勇抗击。1941年12月6日转入反攻,至次年4月反攻胜利结束。这一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天下无敌”的神话,鼓舞了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四、“虎!虎!虎!”
1、日本与美英等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进一步加深了与美英等国的矛盾。美国采取了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的措施。英国和荷兰紧随着美国也采取了一致行动。对日本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
2、日本偷袭珍珠港
(1)时间:1941年12月7日。
(2)经过:日本特遣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几个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丧失战斗力达半年之久。
(3)影响: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交战状态再次发生变化。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德、意也对美国宣战。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战争达到了最大规模。

七年级上册《夏感》导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夏感》导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夏感》导学案

一、说教材

《夏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课文,本文描写夏季的景象,表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文章所在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季节题材串联起来的主题单元,本单元的课文则侧重于从景与物中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本文被编排在了七年级的上册第三单元,除了阅读的难度和深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外,应该更适合刚从小学毕业,而又将在这段时间里面对中考,乃至命运转折的时期的学生。文章的中心着眼于“承前启后、生命交替”和“黄金的”两处,因此把教学主题定位为“生命之夏”——青少年的学生正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时期,他们身上既有童年的天真,又要奔向成年的辉煌,这不正是一个“夏季”吗?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最终还应该落实到怡情悦性上。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刚接触初中的文章,阅读的兴趣较高,课堂中的表现比较积极,思维也很活跃。这也有利于课堂中形成互动参与的气氛。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是有待于引导和指点的。对于文本的感悟,仅停留在直接感受上,对于文化、生命的意识和认识正在逐渐形成中。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因此应该继续培养他们感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阅读、思考、感悟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本文语言优美,饱含情感,描写景色特征细致,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能主动地表达。

4、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夏、对劳动者、对活力与激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感受字里行间对夏、对劳动者的赞美,并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赏析。

教学难点:从对夏的赞美,延伸到对活力、激情和生命的赞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生活、生命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

1、品读法。本文是一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特别适合学生的朗读。教材的单元要求也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品析,以读促品,以品促读。

2、情境教学法:教师利用各种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缩短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便于体验感悟,深化认知。

3、自读点拨法。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为辅。

六、说学法

1、诵读法。朗读时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能使学生对课文了解得更透彻,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

2、勾画法。在对课文的分析中,勾画出重点词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这使学生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读书习惯。

3、自主、合作、探究。这学法能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能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刚刚从我们的身边走过,请同学们说一说,夏天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说)是啊!夏天很美好,生活多姿多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梁衡先生对夏天的感受。

(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体验,与文本形成差异,引起阅读兴趣。)

二、初步感知

1、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政治家。

2、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3、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夏天”。(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相应信息。学生可能找到的词语:

第1段:紧张、热烈、急促;

第2段:被金色主宰了的;热风浮动的;飘着熟透了的麦香的;气势磅礴的;滚动的、升腾的;

第3段:色彩金黄的;春华秋实之间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迸发出旺盛的活力的;暑气蒸腾的;蓬蓬勃发的;

第4段:紧张旋律的;辛苦的;忙碌的;收获的;

第5段: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的;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

2、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感受呢?

讨论归结: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等方面描写。

(板书)

3、作者是如何描写夏天的景色、色彩、旋律的呢?

明确: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同时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填空式的问题设计,使得学习行为指向更加明确,旨在面对全体学生,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勾画出文中词语,将学习的主动性放在学生身上,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赏析语言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比喻句: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体了。

2、“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

3、“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常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

4、“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将“公路上的汽车”比喻成“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例拟人句:

1、“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句话中“挑”,似乎让人听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举”似乎看到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生动地表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这三句都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同时三句又构成了排比,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夏天农作物迸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了夏天的热烈。

2、“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打破线性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赏析,灵活互动,是品读教学的着力点,充分体现师生共同参与、动态交流,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成共识,在教学生成中突破本课的重点。)

(三)领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师导语:

品味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我们已经情不自禁地被这“夏”吸引了,感动了,沸腾了。作者情感也随之沸腾,他迸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作者要“赞美”的是什么?

赞美夏天,赞美一种磅礴之势,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赞美火一样的热情和激情。

(板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让我们用火一样的激情来朗读这篇课文吧。

(设计意图:在进行了充分的品读之后,学生对于夏天定会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对夏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此时这个问题的抛出,与整体感知环节的问题形成呼应,而又进行了感悟文本,理解作者,深化主题。)

四、拓展延伸

作家写出了让人心醉的美句,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跃跃欲试,现在就让我们也来仿照句子写一写,表达我们对夏天的热爱。

仿句:我爱春天。

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

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生机勃勃。

仿写:我爱夏天。

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_。

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爱她的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会把文中美好之处全都挖掘出来,这样深入理解文本,又融入学生个体的感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五、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夏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体验到农民的劳动之美,我们要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更要从现在起练好过硬的本领,将来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

板书设计:

13、夏感

梁衡

(借)景(抒)情

夏天的自然景色

赞美夏天

夏天金黄的色彩

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夏天紧张的旋律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设计既简洁明了,又能展现文章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