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高中新中国的成立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www.jAB88.COm/p>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和难点:
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结合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通过图片展示,充分认识到:
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已超过13亿,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面积要养活占世界约21%的人口。);
自然资源短缺(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
深刻的环境危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现象及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结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过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哪些理论指导?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
[转承]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循环经济
[活动]如何理解“循环经济”。
[提问]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回答]清洁生产
[案例分析]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读图分析生产流程,思考问题。
[知识扩展]绿色食品知识(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
[过渡]而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实现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案例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讨论分析,及绘出“桑基鱼塘”的循环示意图。
[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日能做什么?
[小结]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中国21世纪议程》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
生态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旨在协调区域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对农业及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又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是在鱼塘周围的塘基上种桑树,桑叶喂蚕,蚕沙(即蚕屎)和蚕蛹喂鱼,这些饵料先被水体上层的鱼儿吸食,上层鱼产出的粪便被水中的深游生物吸收,而深游生物又是中层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沉到塘泥中,又成为桑树的肥料。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因其生产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出名。
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见下图)
“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养鱼,堆土筑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来种植果树(如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
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
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

相关阅读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是全册书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本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
教学时可用参考资料中的例子引入对本节课的学习。然后向学生提供“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供学生讨论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将图6.13及教材100页的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2l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通过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是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学生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集约型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P100的活动是对本节第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考。该活动也可放在本节教学的开始,让学生讨论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辩论。
在教学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以清晰地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关于清洁生产需要强调两点:(1)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自然资源开采到加工;(2)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如果当地有清洁生产企业,也可组织学生参观、访谈。
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生产流程,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评价、质疑,提出建议。
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应该特别提醒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模式。只有健康、有益的适度消费,才符合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批判美国所奉行的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
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公众的广泛参与。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尽可能多方面考虑,并及时给予评价,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行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大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懂得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2.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
3.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生产流程,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评价、质疑,提出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
教学重点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难点
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的案例、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请看下面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环境问题的认识。
中国遏制荒漠化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里生态环境很脆弱.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土地荒漠化的形势日趋严重。目前,我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为260多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以上,且每年以24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近20年来,我国防治荒漠化的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七五”期间国家组织了有关荒漠化防治项目的科技攻关。“八五”期间共完成治理开发面积420多万公顷,在沙区创办多种经营600多个。经过多年努力,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草原建设和水土保持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沙区人民和科技人员创造了生物固沙、铁路固沙、引水拉沙造田、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沙地衬膜水稻、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轮牧、以草定畜等许多成功的实用技术、经验及开发治理模式。
“九五”期间,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以东北到西北的风沙严重危害地区为主,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地方经验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力求使防治荒漠化工程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生:中国是一个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国家,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治理环境,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师:对。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材料,说一说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
(一)人口
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人口在1400万左右。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等待就业,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l/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2.控制人口增长任务艰巨,近年内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1994年到2000年,每年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妇女数仍然保持在1亿多人,边远地区育龄妇女数还在增多,部分推迟生育的妇女今后还将生育。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约7000万,流动人口的增加使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增大。
3.近年来出生婴儿比例失调,男性比例偏高。
4.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1993年,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2%,老年人口达7350万。在一些出生率较低的地区,如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5.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我国目前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人口估计有近7000万。1993年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5.5%,其中80%以上分布在农村、贫困地区。
(二)资源
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耕地和草场共有40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缺水,有6000多万农民和4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全国已有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O.067公顷,东部沿海地带的广东、浙江等省,人均耕地仅有O.033公顷左右。
3.能源供需矛盾加大,油气短缺问题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远大于年增长速度,现有矿山能力将有较大消失;浪费资源严重、矿业开发秩序混乱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治理。
4.用材林消耗量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草地资源综合优势和潜力未能有效发挥,过牧超载、乱开滥垦、草地荒漠化严重。
(三)环境
1.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总量(不含乡镇工业)达11.4万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为1823万吨。大中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趋明显,个别城市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
2.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1994年达149.8亿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远不能适应需要。各大江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
3.到1994年,工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64.6亿吨,占地55697公顷。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严重。1994年,据39个城市统计,平均等效声级高达72.6分贝。在城市噪声源中,生活噪声占46.8%,交通噪声占28.9%,工业噪声占8.3%,施工噪声占5.1%,其他噪声占10.9%。
4.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1994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排放量达580万吨。
(生讨论)
师:中国的人口状况如何?中国的人口现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当前正担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2%的人口,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挑战。
师:对。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生2:控制人口增长任务艰巨。
生3: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
生4: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
师:对。从材料中可以知道,我国的资源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生1: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生2:耕地短缺矛盾十分突出,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年减少。
生3:能源短缺严重,大宗矿产储量的耗损速度快,浪费资源严重。
生4:用材林消耗量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过牧超载、乱开滥垦、草地荒漠化严重。
师:不错。从上面的材料中还可以知道,我国的环境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酸雨危害加重。
生2:城市附近水域污染尤为突出,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侵现象严重。近海海域污染加重。
生3:垃圾污染严重,噪声污染问题突出。
生4:乡镇工业污染明显加重。
师:对。由此我们知道,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很突出、严重。所以我们必须走——
生:(齐答)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图6.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阅读Ploo的阅读材料“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如何理解《中国21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
生:(讨论)《中国21世纪议程》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l世纪议程》。该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它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承担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为人类社会共同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也为我国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繁荣、更美好的社会提出了具体奋斗目标。
师: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生l: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
师: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相矛盾呢?
生2:不矛盾,关键是要看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中国21世纪议程》所表述的“发展”是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粗放型经济过渡到集约型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新的科学发展观。
师:对。《中国2l世纪议程》中还表达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哪一战略重点?
生3: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该议程提出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只有这样,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最终得以充分发挥。
师:对。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是具体、可操作的。请同学们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有标准答案)。
师:下面我们来完成活动。
活动与探究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收集有关材料和事实,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能走前两种道路,而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观点l: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观点2: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观点3: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讨论回答)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师:不错。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那么,中国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呢?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板书)
师: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请你说一说循环经济的特点及它与《中国21世纪议程》之间的关系。
生1: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生2:《中国2l世纪议程》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总战略,其战略重点是发展经济,要在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循环经济”是中国最好的选择。
师: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生:清洁生产。
师:什么是清洁生产?如何理解清洁生产?
生:清洁生产是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
师:对。请同学们看表6.1“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清洁生产是一种怎样的生产?
生1: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自然资源的开采到加工。
生2: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师: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请看案例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对清洁生产的过程进行分析,说说清洁生产能取得哪些效益。
生l: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案例2中可以看出,清洁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师:对。清洁生产的污染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那么清洁生产的经济效益如何呢?
生2:从经济效益来看,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师:对。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中国21世纪议程》也把推广清洁生产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渡)
师:案例2是一种工业生产模式,那么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国家应该走什么样的农业发展道路呢?我们来看案例3“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说一说留民营生态农业措施有哪些。
生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生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生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师:看图6.15“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该生态农业的核心纽带是什么?
生:是沼气池。
师:对。具体说一说沼气池在这个系统中为什么居于核心纽带地位。
生:因为沼气池充分利用了生产过程的废料,实现了清洁生产,减少了浪费和污染,而且很好地实现了生态循环。
师:不错!留民营生态农业的实质就是: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活动与探究
阅读图6.16“公众参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你认为图6.16所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有没有意义?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生1:图6.16所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有意义。
师: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生l: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生2: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回收。
生3:不开“无人灯”。
生4:节约用电、用水。
生5: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冬夏季分别降低、提高空调温度的设置。
生6:不用一次性筷子。
生7:不用餐巾纸,用手帕。
生8:减少一次性购物袋的使用。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很好的办法,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在自己的生活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
调查报告:
针对家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你认为你的家乡应该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资料。
3.撰写报告。
课后练习
1.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B.减少二氧化氮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发生
C.减少氯氟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2.清洁生产是一种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A.清洁厂区、清洁设备、健康工人
B.清洁环境、清洁产品、清洁消费
C.清洁的能源、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
D.清洁原料、清洁能源、清洁的产品
3.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
B.研制和生产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
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
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4.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主要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就很难除去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而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较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1.C2.C3.D4.D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作者:毛蔡英转贴自:《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更新时间:2004-12-10』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谈起,分析了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说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以"中国生态第一村--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典型,说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

教学思路设计:了解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学生讨论)→分析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学生收集、分析、交流有关信息)→得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论(教师点拨)→简介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认识我国可持续发展现状(教师提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新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及其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思考总结等方法,正确认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教学方法:投影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
1.中国资源相对短缺主要表现在()
A.人均资源占有量少B.资源的利用率低
C.资源的总量少D.资源的种类少
2.产生人类与资源关系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素质低,无节制地开发资源
C.资源分布不均D.资源的数量有限
3.下列活动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是()
A.黄土高原上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营造“三北”防护林D.将草原开垦为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4.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
B.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D.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5.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下列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资源战略,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人口最多,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最少的国家
B.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我国地大物博,不存在资源短缺问题
D.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的主要原因.
7.下列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
B.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C.只要经济在发展,环境就一定会恶化
D.只有经济发展能够解决环境问题
8.我国把经济发展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的原因是()
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
②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③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不严重
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发展经济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下列有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稳定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环境问题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B.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核心
C.就我国广大乡村而言,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乡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D.浦东新区的建设目的是解决上海市的环境问题,而不是为了经济发展
10.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加大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B.开展法制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C.参加国际协作组织,保护地球环境D.提高劳动者素质
1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之一,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
A.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B.扩大耕地面积
C.消灭自然灾害D.提高就业率
12.当前我国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是()
A.物种灭绝速度加快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C.水土流失和荒漠化D.江河湖海污染严重
13.下列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就人口而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已经实现人口增长零的目标
B.就资源而言,我国地大物博,不存在资源短缺问题
C.就环境而言,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环境污染仍很严重
D.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农业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
14.下面的人类活动使人地关系向良性发展的是()
A.内蒙古高原垦草种粮B.长江上游伐林造田
C.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D.太湖平原弃田造林
15.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6.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消大棚,充分利用自然的日光能
B.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C.通过大量施用化肥,增加产量,提高收入
D.加强工业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17.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发展居第一位B.经济增长为主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18.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要有()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造成庞大的人口压力
B.我国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但种类少,相对短缺
C.自然环境面临的危机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D.工业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低
19.我国荒漠化土地的形成()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是由于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推进的结果
20.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A.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B.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C.生态破坏的范围虽在扩大,但程度已经减轻
D.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二、综合题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该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发展和改变的进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困境是: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老龄化,就业负担沉重;业资源日益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粮食需求迅速增加,粮食增产举步维艰。”
(1)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___问题。
(2)根据中国的国情,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树立起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关键性的转变是实现从__________________模式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4)中国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求得_______________质量的根本好转为基础。
(5)针对我国存在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国政府为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行动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C4.C5.B6.D7.A8.A9.B10.D11.D12.C13.C14.C
15.D16.B17.A18.A19.A20.A
二、综合题
21.(1)由于人口数量激增造成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增;过多的人口压力导致地球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承载量下降、环境失去平衡,最终导致地球资源枯竭(2)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过低,无节制滥采滥用自然资源(3)控制人口数量,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22.(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2)发展第一(3)粗放型经济发展集约型经济发展(4)生态和环境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学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领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学习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学习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易错点:误认中国摆在第一位的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就此而言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的持续增长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A级)(读背内容)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我国以占世界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的人口。

人口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人口较低,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2问题严重:我国占有量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需求量不断,再加上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国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3深刻的危机:一些不合理的和,使得我国的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仍在发展,并迅速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的范围仍在程度在。

4为了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和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之路。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这也是全球第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以技术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化,是建立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的过程。

2在工业生产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它从原料的——生产制造————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的弊端,能带来很好的效益和效益。

3在农业生产中,我国大力推行农业,是用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轨道。

绿色食品是特指、、类食品,其生长和加工过程必须是采用一种的和的方式。

活动探究(B级)

1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收集有关材料和事实,分析我国为什么不能走前两种道路,而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2)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

(3)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而言就是经济的持续增长,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课堂作业

1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基本特点的是()

A人口多,底子薄,沿海与内地发展部平衡

B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低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是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D地大物博,人均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2目前影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是()

A资源短缺B环境问题C人口压力D不稳定的世界环境

3(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

图见优化102页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垦,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5关于循环经济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B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

C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D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6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

A严禁排放工业“三废”B少建或不建大型工程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7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居世界首位,但地区分布差异很大B人口基数大,每年人口增长数量太多

C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太低D人口素质低,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8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A石油农业B生态农业C能量密集型农业D立体农业

9清洁生产方式可带来的效益是()

①经济效益②全球效益③区域效益④环境效益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10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

①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②东部众多荒地尚未开垦

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④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2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A美国B瑞典C巴西D中国

4下图为某酒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图在中华125页
(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大气保温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

(3)实施情节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合题

1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在优化方案104页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

2读下面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见中华126页

(1)图中A、B、E分别表示:A,B,E。

(2)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进入该系统的能量是。

(3)该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是

(4)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