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中新中国的成立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5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

2.能力目标

(1)学生会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WWw.JAb88.COm

(2)从分析、评价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措施,去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3.德育目标

(1)通过对国情的分析,唤起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1)知识准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理解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观念走向实践的原理。也具备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知识。

(2)技能准备:有一定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类型

本课是程序性知识学习课。

3.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

前面三节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介绍,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确可持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具体到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国情现实,本节的教学内容属地理规则(地理规律)。教学中采取例──规法。

4.重点、难点

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5.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投影]:案例1:中国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1.在个别年份,贵阳只要下雨,几乎就是酸雨(PH=3,甚至2)比醋酸还酸。

2.中国有1/7的陆地国土被沙漠覆盖,1/3陆地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

3.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4.黄河从1972年经常断流,1997年从2月7日开始,到年底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造成胜利油田因少产原油损失30多亿元。

5.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400年。

6.铁路两旁的快餐盒、塑料带似白色飘带。

7.在极端年份,北京市的居民每天呼吸的空气(大多时候),即使不吸烟,也相当于每天吸一包烟。世界50个选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比,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曾经“榜上有名”。最差的10个中有5个是中国城市。

8.广州的交警和交通干道的两侧居民和小学生血液中含铅量超正常值,处于铅中毒状态。

……

[提问]看完资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板书]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读图]8.17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提问]解释三段“引文”。

[总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森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森林保护主张,然而这一可贵的生态意识并未能发展成为民族生态伦理的主导,反而“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莱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野蛮时代是森林,文明时代却成了沙漠”。

[过渡]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板书]1.人口压力阻发展

[投影]案例2:惊人的人口等式:

中国人口=前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

[提问]以上等式反映什么问题?

[归纳]中国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人口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障碍。

[过渡]人口如此,资源状况如何?

[板书]2.资源短缺令人忧

[投影]案例3:我国资源状况:

1.水资源:人均占有淡水资源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6000多万农民和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宁夏西海固有个乡叫喊叫水乡。蚌埠、淮南就在淮河边,在缺水、污染严重时矿泉水、饮料脱销,真是应了漫画“缺水怎么办”,“喝矿泉水、饮料”。

2.耕地:全国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0.067公顷。

3.能源:供需结构矛盾大,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不高。

4.生物:森林质量不高,草原过度放牧。

从我国的资源总量来看,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5亿人;能源:不应超过11.5亿人;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生态负荷在7~10亿人。不论从哪一项看,都已超负荷。

[过渡]人口和资源的问题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板书]3.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投影]案例4:我国的环境问题:

1.水体污染加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大江大河受污染,“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就是真实写照。地下水超采,海侵现象严重。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噪声污染:39个城市平均噪声72.6分贝。

3.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沙尘暴、浮尘、扬沙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4.生物多样性减少:1970年秋天,袁隆平在三亚鹿回头发现雄性不育水稻,1975年~1983年,24亿亩水稻增产2400亿公斤。30年过去了,当年的专家故地重游,再也找不到野生稻了。

[总结]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过渡]4.可持续发展──历史的必然

中国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点: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为零;2040年资源、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2050年实现中国生态环境退化率零增长。

[板书]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模式──生态农业

[讲解]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它既不同于那种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传统农业;也不同于那种通过投入大量化肥、农药和动力,不顾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商品化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发展农业应主要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与转换、各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生等规律,并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合理利用化肥、农药,投入机械、劳动力以及改良生物品种、合理灌溉等,促进系统的不断开放,从而建立一个综合发展、多级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农业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国目前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典范。

可持续农业:强调作物轮作,以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减少由农业化学品使用而引起的水土资源污染的危害性,推广对自然、生产、消费者无害的病虫害控制战略和方法,增加机械和生物的杂草控制及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动物粪便和绿肥的施用,以增加土壤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质,选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等等。

[读图]案例5:读8.20,分析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措施

[板书]1.调整产业结构

[提问]北京留民营村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

[板书]2.开展综合利用

[提问]这种综合利用的效益何在?

[板书]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提问]从北京留民营村能源利用方式和类型看,这种做法的良好效果何在?

[提问]评价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模式。

[总结]这是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物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其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如废弃物)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各种废弃物得到再次、多次和循环利用。资源利用率高,又防止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留民营村发展了生态户式的种、养、沼三结合模式和生态村的种、养、沼、加四结合模式。

[板书设计]略

[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节约资源B.保护森林C.计划生育D.提高劳动者素质

2.以下的一些观点和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退耕还林B.竭泽而渔C.砍伐森林D.杀鸡取卵

3.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要有( )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高,造成庞大的人口压力
B.我国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相对短缺
C.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D.粮食总量大,人均不足,需大量进口

4.有关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农业模式
B.生态农业就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而进行无污染生产
C.生态农业主要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并开展综合利用
D.生态农业生产中的能源主要是依靠发达的输电网络使用干净、方便的电能,以净化环境

5.人类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是( )

A.停止或减轻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B.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
C.由于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
D.正确协调人类自然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二、判断:

1.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源于环境保护。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3.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管理者。我们应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购买有环境标志的商品。

4.为了加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5.要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6.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7.汽车进入家庭是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成果。

8.协调人地关系的综合课题是国土开发整治和规划。

三、综合题

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破坏,出现下图所示过程,分析后完成下列要求:

(1)选择下列适当项目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只选用一次)

A.土壤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水土流失加剧

(2)为了增加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可持续发展模式出发,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是抓好_______________,主要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__。

扩展阅读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实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发展生态农业

2.能力训练:利用课外调查,了解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3.德育目标:通过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祖先的敬佩之情,

通过对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4.美育目标;通过图片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给学生美的感受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

1.结合实例,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然性

2.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5868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作者:毛蔡英转贴自:《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更新时间:2004-12-10』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谈起,分析了目前我国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说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以"中国生态第一村--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典型,说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

教学思路设计:了解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学生讨论)→分析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学生收集、分析、交流有关信息)→得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论(教师点拨)→简介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认识我国可持续发展现状(教师提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新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及其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思考总结等方法,正确认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教学方法:投影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1届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考点专项复习10”,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原则内容要求

公平性原则①时间方面: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公平②空间方面: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公平共享资源、环境和财富,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持续性原则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其前提应必须保持在它们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原则内容要求

共同性原则只有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

特别提醒

(1)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

(2)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采取的积极措施为:

①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大本国的节能减排力度;②加快资本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帮助发展中国家使用新能源、新工艺,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③避免污染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留民营生态农业的形成发展及未来的方向:

特别提醒

(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①实施资源的节约利用、综合利用;②工业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实行清洁生产;③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深层次原因是: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恶化。

(3)我国近几年GDP的增长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大量消耗原料及燃料,以及环境恶化作为代价的基础之上。

(4)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耕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供应紧张。

(5)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向轻型化方向转变的原因为: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2009安徽皖北5月)某企业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回答(1)~(2)题。

(1)在我国,关于最适宜推广该产业链的自治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兼有沿海和沿边优势,又是西南的出海口,区位优势明显

B.该区首府既是该区工业中心,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

C.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水分充足,有大面积的季风水田农业

D.该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旅游业发达

(2)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D.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本题组以循环经济为背景,考查区域特征、循环经济意义,难度不大。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主要是甘蔗制糖,我国五大自治区中,唯有广西最适宜推广;广西首府南宁有南昆铁路等经过,但不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同时广西的工业中心是柳州。第(2)题,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利用。

 (1)B (2)C

 (2009北京崇文4月)2009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1)~(2)题。

(2)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

 本题组考查湿地破坏原因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1)题,长江流域中下游的围湖造田、上中游的森林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都对湿地造成严重的破坏;第(2)题,可持续发展三原则中没有合理性原则。

 (1)C (2)D

 (2008汕头5月)读下面“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1)~(2)题。

(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1)题,读图可知,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墉泥。第(2)题,南方为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降低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燃烧秸秆、煤等产生的大气污染,利于净化环境。

 (1)B (2)A

 (2010江苏南京2月)下面为1954~2000年我国冷冻灾害频次分布图。回答(1)~(3)题。

(1)据上图分析,我国冷冻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北方重于南方

C.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南方多于北方

D.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从2008年1月10日到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经历了四次低温、雨雪、冻雨以及冰冻天气过程。这次气象灾害在很多地方都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的灾害甚至为百年一遇。冻雨在落到地面的过程中()

A.地面温度大于零度

B.地面温度小于零度

C.空中气温小于零度

D.空中气温小于零度,地面温度大于零度

(3)皇帝企鹅(Aptenodytesforsteri),简称帝企鹅,是现存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是企鹅世界中的巨人。一般体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达到120厘米,体重达30~40公斤。而这种企鹅近些年每逢夏季大批被冻死,请选出正确的原因()

A.融冰耗热B.海水污染

C.全球变暖D.西风漂流强大

 第(1)题,从题图中我国冷冻灾害频次分布看,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南多(30次)北少(15次左右)。第(2)题,地面温度小于零度,气温更低。第(3)题,全球变暖致使冰川融化,消耗大量热量,使气温下降。

 (1)C (2)B (3)C

 (2009全国Ⅱ)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D.研发基地

(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

(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B.山东省

C.四川省D.吉林省

 第(1)题,购物袋利用了玉米叶片加工,制成品重量、体积大大减少,因此生产厂应接近原料产地。第(2)题,目前购物袋使用的原料是化工产品,易造成“白色污染”。因此广泛使用这种易分解的生物购物袋,可减轻“白色污染”。第(3)题,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玉米生产基地,因此选D项。

 (1)A (2)B (3)D

 (2009浙江)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第(1)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洪涝、干旱、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会移至秦岭—淮河以北。故选B。第(2)题,控制全球变暖关键是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公众可积极参与。B项中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公众不可能参与。C项中多种水稻会增加用水量。D项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不能抑制全球变暖。

 (1)B (2) A

 (2009福建)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第(l)题,由图中经纬度及河流水系特点可确定图示地区为珠江流域。甲位于珠江口,乙位于北部低山丘陵区。故甲地环境保护应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河口湿地为主。乙地以保护植被、水土保持为主。再联系两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原因。第(2)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主干知识,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组织答案。

 (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的倒灌。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所选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
1.中国资源相对短缺主要表现在()
A.人均资源占有量少B.资源的利用率低
C.资源的总量少D.资源的种类少
2.产生人类与资源关系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素质低,无节制地开发资源
C.资源分布不均D.资源的数量有限
3.下列活动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是()
A.黄土高原上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营造“三北”防护林D.将草原开垦为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4.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
B.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D.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5.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下列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资源战略,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人口最多,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最少的国家
B.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我国地大物博,不存在资源短缺问题
D.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是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的主要原因.
7.下列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发展
B.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C.只要经济在发展,环境就一定会恶化
D.只有经济发展能够解决环境问题
8.我国把经济发展摆在各项工作之首的原因是()
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
②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③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不严重
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发展经济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下列有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稳定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环境问题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B.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是我国各项工作的核心
C.就我国广大乡村而言,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乡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D.浦东新区的建设目的是解决上海市的环境问题,而不是为了经济发展
10.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A.加大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B.开展法制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C.参加国际协作组织,保护地球环境D.提高劳动者素质
1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之一,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
A.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B.扩大耕地面积
C.消灭自然灾害D.提高就业率
12.当前我国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是()
A.物种灭绝速度加快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C.水土流失和荒漠化D.江河湖海污染严重
13.下列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就人口而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已经实现人口增长零的目标
B.就资源而言,我国地大物博,不存在资源短缺问题
C.就环境而言,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环境污染仍很严重
D.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农业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
14.下面的人类活动使人地关系向良性发展的是()
A.内蒙古高原垦草种粮B.长江上游伐林造田
C.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D.太湖平原弃田造林
15.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6.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消大棚,充分利用自然的日光能
B.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C.通过大量施用化肥,增加产量,提高收入
D.加强工业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17.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发展居第一位B.经济增长为主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18.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要有()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造成庞大的人口压力
B.我国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但种类少,相对短缺
C.自然环境面临的危机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D.工业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低
19.我国荒漠化土地的形成()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是由于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推进的结果
20.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A.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B.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C.生态破坏的范围虽在扩大,但程度已经减轻
D.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二、综合题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该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发展和改变的进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困境是: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老龄化,就业负担沉重;业资源日益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粮食需求迅速增加,粮食增产举步维艰。”
(1)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___问题。
(2)根据中国的国情,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树立起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关键性的转变是实现从__________________模式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4)中国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求得_______________质量的根本好转为基础。
(5)针对我国存在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国政府为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行动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C4.C5.B6.D7.A8.A9.B10.D11.D12.C13.C14.C
15.D16.B17.A18.A19.A20.A
二、综合题
21.(1)由于人口数量激增造成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增;过多的人口压力导致地球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承载量下降、环境失去平衡,最终导致地球资源枯竭(2)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过低,无节制滥采滥用自然资源(3)控制人口数量,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22.(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2)发展第一(3)粗放型经济发展集约型经济发展(4)生态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