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生物《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高中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19

高一生物《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生物《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一、教材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这些内容与本书后面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章关系密切。为配合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教科书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安排好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探索实践中深刻理解有关核酸结构特点、功能,同时得到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析等专业技能的训练。
二、学情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
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
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核酸的组成结构及基本组成单位;
2.说出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DNA的发现过程的推理,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难点:
比较DNA和RNA的异同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图形拼接法、自主阅读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一刑事案件背景,警察从犯罪现场发现了非受害人的一根头发,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DNA指纹法,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生:为什么利用DNA指纹法就能找到犯罪嫌疑人呢?
师:人的细胞中含有DNA,而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显示出来的人的DNA模样就会因人而异,人们就可以像指纹那样分辨人与人的不同了,这也就是DNA指纹一词的由来。其实DNA是属于我们说到的核酸的一种,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板书)(警察利用DNA指纹法抓犯人,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新课教学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其组成物质
师:核酸是细胞中的一类重要生物大分子,它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那么核酸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化学上常运用降解法研究物质的组成,人们研究发现核酸的降解产物是核苷酸,将核苷酸进一步降解可生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
师:(1)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2)画出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的三种小分子物质连接示意图。(3)组成核酸的基本元素有哪几种?
生:(1)核苷酸(2)(学生板演)(3)C、H、O、N、P。教师利用投影显示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核酸的基本单位以及其组成元素,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而且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理解这个知识点)
2.DNA和RNA的异同点-小组讨论法

用多媒体呈现两者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比较。分组讨论5分钟,小组代表回答。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DNA分子和RNA分子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相同之处?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之处?。
生:相同之处是组成核苷酸的磷酸相同,有三种碱基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含有的五碳糖和一个碱基不同,DNA含有脱氧核糖而RNA含有核糖,DNA含有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尿嘧啶。
师:阅读教材P22事实1,讨论如何判断某样品核酸是DNA还是RNA?
生:测定样品核酸中碱基数目,若核酸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相等则为DNA,若不含胸腺嘧啶,而含有尿嘧啶则为RNA。(因为DNA和RNA的异同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小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从而突破重点。)
3.DNA的双螺旋结构—拼接法

以五边形代表五碳糖,圆代表磷酸,正方形代表含氮碱基,拼拼接DNA分子的结构。小组示范,评价。
老师讲解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其发现特点的科学家: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链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随后多媒体呈现结构模型。(采用图形拼接的方式,既新颖也实用,对于学生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核酸的分布及其功能
师:(1)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有什么区别?(2)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3)遗传物质有什么功能?
生:(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只含RNA,遗传物质是RNA。(3)遗传功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核酸的基本单位以及其组成元素,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而且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增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生物意识。)
(三)总结归纳
师生共同回忆核酸的组成单位、基本元素,两种核酸的异同点及其功能。(师生共同回顾,有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加深)
(四)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1)课后单项选择题(必做题)
(2)DNA鉴定技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应用?(选做题)(因为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水平差异,这一举措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相关知识

高一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分析


高一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案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知识结构: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二、教学目标: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D:应用)。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D:应用)。
三、重点、难点:
(1)重点:①细胞膜的分子结构;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难点: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的主动运输方式。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程序:
复习提问: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请同学们回顾一
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各有哪些结构?(对这一问题,学生基本上可以回答正确。)
讲述:现在我们又要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高中阶段学习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是学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小结构,观察到的结构直径在0.2mm以下。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到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还有许多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有自己的生理功能。(展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像,简单介绍图像中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细胞亚星微结构图,回答问题:从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细胞结构不尽相同,它们有哪些不同?
讲述:在植物细胞最外层有一层细胞壁:它的化学成份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对于物质的通透属于全透性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动、植物细胞外都有一层细胞膜:细胞借以细胞膜和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膜有什么样的分子结构,它有什么生理功能呢?这是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讲述:经科学家研究分析,细胞膜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磷脂分子具有一个环状的头部和两条长链组成的尾部。(展示一个磷脂分子的结构简图,说明亲水的环状端和疏水的长链端。)
由于一个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这样使磷脂分子在水溶液中能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上、下或左右)为环状的亲水端,中间为两长链的疏水端。
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中层,形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布满蛋白质分子,有的蛋白质游离表面,有的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之中,有的蛋白质贯穿磷脂分子的双分子层。(展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像。)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人体细胞的融合实验:他将人体的某种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再将红色萤光染料和绿色萤光染料分别对两个细胞染色,一个细胞染上红色,另一个细胞染上绿色。再用灭活的病毒(仙台病毒)来影响这两个细胞,使这两个细胞发生融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融合的过程,发现融合初期,细胞一边为红色,另一边为绿色,40min后观察发现红、绿细胞膜相互渗透,形成红、绿相间斑马状;再过40min后观察,发现细胞膜上红、绿较均匀分布。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细胞膜是可以流动的,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在不断的变化,这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这一结构特点,对完成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在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一些多糖分子和细胞膜上蛋白质结合的糖蛋白,称为糖被。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细胞膜有什么生理功能(学生会回答具有保护的作用,这时应用过去学习过的知识,例如草履虫皮膜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回答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交换的作用等。)
二、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讲述:细胞膜是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的结构,这些功能可以归纳成两个大方面:一具有保护的功能,包括保护、支持、识别、免疫;二是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包括吸收、分泌、排泄。
讲述:我们常说的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以及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就是一种新陈代谢现象,所以,细胞膜的这一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细胞膜完成控制物质进出的方式很多,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等,其中常见的、最重要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这种物质转运的方式是根据物理扩散作用的原理进行的,被选择的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转运到低浓度的一侧,按浓度梯度的大小进行,这种转运方式不需要消耗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能量。属于自由扩散这种方法转运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物质。(展示:物质出入膜示意图)
主动运输是细胞转运物质的重要方式,被选择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新陈代谢时产生的能量、同时还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就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它具有特异性,一种载体蛋白只能协助一种被选择的转运物质转运。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主动运输起了重要作用,它使细胞能主动地向外界吸收被选择的物质,以供生命活动需要用。例如海水中碘的含量比海带细胞中碘的含量要低得多,但海带细胞能不断从海水中吸收碘,以供生命活动所需。同样细胞也能利用主动运输把新陈代谢产物排出细胞外。(展示:物质出入膜示意图)葡萄糖、氨基酸、被选择的离子均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转运。
讲述:从细胞膜转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来分析,不是任何一种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这表现细胞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它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小分子可以通过,不被选择的离子、小分子以及大分子均不能通过细胞膜,这是细胞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生理特性,为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对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的作用。
提问:人所吃的食物为什么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以后才能被小肠绒毛细胞吸收?
三、总结:
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化合物,磷脂分子形成磷脂双分子层,存在于细胞膜的中间,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有蛋白质分子,有的蛋白质游离在磷脂双分子的表面,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之间,有的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对于完成细胞的生理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在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中还有许多结构具有膜结构,这些膜结构和细胞膜的结构形式完全一样,组成了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膜是一种多功能的结构,它具有保护的功能(包括识别、免疫等),还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控制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主要有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可归纳成下表内容。

项目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载体需要载体协助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不消耗细胞内能量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代表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氨基酸、葡萄糖、各种被选择的离子

五、布置作业:
教材P25一、填充题:1、2;/二、选择题:1、2;/三、填表。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1.化学成分
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2.分子结构
(1)磷脂双分子层:中层,基本骨架;
(2)蛋白质分子:两侧,或覆盖,或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之中
3.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1.具有保护作用
(1)保护支持细胞;
(2)识别作用;
(3)免疫作用。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吸收、分泌、排泄。
(1)主要方式:
a.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如O2、CO2、甘油、乙醇等。
b.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和能量。如氨基酸、葡萄糖、被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等。
c.内吞和外排
(2)理特性:选择透过性。

高一生物: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学案(旧人教版必修1)


生物: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旧人教版必修1)

一.本周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二)二.学习内容:本周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二),主要讲述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中有关细胞核和细胞壁的内容以及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要求同学们通过学习后能够掌握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和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亚显微结构上的区别;了解细胞壁的成分及其主要功能。三.本周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1.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二)学习难点:1.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亚显微结构上的区别。四.学习内容及疑难解析:(一)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核的结构:大小为左右,通常占细胞体积的10%(1)核膜:由两层膜构成,是不连续的结构,膜上分布有核孔。(2)核孔:分布于核膜上,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3)核仁:细胞内最显著的结构,匀质的球形小体,折光性很强,与细胞的其它结构容易区分。(4)染色质:由德国生物学家瓦尔德尔发现A.特征: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形态:分裂间期细长的丝状,交织成网状——染色质分裂期圆柱状或杆状——染色体

D.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的形态。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的场所。(2)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3.疑难解析:(1)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核,例如:高等植物韧皮部成熟细胞无细胞核;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细胞核。(2)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未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其它低等动物的红细胞也有细胞核。如:蛙的红细胞。(3)有细胞核的细胞能正常进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例如:人工去核的变形虫代谢减弱,运动停止重新植核的变形虫恢复生命活性(4)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核的方式不同:离子、比较小的分子物质可以从核膜直接通透,如:氨基酸、葡萄糖等。而大分子物质则必须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如:信使RNA等。(5)不同的细胞细胞核的数目不同:绝大多数细胞为一个;少数为多个,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骨骼肌细胞则有数百个细胞核。(二)真核生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1.细胞壁的成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2.细胞壁的功能: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三)原核细胞的结构: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构成细菌、蓝藻、放线菌和支原体等原核生物。1.主要特点:无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2.细胞大小:多数体积较小,直径常为1~10μm。支原体最小,直径为0.1~0.5μm。3.细胞壁:主要成分:由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肽聚糖。功能:有保护作用,与细胞的分裂有关。4.细胞膜:化学组成与真核细胞类似,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5.细胞质:只有核糖体细胞质内无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6.核区:结构:无膜包被,丝状的DNA分子分布于这个区域内。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相当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功能7.疑难解析:(1)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多数体积较小。原核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支原体。(2)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原核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由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肽聚糖。(3)原核细胞核区中的DNA分子不含蛋白质,没有染色体结构。(4)不是每一种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细菌、放线菌和蓝藻具有细胞壁,支原体无细胞壁。(5)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多种功能,如细菌的细胞膜上具有呼吸氧化酶,参与有氧呼吸。附: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

项目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附录

细胞

大小

较大10~100μm

较小1~10μm

原核细胞进行分裂生殖

细胞壁

动物没有、植物细胞壁是纤维素成分

细胞壁肽聚糖成份,支原体没细胞壁

细胞壁有保护作用,非原生质

细胞膜

选择透过性,主要控制物质进出

多功能性,许多重要功能由细胞膜完成

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具流动性

细胞器

有各种功能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高耳基体、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液泡

只有核糖体结构

细胞器的功能分区使得真核细胞能完成复杂的生理活动

细胞核

双层膜结构,内有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中心

无核膜,有核区,是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遗传物质的独立存在更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染色质

DNA与蛋白质结合

无染色体结构,裸露的DNA分子

原核的较小、真核的较大、基因机构复杂

类别

动物、植物、真菌

原生生物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衣原体、蓝藻

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结构

[例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内质网不发达D.在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多分析: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而汗液中不含酶,所以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答案:A2.核糖体中应该具有的酶是:A.脱氢酶B.蛋白酶C.呼吸酶D.缩合酶分析:核糖体进行的是缩合反应。答案:D3.谷氨酸棒状杆菌异化作用的方式是需氧型,它的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A.线粒体中B.核糖体中C.细胞质基质中D.内质网中分析: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它的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答案:C4.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A.排泄B.分泌C.免疫D.细胞识别分析: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其中的肠腺的能分泌大量的消化液(肠液),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答案:B5.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DNA存在于: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叶绿体和细胞核中C.线粒体和细胞核中D.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中分析: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答案:C6.在下列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A.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中心体B.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分析: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中都含有DNA,能够进行DNA的复制;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翻译的过程有碱基配对发生。答案:D7.下列生命活动主要在细胞核内完成的是:①DNA的贮存和复制②RNA的自我复制③蛋白质的合成④有氧呼吸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分析:在真核生物中,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后再经过加工后形成的。答案:C8.愈伤组织细胞在一种包含所有必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由此,可以肯定被标记的化合物是:①尿嘧啶核糖核苷酸②一种氨基酸③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④葡萄糖分析: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具有DNA,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DNA的成分,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成分。答案:C

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具有支持保护作用C.具有选择透过性D.不属于原生质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核膜B.细胞体积大小不同C.细胞壁的成分不同D.细胞膜的成分不同3.蛋白质分子能够通过的结构有()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B.细胞膜和液泡膜C.选择透过性膜D.细胞壁和核孔4.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都具有的化学成分是()A.DNAB.RNAC.蛋白质D.DNA和RNA5.下列那项不能鉴别一个细胞是属于高等动物细胞还是高等植物细胞()A.是否有质体B.是否有线粒体C.是否有叶绿体D.是否有中心体6.染色体和染色质()A.均容易被酸性染料染色B.均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C.既容易被酸性染料染色,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D.既不容易被酸性染料染色,有不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7.下列细胞结构不具备双层膜的是()A.细胞核膜和线粒体膜B.叶绿体膜和细胞核膜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D.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8.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膜9.下列各项中,除那项外都含有磷脂()A.内质网B.细胞核C.核糖体D.高尔基体10.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蓝藻和酵母菌B.蓝藻和硝化细菌C.绿藻和根瘤菌D.水绵和紫菜11.人的红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二者相似的是()A.都没有细胞壁B.都有大型液泡C.都没有叶绿体D.都没有细胞核12.在洋葱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核膜D.内质网13.下列物质中,只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的是()A.水和脂质分子B.组蛋白和RNA分子C.带电荷的离子和小分子D.不带电荷的离子和小分子14.人的红细胞和精子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C.核质互相依存的关系D.遗传因素的作用15.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有()A.液泡B.核糖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16.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变形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18.关于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有性生殖B.进行二分裂,分裂后母体仍存在C.分裂时,所有DNA都复制D.细菌一般进行无性生殖19.原核生物呼吸酶附着的部位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线粒体D.拟核20.不属于酵母菌和支原体共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蛋白质B.细胞壁C.细胞膜D.核酸二.非选择题:1.在人的胚胎细胞中,可以作为遗传物质载体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2.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1)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首先在________上大量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然后在________中也出现,且数量不断增多,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1.C2.A3.D4.C5.B6.B7.C8.D9.C10.B11.C12.B13.B14.C15.B16.D17.C18.B19.C20.B二.非选择题:1.染色体和线粒体2.大部分原核生物和真菌3.(1)核糖体氨基酸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2)内质网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进行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加工过程并在内质网中运输。(3)细胞质基质

高一生物《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案分析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生物《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案分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生物《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案分析

本小节主要介绍了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种类、分布和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些蔬菜大棚和温室为什么采用的塑料薄膜或日光灯是红色或蓝色的,而不是绿色的?这是一个新奇而有趣的问题。本节教材的“问题探讨”从这里引出话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像力,从而很自然地进入本节第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
关于绿叶中有哪些捕获光能的色素,教材是通过先引导学生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然后进行归纳的。实验后,教材归纳出绿叶中捕获光能的色素有4种。那么,这些光合色素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什么部位呢?教材接着介绍了有关叶绿体的基础知识。这里需要强调的有两点:一是叶绿体并非存在于所有的植物细胞中,而是只存在于植株的叶和嫩茎等绿色器官的一些细胞中;二是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认识到,叶绿体不仅含有捕捉光能的4种色素,而且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并且具有在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的特性,可见,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体会实验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②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相关实验操作。
3.情感目标:体验光合作用研究中巧妙实验的运用,并作出相关的评价;关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讨论“问题探讨”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光的波长(质)和光的强度(量)两个方面来认识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太阳的光线中有能量,我们制造出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捕获其中的能量并转化为电能。绿色植物也要捕获并转化太阳光中的能量,那么,绿叶中通过什么物质或结构捕获并转化光能呢?
我们知道,玉米中有时会出现白化苗,白化苗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中贮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亡,可见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和转化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细胞中有哪些色素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看一看。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视频)
展示实验结果。

不同色素对光的吸收有无差别呢?
展示证明色素吸收光谱的巧妙实验和精确实验,让学生理解色素的吸收光谱的意义。(说明白光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分光后可以分为七色可见光的连续光谱。)
分析绿叶随季节变化而变色的原因,让学生思考变黄的树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总结色素的功能。
转而学习色素的存在部位。
二.叶绿体的结构
结构图展示。
经典实验分析。
思维热身,进入学习状态。
体会色素的重要性。导入本节课题。
提醒观察的内容和注意的对象。
注意色素带的颜色、宽窄、间距。分别能说明什么问题。(与教材所归纳的4种色素结合学习)
学生观察,解释现象,尝试做出色素的吸收光谱。
思考,讨论。
观察,思考。
讨论,分析。体会实验的巧妙之处。
五、教学反思:
本小结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通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得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的含量;通过三棱镜分散光的一系列实验得出色素的吸收光谱;通过恩格尔曼的巧妙实验知道叶绿体的功能。而对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本节课并不注重操作的分析(关于操作中的要点可以在实验课中解决),而是注重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同时注重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去了解学习光合作用的应用价值,体会“学以致用”的道理。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

高一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2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1.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
2.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对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1.认识到与他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体验模型构建对于生物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在学习中坚持多动手。
学习重点: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学习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我的课堂:
自学等级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单位——______________
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将下列碱基与中文名称连接起来:
腺嘌呤A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G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T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分子是由许多个连接而成的长链,简称多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是由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指一条链的起点为磷酸,另一条链的起点为脱氧核糖)方式盘绕成_______结构。基本骨架由_______和_______交替排列而形成;中间的_______严格按______________原则(与配对,与配对)形成碱基对。
三.合作探究:
1.DNA分子的模型构建的基本过程。

2.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及有关特征。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某DNA分子含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的20%,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
A.350B.420C.520D.780
2.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碱基数目的()
A.44%B.24%C.14%D.28%
3.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士46%,又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
A.28%和22%B.22%和28%C.23%和27%D.26%和24%
4.DNA分子中的某一个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B.120C.180D.240
5.下列分子中含有1个磷酸基的是()
A.核苷酸B.ATPC.ADPD.DNA
6.有1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有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它组成是()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
7.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及成分核苷酸、五碳糖、碱基种类依次是()
A.2、8、2、5B.2、2、2、2C.2、1、1、4D.2、2、2、5
8.假设1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C共312,占全部碱基有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A.26%,312个B.24%,288个C.13%,156个D.12%,144个
9.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A.l:2:3:4B.3:4:l:2C.4:3:2:1D.1:3:2:4
10.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
11.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150B.200C.300D.400
12.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上的T与C分别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1%B.31.3%和18.7%C.18.7%和31.3%D.17.1%和32.9%
13.下图所示DNA分子平面结构图,仔细阅图回答下列各问:

(1)写出图中各编号的中文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⑦________;⑧________;
⑨________
(2)图中共有脱氧核苷酸____个,碱基__对。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填写编号)上可以测到15N。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上可以测到32P。
反思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