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大班对小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1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3.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整理、分析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历史时期及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及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看下面的网页新闻和材料。你认为导致图瓦卢的岛屿完全被海水淹没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图片和材料
图瓦卢的命运只是一个缩影。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同图瓦卢一样举国搬迁的威胁,另一些大国,虽然不至于举国搬迁,但一些重要的沿海城市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图瓦卢是一个珊瑚礁岛国。国土海拔很低,最高的地点仅4.5米。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和高山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激励性评价后指出:另一方面,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也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请同学们用倒推法写出这一过程。
回答如下:岛屿被淹没←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化
可见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祸首是气候变化。地球的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而且不同时期的变化也不同,我们现在就先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情况。
板书: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哪三个阶段?
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通过温度、降水量、风
等要素的变化来衡量。
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三个阶段。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怎样的时间尺度呢?
距今一万年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十万年以上。
(承转)冰期是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是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地质时期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那么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投影:教材P96图4—19“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读图并完成图示提出的三个问题:
1.在图4—19中标出几次大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2.查阅相关资料,看一看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哪个代的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
特点。
3.据图4—19,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板书:一、全球气候变化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通过读图,让学生完成第l个问题,师巡视学生在图中的标注情况并及时纠错。
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纪——二叠纪,距今约2~3亿年;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
多媒体播放,闪跳显出上述三次大冰期对应的地质时期。并请学生读图分析每次大冰期对应的干湿状况。
展示恐龙繁盛时期的相关资料,学生根据资料和图示回答第2个问题。
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通过上面的读图分析,可以看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
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那么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如何呢?
板书:(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设疑导学)1.什么叫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2.什么叫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
(自主学习,交流后总结)雪线是长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受气温、降水量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冰盖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多媒体播放P97图“l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提出要求:阅读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分析全球气候的波动。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另一次是l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年均温比现在低l~2℃。
很好。我们通过下面这幅表格来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多媒体播放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表:
第一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3500~前1O00年左右)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水量数值都比现在高,是我国历史时期最温暖的时代
第一次寒冷时期
(公元前1000~前850年)据历史资料记载,汉水曾经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气候寒冷干燥
第二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770~公元初)据历史资料记载,鲁国(今山东)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暖
第二次寒冷时期
(公元初~6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淮河曾结冰,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曾三年结冰,表明气温下降
第三次温暖时期
(7~9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中地区生长,表明气候转暖
第三次寒冷时期
(10~12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华北已无野生梅,太湖曾全部冻结,苏州附近的南运河曾经常结冰,福建的荔枝曾两次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冷得多
第四次温暖时期
(13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显示气候转暖
第四次寒冷时期
(15~l9世纪)这段时间长达500年。当时北京附近的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50天左右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原因不同,研究其变化的来源和分析方法也不同。近百年来.随
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的仪器被应用于气候观测,对气候的监测更加深入而绍钦。
下面我们学习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板书:(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投影:“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提出问题)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
(自主探究后回答)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l976~2000年,l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及海水升温膨胀,造成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卫星数据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冰雪覆盖面积减少了l0%左右;地面观测表明,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测得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
(承转)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升高,那么全球陆地降水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指导学生看教材P99图4—22“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学生读图思考,讨论交流。
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世纪增加了约2%。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l%,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
这种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变化,会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承转)那么全球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呢?
板书: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多媒体播放如下网上新闻,说一说新闻中提到了哪些方面的危害?
投影:
干旱、洪水、疾病、海平面升高、食物短缺等。
对。全球气候变暖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改变体现出来。而气温和降水本身就是资源条件。因全球变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气候变化会加剧哪些自然灾害?通过哪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人类?
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繁,增加了2%~4%,而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通过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
合作完成后,教师播放如下知识结构:
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最为显著。就农业而言,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影:“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造成各系统间一系列的变化,使它们发生了紧密的内在联系.进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即全球气侯的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目前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变暖后的气候将使极冰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的上升,由此,产生许多问题。具体到我国,海平面上升,会对天津市造成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讨论。
板书设计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一)地质时期气候变化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精选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热点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1、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气候变化峰会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召开的,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卢旺达、瑞典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本国立场。此次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给全球组织气候变暖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2、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范围:

1、道家、儒家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古代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区域缩小,畜牧区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发展,两汉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有所缓解。隋唐时期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不利影响。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对环境也造成了破坏。

3、洋务运动时期汉阳铁厂的选址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建国后的50年经历了三次资源环境恶化:一是1958年“大跃进”导致的第一次资源环境恶化,二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第二次资源环境恶化,三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第三次资源环境恶化。前两次均系国家当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而第三次则是人口惯性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建国后环境保护工程、政策与法制。

世界近现代史范围:

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三次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能源与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2010年高考可能的命题角度:用生态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站在整体史的高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一、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

我国已故杰出科学家竺可桢,从浩如烟海、帙卷繁杂的地方志、二十四史、古诗文集、古游记、古地理书籍以及历代私人笔记等文史资料和考古资料中,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出了变化规律。

据考古发掘,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地区是暖湿气候。河南安阳的殷墟古址,发现了甲骨文和大量典型的热带动物残骸。河南古代称“豫州”,简称“豫”,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证明3000多年前,我国华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史称“殷墟时代”。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竹书纪年》中有相关记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平均气温较今大约高1.5摄氏度左右。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根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期南京地区甚至出现下雪一尺,长江冰封的情况。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竹林在甘陕地区出现,显然当时的温度较现代为高。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到十一世纪初,陕西关中地区已无梅树。著名诗人苏轼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杏》);王安石曾嘲笑北方人常将梅误认为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由此可见,宋代气候已开始转寒。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

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手工业布局。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最大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

气候变化还影响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西汉开辟的古丝绸之路上,许多绿洲国家因为气候温暖而兴盛,史书记载的有且末、于阗、皮山、莎车、疏勒、楼兰、鄯善等。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楼兰一带的气候变得十分暖干,河汉密布、林森葱郁的楼兰等地终于成为荒凉的不毛之地。居民大批逃亡或外迁,昔日的繁华终于消失殆尽,出现了今日黄沙滚滚的荒原景观。

中国古代复杂的气候条件还影响着中华文化,也同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思想有关。阴阳学说是我国从古以来有代表性的一种学术思想。阴阳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面。它也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因为这里的“气候”有资源的一面,也有灾害的一面;有正灾害(如涝、热)的一面,也有负灾害(如旱、冷)的一面。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与社会科学的领域。如中医学的“阴平阳秘”(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与协调)是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会生疾病。兵书中的“虚实”、“奇正”等也是例子。夏禹治水也是在正确解决“堵”与“导”两种相互矛盾方针关系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为修建阿房宫,砍光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故有“蜀山兀,阿房出”之说。但“云梦竹简”里的《田律》,对砍伐林木、捕捉鸟兽、毒杀鱼龟等都有季节限制。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五代十国时,开发相对较迟的江南也已是“荒山半寸无遗土,耕遍沿堤锄遍岭”的景象,当时南方各国因水患而重视兴修水利。宋代政府推广“不择地而生”的水稻新品种占城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江淮、两浙经常发生旱灾影响收成。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可见,当时中国南北方都已存在制约农业发展的生态问题。明清两代均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世界史上也不乏同样的事例: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源范围的扩大,都伴随着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的能源工业——煤炭工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煤炭成为工业文明的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石油开采和炼油业的飞速发展,世界近代石油工业开始建立,并且逐步代替煤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能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功率更大的喷气式飞机、液体助推剂火箭等被发明出来,原子弹、氢弹的制造成功揭开了人类使用核能的序幕,人类的能源革命从煤炭、石油进展到利用核能,工业革命也从能源革命向原材料革命、化学革命等诸多方面扩展。

(2)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类以不同的产业方式向大气排放各类温室气体,其中CO2、CH4作为这种温室气体的标志。“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引自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目前,温室效应加剧,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地频发,这是气候变化造成灾难的开始。2009年热播的《阿凡达》警示着人们: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已然触动人类内心最脆弱的神经,是每个人所不能承受之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成为人类的共识。

(3)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了本世纪初,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且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在十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阶段。

目前,对生态文明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科学定义,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扬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社会结构模式。生态文明一方面是弘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好处,另一方面又要抛弃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缺陷。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包含了技术、文化习俗、法律制度、政治结构等方面。

1、(2005年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3题)“儿童眼中的社会问题”:(5分)

(1)50年代儿童画取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

(2)透视这两张儿童画,你认为40年来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什么变化?(1分)

(3)这两幅画折射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观有什么不同?(2分)

本题是图片诠释比较及应用题,属开放性试题。将儿童画引入试卷,很有创意。儿童比成人更天真、纯朴,儿童画更能反映史实。该题从生态史观的角度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具现实意义。试题体现了新教材文明史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索,体现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

解答此题关键是看清2张图中所画内容(1)50年代:繁忙的交通运输、广阔的道路田野、成排的厂房、高耸冒烟的烟囱等;(2)90年代:草原、白云、蓝天、红日、各种鸟类等动物、绘画、跳舞的儿童等。再结合课本历史知识来解题。

解答(1)问要注意对知识点的筛选,50年代社会背景有许多内容,如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大跃进等。

解答(2)要注意两图的比较,40年来中国从对自然的征服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环保意识增强,也推及全球环保的重视,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应保护好“地球村”。

解答(3)要透过两图的现象,看出中国经济发展观变化,如从50年代强调重工业、轻工业、农业顺序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当代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建设;从第一、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发展;从注重国民生产总值GDP指标到经济、健康、教育等综合指标,即人文发展指标HDI的统计,及新国民财富指标(物质资本及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的统计。

(1)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大跃进等。(2)环保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3)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小康社会)。

2、(2008年四川高考延考区文综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10分)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10分)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8分)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l2分)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6分)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6分)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8分)

本题考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变化为主题展开的。第(1)问,要求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注意时间限制,同时联系材料信息,进行回答,它不是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古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2)问是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回答,既回答不同时期,又要回答不同地区的因素;既要考虑环境因素,又要考虑人为因素。

(1)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夏、商、周主要活动区域;经济重心;历代政治中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

(2)中游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防治不力,灾害严重;战乱频繁;人工决口导致夺淮入海,水系破坏,环境恶化;农田、城市淤没。

一、选择题

1、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为可为天下王。”“山林虽近,草林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以下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为人君者应该保护生态环境

B.对自然的开发应有制度规定

C.应根据生物生长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D.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湖北云梦县秦古墓出土的《田律》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田律》的以上内容说明了

A.秦统治者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压迫

B.秦朝重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然资源

C.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颁布法律的王朝

D.秦朝的刑法严酷

3、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这在下列哪一首唐诗中得到反映

A.云烟转远海,粳米来东吴B.海将盐作雪,山用水耕田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4、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下图(机器时代的“享受”)主要反映了:

A、轮船的发明推动了水上运输事业的发展B、英国有钱人生活奢华、追求时尚

C、工业革命破坏了自然环境D、工业革命的成果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6、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②化工业兴起发展③太阳能开发利用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1962年,美国的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耸人听闻,札人忧天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生活成为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经济全球化战略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D、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材料题:

9、世博会是工业化潮流的产物,历次世博会无一不是各个时段工业文明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33年,“主题”概念首次被引入芝加哥世博会中。“主题”一般涉及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主题”,通过展出寻求问题的解决。此后,世博会均确立主题。以下为近40年来世博会的部分主题:

年份国家举办地主题

1974美国斯波坎无污染的进步

1975日本冲绳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

1982美国诺克斯维尔能源推动世界

1984美国新奥尔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日本筑波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90日本大阪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1999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5日本爱知县自然的智慧

2010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根据材料1指出近40年来世博会主题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2:据新华社内罗毕2月12日电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12日称赞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认为这一主题凸显了主办方浓厚的环保意识。………施泰纳认为,上海世博会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催生环保新理念。“这让我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创新技术和环保理念的涌现,我相信,上海世博会也会如此。”

(2)材料2中阿希姆施泰纳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待上海世博会主题的?

材料3: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

(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

材料4:尽管在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但曼彻斯特仍保留着乡村的环境。商人们在城市的住宅里,人们喜欢在里艾威尔河(RiverIrwell)上航行......当曼彻斯特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之一时,即19世纪左右,这些场景改变了,许多地方工厂和仓库替代了私人家庭,艾威尔河(RiverIrwell)污染严重以至于被描写成“流动着肥料的水灾”。

——美国得克萨斯州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美国历史》

过去,由于制造业是主要经济支柱,人们曾用“蒸汽加汗水”形容曼彻斯特,如今它则成功转型,成为多元化发展城市。上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曼城经济中所占比例仍高达70%左右,但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一比例就急剧降至20%上下。服务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为84%,而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比则急剧降至11%。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曼彻斯特在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发展迅速。以体育为例,2002年曼彻斯特成功举办英联邦运动会,使体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此后一系列重要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奠定了基础,使曼城获得世界“最佳体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也使其体育旅游和观赛收入大幅增加。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综述:英德老工业区“生死变迁”启示录》

(4)材料4中英国著名城市曼彻斯特18世纪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你如何看待发生在曼彻斯特的变化?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管仲话的含义,“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引自《管子轻重甲》意思是:山林川泽是“天财之所出”,不能很好地保护山林川泽的人,不配当国君。“山林虽近,草林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的意思是:利用和开发山林川泽必须要有季节限制和用量限制。由此可见,对管仲的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B

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与运用能力。秦朝制订的《田律》,可称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环境保护法,这是一份珍贵文献,它不仅是我国,也称得世界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该题不仅要求能读懂材料,而且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田律》的出现说明的问题是通过法律来保护自然资源。

3、D

该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只有D项表述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B

该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田汉的诗反映了大炼钢铁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5、C

该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注意题干的“从生态史观的角度”。

6、D

该题主要考查对恩格斯观点的理解。恩格斯的话强调了人类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蒸汽机的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都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7、A

该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寂静的春天》标题描述现象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由此表明,科技发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8、D

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本身就说明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切。由此推断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9、本题以生态史观立意,以上海世博会热点切入,涉及中国城市近代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很具现实性。材料1归纳的主题都涉及环保问题,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材料2中阿希姆施泰纳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体现环保意识,应从城市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变化,而生活品质更美好则与环保密切相关的角度阐明。注意观察材料3地图,可以从城市的分布的地域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城市化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特点。根据材料4可直接归纳出曼彻斯特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曼彻斯特的发展变化正是在新形势下,世界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方向,值得各国借鉴。

(1)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人类生活品质与环境的关系

(3)东部沿海、沿江地带城市化程度高,中、西部城市化程度低。近代城市化程度整体上较低,且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点。(4分)

我国东部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是资本主义侵略的主要地区和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源地,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人们的思想意识更新快。(4分)

(4)变化一: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已经是羊毛贸易中心,工业革命以后变为世界棉纺织中心,20世纪60年代,制造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现在成为多元化发展城市,在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发展迅速。

变化二:18世纪早期曼彻斯特保留着优美的乡村环境,工业革命后环境遭到破坏,随着曼彻斯特经济结构转型,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成为世界最佳体育城市。

曼彻斯特从传统的工业化城市转变为多元化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范,是全人类的财富,值得借鉴。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编制人审核人
班级小组姓名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1.了解不同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
2.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3.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应采取那些措施。

利用不同图表资料分析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措施。

通过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影响,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1、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的关系。
2、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

1、正确认识全球变暖原因
2、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措施
1

注意深入思考学案中每一个问题,循序渐进,探究过程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只记最后的结果,疑惑点可以与同学探讨;

教材引言
一、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一.阅读教材,结合图4-3-2,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
(1)你认为哪些因素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
(2)研究过去气候变化通常划分哪几个时期?
、、
(3)读图4-3-2,你能总结出15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吗?
①、“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为期和期交替,大致以年为周期。冰期时,冰川从向,从向推进,气候明显变;间冰期时冰

课前评价ABCD课后评价ABCD
川,气候变。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中。
②、“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也发生过显著变化,大量史料表明,500年来我国气候的变化表现为15、17、19世纪的期和16、18、20世纪的期交替出现。
③、百余年来,仪器观测时期的全球气温变化,也是冷暖交替,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____年代全球气候逐渐_____,此后30多年全球气候有所变____,从20世纪____年代末开始,全球气温又逐步______,并呈现加速态势。
对该部分内容做个自我总结吧:
过去全球气候处于不停的中,全球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复杂,如受、、、等因素影响。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总体表现为的期和的期交替,当前地球气候正处于的期。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探究二:气候变暖是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原因是什么呢?阅读教材结合图4-3-3思考:
1、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变化趋势?同期全球气温有何变化趋势?特别是(时间)以后的增温更明显?
2、二氧化碳的含量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二者之间有何关联?试着用学过的二氧化碳保温原理解释一下。
(重点,背过)
全球变暖的原因原因:目前全球正处于温暖的间冰期

原因:①、人类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②、大量砍伐(使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其中,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还是原因。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探究三:你能概括出全球变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吗?请默写下来。


(1)你认为全球海平面上升有哪些影响?(图4-3-4)
(2)全球变暖对降水会产生哪些影响?
(3)你能找出由于全球变暖引起生态系统哪些调整吗?
(4)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
四、全球变暖缓解措施:

1、参照课本活动内容,小组讨论我们应如何缓解全球变暖?对于这个问题你的思路是怎样的?:可以从怎样控制气候变暖和如何适应全球变暖两大方面考虑,另外,措施中不乏具体的物质形态措施,但也可以用非物质形态的措施如提高节约意识,加强全球合作等。发挥你的想象力及利用集体的力量尽量多的找出合适的措施,上课展示)
2、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非常学案84页“课堂疑难导析”

一、判断正误:
全球变暖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否正确?理由?
()1、使台风灾害加重()2、使西北地区旱灾加重
()3、使天山南北的洪灾加重()4、沿海土地盐碱化加重
()5、我国0°C等温线将向南移()6、港口航道不会受影响
二、单项选择
1、气候变化史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尺度,其中历史时期是指()
A距今一万年以前B第四纪冰期后的近一万年来
C近一两百年来D近几十年
2、有关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使植被吸收二氧化的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多
B工农业等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能源是以矿物能源为主,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C生活取暖、餐饮等以及汽车尾气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火山喷发的气体中也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3、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
①海水入侵②海岸侵蚀加强③沿海洪涝灾害加剧④陆地污水排放受阻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有关全球气温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化即为全球气温变暖
B全球气温变暖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C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D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1—4正确,5—6错误二、1.B2.D3.D4.D

将自己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的理解做个简单的总结,并采用提纲式写出来


1、走出误区:
误区一,认为全球变暖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误区二,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误区三,认为全球变暖百害而无一利;
误区四,认为面对全球变暖,人类只能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
2、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一方面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从全球气候变化大的方面来看,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的一致性,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改善全球的气候。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摘要
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过去全球气候变化可分为那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气候变化有何特点?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气候变化的幅度如何?
3.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知识结构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过去全球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
全各个时期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
球仪器观测时期
气原因: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
候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及与未来变化幅度变暖幅度:气温升高,2100年升高1.4℃~5.8℃

对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类导致海平面上升
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影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影响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2.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印度尼西亚D.南非
下图为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
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判断图瓦卢3~5月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5.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下列叙述正确的事()
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是引起图瓦卢成为环境难民的最主要原因
B.地面下沉是导致图瓦卢举国搬迁的重要原因
C.大面积的酸雨
D.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6.为避免第二个图瓦卢的出现,发达国家应该()
A.绿色消费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
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据此完成7~9题。
7.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①SO2、NO2排放②CO2排放③水土流失④酸雨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⑥森林遭破坏
A.①③④B.②⑤⑥C.④⑤⑥D.①②④
8.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9.人类在20世纪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了20﹪。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A.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
10.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二、综合题
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增长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增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一下1958~1968年十年间CO2平均每年增加
_____________(ppm)。
(3)为什么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
(4)大气中CO2的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为什么?
(5)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的增多,使气候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后果。
一、选择题
1.D2.C3.C4.B5.A6.C7.B8.D9.D10.A
二、综合题
11.(1)C(2)0.7(3)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大量CO2,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所致。
(4)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CO2可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增高,气候变暖。
(5)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如现在温带由于气温升高,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干旱的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亚寒带某些地区则因气温升高,将会适应温带作物的生长。

湘教版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在本课的设计中,主要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本课内容的设计特色是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课本中的相关资料及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图表的技能,学生就可以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的要求:

基本要求:①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统计资料的阅读、分析和运用的技能;

④能以科学态度、辨证的观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展要求:能运用材料、分析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某一活动的具体影响。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6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