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

自然之道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10

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陆地自然资源

[考纲要求]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知识讲解]

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3)总体特征:数量──有限性

开发潜力──无限性

分布──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地质规律)

自然资源组合──整体性。

(4)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

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相关知识

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


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

[考纲要求]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知识讲解]

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核心作用。

(2)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分类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能源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相互关系图(3)总体特征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无限;

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地质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4)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

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1)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2)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2)水能资源特点

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

紧张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浪费严重

水污染

解决

办法

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兴修水库,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和合理用水、合理调整水价

防治和治理水污染地下水问题前面已讲,这里省略。

(4)水资源短缺区:

①西北内陆:水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节约和合理用水,保护地表水、地下水。知道塔里木河、黑河的调水。

②华北地区:降水少,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水污染、浪费严重。南水北调。

(5)主要水电站

三峡葛州坝

二滩

龙羊峡李家峡

万家寨

小浪底

岩滩大化

隔河岩

五强溪

湖北

四川

青海

山西内蒙古交界

河南

广西

湖北

湖南

长江

雅砻江

黄河

黄河

黄河

红水河

清江

沅江

(三)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

(1)特点

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④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⑤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2、草场资源——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3、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4、自然保护区

目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

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

(四)土地资源

(1)特点

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

(2)分布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3)问题:

①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量居世界之首;沙漠化面积增加快;草场超载、草质下降、森林减少;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②耕地资源减少:建筑用地占用,耕地退化荒芜。

依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4)保护措施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5)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五)矿产资源

(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但加重运输负担。

煤: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南、西北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磷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2)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分布情况见下表:

所在省

河北

山西

辽宁

黑龙江

江苏

安徽

河南

陕西

内蒙古

贵州

煤矿

名称

开滦

峰峰

大同阳泉

西山平朔

抚顺阜新

鸡西

鹤岗

徐州

淮北

平顶山

神府

东胜准格尔霍林河

六盘水

所在省

河北

辽宁

黑龙江

甘肃

青海

山东

豫鲁

交界处

新疆

油田名称

华北

辽河

大庆

玉门

冷湖

胜利

中原

克拉玛依、塔中(3)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铁矿物质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主要铁矿分布产地如下表:

所在省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四川

湖北

海南

铁矿名

迁安

白云鄂博

鞍山、本溪

马鞍山

攀枝花

大冶

石碌(4)有色金属矿丰富,主要产地如下:

湖南

江西

贵州

甘肃

云南

广西

山东

内蒙古

四川

锡矿山锑、水口山铅锌

大余钨德兴铜

铜仁汞

金昌镍

个旧锡东川铜

平果铝

招远黄金

白云鄂博稀土

攀枝花钒钛

(5)主要问题:乱采滥伐,破坏环境,浪费严重等。

(6)发挥地区优势,建设区域基地。

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磷矿基地——湖北、云南、贵州。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分布大势:耕地分布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热带和亚寒带地区;草原在热带、温带半干旱地区。

2、生物资源

(1)森林:(两大林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与几内亚湾沿岸及东南亚;

亚寒带针叶林: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

(2)草原:

温带草原: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中部热带草原:非洲、拉丁美洲、大洋州

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

3、水资源(径流总量由大到小)

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州

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4、矿产资源

(1)分布

铁矿: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煤: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石油:中东地区储量占一半,也是世界最大生产和输出地区,此外,俄、美、中、墨、英

等国产量也较大

(2)铁矿运输: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的不平衡是铁矿运输的根本原因。出口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进口主要在发达国家。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北欧西欧

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5、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

(1)常规能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分布

常规能源

石油、天然气

水能

①分布广.储量大;②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难度低①发热量高②基本上是无灰燃料,是高质量的能源③开采、运输、使用方便①可再生能源.电站建成后.发电成本低,收益大;②为发电修建的水库具有防洪、灌溉、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综合效益;③不污染环境

①发热量低、燃烧效率低;②灰渣、粉尘多,环境污染严重;③运输及使用不如石油方便

燃烧过程中也有污染

①水库会淹没农田;②移民搬迁:①受降水量变化影响,枯水期受到限制

分布规律

分布于沉积盆地边缘

分布于湖盆或大陆架上

落差大、水流急及流量大的河段

世界分布

四个煤带:

①亚洲与欧洲(从我国华

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③南非;④澳大利亚七大产油区:①中东(主要为波斯湾沿岸的国家)②拉美(委内瑞拉、墨西哥);③非洲(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④俄罗斯;⑤亚洲(中国、印尼);⑥北美(美国、加拿大);⑦西欧(英国、挪威)水能蕴藏前6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扎伊尔(刚果(金))石油运输:中东→西欧、北美、日本;北非→欧洲;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半球;

俄罗斯→东欧和独联体一些国家;东南亚→日本

优点

缺点

在世界的分布

在我国的分布

①能量大、能量密集;

②核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③核电站建成后运转费用低、收益大

①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②密封设备要求高①核废料处理困难

①铀矿丰富的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

②核能电量较大的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

已建或在建核电站:泰山、大亚湾、岭澳、连云港

①能量大,分布广

②可再生能源

③无污染

①分布分散

②投资大、占地广、储能难

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②海拔高低③空气中云量、水汽含量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以西以北丰富

①清洁能源,有利于净化环境②提高生物能源利用率③可以缓和燃料同肥料、饲料相争的矛盾

气温低的地区利用沼气时间短或难于利用

沼气是我国农村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推广较快

其它新能源:地热、风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能力训练]

1.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2.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4.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5、下列物质中,属于陆地自然资源的有()。A、钢铁B.柴油C.棉花D、天然气6、关于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B、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而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D.自然资源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与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系7.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6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能力训练答案]

1、C2、D3、D4、B5、D6、D7.(1)答案见下图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

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第19讲 陆地自然资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19讲陆地自然资源)

[考纲要求]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知识讲解]

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1)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核心作用。

(2)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知道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4)记住我国主要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

(5)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智能的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思想教育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记住最大的渔场、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教学难点: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

--:

复习提问:

1.我国主要的煤田有哪些?

2.我国主要的油田有哪些?

3.我国主要的铁矿有哪些?

4.江西德兴、云南个旧、山东招远,

甘肃金昌分别以哪一种有色金属矿为主?

今天我们学习第5节海洋资源。

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金的储存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这说明海洋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读图回答:

1.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18000多千米)

濒临哪几个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北温带)

由此可以说明我国海域十分辽阔,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下面大家看一组数字。(找同学读课文)

二、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

由于我国大陆沿岸的海域广阔,对发展海洋水产事业非常有利。下面大家看P1006.18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我国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1.我国大陆边缘的海洋,多为深度超过200米的浅海区。海水浅,阳光可直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在这些浅海中,有众多的河流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业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又有从高、中、低纬南下的沿岸流。在寒暖流交汇地方,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冷到上层,使得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特点丰富,吸引大批鱼群。

3.此外,我国沿海港湾,岛屿特别多,浅海渔场多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水温适中,冬季不结冰。

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其中舟山渔场是我国第一大渔场。

海盐和海底石油:

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

1.我国是海盐生产大国。

(1)我国海岸线长,其中有很多地势平坦的泥质,海滩适于晒盐,这些适于发展盐业的海滩就有几百万公顷。

(2)海水晒盐依靠自然蒸发,我国多数盐场都有良好的蒸发条件。其中河北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这里雨季前的二、三个月,天晴风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全年的海盐大部分就是在这时生产的。

2.海底石油的开采。

我国近海石油资源相当丰富,近年来,经过多次钻探,已在几个海域中发现了含油气的盆地。看图P6.22主要含油气的盆地: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东沙盆地。

三、海洋资源的保护。(找同学读课文理解)

板书提纲

§5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二、主要渔场和盐场。

(东海)舟山渔场长芦渔场(河北)

中国最大中国最大

三、海洋资源的保护。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总体特征以及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其潜力是无限的,使学生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同时使学生懂得利用自然资源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和综合的观点,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首先使学生明确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有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也会产生影响。其次,使学生明确本节侧重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涉及。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虽然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范畴,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第二,自然资源必须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对于这一影响教材配有“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加以说明。第三,以能源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因此分析其影响,不能忽视其 历史发展特性。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

本节教材是在初中 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知识的深化,因此有些在初中已具备的概念,在本节不再涉及,而是直接应用,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初中也已经出现过,本节再次提出,是侧重在资源在人地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教材为此配备了“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概括说明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之间所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活动以及人口的发展有可能打破系统的动态平衡,而自然资源正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中最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时,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既是同一类物质,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理解;第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本节包括关于能源的内容。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因此这里以列表的形式出现,并强调其利用方式。

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突出了自然资源最重要的、具有共性的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二两个特点是讲述自然资源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辨证关系,资源的有限性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可利用“量”的有限性;一定空间的有限性;一定时间内利用能力的有限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立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资源的无限性,是指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这里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挖掘资源潜力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辨证的看待资源的有限性,对资源的利用前景充满信心。资源特点的第三和第四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对于地域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可再生资源其分布一般受水热条件影响显著,因此其分布具有地带性,非可再生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个地域的资源由于其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各种资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气候、森林、土壤、野生生物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对于能源的概念及分类,教材主要强调了根据人类利用的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划分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至于其他的划分方法,教材没有涉及,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另外对于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应使学生明确,一种能源在没有大规模利用以前,属于新能源,但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以及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新能源也就成为常规能源了。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的 教学,应注意知识的迁移,教材中图像的运用,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特点。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 教学中注意与初中知识应有所区别,应将其深化,可以从分析教材中的示意图“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入手,使学生通过对示意图的分析明确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平衡作用。另外在分析示意图时,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陆地自然资源”与“陆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表格说明,必要时,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并将利用方式细化,使学生对资源的分类能够更清晰。

对于“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实例,从对实例的分析入手,说明其特点。前两个特点具有辨证的关系,为突出这种关系, 教师可以列举同一类资源在不同技术条件或不同阶段利用状况的不同加以对比说明。“陆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分析某类可再生资源的分布特点,由此总结得出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规律,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此类资源或其分布环境发生变化,在此环境中的其他资源是否会发生改变,由此得出“陆地资源整体性特点”。 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首先请学生根据已有的气候及自然带等知识分析热带雨林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由此得出地带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示意图,说明资源的整体性特点。

关于“能源”,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能源属于资源,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例说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是哪几种?世界广泛使用的能源的有哪几种?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片中的能源是否已经被广泛利用?由此明确“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概念。这部分内容也可放到“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关于能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部分进行讲述。

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入手,说明自然资源就其自然属性看,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对人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通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对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史, 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中的实例,以能源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加以说明。使学生可以意识到对于 地理学科某些内容的分析,应从 历史思维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某类 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方案

【 教学重点】①陆地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特点;②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①“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②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 教学过程】

(引课)人类对陆地环境的改造和影响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的。

引导学生分析陆地自然资源如何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平衡作用?由此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种类,以及自然资源对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的平衡作用。

(阅读教材中“陆地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表格)引导学生从表格中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方式,并引导学生补充各类资源的利用方式。

( 板书)一、陆地自然资源及其特点

1.概念

2.分类

(提问思考)列举实例如我国水能的利用或某种矿产资源的利用,说明“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用潜力的无限性”。

由自然带的分布及自然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的自然带整体说明“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等特点。

( 板书)3.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阅读“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怎样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出示几种能源的图片提问思考)我们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哪几种?我国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哪几种?新能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工业革命的发展 历史说明能源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什么?

( 板书)二、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陆地能源的利用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设计思想】

由于本节教材是陆地环境这个单元中最后一部分讲述关于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有利的影响,学生对于前面各章节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在本节 教学过程中重在对知识的迁移,通过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另外本节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 教学中应注意列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例如对能源的利用,可以从学生生活出发,了解我国能源的消费构成特点,由我国迁移到世界,并由此理解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差别,对学生的学习会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