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发表时间:2020-08-25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2)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么是惯性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想.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引入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一段在船舱里观察到现象的描述,并通过对它的分析和实例对比引入了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惯性参考系.
(2)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引入了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存在的惯性力及其规律,并在升降机实例中简单应用.
教法建议
(1)本节属于选学内容,请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深度和层次.
(2)在授课时采用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发现问题:运动和力的关系出现矛盾的现象.从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发生矛盾的症结所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辩证的科学思想.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惯性系和非惯性系、惯性力
教学难点:惯性力
示例:
一、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1、发现问题:
举例1:如图1所示,小车静止,小球静止于小车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小车相对于地面以加速度做直线运动时,从地面上观察,小球如何运动?从小车上观察,小球如何运动?
分析:从地面上观察,小球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从小车上观察,小球将逆着小车的运动方向运动,最后从桌子上掉下来.因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对于小车的运动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举例2:如图2所示,用弹簧将小球固定于小车内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当小车恒定加速度做直线运动时,从地面上观察,小球如何运动?从小车上观察,小球如何运动?弹簧处于什么状态?
分析:从地面上观察,小球将做与小车同向的加速运动.小车上观察,小球将相对于小车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因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对于小车的静止不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2、分析问题:
提出想法:当实验和理论发生矛盾时,可能是实验现象观察有误;可能是理论错误或理论存在一定的适用条件.
分析问题:实验现象观察正确.理论在很多的实际应用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因而可能是理论存在一定的适用条件.
矛盾的症结出在:相对于谁来观察现象,即参考系是谁.
阅读书P65伽利略在《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中的一段话.
3、引入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1)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地面通常可认为是惯性系,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研究行星公转时,太阳可认为是惯性系.
(2)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
例如: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小车,它相对于地面存在加速度,是非惯性系.
二、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解决问题:在直线加速的非惯性系中引入一个力,使物体的受力满足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力就是惯性力.例如在上述例1中,若设想由一个力作用在小球上,其方向与小车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其大小等于(是小车质量),则小球相对于小车的运动与其受力情况相符.同理可以分析例题2,这里不再赘述.
1、惯性力:在做直线加速运动的非惯性系中,质点受到的与非惯性系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大小等于质点质量与非惯性系加速度大小的乘积的力,称为惯性力.
2、注意:惯性力不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存在施力物,也不存在反作用力.而且只有在非惯性系中才有惯性力.
3、例题:见典型例题.JAB88.cOm
探究活动
1、组织部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
2、开有关相对论的科普讲座,引发学生研究兴趣.
相关知识
水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水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性不育现象,后经多年的研究,人们了解了水稻雄性不育的某些规律。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日本学者先后培育出了水稻的细胞质与细胞核互作所导致的不育类型,继而实现了水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为水稻杂交种的生产开创了一条道路。1958年日本学者胜尾清用中国的野生稻为母本与日本粳稻藤坂5号杂交,结果发现野生稻的细胞质可使杂种的雄花败育(花粉没有授精能力),为了获得纯合稳定的不育材料,他让野生稻与藤坂5号的杂种后代始终接受藤坂5号的花粉--这种杂种与其亲本之一的杂交称做回交。如此回交几代之后,杂种除了细胞质来自原母本野生稻(杂种的细胞质由母本提供),其细胞核基因几乎都来自藤坂5号,遗传特性也几乎完全象藤坂5号,只是由于其细胞质来自野生稻,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这便育成了藤坂5号雄性不育系。与此同时藤坂5号便是该不育系的保持系,因为它与该不育系的杂交后代可以保持雄花不育性。与之相反,另外一些品种与此不育系杂交的Fl代其雄花可
点击下载://files.eduu.com/down.php?id=135215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目标细解考纲】
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小试身手轻松过关】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基础训练锋芒初显】
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7.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
(1)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2)月亮在云中穿行;
(3)汽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8.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m至B点。(sin30°=0.5)
(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举一反三能力拓展】
9.在二战时期的某次空战中,一英国战斗机驾驶员在飞行中伸手触到了一颗“停”在驾驶舱边的炮弹,你如何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
【名师小结感悟反思】
本课时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三个基本概念,质点是重点,是理想化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判断物体能否视为质点的依据在于研究问题的角度,跟物体本身的形状、大小无关。因此,分析题目中所给的研究角度,是学习质点概念的关键。
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对同一运动,不同参考系描述形式不同。一般选大地为参考系。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之上的数学工具。坐标系的建立,为定量研究物体的运动奠定了数学基础。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内容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学习重、难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实验探究
知识链接1、怎样判断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是快,还慢?
2.自然界中的运动形式都是一样的吗?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学习过程用案人自我创新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争取能完成以下问题!
(一)物体和质点
问题1: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你了解火车吗?你能描述火车各部分的运动吗?
问题2:一辆火车长200m,从A站到B站距离100公里,如果这辆火车以平均80km/h的速度行驶,到达B站需要多长时间?经过B站又是多长时间?
问题3: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你对地球的运动情况了解吗?地球很大,但又很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
问题4:你认为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理看成一个“点”来处理?
问题5:你来总结下什么是质点?它在自然界存在吗?
5.完成下列问题:
填写:
(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二)、运动的相对性
问题6:坐车时,汽车从静止到高速行驶,汽车中的你在做什么运动?
问题7:(1)
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
举例:
(3)总结:参考系该如何选取?
8.“牛刀小试”:讨论并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第1、2题。
(三)、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一般来说,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coordinatesystem).
同学们请注意以下几点:
(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问题9.“科学漫步”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除了课本内容以外你还了解多少有关GPS知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达标检测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所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是()
A.一定是静止的。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D.无法判断。
4.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学习反思
布置作业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设计方案(二)
多媒体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打开“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ppt”文件,点击目录中的“引入”,切换到如图所示:
根据所给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出当只考虑足球飞越的距离和蝴蝶上升的高度时,可以把足球和蝴蝶当作一个点来研究,这种点在物理上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引入下面的课题)
推进新课
一、物体和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点击目录中的“质点”,切换到下图:
先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然后再给出结论.
点击“下一页”进入练习题部分: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答,然后再给出解析过程.
二、参考系
点击目录中的“参考系”,进入下图所示内容
先让学生观察两个视频,并分别说出各自的结论,然后老师总结并分别给出下面的内容.
点击“下一页”,切换到情景模拟部分:
可以改变其中的各种参数改变小车的速度,让学生充分理解各种运动情况.
继续点击“下一页”,进入练习部分:
同样先让学生自己完成两题,然后再给出解析内容.
三、坐标系
点击目录中的“坐标系”,出现以下内容:
先让学生根据图中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确定物体位置的办法,然后老师再给出参考答案.在此问题中实际涉及了三种不同的坐标系,它们都是以人的位置为坐标起点.1.是一维坐标系,2.是二维坐标系,3.是三维坐标系.
点击“下一页”给出坐标系的有关内容:
点击其中的“下一页”给出坐标系的知识拓展部分:
继续点击其中的“下一页”给出坐标系的练习题部分:
对于此题,也是先让学生思考、解答,然后再给出解析和最后的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点击目录中的“小结”,出现以下内容:
提问学生本节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然后展示本节所学内容以及本节的学习目标,以供学生掌握本节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