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交通建设、资源调配与海岛、城市新区开发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04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交通建设、资源调配与海岛、城市新区开发。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交通建设、资源调配与海岛、城市新区开发”,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三节交通建设、资源调配与海岛、城市新区开发

巩固夯实基础

一、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

1.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1)区位条件

范围:西南区通常是指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黔和渝三省一市,大西南还包括西藏自治区。南昆铁路的建设,广西与西南三省一市的地域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其沿海港口成为西南区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因此,这里的西南是大西南也包括广西。

区位:①有漫长的国境线;②由于地域广、腹地深、加之地形复杂、沟通不便,大部分仍为我国内陆腹地;③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并且区内开放程度低,毗邻国的经济也落后,对本区的交通建设及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较为不利;④大西南是我国的战略后方,非常时期往往会带来有利的发展契机;⑤从目前情况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不断实施,以及三峡工程建设和重庆直辖市成立,使得本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加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而为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及交通建设带来新的契机。

(2)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

自然条件:西南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对本区交通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其中地形地势对自然条件和交通建设的影响最为深刻。

西南区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而且分布集中,地域组合较好,并有丰富的能源相匹配,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只要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在西南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有色冶金、化工等原材料生产基地的条件格外优越。从能源资源看,西南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70%。四川省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煤炭第一大省,号称"江南煤海"。广西北部湾油气勘探前景看好。从农林资源看,四川盆地物产富饶,素称"天府之国"。横断山区为我国第二大林区。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生物资源、物种资源位居全国第一,云南是世界著名的"动植物王国"。可见,西南地区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相关阅读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节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巩固夯实基础

一、欧洲西部

1.自然环境

(1)位置: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3)轮廓

①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内海和边缘海。

②多半岛、岛屿:

主要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一南三)

主要岛屿:不列颠群岛、冰岛。

③多内海、海湾和边缘海:

内海: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

边缘海:北海。

(4)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主要地形区分布: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平原,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南部阿尔卑斯山脉。

冰川地貌典型:北部众多湖泊和挪威沿海峡湾海岸;中部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缓丘陵;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山间湖泊及角峰、刃脊等。

(5)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①成因:由于本区绝大部分位于温带,西临大西洋,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因此,大西洋上的西风可以深入广大内陆地区,形成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6)河流:河流水量丰沛,河网密布,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莱茵河,其中多瑙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各河之间有运河连接,形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网。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中总复习第一轮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三节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

一、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2)分类

按空间分布

按循环周期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2)冰川有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川融水补给其他陆地水的功能。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明显。

(3)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潜水互补;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链接·注意

分析某一条河流时不但要用联系思维的方法考虑补给方式,还要考虑某一国家、大洲(含分区)的河流湖泊水文变化特征,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来说,可以找出世界主要的大江大河进行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3.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相变化,外因则是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过程和环节构成水循环。

(3)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四节 美洲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四节 美洲”,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四节美洲

巩固夯实基础

一、北美

1.概况

(1)位置范围

①位置:位于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②范围: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三部分。

(2)地形: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北段,由海岸山、落基山等几条平行山脉组成。

中部: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的中央大平原。

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

(3)气候

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4)河流和湖泊

①主要河流:密西西比河和圣劳伦斯河。

②五大湖:由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组成,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密歇根湖全在美国境内,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

(5)居民:外来移民大汇集。

2.重要国家--美国

(1)位置:跨寒、温、热三带,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跨北美洲和大洋洲。

(2)范围:48个州、1个特区哥伦比亚和两个海外州(夏威夷、阿拉斯加)。其中本土都在北温带,阿拉斯加在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岛在热带海洋中。

(3)地形: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10%。

(4)河流和湖泊: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

(5)资源: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高消费和浪费,资源耗费最大。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四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四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三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

提纲挈领

1.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1)我国进行的国土整治工s作

(2)区域发展的主要原则

(3)信息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2.三类灾害的防治与三类农业区的开发

(1)水土流失、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2)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

(3)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4)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5)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3.交通建设、资源调配与海岛、城市新区开发

(1)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2)海域、海岛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3)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4)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