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04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节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
巩固夯实基础
一、欧洲西部
1.自然环境
(1)位置: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JAB88.cOM
(3)轮廓
①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内海和边缘海。
②多半岛、岛屿:
主要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一南三)
主要岛屿:不列颠群岛、冰岛。
③多内海、海湾和边缘海:
内海: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
边缘海:北海。
(4)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冰川地貌广布。
主要地形区分布: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平原,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南部阿尔卑斯山脉。
冰川地貌典型:北部众多湖泊和挪威沿海峡湾海岸;中部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缓丘陵;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山间湖泊及角峰、刃脊等。
(5)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①成因:由于本区绝大部分位于温带,西临大西洋,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因此,大西洋上的西风可以深入广大内陆地区,形成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6)河流:河流水量丰沛,河网密布,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莱茵河,其中多瑙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各河之间有运河连接,形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网。
精选阅读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三节 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三节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1)分类:根据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分布:耕地多分布在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原始林地主要分布在亚寒带和热带雨林带;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带。
(3)问题:由于世界人口激增,不少地区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不当,有些地区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4)措施:制定法规、植树造林、退耕还牧等。
2.水资源
(1)分布: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
(2)问题及对策
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②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
③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控制人口增长,节约、合理用水。
④水资源危机→节约、合理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设法用最经济的方法,使海水变淡,扩大淡水来源。
3.森林资源
(1)重要性--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①经济价值:提供木材、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②环境价值: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2)分布
①概况: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②具体:针叶林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阔叶林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分区
提纲挈领
1.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主要国家和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一节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东亚
1.概况
(1)位置与国家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包括中国、朝鲜(半岛国家)、韩国、蒙古(内陆国)、日本(岛国)五国。
(2)地形特征及对河流的影响
①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最大的半岛是朝鲜半岛。
②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和山地,东部多平原和丘陵。
③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3)季风气候显著: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这是因为东亚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的热力差异大。
(4)人口与经济
①人口:东亚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4,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
②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差异。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
第一单元世界地理概况
提纲挈领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主要气候类型。
3.世界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的分布、世界面积大国及领土。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占29%。
分布特点: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任何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某些大陆还南北对称,某些大陆的东部边缘被一连串的岛屿群环绕,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
二、世界陆地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
一般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叫做大陆,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半岛。
世界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陆地是澳大利亚大陆。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五节 大洋洲和南极洲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五节 大洋洲和南极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五节大洋洲和南极洲
巩固夯实基础
一、大洋洲
1.概况
(1)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23.5°N-40°S。
②海陆:介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③半球位置:大洋洲既跨南北半球,又兼跨东西半球。
④位置的重要性: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的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2)范围:一块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四大岛屿(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塔斯马尼亚岛)。
(3)面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洲。
(4)岛屿:大洋洲的岛屿按成因分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三种,后两类又称海洋岛。
大陆岛--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地势险峻,海拔较高;
珊瑚岛--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2.重要国家--澳大利亚
(1)大洋洲中最大的国家
①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②领土: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岛屿。
③位置:印度洋、太平洋之间。
④居民:以英后裔为主,讲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