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

发表时间:2021-09-11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抢答:80÷20= 60÷30= 240÷30= 350÷50=

2、估算:93÷30≈ 143÷70≈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准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获取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知识,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 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 理解算理 )

e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 )=140 5个班需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c (教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 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理解算理)

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的图:140个方格,提问学生每30个方格为一份,能分出几份?能分4份,还剩下20个方格。也就说明140里面有4个30,所以,在个位上)

d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板书

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被除数要先看前两位。(拿出一张纸片,先遮住被除数的个位,让学生比较与除数30的大小)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14除以30不够商一)那怎么办?(看前三位)

教师把纸拿开,140除以30要商几?(商4)为什么商4,商5行吗?(①引导学生看方格图,分了4份,余下的20个格不够30个格一份了。商5不行。②30×4=120,120最接近140。 30×5=150,150比被除数140大。)

商要写在十位还是个位呢?(个位。分了4份,就是4个1。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120和20怎么来的?(30×4=120,还剩20)

总结: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在这里看到了个位,就在个位上写商。

3、整理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92÷30与140÷30的竖式,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异: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同:除数都是整十数 )

讨论交流除数都是整十数时(课件出示)

a应该从哪里除起?

b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c商要写在那个数位上?

讨论后总结:

a从高位除起

b看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

c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4、巩固练习

a好,我们就运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计算。

交流订正,(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说一说第一题和第四题的计算过程。

b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础上教学的。因为这是一节计算课,它本身就比较枯燥,而理解算理,正确计算又是它的重点,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兴趣。因此我利用李咏主持的“非常6+1”节目创设笔算除法“非常6+1”这样一个大的教学情境,以此为突破口调起学生胃口,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从整节课来看,这个情境创设还比较有效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问题与自主探究的方法,通过复习口算除法,归纳复习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打好了基础,也为引导学生提炼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在新课的学习中我始终围绕“如何试商?商应该写在那个位上?为什么?” 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用估算的方法思考可以分给几个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竖式探讨商究竟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师生共同分析,通过教师点拨,达到用笔算验证估算,体现出估算、口算、笔算之间的紧密联系,达到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儿歌的形式加深理解与巩固。

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一般最多维持20分钟左右,我用“非常6+1” 最精彩的环节,砸金蛋,三个金蛋里分别有苹果、蛋糕、鲜花送给学生,以此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达到“想学-学会-会学” 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巩固练习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由于教学情景比较新颖,整课堂的氛围都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不足之处:

1、对教材的挖掘能力还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讲解140÷30的商到底应该写在哪一位上这个问题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我应该多多强调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这样会让学生对以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更加理解和清楚商就写在什么位置上。

2、教学的节奏较快,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太短。

在教学例1时,我安排了让同学们讨论交流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的问题,所以让学生交流的时间太短。这样会导致学困生依然没有弄懂这个算理。

3、教师课堂灵活应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教学中在处理课后“做一做”的三道计算题时,应该考虑到由于时间问题,这三道题应让学生灵活选择完成两道,了解学生重点知识掌握情况就可以了,节余时间来处理其它问题。

4、对课件的制作能力不是很强

精选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1页 内容 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3、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你们知道植树节吗?几月几日?

生:3月12日。 师:谁能说说植树的好处?

生1:植树造林可以抵御风沙防治沙尘暴。

生2:植树可以绿化环境。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离不开树木,去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再回到这个场面?

出示主题图

师:这就是我们学校去年植树节的,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我们看到三年级和四年级两个班级在植树,我想知道三年级和四年级平均每班各植多少树? 师板书并问: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呢?怎么列式?

生:分别是42÷2和52÷2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用42÷2吗?

生:平均每班植多少棵树?就是要把三年级植树的总数分成一样多的两份,看每份是多少。 师:他说的很好,老师也同意。不过要计算42÷2可不是像加减法那么简单,也比我们前面学过的除法难一些,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解决的方法,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再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

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

小组1:我们小组,有用口算得出结果的,也有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到结果。

生:我是这样的:40÷2=20 2÷2=1 20+1=21。

师:真不错。

小组2:我们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

生到讲台上演示。

小组3:我们用的是笔算,现在我写给大家看。

师:同学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结42÷2=21,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3、展现42÷2的笔算除法过程。

师:(板书出除法竖式的除号,被除数,除数,边讲解边完成竖式)我们分小棒的时候,第一次分的4捆,相当于十位上4,用4除2,商2,就是每份中的2捆,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2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

生:40根。

师:对呀,(指着竖式)20×2=40,从总数中减去40,那么还剩下几? 生:2。

师:2除以2的商是1,这个1写在什么地方?

生:写在个位上,和42个位上的2对齐。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小棒? 生:2根。

师:再减去分去的2根,正好分完。

4、试一试,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a请同学们试一试,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B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哪位同学把你列的竖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指着自己写的算式说)十位上的5除以2,商是2,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的5对齐,2和2相乘得4,写在5的下面,5减去4得1,再把个位的2移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起来是12。

12除以2商是6,写在个位上,6和2相乘得12,12减12得0,说明分完了。 师:和42÷2的竖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42÷2,十位上的4正好分完了,52÷2,十位上的数没分完。

师:你是不是说,42÷2,商2后,十位上没有余数,而52÷2,商2后,十位上还有余数?

生:是

师:那么,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就要注意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还有余数,如果还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继续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

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

3、设计活动,(教材练习四第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今天学习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 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小棒、学生每人准备 20 根小棒、 20 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师生做拍手游戏。

[ 设计意图 ] 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摆一摆

(1) 第一行摆 2 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3 倍,第二行是多少?

(2) 第一行摆 2 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4 倍,第二行是多少?

3、小结:我们刚才一起复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 设计意图 ] :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新知

1、要求学生用 4 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再在第二行摆 2 个正方形,说一说第二行摆 2 个正方形用的根数里有几个一个正方形的根数。

2、(1) 摆飞机,数一数用几个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2) 指导学生摆飞机。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针对学生回报摆的结果),谁能根据你摆的飞机,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引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也就是他们摆的根数是老师摆的几倍。

(4) 如果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根数是老师摆的几倍?

(5) 回报结果,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像刚才摆飞机就是求 15 里面有几个 5 , 15 里面有 3 个 5 ,也就是 15 是 5 的 3 倍。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总称,所以 3 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3、 看一看,比一比(出示课件)

(1) 萝卜 3 个,茄子 6 个,茄子的个数是萝卜个数的几倍( 6 里面有几个 3 )。

(2) 萝卜 2 个,茄子 6 个,茄子的个数是萝卜的个数的几倍( 6 里面有几个 2 )。

[ 设计意图 ] :让学生由生活中的食物联系到倍数关系,因为数学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3) 摆圆片(动手操作)

a 、第一行摆 4 个○,第二行摆 8 个○。

b 、第一行摆 3 个○,第二行摆 9 个○。

4、考考你

8 里面有( )个 4 8 是 4 的( )倍 12 里面有( )个 3 12 是 3 的( )倍 24 里面有( )个 6 24 是 6 的( )倍 42 里面有( )个 7 42 是 7 的( )倍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教学例 3

(1) 仔细看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人数是跳舞人数的几倍。

(3)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5)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思路解决)

2、引导学生做一做

[ 设计意图 ] :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3、归纳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只是说法不同,用除法计算。

四、 巩固深化

1、练习十二(第 1 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

(1) 图中有些什么动物?

(2) 分别是多少只?

(3) 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4) 为什么这样列式?

(5) 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2、独立完成第 2 题

3、观看课件拓展

(1) 观察各种书籍的本数。

(2) 完成题中的问题。

(3) 还能提出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时,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采取摆一摆、比一比、考考你等学习形式。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探究中学习掌握了本课时的知识,达到预计的目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巡视不够,导致学困生没有落到实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先进的教学经验、制作学生喜欢的课件。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对称现象》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对称现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建立起“对称”的概念。

2、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3、感受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对称”

1、开门见山,指出学习课题:对称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对称。

2、独立看书第115~116页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115~116页,边看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看了,想了,想不想说说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或看书后的想法。

要求:组内每个人均要发言,老师可以通过看、听、问的方式了解组内说的情况。

4、全班交流

抽代表在全班交流,有不同的发现时,其他小组派代表补充,相同发现不重复发言。

要求:发言时要说明是组中集体的认识还是个别认识,如果有个别认识,应说明是谁认识到 的。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调控,如果学生表达偏离建立对称概念的目标时,要适时适宜导回,并注意点到“对称”的本质,即对称事物(以及后面的轴对称图形)的共性:可以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完全一样。不要在“美”、“漂亮”这些非本质属性上过多纠缠!

[点评:“对称”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然而这两个字对学生来说仅仅是两个字(符号)而已,它到底有什么实际含义,学生是弄不清楚的。为了让学生脑中有一些初步的、具体的表象,就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进行感知,进而初步发现这些对称事物的共同特征——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到底到哪里找这些素材呢?现成的课本上就

有!于是便有了上面的教学安排。此安排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上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作用。学生独立看、想,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在生活中(室内、室外、校外)找对称现象,拓宽对称外延的认识

(1)教师:同学们通过看书、交流知道了许多物体是对称的。其实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对称现象。想一想,你还发现过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为什么说它是对称的?先独立想,再告诉同伴,好吗?

(2)抽代表全班交流,相互学习。

在解释为什么说它是对称时,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出基本意思即可。

[点评:书上看到、学到的“对称”现象,生活中也有!此环节的安排一是用初步感知的对称现象的共性,在生活中去找符合这类共性特征的现象;二是拓宽对称的外延。]

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对称”的认识

(1)书上第117页第2题“做墨渍图”。

(2)书上第117页第3题:“搭积木”,无积木者可用小棒、图片等代替。 要求:要边做边说,如:我搭了一口箱子,是对称的……

[点评:“做”更能强化对对称的认识。]

四、在辨析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通过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许多图片(也可就用书上第119页练习二十第1题的素材),让学生辨析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并简述原因。

五、通过生活中的反例进一步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教师:生活中有没有不对称的事物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点穿:不对称的事物也有!但有些事物不对称的话就不美、不谐调、不方便。如:缺了一只眼、一只耳朵、一只手、一条腿的人或其他动物。

[点评:先正面建立了“对称”概念,再通过反例深化认识“对称”的本质。]

六、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称)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

指出:正因为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才会这样美丽、漂亮,想知道关于对称的更多知识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它。

[点评:本课最大特点是抓住建立“对称”概念这个关键,先利用教科书上的材料让学生在脑中初步建立起一些表象,再通过用“对称”的本质特征在生活中找对称现象,之后在动手做、动口辩等活动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这样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很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整理》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据的整理》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9~92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描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能从统计图表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4.让学生受到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观看主题图(制成的动画)--环保站的工作人员工作的情景:

①环保站工作人员工作的情景--监测空气质量。

②小丽爸爸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对话--昨天和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

(2)教师:看到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1

下面是张叔叔整理的某地4月份空气质量情况:

某地区4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合计:

(1)学生观察统计表。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习统计图。

①教师:谁来说一说我们过去都学过了哪些统计图?(用作记号等方法来制作统计图)

②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统计图。

教师:这是条形统计图,谁来说一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到了刻度和数字0,1,…… (1个格子表示什么?)1个格子表示1天,一天一天地数。

学生:还看到了条形,空气质量是“优”的有7天,条形画到数字7处;“良”有17天,条形画到17处……

③小结:像这样用条形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就叫它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从统计图中找一找天数最多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气等级,天数最少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气等级。

让学生明白:在条形统计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二)教学例2

(1)学生观察四(1)班男同学身高记录表。

教师:你从表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教师引导:全班男生合在一起统计,人数太多,男同学身高的状态比较混乱,可以分段整理数据。

(2)学生完成统计表。

①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分别按身高段统计一个部分。

②将5个组的数据汇总。

③要想得到全班的数据,该怎么办呢?(求出合计)

(3)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4)回答第92页的两个问题。

学生还可以根据统计图提出其它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练习

完成第92页的课堂活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教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教案解析

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理的习惯。

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54÷9= 69÷3= 40÷2 =

600÷2= 280÷7= 300÷5=

2、 板演63÷7= (竖式计算)

让学生一边板演一边介绍竖式的各部分及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 出示学生植树的情景图。

1、 交流情景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学生提问题。(如学生提不出例1所需要的问题,老师提示。)

(二) 解决问题——三年级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

1、 列式

2、 让学生口算解决问题。

3、 你能把口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学生自己探究,遇到困难可以用小棒来实际分一分,然后写出计算过程。(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前后座交流。)

4、 展示学生在试写竖式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竖式进行比较,优选出正确的格式。

(1) 板演不同的做法。(2)比较、总结出最佳格式。

a.比较中重点讲解,直接商出21的一步做法,为什么不对?(因为4个十够分,就得先分4个十,再分2个1。)

b.第三个竖式,四个十减四个十的0用写吗?在些讲清分完和没分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分完就不用写,没分完就得写。

5、 多媒体演示计算的过程,巩固理解算理。

6、修正不对的竖式。一边修正一边思考,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每一次除得的商商在什么位置?

7、再找学生说是怎么计算的,并总结算法。

8、提示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三、巩固练习

1、66÷3= 84÷4=

(1)学生自做,前后桌互判。

(2)交流错误。

(3)出示正确的竖式再次纠错。

2、数学小诊所

出示错题让学生根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纠错。

3、 猜猜我是谁

出示不全的竖式,让学生根据笔算方法找出空缺的数字。交流时强调说算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比较和以前学习的除法算式的不同之处。强调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

63÷7= 42÷2= 42÷2= 42÷2=

(竖式)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1主题图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1122422

×13   ×14 ×12 ×3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2 12 32

×14 ×13 ×13

88 36 96

( ) ( ) (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

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

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的书的末尾要和第二个因属的十位对

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通过 “试着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说清楚自己的思路。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已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出小数。

4、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体会到小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板书:(数)这是一个什么字?

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学过的如:1、5、18、93、100等这些数都是(整数);还有如:1/2、4/9、1/10、3/100等这些数都是(分数);除了这些数你还知道什么数?(小数),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学习小数的认识和读写

1、 你在哪里见过小数?

(书的价格、记录身高、体重时、商店买东西时等)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体验到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也打破了多数学生认为小数只能表示价格这一思维定势。

请看(课件出示)这是一些书的价格,这些都是什么数?(小数),你能说一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吗?

2、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家中也有小数。(课件出示)

像0.4、0.48、2.5……这些数都是小数。

如0.9、1.0、16.5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介绍: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是小数的重要标志。我们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的前面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后面是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我们叫它们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的叫两位小数。

你能说说黑板上这些小数哪些是一位小数,哪些是两位小数吗?

3、小数的读写。

(1)、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谁来试一试?

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一样吗?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可以发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是不一样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

(3)、读一读。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3.5米 ,体重可达5.25吨 ;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 ;最大的鸟是鸵鸟,高度可达2.75米,一只鸵鸟蛋约重2.5千克。

(4)、同学们会读小数了,那么你们会写小数吗?我们来试一试。

听写小数:姚明身高二点二六米;刘翔跨栏成绩十二点八八秒;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千七百七十二千米;马拉松赛跑全程是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浙江杭州弯钱塘江潮潮头高度达三点五米。

校对,说说写的怎么样,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三、小数的意义

1、学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会读写小数了。那我要问同学们了(课件出示)40瓦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0.5米;0.5米有多长?

老师提示:想知道0.5米究竟有多长,要先知道0.1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长。

介绍:其实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请生拿出米尺,一边观察操作一边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10米,也就是0.1米。

也就是说:0.1米就是1/10米。

继续请学生一边观察米尺一边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5分米是( ) /( )米,还可以写成( )米;

5分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 ( ) ,用小数表示是( )。

你知道0.5米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吗?它到底有多长呢?你前面的猜想正确吗?(0.5米就是5/10米,也就是5分米)

引导学生小结: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呢?

请学生对照米尺,认真观察,仔细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1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3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18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 )米

引导学生小结:两位小数可以用百分之几表示。

3、观察:分数与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试一试。

1分米=( )米=( )米 9分米=( )米=( )米

3厘米=( )米=( )米 65厘米=( )米=( )米

你是怎么想的。

2、把下图的图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略)

3、我来填一填。

5.85读作( )

二十六点八写作( )

7.25元表示( )元( )角( )分

4.06元表示( )元( )角( )分

3角=( )元=( )元

36分=( )元=( )元

6分米=( )米=( )米

45厘米=( )米=( )米

3厘米=( )分米,也可以写成( )米

四、感悟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用小数为自己的表现打分)

【教学设计】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的最后,让学生用小数为自己的表现打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生活中的数学。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乘法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教具、学具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纸片,相同长度的小木棒若干根,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与引入

根据下面的图示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 △△△ □○□=□

☆☆☆☆ ☆☆☆☆ □○□=□

●● ●● ●● ●● □○□=□

二、问题与探索

多媒体显示:用相同小棒摆成的两组正方形。

第一组第二组

提问: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几个正方形?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几个正方形?

第二组用的小棒比第一组多几根?

第一组用的小棒比第二组少几根?)

提示: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待学生实在找不到问题时。)

师:你们看是不是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第二组正方形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的个数?

(2)第二组用小棒的根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用的根数?

从正方形个数来说,第一组1个,第二组两个1个;从用的根数来说,第一组用了1个4根,第二组用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3倍。

以前我们学习了两个数比大小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数之间的倍数问题。

(接着把第二组的正方形换掉,改为3个正方形。)

师:现在大家研究一下,第二组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与第一组有什么关系?(把教学思路引导到有关“倍”的研究上来。)

三、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学具,要求是先想出摆的根数,再有顺序地一组组摆出来。

(1)●●●

是上一行的2倍

(2)●●

是上一行的4倍

(3)/ / /

是上一行的5倍

独立摆完后,小组讨论: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怎样计算?为什么?

小结:教师充分了解情况后,根据学生理解的水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小结。

四、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出示第77页“学生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动脑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内容是:

(1)根据给出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是什么意思?

(3)怎样进行计算?请讲出道理。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和 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另一个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

学具:每四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

同学们,今天钟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有信心来上好这节课吗?有信心的话咱们同桌之间击个掌,(孩子们击掌)我也来(老师加入学生的击掌中,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与学生击掌,停留在与一个学生击掌的过程中)。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他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同学们,请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比看,数学书的封面大还是手掌面大。(学生进行比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还是数学书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还是黑板面大(师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还是黑板面大。

师:刚才我们说手掌、数学书、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体,他们有的大,有的小,像这样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这是他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就是他们的面积)。今天我们来研究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师:谁能举例说说什么叫面积?(师拿出数学书摸数学书的封面)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如:我们刚才摸的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

2感受封闭图形的面积。

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吗?

课件出示:

选一组你喜欢的图形涂上颜色,比较这组图形的大小,说说在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1) (2) (3)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都选择(1)或(3),不选择(2),适时提问,为什么不选择(2),学生会认为(2)的图形无法比较,因为这个图形是不封闭的。这时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课件上的其余四个封闭图形进行铺展变色。)

师:可见封闭图形也有大小。(板书:封闭图形)我们说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师:孩子们,咱们来玩一个比大小的游戏

(一)观察法

直接出示两个非常明显的有大小之分的图形。

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法)

师:两个面积相差比较大的图形,我们只要观察一下就能直接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二)重叠法

师:这两个看上去相似的图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办法?

预设:重叠法,移多补少法

师:就听你的,我们用重叠法来比一比。

可以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板书:重叠法、移多补少法)

(三)测量法

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1)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比周长。学生猜测周长相等,面积也就相当)

验证猜测:老师可以出示画好方格图,且周长相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周长(6+1)X2=14(厘米)

周长(5+2)X2=14(厘米)

周长(4+3)X2=14(厘米)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如果要测量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认为老师要提供怎样的学具比较合适?

提出操作要求:

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3)学生操作。

(4)指名汇报演示

师:在操作中有遇到困难的小组请举手。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因有个别组老师所提供的图片不同,操作中必然出现困难)。在这里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①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一种是圆形,一种是正方形,或一种是长方形,一种是正方形,形状不同,无法比较。

②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是两种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形状相同了,大小确不同,无法比较。

得出结果:要选择大小一样的小方格,也就是要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一)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二)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

1、汇报自学情况?

(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平方厘米

(1)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生拿,)师:你确定吗?有什么方法验证你拿的对不对?最好用测量,

(2)量一量:用尺子量的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长?

(3)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课件出示)

3、认识平方分米

(1)1平方分米是怎样的小正方形?(生答)从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分米?

(2)找一找,我们的身边什么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生找,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试着上前比一比,如比开关盒。

4、认识平方米

(1)猜

师:1平方米是怎样的正方形呢?(生答)从你的学具袋里找找看?(生找不到)

到底有多大呢?(出示1平方米的教具)猜猜看在1平方米的地毯上大约能多少人?

学生猜测、站位验证。

(2)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生找

师:你家房子大概有多少平方米?(学生说出自己家房子的面积。)

(3)想

闭眼想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5、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用了什么方法学习这些知识的。?

四、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1、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师:学习面积单位,你会测量面积的大小了吗?测量桌面的大小要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教室的面积要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整个校园的面积要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整个永定县的面积要用什么面积单位?

2、改错题。(媒体出示)

4月27日 星期六 天气睛

今天我到姑姑家做客。姑姑家的房子可宽啦!大约有160平方厘米。为了欢迎我姑姑还特意做了蛋糕。坐在面积大约是15平方米的凳子上,看着金黄的蛋糕,我直咽口水。姑姑笑着说:“吃吧!”我赶紧张开大嘴一口气吃了两块有1平方米的大蛋糕。我还教表妹画了一张大约有4平方厘米的画。中午,躺在面积大约是3平方分米的床上,我想:这个国庆节我过得真开心!

学生读日记、帮明明改面积单位。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六、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观察法物体表面

重叠法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

剪拼法封闭图形

测量法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轴对称图形》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18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蝴蝶图形。

学具: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一些对称、一些不对称)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激趣,认识对称物体

1、游戏“猜一猜”:课件依次出示“剪刀、扫帚、飞机、梳子”的一部分,分男、女生猜。

2、认识对称物体

(1)师质疑:为什么女生猜得又快又准呢?

(2)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物体。(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猜物体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猜谜成败原因,加深学生对对称物体特征的再认识,为后面认识轴对称图形打下基础。】

二、猜想验证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

(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

1、将“剪刀、飞机、扇子”等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还是不是对称的。

2、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图形)

(二)猜想验证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燕尾箭头”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师:这些平面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

2、寻找验证方法:师引导学生寻找验证对称图形的方法。(板书:对折)

3、小组合作验证:用对折的方法,验证以上平面图形。要求学生对折后认真观察:将对称图形对折后有什么发现?理解“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重合”。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图形通过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三)理解认识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师:打开折过的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对称轴” 。这些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熟悉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载体,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进而发现、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从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基础练习: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应用练习:猜一猜。(课件出示P120的第2题)

3、生活中数学:例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判断轴对称图形。】

四、拓展延伸,动手创造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感受对称美。

2、生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创造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认识轴对称图形

完全重合

对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例1主题图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的书的末尾要和第二个因属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究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通过 “试着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说清楚自己的思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8 16 32 ( )

2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明确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碰到口算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求出结果。个别同学口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口算除法

第一课时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 结合学生汇报,

5、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五、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7页1.2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除法笔算》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