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8-18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8个桃子图。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瞧!猴子妈妈从山上采来8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它要把桃子

分给它的2个孩子,你知道猴子妈妈是怎么分的吗?现在请你们扮演猴子妈妈,用手中的8个圆片代表桃子,动手分

一分,看一看这8个桃子你想怎么分?

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

[教学策略:这是学生初步体验的过程,应安排足够的时间,教师关注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操作感知的过程。]

3、汇报与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呢?(请不同分法的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一说)

生1: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3个桃子,小猴子5个,因为猴子妈妈比较疼爱小猴子。

生2:大猴子分得2个大桃子,小猴子分得6个桃子。

生3: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7个桃子,小猴子1个桃子,大猴子常常帮助妈妈做事情。

生4:大猴子只要1个桃子,6个桃子给小猴子,大猴子懂得疼爱小弟弟。

生5:猴子妈妈分给大猴子和小猴子各4个桃子。

……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3 2 7 8 4

8

5 6 1 0 4 同样多(一样多)

[教学策略:不要追求分法的全面性,关键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及解决问

题的大致过程。]

师:如果你们是这2只可爱的小猴子,妈妈的这种分法,你们会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甲:我觉得生5的分法比较好。大猴子、小猴子都是妈妈的子女,猴妈妈分给子女的桃子

应该是一样多的。

生乙:我比较赞成生2的分法,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好东西给弟弟比较多,我比较少。

生丁:弟弟妹妹年龄比较小,妈妈多分几个桃子给他们,当哥哥的不应该计较。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认为,子女都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给子女的爱是一样的深,

一样的多。但是小弟弟小妹妹年龄比较小,比较不懂事,父母亲会多一些关心与照顾是自然的,当哥哥姐姐的也应

该多关心他们呀。

[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找准教材的渗透点,对学生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明白母爱是崇高伟大的,为了子女的幸福劳累一生。]

师:这些同学是积极发言的金话筒。

二、关注过程 自主发展

1、通过分类,提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请拿出6根小棒,把它们分成2堆。同桌同学摆一摆、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学生合作操作。

3、小组汇报。

生1: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1根,一堆5根。

生2: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2根,一堆4根。

生3: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6根,一堆0根。

生4:我们把6根小棒,分成一堆3根,另一堆3根。

……

4、教师整理板书。

1 2 0 3

6

5 4 6 3 同样多 (一样多)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说一说,哪种分法使每份分得的结果是同

样多?

生:分成2堆,每堆分3根。

师:那么你们能给这些分法分类吗?想一想好吗?

生1:我们分成2组: 1和5 2和4。

生2:我们分成3组: 1和5 4和2 3和3。

生3:我们分成4组: 1和5 2和4 6和0 3和0。

生4:老师,我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不一样多的:1和5 2和4 6和0;另一类是同样多的: 3

和3。

师:全班同学说一说,评一评,这几位同学谁分得比较好呢?

生甲:我认为生3分得比较好。因为6根小棒可以分成4种情况:1和5、2和4、6和0、3和0。

生乙:我造赞成生4的分法,6根小棒可以分成1和5 2和4

6和0,它们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6根小棒分成3和3,分得的结果是相同的。(掌声热烈呼起

……

师:大家说得真棒!棒棒星奖给你们。

[教学策略:分类没有具体标准,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分类必然多样,教师要积极肯定其隐

含的合理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那一种找出来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看

一看。

5、提示平均分。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或一样多”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

〕 平均分

一样多

6、出示小星星贴图。

判断练习,加深领会平均分。

1、☆☆☆ ☆☆☆ ☆☆☆ 2、☆☆☆ ☆☆☆☆☆

师:谁先来说一说,上面的题目是不是平均分? 生1:第1题是平均分,有9个小☆ ,平均

分成3堆,每堆3个☆。

生2:第1题是平均分,第2题不是平均分,有8个小☆,分成2堆,一堆3个☆,一堆5个小☆

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请同桌的同学们讨论一下,边操作边想一想,改一改,怎样

才能使第2题变成平均分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老师,我们是用“调动”的方法,把这堆5个☆,调一个放在那一堆3个☆上,使两堆

的*都是4个。

生2:我们是用“增加”的方法,把这堆3个☆,再增加2个☆,这一堆变成了5个☆,两堆

的结果都是5个☆。

生3:我们是用“减少“的方法,把这堆5个☆,去掉2个,这一堆就剩下3个☆,两堆的☆

也都是3个。

师:同学们这三组“合作之花“改得怎么样呢?(掌声起伏不断)

师:这三组“合作之花”是学习上的小博士,奖给他们每人一颗棒棒星。

[教学策略:1、学生操作活动,应该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形成“知识结构”。2、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不追求“精确表述”。]

师:哪一组的行为最美呢?

6、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做一个游戏,看谁平均分得快。(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

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同学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

人。

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

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

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合作小组。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

在一起学习。

生5:老师,我也有不同的分法。我把12个同学分成一组,这一组12个同学,正好是排成一

队早操队。

生6: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

(教室里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

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体验以及与别人不同分法的交流,将深化对“平均

分”的感知,促进“平均分”表象的建立,甚至有相当多的同学已能完成单一表象向一般表象的过渡,对以后学习

“每几个一份”的分法将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

8、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摆学具操作,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第一份的结果都是一

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运用方法,活化提高。

1、打开书第32页,看一看,做一做第2题。

师:每只小猫分到的鱼要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 条鱼呢?请同学们动一动笔,画一画,连

一连,你是怎么分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老师,我用连线的方法,每只小猫连到3条鱼。

生2:我用画圈圈的方法,把3条鱼圈起来,一共圈3个圈圈,表示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给他们鼓励一下。请再看第3题,先自己分一分,再在小组里轮流

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分的。

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 根骨头呢。(略)

[教学策略: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对班上的小组进行奖励,并正面表扬刚才小组合作学习时

表现好的方面,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行为最美?

2、数学游戏——分豆子。

每组发一包豆子。

师:这个游戏是这样:组内的同学轮流一次豆子,抓在手中的豆子,若能平均分成2份,就

得2分;如果能平均分成3份的,就得3分;若能平均分成4份,就得4分。比一比,哪一组得分最多。

游戏开始(声音响起)——游戏结束。

师: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哪一组共得几分?

生1:我们组共得8分。我抓到9颗豆子,平均分3堆,每堆3颗豆子,得3分;雅澌抓到11颗豆子

,什么也不行;佳境抓到14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7颗豆子,得2分;静妮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

,得3分。

生2:我们这一组得4分。阳春抓到8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2颗。我抓到13颗豆子,庄

燕和文思分别抓到7颗和17颗豆子。

生3:我们这一组共得11分。我和少默都抓到12颗豆子,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豆子;丽霜

抓到6颗豆子,平均他成3堆,每堆2颗,得3分;东旭抓到11颗豆子,什么也不行。

生4:我们这一组得9分。泽国抓到15颗豆子,平均分成3堆,每堆5颗;绵绵抓到12颗豆子

,平均分成4堆,每堆3颗;雅珊抓到10颗豆子,平均分成2堆,每堆5颗豆子;我抓到13颗,什么也不行。

……

师:哪一组得分超过11分的呢?请举手。

师:那么,生3这一组“合作之花“是这次分豆子游戏中最佳得分手,奖给他们‘团结合作

”奖章。

[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更积极参与、直观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

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同伴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倾听同伴不同分法的能力。]

四、小结引伸,扩展应用。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生1:我分过筷子,一双一双

的分,分给6个人。(全家6口人)

生2:我分过玩具,一次姑妈从香港回来,带来9件玩具,我们兄妹3个人,每人分3件。

生3:我分过钱,昨天妈妈拿出4元6角(2张2元、1张5角、1张1角),给我和姐姐,我到小

店换1张5角的,找回5张1角,我和姐姐每人2元3角。

……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给他们鼓励一下。

[教学策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练习:

完成书第33页“试一试”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1、体现合作性。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让学生探究平均

分的方法。在教学法中,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赞

赏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不同分法;注意

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为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

学习气氛。

2、体现亲历性。

亲自经历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

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通过摆一摆,圈一圈,找一找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体现个性。

人们常说:“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数学的感受,

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体会。本节课,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

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的迸射出来。

4、体现生活化。

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生活化地学习。课堂上我把教材进行创造处理,巧妙地把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境,灵活、合理、科学地创设在数学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便于学生迁移,领悟到数学源于生

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在研究发现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扩展阅读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统计


教学内容:

课本P104、108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 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 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

1、 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

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 回答问题

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 提问与解答

(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

1、 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 随堂练习。

3、 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遵照《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实物投影、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做到:

a、创设情境 活用教材

我对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创设了“六一”参观体育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发现规律。

b、关注合作 促进交流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你们打算怎么度过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决定今天这节课带大家去体育馆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学生兴趣盎然。)

[创设参观体育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抓住了“童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学习,构建模型

1.初步感知。

师:瞧!有这么多运动员在这儿参加比赛,现在想请大家给运动员试着编一个号。

课件显示:

学生同桌讨论,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师:(课件在原基础上加一个3)如果是1、2、3三个数字呢?能编出几个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组长把大家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答题卡上。比比看,哪个组找的最多。

(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以组为单位派代表上台汇报,将答题纸展示在投影仪上。

师:有的组摆出了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组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的?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

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胜组。

师生共同归纳:用数字排列组成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确定十位上的数,然后考虑个位上有哪些数可以与其搭配。

板书:不重复、不遗漏、有顺序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小学生经历了简单的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由2个数过渡到3个数的排列,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探索交流空间,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习惯。]

3.握一握。

师:刚才各组同学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优胜组旁边,伸手和优胜组的4名同学握手)向你们表示祝贺!

师:握手是我们见面时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如果组内的4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学生进行猜测。)

师:究竟是几次呢?请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一起数数。

[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意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根本上体现了课堂的发展按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乒乓球赛。

师:这里在干什么?

(课件播放录像片段:乒乓球比赛。)

师:三个运动员每两位只打一场,他们要决出冠军需要进行几场比赛?

如果老师也参加进去呢?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2.搭配服装。

师:激烈的比赛结束了,马上就要进行颁奖典礼了,这里有两件衣服和两条裤子,同学们,获奖选手可以怎样搭配衣服呢?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拿出学具卡片,独立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

师:你想让他们穿哪套呢?你是怎么想的?

3.付钱问题。

师:为了奖励获奖运动员,组委会决定给他们买一份特别的奖品。

(课件出示奖品盒以及标价:5元。)

现在有一张5元,2张2元、5张一元,可以有几种拿法?

学生摆学具,上台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表扬。

[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识,三个层次的情境安排,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师: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收获。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小组合作为主,改变了重教师“讲”知识、轻学生“构”知识的教学模式,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儿童的认知特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参观体育馆这样一个模拟情境中,凸现了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创设了给运动员编号、搭配衣服、买奖品等活动情境,使得学生始终在玩中感受数学,在玩中体会排列的知识,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完全在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这节课教师注重把数学和生活相沟通,让学生在知识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习得知识,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或()

(2)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明确这节课学习内容。

二、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 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并会正确解答。通过交流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三、总结评价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四、随堂练习。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统计(二)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

教学准备:

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自由口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

(1) 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

(2) 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3) 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

二、生活应用

1、出示97页2题

(1)同桌观察理解

(2)独立在书上完成

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

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

三、开放实践

1、p97页3题4题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

(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

(2)展示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

分桃子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分桃子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分桃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圆片小棒
四、教学方法:
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猪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猪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猪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
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猪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猪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猪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猪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猪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先自己分一分,再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看哪组的分法多)
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同样多。
师:你说的真棒!(板书“同样多”)谁还想再说一说?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一样多。
师:说的对,(板书“一样多”),分得同样多或一样多都是一样的意思,这种分法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词语叫平均分。
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
师:下面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把6个木块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才算平均分?
生:每堆3个木块是平均分。
师:为什么?
2、现在,小猪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在题卡上圈一圈)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猪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猪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请同学们在书上圈一圈)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12根筷子,可以分成()双。(师:一双筷子有几根?有两
根就是一双,也就是说每2个圈一个圈)在书上圈一圈。
2、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3、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有5个圆就可以拼成一个,那我们就要看什么?生:有几个5,也就是说每5个圈一个圈)
4、有9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个,还剩()个。(用线连一连)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如果每人分一个气球行吗?
四、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看我们课堂上这么热闹,小蜜蜂也被吸引来了,快看飞来了多少只蜜蜂?
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游戏,想玩吗?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
师:下面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看谁平均分得快。
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
同学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人。
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
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
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合作小组。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在一起学习。
生5: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
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六、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新课等于抓住了儿童的天性,激起了他们玩的乐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游戏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3)、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三、游戏三: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 巩固练习:师生一起做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游戏活动,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活动,一起在活动中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随意玩,鼓励他们玩出新意,教师捕捉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在游戏中都学会了什么?

分桃子


分桃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今天看起来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都有谁来?(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桃子、小鱼、骨头。可是小熊遇到一点困难,这么多食物该怎样分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熊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正方体代替桃子。(同桌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

(1)出示分得的结果。

(2)、两只淘气的猴子都想多吃一点,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2、同学们真能干,帮了小熊一个大忙,分给两只猴子一样多的桃子,令两只猴子都很满意。现在,小熊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

(同桌互相说说怎样分、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3、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4、看到小猴和小猫吃的那么香,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同桌互相说说怎样分、全班反馈交流。请一个同学在投影机上用小棒分一分)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进行练习反馈。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5、今天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来给小熊庆祝生日,他非常高兴,除了给它的好朋友们准备了前面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外,还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餐,这些小动物们很讲卫生,跟我们一样要用筷子来吃饭,那么小熊家里的筷子够不够呢?(有12根筷子,也就是6双,但是有10只小动物,先不告诉学生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让学生去为解决问题寻找一些必需的条件。)

6、小动物们吃饱后非常开心,他们想一起来玩游戏,这个游戏规则是4只动物一组,可以分成()组,还剩()只小动物呢?(每个学生发一捆小棒,同桌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趣味性情境,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帮助学生感知分不完的“平均分”。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书上p33第2,3题,然后集体反馈。(让学生说出他的解题策略的时候解释一下他的方法。例:如有学生用“二七十四”这句乘法口诀解决第2题,请他给同学们说说二,七和十四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其中这4个小朋友表现最出色,老师带了9个气球来奖励他们,平均每人分到()个,还剩()个。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1、林老师每天上完课嗓子都很累,下课后总喜欢喝一杯蜜糖,同学们,你们知道蜜糖是怎样做吗?对拉,是勤劳的蜜蜂采花蜜的功劳。

今天一大早,就有一些蜜蜂(16只)去采蜜,过了一会,有一半的蜜蜂采完了,飞走了一半,还剩()只。

2、秋天到了,同学们出去秋游,有20个小朋友要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要租几条船?(方法多样化)

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向难题挑战的信心。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广饶镇莲花小学崔玉新 李义东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竖式除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和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是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试图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东西的过程,从中体会竖式的计算方法。学好这节课,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奠定基础。

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课件展示(课件内容)

( 两只小猴在树上荡秋千,不小心把树上的桃子碰落了许多,桃子纷纷落下,在树下玩耍的两只猴子看到从树上落下来的桃子非常高兴,他们数了数正好48个,两只猴子比比划划好象在说什么,一会儿,一只小猴子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猴子说:这些桃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分桃要公平。聪明的同学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怎样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呢,并且使两只猴子都满意)

(评析:课件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

师: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想说什么呢?

生1.要让两只猴子都满意,那必须平均分桃子。

生2.要让两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一样多,两只猴子才没有意见。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4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呢?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

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

(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的一堆一堆的,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分完后小组交流分的方法,然后汇报。

师:同学们怎么分的呢?哪个组来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1:我们组用圆片当桃子,10个圆片一堆,每只猴子分到两堆,又分到4个,就是24个。

生2: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40÷2=20,再算8÷2=4,20+4=24,

所以48÷2=24。

生3: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哪个组还用竖式计算的呢(好几个组的同学举手,指两名学生板演)

生1: 生2:

√ 48 2√

师:(指着第一个同学的算式)你是怎么分的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1:因为40÷2=20,把2写在十位上,8÷2=4,把4写在个位上,2×24=48,所以48÷2=

生2:我们组的分法与他们一样,只是竖式不一样。

师:肯定这两位同学做法是对的,表扬他们大胆尝试的做法,为了能清楚地看出分的步骤,这道题的竖式可以这样列:

(评析:把分桃子的过程与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巧妙地联系起来,加强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二、情境延伸:自主探索

由情境提出问题

师: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生(齐声回答)它也想参加分桃子。

师: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怎样列式呢?

生“48÷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边分边思考,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应该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开始动手分,有的摆圆片,有的列竖式,有的……)

师:分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把10个圆纸片分成一堆,分了4堆,还余8个,3只小猴子每只1堆,还剩一堆零8个,也就是18个,剩下的18个,每只小猴再分到6个,6+10=16,所以48所以48÷

生2:我用的是竖式。

师:那就上来板演吧!

生2:

(1).质疑

生:我也会用竖式,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联系起来;

(2).释疑

师:谁来解释一下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48个圆片,10个一堆,分4堆还余8个,每只猴子分到1堆。在竖式中,也就是先除十位上的4,4除以3商1,把1写在十位上,1×3=3,把3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3=1,把个位上的落下来,再分剩下的1堆零8个,也就是18个,18÷3=6每人又分到6个,把6写在个位上所以48÷3=16,18-18=0,表示分完了。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个同学说的怎么样。

生1:很棒,他说的步骤很清楚,我听明白了。

生2:我原来只会用竖式,现在能将分法和算式联系起来了。

师:的确,这位同学很棒,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他们一样勇敢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师:自己看着除法竖式想一想,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出: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情境再现,巩固强化

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习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出示55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

先估计,再计算

√ 63 6√ 84 4√ 448 6√

学生独立做,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重点指导竖式的写法。(四个成绩中游以下的学生)

师:这四名同学都做对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让小猴子非常满意,他们拿着分得的桃子高高兴回家了。

评析:前后照应,教师的评价,使同学们非常自豪,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实际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大青蛙说:我4天大约吃60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5天大约吃70只害虫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大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2:小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

生3:哪只青蛙每天吃的害虫多?(教师板书)

……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展示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但竖式除法学得不错,并且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2:我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3: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积极主动,收获很大,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全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置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

案例点评

本节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情境延伸,自主探索;情境再现,巩固强化等几个环节,将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置于充满童味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本节课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引导者,教师遵循“学生能做到的,教师绝不代替”的思想,本节课还重视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

板书学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做家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

2、借助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投影、图片、小棒、口算卡片

〖学习方法〗自主探讨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用义乌方言讲故事)星期天,明明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给客人烧菜、做饭,明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明明在做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摆筷子”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观察回答(生:帮着摆碗筷。)

谈话:小明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明摆一摆。

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个别说。

填一填。(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第14页的表格?)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乘法算式又是怎样的呢?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xxjxsj.cn小学教学设计网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并整理2的乘法口诀。

(3)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并仔细观察: “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认真观察操作后同桌互说。

2、完成填表格。

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试一试

1×2=2。

2×2=4

3、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编制乘法口诀

5、对口令游戏

做练习,进行星际争霸大赛

1.游戏(小蜜蜂采花蜜)。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三得六这个口诀?二八十六呢?

看口诀写乘法算式。

(1)二九十八 (2)五八四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对口令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3、比一比,谁获胜了?(第3题)

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3,3×2。

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

独立做:

每人两只手,4人就有4个2只。(2*4=8)

一只手有5个手指,8只手就有8个5。(5*8=40)

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做家务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成功方面有:

(1)新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做家务“摆碗筷”具体生活情境导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巩固了新知,拓展了思维。

不足: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培养。

体会: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索编乘法算式与口诀时,如果有些学生有困难,老师可以先让个别编得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么样编的,再让全体同学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索,效果会更好。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方向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教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构建方位知识,并且在“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设计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方位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3-45页。

目标预设:

1、创设情景,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他方位。

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方位知识,并学会利用指南针有条理地推断出方位,同时明白位置的相对性,提高思维能力。

3、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教学准备:(学生分成4组,每组8人,分布于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多媒体课件、方向板4块、每组8个方位词。

一、引入

按照座位说一说,你们组分别坐在这束花的哪一面。说对了,奖励一面旗子。

引出东、南、西、北。并用手指一指。

二、展开

1、在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大家都认识得很清楚,那么在地图或平面图上,你们也能认识吗?是怎样认的?(谁知道十字指向标向上的箭头指着什么方向?)

电脑出示图1:实验小学全景图。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灌南县要建“公园”啦!这个现代化的儿童活动中心就建在我们学校的正南方向。你们知道哪个方向是“南”吗?

电脑出示图2:

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有哪些建筑物?

点击出现(东、南、西、北)这四个字样。

3、小结:东、南、西、北是我们已经认识的4个方向。

4、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方便咱们灌南人民的休闲、购物等活动,县政府近年来在学校周围兴建了一些重要的场所。

5、电脑出示,你知道英雄广场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你真聪明,我们把东面和北面之间的叫“东北面”(师用手势比划讲解)

小结:英雄广场在学校的东北面。

师指名学生再说说,英雄广场在学校的( )面。并配合手势练一练。

6、电脑分别出示:这里还有图书馆、华联超市、盐河二桥,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指名汇报交流。(汇报时先问问为什么?)

7、小结:同学们通过看图,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4个方向。(点击出现4个方向)

电脑出示图:

总结: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的标注图上的东、南、西、北这4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4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之间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方位词的。

三、练习。

①“指南针”

师:在野外或大海航行的时候,由于没有建筑物,很难辨别方向。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一种辨别方向的仪器,叫指南针。就指向哪儿?

出示挂图:你能根据指南针给出的一个方向来确定其余七个方向吗?

先想一想,怎样填得快,再在书上填一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先填什么?

②“动物找家”

同学们一共认识了8个方向,这到哪也不会迷路了。可是有几只小动物在体育场参加运动后找不到家了,但它们都记得家住在哪,你能帮它们送回家吗?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③制作方向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处处都写着这8个方位词,假如到了操场,到了自己家里,怎样才能很快地来辨别这8个方向呢?(找一个,就能找到另7个)我们可以制一个方向板来辨别方向。下面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小学教学设计网XXJSXSJ.CN更多数学教案]

请组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7个方位词,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词。请按照指向标“北”的方向将方位词摆在硬纸板相应的位置上。

摆好后展示,并做移动位置说方向游戏。(每一组由组长指令,按顺序一起移动位置并报出你所在的方向)师示范操作。

课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方向板去操场、校园外辨别方向了。

④动作比划

谁来说一说,教室的西北面在哪里?

师示范做手势:如:“东北”伸出手先指向“东”,再伸出手指向“北”,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这时手就指向东北面了。

全体小朋友起立,学生反复练习,东北、东南、西南……并指学生将拿着彩旗站在指定位置。

四、小结:

谁来说说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拿着小旗的同学起立,举起来,向大家展示。

这就是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四面八方”

五、引申:

(出示省地图),你认识它吗?它就是一幅江苏省地图,找找我们连云港在哪?

现在想去苏州乐园游玩,它在我们连云港的什么方向?你能做小导游介绍一下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图片、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 师生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吧。

2、 出示一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关于对称的表象,便于形成概念。

二、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1、 引导观察图形

刚才小朋友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交流。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刻意纠正。)

3、教学“对称”

小朋友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教师揭示课题。

4、组织活动——剪一剪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5、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6、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然后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7、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8、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轴。

学生找、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从大量的对称图形中寻找其共同点,以把握对称的本质特点。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拓展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68的做一做。

2、 拓展性学习。(补充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小熊请客


教学目的:

1、在学习2、3、5乘法口诀的基本上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开火车口算卡片:5×8 5×5 5×3 6×2 9×5

3×4 2×8 4×5 7×2 3×6

(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小熊请客”图。

师:今天小熊家来了许多客人,小熊采了许多红果,要把它们串成糖葫芦请客人们吃,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准备了多少红果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贴出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

师: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可先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出4×2=8或2×4=8,再编出口诀。)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板书算式和口诀。

(学生通过前面5、2、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对此类新知的学习过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工作。)

(4)学生齐读口诀。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独立背诵4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

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

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5、“数学游戏”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桃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