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数学教案:《映射的概念》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8-16

高一数学教案:《映射的概念》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映射的概念》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教案:《映射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能够判定一些简单的对应是不是映射;jAb88.CoM

2.通过对映射特殊化的分析,揭示出映射与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用对应来进一步刻画函数;求基本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函数的概念.

小结: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单值对应,事实上我们还遇到很多这样的集合之间的对应:

(1)A={P|P是数轴上的点},B=R,f:点的坐标.

(2)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

2.情境问题.

这些对应是A到B的函数么?

二、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46~47页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三、数学建构

1.映射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

2.映射定义的认识:

(1)符号“f:A→B”表示A到B的映射;

(2)映射有三个要素:两个集合,一种对应法则;

(3)集合的顺序性:A→B与B→A是不同的;

(4)箭尾集合中元素的任意性(少一个也不行),箭头集合中元素的惟一性(多一个也不行).

四、数学运用

1.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为什么?

(1)A=R,B={x∈R∣x≥0 },对应法则是“求平方”;

(2)A=R,B={x∈R∣x>0 },对应法则是“求平方”;

(3)A={x∈R∣x>0 },B=R,对应法则是“求平方根”;

(4)A={平面上的圆},B={平面上的矩形},对应法则是“作圆的内接矩形” .

例2 若A={-1,m,3},B={-2,4,10},定义从A到B的一个映射f:

x→y=3x+1,求m值.

例3 设集合A={x∣0≤x≤6 },集合B={y∣0≤y≤2},下列从A到B的

对应法则f,其中不是映射的是( )

注:①从A到B的映射可以有一对一,多对一,但不能有一对多;

②B中可以有剩余但A中不能有剩余;

③如果A中元素a和B中元素b对应,则a叫b的原象,b叫a的象.

(2)已知A=R,B=R,则f:A →B使A中任一元素a与B中元素2a-1相对应,则在f:A→ B中,A中元素9与B中元素_________对应;与集合B中元素9对应的A中元素为_________.

(3)若元素(x,y)在映射f的象是(2x,x+y),则(-1,3)在f下的象是 ,(-1,3)在f下的原象是 .

(4)设集合M={x∣0≤x≤1 },集合N={y∣0≤y≤1 },则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从M到N的映射的是 ()

五、回顾小结

1.映射的定义;

2.函数和映射的区别.

六、作业

P47练习1,2题,P48第5,6题.

相关阅读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是特殊的数集之间的对应;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定义,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由具体逐步过渡到符号化,代数式化,并能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理性化思考,对事物间的联系的一种数学化的思考.

教学重点:

两集合间用对应来描述函数的概念;求基本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周长为 ,面积为 .

2.问题.

在初中,我们曾认识利用函数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义函数?常见的函数模型有哪些?

高一数学映射复习037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Ⅰ)第二章《函数》全部教案
第四节映射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结合简单的对应图表,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函数推广为映射,只是把函数中的两个数集推广为两个任意的集合;(2)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映射的概念;(3)会利用映射的概念来判断“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一一映射.
3.情态与价值:映射在近代数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各类映射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
三.学法与教学方法
1.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探究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复习初中常见的对应关系: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和它对应;2.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和它对应;3.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4.某影院的某场电影的每一张电影票有唯一确定的座位与它对应;5.函数的概念.
(二)研探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就叫映射(板书课题).
2.先看几个例子,两个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
(1)开平方;(2)求正弦;(3)求平方;(4)乘以2.
归纳引出映射概念: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A→B”
说明:
(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下列哪些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是数轴上的点},B=R,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A={是平面直角坐标中的点},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A={三角形},B=: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A={是新华中学的班级},对应关系: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
思考:将(3)中的对应关系改为:每一个圆都对应它的内接三角形;(4)中的对应关系改为:每一个学生都对应他的班级,那么对应:B→A是从集合B到集合A的映射吗?
例2.在下图中,图(1),(2),(3),(4)用箭头所标明的A中元素与B中元素的对应法则,是不是映射?是不是函数关系?
A开平方BA求正弦B

(1)(2)

A求平方BA乘以2B

(3)(4)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画图表示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集合A,B各取4个元素)
已知:(1),对应法则是“乘以2”;
(2)A=>,B=R,对应法则是“求算术平方根”;
(3),对应法则是“求倒数”;
(4)<对应法则是“求余弦”.
2.在下图中的映射中,A中元素600的象是什么?B中元素的原象是什么?
A求正弦B

(五)归纳小结
提出问题:怎样判断建立在两个集合上的一个对应关系是否是一个映射,你能归纳出几个“标准”呢?
师生一起归纳:判定是否是映射主要看两条:一条是A集合中的元素都要有象,但B中元素未必要有原象;二条是A中元素与B中元素只能出现“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形式.
(六)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由学生举出生活中两个有关映射的实例.
2.已知是集合A上的任一个映射,试问在值域(A)中的任一个元素的原象,是否都是唯一的?为什么?
3.已知集合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试问能构造出多少映射?
AB
解:二对一,有3个映射;
一对一时,有3×2=6个映射
所以,共有9个映射

4.设集合A={a,b,c},B={0,1},试问:从A到B的映射一共有几个?并将它们分别表示出来。
AB
【共有2×2×2=8个映射】

五、课后反思

高一数学映射036


课题:§1.2.2映射
教学目的:(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象、原象的概念;
(2)结合简单的对应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复习初中已经遇到过的对应:
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P和它对应;
2.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和它对应;
3.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
4.某影院的某场电影的每一张电影票有唯一确定的座位与它对应;
5.函数的概念.
二、新课教学
1.我们已经知道,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的对应就叫映射(mapping)(板书课题).
2.先看几个例子,两个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
(1)开平方;
(2)求正弦
(3)求平方;
(4)乘以2;
3.什么叫做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
记作“f:AB”
说明:
(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4.例题分析:下列哪些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P|P是数轴上的点},B=R,对应关系f: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A={P|P是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B={(x,y)|x∈R,y∈R},对应关系f: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A={三角形},B={x|x是圆},对应关系f: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A={x|x是新华中学的班级},B={x|x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对应关系f: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
思考:
将(3)中的对应关系f改为:每一个圆都对应它的内接三角形;(4)中的对应关系f改为:每一个学生都对应他的班级,那么对应f:BA是从集合B到集合A的映射吗?
5.完成课本练习
三、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高一数学教案:《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教案:《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一、 概念同化教学与APOS 理论

高中新课程实行已经有四年多了,然而目前,相当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概念同化教学方式,其教学步骤为[1]:(1)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给出定义、名称和符号;(2)对概念进行特殊分类,揭示概念的外延;(3)巩固概念,利用概念的定义进行简单的识别活动;(4)概念的应用与联系,用概念解决问题,并建立所学概念与其它概念间的联系。

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精妙之处,但是过快的抽象过程只能有一少部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难以引发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理解不了数学概念,只能靠死记硬背。事实上,概念的同化教学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概念图式、原理图式,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心理意义是不能传授的,必需由学生自我构建,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操作、思考、体验。

美国数学教育学家 Ed.Dubinsky认为:一个人是不可能直接学习到数学概念的,更确切地说,人们透过心智结构(mental structure)使所学的数学概念产生意义。如果一个人对于给予的数学概念拥有适当的心智结构,那么他几乎自然就学到了这个概念。反之,如果他无法建立起适当的心智结构,那么他学习数学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Ed Dubinsky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就是要建构心智结构,这一建构过程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2]:

二、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教学设计

从数学教育的研究内容来看,关于代数内容已经逐渐从以解方程为中心转到以研究函数为中心了[3]。函数概念已经成为中学数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函数概念本身不好理解。国外关于函数教学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斯法德调查了60 名16 岁和18 岁的学生,结论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函数的概念是个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结构。中国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见文献[4].

可见,函数确实成了中学数学中最难教、最难学的概念之一。函数的教学在我国设置成螺旋式的教学,初中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对函数进行定义,虽然这种定义较为直观,但并未完全揭示出函数概念的本质。例如,对于函数如果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看它,就不好解释,显得牵强。但如果用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解释,就十分自然。笔者在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陈向阳老师设计的《函数的概念》基础上进行思考,尝试用APOS理论来设计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1: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在初中已经学过哪些函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投影)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具体的函数,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函数呢?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2:由上述定义你能判断“y=1”是否表示一个函数?函数y=x与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点拨:仅用上述函数概念很难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函数概念。

(二)生活实例演示,操作练习[活动(A)]

问题3:下图中哪几个图像与下述三件事分别吻合得最好?请你为剩下的那个图像写出一件事.

(1)我离开家不久,发现自己把作业本可能忘在家里了,于是停下来找,没找到,就返回家里找到了作业本再上学;

(2)我骑着车一路匀速行驶,只是在途中遇到一次交通堵塞,耽搁了一些时间;

(3)我出发后,心情轻松,缓缓行进,后来为了赶时间开始加速.

活动小结:每一个时刻,按照图像,都有唯一确定的距离与它对应。

(三)借助信息技术,讨论归纳[过程(P)]

师:(实例1)演示动画,用《几何画板》动态地显示炮弹高度关于炮弹发射时间的函数。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尝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在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按照给定的解析式,都有唯一的一个高度与之相对应。

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师:(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唯一的一个臭氧空洞面积与之相对应。

生:动手测量,然后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师生:(实例3)共同读表,然后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四)从特殊到一般,引出函数概念[对象(O)]

问题4: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分组讨论三个实例的共同特点,然后归纳出函数定义,并在全班交流。

师生:由学生概括,教师补充,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均可描述为:

对于数集中的每一个,按照某种对应关系,在数集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与它对应,记作

教师强调指出“”仅仅是数学符号。为了更好地理解函数符号的含义,教师提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5:一定就是函数的解析式吗?

师生:函数的解析式、图象、表格都是表示函数的方法。

问题6:函数能否看做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对应呢?如果能,怎样给函数重新下一个定义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补充练习:下列图象中不能作为函数的图象的是(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在函数的三要素中,当其中的两要素已确定时,则第三个要素也就随之确定了。如当函数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已确定,则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追问: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以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出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引发学生在构建自身基础上的“再创造”,并通过独立思考后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用数学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

例2.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相等?

思考:你能举出一些函数相等的具体例子吗?

启发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出函数的要点:

1.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对应;

2.函数的核心是对应法则,通常用记号表示函数的对应法则,在不同的函数中,的具体含义不一样。函数记号表明,对于定义域的任意一个在“对应法则”的作用下,即在中可得唯一的. 当在定义域中取一个确定的,对应的函数值即为.集合中并非所有的元素在定义域中都有元素和它对应;值域;

3.函数符号的说明:

(1)“”即为“是的函数”的符号表示;(2)不一定能用解析式表示;(3)与是不同的,通常,表示函数当时的函数值;(4)在同时研究两个或多个函数时,常用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函数,除用符号外,还常用、、等符号来表示。

4.定义域是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与是不同的两个函数。

(五)借助熟悉的函数,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图式(S)]

问题8:集合A(A=R)到集合B(B=R)的对应:: A→B,使得集合B中的元素与集合A中的元素对应,如何表示这个函数?定义域和值域各是什么?函数呢?函数呢?

教师演示动画,用《几何画板》显示这三种函数的动态图象,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并请同学们思考之后填写下表:

函数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对应关系

a>0

a<0

定义域

值域

用函数的定义去解释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使得对函数的描述性定义上升到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画出函数的图象,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结合在理解函数中的作用,更好地帮助理解上述函数的三个要素,从而加强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挖掘函数概念中集合与函数的联系。明确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是决定函数的三要素,这是一个整体,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

(六)再创情境,引导探究函数概念的新认识[图式(S)]

问题9:比较函数的近代定义与传统定义(即初中课本函数的定义)的异同点,你对函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函数近代定义与传统定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两个定义中的定义域与值域的意义完全相同。两个定义中的对应法则实际上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近代定义的对应法则是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出发。

问题10: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反思对问题2的解答,重新思考问题2,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画图,以形求数。

师生:是函数;与不是同一个函数。

引导学生对问题2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将之一般化,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培养学生反思问题、总结归纳的习惯和善于运用数学语言抽象所发现的结论的能力。

(七)举例应用,深化目标[图式(S)]

例3.已知函数

(1)画出函数的图象;(2)求的值;(3)你从(2)中发现了什么结论?(4)求函数的值域。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同时也后面研究函数的性质(奇函数)作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此题的关键点,并进行变式:

变式1:已知,① 当时,求函数的值域;② 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变式2:已知,① 当函数值域为时,求函数定义域;② 当函数值域为时,求函数定义域。

变式3:(1)已知,求的值。(2)已知,求函数.

变式4:已知,,求①的解析式;②的解析式;③的解析式。

以一个问题为背景,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由浅入深,体现梯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发展。通过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借助三个变式层层深入,是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使概念深化、强化、类化的作用与含义印入心底,得到再次认同,初步掌握与应用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八)练习交流,反馈巩固

以学生回答、板演的形式进行课堂练习,充分发挥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以教师、学生相互交流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九)学生归纳小结,教师评价

以同桌之间一人小结一人倾听的方式,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小结,教师及时进行归纳总结:1.函数的近代定义与传统定义的异同点;2.集合与函数的联系、区别;3.函数的三要素;4.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几点启示

APOS理论对学生的函数概念的理解作出了分层分析,可以预测学生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对性质作出了心理建构,从而推知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掌握起点。基于APOS理论的理念设计数学性质教学,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课堂探究中的体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本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掌握概念的思维状况,将数学知识和学生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教师要意识到:一个数学概念由“过程”到“对象”的建立, 有时既困难又漫长, 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直至学生真正理解,“对象”的建立要注意简练的文字形式和符号表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学知识的直观结构形象。

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体处理教材,把握教学的度,结合具体的问题有意识地在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函数完整的知识链。在往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图式的建立, 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应用,如在讲解具体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可以以具体函数为载体,在一般函数概念的指导下对其性质进行研究,体现了“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是函数概念理解的深化。又如,在讲解不等式、方程的求解及应用后,可以与函数相结合,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数学知识的心理图式。

当然,APOS 理论的四个阶段并非一定体现在一堂数学课当中, 也不是每一课都必须遍历四个阶段, 它适用于数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的一段时期,并不局限于某一堂课。比如,函数图式的形成是需要一个长期实践与反思。有些学生需要在接触了大量的具体的函数模型以后,甚至在学习了函数的复合、微分、积分以后,才能渐渐地实现从“过程”到“对象”的理解,再由“对象”到“图式”的发展。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理解学生的实际,作为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允许学生有折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