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发表时间:2021-08-10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数学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感知分类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画图、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展示图形。

师:小朋友们,瞧!谁来了,还记得这些朋友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形?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了,都是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们的方法怎么不一样呢?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师:不管是将这些图形按颜色分还是按形状分,我们都是在给它们分类。【板书:分类与整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

二、探究新知(23分钟)

1、描述感知分类标准。

师:看,有几个可爱的学生也来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他们还带来了漂亮的气球,这些气球都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了?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帮老师出出主意。

生1:按形状分。生2:按颜色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一分,初步感受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这些小朋友给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就在你们的信封里。先别急着拆开,现在进行个人争霸赛,愿意挑战吗?我们一起把比赛规则读一遍:1、取出礼物,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分。2,先分一分,再摆一摆。3,将分的结果记录到老师发的纸上。明白规则了吗?好,现在比赛开始。

师:完成比赛的同学把手放平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好了,整理到这,看到老师这(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老师看到同学们整理的特别好,请了3位小朋友展示他们的作品。(先展示按形状分的)

师:我们先来请这位同学介绍他整理的方法。

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这是谁的作品,我特别想采访你。你觉得和这位同学摆的比,谁摆的更好看,看得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吗? 生:圆形气球最多,糖葫芦型气球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师:为了让作品看的更加清晰,我要给它补上些内容,在它的底部补上一条线,告诉大家是从这开始数的,然后呢,在底下做标记。好了,这下看我图的人是不是一眼看出这幅图的意思啊!像这样画出的图,称为象形统计图。(学生读两遍:象形统计图)

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你看你们多棒啊,可以用图表示你们整理的结果,还有很多同学有创意的作品,把他们的作品拿出来展示一下。

师:看看这几幅作品,都是用什么来记录气球的个数的?

师:刚刚我们用图记录分的结果,现在用数来记录。我们来看看这个作品吧!我们先横着看看,上面这一行都记录着什么?(形状)下面这一行都记录的是个数。横着看完了,我们再竖着看一看。通过第一列,知道糖葫芦形的有几个?第二列你又知道什么?通过老师给它画的几条线,它特别像什么?(表)

师:老师把这张表格搬到大屏幕上了。能不能根据表格完成下面的填空?知道答案的勇士都站起来大声的说出你的答案!

1、( )最多,( )最少。

2、比 少( )个。

3、比多( )个。

比较三种呈现方式的优缺点,并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看啊,有的同学是先分后数的,有的是画象形统计图的还有的用表格记录分的结果。这三种记录结果的方式你们最喜欢哪种呢?想一想,为什么。

师: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3,探究其他分类方法,感受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师:好了,刚刚展示的作品都是按形状分的,这位同学是按什么来分的?(颜色)哪位小勇士能像刚刚老师那样给这幅图的底部加些内容?

师: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都用象形统计图记录,记录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分类的结果却不一样?

师:也就是说我们分的标准不一样导致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小结:孩子们,你看你们多棒啊!不仅能按不同的标准分类,还能把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图或表的形式,并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让学生体验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的数据更清楚、更简捷。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师:你们太了不起啦!现在老师数一、二、三,把你们桌上的气球收到笔袋下面。老师来找第一名。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好,智慧爷爷要考考你们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参加智慧乐园的闯关游戏。先来看看第一关为我们准备的是什么。

第一关:把同类的圈起来。

过渡:第一关是个人作战,第二关是团队作战,你们要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荣誉,知道答案的勇士就大声的说出答案吧!

第二关:每行中不同类是什么?

过渡:恭喜小朋友们,顺利闯过了前两关,第三关可比他难多了。准备好了吗?第三关:将水果分一分(书本P29练习七第2题)。

师:仔细观察你看了什么?现在老师想把这些进行分类,我该怎么分?题目还没完呢!我们继续看题目!请男生大声的读第一小问,女生接着读第二小问。哪位勇士说说你想怎么来闯关?

师:你们胜利闯过了智慧乐园的层层考验。你们的智慧让老师感到很自豪。

【设计意图:】以活动为主线,选择了能激起同学兴趣的闯关游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理解,深化认识。

四、课堂总结(6分钟)

师:其实呢,分类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分类现象。(学生举例)

师:看来分类在我们的生活很常见,老师也收集一些分类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环保,超市、图书分类可以让你方便的取物品,分类的作用可真大啊!

师:现在马上要下课了,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大家听?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呆会老师请收获满满的同学来讲。好!谁来第一个告诉大家。

生1,生2。

师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分类的方法解决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编辑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一)

【学情分析】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源于对事物集合的感知,他们对事物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因此这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又是发展儿童思维的重要途径。

【内容简介】

教材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让学生理解分类的意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例2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本课内容为《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3、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4、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分类方法,感知分类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学具准备】圆形纸片,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说说你喜欢逛超市的原因

生答。

师:既然同学们都很喜欢逛超市,那跟着老师一起逛逛超市好吗?

师:看第一张图片,你们感觉商品,摆放的怎样?非常整齐,那你能看出这是什么类型的商品吗?(水果类),请继续看这是什么类?(玩具类)(拖鞋类)(巧克力食品类),是的,商家为了使顾客方便找到自己需要上的商品,就对超市里所有的商品进行分类整理摆放,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那什么是分类呢?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分类的情景?在哪里遇到的?

生举例(垃圾分类、水果分类、超市分类、药品分类等)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垃圾分类可以更环保,水果分类、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啊!美羊羊和懒羊羊邀请同学们去它们家里做客你选择去谁家里呢?为什么?那如果请你们帮助懒羊羊整理房间你准备怎么做?看来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的用处特别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好吗?

二、新知新授

师:现在妈妈遇到一个困难需要请同学们帮忙,妈妈买了一些物品数一数一共有几种物品?现在需要把它们分类放在冰箱左右两边,怎么摆放合适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1、 按属性分

2、 按颜色分

3、 什么没有变?

师:像这样,有图、文结合的图形我们称之为----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一起读三遍,记住这个新的数学名词

三、动手分一分:从学具袋里拿出平面图形卡片,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同学们手中都有这样的表格,我们把象形统计图的个数统计出来填在这个表格中,这个表格就完成了,它也有一个名字叫统计表,来比较一下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那个更简单?

三、课后练习

练习七第1、3题。

第2课时

师:那如果是不同的情景我们能不能随便分类呢?

小结:看来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生填写数据。

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如果把教室里所有的人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现在我们就运用分类思想来解决问题

小结:分类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常常喜欢对比较复杂的形势做一个分类处理,如,我们会说,排队时候男生一队,女生一队。我们还说,喜欢上音乐课的同学请举手,喜欢上体育课的同学请举手,其实分类就是一个习惯,希望同学们学完这节课,用分类的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与分类整理》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与分类整理》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与分类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的认识,会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拼搭。

难点:会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下面一组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图形与分类整理》优质课教案

师:观察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生2:这些图形是按规律排列的。

2.揭示课题。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认识图形和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复习讲授

1.复习认识图形。

(1)认识平面图形及用平面图形拼成的图形。

出示教材第94页第2题的图片。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它们都属于什么图形?

生2:平面图形。

师:对!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3:有小朋友们用这些图形拼搭的小房子、帆、船、人。

生4:我还看到了小朋友们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拼一拼。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也来拼一拼,好吗?

生:好!

学生活动:

4个拼图,看看可以拼成哪些图形。

试着用学过的图形,拼成一个有趣的图案。

汇报、交流、展示。

小结:刚才我们探讨了图形有拼组,发现图形之间有很多的关系,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发明家,高兴吗?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去获取更多知识吧。

2.复习分类与整理。

(1)出示水果卡片图,进行分类。

师:这是小红收集的水果卡片,你能帮小红把这些卡片分类吗?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1:按水果的种类分可以分成3类。第一是苹果,第二类是梨,第三类是桃。

生2:我是按卡片的形状分的,也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第三类是。

生3:我是按卡片颜色分的,也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红色的,第二类是黄色的,第三类是蓝色的。

师:大家想出了按水果的种类、按卡片和形状、按卡片的颜色等方法来分类。下面我们来把分类的结果整理一下,填在表中,看谁整理得最快!最好!

(2)出示统计表,进行整理。

出示统计表,学生分类整理、填表。

水果苹果梨桃张数卡片的形状张数卡片的颜色绿色黄色蓝色张数展示、交流。讨论:分类整理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在数图形个数时,可以按图形分类,一种图形一种图形地数。数每种图形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数,这样,数据的收集才会准确,没有遗漏。

3.应用巩固。出示教材第94第3题。

师:这里有很多图形卡片,可以怎样分?

生1:按颜色分。

生2:按形状分。

师:如果把这些卡片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生3:按号码上的数分成单数和双数两类。

生4:可以按是红色的和不是红色的分成两类。

生5:可以按是和不是分成两类。……

师:有道理,只要你自己定的标准有道理,就可以分类。

师: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方法给这些图形分类。下面请大家,按题目的3个要求分一分,并统计出每种图形小卡片的张数填在表中。学生分类、统计、填表。汇报、交流。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此题是数图形的练习,同时渗透了统计思想。教师说明题目的要求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2.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5题。

(1)让学生分类整理、统计。

(2)根据统计整理的结果回答3个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玩得开心吗?谁愿意来说说,你在这里有什么收获?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导学案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分类的意义,认识和方法。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超市里的东西多吗?,我们能很快找到所需物品,是什么原因?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讨论汇报。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一、出示27页上的情境图数一数各种东西各是多少。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可以按颜色分,也可按形状分。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一,按颜色分:红3,蓝3,黄6。
二,按形状分:串3,心4,球5。
课后反思:
科目数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课时总课时2----2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2、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
人数:8466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3.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吸铁石、气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课件出示文具店图片)
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店吗?这有两家文具店,一家是小熊文具店,一家是小鹿文具店,你愿意去哪家买东西?你是怎么想的?(指生汇报:小鹿文具店,因为小鹿文具店更整齐。)
小鹿文具店是怎么把物品摆放的这样整齐的?(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像小鹿文具店这样,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分类的现象吗?(指生汇报:垃圾分类、超市分类。)
2.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课件出示气球图片)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指生汇报。板书:形状、颜色。)(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同桌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桌两名同学为一组,把气球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想一想怎样让别人清楚地看出你的分类结果。哪组完成的最好,老师会把你们组摆的拍下来,展示给大家。(教师巡视,将学生作品进行拍照。)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一堆一堆)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学生汇报)
你的方法可真好。现在张老师也把这些气球按照一列一列地摆分分类。(教师操作,学生说。)
谁还记得,刚才我们是怎样摆的?(一列一列地摆,从下往上摆。)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可以在下面画一条线,第一列都是圆形气球,在下面画个圆形气球。第二列都是葫芦形气球,在下面画个葫芦形,第三列画个心形。像这样的用象形图像表示分类结果的图,就叫做象形统计图。
从这个象形统计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生汇报:圆形气球有5个,心形气球偶4个,葫芦形气球有3个。)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3)动手操作,再次体会分类的方法
刚才我们是将气球按照形状分类,现在你能把这些气球像老师这样按照颜色分分类吗?摆好后,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生汇报)
出示:红色的气球有多少个?黄色的气球有多少个?蓝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设计意图:在分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意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体会分类的含义及目的,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完整地体验统计的过程做足准备。】
三、巩固发散
1.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2.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分类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
四、评价反馈
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
【设计意图: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再次引领学生回顾分类计数的全过程,为下一课时的教学打好基础。】
五、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形状
象形统计图
颜色

从下往上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单元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单元分析

一、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本学期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概念的根本。本单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和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三部分内容。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感知计算单位“个”、“十”、“百”,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写,而其中数的组成、数位意义的理解等概念又是读写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

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就是教师们常说的“拐弯数”)。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4的百数表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学策略及实施:

1、主题图:

通过“百羊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教学时,可以课件出示“百羊图”,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有多少只羊?引导学生得出比20只多得多。

(2)再在图上圈出10只羊,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标准,学生再估起来就会好一些了,学生初步认识了100,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例1教学“数数”:

与20以内数的认识相比,100以内数数的难度增加了。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数单位“十”“百”。在教学中,可以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小棒,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先一根一根的数,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数到100;再十根十根的数,数到100,将10捆捆成一大捆。在数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归纳: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在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也就是教师们常说的“拐弯数”是本课及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孩子们往往数到几十九时,后面一个数是多少,究竟是几十就会错误百出。为了突破“拐弯数”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例1后面的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当数到五十九时,提问:“下一个数是多少?”如还有学生不清楚下一个数是六十时,引导他们看小棒,有5捆小棒和9根小棒,再添上1根,即9根+1根=10根,10根就又可以捆成1捆了,5捆+1捆=6捆,也就是60。接着继续数到七十二,让学生边动手数边说一说六十九后面是多少,为什么呢?……一直数到九十九添上1是一百。

还可以利用计数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如从计数器上拨出五十九,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9,提问:“个位上再添上一个珠子是多少呢?”边拨珠子边引导学生认识个位上9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就是10颗珠子,要满十进一,即向十位进一,十位上5颗珠子再添上1颗就是6颗珠子,表示6个十是60。无论是数小棒的方法,还是借助计数器拨珠子的方法都是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并理解当数到几十九时,再接着数就要满十向前面的一位进一。

在直观数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脱离小棒,抽象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教学形式可多样,如让学生对着数、互相倾听、启发、评判。两人活动时,还可随便从一个数开始,接着往下数。又如,采用师生对口令的形式。生:“八十八”。师:“八十九”。生:“九十”。师:“九十一”……

(与实验版教材相比,修订版教材在此只安排了例1,不再单独编排例题教学拐弯数,而是重视在数数的过程中突破数数的难点。同时,在教学10个十是一百的同时,强调了99添1是100,使学生从多角度感受100。这样做,既可以使实际教学的过程更为顺畅,也更能让学生在直观的支持下充分体会“满十进一的位值制思想”,理解数的本质。)

3、例2教学“数的组成”

例2教学数的组成,分为两个层次:整十数的组成;一般数的组成。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增加了整十数组成的内容,更加突出了计数单位“十”,加强了学生的认识。)

教学例2的关键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十”的意义。一定要充分利用小棒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而70根小棒可以捆成7捆就是7个十,即7个十是70。4捆小棒就是4个十,而剩余的6根小棒不够10根所以就不能捆成一捆,表示6个一。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既加深对数的认识,又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4、例3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例3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教材从记录数“三种颜色的纽扣的数量分别有多少、一共有多少”等问题引入,突出了读数、写数的意义和必要性。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对数位的理解更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数出纽扣的数量,再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纽扣的数量(要几个十,几个一的摆),接下来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40、27、33(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7个一在个位上拨7,使学生在表达中深化对数位的理解)。这样通过数、摆、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直观上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既有利于突破难点又为读数与写数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把小棒图与计数器珠子图都贴在黑板上,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学读数与写数。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珠子的数量及表示的意义,再在对应的数位下写出来。(如十位上有2颗珠子表示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有7颗珠子表示7个一,就在个位上写2)。在写40时,要特别向学生说明当个位上一个珠子都没有时,就要在个位上写0。这样通过把计数器上的珠子图与相应数位写出的数结合起来(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并深入理解数位上数的含义。

教学100的读、写时,要充分利用计数器深化学生的理解。可以带领学生在计数器的个位上一个一个的拨,拨9颗珠子后提问:“再拨丄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怎样拨珠子?”接着再在十位上一个一个的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子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怎样拨呢?怎样读写呢?”

还要注意教学数位顺序时要强调从右边起,而读数写数时是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

5、例4教学“数的顺序”

例4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好准备。能根据数位的意义及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利用课件的演示,带领学生逐步探索例题中的有关规律,(如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等)。再结合例题中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并进一步探寻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找到相应数字的位置,也就是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感觉学生对百数表的探究非常有兴趣,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程度不同,往往有些学生意犹未尽。老师们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细细琢磨,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找到的规律写出来,再到课上来交流。这样做,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了准备。

(由于在第七单元才正式教学找规律的内容,这里并没有用“规律”这一名词。教学时需要注意一下。这也是修订教材编排的特点,在正式教学找规律之前或之后,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渗透或增加了许多找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有所发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6、例5教学“数的大小比较”

例5教学数的大小比较,分两个层次:

1、借助小棒利用数的组成比较“十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小棒图,可以直观的看出42与37的大小关系,4个十比3个十要多出1个十,也就是多1捆小棒,所以不用看另外的2根与7根就能够得出结果。

2、借助计数器按数位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让学生小组合作,用计数器拨出42和37,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同样方法完成比较23和25的大小的教学。

3、展示学生比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7、例6教学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6是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根据《课标》精神安排的例题,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建立数感很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例5的学习已经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而本例题则要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怎样是多一些、怎样又是多得多,少一些与少得多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具体的比较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关键就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数数、比较等方法,直观感知多一些与多得多、少一些与少得多的关系。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强对比,不断地体会、理解,增强学生的数感。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多一些”就是多的不太多,多一点点;而“多得多”就是多的很多,不是一点了。或让学生举例子比较说一说:如23比19多一些;而63就比19多得多。在学生直观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如15个蓝球比10个黄球多一些,而58个红球则比10个黄球多得多。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红球和黄球比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学生可以直接借助直观判断,也可以借助之前的比较直接推理。)给学生留出自由比较的空间。

8、例7解决问题

(例7是修订版教材新增加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在修订教材中,大大丰富了问题解决的内容,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各个领域。这是在认数部分安排的解决问题。)

在教学时,可以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例7的珠子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学生们的方法可能多种多样,有的学生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来直观解决,在汇报交流中教师要加以肯定。再提问“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借助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吗?”鼓励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问题,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引导学生把圈一圈、画一画的直观方法与数的组成的方法进行对比,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适当的优化。

9、例8“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本小节内容是为巩固数的组成、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作准备的。认识到这一点对把握教学要求非常重要。

(例8与实验教材相比,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原来是一图一加一减两个算式,现在用更实际的情境,借助一图四式呈现了4个有联系的算式,既与前面数的认识中的加减法的编排相统一(6~10的加减法、11~20各数认识中的加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更好的体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又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中,出示情境图后,鼓励学生发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的表达和交流,对于学生的各种想法应给予肯定,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概括“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加上几个一,结果是几十几”。

在练习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2+30=50,32-2=12情况,可以从数位的意义和数的组成入手,使学生理解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所以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计算32-2也是如此。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八)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八),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八)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经过观察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会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

3.体会生活中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学会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用多媒体出示凌乱和整洁的房间对比照片,提问:你喜欢哪一个房间?为什么?

2.多媒体出示主题图,联系元旦用气球布置教室,在黑板上贴出彩色气球图片。

3.提问:这些气球一样吗?哪不一样?我们试着给它们分分类。(板书分类)

二、感知,探究分类。

1、观察有没有一样的呢?什么地方一样?

2、操作分类过程,尝试整理。

(1)先分在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气球按照形状和颜色分成三堆,提问:那个最多?那个最少?

(2)象形统计图

怎么样摆放能一眼看出来那种气球最多?(学上的回答一一对应的摆放)

(3)表格记录法

多强调哪一类型有几个

3、动手探究按颜色分类

(1)学生用准备好的气球模型按颜色进行分类。巡视观察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指导。

(2)按照学生的分类,在黑板上也摆出颜色分类的象形统计图。

4.初步感知“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捣蛋鬼来捣蛋

(1)拿出一个卢瑟的葫芦形状的气球问,这是几个?可以放在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摆放在葫芦形状气球的一列的上面。

(2)再拿出一个绿色正方形问,这是几个?可以放在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单独摆放一列。

(3)都是一个气球,为什么摆放的位置不一样个?(各代表的是两类中的一个)。

把两个绿色气球拿下来到颜色分类处,问可以摆放在哪?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摆放。(代表一种颜色中的两个)

三、课堂应用。

1.教材第29页第一题。(把车涂上颜色,先找到车额,在开始涂)

2.教材第29页第二题。(给水果和卡片分分类)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分类,同学们能根据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而且还能整理的很有条理一目了然。

2、生活中有没有用到分类和整理的情况呢?(学生举例说)。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菜店,超市,垃圾分类等。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一)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一)

一、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教材第27~28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分类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会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从图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各个图形分别有几个?(学生仔细观察图,引导学生说说分别有什么图形,并说一说分别有几个)

1. 学生汇报:

师:比少多少个?比 多多少个?(同桌相互交流,点名学生回答)

2.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

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圆柱有( )个,球有( )个。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27页例1。

(1)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感知分类、整理。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自由分类整理,再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

①可以按形状分类。

②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很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师:我们先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给几分钟让学生自由解答,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再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汇报:

①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圆形、心形和糖葫芦形三类。数一数知道圆形有5个,心形有4个,糖葫芦形有3个。

②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圆形、心形和长条形三类。数一数知道圆形有5个,心形有4个,长条形有3个。

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引导学生说出圆形气球最多,长条形(糖葫芦形)气球最少。

师: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再汇报、交流。

按颜色分类分成了红气球、黄气球和绿气球三类,数一数知道红气球有3个,黄气球有6个,绿气球有3个。

(2)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

老师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每次分完,都要说说是按什么分的,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分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如有的同学按颜色分;有的按个数分等)

教师提示:分的时候必须按同一标准把所有气球都分完,分完之后才能发现很多问题。

2.教学教材第28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2情境图,同学们仔细观察)

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引导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有8人,孩子有4人。

按男、女分,男有6人,女有6人。

板书:

师:还可以怎样分?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1)让学生说一说分组的方法。

(2)分一分,填一填。

答案:填表略,答案不唯一,如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出生在上半年、下半年分。

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3~4题。

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分类的方法,再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各分几类?并数一数每类各有多少?

第3题:6 4 3 3 分一分、涂一涂略。

第4题:(1)分一分、涂一涂略。

有4个,有3个,有3个,有5个,有3个,有4个,有6个。

(2)

(3)提问不唯一,如:平面图形比立体图形多几个?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了吗?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1.分类的方法。

2.分类的依据。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有规律。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2.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巩固。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按形状给气球分类,初步学会分类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分类计数结果,再趁热打铁,鼓励学生按颜色重新给气球分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类结果,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而且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气球的分类与整理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分类思想

把气球进行分类,体现了分类思想。分类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上,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九)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九)”,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九)

课题名称 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体育器材摆放的图片对比,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2. 借助给气球分类的活动(教材例1),学会分类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统计;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3.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的分类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

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张摆放体育器材的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体育课的时候,你更想从图一找到喜欢的 球还是图二呢?为什么?

生:图二。因为摆放得很整齐。

师:看来大家更想从图二找到自己喜欢的球。图二的各种球都很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一眼望过去就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球了。像图二这样 ,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例1气球图片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 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

师:是的,我们看到了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呢?

师:有三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课件出示第一个小朋 友的 做法 :

第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先分成糖葫芦形、爱心形和球形,然后再去数分别有几个。

(2)课件出示第二个小朋友的做法:

第二个小朋友是用了边数边画的方法;首先在纸的最下方把这3种气球的形状画出来,然后数一个画一个,这就是第二个小朋友整理出来的结果。

(3)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朋友的做法:

第三个小朋友就不喜欢这么麻烦,他先在纸上画出这3种气球的形状,然后直接在气球类别下面写出数量,他就这样把它简单地表达出来了。

师:分完之后,你 们发现了什么?

生:球形的气球最多,有5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只有3个。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呢?

生:还可以按颜色来分,有红色 、黄色和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两位小朋友 按颜色分类整理出来的结果吧!

课件出示按颜色分类的图片。

三、巩固提升

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来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其他标准进行分类,比如物体的用途、大小、轻重等等)

课外延申:通过直观图片体验生活中的分类

第一张图片:超市的水果分类(节省顾客购物时间)

第二张图片:图书馆的书本分类(方便读者找所需书本)

第三张图片: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

放学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房间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家人、同学或者朋友交流自己的成果。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五)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五)》,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五)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2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 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过 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气球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喜洋洋和懒洋洋的卧室

师:瞧,左边是喜洋洋的卧室,右边是懒洋洋的卧室。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懒洋洋的卧室比较乱

师:如果你是懒洋洋的好朋友,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

师:怎样帮他整理?

师:整理后的卧室比较有次序。在数学上,把同类东西放在一 起的就是分类(出示分类,让生齐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而且能让我们节约时间, 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景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小朋友买了许多气球,布置班级。看,多漂亮的气球,这些漂亮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形状

生:颜色

师:说的真好 。谁再来说一说

生说师板书:形状 颜色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数学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有条有理地分类的必要性

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

师: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你们小组分一分,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整理的特别好,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

(1)展示先分再说的方法

生:我把圆形放在一 起,它有5个、、、、、、

师:他是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3堆,你数了吗?这样摆成一堆一堆的,好数吗?(贴出作品)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还有一位同学和他摆的不太一样,请你上来给我们摆一摆(让生直接在黑板上摆)

现在老师特别想问你一个问题:刚才同学都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排成一列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

生:圆形的气球最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这一排最长

师:你太棒了,掌声响起

师:其实像这样的图形它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叫它象形统计图(师板演在该图像的上面,同时课件出示,注意引导学生象形统计图中“对齐”的意义)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预设1:还有一些同学的记录方法很有创意,比如他,大家能看明白吗?请你说一说:3表示什么,4、5呢?

预设2:师:还有没有别的记录方法

生:没有

师:真没有了!可小明也有自己的想 法,他是这样记录的(出示课件)

师:你能看明白吗?

生:能

师:3表示什么?4表示?5表示?

同学们太聪明了,现在老师给它画上线。现在看它特别象什么?板书:表这样的记录真清楚,更直观,一目了然;看下面的数字就知道哪种类型的气球最多还是最少

讨论: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让生 充分讨论自由发言

师小结: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同, 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按形状分的,所以结 果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让学生体验同一标准下分类的确定性,同时让学生体验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的数据更清楚,更简洁。

2、 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喜欢的形式记录结果

师:刚才我们是按形状分的,你们完成的很棒,现在我们试着按颜色来分。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大家按颜色分一分,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分类的结果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师:

(1)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

(2)你觉得他做得怎么样,说一说你的看法

(3)有没有不同的记录法

同学们的表现太精彩了,给自己来点掌声

3、在对比中体会

刚才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按形状

生:按颜色

生:标准不一样

师: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引导生得出气球的总数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一分,初步感受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分得结果也不相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学会了怎样分类。现在就利用我们所学会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找不同

2、练习七第2题

(1)师领生完成第1小题

(2)第2小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3)讨论: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用分类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有目的的分类意识,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在练习中理解, 在练习中深化认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境,课下数给你的同桌听听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分类的方法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 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分类

形状

颜色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八)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八)》,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 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 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学具: 课件,学具。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咱们来猜个谜语: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转圈圈。(风车)

师:大风车转起来可真好看。有个小朋友用几个图形拼成了一个大风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大风车呢?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分类是按一定标准把一些事物分组。)

二、新授

(一) 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风车图片

问: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可以怎样分?(按形状分)

2、 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 看每种形状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生:三角形最多 。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注意:一一对应)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2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 数,每一列都表示这个形状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

④ 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形状分为4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小结

师:现在我们来做下总结。刚才我们把风车用了哪些图形,每种形状有多少个,做了分类整理。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做的吗 ?第一步是什么?然后做什么?

(二)拓展练习

1、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风车图,还能用别的标准分类吗?你来试一试。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形状,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 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展示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垃圾分类,超市摆放,图书馆图书……)

2、小结: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在生活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三、练习

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类 按颜色分类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二)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按照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PPT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2. 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 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交流。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交流、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

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出示表格:

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生:球形气球最多,长气球最少。

(2)按颜色分类。

师: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生:按颜色分成3类。

3.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4.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5.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给出大小不同的篮球和足球若干,让学生进行分类。

要求:按照不同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并将结果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现。

2. 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四)小结

1.引出生活中的分类情况,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这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和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我们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分类标准。

(五)作业布置

1.把自己抽屉里的书本按照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并做简单的统计表。

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类,课后和同桌说一说。

板书设计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但总数相同。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七)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页例题1, 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 难 点: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课件、各色各形磁性贴片。

学具准备:白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家里是不是都有很多的玩具呢?大概有多少个?2017年3月21日那天,芳芳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86岁老奶奶收藏玩具超过6000件(有文字有图片)。这么我的玩具,这位老奶奶家里有没有显得特别乱呢?

其实啊,芳芳老师也有一些玩具的收藏,你们可能没有欧!

二、新授

(一)、挑一挑

(邀请4个孩子,逐个拿出毛绒玩具: 墨鱼、比目鱼、骆驼、魔鬼鱼。)

谁能从这4个玩具中挑出不同的? (分为两类了)

(二)、分一分

1.再拿来一个小鹿,应该放在哪边?

2.这是一个小矮人,放哪里?

3.那么,我现在把这6个玩具混在一起,除了刚才分为三类以外,还可以怎么分一分呢?

4.小结:孩子们真棒,刚才的“分一分”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板书),分类就是把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不同。

(三)、学习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这里有4幅图(PPT),大家先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分类?

2.可以分别按“颜色”、“形状”、“数量”分类。 我们以一次体会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产生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四)、学习分类后的简单整理

1.那么生活中有什么现象是“分类”呢?(PPT)

2.分类有什么用呢?

3.接下来,我们一起看(PPT):这里是语文、数学、英语书,一共有多少本?怎么进行分类?我们这样整理一下,让我们自己看得很轻松、一目了然。我们再来数一数、加一加,与刚才所数的数据对一对,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4.师问:

(1)谁最多?谁最少?

(2)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这样的整理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整理”(板书)。

(五)、学习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教具贴片)这里是我们前几天学习的几种平面图形,都认得吗?

1.首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2.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邀请孩子到黑板上来操作贴片)

3.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4.谁最多?谁最少?你怎样看出来的?强调“一一对应”。

5.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当即拍照上传展示)。

6.算一算,分完以后总数量变了没有?

7.还可以怎样分呢?(步骤重复第4、5、6)

三、总结全课

孩子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回家后,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四)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十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卡片,表格,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情景图片。

由各种图片引出分类的定义。(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叫做分类)

二、教学互动。

1、小组合作用老师分发的卡片分类

2、用例1的水果图的练习用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1)出示水果图。

(2)引导学生上台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结果。

A、按水果种类分。课件演示统计过程,学生归纳统计结果,引导记录统计结果。

B、按图形形状分。课件演示统计过程,学生归纳统计结果,引导记录统计结果。

(3)学生试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结果。

A、按水果种类统计。

B、按图形形状统计。

(4)分小组合作完成课前老师分发的卡片记录。

(5)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6)总结归纳:

A、什么叫分类?

B、分类的时候,可以用图表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c、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三、作业:实际运用。

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专题。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