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一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29

初一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时教案
课题:第8课百家争鸣第课时总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课程目标: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知识与能力
掌握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楚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批注:

教学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法、讨论法、列表法等,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教学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采用故事法,让学生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问: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反对暴政或提倡“仁”的思想。
教师进而提问:“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从人际关系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师指导学生看课后的畅想天地中的漫画,引导学生将孔子的“仁”的外延扩展到政治领域。同时引导学生展开开放性讨论,联系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畅谈对“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问题的能力。
提问: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之外,还在哪些领域有重大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依照重点分析整理书本内容。
最后采用讨论法讨论课中思考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学生分析讨论之后,教师视讨论情况作启发性的小结,以此结束这一小目的学习。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战国时形成的。然后提问:什么是百家争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在政治、学术上展开各种争论,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问: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看书,可以得出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结果。教师进而帮助学生回顾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2、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学生填写此表后,教师应指出: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无为”的思想和他的辩证法。②可补充介绍春秋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和《孙子兵法》。③引导学生比较各派思想主张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思考题点拨与活动提示
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提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①这句话是对的。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的人权。②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一主张,有反对统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进步性。③在阶级社会,要求统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无法实现的。④如果用绝对化的观点看待这句话,它也有不对的一面。例如,一个人喜欢自强,不喜欢别人资助他,但他经常资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你能说他不对吗?
2、你能谈谈本课所举各家主张的对立之处吗?
提示:从立言之旨来看,儒法两家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而道墨两家则倾向于被统治者。从治国的手段来看,儒家反对苛政,主张实行“仁政”,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法治”,儒法两家是对立的;道墨两家虽都倾向被统治者,但就“治”的方法来看,也有消极和积极的区别。

相关推荐

岳麓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百家争鸣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岳麓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百家争鸣”,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岳麓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百家争鸣

知识点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课后练习

1.(2016湖南岳阳)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2.(2016山东东营)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D.“无为而治”

3.(2016山东聊城)“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中的核心主张是

A.“无为而治”B.“法不阿贵’C.“重农抑商”D.“施仁政于民”

4.(2016湖北孝感)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主张

A.实行“仁政”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D.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据材料二,“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

百家争鸣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争鸣”,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5课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态度、价值观: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不同观点。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寻找身边事物间的对立关系。利用成语“塞翁失马“,说明事物间的变化,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讨论“百家争鸣”时期,哪家学说更适合当时和现在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法。
基础知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论语》。墨子、孟子、韩非。
学法指导:有目的地查找有关历史资料,通过联系现实学习历史。
教学重点:孔子的学说和思想。
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著作。
教学过程:
导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时期,各国争霸、争雄,互不相让,社会动荡,人民陷入苦难之中。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提出自己的理想,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
一、老子
由一组学生介绍老子的生平及其著作(查找工作课前已经完成)。
之后由老师介绍老子画像及其辨证思想——对立与变化的观点(用老子与常从的故事和塞翁失马的故事向学生说明对立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二、孔子
介绍孔子生平与著作。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突出时代背景是奴隶制社会)
引导学生分析“仁”字的内涵。(这里的“仁”指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情操。)孔子的解释“仁者爱人”。
三、百家争鸣
当时的社会处于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争霸,如何恢复中国的统一,结束社会的动乱就成为时代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各个学派也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1、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博爱、和平)(止楚攻宋)。
2、儒家:孟子主张“仁政”治国。(解释书上所引的两句话)。
3、道家:庄子主张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应顺其自然。
4、法家: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实行法治。(韩非的故事)
讲述完后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背诵默写各家提出的主张,并找学生将各家的主张写在黑板上。
出示幻灯片:
三个问题:1、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为什么?
2、哪家的学说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3、你认为哪些主张对当今社会有积极意义?(列举)
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完成,如有时间让各组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观点。
完成课后的一、二题。

第11课《百家争鸣》


第11课《百家争鸣》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教学重点
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教学难点
对各派思想主张的理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课文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各派在对立中相互辩驳与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儒家思想,为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制定愚民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涉及人物众多,各派思想纷呈,哲学理论性很强,七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极少,理解能力更是难以达到,常规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指导学法是本课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教学准备
教师: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课重点难点。
2将学生分成五组,各代表儒、墨、道、法、兵五家,指导学生掌握辩论的基本方法。
学生:
1预习课文,并广泛收集资料,熟悉各派思想观点。
2儒、法、道三组每组推选四个代表(一名主辩,三名辩手)。
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提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指出: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也空前繁荣,战国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你想知道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老尘封的历史,领略祖先的智慧。思考并回答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1.显示课题及第一目:孔子创立儒家学说2.孔子生平及孔子画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才艺展示
创设情景
1.你知道“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吗?
2.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领域的贡献外,还在哪些领域有重大成就?
1.推荐三名学生表演“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2.学生看书归纳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
1.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显示孔子的成就。
3.重点了解孔子对教育的主要贡献及其教育思想。
4.指导学生理解“因材施教”等的含义。
1.通过体验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孔子“仁”的政治主张。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穿越时空
百家争鸣
1.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2.补充: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具体表现(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
3.儒、墨、道、法等各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
4.点评五位学生的发言,并适当解释补充。
5.安排儒、法、道展开辩论并提出要求。
6.教师对三组同学的辩论进行点评:观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语言是否生动等,并指正错误。
1.学生看书归纳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理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五名学生分别扮演孟子、墨子、庄子等上台发表各派思想主张。
3.学生(儒、道、法三家)围绕谁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展开辩论。
1.显示第二目: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孟子等人的画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辩能力。
知识巩固
小结全课
1.列表概括各派思想主张。
2.结束语:儒家的以德治国、施行仁政,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巩固统治,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利益的保障同样需要法制建设。所以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不应互相排斥,它们都是我国现行的主要国策。填表显示表格指导学法,整合知识,培养归纳能力。
学以致用
课堂训练1出示题目
2总结发言思考并发言题目:在学校饭厅里,一些同学在就餐时,总是随意乱倒剩饭剩菜,学生会对此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解决处理这一问题。如果你是学生会的一名干部,请你分别以儒家、法家、道家的观点谈谈你的处理意见。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