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上册数学《几和几》学案分析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发表时间:2021-05-26

一年级上册数学《几和几》学案分析。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几和几》学案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几和几》学案分析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几和几》。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教学准备:小棒、实物等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羊村里邀请了动物世界的小鸡朋友来羊村作客,羊村椅子是这样放的,请小朋友帮助小鸡们找到座位并请小鸡坐下。

要求说出并有序的一一列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操作法怎样直观地让学生感受4的分与合?我一改操作物品的做法,利用手指这一人人都有的天然学具,在看似随意的摆弄中,简洁而又有趣地学会了4的分、合。正反两面看的变化,巧妙地将有联系的两种分法进行了沟通,有利于启发学生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数的组成。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4可以分成几和几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分,亲身感知、体验的记录,从而获得运算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1.拍手引入,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上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慢镜头式的拍手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也为下一环节学习数的分与合作了很好的准备。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前对新课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加强衔接

1.认识12345,到帮助小公鸡入座,再到出示实物让小朋友再巩固12345,最后老师带领小朋友用手比划出12345.

2.同样再下面教学中,会对左边右边反复使用就特意复习了左边右边,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左右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学习4的组成,每一步让学生都跟着做,让学生跟做,吸引注意力。分出几和几,领读,带读,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几和几产生概念。

我把例2(5的组成)改成练习,让学生用老师教得方法试着做,然后老师在一次重复4组成分成几和几的方法。升华教学和学习方法。并自读5组成。

巩固练习:变换掌心手背,重做4的组成和5的组成。

作业:回家把今天学到的比划给爸爸妈妈,并要说出来4可以分成几和几,好吗?

延伸阅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几和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几和几》教案

第四课时:几和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内容、20页的做一做,练习二第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4的组成

①老师这儿有4个红花片,你能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②学生讨论,动作摆一摆。

③反馈情况。

444

312213

④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⑤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得出332

122111

2.5的组成

①小朋友都有5根小棒,你能把5根分成2部分吗?

②学生独立操作。

③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

④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⑤全班讨论得出:

5555

14233241

读一读。

二、巩固发展:

1.20页做一做第一题

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

2.找朋友24

43

12

31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

2.对口令游戏

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我说2,我说3,2和3组成5

我说3,我说1,3和1组成4

……

3.填数

545453

()32()1()1()2()()1

4.填表

314

11

6.独立完成练习二第8题

三、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简单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减法、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加法再到学习减法的过渡阶段,并且提供思维基础。通过十几减9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学习二十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十几减9作为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景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

⑴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⑵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设计。

一)、温习旧知。

(1)口算

9+3=8+6=17-6=7+9=

(2)说出()里应填几。

9+()=119+()=149+()=159+()=18

二)、探究新知

1、看图提问题。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课件显示情景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1)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大家看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丑叔叔手里还有几个气球?”(板书问题)

(3)谁能根据这个问题来列一个算式?

怎样计算15-9呢?请你独立思考一下,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2、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首先请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5根小棒(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15根小棒)然后从15根小棒中取出9根,会有几种取法呢?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组的小朋友合作。

(2)谁愿意到台前边摆边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例如:

1)15-1-1-1-1-1-1-1-1-1=6(数数);

2)15-5=10,10-4=6(连减);

3)10-9=1,5+1=6(破十法);

4)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法算减法)。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方法(3)比较容易操作,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教师用课件展示用“点子图”来演示15-9的方法与过程。

4、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解决问题所列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板书:十几减9)

四、教学反思

1、将计算教学融入到现实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究欲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堂课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卖气球、摆小棒、圈一圈等)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知。在学习新知时,我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5-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尊重差异,鼓励发散思维,体现算法多样化,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在探究15-9=?时,由于学生间的差异,结果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①将剩下的气球个数数出来,算出15-9=6;②想加算减:9+6=15,15-9=6;③破十法:10-9=1,1+5=6,15-9=6;④连续减:15-5-4=6,15-9=6。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在学习中自行探索、独立思考的结果。如何进行算法多样化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学生的方法,如何进行优化和何时进行优化的问题。同时要尊重差异,将每一种方法都展示出来,并一一予以肯定,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索成功的愉悦,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4、不足之处。

(1)备课时对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未考虑周全,细节处理显啰嗦。

(2)课堂的气氛不是特别活跃,举手回答不是很积极。

5、今后打算。

⑴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敢于课堂发言,发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⑵同时自己也要不断思索、推敲不断,总结更为适合对教学年级学生使用的教学表达的方法和方式。

⑶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考虑周全。

⑷虚心向各位教师学习,吸取和总结教学的技巧、技能。

⑸课堂教学时保持饱满的精神,亲切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设计

课题

《9加几》

年级

学科

数学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用“凑十法”口算九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口述计算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的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9加几是在系统学习了10以内加法和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转化的得思想。对于9加几,学生可有不同的方法计算。可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充分感知、总结、概括,学好本节课,为以后学习有关数的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的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为9加几提供丰富资源。在知识的理解上渗透了“凑十法”,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出发,用图画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和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10以内加减法和10加几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对于9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教法与学法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

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等。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路上居然遇到了数字宝宝的阻拦,他们要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挑战?

1.数的分解。

复习2、4、5、7、8、9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也就是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光明小学的运动会开始了,大家来数一数,说一说有哪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呢?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运动会进行到一半了,运动员们又累又渴,咱们为他们准备一些饮料吧!

学生看放大的饮料图,说出图意:

师:谁能说说饮料是如何摆放的?

生: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有4盒饮料,

师:光明小学的同学遇到了困难,这里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谁来帮助他们(引导学生说出算式:9+4)

师:那么9+4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生汇报计算方法。

师:刚才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在认真地摆小棒计算,现在请小朋友出来当小老师,来前面摆一摆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请学生来前面摆小棒,说计算过程,然后老师归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那一种呢?(生发表意见)

三、重点学习凑十法.

1.师:老师也喜欢这位同学的算法,因为用它来计算我们能更快地得出结果,现在我们就使用这种方法,把饮料盒的计算过程写出来,

2.(师演示整个凑十计算过程,完成数字图。)

师:9+4=看看9和4谁更接近10(生9),那咱们就把9凑成10,先想9加几凑成10?(1)

那么这个1从哪分出来的呢?(从外面的4盒饮料里分出来的1)

也就是把4分成1和3

然后先算9+1等于10,那么这道题咱们做完了吗?不要忘记盒子外面的3盒饮料!再算10+3等于13

3.带着学生一起重复计算过程(老师读,学生小声跟读,同桌互读)老师将9+4的小棒图摆好

4.老师在黑板上写出9+4=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我要请小老师来给大家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5、运用凑十法

过渡:通过观察,对9+4的凑十方法大家都说得很清楚,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9+几(板书)

6.师:那么今后咱们怎么计算九加几这样的题呢?这就要使用到咱们今天学习的这种计算方法,我们管它叫作凑十法。

7.出示凑十法的定义,师读,学生齐读。解释其中含义。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学生看太阳的图,一起来数。

师:请大家左边摆9个,右边摆7个,自己说一说算式是什么?利用凑十法来算一算,(教师引导说出计算过程:左边摆9个,右边摆7个,把右边的7个分成1和6,将9凑成10,最后10再加6等于16)之后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2)老师巡视,指导。请同学列出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

(3)老师在黑板板式,再请同学来说一说。

(4)出示小棒图,直接请同学来列式并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新知

1、口算,并请个别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9+2=119+3=12

9+4=139+5=14

9+6=159+7=16

9+8=179+9=18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数学书89页第1题

七、结束语

运动会结束了,咱们今天的课也先上到这里,今天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请为自己鼓掌。

退场。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渗透逻辑推理、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9加几

9+4=139+7=16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分析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分析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十几就是十和几》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十几就是十和几》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十几就是十和几》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口 语分析出发,会把11~20各数分拆成“十和几”,初步感知以“10”作计数单位,知道十和几组成十几。

2、初步认识位值表。

3、图列继续。

4、通过具体的操作逐步抽象,形成计算的技能。

5、发展学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

6、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十几就是十和几。

教学难点:

1、会利用十几的数与10的关系解决一些逆向的题。

2、掌握巧妙的计数策略。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计算条片、20数板、双色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景,初 步感知)

出示主题 图。师:小丁丁和小胖在搭积木,猜一猜他们用了多少块积木?

师:请你 再准确地数一数?你是怎么数的?

二、探究

(一)、十一到二十的数与10 的关系(操作感知,数词语言分析)

1、计算条片操作

师:老师请你拿出一个10,再拿出一个1,你知道现在一共拿出了几?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十和一就是十一。十一就是一个十和一个一。

师:也就是10加上几等于11?(板书)10+1=11

师:你会说一个十几的数吗?和你的同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摆一摆?

2、学生合作 操作交流

11--20 的数数词语 言分析整理(投影演示)

生:12就是10和2。十加二就是十二。10+2=12

13就是10和3。十加三就是十三。10+3=13

14就是10和4。十加四就是十四。10+4=14

15就是10和5。十加五就是十五。10+5=15

16就是10和6。十加六就是 十六。10+6=16

17就是10和7。十加七就是十七。10+7=17

18就是1 0和8。十加八就是十八。10+8=18

19就是10和9。十加九就是十九。10+9=19

20就是2个10。十加十就是二十。10+10=20

师:你发现十几的数有什么规律吗?

生:十几的数就是10和几,就是十加几。

3、出示计数器,计数器下面有什么?

(个位和十位)右起第一位是个位,右起第二位是十位。像这样的表我们称它叫位值图。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4、操作练习(认识规律,逐步过渡)

(1)师:请小朋友拿出双色片,自己来试一试书本的第2题。怎么算的?

生:先放上10,再放上几,合起来就是十几。

(2)交流核对。

5、从具体到抽象,巩固练习

(1)师:刚才小朋友用计算条和双色片又快又准确的算出了答案,接下来就要比一比谁的本领大,能在脑子里就算出答案。练习书本的第3题。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4就是一个10和一个4,减掉4就剩下10。

(2)比一比,谁算得快?练习书本的第4、5题。

(二)、10-20的数的分拆(操作感知,掌握策略)

1、拿出一箱蛋,装有红壳蛋和白壳蛋。

师:这个箱子里有些蛋,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蛋吗?

(很难确定;大约有几个,估计有几个……)

出示蛋盒,生观察:每个蛋盒里可以放几个蛋?(十个)

师:如果把蛋放在这样的盒子里,你能很快知道有几个吗?

请一生把蛋放入蛋盒中。

生:放满了一个蛋盒,就是10个,另一个蛋盒里有4个,合起来就是14个。

(列式: 10+4=14)

师:这样的盒子可以帮助我们较快地计数。

师:再看看这14个蛋中有几个白壳蛋,几个红壳蛋?(算式:14=8+6)

2、学生尝试操作师:这14个蛋你还有其 它的摆法吗?

(1)学生操作交流。

(2)根据颜色列成算式:14=10+4 14=11+3 14=7+7 14=6+8……

3、 在数板上进行数的摆放练习

20数板就像这两个蛋盒,可以用双色片在上面摆出不同的数,不同的样子。

(1)师:用双色片在20数板上摆出一个10-20之间你最喜欢的数。

把学生摆的各种形式的数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

师:看看你的同学摆的是几片红,几片蓝,一共是几?

同桌合作练习:一人摆数,一人说;一人说数,一人摆。

(2)一个数的不同摆放形式试一试:用双色片在数板上摆出“17”。

j学生自由摆。

k生在小组内交 流各自不同的摆法并用算式记录下来。(几蓝几红)

l全班交流。17=10+7 17=9+8 17=5+12 17=15+2 ……

3、练一练:

j学生独立完成:用双色片在数板上摆出“12”,并用算式记录下你有多少种摆法。

k交流:你是怎么摆的?怎么记录的?

三、综合练习

1、根据红蓝片的个数,完成数的分拆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本,自己来试一试书上题目。

师:你是怎么计数和记录的?

生: 先看10个和几个,合起来就是十几。再看红色几个,蓝色几个。

交流核对。

2、用圆片摆出图案,巧妙计数。

(1)巧妙计数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摆一摆 ,记一记,发现了一个数可 以分拆成很多种组合。接下来就要比一比谁更会动脑筋,巧妙地来计数。

j练习书本的第5题。

k交流核对。师:你是怎么想的?

(一共是20个圆片,红的和蓝的都是一半,所以都是10)

(2)用圆片摆图案

师:用20片双色片,你还能摆 出其它的图案吗?

j学生自由摆,并记录下20的各种分拆。

k交流展示学生摆出的各种图案。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问题要和大家一起讨论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3、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一图四式:

师左手拿一捆小棒,右手拿三根小棒,你能根据这些小棒来写算式吗?

10+3=1313-3=10

3+10=1313-10=3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算式中一共有3个数,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名称

板书:10+3=13

加数加数和

减法也有自己的名称13-10=3

被减数减数差

3、同桌合作:先摆小棒写出4个算式,然后介绍给同桌各部分的名称。

4、你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了吗?

被减数就是和,减数是一个加数,差是另一个加数。

5、练习计算:

(1)P89第1题连线

(2)P89第2题知道怎么填大于、小于和等于吗?

(3)计算比赛。

6、出示一些小园片,问:你能看出这儿大约有多少个小园片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1)独立完成P89第3题。

(2)同桌合作一人摆园片,一人估计大约有多少。

二、课堂练习:

P88第1题P89-90第4、5两题

三、教学小结:这节可学会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课题四十几减几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卡片出示):
8+5=7+8=7+6=15-9=
6+8=5+7=5+9=13-9=
18-9=14-9=17-9=16-9=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鱼。
……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13-8=5
13-5=8
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学案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教学要求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内化感知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算法。所以,渗透转化思想(即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是教学重点,并能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条理化“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9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四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看,比赛开始了,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课件一——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课件二)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思维比较凌乱。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课件三)

(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四种方法的思维过程用下图表示出来,想:9加1得10,10加3得13。

9+4=13(课件四)

13

10

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

第二个步骤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小组成员互相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看谁提得多,并给予奖励。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9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有多少人?

9+3

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有多少人?

9+7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第三个步骤是归纳算法,巩固记忆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在引导学生归结“凑十法”算理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9+3,左边摆9根,右边摆3根;再让学生回忆几加几凑成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移动小棒,根据学生的思路,填写思维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3根里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课件五)

9+3=12

12

10

第二种是从9根里面拿出7根和3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9+3=12

27

10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计算9+7,学生也可能出现两种思路(课件六)

9+7=16或9+3=12

1627

1010

这里我没有强调“看大数,分小数”,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分小数”或“分大数”,只要能凑成十都是可以的。

(3)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一个砌房子的游戏,将9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从而引出课题“9加几”,再让学生计算结果。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让学生计算出9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课件七)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发现和的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那我继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我安排了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色彩鲜艳的菠萝、苹果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课件八)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第二个练习是根据图意填写算式。这道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先让学生弄清楚画中的内容,再让同桌互相讨论提出问题。可以自己选择计算出蜜蜂的只数或鲜花的朵数。在计算鲜花的朵数时,学生可能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算式填成6+9=15,要给予肯定;在计算蜜蜂的只数时,学生也有可能按蜜蜂的颜色分类把算式填成10+5=15,在肯定学生计算正确的同时,也要表扬他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5)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解答这些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在进行评价时,我会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上是我对“9加几”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学案分析


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学案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迁移

1.填空。

8+()=138+()=158+()=14

8+()=128+()=168+()=17

二、教授新知

1.通过谈话导人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算减法想加法的方法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板书: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教学例1

通过演示,化难为易,引发学生的思维。

①出示例1图。

教师先出示8个白茶杯,再出示3个花茶杯,然后问:一共有多少个茶杯?(11个),随即把11个茶杯圈起来。

②教师:两种茶杯共11个,现在拿走8个白茶杯(用虚线圈上),求还剩多少个茶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板书:11-8=口

③启发思考:

在计算11-9时我们怎样想的呢?如果没有图,你能按照11-9的计算方法说出11-8的算法吗?让学生分组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算11减8得几?要先想,8加几得11,因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同时在方框内填上得数3。

让学生复述算法,并齐答:想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④读算式:11-8=3

3.教学例2。

借助操作,诱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半扶半放的过程。

①学生拿出圈片学具,先摆8个红圆片,再摆5个黄圆片,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圆片?

一共有13个圆片,现在拿走8个(叫学生用虚线圈起8个圆片)问:还剩几个黄圆片?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板书:13-8=□

②问:想一想自己摆的过程,说一说13-8应该怎样算?得多少?

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在课本上填得数

③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正方形摆15-8,指名学生板演操作过程,并说说思考过程。

教师板书:15-8=口

④读算式:13-8=515-8=?

4.教学例3。

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在关键处适当点拨,让学生独立看书,先填8加()得12,再在12-8=口的方框内填得数,并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不完全的地方教师做补充。

同样方法完成16-8=口

学生读算式:12-8=416-8=8

5.教学例4。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得数,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呢?在计算的时候要看着减法想与它相关的加法,再想出减法题的得数。例如:13-8想8加5得13,所以13减8得5。

三、巩固新知

①课本第15页中间的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后说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②做一做的第2题,通过投影出示下列试题,让学生举出相应得数的数字卡片。

8+3=8+7=8+5=11-8=15-8=

13-8=8+8=8+9=16-8=17-8=

③出示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试题卡片,学生进行抢答。

④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四.基本技能训练:

1、听算训练。

2、限时口算20题。

五、课堂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

七、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3-8=5

看减想加

1、8+(5)=132、破+法10-8=2

13-8=52+3=5

3、连减法13-3-5=5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3课时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瞧,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出示排队买票图。)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教学挂图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

(2)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戴红领巾的男孩排在第几?

(3)排在第1的是谁?

(4)长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5)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丽买好票来找小明。

(1)问:小明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家住几楼呢?

3、“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3)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2、“想想做做”第3题。

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3、“想想做做”第4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四、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几和第几

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1的是谁?

长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教学反思: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前后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2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2”,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课时: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六、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准备:

1、教师读数,学生写数,请一板演:

2、计数器的认识:

十位上拨下1颗,表示多少?再在个位上拨下3表示多少,这个数是多少?13十位上是2颗珠子,这个数是多少?

教师拨数学生读数。14、17、19、18、20

一、复习引入:

1、读数、写数:估算:您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几个吗?练习十五第3、4题。

2、板书13、15、19、20学生读,选择13说说这个数3、1各在什么位上?小结:从右边起,地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板书:个位、十位

3、复习一图四式及给部分名称:

根据第4题中的图1,看图写出4个算式:板书10+3=1313-10=3

3+10=1313-3=10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从这四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口算:10+4=14-4=14-10=6+10=16-6=

二、尝试迁移:

1、尝试计算:11+2=你是怎么想的?

数的方法,利用计数器计算:个位上加2是3,十位还是1,一共是13。

出示:13-2=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第5题:11+4=

3、试一试:13+4=6+12=16-5=11+7=18-6=

三、综合练习:

1、比较大小:第2题

2、送信:动物园召开联欢会,聪明的小狗表演节目,你能知道小狗要把卡投到哪个信箱里吗?

3、连线:接下来,很动物也想来试试,小朋友一起和他们想一想,哪两只动物的信是送给同一个信箱的。第1题。

4、我们也来做游戏:这次活动是谁组织的?涂色。书P90

四、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一年级上册《9加几》学案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9加几》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4)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9+4

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维线路图:??

(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算?

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提问: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

提问: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呢?(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

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们是怎样学会9加几方法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1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1,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例2)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7+87+66+85+7
5+913-916-918-915-9
17-9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一年级上册数学《几和几》学案分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