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5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

六、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政治上: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首先确立。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2)经济上:随着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增加商品产量,必须改进生产技术。

(3)其它原因:A17--18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B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获取了大量财富;C15世纪以来的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D英国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便利的航运)对工业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二)工业革命进程:

1、工业革命概况:(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3)标志:发明和使用机器。(4)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期;(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

2、过程:(1)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2)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业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3)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发明前,人们常常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峡谷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因此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制约不能使用机器或导致交通不便)(4)交通运输方面: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第一艘汽船。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火车机车。(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商品的生产效率,交通运输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5)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结束。

3、扩展:法国和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开始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造成了亚非拉许多国家的落后

5、认识与启示:谁最先最多采用科技革命的成果,谁就能够在经济上得到最好最快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青少年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为使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16世纪—19世纪)

1、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国家依次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

2、殖民掠夺方式:(1)(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种植甘蔗、棉花和烟草),屠杀和奴役他们;(2)(在非洲)掠夺黑人,贩卖黑奴到美洲。

3、殖民过程:A.出程:到非洲掳获、用货物换取黑人

B.中程:贩卖黑人到美洲种植园为黑人奴隶(获利,购买金银和工业原料)

C.归程:将金银和烟草、蔗糖等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最先从事"三角贸易"的是葡萄牙,后为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

4、"三角贸易"的影响:奴隶贸易为欧洲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欧洲的城市繁荣,但却给非洲大陆带来了长期的贫困。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日不落帝国"形成的原因:A.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B.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2、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殖民掠夺;A.英国从17世纪开始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

B.负责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叫东印度公司,后来英国还利用它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C.特点:先在沿海建立据点→然后在内地进行扩张→抢掠当地财富;

D.克莱武率军侵占孟加拉,不但放手让部下抢劫,而且自己独吞价值25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居然后悔自己当时抢得太少,国会居然还认为他"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予以表彰。这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贪婪无耻。

3、英国殖民掠夺(对印度)的影响:英国从殖民地(印度)掠夺了巨额财富,用来发展国内经济,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而殖民地(印度)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和巨大的海外商品市场,经济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贫困。

4、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A."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是欧洲殖民者的主要侵略活动方式,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些侵略活动使得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给非洲和印度等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B."三角贸易"和殖民侵略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1、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们反英情绪高涨,被迫奋起抗争。

2、时间:1857-1859年3、领导者:封建王公。参加者:印度土兵和人民。

4、意义:它表现了印度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5、与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相比,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A.起义地区并没有席卷全国;B.起义中心有三个,没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最后被英国分化瓦解,镇压下去。

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南美除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外,其余都是西班牙殖民地)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地安人和黑人劳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当地土生白人对殖民掠夺深为不满,纷纷起来反抗。

2、原因:A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人民残酷的压迫和野蛮的掠夺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B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下的掠夺深为不满C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

3、领导者:拉美土生白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

4、过程: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了南美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为大势所迫也宣布独立。南美全部独立。

5、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玻利维亚。

6、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A.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统治者,打击了殖民侵略势力,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B.出现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分布的格局。

7、独立运动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

八、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2、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1836-1848年(2)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这场工人运动得名为宪章运动)

(4)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宪章运动具有的历史特点:英国工人在宪章运动中提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结果:工人运动持续了十多年,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当时没有取得成功,但它的目标后来大部分都实现了。

4、历史意义(评价):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背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出现)。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原因:当时工人运动水平提高了,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了这个需要,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4、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人)

过程: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他们汲取了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6、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1)时间:1848年、

(2)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文件。

(3)内容: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4)意义: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出现;十月革命和胜利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2)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2、经过:①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②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③资产阶级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进攻,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残酷镇压了这一次革命。

3、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他们发动起义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一度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机构,还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4、"五月流血周"(5.21——5.28)和《国际歌》体现的精神: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5、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敌人力量强大--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上升时期",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存在下去;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根本原因)

(2)内部出现奸细--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虽能建立政权,却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

(3)缺乏革命理论的有效指导。

6、《国际歌》歌词创作者:欧仁.鲍狄埃,巴黎公社成员领导人;谱曲: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交响曲"。

九、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

一)美国南北战争

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原因:

①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经过斗争,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2、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的比较:(相同点)

①改革派都是在天皇的支持下,在斗争中获胜,取得政权,都是由天皇政府颁布诏书进行改革;②改革都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③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大化改新仿照中国隋唐制度,吸收中国文化;明治维新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提倡"文明开化"

项目

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①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②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③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①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所发展;②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④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倒幕运动)

目的

①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②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

时间

1861年

1869年

改革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wwW.Jab88.COm

明治天皇政府

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3)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4)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武士道精神)。

性质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局限性

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的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因此必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改革不彻底)

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②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①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②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①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①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②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4、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比较表

比较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历史背景

国内

幕府极端孤立

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

国际

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有机可乘

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力量薄弱

改革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训练新式军队

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相同点:①背景相似。都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末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都面临西方殖民威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刚发展。②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④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重大措施。不同点:结果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小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世界强国;

不同点:①前提不同:明治维新所处的国内外背景较为有利,戊戌变法所处的国内外背景却十分严峻;②力量对比不同: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和参加者在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戊戌变法领导者和参加者的力量则十分单薄,只是得到爱国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③结果不同:明治维新的改革内容和措施得力有效,改革取得成功,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变法的内容及措施大部分无法落实只维持了103天就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了,中国没有因此而走上富强的道路。

6、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改革异同点:

★相同点: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形式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④都是历史的转折点,⑤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对外影响相似,都使本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①原因不同:日本是在内外交困,尤其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进行改革的,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国内农奴制危机引起的。②内容不同:1861年改革主要是在国内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学习西方,在国内进行改革。③历史意义不同:俄国摆脱了农奴制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则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危机

7、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5)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8、试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异同,并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相同点:(1)发生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结果是广大黑人和农奴都得到人身自由,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俄国保留了封建残余;美国仍存在着种族歧视。不同点:(1)领导者不同,美国是资产阶级领导;俄国是农奴主领导。(2)性质不同。俄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美国是资产阶级革命。(3)解放的方式不同。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通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凡是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无条件的获得解放;而俄国的农奴解放则是通过赎买方式进行的。不同的原因:(1)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缺乏领导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条件,而只能由农奴主实行资产阶级改革。(2)美国在独立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具备进行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南北方两种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两种制度已不能并存,因此在美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9、归纳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

①三者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发展要求改变生产关系,③就三国的任务而言,美国是维护统一解放黑奴、俄国是解放农奴、日本是摆脱民族危机,三国都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④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概括指出近代史上世界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四种途径。

(1)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2)日俄: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德意:通过王朝战争,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发展了资本主义。(4)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又通过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延伸阅读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一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一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一、文艺复兴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2)时间:14-16世纪。14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3)发源地:意大利(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特点:借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5)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6)实质:新兴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7)作用:解放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8)文艺复兴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9)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国家

评价

代表作品

内容

但丁

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先驱、旧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新世纪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写了地狱、炼狱、天堂)

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达·芬奇

意大利

伟大的艺术大师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莎士比亚

英国

文学巨匠(作品集中体现人文主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10)文艺复兴首先发生意大利的原因: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资产阶级)。B: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C: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学者纷纷逃到意大利,带来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了东西方陆上交流的通道,致使东西方商路受阻。(4)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3、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评价: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航海家

国家

资助国家

航行时间

航行方向

航行路线

意义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出发

向东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大陆,进入印度洋

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年出发

向西

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1498年

向东

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等地

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1519—1522年

向西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4、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历史影响:(1)由于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拓形成。(2)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由原来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新航路的开辟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5、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相同

背景:受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不同

开始地点

意大利

西班牙、葡萄牙

性质

思想解放性质

殖民性质

6、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掠夺财富和开辟殖民地,发展资本主义。②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每次都有几百条大船,两三万人,规模很大;而新航路开辟时,各个航海家航海次数少,每次都是几到十几条小船,规模较小。③时间不同:郑和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④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

三、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内战的比较

革命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起止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1861—1865

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很大发展。

英国国王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

①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②美利坚民族日益形成,具有共同的反英情绪。③英国为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高压政策,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不满。

①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②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国王路易十六无法解决面临的财政危机,各种矛盾激化。

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而南方实行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制度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南北战争的焦点),北南矛盾再也无法调合。

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方落后的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主要任务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英国的殖民压迫(民族解放)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维护统一解放黑奴,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

(北)资产阶级(南)种植园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领导人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

林肯

重要文件

《权利法案》(1689)

《独立宣言》(1776.7.4)

《人权宣言》(1789)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9)

文件意义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

美国诞生了

导火线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直接原因)

开始标志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9.7.14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处死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1793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经过

①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议员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②内战时期:开始王军占优势,后来1645年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③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④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⑤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史称“光荣革命”

A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B建军:1775年举行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C政治上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D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英军5000人投降)。

E、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战役:1781年约克镇战役。

F、独立:1783年《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①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②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路易十六被处死。⑤雅各宾派上台执政(资产阶级激进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⑥结束标志:1794年,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统治结束,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失败)

焦点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①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②爆发: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部联盟”,分裂国家,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③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战备松懈,连连战败,节节失利。

④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⑤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战争刚结束,林肯遇刺身亡

结果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

结束标志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既是革命结束的标志也是革命胜利标志)。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1865年4月攻占“南部联盟”“首都”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

意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②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③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①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①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③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一)关于南北战争

1、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实行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制度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A南方为英国提供工业原料,损害了本国利益;B大量黑人被束缚在种植园,北方得不到发展工业生产的劳动力

2、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的原因: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解放黑奴作出了贡献。

3、颁布文献;①《宅地法》A内容: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土地,连续耕种五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B目的:满足人民对西部土地的需要。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时间:1862年9月

A内容:规定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B作用: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1)南方对战争准备充分;(2)南方军队在装备和组织上处于优势;(3)南方的将领具有较强的指挥能力。(4)战争初期南方得到了外援(英国)(5)战争初期北方只是要求维持统一的局面,不能下定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南北矛盾。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降低了人民的积极性。

四、资产阶级文献

文献名称

颁布时间

国家

机构

目的

内容

意义

《权利法案》

1689年

英国

英国议会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

美国

大陆会议

①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②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要求;

标志着(政治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对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起了促进作用。

1787年宪法

1787年

美国

制宪会议

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之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标志着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但保留了黑人奴隶制残余。

《人权宣言》

1789年

法国

制宪会议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局限:只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拿破仑法典》

1804年

法国

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对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两个比较1、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1、原因相同:英、美、法三国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革命。2、领导阶级:三国的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3、革命动力:人民群众在三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4、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5、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革命都有很大影响。6、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不同点:(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4)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5)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形式不同,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建立总统制的联邦政府,法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

2、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都起了推动作用。③都颁布了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献。第一次颁布的是《独立宣

言》;第二次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④都是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①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②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③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④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⑤意义不同: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南北战争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拿破仑帝国:(1)拿破仑上台背景: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期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动荡不安,法国急需要建立军事专政稳定政局。(2)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3)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4)灭亡原因:A法国对外侵略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B欧洲反法同盟的军事干涉。C1812年远征沙皇俄国失利

(5)帝国衰亡转折点:1812年法国远征俄国的战争失败。

(6)拿破仑失败的重要战役:(二次上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

(7)帝国灭亡标志:1814年欧洲反法盟军开进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8)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2、统治措施: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欧洲很多地方。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一方面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另一方面,侵犯了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

4、学习拿破仑的优秀品质:学习拿破仑拥有远大的抱负,卓越的才能和坚强的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

中古时期——封建社会

一、亚洲封建社会

l日本一)早期历史:

1、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2、后来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大和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故名“大化改新”)

1、历史背景:(1)国内,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2)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2、时间、方式和实施者:7世纪中期(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上台,(646年)颁布改新诏书。中臣镰足是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

3、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作用:A.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的改革。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C.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也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D.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影响和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启示: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它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正是因为这种善于向他国借鉴的精神,才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

7、其他A、"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B、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遣唐使)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l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中国古代的大食)

1、伊斯兰教产生原因:A、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B、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C、主观上,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D、各部落间的多神崇拜不利于阿拉伯的统一。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A.创立伊斯兰教(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

B.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教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所以千方百计迫害信徒们)失败;C.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D.630年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3、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A、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B、伊斯兰都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伊斯兰教的传播,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8世纪)

二、中古欧洲社会——封建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早期历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分为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2、查理·马特改革(又叫采邑制改革)时间:八世纪前期人物:查理·马特(宫相)

内容:改变无条件赏赐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

性质:采邑制是一种以土地为纽带的代表封建主与附庸之间关系的封建土地制度。

作用:它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结果和意义: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国古代所实行的则是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二)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①由于长期动乱,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②各国国君纷纷接受基督教,基督教成为各国的国教,封建势力与教会勾结起来,并向教会赐赠地产。(矮子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是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③教会本身巧取豪夺,教会势力发展起来。

地位: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文化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由于中古世纪,教会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所以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均与教会有关)

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城市衰落.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10世纪(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3、分布的地区: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和法国的琅城

4、发展的原因: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

5、产生方式: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自发产生起来。

6、城市市民争取自治运动:(1)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封建主日益贪婪,不断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2)自治方式:金钱赎买或武力夺取自治权。

(3)代表: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先是金钱赎买,后武力夺取自治权)

7、城市兴起的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8、市民阶级形成意义:A.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B.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C.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9、东西方城市的比较: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四)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还未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媲美的新文化.而拜占廷帝国则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代表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

2、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

3、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和原因。

(1)过程:①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的帝国荣耀,四处征讨,财尽民穷,被征服地处处遭遇反抗,此后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弱,②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半个多世纪,复国后领土大大缩小,四分五裂,③15世纪中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

(2)灭亡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3)给我们的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4、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先占领小亚细亚,又渗入巴尔干半岛,灭掉拜占廷帝国.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文明交往有暴力冲突和和平往来两种方式

一、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1、波斯历史: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

2、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前5世纪中期

3、过程: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以少胜多),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彻底战胜波斯,赢得战争的胜利。4、重要战役:马拉松战役(马拉松长跑)

5、希波战争的影响: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国的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衰败之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史称亚历山大大帝。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然后回师两河流域,攻占巴比伦等城市,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进军印度河流域,遭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回两河流域)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A.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B.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科学知识的传播范围。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罗马帝国到2世纪,疆域达到最大,东起幼发拉底诃上游,西临大西洋,南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的"黄金时代"--罗马和平时期(1)时间:罗马帝国建立最初的约二百年间;(2)原因:战争停止、统治政策加强:(3)表现: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4)罗马的扩张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的建筑风格、拉丁语,罗马法传到世界各地,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

四)关于古代战争的影响: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战争与文化的传播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伴随战争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交流与融合。

五)几个主要的帝国:

名称

时间

疆域

灭亡

社会形态

同期中国政权

古埃及军事帝国

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地跨亚、非

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奴隶制社会

西周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30年

地跨欧、亚、非

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奴隶制社会

春秋战国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地跨欧、亚、非

瓦解

奴隶制社会

战国时期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地跨欧、亚、非

(分裂)瓦解被日耳曼人灭

奴隶制社会

东汉、两晋

拜占廷帝国

公元395年—1453年

地跨欧、亚、非

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奴隶、封建社会

两晋到明朝

阿拉伯帝国

公元7世纪—10世纪

地跨欧、亚、非

封建社会

唐朝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世纪—公元1922年

地跨欧、亚、非

瓦解

封建社会

明清

二、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古代联接亚欧的商路: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商路上来往的主要商人:阿拉伯人(13世纪有意大利人)。

3、中国传入欧洲的商品有丝绸、瓷器、茶叶、珠宝、四大发明。印度传入欧洲的有糖、稻米、棉花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1)把中国古代发明传入西亚与欧洲,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2)发展和传播了印度人创制的0--9十个"阿拉伯数字"(12世纪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3)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4)创立了完整代数学,有世界上第一部代数学著作。(5)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6)文学:著有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5、作用:阿拉伯人(丝绸之路)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二、马可.波罗

1、马可.波罗,意大利人,1271年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元朝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到中国的大江南北视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在中国居住了17年,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写了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马可.波罗行纪》影响: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介绍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往来。

3、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虽然暴力冲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之一,但暴力冲突往往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而和平往来才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文字

使用者

书写方法

年代

代表

意义

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

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

公元前3000年左右

罗塞塔石碑

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后世字母文字的基础。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

用芦秆或木棒写在湿软的泥版上

公元前3000年左右

汉谟拉比法典

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人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补充:1.腓尼基文→希腊文→早期拉丁文→晚期拉丁→欧洲字母,拉丁字母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2.中国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3.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

三大宗教

1、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A: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B: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2、12月25日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3、基督教的分裂:1l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出新教。基督教从此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4、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5、关于迷信、邪教的说明:迷信活动:指民间的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所从事的抽签、打卦、算命、看相、看风水、驱鬼、跳大神等活动。邪教: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誉建立,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欺骗他人,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6、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我国政府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取缔封建迷信活动,打击防范邪教。但对于那些利用宗教,企图颠覆国家的行为是坚决制止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确信世界上没有鬼神,自觉崇尚科学,尊重宗教信仰,破除迷信,打击邪教。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时间

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背景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客观上: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主观上:阿拉伯人民都渴望统一的国家。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传说中的耶稣

穆罕默德

地区

古代印度(西亚

巴勒斯坦地区(中东)

阿拉伯地区的麦加

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号召大家都信仰安拉,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

传播

①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以佛教为国教,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欧洲、西亚、美洲地区

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大力传播伊斯兰教,传到西亚和北非等地

经典

金刚经

圣经

古兰经

节日

浴佛节、成道节、涅槃节

圣诞节、复活节

开斋节、宰牲节、圣纪

影响

打击了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受到群众的欢迎,后被统治阶级用为思想统治的工具。

开始时使穷人有了精神寄托,后来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控制的工具。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并形成了阿拉伯帝国。

共同点:

都是在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都变成了统治阶级麻醉劳动人民的工具,初期都是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精神武器从而得以传播,后期都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得以迅速传播。

科学成就阿基米德从小就善于思考、喜欢辨论,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品质)

代表人物

国别

成就

地位

阿基米德

古希腊

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科学之神"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古代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文学成就

文学

作品

作者

内容

价值

《荷马史诗》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荷马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阿拉伯人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戏剧成就(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戏剧

作者

代表作

特点

称谓

索福克勒斯

《俄底浦斯王》

注重人物性格和心里的刻画,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通过神话题材表现雅典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斗争,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

“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

《鸟》

用喜剧讽刺当时的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

“喜剧之父”

建筑成就

名称

地点

建筑类型

宗教

特点

地位

其他

相同点

麦加大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麦加

古罗马建筑

伊斯兰教

大而高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又称禁寺,穆斯林朝拜圣地--克尔白神庙

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

巴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

哥特式建筑

天主教

高而尖

巴黎最古老的、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石头的交响乐”

中西建筑风格比较

种类

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

主要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罗马式建筑

普遍采用拱顶与梁柱的结合

哥特式建筑

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分为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上古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中古社会指封建社会。

上古时期

一、人类的形成

一)现代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代表是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化石"露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人类形成过程: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1)"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2)"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

(3)"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二)完全形成的人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进化阶段

主要代表

猿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智人

早期智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三)世界人种形成: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已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形成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种族无优劣: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四)氏族社会: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们靠集体生活,采集狩猎为生。后来出现了氏族社会,根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的不同,我们又把它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1)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母系氏族社会特征:A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采集是食物的主要来源)。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平均分配。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居于主导地位的状况。)

(3)父系氏族社会特征:A出现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B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事农业畜牧业),开始支配社会,C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D在父系氏族后期,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厄瑞斯忒的传说表明重视父权的思想在同维护母权传统的较量中已经占据上风。)

五)氏族社会的作用: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六)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相同与不同点:(1)相同点: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2)不同点:A母系氏族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B母系氏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C母系氏族实行公有制,父系氏族后期出现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七)原始社会的解体: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B.过程:生产力提高→出现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产生→奴隶制出现→阶级矛盾激化→军队,监狱、法庭→国家机构形成。C.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八)比较国家与氏族的不同:

氏族是按血缘关系自然组成的,没有剥削和压迫,共同劳动。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暴力机构(公共权力)来组成,这些公共权力实行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

九)国家和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进步。判断一种事物的产生是否是历史进步的标准是看这种事物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二、人类文明——奴隶社会的文明

文明名称

古国名

地理位置

河流

文明初现

统一时间

文明成果

影响

文字

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

非洲东北部,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000年

金字塔(法老坟墓)狮身人面像

是古代埃及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

象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土地肥沃有利发展农业生产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性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楔形文字后来腓尼基人创立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文明

古印度

亚州南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雅利安人建国

种姓制度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梵文

古代中国文明

古中国

亚洲东部

黄河

约公元前2070年

分封制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甲骨文

文化

古埃及:历法: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建筑:金字塔和卡尔纳克神庙。数学:推算圆周率为3.16,能计算多种形状面积。医学:制作和保存干尸"木乃伊"。

两河流域:天文历法:古代两河流域人们编制了太阴历和创立星期制度。建筑:两河流域的"空中花园"。数学: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使用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把圆周分为360度。文学:古代西亚有"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收入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里。

古印度:数学:发明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这些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和现在通用的计数法。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中国:青铜文明

一)东方文明——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建立了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1、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两个地理概念: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在这一区域生活的人类: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卡德人、苏美尔人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内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践有别,下一等级不能从事上一等级职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

性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利益。其实质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4、大河流域产生人类文明的原因:(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西方文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海洋贸易繁荣,城邦林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l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后来转到迈锡尼(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后消亡。

2、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主要有斯巴达、雅典

A、斯巴达:(外族斯巴达人侵入征服当地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军事国家)

(1)特点:内陆国家,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权。

(2)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历史原因: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

B.雅典:(当地希腊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共和国)

(1)雅典特点:近海国家,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崇尚文化,奴隶主和公民(平民)广泛参政(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2)雅典工商业发达的原因: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外开放对内民主的政治模式。

3、雅典伯利克里的改革

(1)改革的原因: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中小奴隶主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2)内容: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表现: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4)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5)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

(6)为什么说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

这是因为伯克利在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各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他还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使这一时期的雅典经济繁荣、文化繁盛,所以说达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l罗马共和国的兴亡(中国古代的大秦)

①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

②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前509年—前27年,奴隶制共和国)

③称霸地中海:A: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首先征服意大利半岛;B: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④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起义[奴隶起义]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奴隶主开始建立独裁统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刺杀),以稳固政权。

⑤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独揽国家政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开始的约两百年间,内战停止,统治政策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

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⑦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l罗马帝国时值我国秦汉时期,当时我国称其为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的官方接触最早始于166年,记载在《后汉书》一书中

l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非文明的起源的比较和对我们的启示

(1)欧洲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亚非文明起源于大河文明。(2)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3)启示:这说明了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l比较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项目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不同点

由各个城邦国家组成的联盟,不统一,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共和国发展到帝国经历近千年,统一而强大,公元前2世纪,共和国称霸地中海。

相同点

都是地中海孕育出的文明,奴隶制共和国都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都有民主政治色彩,如雅典公民大会、罗马贵族元老院

联系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并入罗马版图,罗马保存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