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一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5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一。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一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一、文艺复兴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2)时间:14-16世纪。14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3)发源地:意大利(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特点:借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5)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6)实质:新兴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7)作用:解放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8)文艺复兴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9)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国家

评价

代表作品

内容

但丁

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先驱、旧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新世纪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写了地狱、炼狱、天堂)

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达·芬奇

意大利

伟大的艺术大师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莎士比亚

英国

文学巨匠(作品集中体现人文主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10)文艺复兴首先发生意大利的原因: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早期资产阶级)。B: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C: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学者纷纷逃到意大利,带来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垄断了东西方陆上交流的通道,致使东西方商路受阻。(4)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3、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评价: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航海家

国家

资助国家

航行时间

航行方向

航行路线

意义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出发

向东

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大陆,进入印度洋

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年出发

向西

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美洲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1498年

向东

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等地

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1519—1522年

向西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4、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历史影响:(1)由于各大洲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拓形成。(2)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由原来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新航路的开辟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5、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相同

背景:受资本主义萌芽影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不同

开始地点

意大利

西班牙、葡萄牙

性质

思想解放性质

殖民性质

6、新航路开辟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①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掠夺财富和开辟殖民地,发展资本主义。②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每次都有几百条大船,两三万人,规模很大;而新航路开辟时,各个航海家航海次数少,每次都是几到十几条小船,规模较小。③时间不同:郑和1405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④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

三、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内战的比较

革命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起止时间

1640—1688

1775—1783

1789—1794

1861—1865

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很大发展。

英国国王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

①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②美利坚民族日益形成,具有共同的反英情绪。③英国为使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高压政策,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不满。

①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②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国王路易十六无法解决面临的财政危机,各种矛盾激化。

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成为一个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而南方实行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制度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南北战争的焦点),北南矛盾再也无法调合。

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方落后的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主要任务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英国的殖民压迫(民族解放)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维护统一解放黑奴,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

(北)资产阶级(南)种植园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领导人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

林肯

重要文件

《权利法案》(1689)

《独立宣言》(1776.7.4)

《人权宣言》(1789)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9)

文件意义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

美国诞生了

导火线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直接原因)

开始标志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

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1789.7.14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

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处死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

1793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经过

①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议员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②内战时期:开始王军占优势,后来1645年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③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④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⑤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史称“光荣革命”

A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B建军:1775年举行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C政治上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D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英军5000人投降)。

E、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战役:1781年约克镇战役。

F、独立:1783年《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①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②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③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路易十六被处死。⑤雅各宾派上台执政(资产阶级激进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⑥结束标志:1794年,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统治结束,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失败)

焦点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①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②爆发: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部联盟”,分裂国家,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③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战备松懈,连连战败,节节失利。

④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⑤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战争刚结束,林肯遇刺身亡

结果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

结束标志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既是革命结束的标志也是革命胜利标志)。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1865年4月攻占“南部联盟”“首都”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

意义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②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③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①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①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③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一)关于南北战争

1、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实行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制度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A南方为英国提供工业原料,损害了本国利益;B大量黑人被束缚在种植园,北方得不到发展工业生产的劳动力

2、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的原因: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解放黑奴作出了贡献。

3、颁布文献;①《宅地法》A内容:凡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土地,连续耕种五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B目的:满足人民对西部土地的需要。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时间:1862年9月

A内容:规定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B作用: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1)南方对战争准备充分;(2)南方军队在装备和组织上处于优势;(3)南方的将领具有较强的指挥能力。(4)战争初期南方得到了外援(英国)(5)战争初期北方只是要求维持统一的局面,不能下定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南北矛盾。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降低了人民的积极性。

四、资产阶级文献

文献名称

颁布时间

国家

机构

目的

内容

意义

《权利法案》

1689年

英国

英国议会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

美国

大陆会议

①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②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要求;

标志着(政治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对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起了促进作用。

1787年宪法

1787年

美国

制宪会议

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之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标志着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但保留了黑人奴隶制残余。

《人权宣言》

1789年

法国

制宪会议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局限:只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拿破仑法典》

1804年

法国

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对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两个比较1、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1、原因相同:英、美、法三国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革命。2、领导阶级:三国的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3、革命动力:人民群众在三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4、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5、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革命都有很大影响。6、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不同点:(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是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统治.(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3)特点不同: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4)意义不同: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5)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形式不同,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建立总统制的联邦政府,法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

2、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都起了推动作用。③都颁布了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献。第一次颁布的是《独立宣

言》;第二次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④都是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①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②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③方式不同:美国独立战争采取的是民族解放斗争的方式,美国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的。④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⑤意义不同: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南北战争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拿破仑帝国:(1)拿破仑上台背景: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期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动荡不安,法国急需要建立军事专政稳定政局。(2)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3)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帝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4)灭亡原因:A法国对外侵略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B欧洲反法同盟的军事干涉。C1812年远征沙皇俄国失利

(5)帝国衰亡转折点:1812年法国远征俄国的战争失败。

(6)拿破仑失败的重要战役:(二次上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

(7)帝国灭亡标志:1814年欧洲反法盟军开进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8)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2、统治措施: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欧洲很多地方。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一方面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另一方面,侵犯了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

4、学习拿破仑的优秀品质:学习拿破仑拥有远大的抱负,卓越的才能和坚强的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相关知识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三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三”,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三

十、第二次工业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

(科技革命)

第三次

(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美国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新兴的部门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

主要发明(成果)

(最重要发明:蒸汽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最重要发明:电机、内燃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报等,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Ⅰ号)

最重要发明:

电子计算机1945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

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母羊“多利”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蒸汽、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3、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1、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进入了“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巨大促进作用。3、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引发了一战。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作用

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3.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4.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5.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如: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③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①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经济上殖民者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⑤中国近代科学进一步发展。

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迅猛,而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这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对策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A、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B、德国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C、电力在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D、电力的应用:生产领域: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主要动力。生活领域:家用电器、电车、电话、电灯、电报等出现。

E、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的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F.爱迪生1879年研制出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还发明了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因此被誉为发明大王。

G.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三轮);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H.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机的载重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提高,航程越来越远,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1879]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协约[1907]英国、法国、俄国),形成后果: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

地区:巴尔干半岛(欧洲的“火药桶”)

4、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5、主战场:欧洲(后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6、规模: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共33个国家参战,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国家:英法俄对奥德。意大利为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的作战,美国、中国、日本也加入协约国

8、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首次使用坦克)

9、转折点: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10、结束标志: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战败投降

11、结果:同盟国失败而告终12、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造成欧洲衰落和美、日的兴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4)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十二、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文化成就

一)思想启蒙运动

时间

18世纪

中心

法国

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原因

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二是法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代表人物

伏尔泰

反对封建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与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

卢梭

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即“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

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互相监督。三权分立学说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孟德斯鸠还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意义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1、列举15—19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并指出各自产生的背景和主张各是什么?

(1)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科学社会主义

(2)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严重阻碍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人才的成长。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19世纪早中期,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3)主张:人文主义:相信人的力量,力图打破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精神桎梏。启蒙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观念。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二)科学的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科学家

国家

主要成就

作用意义

地位

牛顿

英国

(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建立完整力学理论体系,提出力学三定律。

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达尔文

英国

著有《物种起源》(时间: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爱因斯坦

德国

创立相对论,打开原子时代大门(原子弹),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哲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居里夫妇

法国

成功提炼出放射性极强的新元素--镭

三)文化杰作

领域

姓名

国家

贡献(作品)

特点

评价

音乐

贝多芬

德国

《英雄交响曲》1804年

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伟大的作曲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序曲》《春之声》

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圆舞曲之王

老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圆舞曲之父

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它们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倒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美术

梵高

荷兰

《向日葵》

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效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一位热爱生活的有世界影响的画家

1、近代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大前提,也是根本性原因;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科学家的个人因素。

2、思想与科技发明创造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没有哪个比哪个更重要一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走极端。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分为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上古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中古社会指封建社会。

上古时期

一、人类的形成

一)现代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代表是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化石"露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人类形成过程: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1)"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2)"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

(3)"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二)完全形成的人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进化阶段

主要代表

猿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智人

早期智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三)世界人种形成: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已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形成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种族无优劣: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四)氏族社会: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们靠集体生活,采集狩猎为生。后来出现了氏族社会,根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的不同,我们又把它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1)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母系氏族社会特征:A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采集是食物的主要来源)。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平均分配。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居于主导地位的状况。)

(3)父系氏族社会特征:A出现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B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事农业畜牧业),开始支配社会,C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D在父系氏族后期,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厄瑞斯忒的传说表明重视父权的思想在同维护母权传统的较量中已经占据上风。)

五)氏族社会的作用: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六)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相同与不同点:(1)相同点: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2)不同点:A母系氏族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B母系氏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C母系氏族实行公有制,父系氏族后期出现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七)原始社会的解体: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B.过程:生产力提高→出现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产生→奴隶制出现→阶级矛盾激化→军队,监狱、法庭→国家机构形成。C.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八)比较国家与氏族的不同:

氏族是按血缘关系自然组成的,没有剥削和压迫,共同劳动。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暴力机构(公共权力)来组成,这些公共权力实行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

九)国家和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进步。判断一种事物的产生是否是历史进步的标准是看这种事物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二、人类文明——奴隶社会的文明

文明名称

古国名

地理位置

河流

文明初现

统一时间

文明成果

影响

文字

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

非洲东北部,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000年

金字塔(法老坟墓)狮身人面像

是古代埃及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

象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土地肥沃有利发展农业生产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性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楔形文字后来腓尼基人创立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文明

古印度

亚州南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雅利安人建国

种姓制度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梵文

古代中国文明

古中国

亚洲东部

黄河

约公元前2070年

分封制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甲骨文

文化

古埃及:历法: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建筑:金字塔和卡尔纳克神庙。数学:推算圆周率为3.16,能计算多种形状面积。医学:制作和保存干尸"木乃伊"。

两河流域:天文历法:古代两河流域人们编制了太阴历和创立星期制度。建筑:两河流域的"空中花园"。数学: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使用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把圆周分为360度。文学:古代西亚有"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收入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里。

古印度:数学:发明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这些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和现在通用的计数法。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中国:青铜文明

一)东方文明——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建立了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1、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两个地理概念: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在这一区域生活的人类: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卡德人、苏美尔人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内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践有别,下一等级不能从事上一等级职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

性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利益。其实质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4、大河流域产生人类文明的原因:(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西方文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海洋贸易繁荣,城邦林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l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后来转到迈锡尼(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后消亡。

2、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主要有斯巴达、雅典

A、斯巴达:(外族斯巴达人侵入征服当地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军事国家)

(1)特点:内陆国家,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权。

(2)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历史原因: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

B.雅典:(当地希腊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共和国)

(1)雅典特点:近海国家,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崇尚文化,奴隶主和公民(平民)广泛参政(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2)雅典工商业发达的原因: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外开放对内民主的政治模式。

3、雅典伯利克里的改革

(1)改革的原因: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中小奴隶主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2)内容: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表现: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4)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5)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

(6)为什么说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

这是因为伯克利在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各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他还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使这一时期的雅典经济繁荣、文化繁盛,所以说达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l罗马共和国的兴亡(中国古代的大秦)

①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

②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前509年—前27年,奴隶制共和国)

③称霸地中海:A: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首先征服意大利半岛;B: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④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起义[奴隶起义]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奴隶主开始建立独裁统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刺杀),以稳固政权。

⑤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独揽国家政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开始的约两百年间,内战停止,统治政策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

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⑦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l罗马帝国时值我国秦汉时期,当时我国称其为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的官方接触最早始于166年,记载在《后汉书》一书中

l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非文明的起源的比较和对我们的启示

(1)欧洲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亚非文明起源于大河文明。(2)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3)启示:这说明了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l比较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项目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不同点

由各个城邦国家组成的联盟,不统一,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共和国发展到帝国经历近千年,统一而强大,公元前2世纪,共和国称霸地中海。

相同点

都是地中海孕育出的文明,奴隶制共和国都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都有民主政治色彩,如雅典公民大会、罗马贵族元老院

联系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并入罗马版图,罗马保存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

中古时期——封建社会

一、亚洲封建社会

l日本一)早期历史:

1、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2、后来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大和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故名“大化改新”)

1、历史背景:(1)国内,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2)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2、时间、方式和实施者:7世纪中期(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上台,(646年)颁布改新诏书。中臣镰足是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

3、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作用:A.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的改革。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C.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也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D.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影响和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启示: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它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正是因为这种善于向他国借鉴的精神,才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

7、其他A、"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B、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遣唐使)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l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中国古代的大食)

1、伊斯兰教产生原因:A、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B、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C、主观上,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D、各部落间的多神崇拜不利于阿拉伯的统一。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A.创立伊斯兰教(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

B.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教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所以千方百计迫害信徒们)失败;C.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D.630年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3、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A、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B、伊斯兰都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伊斯兰教的传播,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8世纪)

二、中古欧洲社会——封建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早期历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分为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2、查理·马特改革(又叫采邑制改革)时间:八世纪前期人物:查理·马特(宫相)

内容:改变无条件赏赐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

性质:采邑制是一种以土地为纽带的代表封建主与附庸之间关系的封建土地制度。

作用:它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结果和意义: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国古代所实行的则是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二)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①由于长期动乱,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②各国国君纷纷接受基督教,基督教成为各国的国教,封建势力与教会勾结起来,并向教会赐赠地产。(矮子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是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③教会本身巧取豪夺,教会势力发展起来。

地位: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文化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由于中古世纪,教会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所以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均与教会有关)

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城市衰落.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10世纪(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3、分布的地区: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和法国的琅城

4、发展的原因: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

5、产生方式: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自发产生起来。

6、城市市民争取自治运动:(1)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封建主日益贪婪,不断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2)自治方式:金钱赎买或武力夺取自治权。

(3)代表: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先是金钱赎买,后武力夺取自治权)

7、城市兴起的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8、市民阶级形成意义:A.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B.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C.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9、东西方城市的比较: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四)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还未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媲美的新文化.而拜占廷帝国则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代表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

2、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

3、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和原因。

(1)过程:①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的帝国荣耀,四处征讨,财尽民穷,被征服地处处遭遇反抗,此后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弱,②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半个多世纪,复国后领土大大缩小,四分五裂,③15世纪中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

(2)灭亡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3)给我们的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4、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先占领小亚细亚,又渗入巴尔干半岛,灭掉拜占廷帝国.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文明交往有暴力冲突和和平往来两种方式

一、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1、波斯历史: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

2、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前5世纪中期

3、过程: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以少胜多),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彻底战胜波斯,赢得战争的胜利。4、重要战役:马拉松战役(马拉松长跑)

5、希波战争的影响: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国的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衰败之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史称亚历山大大帝。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然后回师两河流域,攻占巴比伦等城市,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进军印度河流域,遭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回两河流域)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A.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B.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科学知识的传播范围。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罗马帝国到2世纪,疆域达到最大,东起幼发拉底诃上游,西临大西洋,南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的"黄金时代"--罗马和平时期(1)时间:罗马帝国建立最初的约二百年间;(2)原因:战争停止、统治政策加强:(3)表现: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4)罗马的扩张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的建筑风格、拉丁语,罗马法传到世界各地,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

四)关于古代战争的影响: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战争与文化的传播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伴随战争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交流与融合。

五)几个主要的帝国:

名称

时间

疆域

灭亡

社会形态

同期中国政权

古埃及军事帝国

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地跨亚、非

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奴隶制社会

西周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30年

地跨欧、亚、非

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奴隶制社会

春秋战国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地跨欧、亚、非

瓦解

奴隶制社会

战国时期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地跨欧、亚、非

(分裂)瓦解被日耳曼人灭

奴隶制社会

东汉、两晋

拜占廷帝国

公元395年—1453年

地跨欧、亚、非

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奴隶、封建社会

两晋到明朝

阿拉伯帝国

公元7世纪—10世纪

地跨欧、亚、非

封建社会

唐朝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世纪—公元1922年

地跨欧、亚、非

瓦解

封建社会

明清

二、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古代联接亚欧的商路: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商路上来往的主要商人:阿拉伯人(13世纪有意大利人)。

3、中国传入欧洲的商品有丝绸、瓷器、茶叶、珠宝、四大发明。印度传入欧洲的有糖、稻米、棉花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1)把中国古代发明传入西亚与欧洲,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2)发展和传播了印度人创制的0--9十个"阿拉伯数字"(12世纪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3)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4)创立了完整代数学,有世界上第一部代数学著作。(5)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6)文学:著有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5、作用:阿拉伯人(丝绸之路)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二、马可.波罗

1、马可.波罗,意大利人,1271年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元朝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到中国的大江南北视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在中国居住了17年,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写了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马可.波罗行纪》影响: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介绍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往来。

3、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虽然暴力冲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之一,但暴力冲突往往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而和平往来才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文字

使用者

书写方法

年代

代表

意义

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

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

公元前3000年左右

罗塞塔石碑

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后世字母文字的基础。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

用芦秆或木棒写在湿软的泥版上

公元前3000年左右

汉谟拉比法典

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人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补充:1.腓尼基文→希腊文→早期拉丁文→晚期拉丁→欧洲字母,拉丁字母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2.中国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3.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

三大宗教

1、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A: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B: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2、12月25日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3、基督教的分裂:1l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出新教。基督教从此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4、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5、关于迷信、邪教的说明:迷信活动:指民间的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所从事的抽签、打卦、算命、看相、看风水、驱鬼、跳大神等活动。邪教: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誉建立,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欺骗他人,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6、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我国政府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取缔封建迷信活动,打击防范邪教。但对于那些利用宗教,企图颠覆国家的行为是坚决制止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确信世界上没有鬼神,自觉崇尚科学,尊重宗教信仰,破除迷信,打击邪教。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时间

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背景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客观上: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主观上:阿拉伯人民都渴望统一的国家。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传说中的耶稣

穆罕默德

地区

古代印度(西亚

巴勒斯坦地区(中东)

阿拉伯地区的麦加

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号召大家都信仰安拉,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

传播

①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以佛教为国教,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欧洲、西亚、美洲地区

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大力传播伊斯兰教,传到西亚和北非等地

经典

金刚经

圣经

古兰经

节日

浴佛节、成道节、涅槃节

圣诞节、复活节

开斋节、宰牲节、圣纪

影响

打击了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受到群众的欢迎,后被统治阶级用为思想统治的工具。

开始时使穷人有了精神寄托,后来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控制的工具。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并形成了阿拉伯帝国。

共同点:

都是在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都变成了统治阶级麻醉劳动人民的工具,初期都是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精神武器从而得以传播,后期都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得以迅速传播。

科学成就阿基米德从小就善于思考、喜欢辨论,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品质)

代表人物

国别

成就

地位

阿基米德

古希腊

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科学之神"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古代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文学成就

文学

作品

作者

内容

价值

《荷马史诗》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荷马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阿拉伯人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戏剧成就(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戏剧

作者

代表作

特点

称谓

索福克勒斯

《俄底浦斯王》

注重人物性格和心里的刻画,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通过神话题材表现雅典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斗争,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

“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

《鸟》

用喜剧讽刺当时的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

“喜剧之父”

建筑成就

名称

地点

建筑类型

宗教

特点

地位

其他

相同点

麦加大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麦加

古罗马建筑

伊斯兰教

大而高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又称禁寺,穆斯林朝拜圣地--克尔白神庙

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

巴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

哥特式建筑

天主教

高而尖

巴黎最古老的、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石头的交响乐”

中西建筑风格比较

种类

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

主要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罗马式建筑

普遍采用拱顶与梁柱的结合

哥特式建筑

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