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5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的练习课》教案青岛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的练习课》教案青岛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的练习课》教案青岛版
十几加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65页5、7、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的:
巩固练习十几加几的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1、课本65页第5题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快速的看一眼,马上合上书,你看到了什么?(糖)
几堆?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
(2)学生集体交流估计的数目,
师:“究竟谁估的更接近一些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要想比一比谁估的更接近,必须先算出一共有几块糖。
(3)学生解答“一共有几块糖?”
(4)比较谁估的对,请他谈谈心得。
2、教师出示两堆小棒
(1)学生先估计一共有几根小棒?
(2)请学生数出两对小棒各有几根?
(3)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一盒没有用过的粉笔有几枝?全班有女生几人?男生几人?”
3、课本66页7题
(1)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2)学生集体交流图意,“说说通过看图你都明白了什么?”
(3)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表格提出的问题?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可以数一数,算一算。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选比较简便的方法,
小组一二三
男生11812
4、出示小黑板:
女生5107
(1)通过看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2)一组有几人?
(3)你根据上述情况,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教师选出有关加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4)学生独立解决。
5、先计算,后找规律。
10+111+212+313+414+5
观察算式及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6、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7、教学随笔
分层作业:C级
1、一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2个十是()
2、18是()位数,十位上是(),个位上是()。
3、和15相邻的数是()和()。
4、17是由1个()和()个一组成的。
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12,和是()。
6、减数是4,被减数是14,差是()。
7、16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8、14个位上的数是(),表示()个();十位上的数是(),表示()个()。
17
18
17
16
9、
?支
10、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
11、
12、
B级
我们一共得了15个☆
13、
小明得了多少个星星?
14、写一写。
A级
15、
5元1元3元8元2元10元12元
(1)买和一共多少钱?
(2)买、和一共多少钱?
(3)明明有10元钱,买一个,还剩多少钱?
(4)云云有15元,买和,还剩多少钱?
(5)比贵多少钱?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用算式表示。
精选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几的练习课》教案青岛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几的练习课》教案青岛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几的练习课》教案青岛版
十几减几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自主练习第4、6、8、9,聪明的小屋及根据三个数写四个算式及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十几减几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操作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摆一摆
1、先摆小棒,再计算。
(1)师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6根,再从中去掉5根
(2)学生说说怎么去的?
(3)学生独立解答。
2、根据算式:19-2
(1)学生自己摆小棒解答。
(2)同桌交流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看图写算式:教师出示苹果图。
先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然后自己解答。
2、给学生三个数字,15、2、17写出四个算式。
3、先做题,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9=19-8=19-7=19-6=19-5=19-4=
在教学此题时,要引导学生用被减数,减数,差这样的数学术语来讲述规律问题。
4、请你写出得数是15的减法算式
19-418-317-216-115-0
在教学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写既不遗漏,又不麻烦。
5、课本66页第8题
(1)学生看图讲故事
(2)根据故事列算式
(3)集体交流意见。
6、课本66页第9题,综合练习。以组为单位由一人任选数字卡片,其它人分别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和得数是这个数的算式。依次轮流进行。
三、走进聪明小屋
找出与其它数不同的数,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第2组答案不唯一。
四、教学随笔
分层作业C级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1)13里面有1个一和3个十.()
(2)2个十是20.()
(3)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4)10个一是一个十。()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6.()
二、填空题(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内容包括11-20的数数、写数、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数序、大小比较等。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
1.两个两个地数,一共有()个.
2.五个五个地数,一共有()个.
3.填数.
(1)
10
16
(2)
(16)
()
11
()
18
13
20
6
10
8
7
()
1
10
4
()
8
10
()
10
()
B级
4.填空.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4)2和10合起来是().
(5)17和19中间的数是().
13(6)18里面去掉()还剩10.
(7)2个十是().
(8)10加()得20.
(9)和15相邻的数是()和().
(10)比20少1的数是().
A级
5.在8,12,19,6,14,20这些数中
(1)左边数起,19在第()个.
(2)从右边数,14在第()个.
(3)和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在这些数中最大数是(),最小数是().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教案青岛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教案青岛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教案青岛版
十几减几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例4十几减几及减法算式的名称.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十几减几不退位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3、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过程。
4、使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树立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你看图提出减法问题吗?”
(原来有几只海鸥?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怎么列式?引出今天要解答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岩石上现有几只海鸥?”(17-4)
(1)你想怎么算?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19-8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桌交流做法。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并解决。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情景?学生说说,教师鼓励学生要自己解答,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先放进问题口袋。
4、学习减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尝试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出的老师可以讲解。
学生随便说一个减法算式,其他同学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口算比赛。
教师出示口算题目,比一比再限定的时间内谁做的既快又对。
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随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过程。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组成的基础上。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脱离直观借助数的组成,理解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填一填。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1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2.看计数器写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及根据计数器写数的活动,为学习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好铺垫,唤起学生的旧知,帮助学生架起新知和旧知之间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交流算法
1.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小棒图。
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根据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
10+3=13或者3+10=13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3)根据小棒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13-10=3和13-3=10
由学生介绍算式表示的意义,并说出计算方法。
(4)观察对比
师:观察这3道题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交流算法。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总结:
①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13减个位上的数,就是10;13减十位上的数,就是个位上的数;
③10加3就把3写在个位上。
(5)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图及数的组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2.探究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看着计数器你能列一道加法算是吗?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13
(3)引导学生思考。
师:2与那位上的数相加?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
(4)课件出示计数器:
把看到的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列式:13-2=11
师:为什么要从个位减3?十位和个位都是1了,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5)教师介绍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尝试练习,内化方法。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10加一位数就得十几;十几减几(个位上的数相同)就得10,十几减十就得几;十几加一位数要加在个位上,十几减一位数要减在个位上。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渗透位值制,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准备。
(三)及时巩固,强化算法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二十八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实际应用。
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二十八第5题。
(1)理解“推迟3天”的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练习脱离了直观图的支撑,帮助学生强化算法。第二层次安排了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计算问题,请用温馨的话提示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3、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一图四式:
师左手拿一捆小棒,右手拿三根小棒,你能根据这些小棒来写算式吗?
10+3=1313-3=10
3+10=1313-10=3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算式中一共有3个数,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名称
板书:10+3=13
加数加数和
减法也有自己的名称13-10=3
被减数减数差
3、同桌合作:先摆小棒写出4个算式,然后介绍给同桌各部分的名称。
4、你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了吗?
被减数就是和,减数是一个加数,差是另一个加数。
5、练习计算:
(1)P89第1题连线
(2)P89第2题知道怎么填大于、小于和等于吗?
(3)计算比赛。
6、出示一些小园片,问:你能看出这儿大约有多少个小园片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1)独立完成P89第3题。
(2)同桌合作一人摆园片,一人估计大约有多少。
二、课堂练习:
P88第1题P89-90第4、5两题
三、教学小结:这节可学会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五练习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口算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做课堂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书写工整。
二、复习:
1、出示:
6+5=7+8=4+8=
11-5=15-7=12-8=
看到这些题,你想到什么?你发现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2、填空,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118+()=166+()=15
11-3=16-()=15-6=
独立完成,订正。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1、两步运算:
11-9=15-7=17-6=12-6=
15-9=14-7=18-9=12-5=
11-4=16-8=13-6=17-8=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7+8-9=16-8+4=10+7-9=
14-6+5=11-7+9=13-6+10=
18-9+2=14-7+6=15-8+10=
12-3+7=11-6+3=17-8+9=
13-8+7=15-6+8=12-9-3=
6+8+5=19-7-6=13-5-3=
3、教师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8+(3)=118+(8)=166+(9)=15
11-8=316-8=815-6=9
课后小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2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2”,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课时: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六、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准备:
1、教师读数,学生写数,请一板演:
2、计数器的认识:
十位上拨下1颗,表示多少?再在个位上拨下3表示多少,这个数是多少?13十位上是2颗珠子,这个数是多少?
教师拨数学生读数。14、17、19、18、20
一、复习引入:
1、读数、写数:估算:您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几个吗?练习十五第3、4题。
2、板书13、15、19、20学生读,选择13说说这个数3、1各在什么位上?小结:从右边起,地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板书:个位、十位
3、复习一图四式及给部分名称:
根据第4题中的图1,看图写出4个算式:板书10+3=1313-10=3
3+10=1313-3=10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从这四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口算:10+4=14-4=14-10=6+10=16-6=
二、尝试迁移:
1、尝试计算:11+2=你是怎么想的?
数的方法,利用计数器计算:个位上加2是3,十位还是1,一共是13。
出示:13-2=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第5题:11+4=
3、试一试:13+4=6+12=16-5=11+7=18-6=
三、综合练习:
1、比较大小:第2题
2、送信:动物园召开联欢会,聪明的小狗表演节目,你能知道小狗要把卡投到哪个信箱里吗?
3、连线:接下来,很动物也想来试试,小朋友一起和他们想一想,哪两只动物的信是送给同一个信箱的。第1题。
4、我们也来做游戏:这次活动是谁组织的?涂色。书P90
四、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4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4”,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
(即:P17:8―――P18:13)
教学要求: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一套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
14-812-513-613-814-9
12-416-914-811-815-8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
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
2、计时计算比赛(P18:12)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全班同学给予鼓励。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
1、计算(P18:9)
1)指导学生看题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或者把这三题让9个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2、比较大小(P18:10)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填这个符号?
三、解决问题
出示电脑
1、老鹰抓小鸡的图,让学生观察(P18:1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12只小鸡,一个鸡妈妈,一个老鹰)
点击电脑出现:P18:11的画面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通过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板书:12只小鸡,已经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
问:如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2、小猴图
电脑出示P18:13
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5+8=137+6=13
13-5=813-7=6
13-8=513-6=7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3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3,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12-412-314-816-9
8+913-614-511-215-7
17-815-9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略)
四、完成作业
P17:7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1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六练习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二、完成练习:
1、第3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2)同位合作,互相检查,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全班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士并算出得数。
(5)教师进行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第4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看谁都能算对。
(2)学生练习,在书上填写。
(3)对速度特别快的学生要提出表扬。
(4)全班共同订正。
(5)对全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6)请做错的同学讲讲自己错在那里,改正错题。
3、第5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明确要求:帮小朋友坐椅子。五个小朋友各拿一张卡片,卡片上有算式;他们前面有五把椅子,上面有得数,请帮助小朋友坐到相应的椅子上去。
(2)学生口算得数并连线。
(3)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4、第6题:这是一道连线题。
(1)明确要求:找朋友。
(2)学生根据给出的算式和得数连线。
(3)全班共同订正答案。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11-6=513-7=6
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2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题七练习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7——13题。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4-7=11-5=11-8=
16-7=15-6=12-6=
14-8=17-9=13-6=
二、练习:
1、第7题:
(1)明确要求:看谁全都能做对。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
(4)对全做对的学生提出表扬。
2、第8题:小动物爱吃什么?
(1)明确要求:各种水果和蔬菜的旁边有算式,小动物旁边有得数,算一算,看看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3)订正答案。
3、第9题:渗透函数概念。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看看被减数、减数、差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得数。
(3)小组讨论。
(4)教师小结:被减数不变的情况下,减数增大,差随之减小,相反减数减小,差随之增大。
4、第10题:在里填上“〉”、“〈”、“=”。
(1)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一起订正。
5、第11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画的什么意思?
(2)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得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3)引导学生读一读图中对话框中的内容,根据此内容列算式解答。
(4)订正。
6、第12题: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第13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意思?
(2)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订正。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12-5=7(只)
7+6=13(只)13-7=6(只)13-6=7(只)
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课题四十几减几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卡片出示):
8+5=7+8=7+6=15-9=
6+8=5+7=5+9=13-9=
18-9=14-9=17-9=16-9=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鱼。
……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十几减几
13-8=5
13-5=8
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1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1,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7+87+66+85+7
5+913-916-918-915-9
17-9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