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 算“24点”教案设计

安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5-24

苏教版 算“24点”教案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 算“24点”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材简析〗WWW.jAb88.cOM

这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玩扑克牌的数学活动,学生要根据3张或4张牌上的数选择运算方法算出24来。这不仅可以加强加、减、乘、除法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三部分活动内容。首先通过学一学,引导学生根据牌上的数计算出24的方法;其次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4张牌,探索计算出24的方法;最后安排“比一比”,让学生四人一组摸牌、计算,看谁最先算出24。

〖教学目标〗

1.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在加、减、乘、除口算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出24(偶尔不能算出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24点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3.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A)、2、3……9的扑克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交代方法

这节数学课,同学们和老师都带来了扑克牌,扑克牌是一种娱乐工具,它的玩法很多,有争上游、打升级(80分)、打五十K、斗地主、抽乌龟……

刚刚有一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你知道算24点是怎样玩的吗?哦,就是在A~9九张扑克牌中,把A当作“1”,拿出其中的2张牌、3张牌或四张牌,用+-×÷进行计算,每张牌只可用一次,算出得数是24。今天我们就来算24点。(板书课题)

二、由易到难,掌握方法

1.第一环节:2张牌算24点

(1)老师出一张牌3,你能从自己手中拿出一张牌,用+-×÷法和我这张牌进行计算,算出24吗?

(2)不错,3×8=24(教师板书)。你出的牌8和老师的牌3对对碰,碰出了火花。板书:对对碰,碰出火花。

(3)教师依次出牌4、6、8,让学生从自己手中拿出一张牌,进行对对碰,碰出火花。

(4)讨论:教师出1~9中的其它牌,你能从自己手中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吗?(不能)

(5)小结:2张牌算24点,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出。见到3,想8;见到4,想6;见到6,想4……

2.第二环节:3张牌算24点

第一环节结束了,看来2张牌算24点,比较简单。下面我们加深难度,进入第二环节:3张牌算24点。

(1)三位学生一小组,一人拿出牌7、一人拿出牌6、一人拿出牌3,看谁先算出24?提示学生:见到6,想4。7和3这两张牌怎样算,能够得到4?

(2)学生交流、汇报:7-3=4,4×6=24。教师板书。

(3)师:刚才,我们三人一组,算24点。大多数小组有学生算出了24,这就叫“三人行,必有我师”(板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4)下面继续“三人行,必有我师”。各小组每人拿出一张牌,看谁先算出24。

A组:234B组:983C组:359

精选阅读

24画家乡教案设计A案精品案例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4画家乡教案设计A案精品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4.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课文插图

2.字卡、词卡

3.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你能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2.让学生上来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很爱自己的家乡。并把他们的家乡画下来,他们的家乡可美了,你们想看看吗?板书课题(24画家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开火车认读)

生字:宽脚捡壳按虾原奔密楼匹市

(3)齐读生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

(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指导朗读。

(4)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鱼和虾。)引导读好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看着这涛涛的家乡,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5)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我们来看着图背背这一句吧!

(6)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7)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8)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9)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

(10)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1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

(1)小组商量你们喜欢去的地方!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3)学后小组汇报,全班感情朗读。

5.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还有三位小朋友的家乡没有去,你看,他们都等急了。下面老师决定让小朋友自由活动,你最想去谁的家乡就跟谁去,现在就出发吧!

(2)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3)感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小朋友齐读整段。

(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想和大家完整地读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段落,可以站起来背。

四、游戏活动,巩固练习

1.出示词卡,认读词语

2.连线

涛涛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山山海边

五、拓展课文,课外延伸

1.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我们刚才已经游览了五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多美啊!老师觉得我们的家乡也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烂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

2.介绍自己的家乡

你们想请你的朋友到自己的家乡去玩吗?下节课,老师请我们班的小导游来介绍介绍你的家乡。

板书设计:

画家乡

涛涛

山山

平平画家乡爱家乡

青青

京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齐读课文。

2.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给同学听。

3.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家乡的美景。

二、巩固识字

1.出示认读卡片:认读生字

宽虾脚捡贝壳

原奔密匹市楼

2.你能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吗?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卡片:贝原爱男虾跑

2.哪些字是独体字?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给它们组词吗?

5.小组读,比赛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找到结构的规律。

2.探索书写的规律。

独体字:在竖中线及横中线周围,书写紧凑。

左右结构的字:左小右大。

3.指导书写。

4.教师相机指导。

5.描红,临写。

6.将自己写的好的展示给小组同学看,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五、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比一比,口头组词

虾()现()原()脸()

吓()观()愿()捡()

3.把下面的两个字组成新字,再组词。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贝原爱男虾跑

巧算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巧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

3.激励学生去探究规律和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巧算的能力。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题,你能发现这几组题中的秘密吗?

生:第一组,第一加数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数不变,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组,第一加数每次减少1,第二加数每次增加1,和不变。

第三组,被减数每次减少1,减数每次减少1,差不变。

师:你们都发现了这些题的秘密,真厉害!

我们今天就要来用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些秘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新授与探究

师:看,小胖他们看到一座美丽的海岛,他们要解决栈道上的数学题,才能登上海岛去游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探究一

出示:26+18=□问:26加18怎样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学生讨论,请你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尝试解答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①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

②一个加数增加2,另一个加数减少2,和不变。

③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师:对,做加法时,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这就是巧算。

(出示课题:巧算)

小结:在两数相加时,我们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另一个加数相应变化,这样进行计算会变得更容易。

探究三

1、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计算?

出示:82-67=□-□=师:小朋友们,这道题要怎么巧算呢?

生1:82-67=80-65生2:82-67=85-70师:这两种都正确,那么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容易计算呢?

生:第二种。(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种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①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1,差不变。

②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3,差不变。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二种方法容易计算呢?

生:因为第一种方法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退位,而第二种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点。

师:对呀。我们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3、师:试一试

归纳规律

1、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把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多了。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已经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们现在就去海岛上看一看还有什么题目等着我们!

三、练习与巩固

1、师: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运用,挑选六道小题中的三题完成。

分组完成六道算式。

师:加法的巧算方法与减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师: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比赛。

比一比,看谁先拿到红旗。

请做的最快的四名学生汇报答案,并给予小红旗。

师:你们都是小能手,请接受奖励。

四、课堂小结

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4画家乡教案设计三精品案例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4画家乡教案设计三精品案例》,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歌曲导入,入情入境

1.导入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那就是一首好听的歌《家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播放歌曲《家乡》。

3.这首歌描写的是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美丽的草原景色。听了这首歌,你们想不想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

(板书课题:“24.画家乡”。)

4.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他们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了,想不想看一看呢?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边出示5张投影片,边配乐范读全文。

2.学生标出自然段。

3.这篇课文共描写了哪几个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板书: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

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5.你最喜欢谁的家乡?(教师出示5个“家乡标牌”放在每个组的桌子上,命名为:“海边队山里队平原队草原队城市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家乡换位就坐。)

三、小组合作,品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家乡段落。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其他组员听。

(3)在这一段中你学懂了什么?讲给组员听。

(4)每一种家乡的特点可以用哪一个字概括?

(5)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请小组其他同学来帮忙。

2.选出各组负责人

每组选一个组长──全面组织管理本组的纪律,解决临时性问题;

一个主持人──按老师的提示和要求,组织本组同学积极讨论;

一个记录员──快速记录下大家的疑难问题,以免遗漏;

一个解说员──向大家介绍本组同学喜欢的家乡;

一个朗读员──代表本组在全班朗读;

一个成果汇报员──在成果汇报会上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自学成果。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全场巡视,指导点拨。)

四、成果汇报,释疑评价

1.每组解说员出示投影片向大家介绍喜欢的家乡。(学生评价打分。)

2.每组朗读员配乐进行朗读接力赛。(学生评价打分。)

3.每组汇报员汇报本组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包括“有哪些优美的词句;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会仿照例句说句子;学懂了哪些知识;对个别同学的质疑,小组是怎样解决的”等方面的收获;教师评价打分。)

例:(1)我会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2)我知道树可以用“又高又大”来形容,草可以用“又绿又密”来形容;

(3)我觉得“一匹骏马从远处奔来”这句话写得特别好;

(4)我知道“翠竹”就是“绿绿的竹子”。

4.其他组员补充。

5.每个家乡的特点可以用哪一个字概括?

(指名没有担任职务的学生回答,给每个同学发言的机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蓝高宽大美。)

6.提供质疑的空间。

(每组有疑问的同学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员补充;教师评价打分。)

7.教师释疑。

(播放有关“高山大海,平原草原”的地理知识的课件,教师随机讲解,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8.小组齐声表演读。(教师评价打分。)

9.背诵比赛。(教师评价打分。)

10.积极评价。

(1)对成果汇报中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从而使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得以巩固和发扬;

(2)总结6轮比赛的得分情况,评出优胜组发小红花,树立正面典型。

11.对课文还有哪些不懂得地方?借助同学们提供的方法,自主学习。(承认个体差异,使大家都能够学好课文。)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但有美丽的草原,还有浩瀚的大海、广阔的平原、连绵的群山、现代化的都市,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谈体会,教师板书:“家乡美爱家乡”。

六、现场作画,介绍家乡

1.你的家乡在哪里?也一定很美吧,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画出自己最美的家乡。

2.配乐现场作画,教师全场巡视。(可参照事先准备的家乡图片。)

3.完成得快的同学进行展示,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

4.评出单项奖──“小小画家、优秀解说员”。

5.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家乡的神奇与美丽,我们为自己有这么美丽的家乡而感到自豪。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将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板书设计】

24画家乡

涛涛海边蓝

山山山里高

平平平原宽

青青草原大

京京城市美

家乡美爱家乡

苏教版《鲜花和星星》教案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鲜花和星星》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鲜花和星星》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是一首儿童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鲜花和星星》教案,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模仿课文第一小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借助多媒体演示以及学生自创的情境,紧扣词句,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到野外看野花,夜晚看星空;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图片、音乐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两个谜语:

(1)长在绿叶中,五颜六色它最美。

(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鲜花、星星,读准词语。)

2、过渡:草地上满地是鲜花;到了晚上,晴朗的夜空中闪烁着明亮的星星。小朋友喜欢鲜花和星星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鲜花和星星的诗歌。

(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先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一下这首小诗吧!(师配乐朗读)

2、这么美的小诗,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读好轻声。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zuìmǎnduǒzhēnkē

最满地一朵真一颗

xǐhuanzhèlinàlixīngxing

喜欢这里那里星星

huāerwǎnshangshuìleshǔzhe

花儿晚上睡了数着(注意读准轻声)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细读赏析。

(一)品读第一段

1、大自然真美啊!一年四季都开满了美丽的鲜花,漂亮极了!你知道夏天有哪些鲜花吗?(茉莉、葵花、荷花、虞美人、夜来香……)

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吗?

生自由说。(出示词语,读词:美不胜收、)

2、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美丽的花丛中,你最想说什么?又最想干什么?

(看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我真想——)

(生讨论交流)

3、在小朋友们的赞美声中,花儿们开得更鲜艳了,这么美的花儿你喜欢吗?

出示: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的鲜花

谁来读读这一句?她读得怎样?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你试试看!

4、“满地”是什么意思呢?从哪儿我们可以看出鲜花是“满地”盛开的?能用其它词语来形容吗?(不计其数)

5、夏天啊,到处开满了鲜花,可多了,多得(引读“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6、夏天的鲜花不仅多,而且美,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二)品读第二段

1、过渡:夜晚悄悄地来临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睡了,这时候,一颗颗小星星们眨着眼睛从天边跑了出来,小星星们都出来吧!(课间操:一闪一闪亮晶晶)

2、(出示夜空繁星图)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呀?

3、看到这么美这么多的星星,你又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真想——。)

4、天空中还有很多的星星是没有名字的,等小朋友们长大以后,就可以去探索宇宙的秘密,到时给这些无名的星星都取上好听的名字,好吗?

5、师:老师小的时候最喜欢做得事就是数星星了,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呢?

其实啊,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出示“这里一颗,那里一颗,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6、满天的星星闪啊闪,就像是小朋友们的大眼睛,你们喜欢这满天的星星吗?那就把你心中的喜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同桌互读、指名读)

7、看着如此美丽的星空,你会想些什么呢?(生想象交流)

8、小结朗读:白天,那么多的鲜花美丽极了,夜晚,天黑了,花儿看不清了,但又有美丽的繁星点缀着天空,大自然多美啊!你们喜欢这大自然的景色吗?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你们读出这美景,也读出自己的喜爱,好吗?当然,你还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9、这么美的小诗,想把它永远记住吗?(背诵小诗)[

1、看,老师把这些美丽的花带来了。(出示草地鲜花图)你觉得怎么样?

四、拓展延伸,运用语言。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美丽的图片,(出示草原牛羊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老师很喜欢这幅画,所以就仿照着课文写了一段小诗。我只写了一半,你们能帮我写完吗?

出示:我最喜欢

草原上遍地的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多。

2、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落叶图、萤火虫图、小鱼图、荷叶图。)。

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与小伙伴合作,像老师一样仿照着课文口头说一首诗。(小组合作)

出示:我最喜欢

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交流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鲜花,闪烁的星星,而且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呢!你们学得快乐吗?

请你们回去后,把自己编的小诗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快乐快乐,好

六、作业

课后,请小朋友们搜集一些儿童诗,并且把诗中的内容用画笔画下来,下节课来交流,好吗?

算果子--乘法的初步认识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算果子--乘法的初步认识”,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活动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有关内容。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乘法的概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活动准备:1.准备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录音带、数学卡片、小头饰。

2.把班上同学分成三个组,以果子命名:林檎组12人,柿子组14人,梨子组16人。给每位同学一个果子小头饰。

3.给每位同学胸前戴上写有数或符号的卡片。

4.上课前,把学生的椅子面向黑板摆成"u"字形。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师弹琴: 1 3 5 |ⅰ- |

生起立。

师生互问好:

1 2 3 4 5 |ⅰ 5- |ⅰ 5 -|5 4 3 2 1 ||

同学 们 好! 您 好! 您 好! 老师 您 好!

师弹琴:ⅰ 5 3|1-- ∣|

生坐下。

二、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知道,现在是秋季。

师:"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梁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这是我们学过的一节儿歌。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现在,叔叔阿姨们正忙着摘果子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到果园去帮叔叔阿姨们算果子,大家说好不好呢?(板书课题"算果子")

首先,我们要到林檎园去。同学们知道林檎主要生长在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林檎主要生长在我们的家乡一一樟林。

师:林檎特别喜爱我们家乡的土壤,它是我们家乡的土特产。相信同学们都吃过林檎果子,它的味道怎样呢?.

生:林檎的味道甜滋滋的。'

师:对,甜滋滋的,吃了一直甜到我们的心里去。这是叔叔阿姨辛勤劳动得来的。林檎园为我们家乡增添了一道风景,它使我们家乡更加富饶,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到林檎园去。请大家随着音乐一起走。

播放音乐(一)

ⅰ53 | 1 35 | 1 35 |ⅰ ⅰ| 46 66 | 35 55 | 24 32 | 1- | 1 53 | ⅰ 35 | 1 35 | ⅰⅰ│46 66 |

35 55 │24 32 | 1 - |ⅰ ⅰ| 72 5 │ 2 2 | 13 5 | 46 66 | 35 55 | 24 32 |1 - -║

(学生按音乐节奏拍手表示走)。

三、算林檎

(音乐完,幻灯显示摘林檎及林檎果子分组图。)

1.看图明意,组加法算式。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林檎园。碧绿碧绿的林檎树真惹人爱。你们看,那里有阿姨正在摘林檎呢!

(1)阿姨把摘下的林檎果子是怎样放的?

生看图回答:两颗两颗地放在一起。

(2)一共放了几个两颗?

生看图回答:一共放了3个两颗。

(3)请戴林檎头饰的同学,用所戴的数或符号卡片,随音乐出来组成一道加法式子,计算阿姨摘了几颗林檎。 (音乐同上,学生随着音乐跑出来,组成式子:2+2+2= )

学生思考计算后,胸戴卡片"6"的同学跑出组成:2+2+2=6。

2.观察思考,组乘法算式。

(1) 相同加数是什么?

(2)相同加数的个数是什么?

(3)相同数相加,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

(4)音乐同上,让代表林擒的同学组成乘法算式:2 3=6。其余同学读出算式。

3.请组成林擒果子两道算式的同学跳丰收舞。庆林檎丰收。

(音乐同上,林擒组全体同学跳丰收舞。 音乐完,退回座位。)

四、算柿子

师:算完林擒,我们一起到柿子园去算柿子。请大家随着音乐一起来。

(音乐同上,师生拍手表示走。音乐停,幻灯显示摘柿子和柿子分组图。)

1.看图明意,组乘法算式。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柿子园。大家看,红通通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叔叔正在忙碌地摘柿子呢。

(1)叔叔把摘下的柿子是怎么放的?

生:3颗3颗地放在一起。

(2)一共放了几个3颗?

生:一共放了4个3颗。

(2) 让戴柿子头饰的同学,用所戴的数和符号卡片,随着音乐组成一道乘法算式,计算叔叔摘了几颗柿子。

(音乐同上,学生随音乐跑出来,组成算式:3×4=12,其余同学读出算式。)

2.组加法算式,检验乘法。

(1)刚才所组的乘法算式对不对?为什么?

3×4是表示4个3相加。相同数相加,用乘法简便。

(3) 让柿子组同学组一道加法算式,看得数是否相同。

(音乐同上,戴柿子头饰的同学随音乐跑出来,组成式子:3+3+3= )

其余同学计算后,胸戴卡片"12"的同学随音乐跑上来组成:3+3+3+3=12。

3.请组成柿子两道题算式的同学表演节目庆柿子丰收。

(歌舞表演《小燕子》,一位同学跳舞,其余同学唱歌,表演完退回原座位。)

五、算梨子

师:算完了柿子,现在,我们一起到梨子园去算梨子。请大家随着音乐一起走。

(音乐同上,师生拍手表示走,音乐停,幻灯显示摘梨子和梨子分组图。)

1.看图明意,组算式。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梨子园。你们看,黄澄澄的梨子把树枝都压弯了腰。叔叔阿姨正在摘呀摘。

(1)他们把摘下的梨子是怎样放的?

生:4颗4颗地放在一起。

(2)一共放了几个4颗?

生:一共放了5个4颗。

(3)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计算?

生:可以用加法或乘法两种方法来计算。

(4)让梨子组的同学组成一道加法算式,计算叔叔阿姨摘了几颗梨子。

(学生随着音乐跑出来,组成一道加法算式:4+4+4+4+4=20)

(5)再让梨子组同学随音乐跑出来组一道乘法算式:4×5=20

2.请梨子组的同学表演节目庆梨子丰收。

(全体梨子组同学跳邀请舞。音乐同上)

六、全体跳丰收舞,渗透劳动教育

师:秋天像位和蔼可亲的秋阿姨,她把丰收的果实装满篮子,送给辛勤劳动的人们。劳动最光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跳个丰收舞,献给勤劳的叔叔阿姨们,同他们一起庆祝各种水果的丰收吧。

(音乐同上,全体同学一起跳丰收舞。音乐停,退回原座位。)

七、找朋友

师:算完了果子,现在我们就回到校园里去。大家随着音乐一起走。

(音乐同上,师生拍手表示走。音乐停)

师:现在,我们回到了校园,校园里的同学可真多呀。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就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1.请刚才六道算式的得数6、12、20的同学上来。

2.六位同学先表演唱《找朋友》歌,再全体唱《找朋友》歌,六位同学找出刚才组成算式的朋友,分别站成六队。

《找朋友》歌:

5 5 5 5 | 5 6 5 | 5 ⅰ 7 6 | 5 5 3 | 5 5 3 4 | 5 5 3 | 1 4 3 2 | 1 1 1 ||

一二 三四 五六 七,我的 朋友 在哪 里,在这 里呀 在那 里,我的 朋友 快上来!

在这里!

3.玩中悟理,理解乘法的含义。

(1) 请告诉老师,哪一道算式的朋友最多?

梨子组的加法算式同学齐答:我们。

(2)哪一道算式的朋友最少?

三种果子的乘法算式同学齐答:我们。

(3)朋友多找起来容易还是朋友少找起来容易?为什么会这样?

(4)个别提问后小结:用乘法计算的式子短,数和符号少,找起来比较快,比较方便;用加法计算的式子较长,数和符号多,找起来就比较慢,比较麻烦。

八、对照比较,巩固乘法概念.

1.幻灯显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o

4×5=20

2.对照比较

以上三组算式,都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都是一样。但加法算式长,数和符号多,算起来就像刚才我们找朋友一样,又慢又麻烦。乘法算式短,数和符号少,算起来就像刚才找朋友一样,又快又简便。从这三组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即(幻灯显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全班学生齐读结语)

师:以后,我们再到果园时,就可以直接用乘法帮叔叔阿姨们算果子,那时将会更快,更准确。

(音乐同(一),全体学生回到座位)

九、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又算又玩,既开心又学到知识,我们发现,原来,数学是这么有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它;在科学技术上,我们更是离不开它。同学们从小就要认真学习它,掌握它,长大了才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十、师生道再见

师弹琴: 1 3 5| 1--||

生起立。

师生互道再见:

1 2 3 4 5 |ⅰ 5- |ⅰ 5- | 5 4 3 2 1 ||

同学们再见! 再 见! 再 见! 老师再见!

[评析:对低年级儿童来说,乘法概念比较难建立,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课很有必要。这节课采取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形式,首先,通过带学生到果园里帮叔叔阿姨算林檎、柿子和梨子三种果子活动,让学生又算又玩,既开心,又学到知识。接着,通过"找朋友"游戏,让学生从玩中悟理。最后,通过加法算式跟乘法算式对照、比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活动过程既富有趣味性,又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活动中巩固乘法概念,能力得到发展,素质有所提高。]

二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教案设计

24时计时法

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及相关习题

备课安排:许婧丽(主备人)陈丹(参备人)

学习目标:

1、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的应用。

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够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

1、知道1日里钟面上的时针走两圈,1日有24小时。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区别两种计时法,并能进行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24时钟表盘1个

教学过程:

一、轻松导入:

1、讲故事

吉姆一家和艾丽丝一家暑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电话:吉姆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艾丽丝一家在飞机场等。可是第二天一早艾丽丝一家在飞机场等了很久,吉姆一家也没找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

2、引出课题

一天中还有不同的8时吗?生活中怎么来区分两个不同8时而不会造成误会呢?

3、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出示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主题图,引导学生分析获得信息。

2、拿出钟表拨一拨,回答下面问题:

自学指导:

(1)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

(2)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3)一天里时针走了几圈?都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自学检测

口答自学指导中提出问题。

四、共学探究

仔细观察表盘,讨论、交流表盘上内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1、学生谈论

2、小组汇报

组1:内圈是时针走第1圈的时间。外圈是时针走第2圈的时间。

组2:外圈数比内圈数多12。

3、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

过渡:同学们已经会用24时计时法计时了,想不想做小主持人预报节目?正好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正在招聘小广播员,条件是要用24时计时法预报,你想试试吗?老师相信你能行!课件出示: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报。学生自己练习播报。

(1)谁第一个来应聘?(指名播报)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根据学生表现师小结。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普通计时法是怎样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你有什么好办法?

五、点拨提升

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把前面的词语去掉。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去掉,还要在几时的基础上再加12;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加上前面的词语。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加上,还要用几时减掉12。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那赶紧来挑战一下!

六、当堂训练

1、教材第83页“做一做”。

2、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0时就是12时。()

(2)17: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5时。()

(3)11:00a.m.表示上午11时,4:00p.m.表示16时。()

3、

imagedescription

(1)第二场电影放映时间是下午()时()分。

(2)第四场电影放映时间是晚上8时20分,请在上表中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3)刘阿姨晚上6:45到达电影院,她能赶上第三场电影吗?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1日=24时

普通计时法:午夜12时——中午12时——午夜12时

时间前需加限制词

24时计时法:24时(0时)——24时

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我们加上1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8—24课)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8—24课),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8—24课)
第十八课《小稻秧脱险记》:
1、正确、流利、生动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纷纷、激烈、气势汹汹、不由分说、警觉、蛮不讲理、一拥而上。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蹈秧免受侵害。
4、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第十九课《航天飞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准确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无影无踪、自由自在、航天飞机。
3、以“航天飞机的自述”为题,练习写一段话。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初步了解航天飞机的知识。
习作6:
1、按顺序观察一种文具,注意抓住文具的特点。
2、说清楚这种文具对自己学习的帮助,语句要通顺。
练习6
1、读准多音字。
2、读读背背“~风~雨”式的成语及郑燮《竹石》。
3、写好钢笔字:左高右低的左右结构的字。
4、把小制作的过程说清楚。
5、练习写毛笔字:学写“折”的运笔方法。
第十四课《东方之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繁华、和煦、倾听、聚集、璀璨、时而、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举世闻名、人流如潮。
3、了解香港的美丽繁华。
4、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5、会用“倾听、闪耀”造句。
第十五课《小露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降临、水晶、植物、俊俏、生机勃勃、光彩熠熠。
3、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4、理解课文,知道小露珠的形成、消失过程,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可爱,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第十六课《石榴》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驰名中外、郁郁葱葱、仿佛、紧偎、张望、甚至、红白相间。
3、能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
4、初步了解拟人的写法。
习作5:
1、观察一种动物,能用第一人称简单地介绍小动物。学做“动物名片”。
2、要讲清楚动物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
练习5:
1、了解城市的鲜明特点,知道一些城市的“别称”。
2、写好钢笔字,注意: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看清每一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读背描述城市繁华的成语歌和孟子的名句。
4、口语交际:说笑话,笑话形式要短小,思想要健康,要让别人挺清楚,最好能配以动作。
5、学写毛笔字。区分斜捺和平捺的运笔方法。
第十七课《石头书》: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刨根问底。
3、了解化石的有关知识,培养学习与思考问题“刨根问底”的良好习惯。
4、初步认识写人物对话时,提示语的三种安排形式和神态描写。
第十八课《小稻秧脱险记》:
1、正确、流利、生动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纷纷、激烈、气势汹汹、不由分说、警觉、蛮不讲理、一拥而上。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蹈秧免受侵害。
4、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第十九课《航天飞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准确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无影无踪、自由自在、航天飞机。
3、以“航天飞机的自述”为题,练习写一段话。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初步了解航天飞机的知识。
习作6:
1、按顺序观察一种文具,注意抓住文具的特点。
2、说清楚这种文具对自己学习的帮助,语句要通顺。
练习6
1、读准多音字。
2、读读背背“~风~雨”式的成语及郑燮《竹石》。
3、写好钢笔字:左高右低的左右结构的字。
4、把小制作的过程说清楚。
5、练习写毛笔字:学写“折”的运笔方法。
第二十课《军神》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担心、损失、职员、伤势、崭新。
3、理解本课内容,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学习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第二十一课《掌声》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困境、轮流、注视、持久、讲述、经久不息。
3、说说小英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既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第二十二课《金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扫兴、即将、谋生、唯一、蜂拥而至、埋头苦干、倾盆大雨。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习作7:
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
2、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清楚,让人读得懂。
练习7:
1、通过了解京剧脸谱,认识性格迥异的人物。
2、写好钢笔字,注意:捺变点的原因。
3、读背关于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成语歌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4、口语交际:介绍一种物品,说清楚用途。
5、学写毛笔字。掌握“提”的运笔方法。
第二十三课《每逢佳节倍思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异乡、重阳、佳节、等高、天各一方、一年一度。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第二十四课《孙中山破陋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插秧、废除、刺痛、祖宗。
3、能较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
4、理解“陋习”的意思,知道缠足陋习的危害。
5、通过对比课后练习4,初步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习作8:
1、写一篇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写出该诗句出自哪首古诗?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诗句是什么意思?
2、研究报告语言要清楚,表达要准确。
练习8:
1、读准“辜、铸、佞”等字,通过查阅资料读懂对联的意思。
2、读读背背和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及王安石的《梅花》。
3、写好钢笔字:把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
4、会用规范格式写请假条。
5、练习写毛笔字:学写“钩”的运笔方法,区别横钩和竖钩的写法。
二、总的知识点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关键要读准声调,辨清词语。
2、汉字
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本册要“认识常用汉字376个,其中231个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近字,如:“愉”和“输”、“防”和“访”等字,很容易写错;还有很多同音字,如:令、铃、岭,仿、防,访等,关键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们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多音字,如:好、壳、强、背等。
3、词语
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本册有很多四字词语,而且在练习1-8中出现了很多,如:描写带有动物词语的:老马识途、鸡飞狗跳描写自然风光的:一帆风顺、湖光山色等,让学生理解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4、句子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能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和拟人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拟人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5、阅读
1)句子意思的理解。
2)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6、写作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习作训练展开复习,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24画家乡 教案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4画家乡 教案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4画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能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美在哪里。能读出家乡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介绍5位新朋友让你们认识。
他们准备邀请你们去他们的家乡旅游,你想去吗?
(过渡句:这5位新朋友的家乡风景如画,异常美丽,让我们边学课文,边跟着他们去游览)
齐读课题:24、画家乡
(二)、看画面,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句:孩子们,我们现在就出发旅游5位新朋友的家乡;出示:根据插图制作的动画课件,配上音乐,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
(三)自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过渡句:孩子们,这5位新朋友的家乡美吗?这么的地方,自己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来描绘这种美的)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画出你觉得最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
3、读了课文后,看一看这些生字词,你认识吗?
kuānxiājiǎojiǎnbèikěyuán
那么宽鱼和虾赤着脚捡贝壳平原
bēnmìpǐshìlóu
奔跑又密又绿一匹马城市楼房
指名认读、齐读、分组读
4、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学生是否读通顺。5、师生合作,理清课文内容
孩子们,愿意向同学们展示你读课文的成果吗?
老师贴出5位小朋友的名字的卡片,再指名回答;然后贴出他们家乡的卡片并让学生小朋友的家乡在哪里?
涛涛海边
山山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抢答
宽宽的街道宽广的平原捡贝壳奔跑的马
又绿又密城市高楼
2、扩词练习:
市()()密()()宽()()
捡()()原()()贝()()
3、猜字谜:
(1)虫子往下掉()
(2)月亮去掉一只耳()
4、指导书写
1、做好写字的正确姿势
2、描细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重点指导“跑”的最后三笔是“、一、乚”;“男”字的上下部分不要分家;“爱”字的下面是“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段。
1、孩子们,我们接受涛涛的邀请,去游览他的家乡。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那么湛蓝,那么宽的海,谁愿意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这一段)
(2)再指名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读出大海的蓝、大海的宽、大海的富有)
(3)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读好“那么......那么......,”,读出对大海的喜爱;读好“一艘艘”、“装满”。并练习用“那么...那么.....”说话。
(4)齐读这一段。
(5)当导游,介绍涛涛的家乡。师相机板书:蓝、宽、富
(6)总结学法:
欣赏画面----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当导游,介绍家乡
二、运用学法,指导学习第3段
1、欣赏画面
2、小组合作学习第3段,抓重点词句读,介绍山山的家乡。师可参予到小组中去,与学生一起学。
3、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有感情地地朗读、评价、齐读
(2)导游介绍。板书:高、清、树
(3)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三、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
1、运用学法,合作学习本组喜欢的段落
(1)找出相应的插图,观察画面
(2)各自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内互评,作好汇报准备
(4)扮演导游,介绍家乡
2、汇报学习成果:
(1)指名小组汇报朗读自学的段落
(2)学习相同段落的同学进行评价,并齐读这一段
(3)汇报介绍家乡,相机板书
四、看板书,指导背诵
1、看板书,老师引读
2、自己看板书,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名背
4、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背
板书如下:
涛涛海边宽、蓝、鱼、虾
山山山里高、清、树
平平平原平坦、宽广、稻子
棉花、菜地
青青草原望不到边、草、羊群
京京城市美、街道、楼房、公园
五、画家乡,说家乡
(过渡句:孩子们,5位新朋友把自己的家乡画得这么美,你们想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吗?)
1、动笔画家乡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
3、指名展示自己的画
六、课后作业
把刚才介绍家乡的话写在画的旁边,能用上“那么...那么....”最好。

24 日记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4 日记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授课时间:

二课题:

24日记两则

(第一课时)

三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四学习重点:识字

学习难点:书写美观

五学习准备:生字卡片

六学习方法:自学为主

七学习过程:

(一)激趣学习日记格式

1导语: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呢?

2进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自读课文,看看写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小老师带读,师正音

2多种形式读

3交流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自由读,想一想: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指名答,师板书

3小组分工读,指名读,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

4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

5多种形式读第一则日记

(四)小结

写日记就是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记下来,而不是像记流水帐一样,把一天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下来。

(五)指导书写

1认读要写的字,正音。

2观察字型,发现规律

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

一授课时间

二课题:24日记两则

(第二课时)

三学习目标:

1巩固所学生字。

2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四学习重点:激发学写日记的兴趣

学习难点:同上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复习日记格式

(二)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

1指名分段读,评议

2自由朗读,思考:我有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指导朗读

5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

6齐读,说说你感觉我是怎样一个人?

(三)巩固生字

1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介绍好的识字方法

3自己再读记生字]

4完成练习

(四)课后作业

按照日记格式学写一则日记

24、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24、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课题

24、乌鸦喝水课型新授课时2

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4、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重点难点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瓶子,小石子、录音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5、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可、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三、识字写字

四、写字指导。

1、探究活动。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

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4、学生汇报。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

(法、找、许)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郭沫若《石榴》教学设计24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石榴》教学设计24”,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石榴

郭沫若

学科

时间

年级

设计单位

主备人

参与人

语文

2014.3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揣摩和理解课文精彩的语言并积累;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描摹事物的方法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和追求。

重、难点

1.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学、探、测”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

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揣摩和理解课文精彩的语言并积累;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描摹事物的方法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和追求。

【三】作品、作者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人。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文集》。

【四】自主导学

1、查资料了解作者、作品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抄在课堂笔记本上。并完成下列问题。

郭沫若,现代著名、、学者。原名。代表作品主要有诗集《》,历史剧《》、《》《》。

2、疏通课文,积累词汇。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奇崛()枯瘠()

柔媚()犀()利

玛瑙()丰腴()金罍()

争妍()斗艳忍俊不禁()

辟易()安普剌()

2质疑问题、整体感知

A、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B、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思考:

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板书:

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

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3段)

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石榴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4段)

(第3—5段)单瓣花成长演变的过程。(5段)

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

【五】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悟——朗读全文,探讨:

1、在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石榴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喜爱和赞美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总分总的思路结构全文。分三部分:1点明了状写对象——石榴树,概写我喜爱石榴,总领全文。2-6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可爱”,分层展开,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作了生动描绘。写得细腻传神。7-9交代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

3、课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各有何特征?

依次描摹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气度。

石榴的枝干和叶片,通过同梅柳的比较,刻画出它的独特风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的色彩(“深红色的”;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和习性(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并根据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把它比作“夏季的心脏”。

写它由骨朵到花的演变,作者称这种变化过程是“一种奇迹”:“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形态艳丽而匀称,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

由花到果的变化,主要写了石榴结实时颜色和形体的变化。颜色由红变为金黄,上面还留有青铜器所特有的“各种锈彩”;形体则变为胖胖的圆肚形

写石榴的果实,作者兼用拟人和比喻,形象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样子(似“破口大笑”)和石榴籽的形状、色泽(如“透明光嫩的皓齿”),语言准确传神而又生动活泼,更加突出了石榴的“可爱”。

4、自由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组内探讨、交流,小组推荐代表说出喜爱的理由。(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

(三)具体细读——探讨:

1、朗读第一部分:本段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对比的写法。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总领全文。

(三)具体细读——探讨:

1、品读第二、三部分:文中提示了石榴什么样的特征?

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并根据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把它比作“夏季的心脏”

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的无畏精神和品格。

赋予了石榴“内在”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我”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的无畏精神和品格,它与夏天的心脏相似。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实质上是托物言志,借对石榴的喜爱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六】反馈检测

1、完成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2、自主学习部分知识巩固。

3、精读课文①②③段,完成题目。

1)第①段文字中最能表达作者对石榴树感情的是哪句?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2)第①②段都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对比的写法。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总领全文。

3)第②段的“梅柳之长”、“梅柳之短”分别指什么?

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4)第③段中点明石榴内在特点的句子是:

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

板书设计

石榴

郭沫若

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简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课时1班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1.第104页例5和例6。
2.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3.正确的进行简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审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一般应包括学生的年级段、年龄特征、已有的基础、兴趣、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投影片或口卡)。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
0.35+0.50.26-0.160.25+0.175-2.5
7.2+6.88.5-53.6-1.62.1+7.9
13.5-2.46.7-2.34.8-2.8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120-75-25430-121-79
36+11+64+8985-(15+64)
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口算:(投影片或口卡)
0.35+0.50.26-0.160.25+0.175-2.5
7.2+6.88.5-53.6-1.62.1+7.9
13.5-2.46.7-2.34.8-2.87.1-4
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要求学生按序如下操作:①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数据特点作出判断,看看能否简算;②若能简算,则想清楚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还是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③写出简算过程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3、汇报: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

(1)8.42+8.46+8.54+8.58
=16.88+8.54+8.58
=25.42+8.58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17+17
=34(秒)
三、复习巩固四、练一练
4.36+14.8+5.64+5.2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
⑵指名汇报
五、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0.5+1.5+1.5+0.55.26+3+1.74
0.25+0.15+0.75+0.8527.85-(7.85+3.4)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
板书设计:
简算
8.42+8.46+8.54+8.588.42+8.46+8.54+8.5
=16.88+8.54+8.58=(8.42+8.58)+(8.46+8.54)
=25.42+8.58=17+17
=34(秒)=34(秒)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案设计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小文言文很简短,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第一句话介绍了一个惊险的场景,第二句话用了连续的动词表现出了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文中用词与现代文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因此读和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但由于本文的文体特点,还是要以朗读读为主。在理解词意上练习边读边想。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注释等方法了解古文的意思。
4、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积累,初识文言文。
我们在以前积累过一些句子,下面老师说前半句,同学们说后半句。
师:有志者……学生接:事竟成。
师:人之初……学生:性本善
师:玉不琢……学生:不成器。
师:人不学……学生:不知义
二、揭示课题,认识复姓。
1、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司马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书写“司”。说说书写司字时要注意什么?笔顺:先外后里,先写横折钩,再写横,横起笔要略往外一点。最后写口。教师犯些
3、认识复姓“司马”。
(课件出示百家姓节选)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像这样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叫复姓。你听过哪些有这样姓氏的名字。(学生说)
4、介绍司马光,复姓司马,名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它最有名的著作是《资治通鉴》。
5、(出示图片学生)猜一猜这个故事,学生简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说一说读古文的感受。
指导多音字“没”(mo)的读音。指导用“没”组词,“沉没、淹没”,体会“足跌没水中”在这里的意思。
指点:文言文中没有轻声,“儿”读二声。
(课件出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儿得活”)齐读句子。
说一说“儿”在句中的意思,小孩子。(板书:群儿一儿)
2、学生自读,体验文言文的节奏与意韵。
3、指名展示读。(逐步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逻辑停顿。)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
方法提示: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4、齐读课文。
四、研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师: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看注释、查字典等)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司马光的什么事呢?我们试着用这些方法来读读课文。
1、理解“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于水中。”
(1)、默读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提示;可以先把句中每个词的意思弄懂,再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群儿,戏,联系已有经验猜想意思。于,教师讲解。庭,可以结合注释意思是“庭院”。
“瓮”可结合文中图片和注释来理解,指的是口小肚大的陶罐。
(2)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交流。
(3)指名读。齐读。
小结:刚才理解这句话,你都了哪些方法?
2、理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一儿“足跌没于水中”,危险至极,群儿是怎么做的?
尝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理解第二句话。
众,指的是谁?边板书“众”,边指导书写。
皆,是什么意思?结合注释。
弃,是什么意思?结合放弃、抛弃来理解。(板书:弃)指导书写“弃”。
(2)、司马光怎么做的?读一读“光持石击瓮”,是一下就击破了吗?用动作演示一下。理解“持”,用手拿,所以是提手旁。(板书:持石击瓮)
(3)、结果怎样?齐读“破之”,“水迸”,“儿得活”。联系下文和图片,理解“迸”的意思。
(4)齐读。
师:在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
预设:机智的司马光。再读:“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善于动脑的司马光。再读:“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朗读全文。
文章大意我们都知道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这篇课文。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在节奏和停顿的把握上会更准确,更能体会到文言文的意韵。)
五、整体感知,熟读成诵。
游戏:两个同学分别讲这个故事,一个用白话文,一个用文言文。
过渡:古人用了短短的2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善于思考,老师觉得,像这们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背诵的技巧——熟读成诵。
1、齐读,试背。
2、指名读或背。
3、比赛背诵。
第二课时
一、指名背诵课文。
二、感受司马光。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说一说你眼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1、学生交流。
2、提供拓展资料《司马光山中斩杀蟒蛇》。边读边思考,你对司马光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小结:这样的司马光着实令人敬佩,让我们通过表演再来重现当时的情景,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和机智。
三、角色表演。
建议小组分工:一人旁白,一人饰演司马光,一人饰演落水者,其他小组成员为群儿。
1、小组试演,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组展示。
3、评价。
(再次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四、指导书写“庭、登、跌、持”。
1、说一说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苏教版 算“24点”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安慰教学设计”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