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5课美国内战

美术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5课美国内战。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5课美国内战”,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5课美国内战一、美国内战的历史背景

1、美国的领土扩张;(1)扩张手段:赎买;武装颠覆;入侵;(2)扩张结果: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①首次扩展至墨哥湾沿岸:1803年,从法国购得路易斯安那;②首次扩展至太平洋沿岸:1842年和1846年,从英国夺得俄勒冈;2、美国“西进运动”;

项目

基本概况

含义

①美国政府向西扩张领土;②美国东部居民向西迁移开发的过程;③屠杀或驱赶印第安人到西部偏远、荒凉的边区;

后果

①使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沿岸;②使西部荒野开拓成美国新兴的经济区;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③印第安人遭到无辜的屠杀和驱赶;西进之路是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实质

美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地区的扩展;※点拨: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开发”的区别:

本质区别

具体体现

两者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

美国

为满足少数资本家获取巨额利润的愿望;

中国

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3、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经济形式

北方:工商业经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共同之处

①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②都主张向西部扩张领土;

不同

要求

①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①扩大原料出口至英国;②扩大工业品出口;②从英国大量输入工业品;③提高关税;③力主降低关税;④限制工业品进口;④扩充奴隶数量;⑤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⑤在西部建立“蓄奴州”,扩展奴隶制;⑥在西部建立“自由州”;

争夺重点

①劳动力;②市场;③国家权力;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矛盾实质

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扫除障碍(黑人奴隶制);

争夺影响

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点评认识

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尖锐对抗,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源。4、战争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1)林肯:美国共和党人,主张限制奴隶制度,反对联邦政府分裂;(2)美国政党:

党名

基本概况

共和党

代表利益

代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反对奴隶制为目标的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及黑人的联合组织;

民主党

代表南方种植园主阶级的利益;二、美国南北战争1、美国内战爆发(1)南部分裂国家:①建国:1861年2月,南部建立“美利坚诸州同盟”,公开分裂国家;②首都:里士满;(2)内战正式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炮轰联邦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2、初期北方失利(1)内战初期形势:从双方的力量对比和人心向背来看,形势有利于北方;(2)北方失利之因:①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②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3、内战转折变化(1)扭转战局的措施

目的

措施

基本概况

点评

摆脱困境

扭转战局

争取战争胜利

(1)

通过《宅地法》

时间

1862年,林肯政府;两项法令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标志美国内战进入“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新阶段。

内容

①美国公民只要交会10美元手续费,就可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②连续耕种5年以上,该土地就成为私有财产;

作用

①使北方摆脱了困境,扭转了内战形势;②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作用);

(2)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颁布时间

1862年,林肯政府;

生效时间

1863年1月1日;

适用范围

叛乱诸州;

主要内容

解放奴隶,并可参加联邦军队;

点评

认识

①林肯认为:解放奴隶要服从维护联邦统一;②表明:林肯的首要目标是维护联邦的统一;(3)扩充兵力,调整军事部署;(2)内战转折点: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北军获胜,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4、美国内战结束(1)标志:1865年4月,北军攻克里士满,南军投降,内战结束;(2)认识:北方胜利,意味着资产阶级民主制对奴隶制的胜利;(3)林肯遇刺:1865年4月,杀手布斯;5、北方战胜南方的原因:①北方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战,是正义性;②北方颁布了两个法令,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削弱了南方实力;③北军和人民的英勇作战;④林肯政府的正确策略和有效措施;6、评价林肯: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正因如此:“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三、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1、性质:内战完成了独立战争未能完成的历史使命,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积极性:(1)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2)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辅平了道路;(3)局限性: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待遇;※归纳总结:1、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两次

战争

不同之处

相同

之处

形式不同

目的任务不同

独立战争

以独立

战争为

形式

扫除资本主义发展之外部障碍——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①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②人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③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④都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南北战争

以内战

为形式

扫除资本主义发展之内部障碍——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相关推荐

第8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8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8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教案

1.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

2.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华盛顿的成长历程,认识影响华盛顿思想变化的时代背景。了解华盛顿在独立战争

中的主要活动,认识华盛顿个性特点及其领导组织才能与独立战争胜利的内在联系性。

了解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动引退的史实,认识华盛顿的伟人风范;了解华盛顿担

任总统期间的政治活动,认识其坚定的共和思想和高超的领导才能。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影视资料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应注重历史人物学习的现实意义,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华盛顿的思想及活动,引导学

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华盛顿在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使他无愧于“美

国之父”的荣誉,而他的奉献、坚韧和宽容精神,更是他留给人们的精神遗产。通过了

解华盛顿的伟大贡献,正确认识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必然性及与华盛顿个人功绩之间的

辩证关系。

1.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卓越功绩。

2.华盛顿在领导美国初建过程中的贡献。

1.华盛顿思想的转变以及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华盛顿在美国国家制度草创过程中的作用。

1课时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

导入: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近这样一个人:

(幻灯片)在生前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制造崇拜者,去世后美国人常常将他同

“人类的救星”耶稣相提并论。

1832年,在他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前夕,一名国会议员在演说中把2月22日他生日

同圣诞节并列为创世纪以来人类仅有的两个值得庆贺的诞辰。

美国人普遍认为在家里挂一幅他的画像是神圣义务。

在1845年出版的关于他的画传中,作者认为,婴孩出世第一句应学的话是妈妈,其

次是爸爸,第三是他。这个人是谁?

(学生活动)华盛顿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华盛顿在美国人心目中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神)随着时间

推移,人们希望揭去蒙在华盛顿身上的偶像崇拜的纱幕,将华盛顿“真面目”展示出

来。20世纪初,“暴露者”威廉伍德沃德和鲁珀特休斯领导了一场反对华盛顿崇拜

的反叛。

材料(一位学生读):“我无法让自己相信这样的人真的存在过。此外,如此神话般地

描绘华盛顿的品格和成就只能使年轻人泄气却步,因为向他学习似乎不可能成功”。—

—伍德沃德

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传记,在书中,他设想把华盛顿“看成是人——一个有卓越才能但并

非没有缺点与失败的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伍德沃德在反对华盛顿崇拜时,却“对

华盛顿的赞美有加无已”,最后他坦率地承认华盛顿已成了他“最热爱的英雄之一”。

“我越是研究华盛顿,就越是感到他的伟大和善良,但是我并非要证明他的伟大和善良,

我只是企求按他本来面目去描绘他”。——休斯

一、大陆军的统帅

(提出问题):由此可见,华盛顿不仅可敬,而且可亲。那么华盛顿是如何造就如此成

功的人生?

(学生活动)(学生列举成功因素)

出身:北美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

1774年,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的代表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组建大陆军,任大陆军总司令,训练军队

1776年7月1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有了明确的目标

1781年,大陆军转入战略进攻。华盛顿率军南下弗吉尼亚,包围了约克镇,同年10

月,英军司令康华利率军投降。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提出问题)华盛顿做了哪些让敌人痛哭的事?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列举华盛顿战争事迹)

(幻灯片)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参加反英斗争;第一次胜利:解放波士顿;传奇

性胜利: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决定性胜利:约克镇战役

(教师概述)华盛顿以无穷的精力和毅力率军南征北战,一开始就连续打了好几个漂亮

的胜战。然而,敌强我弱的形势是华盛顿一度处于困境。尽管如此,华盛顿并没有被吓

倒,鼓舞将士奋勇杀敌,为自由而战,为独立而战,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华盛顿以赫

赫战功,被称为战争时期第一人。

二、开国立制

(提出问题)华盛顿是如何主持立宪的?做了哪些开创性工作?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第37页,回答)

(幻灯片)交还大陆军总司令任命书,严拒当国王;主持制宪:联邦制度、三权分立。

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凭他的成就和威望,以全票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材料: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三军总司令。杰斐逊称美国总

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

(提出问题)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任上的作为是否打消了杰斐逊的顾虑?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第37页,回答)

(幻灯片)民主建设:创立总统否决制度,恰当行使总统权力;开创美国总统连任不得

超两届的制度

外交原则:“严守中立”,开创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

华盛顿真正做到了化剑为犁,堪称和平时期第一人。也为他赢得广泛的赞誉。

材料:大陆会议主席米夫林说:“华盛顿将军的美德决不会因为军事生涯的结束而消逝,

它仍将在遥远的未来葆其活力。”——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伟人总是不屑巨大的报偿:乔治华盛顿得到了感谢,此外一无所有,除了解放他的祖

国的、光芒万丈的荣耀”——英国诗人拜伦

华盛顿成了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今天在美国拉什莫尔山上,四位美国最伟大总统的雕

像中,华盛顿位列第一。

借用亨利李的话,让我们“记住这个人,他是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他

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过渡)以上我们回顾了华盛顿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剑和犁选择的一生。在剑和犁的选

择中,他曾经三进,又三退,走出了三进三退的传奇人生。

(学生谈华盛顿“三进三退”人生,教师评价)

在“三进三退”的选择中,无不闪烁出华盛顿的高贵品质。

问题:从三进中,可以看出华盛顿哪些优秀品质?从三退中,又可以看出哪些优秀品质?

三、不迷恋权利

(提出问题)你认为华盛顿哪一步最艰难,最能体现英雄本色?也让你最佩服?

(学生活动)(拒绝当国王)

(提出问题)结合材料思考:拿破仑用刺刀从地上捡起了王冠,而华盛顿却藏起了刺刀

踢开了王冠。华盛顿究竟为什么拒绝当国王?

(学生活动)材料1:“华盛顿不单单是为了独立,而且是为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战

斗。……他懂得要是他企图取得多于人民慷慨给予的权力,他将失去为之战斗的目标。”

—爱德蒙德摩根

材料2:“华盛顿性格中有一个非常可贵之处,就是他对荣誉的追求高于权力和地位的迷恋;

渴求自身道德的‘完善’高于对权术的热情”。——余志森《华盛顿评传》

材料3:约翰亚当斯在1785年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应该赞颂教育他的国家而不是敬慕

华盛顿个人……我深以华盛顿的性格而自豪,因为我知道他仅仅是美国人性格的典

范而已。……在庞贝时代,华盛顿可能是恺撒;在查理时代,他可能成为克伦威

尔。……但是在美国,他除了退休别无他图。”——马克斯康力夫《乔治华盛顿:

人和丰碑》

(幻灯片)主观因素:共和思想、个人品质和性格;

客观:美国民主传统

主观因素根植于美国社会的土壤(民主传统)

个人和时代紧密相连。华盛顿并不是神,美国的民主土壤造就了英雄华盛顿。我们在评

价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考察。

(提出问题)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注意史论结合)

(学生活动)

1.领导独立战争,为美国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2.主持立宪和担任总统,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外交原则的确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

制的精神感动美国人民。

结束:伟人已逝,但他的功业还在,他的精神长存。

“华盛顿尽善尽美。子孙后代将怀着敬意把他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缔造者来谈论;而那

时,我的名字将在革命旋涡中消逝”。——拿破仑

“总的来说,他是个完美的人。虽然在某些方面似乎平淡无奇,但没有任何一点是卑劣

的。这样一位靠自己的品德和时运而崛起的伟人确实是前无古人的;在名垂青史的许

多英雄伟人中,他应是毫无愧色地占有一席之地的。”——托马斯杰斐逊

 不迷恋权利

[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华盛顿不做终身总统一事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

提示:华盛顿两届总结任期期满后,坚决回绝了继续担任第三届总统的挽留。这一高尚

的举动使美国的政治生活逐渐形成了一种惯例: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从而

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

[自我测评]

概述华盛顿的主要业绩,评价其历史贡献。

提示:评价华盛顿顺应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可以从四个方面评价华盛顿:1、领导美

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2、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3、在内政外交方面做了大

量开拓性的工作。4、高尚的人格风范使其成为美国人民心中的一座永远的丰碑。可参

见“教材分析”。

1.课堂预设的意图太浓,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着老师的设计在转,就好

像老师设下了一个个圈套让学生装进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对课堂的自

然生成重视不够甚至扼杀。

2.在讲述华盛顿首任总统时,仅列了个表格让学生看书完成其主要措施,这样的设计

对彰显华盛顿的精神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值得怀疑。

3.某些教学片段形式相对单一,比如让学生概述华盛顿“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

主要事迹,都是提供相应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得出,这样的处理方式容易

使学生疲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的有效性。

4.课堂气氛有些沉闷,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已经上过多次,没有新鲜感等客观原因外,

可能还跟教师的语言缺乏诙谐、幽默有关,看来以后要在这样方面下一些功夫了。

第19课美国的联邦制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9课美国的联邦制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19课美国的联邦制教案

一、学法指导
1.通过阅读教材中邦联政府的缺陷,理解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
2.通过比较美国的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培养求同求异思维能力。
3.本节重点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4.在本课内容中,抽象的法律、政治概念较多,如邦联、联邦、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等,学生可首先查阅有关资料对这些概念有所了解,以便课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突破
1.1787年宪法所涉及的主要原则及历史作用
主要原则内容: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上的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授予参众两院、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它们之间互不统属又互相制约,有效地防止了专制主义出现。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历史作用: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2.关于美国的两党制
从历史上看,美国基本实行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通过竞选总统轮流执政的两党制。
美国民主党建于1791年,由部分种植园主和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企业家组成,当时叫共和党。1794年改为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称民主党。1861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民主党一蹶不振。1933年罗斯福利用经济危机引起的人民不满情绪竞选总统获胜并连任四届总统,民主党因而连续执政20年。民主党群众基础主要是劳工、公务员、少数民族和黑人。
美国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由反对奴隶制的东北部工商业主及中西部开发各州的农业企业家代表组成。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开始执政,并在南北战争中击败南方奴隶主势力平息了内战。1860年至1933年70多年中,除16年外,美国均由共和党执政。该党群众基础主要是郊区和南方的白领工人及年轻人。二战后中产阶级为其新的支持力量。
两党政治主张无实质区别。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总统选举中,由两党最高组织机构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本党总统候选人和总统竞选纲领。两党以在国会大选中获席位多少区分多数党和少数党。两党党员人数不定,视投票情况而定。民主党的标志为驴,共和党的标志为象。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1.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
项目不同点相同点
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选民选举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任期制终身制
国家元首的权力有实权无实权
政府行政首脑总统首相
内阁的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
内阁的特点总统不对议会负责,但其受到议会的制约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协调首相和议会的关系
例题:下列关于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
C.英国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D.英国首相和议会对内阁负责
答案:B
解析:主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总统制与君主立宪制的理解。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非直接选举产生,A项错误;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脑,B项正确;英国的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非是内阁,C项错误;英国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2.“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1)不同点
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联邦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统一国家,如现在的美国、德国、印度等。
邦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军事、贸易或其他共同目的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如现代的欧盟、东盟等实际上就是邦联。
第二,两者的范围不同。联邦的范围小,邦联的范围大,邦联之中有联邦,但联邦之中无邦联。欧盟中就包含了一些联邦国家,如德国。
第三,两者的机构不同。联邦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邦联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其主要机构是邦联的议会或成员国首脑会议。
第四,两者的职权不同。联邦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地位高于组成单位,一切重大权力均属于联邦中央政府,联邦法律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律不得与它相抵触,联邦法院的判决,其效力适用于全国,各州政府、法院和公民均有遵守的义务;参加联邦的各州,可以根据联邦宪法制定本州宪法和法律,可以建立本州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并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行使权力,领导下属各级政府。
邦联的活动只限于特定方面,其首脑会议的决议必须经过成员国认可才能生效,但无法律效力,各成员国仍是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各自拥有立法、行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权力。
第五、两者的国际交往不同。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不过有的联邦国家也允许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邦联不是国际交往的主要主体,其成员国各自保持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具有主权实体性质的仍是成员国。
(2)共同点:
第一、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都属于复合制。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进一步集中和统一,曾属于邦联的美国、瑞士、德国先后改组为联邦,相反,属于联邦的原苏联于1991年年底成为独联体(实际上已成为松散的邦联)。
总之,邦联是“国家的联合”,而联邦则是“联合的国家”。
例题: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联邦组成单位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
B.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C.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D.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只有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联邦制”这一概念的理解。A、B、C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错在在对外关系方面,不仅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
五、体验高考
例一(2008广东文科基础.32)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题干中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体现的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A项不符合时间要求可删去;B、D两项比美国都晚,可排除。
例二(2008江苏历史单科B)(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2分)
答案:
(1)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2)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不贪恋权力。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
(3)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
(4)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
例三(2007江苏单科.17)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B.华盛顿C.伊达尔哥D.俾斯麦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材料可以获知,此人应是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开国总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89年当选总统,1793年再选连任。由于他对争取美国独立、发展美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巩固联邦基础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1797年两届任满后,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隐退回乡。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因此可判断B项是正确的。

第8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教学案


第8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教学案
清单一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大陆军的统帅 

1.1774年,出席了在费城召开的第一届“大陆会议”,以坚决抗争的立场赢得了普遍的尊重和信任。
2.1775年4月,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打响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4.1781年,华盛顿率军包围约克镇英军主力,英军被迫投降。
5.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清单二 建立联邦共和国
 开国立制 

1.主持立宪
(1)背景:华盛顿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
(2)概况
①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②推选华盛顿为第一任总统。
2.担任总统
(1)时间:1789~1797年。
(2)成就
①经济:建立了第一个合众国银行,统一了货币,促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对外贸易。
②司法:成立了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了《权利法案》,使宪法趋于完善。
③政治:反对地方主义和政治派系之争。
④教育:重视普及教育。
⑤外交:确立“与其他国家保持中立关系”的外交原则,被誉为“华盛顿的伟大法规”。
[深化认知]
华盛顿的部下曾想推举他做国王,华盛顿拒绝这一要求;主张建立共和政体;主持制宪会议并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清单三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典范
 不迷恋权力 

1.原因
华盛顿决心以行动捍卫美国民主,绝不迷恋个人权力。
2.表现
(1)1783年,把总司令之职交还给大陆会议。
(2)1796年,向内阁发表《告别辞》,谢绝了请他再次连任总统的要求。
[深化认知]
华盛顿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防止了专制独裁局面的出现,保障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健康发展。杰斐逊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时,两党都要求他连任第三届。杰斐逊表示:“华盛顿将军在任总统八年后自愿放弃竞选,树立了榜样,我要仿效他。”

清单四 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美国“国父” 

1.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2.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
3.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人民尊称他为“国父”。
探究点一 评价华盛顿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指出宋恕所认为的华盛顿杰出之处。
[答案] 正确。理由:此前已有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近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杰出之处:超越同时代的其他领袖人物,拒绝称帝,反对世袭,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材料二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
——邹容《革命军》(1903年)
(2)宋恕、邹容论述华盛顿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 宋恕侧重于领袖个人的作用,邹容则侧重于民众的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历史人物是否引领时代潮流;正确看待领袖在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关系等。,[结论形成]
评价华盛顿
(1)品格高尚: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2)功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作出杰出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民主政治。
(3)局限:宪法歧视黑人、妇女等。
(4)总评: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的称号;是美国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探究点二 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按:独立战争后捐税沉重,骚乱不断。)华盛顿说: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
——《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
(1)在材料一中,人们为什么“想要推翻这些制度”?华盛顿为什么难以解释该历史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华盛顿做了什么?
[答案] 原因:邦联的软弱危害北美人民的利益。因为华盛顿站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立场上。做法: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就任总统,巩固共和政体。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 个人原因: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不贪恋权力。条件: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
[结论形成]
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1)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军事领袖。华盛顿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坚决维护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利益、积极主张北美独立的代表人物。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华盛顿以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爱国心,组织军队,整顿军纪,筹集物资,指挥作战,表现了卓越的组织才能,建立了不朽功勋。
(2)华盛顿是制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若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
(3)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没有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美国至今仍然奉行的先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1787年3月至麦迪逊”、“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等可判断此变革指的是改变松散的邦联制。
2.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的是()
A.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B.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C.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D.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解析:选B 从材料中“自由得到确立”可以判断应该是美国独立之后,故B项错误。
3.“他(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利益
B.宣布“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C.网罗人才,使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
D.发表告别辞,告诫大家要摈弃党派的意见,维护联邦的统一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华盛顿是在党派之间调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
4.“我走在尚未踏实的土地上,我的所作所为将可能成为以后历届总统的先例。”在美国历史上,由华盛顿开创、后来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的传统是()
A.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B.总统不得连任
C.总统不得陷入党争D.总统不得驳回国会决议
解析:选A 华盛顿不迷恋个人权力,谢绝了请他再次连任总统的要求,开创了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后于1951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写入宪法。
5.如果你是美国公民,你投票赞成华盛顿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总统的理由是()
A.他的名字与本国首都名字一致
B.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C.他起草了《独立宣言》
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解析:选D 华盛顿的杰出贡献在于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以及为美国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6.“剥掉华盛顿头上的神圣光环,变神为人,虽然肯定其军事成就,但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却评价不高。如:华盛顿并不是不讲个人及本阶级经济利益的人,开国元勋们提出的五项经济利益,华盛顿就拥有四项。华盛顿在美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并不占主要地位。华盛顿只是一位职业军人,骨子里对政治争论和殖民地权利、独立问题都漠不关心。”此材料强调了()
A.华盛顿的优秀品质B.华盛顿杰出的军事才能
C.华盛顿的阶级属性D.华盛顿对美国的贡献
解析:选C 材料提到华盛顿在政治态度和思想上存在着局限性,这是由他的阶级属性决定的,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
7.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1776年2月10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 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 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唯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1)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8分)
解析:第(1)问,从两封信的内容变化中对比概括华盛顿政治要求的变化,其原因要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中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省略号前的两层层意中概括华盛顿宪政的内涵,从材料三的最后一句话中分析其贡献。
答案:(1)变化:由仅仅要求殖民地人民获得自由到坚决要求独立。
因素: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激化;独立战争的进行。
(2)内涵: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宪法应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任何人都要遵守宪法。
贡献:为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范例;维护了总统共和制;巩固了宪法至上地位。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乔治华盛顿是种植园主之子,外貌英俊,体魄健壮,20岁时继承一笔可观的财产,成为农场主。曾参加七年战争,获上校衔。1758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亚,与一位带有两个孩子的富孀玛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结婚,但他没有亲生子女。随后的十五年,华盛顿经营农场。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7月第二届大陆会议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率领这支由地方民军组成的队伍,击败英军,取得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在他主导下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脱离英国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12月递交辞呈,解甲归田。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共和政体。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连任。任总统期间推行很多好的政策,有些沿用至今。华盛顿廉洁奉公,受到广泛称赞。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1796年,华盛顿发表著名的《告别辞》,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珍视联邦,遵守联邦法律,服从选举结果,他告诫同胞要与一切国家和睦相处,“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华盛顿的话,对美国后来的内政外交有重大的影响。1797年3月,华盛顿向继任者和平移交权力,再次恢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1799年12月在家中病逝,终年67岁。
(1)根据材料,概括华盛顿的优秀品质,并简要说明。(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的主要历史功绩。(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史实予以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从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发布《独立宣言》、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自愿放弃连任、开创美国民主传统来概括。
答案:(1)品质:①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顺应历史潮流,追求民主、平等自由和进步;②意志坚强,勇敢:参加七年战争,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三次复出;③敢于创新:制定1787年宪法,创立联邦共和政体,引领美国走上民主法制道路;④才能杰出,经验丰富:指挥军队、担任总统、制定法律、经营农庄,有远见卓识;⑤热爱国家和人民:建立美国,为国家和人民三次复出,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⑥大公无私,品德高尚:主动放弃权力,不追求功名利禄,廉洁奉公,平民生活;⑦爱好和平:主张与一切国家和睦相处。
(2)功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发布《独立宣言》,奠定美国建国原则;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共和政体;自愿放弃连任,开创美国民主传统。

第5课丹柯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5课丹柯”,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5.丹 柯
园林中见人生
园林建筑是隔开的景区,一个“隔”字,使各个景区自成一个生命单元,一个生命整体。这样可以见园景的参差错落,富有变化,又可使人有施遇不尽之感,景外有景,象外有象,壶中天地于是变宽了,一勺水见出了深处,一拳石也葆有了趣味,这就如同静下来的你,思维中慢慢地除去杂念,静心养性,淡出云天外,坐看云起时。静下来心如海阔,情似天空,安静时一花一世界,一心一佛性。
“抑”字更能体现静下来的人,如何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新的旅程。抑是园林中的障碍物,如巨石、牌封等。障碍的目的在于开阔。一旦转过障碍,其意正是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处。一抑,使得景物暂时出现空白,犹如发箭时回拉,一放,则如手松箭发,在一片空白中映出最盎然的生机,抑犹如一剂清凉剂,抑后之放,园林中的抑就如同刚刚宁静的心灵,在新的意识中又一次旋起狂澜,达到精修后的大彻大悟、大快活境界,悟得人性和人生的所生、所活、所在、所止。
相关链接
一、作者介绍
高尔基(1868—1936),早年丧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对社会底层痛苦生活的体验成为他创作中的源泉。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
1901年他创造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受到列宁的热情赞扬。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1906年创作完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1913~1916年间完成《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间完成《我的大学》。
二、写作背景
《丹柯》节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1895年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当时俄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黎明前夕的黑暗,正需要一种精神的鼓舞和道路的指引,所以高尔基塑造了“丹柯”这一光辉的勇士形象,希望能照亮黑暗中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追求胜利、走向光明。
自主学习
一、字音辨识
1.生难字
泥沼()虬曲()篝火()
警戒()黏泥()龌龊()()
答案 zhǎo qiú ɡōu jiè nián wòchuò
2.多音字
轧()倾轧()轧钢颤()颤抖()颤栗着()着魔()着数()着手
答案 yà/zhá chàn/zhàn zháo/zhāo/zhuó
二、词语辨析
1.和谐 和睦
都是指合作得很好。“和谐”是配合得适当;协调。侧重于社会、行为方面的一致。“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侧重于家庭、感情的友好。
(1)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到做好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民主、________的政治环境。
(2)经过几年的整治,罗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民风尚学,各族人民________相处,安居乐业。
答案 (1)和谐 (2)和睦
2.抱怨 报怨
都是指心中怀有不满的情绪。“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侧重在口头。“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侧重在行为。
(1)无奈之下,工商执法人员通知公安民警前来继续劝阻,该员工见民警到现场,就退到一旁不停________,表示他根本没有使用,工商不应该查扣。
(2)小康社会必须提倡人人宽厚,每个人都加强修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并原谅他人的一般过错,提倡容忍、礼让,提倡以德________,减少人际关系的摩擦。
答案 (1)抱怨 (2)报怨
三、成语积累
1.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密层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足轻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2.比喻布满得没有空隙。
3.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主旨归纳
本文刻画了“丹柯”这一光辉形象。为了让族人走出黑暗,他献出了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了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文章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同时也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苏联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文本探究
1.试分析本文一波三折的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呼吁“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全族的领路人。
二是在遇到密林时族人们开始抱怨他“年轻没有经验”“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三是大雷雨来临时,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抱怨、指责,甚至要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并“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
2.在拯救族人的过程中丹柯的英雄形象是否发生了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心有过波动。如:族人开始抱怨时,丹柯是快乐而安详的;族人怨恨审问时,丹柯也有所埋怨、责怪;族人生气诅咒时,丹柯怒火燃起;族人兽性爆发时,丹柯心里产生了苦恼。在困境面前的情绪波动让我们看到丹柯终究也是族人中的一员,他也会有常人的痛苦。只因爱与责任让他战胜了自己。
(2)一直不变的是他坚持把拯救族人作为自己最强烈的愿望。情节的曲折发展让英雄的形象逐渐高大的同时更贴近真实。
3.如何看待丹柯把心掏出来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这一情节?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丹柯这个勇士用自己的心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把人们带出了危险,从中读者可以体味到只要有伟大的心灵就能获取最终的胜利。作者通过想象与虚构,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4.试分析丹柯这一光辉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民族,所有的人都被赶进了原始森林,死亡威胁着整个民族。在这危难的关头,人群中走出一个年轻的勇士丹柯。他披荆斩棘,率领着疲惫不堪的队伍艰难地行进。但人群中的怨气和恼恨向丹柯扑来,甚至有不少人想处死他。
丹柯为了表明自己信仰的力量,忽然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这心比太阳还亮,树林在奔跑的人群面前向两边分开。奋进中虽然也有人死亡,但人们像着了魔似的跟着丹柯朝前冲。这个民族终于回到了广袤的草原,而丹柯却倒下了。他骄傲地笑着,那颗炽热的心散裂开来,变成许多的火星在人间闪亮。
丹柯告诉人们:“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他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了黑暗。文章高度赞扬了丹柯那种为理想献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度。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丹柯这一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5.文章结尾的交代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有何意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段文字通过对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踏灭的交代,为人物形象增添了悲剧色彩,从而使英雄形象显得更加丰厚而饱满,增强了小说感人的艺术力量。
写作特色
1.浓郁强烈的浪漫特质
首先,《丹柯》中的环境描写与一般小说的环境描写不同,一般小说的环境描写往往具有很强的写实性,而《丹柯》中主要是运用比喻、拟人等浪漫主义的手法,进行夸张变形,目的是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从而达到塑造人物的目的。其次,小说中的主人公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的精神和气质。
2.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怖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成了全族的领路人。在遇到密林时,族人们开始抱怨他年轻没有经验,“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当大雷雨来临时,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抱怨、指责甚至要弄死他的时候,丹柯“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带领大家走出困境。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3.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文章为了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比喻修辞:“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石头一样的大树白天不响也不动地立在灰暗中”,突出了树的高大、坚固;“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给他们唱葬歌一样”,渲染了树林中环境的阴森可怕;“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去路……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突出了树林的茂密坚固和人们穿越树林的艰难。
拟人修辞:“篝火的影子在他们的四周跳着一种无声的舞蹈”,生动地表现了环境的阴森可怖;“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突出了环境中泥沼的险恶;“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这些拟人的手法,更能揭示出黑暗的森林的象征意义。
夸张手法:文中的一些情节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构思创作,所以经常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如文中丹柯剖开胸膛拿出心脏、心脏熊熊燃烧带来光明、树林分开又合拢等情节,这些大胆的夸张给人一种神奇的力量,增添了文章的浪漫主义色彩。
鹰之歌
高尔基
(一)
黄颔蛇爬在高高的山上,它躺在山上潮湿的峡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
太阳照在高高的天上,山把热气吹上天,山下海浪在拍打岩石……
山泉穿过黑暗和喷雾,沿着峡谷朝着海飞奔,一路上冲打石子,发出雷鸣的声音……
突然在蛇盘着的峡谷里,从天上落下来一只苍鹰,它胸口受伤,羽毛带血……
鹰短短地叫一声,就摔到地上来,带着无可奈何的愤怒,拿胸膛去撞坚硬的岩石……
蛇大吃一惊,连忙逃开了,可是它马上就知道这只鸟只能够活两三分钟……
蛇爬到受伤的鸟跟前,对着鸟的眼睛发出咝咝的声音:
“怎么,要死吗?”
“对,我要死了。”鹰长叹一声,回答道。“我过了很美好的一生!……我懂得幸福!……我也勇敢地战斗过!……我看见过天空……你绝不会离得这么近地看到天空!……唉,你这个可怜虫!”
“哼,天空是什么东西?一个空空的地方……我在那儿怎么爬呢?我这儿就很好……又暖和,又潮湿!”
蛇这样回答爱自由的鸟,可是它却在心里暗笑鹰的这些梦话。
它这样想着:“不论飞也好,爬也好,结局只有一个:大家都要躺在地里,大家都要变尘土……”
可是这只英勇的鹰突然抖了抖翅膀,稍微抬起身子,用双目扫视了一下峡谷。
水从灰色的岩缝中渗出来,阴暗的峡谷里非常气闷,而且散布着腐朽的气味。
鹰聚起全身的力气,悲哀地、痛苦地叫:
“啊,只要我再升到天空去一次!……我要把仇敌紧搂在胸膛的伤口上……用我的血把它呛死……啊,战斗的幸福!……”
蛇在想:“它既然这样痛苦地呻吟,那么在天空生活一定非常愉快!……”
它就给这只爱自由的鸟出主意:“你就爬到峡谷边儿上,跳下去。你的翅膀也许会托起来,那么你还可以痛快地活一会儿。”
鹰浑身发颤,骄傲地大叫一声,用爪子抓着岩石上的粘泥,走到了悬崖的边缘。
鹰到了那儿,就展开翅膀,深深吸了一口气,两只眼睛发光——滚下去了。它就像石头一样在岩石上滚着滑下去,很快地就落到下面,翅膀折断,羽毛散失……
山泉的激浪捉住它,洗去它身上的血迹,用浪花包着它,迅速地将它带到海里去。
海浪发出悲痛的吼声撞击岩石……在无边的海面上不见了鸟的尸首……
(二)
黄颔蛇躺在峡谷里,好久都在想鸟的死亡和鸟对天空的热情。
它望了一眼远方,那个永远用幸福的梦望来安慰眼睛的远方。
“这只死鹰,它在无底无边的虚空里看见了什么呢?为什么像它这一类的鸟临死还要拿它们那种对于在天空飞翔的热爱来折磨灵魂呢?它们在天空看到了什么呢?其实我只要飞上天空去,哪怕一会儿也好,我就会就知道的。”
它说了就做了。把身子卷成一个圈,往空中一跳,它像一根细带子在日光里闪亮了一下。
生成爬行的东西不会飞!……它忘记了这一层,跌在岩石上面了。可是它并没有摔死,反倒大声笑了起来……
“原来这就是在天空飞翔的妙处!——妙处——在于跌下去!……这些可爱的呆鸟!它们不懂得土地,在土地上感到只有空虚。那儿光多得很,可是没有吃的东西,也没有托住活的身体的东西。为什么要骄傲呢?为什么要责备呢?为什么拿骄傲来掩饰它们自己那种疯狂的欲望,拿责备来掩饰它们自己对生活的毫无办法呢?可笑的呆鸟!……它们讲的话现在再也骗不了我们了!
我自己全明白了!我——看见过天空了……我飞到天上去过,我探测过天空,也知道跌下去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我并没有跌死,我只有更加坚信我自己。让那些不能爱土地的东西就靠幻想活下去吧。我认识真理。我绝不相信它们的号召。我是从土地上生出来的,我就依靠土地生活。”
蛇洋洋得意地盘在石头上面。
海面充满灿烂的阳光在闪烁,波浪凶猛地打击着海岸。
在它们那种狮吼一样的啸声中响起了雷鸣似的赞美骄傲的鸟的歌声,海浪打得岩石发抖,庄严、可怕的歌声使得天空颤栗:
“我们歌颂这种勇士的狂热!”
勇士的狂热就是人生的智慧!啊,勇敢的鹰啊!你在跟仇敌战斗中流尽了血……可是将来有一天——你那一点一滴的热血会像火花一样,在人生的黑暗中燃烧起来,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起对自由、对光明的狂热的渴望!
你固然死了!……可是在勇敢、坚强的人的歌声中你永远是一个活的榜样,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光明的骄傲的号召!
我们歌颂勇士的狂热……
【品读】在《鹰之歌》中高尔基将主观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二者完美统一。文中的鹰应该是象征着敢于追求光明和自由的勇于革命而牺牲的志士之魂,虽然被埋没在反动势力反扑之中,但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文中的蛇应该是象征那些对于革命抱以观望和一知半解的务实保全主义的假革命或不革命者。纵然认识到革命可能带来的光明,却终日生活在自己的怯弱之中,也缺乏对革命必将胜利的长远见识,与鹰的果敢产生强烈的对比。
文末着重从在蓝天中搏击、不幸负伤的“失败的英雄”,其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渴望战斗的激情和念念不忘再一次翱翔天空重新战斗的精神却屹立不倒这一内外对比的角度来刻画“鹰”的英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