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高考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一单元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二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评价

(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元朝的中央机构

(5)秦汉、唐、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6)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2)内阁制的确立及演变

(3)军机处的设立及其评价

(4)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解析: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内阁,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的相对热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中央机构,秦汉、唐、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掌握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三项措施;内朝、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掌握隋唐三省六部的职责、特点和作用;掌握宋朝分割相权的三项措施、分割地方权利的三项措施、宋朝集权的特点、积极和消极影响;元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行省制度;明朝加强皇权的四项措施与影响;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原因、职责与影响;

掌握自汉朝以来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变迁过程,了解历朝统治者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官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集权;认识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历史轨迹,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其确立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掌握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和军机处设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标志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由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一、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①汉初,刘邦分封同姓诸侯,导致诸侯国尾大不掉。②汉景帝才难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结果爆发了七国之乱。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背景:唐末藩镇割据发展为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2)措施:

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

中央:①元废三省,设一省制(即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②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③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地方:设行省制(如云南、辽阳、岭北等),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制度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

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借“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设厂卫特务机构。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2.明朝的内阁

①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票拟与批红”。

3、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1.全面认识和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又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产生原因:

经济上:封建的经济基础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护统治。

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是产生的思想基础。

地理角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经济。

(3)基础和矛盾

两大基础:①经济基础: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理论基础:韩非子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

两大矛盾:①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②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4)发展历程:

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于明清。

(5)演变趋势: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特点:

皇权至上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宣扬“君权神授”

文化专制

(7)作用:

积极作用: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作用: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2.丞相与内阁的区别

宰相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中央一级决策者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由皇帝决定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军机处

(1)军机处设立的最初原因:西北用兵

(2)军机处的职能前后发生的变化:

由一个暂设的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3)军机处的组成人员

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4)军机处的办事特点

简、速、密

(5)军机处的影响

军机处是皇帝的工作班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4.科举制的作用及局限

(1)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5.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消极影响:

对政治——导致政治腐败

①使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②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③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

对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对思想——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总括: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农业经济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5、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

6、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③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②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③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盛行;④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7、古代选官制度

(1)(两汉)察举制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发展起来。

(2)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3)(隋唐)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4)(北宋)科举制的发展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5)(明朝)八股取士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2008年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B

本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是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唐朝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09年上海历史)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D

A.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实行的,B.察举制实行于汉朝,C.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在宋朝日臻完善。

3.(09年四川文综)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

B

北宋设转运使,掌握地方财政,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故选B。

4.(09年浙江文综)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B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5.(09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B

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6.(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C

此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故C项正确。

7.(09年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D

A、B、C三个选项都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D选项的前半部分“明出废除丞相”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后半部分“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例外。

8.(09年广东历史)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B.明C.汉D.秦

A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清朝以后不曾设置丞相。

9.(09年海南卷)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什五连坐B.郡县行政C.刺史监察D.皇权独尊

C

A项创自商鞅变法,B项起自春秋战国,完善于秦,D项是秦始皇开创的,只有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是开始实行的地方监察制度。

10.(09年海南卷)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

B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11.(08全国文综Ⅰ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⑴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⑵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12.(08天津文综)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1)核心内容:儒家学说(四书五经)。特点: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2)表现: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影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一、易错知识点

1.“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2.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应用时代确立于秦、盛行于汉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丞相职权地位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作用地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巩固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完善

3.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4.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

5.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二、方法点拨

第一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内容多、头绪乱。逐个朝代分中央和地方设置表格记忆整体性强,纲目清晰,能够增强记忆效果。

朝代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趋势

秦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皇权独尊空前加强

两汉建立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刺史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唐后期大量设节度使

宋朝设枢密院设州郡、置通判、转运使

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行省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前期设立军机处

第二运用比较法把握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影响的原因

周代推行分封制最终导致诸侯割据。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把两者对比思考,分析原因,进一步加深对二者不同影响的认识。

目标落实: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为形成诸侯割据创造了条件;在郡县制下,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

第三多角度评价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历史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古代政治的重要特征,要注意运用唯物史观从多角度评价,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看到积极作用,又要注意负面影响。

第四理解一个重要观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而西方古代政治则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因而学生会容易产生古代中国不如古代西方先进的观点和认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进行多层次的对比分析,进而引导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认识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六从命题角度看,着眼于对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的分析,并同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结合、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第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知识时空跨度较大,知识点多而分散,在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

①在命题上大多以选择题为主,并且大多是材料型选择题,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②命题重点会集中在政治制度的更新和演变发展上,这也说明高考不会回避重点问题,因而复习备考时应注意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③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会成为命题的重中之重,仍会强调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选择题

1.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2.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6.宋太祖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作出的最主要贡献是

A.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B.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

C.削夺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D.较好地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7.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8.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

9、某中学历史研究型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ABCD

10、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

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爽手里收回台湾。

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亲自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

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葛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11.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2.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具体表现在

A.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B.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官员

C.皇帝由此可避免政策失误D.皇帝不受制约地裁决一切军政大事

1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4.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②杯酒释兵权③犯颜直谏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③①④②⑤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

(3)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相同吗?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16.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据《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资料记载:

时期全国人口(丁)官员官民之比

西汉5959万7500人1:7945

唐高宗时5238万13465人l:3927

元成宗时5816万22500人1:2613

清康熙时2459万27000人1:911

①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材料二

图1唐朝中央机构图2明朝中央机构图3清朝军机处内景

②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一一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一一-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一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你认为上述政治机构的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5AAABA

6-10DDCDB

11-14CDBC

15.(1)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2)不正确。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3)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本质不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特点的。而三省六部制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

16.①官民之比畸形发展(或官多民少的现象日益严重)。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教训: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②皇权高度集中。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趋势。

17.(1)措施:制钱谷,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中央;采取守内虚外的部兵原则,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2)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3)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4)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要注意进行民主化改革。

延伸阅读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材分析:本节的核心内容实际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对这一概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到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仍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
教材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材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分析:
知识状态:对从汉到元的各类政治制度了解不是很多
对各朝名相有所了解,但对相权和皇权的关系了解不多
认知能力:联系、比较能力较差,对从汉至元制度变革原因及作用不易理解。
理解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对一些专有名词或概念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易理解。
学习情绪:对具体的感性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
对制度、政策、措施的原因分析、结论评价不感兴趣。
教师应对:
*针对本课概念多,跨度大这一特点。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角色扮演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较难理解及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知识点较多。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又较差的特点,教师采用直观图示法和联系法,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调动,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
*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生:A、采用皇帝称号,创立皇帝制度
B、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师: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丞相权高位重的地位)
2、创设情景:选取宋以前的丞相与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与宋以后的丞相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各一。
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场景的不同之处。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答案:丞相由坐着议事到站着议事,跪受君恩。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结论。
学习新课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西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又有所变化。
*皇帝制度承秦制,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
方法建议:学生加深理解这一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秦朝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玉印称“玺”。并和课本资料回放蔡邕——《独断》引文一起分析比较得出汉承秦制,继续实行皇帝制度但又有所发展的结论。
*创设情景:请同学讲述秦朝丞相李斯专权、汉朝权臣专权的故事导出课本知识
主干知识:中央设三公,秦朝时就有,到汉朝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益重要,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之为“外朝”;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与发布号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2、三省六部
1)、引导学生分析掌握三省六部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A.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
B.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C.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隋唐时期,在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措施,三省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
2)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模拟三省会议,各围绕一个紧迫问题(如如何处理与吐蕃的民族关系)展开讨论,争执不休,然后再模拟三省会议的召开,体现出为提高效率,设立政事堂的必要性
3、二府三司:
创设情景:与学生一起回忆初中所学北宋建立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宋初在中央,鉴于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主干知识: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们任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为了进一步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宋的二府三司,削弱的还是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元中央制度
1)创设情景:导入设问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些朝代相似?相似之处有哪些?
答案:秦隋两个朝代
秦、隋、元三朝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且为后世沿用。
2)主干知识:元世祖健全了中央官制,在加强皇权制度方面有了 新发展,在中央设立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同时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元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非常重视,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对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取得了卓越成绩。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创设情景:
让学生出示其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搜集而来家乡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单位称呼,从而引入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从此图中分析出统治者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后果?
主干知识:汉初,地方上同样是汉承秦制,又有所发展,为巩固封建统治,实行郡国两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后诸侯国威胁中央皇权,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创设情景:举现实生活例子说明,目前中央向地方或省级机构向县级派出巡视小组的功能
主干知识: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长官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尚官,东汉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2.隋唐地方的政治制度演变
隋初,隋文帝废郡县,形成州县两级;唐地方行政制度与隋朝相同,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宗时,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3.宋地方政治制度
创设情景:比较教材插图“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北宋时代文官出行图”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两幅图在场面和内容上有何不同?结合历史纵横分析为何唐宋会有这种区别,结合现实分析皇帝高度集权与民主决策相比有何弊端。
主干知识:北宋初年,地方上重文轻武(回忆杯酒释兵权),削弱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人割据,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的“道”设为“路”,在州县之上。
4.元行省制度
创设情景:出示元朝疆域图,提问元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辽阔,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呢?
主干知识: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除山西、山东、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学生讨论:行省制度的作用与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探究活动: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
*课堂感悟: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然而,对于世界来说:汉、唐帝国的光环在罗马与阿拉伯帝国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褪色,而元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胜过足以引起我们自豪的汉、唐。这个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在疆域上空前辽阔的统一政权,不仅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入各地,也吸取了外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对秦以来的郡县制作了一个大大地发展,对中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巨大革命,影响一直持续到今。

新课小结
(学生归纳,师生共同总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不断完善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在分权基础上,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命,监督与考核。地方官对中央与君主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职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教学后感:本节课内容知识点比较繁多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太高,有必要通过一些课后活动的开展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列举从汉至元几个重要朝代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知识,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知识,不断完善官吏制度的知识,学生提高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认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西汉前期王国问题的解决,唐至宋藩镇割据的出现和解决,唐宋皇帝分割相权,选官任官职权逐渐由地方到中央的过程,学生学会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一根本制度的角度出发,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古代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发展的,通过学习,学生初步理解这种制度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价值和弊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汉、北宋、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封建王朝采取措施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通过学习,学生应该着重对维护中央集权的人物和事件给予充分肯定。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两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政府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封建政治制度固有的,围绕两对矛盾的斗争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和评价其优劣的依据,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目中央集权的发展

教学要点:西汉前期王国问题的解决;唐至宋藩镇割据的形成和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

第二目君主专制的演进

教学要点:汉武帝削弱相权;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中书省。

第三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教学要点: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1、导入环节

联系上节知识导入:上节学习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也就了解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毛泽东诗云“百代都行秦法政”,也有历史学家总结我国自秦朝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只有“改朝换代”而无“改朝换制”。所以,本节内容跨度虽然长达1500多年,但只是对原有制度的修修补补,修补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央里皇帝与丞相的权力分配;选官任官制度。

2、第一目:中央集权的发展

我国这种中央有权、地方无权的中央集权体制,是经过长期斗争形成的,这一过程从秦汉时期就开始,反映统治阶级内部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

(1)西汉前期王国问题的解决

学生回顾秦朝郡县制。教师介绍项羽的分封情况,引出汉朝郡国并行。

学生思考:汉初分封诸侯王对汉朝的建立和巩固有何作用?它可能产生哪些问题?

教师在总结学生发言基础上讲解西汉前期王国问题日益威胁中央的统治地位,汉景帝和汉武帝先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唐至宋藩镇割据现象的产生和解决

教师介绍唐朝中期,边地战事增多,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他们名为朝廷藩镇,实则掌握地方上的军政财大权。

学生观察《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思考节度使权力膨胀会造成什么后果?(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就是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反叛朝廷的重大事件。其后形成100多年藩镇割据局面,唐朝最后也是被节度使直接推翻的。(幻灯片: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教师介绍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幻灯片:宋太祖与赵普讨论动乱原因)

学生掌握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北宋文官出行图》思考唐宋政治上的差异。(历史纵横:三冗二积。相关文字材料)

(3)元朝的行省制度

教师介绍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通观本目内容,学生思考和总结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什么样的权力结构对调节这对矛盾比较合适?

3、第二目:君主专制的演进

皇帝制度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全国的权力收归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个人,皇权不受任何人或任何机关的限制。但在具体运转过程中,皇帝的权力和丞相的权力又会发生矛盾,这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另外一对矛盾。

(1)汉武帝削弱相权

教师介绍秦汉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当中,丞相地位十分突出。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幻灯片:汉初皇帝与丞相资料)

学生了解汉武帝削弱相权的做法。

教师介绍汉武帝设内朝为后来宦官专权埋下隐患,终两汉没有解决相权,我们听说过的董卓、曹操千古留名的专权丞相。

(2)唐朝三省六部制

教师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机构掌实权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名称逐渐出现,隋唐时期,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起来,形成三省六部制。

学生观察分析三省六部结构图(幻灯片:三省六部结构图)

教师介绍三省的中书省负责政令的决策和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议和批准,尚书省负责执行,其下设六部分工负责具体事务。唐朝时三省长官和谏官都是宰相,他们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

学生思考三省体制是对皇权的加强还是削弱?为什么?

(3)北宋分割相权

教师介绍北宋除了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外,在中央还削弱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初削弱相权的各项措施。结合李沆“报忧不报喜”的故事,思考此时皇帝与宰相的关系。

(4)元朝设中书省

教师介绍元朝地方上的行省制度是由中央的中书省派生出来的。元代设中书省替代以前的三省,它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把中书省的结构应用于地方行政区,就是行中书省。

学生思考相权对国家来说是可有可无吗?你怎样评价历代皇帝削弱相权的行为?

4、第三目: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教师介绍管理制度是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管理水平。

(1)自下而上的推举人才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内容,思考其局限性。

(2)科举考试制度

教师介绍隋以后,科举制形成并不断完善,成为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科举制在历史上的的进步性。

5、小结

在中古封建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的文明程度远远高于欧洲。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是政治文明重要表现,在疆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以农业为基础,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充分发展,给后世留下丰富的值得批判、借鉴和改进的文明成果。

五、教学资源建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唐德刚《晚晴七十年》

六、学习评价建议

思考:从今天的角度观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哪些值得借鉴?哪些应该抛弃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知识与能力:

列举汉代“中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情感价值:

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体会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看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原告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被告

参考答案:

(点拨:此题实际上是要你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颁布了秦律;我北逐匈奴,进占百越,开拓了疆域;我修筑长城,修建驰道;我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我是千古一帝。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修长城,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徭役繁重;一人犯法,诛连家族和邻里,刑法残酷;你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赋税沉重;你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朝代

中央

地方

行政机构

职权

意义

行政机构

职权

意义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北宋

元朝

总结归纳:

1.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相权却处在不断被削弱的过程中;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关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问题,可选取某一特定历史剧的场景图示或影像片段请同学们辨析,历史剧中皇帝和大臣议事的场景与历史史实是否相符?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创设秦朝、唐朝、宋朝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央行政的情景:秦始皇与“三公”坐着在议事,当意见相左时,大臣与皇帝据理力争;唐太宗先分别召开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会议,各围绕一个紧迫问题展开讨论,争论不休争执不下,后设立政事堂,再召开三省会议;宋太祖坐着与站着的大臣们议事。总之,紧紧抓住皇权的加强这一中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皇权与相权间矛盾的演变趋势。

3.引导学生探究自己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一方面感受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所处的地位,一方面理解元朝管理地方的措施对现今中国的影响:元朝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为现今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初步基础。元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它的许多措施对我国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从而引导学生辩证地把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影响。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后世各朝都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点: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1.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是由于()

A.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刺史权力的扩大

C.三公九卿制的建立D.尚书台权力的加强

2.西汉时期,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哪个属下官员承担?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刺史

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4.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B.完善中央集权制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保证决策的合理性

5.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汉至元朝中央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削弱相权、三省六部制、宋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元朝中书省),认识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为削弱。

2.识记汉至元朝地方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重要制度(如汉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解决,唐节度使与藩镇割据,宋收地方军事、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宣政院和宣慰司等),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识记汉至元朝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如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科举制),认识封建君主通过控制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自己制作的本课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感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图表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秦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引导: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又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极具开创性,尤其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是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沿袭。那么,在秦朝之后,作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如何发展的?其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探讨的问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国从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一直存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想解决这两对矛盾。那么,你能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史实说明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2.你能透过“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发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哪些重要规律?

第一种归纳整理知识设计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汉朝郡国并行,封国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中央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把军权、行政权、财权收归中央,并设通判监督地方

4.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宣政院与宣慰司分西藏和边远少数民族区,便利中央管理地方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君主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和行政权,汉武帝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3.宋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相权,由皇帝总揽

4.元设中书省取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权,后可左右皇帝继承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央不断加强对选官与用官的控制

1.汉行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中央与地方各行其权

2.魏晋南北朝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与用官为世家大族垄断

3.隋唐至明清行科举制,选官与用官为中央政府控制

第二种归纳整理知识设计

朝代

中央

地方

行政机构

职权

意义

行政机构

职权

意义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北宋

元朝

探索攻关一:汉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探索攻关二: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答案提示]措施:用布衣为相;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探索攻关三:阅读教材,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形成: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都受制于皇帝,最终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三省六部制意义: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来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探索攻关四:宋初加强皇权的背景、措施、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背景:唐后期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史——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结果: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结论:北宋中央政治制度——(“一参”“二府”“三司”)

探索攻关五:结合教材,元朝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行宰相职权;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得出结论:元朝中央政治制度——(“一省”“二院“)

探索攻关六: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何影响?

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和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以来,行政效率低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来历代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诞生之时就存在着相权与君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从自己统治的实际需要,对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其特点是相权不断削弱,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更多地收归中央,而最终的受益者是皇帝,皇权得到了不断的强化。但是,在这段时期内,丞相的权力虽然不断受到削弱,地位不断下降,但毕竟还是存在的,对皇权而言仍是一个影响的因素。到了明清,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皇帝们会如何对待影响自己大权独揽的一些因素?这便是第4课学习的内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学过本课,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

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

答案提示: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2.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划?

提示:教师应提供元朝疆域图,引导学生从掌握元朝的行省划分入手,宏观把握行省制度的建立及作用,进而以自己家乡为轴心,更深入地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细节,加深对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重大变革的认识,从中更深刻地理解行省制度给中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鼓励学生运用电脑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汇集、展示、交流,互相观摩学习。

1.本课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相当紧张,只能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教学资源,如果引入其它教学资源就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2.本课我设计了二种知识归纳法,相对来说,第一种更能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但第2种则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

3.由于内容较多,在难度和深度上不能进一步提高,以后可以在内容精简上下些功夫,以腾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