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中国

民族的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4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中国。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中国》,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AB88.Com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220年曹丕代汉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
二、本期历史分期:
1、三国:从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到280年西晋灭吴。其中曹魏的建立者为曹丕,都城在洛阳,存在时间为220年至265年;蜀国是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的(刘备仍自称为“汉“),263年被魏国所灭;吴国的建立者是孙权,他于222年在建业(今南京)称吴王,229年称帝,280年吴为西晋所灭。
2、西晋的短暂统一:西晋存在于265年至316年,建立者为曹魏权臣司马炎,都城在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即西晋存在的时间是51年,而实现大统一的时间则是36年,故称短暂统一。
3、东晋十六国的并存:北方从304年刘渊建汉到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15个国家,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十六国;317年司马睿南方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今南京),至420年为刘裕建立的宋所取代。
4、南北朝:南北朝大体指420年至589年的历史,其中北朝(从386年拓跋圭建立北魏至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共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三个时期,五个王朝;南朝(从420年刘裕建宋至589年隋灭陈)前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且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汉献帝,曹丕,刘备、刘禅,孙权,司马炎、晋惠帝,司马睿,苻坚,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拓跋圭、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2、少数民族首领:刘渊,苻坚,拓跋圭、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3、文臣武将:曹操、马钧,袁绍,诸葛亮,周瑜、卫温;祖逖谢安、谢石、谢玄;王复。
4、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山越。
5、战争及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祖逖北伐、淝水之战。
6、重大事件及重要制度: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五族内迁,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前秦统一北方,南北朝,士族,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租调兵役徭役制,北周统一北方。
7、文化名人及文化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缀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法、钟繇、王羲之,宗教画和山水画,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陶潜的诗,北方民歌,佛教的盛行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范缜和《神灭论》。
8、生产:翻车,江南的开发。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具体地讲,本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有:
1、政治方面:
第一,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在整体上,国家处于南北对峙状态。
第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民族融合加强,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第四,地主阶级进一步分化,士族阶层成为一股特殊的社会势力,并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盛而衰的过程,南北土族的发展不平衡。
第六,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七,在本期历史的分裂中孕育着许多统一的因素。
2、经济方面。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带来的动乱和战争的确使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经济在向前发展,较以前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征。
第一,南北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北方在较长时期处于停滞、倒退的状况,呈现出反复的破坏和恢复的间断性发展的特点。南方地区的经济则是持续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得到了迅速开发。
第二,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了我国封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南北经济水平的差距缩小,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不论是在国家分裂、各个政权并存时期,还是在短暂统一时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在各个政权间的混战和争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各个政权都注意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第四,对劳动力的占有和争夺取代了西汉时期的土地兼并,成为这一时期各种势力在经领域争夺的焦点。
3、民族关系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总体特征是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使汉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成长壮大起来,并创造了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又为以后中华民族的更加辉煌,国力的更加强盛打下了基础,具体说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有:
第一,民族迁徙频繁,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时代。
第二,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具有多种形式,基本上奠定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通过民族迁徙,实现民族间的杂居共处;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社会和政治改革,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政权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和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
第三,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相对较多。
第四,少数民族进入并征服中原后,适应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主动进行了改革,接受了中原汉族人民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第五,民族融合的全过程清晰可见:迁徙,矛盾,交融,融合。
4、文化方面:由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以及佛教的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对以前各代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创新,又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色和文化成就表现为:
第一,突出地体现了文化成就的取得的长期性和继承性。
第二,科技成果成就突出,仍居世界前列。
第三,宗教盛行,玄学产生,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第四,文学、艺术成就高。
第五,反映现实:分裂割据;民族融合;佛教盛行;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士族制度形成;江南开发。这说明社会生活是文化成就的源泉,文化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现实性。

扩展阅读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内迁,西晋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与当时的民族状况,西晋末年与十六国时期的战乱及其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改革的主要内容:整顿吏治,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改革的历史意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与西南等地区的民族融合。2.能力与方法

通过西晋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战乱情况进行分析,培养他们逐渐学会对历史现象进行较为全面分析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通过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分析评议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培养他们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思维能力,并且逐步掌握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教学,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与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归纳与论证、表达的思维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在中国历史上各族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他们在发展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历史条件。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历史,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历史地图《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与作用简表、关于民族融合的历史材料。

学生:收集、整理当代中国各民族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的事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访当地民族事务部门或统战部,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教学设计

回顾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着重说明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与内地的关系,来导入新课(至于是采取提问方式,还是采取讲述方式,则视任教班级的学生状况与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而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

1.“五胡”的内迁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中国古代把这几个民族称为“五胡”。他们原来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越过了农牧分界线,迁徙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出示地图《西晋末年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最初,这些少数民族大多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他们的内迁使民族关系日益复杂,但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各族杂居必然使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到西晋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数百万人入居中原地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官僚、地主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强迫他们“输租调”,“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还强迫他们当兵,西晋八王之乱中,诸王也都利用少数民族参加内战;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还被掠卖,充当官僚、地主的佃客、奴婢,据记载,魏晋之时,太原一地“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这样,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因动乱、饥荒而成为生活无着的流民,“关西扰乱,频岁大饥,秦、雍六州民流移就谷,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之类的记载多见于史。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贫苦农民一样,生活上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继发生,中原人口或死于战乱饥荒,或大批南迁,少数民族加快了内迁步伐。(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使他们理解西晋的政治黑暗,统治者的自相残杀,对各族的剥削与压迫,激化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关于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情况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多作处理,如学生问及,可略作解说)2.向民族融合发展的“十六国”由于西晋统治集团火并厮杀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在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中,西晋王朝轰然倒塌。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西北各族争夺的战场。各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多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这个时期,上起304年刘渊起兵反晋建立政权,下迄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地区。在这一百多年里,黄河流域纷纷扰扰,战祸不休,终无宁日。其间,氐族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前秦与东晋大战于淝水(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淝水之战的课文)。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仍处于各族政权林立、相互混战的状态。十六国的纷扰战乱,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中原文化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人力凋残,百姓愁悴”,给各族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另一方面,由于相互征战、强迫流徙、百姓流亡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原有部落组织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而且民族布局被打乱,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接触更密切,各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在混战中,强吞弱,一些民族贵族割据势力被摧毁、被削弱,而且有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任用汉族知识分子。民族关系由交往、交流朝着民族融合的方向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把补充历史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把已学知识、补充历史材料与本目内容融为一体。在进行指导时,要求学生:一是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作用制成表格,二是要求学生写出读史笔记,笔记的文字长短不限,可以是两三句话,也可以成文。但都应紧扣本目内容,有感而发)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北魏统一北方后,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北魏的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北魏孝文帝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北魏政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他们进入以农耕文明为特点的、封建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原地区,接受先进文化,接受封建统治方法与制度,也是历史的必然。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

作用

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颁布均田令,把政府掌握的土地分

配给农民,均田农民必须交纳赋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

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户也成为

均田农民,促进了这些民族的封建化。对后世土地制度有

很大影响

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也有利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族典章制度

和生活习惯,改汉姓,说汉话,仿

南朝冠服,与汉族通婚

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消除民族间的语言障碍与隔阂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行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中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改革也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使北魏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从此,北方的实力开始超过南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为后来统一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民族融合使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民族是指由共同通用语言、共同生活区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联系起来的群体。经过四百多年,原来的民族布局在人口迁徙中完全被打破,相互间不再有地域隔绝;一些游牧民族也过着定居农耕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汉语言文字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大家接受的文化,而它又吸纳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到北朝末年,原有的民族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游牧民族南下入居汉族农耕文明区,逐渐改革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也把他们的优秀文化与物质文明带到了了中原,后来,这也成了汉族文化、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实质上是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十六国与北朝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崇尚儒学,任用汉人中的“先贤世胄”制订定礼仪与政治、法律制度,均田令使北魏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成为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由于北方民族融合加速发展,也由于大批中原农民、士人在动乱中南渡,南北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南方与西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采取“抚”的政策,即“南抚夷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出现“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局面。三国时期,吴国境内还散居着一些越族人,他们在南方山区过着农耕生活,孙吴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他们和汉族人共同开发南方。由于长期民族融合,他们与汉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已很少有差别。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尤其是今天江浙地区接纳南渡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很多中原人口南下定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本节属于“各地各校可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教学与否”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阅读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做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一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宜采取阅读法,“十六国”与“民族大融合的出现”,涉及理论问题较多,宜采用讲授法,使学生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指导学生阅读“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要指导他们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几种:其一,提要式的笔记,即把书中的主要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作出摘要,这有助于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其二,制作图表与表格,按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整理书中的内容,这有助于理清脉络,逐渐学会综合的方法;其三,写出评议与感想,它可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分析、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也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思维特质,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教师如能认真阅读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主集》第38卷),将会对自己读书学习与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很有启发作用。阅读法教学应当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探究阅读方法为重点。

车驾南伐……至于洛阳,霖雨不霁,仍诏六军发轸(zhen,发轸,出发,起程),高祖(孝文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启颡(song,启颡,叩头)于马首之前。……高祖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动不小。动而不成,何以示后。……若不南銮,即当移都于此,光宅中土,机亦时矣。王公等以为何如?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征,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北魏孝文帝太和)十有八年(494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

──《魏书·高祖纪》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兰氏为贺氏,独孤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计。

──《资治通鉴》高祖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开始改革旧的制度),时多奉法。

──《魏书·良吏传》诏曰:“夫婚姻之义,曩叶攸崇(曩,nang,曩叶攸崇,前代都很重视)……长弟咸阳王禧(拓跋禧)可聘故颖川太守陇西李辅女……季弟北海王详(拓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

──《魏书·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农业开发及其影响;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农业与畜牧业的状况;新农具的创制与新技术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边疆地区的开发。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丝织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进步;南方的青瓷与北方制瓷业;造纸技术的改进;造纸中心;商业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学会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相关历史事实,总结诸多历史现象共同构成的时代总体状况,得出正确结论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归纳综合能力。

2.结合乡土历史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了解与研究本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同时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掘其潜能。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进一步的发展,尽管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社会物质生产仍在发展,从而进一步明确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基本条件。

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民的创造,许多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都反映出中国人的超凡智力与钻研精神。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并且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要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江南农业的开发

1.江南农业的开发

2.江南农业开发的影响

3.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北方农牧业的基本状况

2.新农具与新技术

3.水利事业的发展

4.边疆地区的开发

四、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2.纺织业的发展

3.冶炼技术的进步

4.制瓷业的进步

5.造纸业的进步

五、商业的发展

六、社会生活的变化(指导阅读)

1.特点:胡汉交融

2.饮食

3.服饰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江南农业的开发。

二、由于本节一开始就切入概括性较强的内容,思维强度较大。因此,本节的新课导入要有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章前几节的内容,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引入新课。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水平普遍较一般的班级,教师应积极诱导他们归纳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如确有困难,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地点明本章总标题,以此作为提示,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本节的开篇提纲挈领地叙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这是本节内容的总纲。教师应结合时代特征,逐次展开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第一,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的突出特点。第二,庄园经济占有主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精壮劳动力的损失极大。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也就非常剧烈。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大融合的加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融合中汲入了新的发展能量,又为下一时期,即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新的台阶。各民族经济交融会是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另一突出特点。

四、关于“江南农业的开发”

在讲授本目时,教师应首先讲清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小字的内容,指导学生先阅读小字部分,然后再归纳江南农业开发的表现:农业开发的地区明显扩大,闽粤地区也得到开发,其中以长江流域荆扬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最高;农田水利兴修较多,既有灌溉、蓄洪,也有防汛的;耕作技术进步,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其次,教师要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意义。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但直到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仍是经济重心。六朝江南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正因为落后的江南经济赶上了中原地区,所以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后,才有必要开凿大运河,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六朝时期江南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直接条件。

本目最后部分分析了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的气候、日照、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而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民族融合也有发展;统治者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南方比北方相对安定。这样,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在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小字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以加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影响的认识。

五、关于“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发展情况比较复杂。一是当时北方农业的发展几经起伏。它几度被战乱破坏,但在曹操统一北方后,在西晋初年,在前秦短暂统一北方的期间,在北魏中期,在北周的时候,又几度得到恢复与发展。很明显,统一安定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二是游牧民族的南下进入中原农耕地区对当地的农牧业有很大影响。他们南下之初,由于这些民族世代游牧,不习农耕,同时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因此对中原农耕文化造成破坏。但是,游牧民族南下,客观上又使两汉时期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发有所缓解,黄河沿岸的自然植被有所恢复,而且畜牧业有了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这些少数民族也由原来以游牧为生逐渐转变为定居农耕生活,与汉族共同恢复和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

在讲授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具体表现时,要向学生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新农具、新技术;曹魏、北魏对水利的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其中,可以突出新农具、新技术推广的成就。这一时期创制或推广的新农具,种类较多,用途广泛(涉及农业生产的许多环节和粮食加工等),各具特点(有的节省人力,有的利于深耕细作,提高质量),有些农具一直到近代,我国和东亚一些国家还在广泛使用。

六、关于“手工业的发展”

本目首先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的基本状况:手工业部门上承秦汉,但品种更多,产量增加,技术有所进步。当时,南北手工业多以官营为主。钢铁冶炼、养蚕丝织、制瓷、造纸的技术都有显著进步。

教师还应分门别类讲清各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其一,纺织业以丝织为主。曹魏在襄邑、洛阳等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的官营作坊。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生产了闻名的蜀锦。其二,冶炼技术进步。相比而言,钢铁冶炼比有色金属的生产更明显些。由于兵器制作、农具生产等方面的需要,冶铁炼钢受到各朝政权的重视,技术上的改进,能工巧匠的涌现也就更突出。这时,还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其三,制瓷业兴旺起来。瓷器的烧制技术大约在三国、西晋时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制瓷技术传到北方后,北方不仅学会制作青瓷,而且还制成白瓷。其四,造纸术有了重大进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东汉三国时期纸的制造和使用尚不普遍。由于文化发展的需要,东晋南朝造纸业发达,造纸技术有重大进步,经过压光、染色处理的纸张质地优良。东晋后期,桓玄下令“诸用简者,悉以黄纸代之”,纸张的使用更加普遍。

七、关于“商业的发展”

本节概括地叙述了这个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指出北方由于长期的战乱,不少城市遭到破坏,至北魏后才有所恢复;而南方由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商品经济显得比较活跃。课文用小字叙述了北魏的洛阳和南方荆、扬、益州的商业和当时南北商人周流天下从事贸易的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以了解具体史实,印证大字的概述。

八、关于“社会生活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反映出胡汉杂陈,又相互交融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习惯风俗也是多姿多彩的。这种状况也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又对后世有所影响。以饮食而论,北方产麦,主食为面食,南方产稻,主食为米饭;北方主食品种多,南方菜肴品种多;茶的培植与茶叶制作逐渐推广,饮茶习惯盛行,茶成为人们的主要饮料。以服饰而论,贫富差异、民族差异很大,北方多著胡服,鲜卑男子披发左衽(衣襟),足登胡靴,鲜卑妇女穿夹领窄袖短袄,襟上缘饰锦边,腰束革带,胡帽种类很多,有珠帽、毡帽、搭耳帽等。后来,到隋唐之时,北朝胡服的一些特色也融入汉族服饰,贞观至开元年间,妇女以胡服、胡帽为时髦。

九、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具体史实,使全课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最忌单纯列举史实。建议教师:全节教学要以时代特征为纲,以社会经济诸方面为目,以具体史实为点,时时以纲来统率史实,做到纲举目张。

建议教师:在全节教学中,还应始终贯穿魏晋南北朝承上启下的思想。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承秦汉,虽有曲折、反复,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前进的,而且这时在一些行业、部门也多有开创,它又为隋唐时期的繁荣鼎盛准备了条件。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三国、西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西晋建立及其短期统一,晋惠帝与西晋统治秩序的紊乱,“永嘉之乱”,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及其统治政策,东晋后期的统治及其灭亡;南朝政权更替,刘裕,陈后主;十六国,北朝政权更替,北魏的强大,北周武帝的改革,外戚杨坚入总朝政。

2.能力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要求他们不仅要通过文字阅读来了解史实,而且要利用课文中的地图、插图等来加深理解,并且要求他们以制作图表、年表等方式反映本节的基本内容,从而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明白时代特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学会历史学科的基本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对曹操兵败赤壁、西晋统一短暂、南北朝后期北强南弱等历史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要求他们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在思维方面的特长,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陈述观点的能力,初步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只有条件成熟,统一的局面才可能出现并得以巩固。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及其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

难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但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西晋的历史地位。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历史地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东晋初期北方形势图》、《南北朝形势图》。印制关于西晋统治者奢侈腐化、政治黑暗的历史材料。

学生:课前查阅《辞海》(1999年版)或《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了解“法兰克王国”“萨珊王朝”(《辞海》译为“萨桑王朝”)、“笈多王朝”等有关条目。对本节的课堂讨论作发言准备,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教学设计

秦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气势恢宏的文化成就令后世引为自豪。但是东汉后期政治黑暗,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灵涂炭。3~6世纪,中国历史处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其基本特点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但统一的因素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经济有了发展,中国农业经济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逐渐改变。同一时期,外部世界也有很大的变化,欧亚几个文明中心各具特色,分别出现了几个强大的政权。总体而言,在许多方面我国仍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本章共分四节,分别从政治状况、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文化成就的角度描述与评议了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重大事件。

一、三国鼎立

通过预习和收集历史资料,大家已对三国鼎立的形成与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状况有了大体了解。本目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一是武侯祠,武侯就是诸葛亮,武侯祠在成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联孙抗曹和今后发展的决策。另一幅是曹操的画像。这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向三国鼎立的区域性统一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官渡之战,使北方局势大为改观。此后,曹操大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且为统一全国,他也作了一些积极准备,但居然兵败赤壁,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学生讨论曹操未能统一全国的原因。启发学生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讨论中,如果有的学生用小说戏曲或民间传说的内容作为论据,教师应予指正。在充分讨论以后,教师归纳补充。)

客观原因:全国统一的时机尚未成熟,这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东汉末年以来,黄河流域战乱不断,割据混战使北方农业生产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而长江流域相对安定,经济有所发展,这就形成了暂时的相对“均势”,而且导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在这时尚未消除,他们的势力仍然很大。另一方面,孙刘联合抗曹,具有取得胜利的基础。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其统治比较稳固,刘备投奔荆州,边组建军队,边招揽人才,深得民心,声望较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孙权、刘备结盟抗击曹军,是他们的共同意愿,也是江东、荆州民众的愿望,加之,孙刘联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主观原因:曹操冒进南征,当时曹操虽已基本统一北方,但统治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都还有待时日,而且军队连年苦战,也需要休整。曹操“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决难取胜,当时曹操大军人数虽多,但“远来疲敝”,又加上疾疫传染,已成强弩之末,“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这些都使其战斗力大为削弱。曹操的军队“不习水战”,面对长江天堑,不得不“舍鞍马,仗舟楫”,实际上造成了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不利局面。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当,最终造成赤壁兵败,退据北方,转而向西北发展,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

(参阅《三国鼎立形势图》)简要说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过程)三国鼎立局面,曹魏、孙吴、蜀汉三分天下,彼此都无法消灭其他两方,但他们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各具特色,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而言,区域性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而且魏、蜀、吴的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到三国后期,蜀、吴逐渐衰落,曹魏经济恢复较快,但其大权旁落于司马氏之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力量对比与政局变化,三国鼎立的状态就要结束了。

二、西晋的短期统一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派兵灭吴,重新统一中国,但西晋是一个极其短促的统一王朝。很快,战乱动荡就代替了较为安定的局面,西晋结束以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间,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对峙的分裂状况。那么,西晋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我们应当怎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西晋?(发给学生一些补充材料,供他们阅读与思考,但不必组织课堂讨论,以突出本课的重点。在课外活动中,对那些兴趣较浓的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阅读《晋书》、《世说新语》等古籍的一些篇目)在课外的讨论中,应当让学生认识:

西晋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割据混战与分裂鼎峙的局面,尽管统一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且在西晋前期,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

西晋又是一个统治腐朽、政治败坏的朝代。西晋皇帝、官僚中以奢靡相尚,统治者生活腐化,竞相奢侈。高门大族把持政权,“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他们世代为官。

西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晋武帝分封宗室留下恶果,导致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它使黄河流域的生产再遭破坏,而且西晋统治秩序紊乱。阶级矛盾也很尖锐,流民起义不断发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在北方展开,匈奴、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接着,匈奴军队又攻破长安,西晋的统治被摧毁。

三、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在北方各民族政权林立之时,东晋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相对安定(出示《东晋初期北方形势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归纳东晋的发展简况及其特点)。

东晋的发展:东晋初期,统治者力求加强内部团结,协调江南士族与南渡士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以此维护东晋的统治。这样,一方面使江南地区比较安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另一方面,土族地主的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官僚、大地主肆意占夺人口和土地,依仗权势“封山占水”。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他们不思进取,东晋的最高统治者也无心北伐恢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持续下来了。到东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错综复杂,其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斗争格外突出。晋末,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形同独立王国,东晋中央政府能控制的地区仅东南八郡。于是,中央政府决定强行征调农民当兵,以加强自己的力量,这终于引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风雨飘摇的东晋从此名存实亡,不久,大将刘裕废晋帝而自立,东晋灭亡。

东晋的特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江南经济有明显发展;士族地主享有特权,势力达到极盛;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错综复杂。

(出示《南北朝形势图》,此图分为四小幅,反映宋、齐、梁、陈四朝的统治范围。让学生观察地图,并阅读课文,了解南朝政权的更替情况。在阅读前,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自唐宋以来,今天的南京有六朝故都之称?对照历史地图,说明南朝各代中国力量最强盛的与最弱小的朝代,并简要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589年,陈朝灭亡。隋唐大一统局面出现。

四、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要求学生再次观察《东晋初期北方形势图》与《南北朝形势图》,重点观察黄河流域的政权状况。指导学生结合历史地图,阅读、理解本目的主要内容。对于课文的阅读,可以建议学生采用提要法,但不强求一致,如果有的学生采取别的方法,应当肯定并给予指导。提要示例:

①十六国,南方:东晋,北方,西南先后出现民族割据政权。

②北朝:与南朝对峙,少数民族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③北魏的强大: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统一北方,实力开始超过南方。

④北周武帝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经济上,释放奴婢,打击部分大族;强制僧尼还俗;军事上,扩大兵源,灭北齐。

⑤北周后期,外戚杨坚当权。

在学生完成本节内容的阅读工作之后,指导学生回到本节的标题,并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为中心回忆本节的内容,制作这一时期政权更替情况的图表:

本章引言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恰当的方式处理,不可忽视。引言概括说明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点评了3~6世纪世界其他文明中心的概况。对前一部分内容,教师宜用讲授法处理,以利于以后各书教学内容的展开,而且在本章全部内容的教学过程结束后,再次回顾引言,以加深对全章的理解。这样就体现了读书“由约而博,由博返约”的过程。对于引言的后一部分,宜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各种工具书来了解其具体内容,这比教师讲授要好得多,即使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也不应讲得太细,以免冲淡主题。

本节是“各地各校可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教学与否”的内容,以阅读课的方式来处理较为恰当一些。

阅读课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渐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处理材料、理解史实的思维能力。本节教学过程力图以下列几个方面体现教师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指导:其一,查阅工具书有助于阅读与理解,还能拓宽知识面,长期坚持这样做可以避免或克服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坏习惯。其二,对照历史地图,补充历史资料,是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适当、适量补充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其三,相互讨论,是阅读的进一步延伸,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甚至师生)之间相互后发,但是,讨论的课题必须扣住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一个课时的有限时间也不宜有多个不同中心的讨论。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和南朝的统治;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北周武帝改革,统一黄河流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三国时期与东汉后期的情况比较,认识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4.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而西晋又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归于统一,这既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2.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家,如曹操、诸葛亮、孙权等,他们的政治谋略、军事指挥艺术,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

3.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分裂对峙之时,一些促使国家统一的因素也在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清楚地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东汉末年的历史状况。

指出: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各霸一方,相互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官渡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势逐渐明朗。

讲授新课:

一、三国鼎立

1.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一蹶不振,曹操不断出击,基本统一北方。

2.刘备势力的发展壮大

刘备投奔刘表后,扩充军队,延揽英才,特别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势力大增。

3.孙权势力的巩固与扩展

孙权据有江东,在北方战乱四起之时,努力经营东南,拓展地盘。

4.赤壁之战

①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局面形成:

A.刘备力量虽有发展但难以单独抗击曹操,按照隆中对决策,决定联孙抗曹。

B.孙权深恐曹操吞并江东,愿与刘备联合抗曹。

②赤壁之战是促成“天下三分”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③曹操失败的原因:

A.曹军“不习水战”;

B.疾疫困扰;

C.骄傲轻敌,战术失当;

D.曹军的后方很不稳定;

E.孙刘联合抗曹。

5.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赤壁之战以后:

①曹操致力于巩固他在北方的统治,发展经济,进军西北;

②孙权占据岭南,在东南扩展统治范围,实力不断加强;

③刘备出兵入蜀,占据益州,控制了西南一些地区。

④220年以后,曹魏、蜀汉、孙吴先后称帝立国,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立。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①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西晋的短期统一

1.西晋统一南北

①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②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2.“永嘉之乱”(永嘉:307—313,晋怀帝年号)

①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继承者惠帝昏庸无能,动乱迭起。

②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3.西晋的灭亡

①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

②西晋速亡的原因

A.以晋武帝为代表的士族官僚奢侈腐化,政治日趋败坏。

B.分封宗室导致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爆发。

C.流民起义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晋斗争。

三、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1.东晋的偏安与灭亡

①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在相对安宁的江南建立晋朝,史称东晋。

②东晋建立之初,力图平衡南迁士族与南方士族的势力,安置南迁士族和农民,发展

经济,不求进取中原,但求安宁;

③东晋后期,士族地主仗恃权势,占有大量土地与劳动力,使阶级矛盾随之激化。

④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晋统治名存实亡。420年,刘裕夺取政权,东晋王朝结束。

2.南朝的兴替(420—589年)

①简况:

宋---→齐---→梁---→陈先后统治南方,都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

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

疆域最大最弱小

②宋前期30年,政治上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士族,经济上实行劝课农桑,社会安定,

生产发展,国力强盛。

③陈朝是南朝中最弱小的朝代,陈后主荒淫无道,589年,陈被隋所灭。

四、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1.十六国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的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

2.北朝(439—581年)

我国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3.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它东征西讨连年攻战,统一了黄河流域并向南推进。

4.北周武帝改革

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除掉干政的权臣,政由己出。

②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三百多万僧尼还俗从事

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扩大兵源,实行兵农合一。改革后的北周,空前富强。

④577年,北周灭北齐,黄河流域重新统一。北周武帝死后,朝政日乱,大权落入外

戚杨坚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