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

民族的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5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农业开发及其影响;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农业与畜牧业的状况;新农具的创制与新技术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边疆地区的开发。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丝织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进步;南方的青瓷与北方制瓷业;造纸技术的改进;造纸中心;商业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学会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相关历史事实,总结诸多历史现象共同构成的时代总体状况,得出正确结论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归纳综合能力。

2.结合乡土历史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了解与研究本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同时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掘其潜能。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进一步的发展,尽管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社会物质生产仍在发展,从而进一步明确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基本条件。

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民的创造,许多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都反映出中国人的超凡智力与钻研精神。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并且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要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江南农业的开发

1.江南农业的开发

2.江南农业开发的影响

3.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北方农牧业的基本状况

2.新农具与新技术

3.水利事业的发展

4.边疆地区的开发

四、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2.纺织业的发展

3.冶炼技术的进步

4.制瓷业的进步

5.造纸业的进步

五、商业的发展

六、社会生活的变化(指导阅读)

1.特点:胡汉交融

2.饮食

3.服饰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江南农业的开发。

二、由于本节一开始就切入概括性较强的内容,思维强度较大。因此,本节的新课导入要有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章前几节的内容,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引入新课。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水平普遍较一般的班级,教师应积极诱导他们归纳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如确有困难,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地点明本章总标题,以此作为提示,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本节的开篇提纲挈领地叙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这是本节内容的总纲。教师应结合时代特征,逐次展开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第一,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的突出特点。第二,庄园经济占有主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精壮劳动力的损失极大。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也就非常剧烈。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大融合的加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融合中汲入了新的发展能量,又为下一时期,即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新的台阶。各民族经济交融会是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另一突出特点。

四、关于“江南农业的开发”

在讲授本目时,教师应首先讲清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小字的内容,指导学生先阅读小字部分,然后再归纳江南农业开发的表现:农业开发的地区明显扩大,闽粤地区也得到开发,其中以长江流域荆扬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最高;农田水利兴修较多,既有灌溉、蓄洪,也有防汛的;耕作技术进步,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其次,教师要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意义。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但直到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仍是经济重心。六朝江南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正因为落后的江南经济赶上了中原地区,所以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后,才有必要开凿大运河,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六朝时期江南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直接条件。

本目最后部分分析了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的气候、日照、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而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民族融合也有发展;统治者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南方比北方相对安定。这样,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在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小字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以加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影响的认识。

五、关于“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发展情况比较复杂。一是当时北方农业的发展几经起伏。它几度被战乱破坏,但在曹操统一北方后,在西晋初年,在前秦短暂统一北方的期间,在北魏中期,在北周的时候,又几度得到恢复与发展。很明显,统一安定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二是游牧民族的南下进入中原农耕地区对当地的农牧业有很大影响。他们南下之初,由于这些民族世代游牧,不习农耕,同时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因此对中原农耕文化造成破坏。但是,游牧民族南下,客观上又使两汉时期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发有所缓解,黄河沿岸的自然植被有所恢复,而且畜牧业有了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这些少数民族也由原来以游牧为生逐渐转变为定居农耕生活,与汉族共同恢复和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

在讲授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具体表现时,要向学生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新农具、新技术;曹魏、北魏对水利的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其中,可以突出新农具、新技术推广的成就。这一时期创制或推广的新农具,种类较多,用途广泛(涉及农业生产的许多环节和粮食加工等),各具特点(有的节省人力,有的利于深耕细作,提高质量),有些农具一直到近代,我国和东亚一些国家还在广泛使用。

六、关于“手工业的发展”

本目首先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的基本状况:手工业部门上承秦汉,但品种更多,产量增加,技术有所进步。当时,南北手工业多以官营为主。钢铁冶炼、养蚕丝织、制瓷、造纸的技术都有显著进步。JAb88.coM

教师还应分门别类讲清各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其一,纺织业以丝织为主。曹魏在襄邑、洛阳等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的官营作坊。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生产了闻名的蜀锦。其二,冶炼技术进步。相比而言,钢铁冶炼比有色金属的生产更明显些。由于兵器制作、农具生产等方面的需要,冶铁炼钢受到各朝政权的重视,技术上的改进,能工巧匠的涌现也就更突出。这时,还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其三,制瓷业兴旺起来。瓷器的烧制技术大约在三国、西晋时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制瓷技术传到北方后,北方不仅学会制作青瓷,而且还制成白瓷。其四,造纸术有了重大进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东汉三国时期纸的制造和使用尚不普遍。由于文化发展的需要,东晋南朝造纸业发达,造纸技术有重大进步,经过压光、染色处理的纸张质地优良。东晋后期,桓玄下令“诸用简者,悉以黄纸代之”,纸张的使用更加普遍。

七、关于“商业的发展”

本节概括地叙述了这个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指出北方由于长期的战乱,不少城市遭到破坏,至北魏后才有所恢复;而南方由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商品经济显得比较活跃。课文用小字叙述了北魏的洛阳和南方荆、扬、益州的商业和当时南北商人周流天下从事贸易的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以了解具体史实,印证大字的概述。

八、关于“社会生活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反映出胡汉杂陈,又相互交融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习惯风俗也是多姿多彩的。这种状况也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又对后世有所影响。以饮食而论,北方产麦,主食为面食,南方产稻,主食为米饭;北方主食品种多,南方菜肴品种多;茶的培植与茶叶制作逐渐推广,饮茶习惯盛行,茶成为人们的主要饮料。以服饰而论,贫富差异、民族差异很大,北方多著胡服,鲜卑男子披发左衽(衣襟),足登胡靴,鲜卑妇女穿夹领窄袖短袄,襟上缘饰锦边,腰束革带,胡帽种类很多,有珠帽、毡帽、搭耳帽等。后来,到隋唐之时,北朝胡服的一些特色也融入汉族服饰,贞观至开元年间,妇女以胡服、胡帽为时髦。

九、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具体史实,使全课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最忌单纯列举史实。建议教师:全节教学要以时代特征为纲,以社会经济诸方面为目,以具体史实为点,时时以纲来统率史实,做到纲举目张。

建议教师:在全节教学中,还应始终贯穿魏晋南北朝承上启下的思想。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承秦汉,虽有曲折、反复,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前进的,而且这时在一些行业、部门也多有开创,它又为隋唐时期的繁荣鼎盛准备了条件。

相关阅读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和南朝的统治;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北周武帝改革,统一黄河流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三国时期与东汉后期的情况比较,认识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4.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而西晋又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归于统一,这既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2.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家,如曹操、诸葛亮、孙权等,他们的政治谋略、军事指挥艺术,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

3.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分裂对峙之时,一些促使国家统一的因素也在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清楚地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东汉末年的历史状况。

指出: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各霸一方,相互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官渡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势逐渐明朗。

讲授新课:

一、三国鼎立

1.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一蹶不振,曹操不断出击,基本统一北方。

2.刘备势力的发展壮大

刘备投奔刘表后,扩充军队,延揽英才,特别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势力大增。

3.孙权势力的巩固与扩展

孙权据有江东,在北方战乱四起之时,努力经营东南,拓展地盘。

4.赤壁之战

①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局面形成:

A.刘备力量虽有发展但难以单独抗击曹操,按照隆中对决策,决定联孙抗曹。

B.孙权深恐曹操吞并江东,愿与刘备联合抗曹。

②赤壁之战是促成“天下三分”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③曹操失败的原因:

A.曹军“不习水战”;

B.疾疫困扰;

C.骄傲轻敌,战术失当;

D.曹军的后方很不稳定;

E.孙刘联合抗曹。

5.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赤壁之战以后:

①曹操致力于巩固他在北方的统治,发展经济,进军西北;

②孙权占据岭南,在东南扩展统治范围,实力不断加强;

③刘备出兵入蜀,占据益州,控制了西南一些地区。

④220年以后,曹魏、蜀汉、孙吴先后称帝立国,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立。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①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西晋的短期统一

1.西晋统一南北

①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②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2.“永嘉之乱”(永嘉:307—313,晋怀帝年号)

①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继承者惠帝昏庸无能,动乱迭起。

②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3.西晋的灭亡

①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

②西晋速亡的原因

A.以晋武帝为代表的士族官僚奢侈腐化,政治日趋败坏。

B.分封宗室导致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爆发。

C.流民起义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晋斗争。

三、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1.东晋的偏安与灭亡

①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在相对安宁的江南建立晋朝,史称东晋。

②东晋建立之初,力图平衡南迁士族与南方士族的势力,安置南迁士族和农民,发展

经济,不求进取中原,但求安宁;

③东晋后期,士族地主仗恃权势,占有大量土地与劳动力,使阶级矛盾随之激化。

④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晋统治名存实亡。420年,刘裕夺取政权,东晋王朝结束。

2.南朝的兴替(420—589年)

①简况:

宋---→齐---→梁---→陈先后统治南方,都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

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

疆域最大最弱小

②宋前期30年,政治上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士族,经济上实行劝课农桑,社会安定,

生产发展,国力强盛。

③陈朝是南朝中最弱小的朝代,陈后主荒淫无道,589年,陈被隋所灭。

四、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1.十六国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的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

2.北朝(439—581年)

我国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3.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它东征西讨连年攻战,统一了黄河流域并向南推进。

4.北周武帝改革

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除掉干政的权臣,政由己出。

②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三百多万僧尼还俗从事

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扩大兵源,实行兵农合一。改革后的北周,空前富强。

④577年,北周灭北齐,黄河流域重新统一。北周武帝死后,朝政日乱,大权落入外

戚杨坚之手。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农业开发及其影响;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农业与畜牧业的状况;新农具的创制与新技术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边疆地区的开发。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丝织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进步;南方的青瓷与北方制瓷业;造纸技术的改进;造纸中心;商业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学会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归纳相关历史事实,总结诸多历史现象共同构成的时代总体状况,得出正确结论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归纳综合能力。

2.结合乡土历史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了解与研究本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同时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掘其潜能。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进一步的发展,尽管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社会物质生产仍在发展,从而进一步明确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基本条件。

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民的创造,许多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都反映出中国人的超凡智力与钻研精神。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并且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要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江南农业的开发

1.江南农业的开发

2.江南农业开发的影响

3.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北方农牧业的基本状况

2.新农具与新技术

3.水利事业的发展

4.边疆地区的开发

四、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的概况

2.纺织业的发展

3.冶炼技术的进步

4.制瓷业的进步

5.造纸业的进步

五、商业的发展

六、社会生活的变化(指导阅读)

1.特点:胡汉交融

2.饮食

3.服饰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江南农业的开发。

二、由于本节一开始就切入概括性较强的内容,思维强度较大。因此,本节的新课导入要有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章前几节的内容,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引入新课。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水平普遍较一般的班级,教师应积极诱导他们归纳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如确有困难,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地点明本章总标题,以此作为提示,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本节的开篇提纲挈领地叙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这是本节内容的总纲。教师应结合时代特征,逐次展开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第一,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的突出特点。第二,庄园经济占有主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精壮劳动力的损失极大。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也就非常剧烈。第三,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大融合的加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族融合中汲入了新的发展能量,又为下一时期,即隋唐的繁盛提供了新的台阶。各民族经济交融会是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另一突出特点。

四、关于“江南农业的开发”

在讲授本目时,教师应首先讲清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小字的内容,指导学生先阅读小字部分,然后再归纳江南农业开发的表现:农业开发的地区明显扩大,闽粤地区也得到开发,其中以长江流域荆扬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最高;农田水利兴修较多,既有灌溉、蓄洪,也有防汛的;耕作技术进步,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其次,教师要说明江南经济开发的意义。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但直到秦汉时期,中原地区仍是经济重心。六朝江南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正因为落后的江南经济赶上了中原地区,所以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后,才有必要开凿大运河,把南北经济联系起来。六朝时期江南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直接条件。

本目最后部分分析了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江南地区的气候、日照、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而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民族融合也有发展;统治者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南方比北方相对安定。这样,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在讲授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小字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以加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影响的认识。

五、关于“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发展情况比较复杂。一是当时北方农业的发展几经起伏。它几度被战乱破坏,但在曹操统一北方后,在西晋初年,在前秦短暂统一北方的期间,在北魏中期,在北周的时候,又几度得到恢复与发展。很明显,统一安定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二是游牧民族的南下进入中原农耕地区对当地的农牧业有很大影响。他们南下之初,由于这些民族世代游牧,不习农耕,同时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因此对中原农耕文化造成破坏。但是,游牧民族南下,客观上又使两汉时期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发有所缓解,黄河沿岸的自然植被有所恢复,而且畜牧业有了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这些少数民族也由原来以游牧为生逐渐转变为定居农耕生活,与汉族共同恢复和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

在讲授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具体表现时,要向学生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的新农具、新技术;曹魏、北魏对水利的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其中,可以突出新农具、新技术推广的成就。这一时期创制或推广的新农具,种类较多,用途广泛(涉及农业生产的许多环节和粮食加工等),各具特点(有的节省人力,有的利于深耕细作,提高质量),有些农具一直到近代,我国和东亚一些国家还在广泛使用。

六、关于“手工业的发展”

本目首先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的基本状况:手工业部门上承秦汉,但品种更多,产量增加,技术有所进步。当时,南北手工业多以官营为主。钢铁冶炼、养蚕丝织、制瓷、造纸的技术都有显著进步。

教师还应分门别类讲清各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其一,纺织业以丝织为主。曹魏在襄邑、洛阳等纺织业中心设有专门的官营作坊。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汉生产了闻名的蜀锦。其二,冶炼技术进步。相比而言,钢铁冶炼比有色金属的生产更明显些。由于兵器制作、农具生产等方面的需要,冶铁炼钢受到各朝政权的重视,技术上的改进,能工巧匠的涌现也就更突出。这时,还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其三,制瓷业兴旺起来。瓷器的烧制技术大约在三国、西晋时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制瓷技术传到北方后,北方不仅学会制作青瓷,而且还制成白瓷。其四,造纸术有了重大进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东汉三国时期纸的制造和使用尚不普遍。由于文化发展的需要,东晋南朝造纸业发达,造纸技术有重大进步,经过压光、染色处理的纸张质地优良。东晋后期,桓玄下令“诸用简者,悉以黄纸代之”,纸张的使用更加普遍。

七、关于“商业的发展”

本节概括地叙述了这个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指出北方由于长期的战乱,不少城市遭到破坏,至北魏后才有所恢复;而南方由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商品经济显得比较活跃。课文用小字叙述了北魏的洛阳和南方荆、扬、益州的商业和当时南北商人周流天下从事贸易的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以了解具体史实,印证大字的概述。

八、关于“社会生活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反映出胡汉杂陈,又相互交融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习惯风俗也是多姿多彩的。这种状况也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又对后世有所影响。以饮食而论,北方产麦,主食为面食,南方产稻,主食为米饭;北方主食品种多,南方菜肴品种多;茶的培植与茶叶制作逐渐推广,饮茶习惯盛行,茶成为人们的主要饮料。以服饰而论,贫富差异、民族差异很大,北方多著胡服,鲜卑男子披发左衽(衣襟),足登胡靴,鲜卑妇女穿夹领窄袖短袄,襟上缘饰锦边,腰束革带,胡帽种类很多,有珠帽、毡帽、搭耳帽等。后来,到隋唐之时,北朝胡服的一些特色也融入汉族服饰,贞观至开元年间,妇女以胡服、胡帽为时髦。

九、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具体史实,使全课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最忌单纯列举史实。建议教师:全节教学要以时代特征为纲,以社会经济诸方面为目,以具体史实为点,时时以纲来统率史实,做到纲举目张。

建议教师:在全节教学中,还应始终贯穿魏晋南北朝承上启下的思想。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承秦汉,虽有曲折、反复,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前进的,而且这时在一些行业、部门也多有开创,它又为隋唐时期的繁荣鼎盛准备了条件。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三国、西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西晋建立及其短期统一,晋惠帝与西晋统治秩序的紊乱,“永嘉之乱”,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及其统治政策,东晋后期的统治及其灭亡;南朝政权更替,刘裕,陈后主;十六国,北朝政权更替,北魏的强大,北周武帝的改革,外戚杨坚入总朝政。

2.能力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要求他们不仅要通过文字阅读来了解史实,而且要利用课文中的地图、插图等来加深理解,并且要求他们以制作图表、年表等方式反映本节的基本内容,从而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明白时代特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学会历史学科的基本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对曹操兵败赤壁、西晋统一短暂、南北朝后期北强南弱等历史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要求他们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在思维方面的特长,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陈述观点的能力,初步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是,只有条件成熟,统一的局面才可能出现并得以巩固。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及其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

难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但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西晋的历史地位。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历史地图《三国鼎立形势图》、《东晋初期北方形势图》、《南北朝形势图》。印制关于西晋统治者奢侈腐化、政治黑暗的历史材料。

学生:课前查阅《辞海》(1999年版)或《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了解“法兰克王国”“萨珊王朝”(《辞海》译为“萨桑王朝”)、“笈多王朝”等有关条目。对本节的课堂讨论作发言准备,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资料。教学设计

秦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气势恢宏的文化成就令后世引为自豪。但是东汉后期政治黑暗,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灵涂炭。3~6世纪,中国历史处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其基本特点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对峙的状态,但统一的因素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经济有了发展,中国农业经济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逐渐改变。同一时期,外部世界也有很大的变化,欧亚几个文明中心各具特色,分别出现了几个强大的政权。总体而言,在许多方面我国仍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本章共分四节,分别从政治状况、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文化成就的角度描述与评议了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重大事件。

一、三国鼎立

通过预习和收集历史资料,大家已对三国鼎立的形成与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状况有了大体了解。本目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一是武侯祠,武侯就是诸葛亮,武侯祠在成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联孙抗曹和今后发展的决策。另一幅是曹操的画像。这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向三国鼎立的区域性统一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官渡之战,使北方局势大为改观。此后,曹操大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且为统一全国,他也作了一些积极准备,但居然兵败赤壁,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学生讨论曹操未能统一全国的原因。启发学生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讨论中,如果有的学生用小说戏曲或民间传说的内容作为论据,教师应予指正。在充分讨论以后,教师归纳补充。)

客观原因:全国统一的时机尚未成熟,这是具有决定性的原因。东汉末年以来,黄河流域战乱不断,割据混战使北方农业生产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而长江流域相对安定,经济有所发展,这就形成了暂时的相对“均势”,而且导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在这时尚未消除,他们的势力仍然很大。另一方面,孙刘联合抗曹,具有取得胜利的基础。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其统治比较稳固,刘备投奔荆州,边组建军队,边招揽人才,深得民心,声望较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在强敌压境的形势下,孙权、刘备结盟抗击曹军,是他们的共同意愿,也是江东、荆州民众的愿望,加之,孙刘联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主观原因:曹操冒进南征,当时曹操虽已基本统一北方,但统治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都还有待时日,而且军队连年苦战,也需要休整。曹操“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决难取胜,当时曹操大军人数虽多,但“远来疲敝”,又加上疾疫传染,已成强弩之末,“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这些都使其战斗力大为削弱。曹操的军队“不习水战”,面对长江天堑,不得不“舍鞍马,仗舟楫”,实际上造成了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不利局面。曹操骄傲轻敌,战术失当,最终造成赤壁兵败,退据北方,转而向西北发展,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

(参阅《三国鼎立形势图》)简要说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过程)三国鼎立局面,曹魏、孙吴、蜀汉三分天下,彼此都无法消灭其他两方,但他们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各具特色,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而言,区域性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而且魏、蜀、吴的生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到三国后期,蜀、吴逐渐衰落,曹魏经济恢复较快,但其大权旁落于司马氏之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力量对比与政局变化,三国鼎立的状态就要结束了。

二、西晋的短期统一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派兵灭吴,重新统一中国,但西晋是一个极其短促的统一王朝。很快,战乱动荡就代替了较为安定的局面,西晋结束以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间,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对峙的分裂状况。那么,西晋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我们应当怎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西晋?(发给学生一些补充材料,供他们阅读与思考,但不必组织课堂讨论,以突出本课的重点。在课外活动中,对那些兴趣较浓的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阅读《晋书》、《世说新语》等古籍的一些篇目)在课外的讨论中,应当让学生认识:

西晋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割据混战与分裂鼎峙的局面,尽管统一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且在西晋前期,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

西晋又是一个统治腐朽、政治败坏的朝代。西晋皇帝、官僚中以奢靡相尚,统治者生活腐化,竞相奢侈。高门大族把持政权,“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他们世代为官。

西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晋武帝分封宗室留下恶果,导致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它使黄河流域的生产再遭破坏,而且西晋统治秩序紊乱。阶级矛盾也很尖锐,流民起义不断发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在北方展开,匈奴、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接着,匈奴军队又攻破长安,西晋的统治被摧毁。

三、东晋和南朝的统治

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在北方各民族政权林立之时,东晋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相对安定(出示《东晋初期北方形势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归纳东晋的发展简况及其特点)。

东晋的发展:东晋初期,统治者力求加强内部团结,协调江南士族与南渡士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以此维护东晋的统治。这样,一方面使江南地区比较安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另一方面,土族地主的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官僚、大地主肆意占夺人口和土地,依仗权势“封山占水”。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他们不思进取,东晋的最高统治者也无心北伐恢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持续下来了。到东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负担沉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错综复杂,其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斗争格外突出。晋末,地方割据势力强大,形同独立王国,东晋中央政府能控制的地区仅东南八郡。于是,中央政府决定强行征调农民当兵,以加强自己的力量,这终于引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风雨飘摇的东晋从此名存实亡,不久,大将刘裕废晋帝而自立,东晋灭亡。

东晋的特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江南经济有明显发展;士族地主享有特权,势力达到极盛;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错综复杂。

(出示《南北朝形势图》,此图分为四小幅,反映宋、齐、梁、陈四朝的统治范围。让学生观察地图,并阅读课文,了解南朝政权的更替情况。在阅读前,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自唐宋以来,今天的南京有六朝故都之称?对照历史地图,说明南朝各代中国力量最强盛的与最弱小的朝代,并简要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589年,陈朝灭亡。隋唐大一统局面出现。

四、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要求学生再次观察《东晋初期北方形势图》与《南北朝形势图》,重点观察黄河流域的政权状况。指导学生结合历史地图,阅读、理解本目的主要内容。对于课文的阅读,可以建议学生采用提要法,但不强求一致,如果有的学生采取别的方法,应当肯定并给予指导。提要示例:

①十六国,南方:东晋,北方,西南先后出现民族割据政权。

②北朝:与南朝对峙,少数民族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③北魏的强大: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统一北方,实力开始超过南方。

④北周武帝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经济上,释放奴婢,打击部分大族;强制僧尼还俗;军事上,扩大兵源,灭北齐。

⑤北周后期,外戚杨坚当权。

在学生完成本节内容的阅读工作之后,指导学生回到本节的标题,并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为中心回忆本节的内容,制作这一时期政权更替情况的图表:

本章引言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恰当的方式处理,不可忽视。引言概括说明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点评了3~6世纪世界其他文明中心的概况。对前一部分内容,教师宜用讲授法处理,以利于以后各书教学内容的展开,而且在本章全部内容的教学过程结束后,再次回顾引言,以加深对全章的理解。这样就体现了读书“由约而博,由博返约”的过程。对于引言的后一部分,宜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各种工具书来了解其具体内容,这比教师讲授要好得多,即使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也不应讲得太细,以免冲淡主题。

本节是“各地各校可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教学与否”的内容,以阅读课的方式来处理较为恰当一些。

阅读课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渐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处理材料、理解史实的思维能力。本节教学过程力图以下列几个方面体现教师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指导:其一,查阅工具书有助于阅读与理解,还能拓宽知识面,长期坚持这样做可以避免或克服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坏习惯。其二,对照历史地图,补充历史资料,是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适当、适量补充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其三,相互讨论,是阅读的进一步延伸,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甚至师生)之间相互后发,但是,讨论的课题必须扣住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一个课时的有限时间也不宜有多个不同中心的讨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的时间、分布的地区及其处境;匈奴贵族灭西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南方及西南、西北等地的民族融合。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斗争不断。同时,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直接,更加频繁。原有的民族布局被大迁徙所打破,民族大融合加强。通过民族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朝民族融合内容,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史有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古代民族大融合加强的重要时期。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迁都与改革措施,推动了鲜卑等北方民族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加速发展。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魏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大融合的加强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教学要点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混战

1.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

2.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分布及处境

3.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混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北方民族大融合

2.南北及西南、西北的民族融合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一课时,是带星号的非考试内容。教师可自行确定教学重点,并相机解决教学难点。

二、讲授本节具体内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对东汉末年以来我国人口的移动及社会分裂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而分析“永嘉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为讲授本节内容作好准备。

三、关于“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以来,我国北方、西北一些游牧民族陆续越过农牧分界线,向内地迁移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处而居。民族关系日益复杂。西晋灭亡前后,各族纷纷建立政权,混战不休。4世纪中期,氐族贵族在关中建立政权,到苻坚上台时,前秦在内政、经济诸方面已有了起色。苻坚励精图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封建统治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前秦强大起来。376年,前秦统一了北方,“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苻坚自恃兵力强盛,不听劝阻,发动对东晋的战争,结果一败涂地,北方又陷分崩。5世纪前期,鲜卑族的北魏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对于十六国的纷扰战乱,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评价,既要看到这样长时间的分裂混战对农业生产和文化发展的破坏,又要看到民族融合加强的历史趋势。

四、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可从几方面归纳:其一,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西晋与十六国时期那样剧烈的民族矛盾已渐渐随着民族融合而消除;其二,北魏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当然,北魏政权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吏治败坏,赋税混乱,政府财政困难,北方草原的柔然对北魏的威胁很大,鲜卑贵族中保守势力还很强。这些都表明,北魏仍用原有办法很难再统治下去了,必须实施改革;其三,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革不息,土地大量抛荒,这使均田制的推行既有必要又具可能;其四,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进入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以后,他们接受先进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于是,在一些有为、有志的统治者中产生了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要求。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其一,整顿吏治。北魏太和八年(484),北魏政府颁布诏书,“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并且“遣使者巡行天下,纠守宰之不法”,使得“食禄者跼蹐(jújí,恐惧),赇(qiú,贿赂)谒之路殆绝”(《魏书》)。其二,颁均田令。北魏太和九年(485),又颁行均田令,“均给天下民田”,均田农民向政府交纳租调等。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但它有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有利于封建国家征收赋役和征发徭役。少数民族中有的民户也成了均田农民,有利于这些民族的封建化。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直到唐朝中期才失却它的作用。其三,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这有利于接受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继续进行改革,同时有利于控制整个国家,还避开了柔然的威胁。其四,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迁都之后,魏孝文帝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提倡与汉族通婚,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包括: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政局稳定,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北方农业生产有了恢复与发展;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推进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五、关于“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本目是对东汉末年以来,特别是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小结。教学中,宜从发展趋势、基本情况、影响、特点方面去进行分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诸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与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在主要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内容的同时,应兼顾我国其他地方同时出现的程度不同的民族融合。讲清本目最后的内容,可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社会大分裂的时期,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六、讲授本节内容时,应提示学生识读《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也可以自制相关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及民族融合形成空间概念,也为学生稍后学习、理解这一时期我国周边地区的开发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