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4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问答题精选(一)

1.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职能和经济基础分别是什么?(8分)你是如何认识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的?(12分)

核心:君主专制独裁,即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2分)

职能:主要是镇压百姓;其次抵御外部势力侵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组织社会生产。(3分)

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3分)

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

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长持不衰。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6分)

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发展。(6分)

2.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赋役制度,1069年宋神宗接受王安石主张实行新的赋役制度。在赋役方面他们实施的新制度分别是什么?(6分)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它们存在怎样的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唐德宗实行两税法(2分),宋神宗推行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4分)

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2分)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方田均税法指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2分)

共同作用:扩大了税源,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规定官僚、地主都要交税,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利于发展农业生产。(4分)

3、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试从经济和思想方面概括其主要特征,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例如明朝中期江南等地出现了手工工场,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思想方面: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例如李贽指责儒家经曲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指出君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还要“趋时更新”。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中的反封建思想

4.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黄宗羲却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为有治法而后治人。”这两位思想家论述的核心观点有何不同?(4分)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种不同认识的历史必然性,并指出各自的影响。(10分)

不同:管认为法律应由君主制定,让臣民遵守,核心观点是建立君主专制。黄认为封建国家的法律是君主“一家之法”,应当先有“天下之法”,核心观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4分)

必然性及影响:

①春秋时期的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管仲的观点适应了建立新的政治权威的需要。管仲改革使齐国实力大增,完成局部统一;他的思想成为后来法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对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和秦朝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都有重要影响。(5分)

②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反对君主专制的时代要求。他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影响。(5分)

5.试述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1)主张:儒:“仁政”。以德治民,“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墨: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法: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胜于古代;实行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4分)

(2)原因:①代表阶级利益不同:儒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赞成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反对社会变革,对社会变革无能为力;墨家: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反对掠夺战争,反对奴隶主贵族的掠夺战争,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奢侈与残暴行为,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友爱。(4分)②对人民的态度不同:儒家;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主张体恤民力.实行仁政;法家:无视民力,主张用严刑酷法镇压人民;墨家:同情人民,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友爱。(4分)

(3)产生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仁政”成为汉、唐初期统治者施政的理论依据。法家思想为秦始皇采用,成为建立封建主专制的理论依据。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主张.为汉、唐统治者所采用,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墨家的思想和主张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酷爱和平、热爱科学、礼让谦恭的传统美德。(4分)

6、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社会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结合史实指出这三个方面分别出现的新变化,(10分)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4分)

政治:①各国先后变法:强化君权,建立君主专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各学派从各自立场和政治主张出发形成“百家争鸣”局面。(4分)

经济: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使生产力有重大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原市场形成和地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兴起成为商品经济发展重要标志。(4分)

军事: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越来越残酷;(2分)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军事专著。(2分)

总体趋势:统一的进程加快;封建化进程加快(4分)

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后,“除了技术不发展的情况以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都具备,”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在发生“本质的变化”,生产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但是我们的教材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请结合教材评价上述观点。

理由:①到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的萌芽仍局限在江南、广东少数手工业部门中;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存在、发展缓慢。②普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妇织”,自由雇佣劳动力市场不充分,广大小农很少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清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国内外市场条件不具备;地主商人的钱财一般不用于扩大手工业,资金不足。③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经济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④封建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手工工场没有成为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如果答出早期雇佣工人和早期的资本家尚未完成形成阶级也可以)(12分)

评价:材料中的观点夸大占很少数的先进经济因素;用局部先进地区、行业、部门来代替全国;用片面的、非主流的情况,掩盖了整体的、主流的情况。所以教材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2分)

8.概述隋唐和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共同原因。

情况:隋唐时期:市场较前代发达,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固定的交易时间,政府管理和商业设施完备(2分)。长安、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2分)。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有很大发展,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1分)。扬州是当时江南物产主要集散地,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有“天下之最,扬为首”的说法(1分)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广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2分)。全国出现了一批较大的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则是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物产(2分)。

共同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1分)②交通发达,南北经济交流频繁(1分)③政府推行有利于商贸发展的政策(1分)

9.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

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2分)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政府规定,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2分)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3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1分)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已趋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初创时期的积极意义。(3分)

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1分)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2分)

10.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繁荣时期,其中人本思想(重视人、肯定人的权利、价值)就是春秋战国文化的闪亮明珠。根据所学知识,就主要思想家在治国方略、人际关系、教育、用人方面的人本主张各举一例(4分),并分析产生人本思想的历史背景。(6分)

主张:1.治国方略:如老子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税。墨子主张“非攻”,韩非“以法为本”。)2.人际关系: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3.教育:孔子主张有教无类。4.用人:墨子尚贤。(评分说明:治国方略、人际关系、教育、用人等各举例1即可,4分。)

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和生产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2.社会大变革时期,没落的奴隶主和新兴地主为维护其统治都需争取民众支持。3.人民反抗斗争也使统治者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4.频繁的争霸战争也突出了民众的作用。5.小生产者反对战争,渴望安定。(评分说明:任答3点,其它言之成理的亦可,6分。)

11.(共15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套较为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形成于何时?列举史实说明。(1分)

(2)两汉时期监察制度有什么变化?(4分)

(3)北宋时期该制度又有何新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3分)

(4)明朝初年政府是怎样实行监察制度和整饬吏治的?其作用如何?(3分)

(5)综观上述制度的演变,你认为有何特点与作用?(4分)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1分)

(2)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4分)

(3)北宋在地方各州设立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原因:唐朝后期以来潘镇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统治者为防止重蹈覆辙采取这—措施。影响:使知州和通判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或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

(4)明朝初年在地方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还制定《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对官员的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其作用在于加强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3分)

(5)特点: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监察的程度越来越严密。(2分)

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2分)WWW.jAB88.CoM

12、战国时期和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试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诸方面比较这两个历史阶段的不同特征。(14分)

①政治: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奠定基础;七雄争战,人民厌恶战乱,渴望统一。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期。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对外政策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阻碍社会进步;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

②经济: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铁农具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冶铁、煮盐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中原市场形成和封建城市兴起,反映了商业的兴盛。

明清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

③思想:战国时期出现墨、儒、道、法等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仍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导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3分)

13.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许多建树。结合史实说明隋唐对魏晋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各有何作用?(15分)

①隋文帝综合汉魏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权。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和皇权,为历朝沿用。(3分)

②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前期统治者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度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4分)

③隋文帝沿袭府兵制,但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给田地,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加强关中防守力量;唐玄宗时,实行募兵制。兵制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军队,也有利于生产的发展(4分)

④隋朝沿袭北魏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制度。在此基础上,唐朝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庸不再有年龄限制;实行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税费改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4分)

问答题精选(二)

1.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得失如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又是如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你怎样评价这种渐进式的改革?

(1)变化及得失:建国初期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与人民政权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1953-1956年,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严重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6分)

(2)改革:①在农村建立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开始实行政企分开,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③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6分)

(3)评价:这种渐进式的改革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充分肯定。(2分)

2.20世纪40~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三次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12分)从克服这些困难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40年代初出现了物资极度匮乏的困难。(1分)措施: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大生产运动。(3分)

50年代初出现了物价猛涨、市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的困难。(1分)措施: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统一财经,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进行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削减国家机构经费。(3分)

60年代初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严重下滑的困难。(1分)措施: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3分)

启示: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能克服困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经济建设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按经济规律办事。(4分)

3.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怎样?(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分别说明这两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各自结果如何?(8分)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3分)

(1)举三民主义的大旗,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结果失败。(3分)

(2)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指以城市为中心,举行大城市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结果失败。(2分)“走自己的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分)

②建国后走“俄国人的路”指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结果在建国初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但后来严重滞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分)“走中国自己的路”指经过不断探索,最后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结果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工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二十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水平”。(2分)

③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不管走什么路,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3分)

4.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4分)相持阶段到来后,针对时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怎样的对策?(8分)结合史实说明结果如何。(2分)

(1)实践:积极改编军队,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理论: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中国抗战前途。

(2)对策:针对国民政府消极抗战.发动百团大战;针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提出“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针对国民政府制造皖南事变,在政治上坚决反击,在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针对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采取“三三制”、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措施巩固根据地。

(3)结果: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5.概况指出1960—1962年与1978年,中国共产党两次纠正自身错误采取的措施,并指出两次纠错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结果。(10分)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措施:第一次:1960年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4分)第二次:1978年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分)

结果:第一次:根本指导思想没有变,致使“左”倾错误发展,导致“文革”。第二次:彻底改变指导思想,清除了“左”倾错误及根源,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分)

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事业胜利的保障。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分)

6、近代史上,民主革命先行者洪仁玕、康有为、孙中山分别提出了哪些政治民主化的主张,(6分)概括他们三人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原因。(8分)

(1)主张:①洪仁玕:主张设立新闻官、投票;提倡以法治国。(2分)②康有为:主张变法图强,反对君主专制;要求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③孙中山:倡导民主共和,提出三民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2)原因:①在西方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严重之际,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2分)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2分)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分)④“西学东渐”的影响。(2分)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关于政权建设的主张有哪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政权与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的政权相比(从代表阶级、革命任务、土地政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16分)

主张: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专;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攻;③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昆主联合政府的主张,④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张。(8分)

重要变化:①由代表工农阶级转变为代表抗日的务阶层;革命任务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转变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土地政策由土地革命政策变为地主减租减息政策农民交租交息政策。(6分)

变化原因: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逐步深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从民族大义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2分)

8.新中国成立后,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先后作出了哪些论断?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作出各个论断的原因。

论断一: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分)原因: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基本结束。(2分)

论断二: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2分)原因:反右派斗争在全国展开,党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又加国际局势一度趋于紧张,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也过于严重。(2分)

论断三:“文革”结束后,党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分)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文革”结束后,展开真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9.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共产党急需解决的全局性问题主要有哪几方面?概述中共在“十三大”之前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搞好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分)

举措:进行了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彻底纠正“文革”的错误,并为一些历史冤案平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如何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1分)

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分)

③如何正确调整外交政策,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以便实行对外开放。(1分)

举措: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外交途径,以和平方式先后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2分)

10.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10分)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革命斗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分析农民的革命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有何重要地位?(3分)

农村政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积极发动农民运动,但中央主要领导并不重视。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使农民摆脱地主压迫,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革命政策。(3分)

抗战时期,为联合一切抗日力量,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继续在全国完成土地改革,但采取了与过去不同的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从而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和国家工业化的进行。(4分)

最突出的特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了旧的生产方式束缚。(2分)

地位: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依托,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革命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3分)

11.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2分)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12分)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2分)

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2.为实现政治民主化,近代各派进步政治力量做了哪些探索?你认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未能在旧中国真正建立的原因是什么?新中国建立的新型民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探索:①维新变法运动力求实行君主立宪。②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③新文化运动中彻底批判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④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专制的斗争。(4分)

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2分)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百般阻挠反对。(2分)③二千多年的专制传统影响。

内容: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村民直接选举制度。(4分)

13、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有何弱点?

(2)概述1949—1956年,中共在工业建设方面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和采取的举措。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简要回答每次调整的主要内容。

(1)弱点:(2分)①资金不足(投资少,规模小)②重工业落后③布局上集中于沿海沿江④技术力量薄弱

(2)方针、政策和举措:①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确定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党的总任务是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1分)

②建国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分)合理调整工商业,进行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1分)③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在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完成三大社会主义改造。(1分)④1956年中共“八大”上提出:尽快将中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国,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1分)

(3)调整内容:(4分)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②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问答题精选(三)

1.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简要阐述你的理由。(4分)

(2)请结合科举制度从隋唐产生和明清衰落的史实,谈谈你对其历史作用的评价。(8分)

(1)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4分)

(2)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4分)

明清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束缚

了知识分子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科技文化进步与发展,导致中国的落后。

2.(1)儒家思想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4分)

(2)宋朝时期,儒家思想有什么新发展?其主要危害是什么?(3分)

(3)针对儒家思想的弊端,明朝后期的李贽是怎样进行批判的?(2分)

(4)试列举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对后世各有什么影响。(3分)

(1)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1分)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1分)秦朝焚书坑儒,对儒家思想形成重创;(1分)西汉,董仲舒改造、发展儒家思想,确立了统治地位。(1分)

(2)宋代发展为理学,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开成新儒学。它长期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3分)

(3)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是非观。(2分)揭露道学家虚伪。(1分)

(4)黄宗羲,对晚清民主革命有一定影响;顾炎武,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他的思想闪烁革新光芒。(3分)

3.(14分我国古代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两种趋势。一是在中央,削夺相权,强化皇权;二是对地方,分权制约,集大权于中央。结合明、清有关史实,分析这两种趋势的表现及其后果。

表现:①明初统治者在中央废丞相,设立六部分理朝政,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直接控制厂卫机构,监视百官,镇压人民。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军政,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6分)

②清初,在中央,沿用明制,设内阁和六部;后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在地方,全国分设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管理地方,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6分)

结果:明、清这种趋势,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分)

4.回答:(1)战国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特点?(2)唐朝我国商业发展又呈现出哪些新特点?(3)明清时期,商业发展中出现了哪些新现象?(4)古代商业发展共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①开始出现封建城市;商业活动主要在当时的大城市中进行。②经销的不少产品是服务于社会上层的奢侈品。③广大农村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④还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经济。

(2)①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管辖非常严格,有时间和地点限制。②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在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出现了夜市。③广大农村里,包括偏远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④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城市。⑤商业城市向南方发展,扬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5分)

(3)①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品种增多。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③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⑤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5分)

(4)商业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基础上的。(3分)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3分)

5.有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过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经过每个历程的主要原因。(2)简要评述三个历程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

(1)主要原因:“睁看眼世界”——受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一批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国外历史、地理,总结失败的教训,寻找御敌的方法。“走出国门看世界”——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统治集团为挽救统治,进行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仿洋改制看世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马关之辱和瓜分狂潮,使中国人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耻辱感,先进的中国人把认识世界与变法维新结合起来。

(2)实践及结果:林则徐在广州设立译馆,编译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的作用。清政府陆续派官吏常驻外国,并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创立了一批近代的军事、民用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维新派大力宜传学习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终因戊戌政变而失败。戊戌变法在当时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6.(1)1840~1949这百余年间,关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最伟大的两大历史行动是什么?(2)这两大历史行动的历史成果是什么?(3)这两大成果各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1)①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的辛亥革命②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伟大成果: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愿望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权利,思想得到了一定的解放,民主共和观念开始被国人所重视,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中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从中共“七大”到中共“八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共分别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来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向前发展的?(14分)

(1)1945年春,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确立争取抗战胜利的总任务,并适时开展大反攻,抗战胜利。(2分)

(2)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解决,由于蒋美勾结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通过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进行争取和平民主斗争,并通过三年人民解放战争,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成立了新中国,赢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4分)

(3)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会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拟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从而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建国后,采取措施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并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4分)

(4)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会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的正确决策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4分)

8.结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内容,分析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贡献。(6分)并结合史实说明50年代初期到中期,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践七届二中全会方针的?(7分)

(1)历史贡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4分)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2分)

(2)实践情况: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2分)通过“三反”“五反”运动,教育了干部,打击了经济领域的丑恶现象;(2分)通过三大改造,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分)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通过一五计划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2分)

9.概括说明近现代史上不同政权颁布过三部宪法的时间、背景、目的、意义或影响。

名称时间背景目的意义或影响

《临时约法》

1912年春

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制度。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共同纲领》

1949年9月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为新中国成立作准备,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秋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加强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民族利益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其主要表现有哪些?(3分)

(2)抗战初期,共产党为抵抗日本侵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4分)

(3)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维护人民利益,作了哪些努力?(3分)

(4))文革结束后,结合20世纪70年代我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说明中共在工作重点和组织领导上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1)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分)

(2)①理论: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中国的抗战前途。②实践:积极改编军队,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4分)

(3)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协会议,使其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4分)

(4)20世纪70年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影响:为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分)

11.古今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国历史“两大变局”的学说。王夫之说:春秋战国时代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李鸿章说:“我朝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春秋战国“第一次大变局”的突出表现。(2分)李鸿章所说的“大变局”有何表现?(2分)(2)简要分析这两次“大变局”发生的原因。(3分)

(3)近代前期,面对当时的“大变局”,社会各主要阶级分别作出了怎样的积极反应?(3分)

(4)中共诞生后至今,为应对这种“大变局”,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斗争,试概括说明。(4分)

(1)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2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侵略中国,中国领土和主权大量丧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2分)

(2)原因:第一次主要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分)第二次主要是中国社会制度落后;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到处侵略扩张。(2分)

(3)地主阶级中魏源、林则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1分)农民阶级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斗争。(1分)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分)

(4)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

12.中共“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人民民主和法制。“八大”关于民主法制的决议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分)结合史实分析其后果。(6分)“文革”结束后,中共如何从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扫除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障碍?(6分)

没有得到很好贯彻。(1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3分)“文革”的产生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3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3分)

13.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化道探索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军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分别产生了哪些近代因素?分析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4分)

⑴近代因素:①军事: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戊戌变法加快海陆军的近代化。②经济:洋务引进机器生产,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同时,官僚、地主和商人也纷纷投资近代工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初步发展。③政治: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开展戊戌变法。④文化: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举办新式学堂,发展近代教育,传播近代科技文化;戊戌变法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8分)

⑵特点:①近代化从军事、科技开始,逐步向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处在起步阶段,近代化因素还很弱小,且带有浓厚的封建性。③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顽固势力阻碍,近代化进程缓慢、曲折。(6分)

1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有把握好和谈时机,失去了两次机会,不得不退据台湾。回答:第一次机会指的是什么?(2分)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2分)第二次机会指的是什么?(2分)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2分)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5分)

(1)第一次机会是抗战胜利后不久,经过国共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了一系列和平协议和决定,根据这些协议和决议,国民党在国家未来的政治、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失去: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破坏了所有协议和决议,并在战争中日益走向失败,统治走向崩溃。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1949年国共两党再次谈判,达成了协议草案,国民党在未来国家政治、经济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失去: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人民解放军随后发起渡江战役并向全国进军,摧毁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被迫退居台湾。

(3)两次机会的丧失使国民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丢失了大陆政权,成为依附于外国的割据势力。机会的丧失使中国继续内战,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使国家经济全面崩溃。并使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国家长期未能实现完全统一。

问答题精选(四)

1.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二者相比后者对于前者有什么发展?结合二者发生的历史背景说明其原因和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文艺复兴主要是反对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它的主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崇尚理性,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意大利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要求改变封建传统观念。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在经济上,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过渡。在政治上,处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逐渐在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和意识形态。

文对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启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和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2.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法国社会完成了初步的改造。试简要指出法国社会初步改造的表现。并分析资产阶级能够迅速完成改造的原因和条件。

表现:①政治上,先后摧毁了封建专制和君主制度,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②思想上,颁布了《人权宣言》和资产阶级宪法,否定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确立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③对外方面,反对外来干涉、镇压反革命,沉重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④经济领域,废除封建特权,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采取措施,鼓励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原因条件:①革命前,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社会矛盾激化,革命基础和形势较为成熟。②启蒙思想影响巨大,起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作用。 ③资产阶级领导力量强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具有强大的社会推动力。④巴黎是革命的中心,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⑤英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经验教训,对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

3、问题:(1)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它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2分)(2)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基本途径是什么?(4分)(3)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过程经历了哪两大阶段?(4分)(4)它的形成对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内容: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列强控制,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基本途径:①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扫除了封建割据势力和工场手工业时的落后的上层建筑,欧美诸国和日本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②殖民扩张。英、法、美等国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阶段: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扩展,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革命或改革,殖民扩张加紧进行,到十九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是带来灾难,经济上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另一方面,使中国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结合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14分)

开始出现: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3分)

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一方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间的经济联系加强;(3分)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向全球扩张,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分)

完全形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同时加紧瓜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5分)

5.结合有关史实,扼要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怎样形成的?(13分)

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早期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初步形成:①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工场时代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19世纪初期至六七十年代欧、美、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③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资本主义列强所征服,使东方从属西方。(6分)

最终确立: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成为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国,完成了工业化。②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展开瓜分世界的狂潮。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5分)

总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形成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条件下世界形成为一个整体。(2分)

6.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国内市场的三种不同途径,各举一例说明。并概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影响。

三种途径:统一战争,政治改革;移民开发。事例:①德、意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南北战争、美国国内市场扩大。②美国通过西进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③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它们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扩张,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向帝国主义过渡,成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围绕对霸权和殖民地的争夺,矛盾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造成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穷落后,民族主义兴起,爆发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向亚、非拉美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

7.(1)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有几种方式?各举例说明,并说明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8分)

(2)上述几种方式又可以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2分)(3)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式,对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何影响?(3分)

(1)资产阶级革命类,如英国,法国,原因是这些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封建专制统治,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采取了革命的方式;民族解放类,如美国,拉美,原因是阻碍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宗主国的殖民压迫,因此要推翻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进而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改革类,如俄国和日本,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统治阶级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统一类:德国和意大利,原因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四分五裂的政治形势,且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由统治阶级以武力手段统一,建立统一市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2)自下而上的方式包括革命和民族解放类,主要包括英法美三国,自上而下的包括统一和改革类,主要包括德俄意日。

(3)自下而上的方式,对落后制度冲击较大,一般形成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封建残余较少,如英法美;自上而下的方式,由于由统治阶级发动,往往保留较多封建残余,形成比较专制的政治体制,如德日俄。

8.1861年改革中的沙俄政府和美国内战中的林肯政府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请问:美、俄两国制定了怎样的土地政策?(4分),产生上述土地政策的社会原因各是什么?(4分)这些土地政策分别对两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土地政策:俄规定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是赎买。林肯政府《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上即归个人所有。

原因:俄国是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使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林肯政府则是为了摆脱困境,扭转战局而采取的顺应民意的措施。

不同影响:俄国的土地政策总体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俄国土地政策对农民进行了掠夺,造成了农民的贫困,农业经营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林肯政府的土地政策,对北方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了西部开发,推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结合史实对比分析清朝前期200年(1644年~184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诸方面与同时期的英国有何不同发展特点。(16分)

政治方面: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后,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成为腐朽落后的封建国家;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经济方面:清朝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英国在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文化方面:清朝时,儒家思想仍是封建正统思想,且统治者用大兴文字狱等措施加强思想专制;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迅速发展,以《国富论》为代表,英国确立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理论。

对外方面:清朝有效地打退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阻隔了中西的正常交往;英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到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10.清朝前期(1644—1840年)统治下的中国与同一时期的西欧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诸方面有何不同?(10分)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观察,两者的根本区别何在?(2分)这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有何影响?(2分)

政治: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康乾盛世后清朝统治走向衰落;西欧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欧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英法等国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文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由发展转为停滞,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欧洲产生近代自然科学,启蒙运动兴起(或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对外:清朝奉行闭关政策,西欧进行殖民扩张。(10分)

根本区别:当中国仍在封建末世徘徊之际,资本主义已在西欧兴起,西欧进入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2分)

影响:中国明显落后于西欧兴起的资本主义时代潮流,这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2分)

11.14—16世纪,中国与西欧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哪些不同的现象?(5分)分析出现这些不同的原因(5分)及对各自国家(或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

现象:14—16世纪的中国,封建王朝(明朝)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科举考试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儒家经典解释,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题限于八股文体,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作用,鼓励发挥人的创造力,

反对宗教神学,重视科学实验。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反映。

原因:中国明朝是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时期,思想专制是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通过八股取士

把大部分知识分子吸引到读书做官的道路,便于统治。而同时的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快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完成,资本主义的出现必然要求解放思想,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文艺复兴运动应运而生。

影响:(4分)中国的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导致中国开始逐步落后。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的产生、发展及人们思想的解放,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2、17、18世纪,英、法、美在革命期间或革命结束后,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法令及文件来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结合这些法律法令及文件的内容评价英法美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2分)

英国:1689年,资产阶级在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妥协的基础上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君主立宪制逐渐在英国确立起来。(2分)

法国: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先后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人权宣言》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否定封建专制,1791年宪法确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规定有限财产制度,违背《人权宣言》精神。雅各宾派颁布法令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出售给农民,还实行恐怖政策。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法典来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2分)

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革命成功后又颁布了“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宣扬独立、民主、自由,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1787年宪法”确立起了美国的基本制度,但没有取消奴隶制,公民权上存在各族岐视。(2分)

由此可见,英法美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而且还一起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震撼了整个世界的封建统治秩序,推动全世界走向文明、进步、发展。(3分)但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资产阶级力量强弱的限制它们都只能确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并不能建立起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如英国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作了妥协。法国选举制度有财产限制,雅各宾派统治时期形成的农村分散经营方式影响了法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明显局限。(3分)

13.概括指出19世纪初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有关重大事件和历史现象加以简要的阐释。

主要特征:进入蒸汽时代的工业资本主义。(或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阐释:①经济: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人类由手工工场时代进入蒸汽机时代,封建经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②政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日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广泛开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也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英法美等资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被资本主义列强所征服,使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4、(14分)比较美国和德、意、俄、日在19世纪中期面临的革命任务的异同。它们各采取什么手段完成任务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异同:相同点都是要扫除资本主义道路的障碍。不同点是具体任务不同,美国是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要解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遗留下的残余问题以适应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德俄意日要解决的是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6分)

手段:美国通过内战方式确立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德俄意日则是原有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完成的;德意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完成。(4分)

影响:美国发展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家,而德俄意日则保留了大量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德日且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4分)

问答题精选(五)

1.宋元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具体表现和特征,(8分)并分析形成明清时期科技停滞局面的社会原因。(4分)

主要成就:宋元时,①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②建筑技术的提高。③科

技著作《梦溪笔谈》。④郭守敬主持全国天文测量,主持编定《授时历》。特征: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著作,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

特征: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明朝中期以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在强化国家机器对全国实行有

效统治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严酷的专制政策,彻底扼杀了中国人的思想活力。对外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文化无法与世界交流,陷入了固步自封的地步。(4分)

2.概括指出明朝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8分)并分析该地区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特点: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的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手工业兴旺,出现了地区和行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活跃;城镇数量增多,大多分布在运河、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工商业各具特色。

影响:使这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自然经济,使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3.与汉朝相比较,唐朝的中外关系有了哪些发展?与唐朝相比较,清代的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唐、清两朝不同的对外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唐朝对外交往的发展: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新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鲜、日本,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种类大为增多。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

(2)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

原因:因为唐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所向往;对外交通比以前发达;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对外政策。(2分)清朝前期,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加紧对外扩张掠夺,中国也遭侵略。为保持封建经济,巩固统治,抵制西方国家,清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3分)

影响:唐朝的开放政策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2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造成了统治者的闭目塞听,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最终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3分)

4.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和亚、非、美洲联系的加强,在明末清初的中外关系以及中国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各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15分)

中外关系上,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3分)如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的台湾。(2分)

经济生活上,各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交流以及商品贸易联系加强。(2分)如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明代引进我国,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改变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主食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3分)

文化生活上,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的现象出现。(2分)如明末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把西方的先进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了突出贡献。(3分)(答《农政全书》中记载了欧洲的先进的水利技术也同样给分)

5.(11分)秦汉时期是一个重视创新的时代。结合史实说明秦汊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方面有哪些创新?并从总体上分析这对我国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政治制度:开创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秦的三公九卿制;西汉的察举制等。

经济制度:创立新经济政策和赋税制度。如秦统一度量衡、货币;汉实行编户齐民的赋税制度等。

民族关系:设置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如秦设置南海等郡县制度;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等。

对外关系: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东亚文化圈形成。如开辟丝绸之路,安敦王朝使者来华等

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使西汉出现强盛的局面。

6.(12分)16、17世纪,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结合史实简述当时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及发展的主要因素。

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分)。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粮食总产大幅度增长;用于市场交换的经济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2分)

手工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种类增多。如出现新式“纱绸机”和双色套印技术等。(2分)

⑵生产关系:明中后期,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2分)。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密,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1分)

⑶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工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

⑷赋役改革:明代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征银,清初推行地丁银制度,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2分)

7.(1)试述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2)汉、唐时期是又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3)为什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统治的政治基础?

(1)秦措施: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2)汉:实行比秦更严密的刺史制度,解决王国问题(推恩令、附益之法),发展选官制度(察举和征召),实行编齐民制度。唐措施: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制度,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3)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政治上: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奠定思想基础。

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都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前景作了规划。试从历史背景、奋斗目标、主要决策与影响几个方面比较其相同点。(14分)

历史背景:都经历了比较大的动荡,社会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前者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后者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2分)都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条件,前者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条件下召开,后者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民经济得到了初步的恢复。(2分)

奋斗目标:实现工业化,建成富强的国家。(2分)

主要决策:完成工作重心的转移。(2分)七届二中全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分)

影响: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对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前者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的准备。后者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分)

9.(1)在中国近代和现代时期,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的史实分别是什么?(2)简评两次工业化建设的成就。(3)分析两次工业化建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1)洋务运动和一五计划建设。

(2)成就: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工业、海军和新式学堂,虽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的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华的扩张。总之,洋务运动使古老的中国打开了近代化的探索之路。

一五计划—建成了一批重点工程,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重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总之,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原因:洋务运动——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阻挠破坏:在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局限于引进西方科技,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一五计划——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各行各业支援;国家进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

10.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的重大决策,扼要指出这两次决策的实践效果有何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从中应该总结出什么重要结论?

实践结果:①“八大”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三年经济困难;“文革”开始后,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被打断,国民经济损失严重。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新时期的突出特色。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原因:①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前阶级矛盾仍是国内主要矛盾;以阶级斗争为纲完全背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提出,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左”倾错误的发展。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开创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结论:①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的基础。②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才能取得重大成就。

11.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10年间,中国社会出现了怎样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引起的?在这10年间中国社会的各派政治力量作出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指出其中最先进派别并说明其先进性。

变化:198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急速向殖民地变化。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原因:这种变化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卖国投降造成的。(2分)

努力: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戍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百日维新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2分)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了义和团运动。(2分)革命派成立革命团体和政党,进行了武装反对清政府的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共和国。(2分)

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最先进。(1分)1895年,当维新派热衷于改良运动时,革命派已开始推翻清政府的斗争。革命派有政党、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有孙中山为领袖,是比较成熟的派别。(1分)

12.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5分)我国是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化的?(10分)

中国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必然转向社会主义革命。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5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会议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建国后,党和政府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肃清了反革命分子和各种旧势力;采取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完成了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任务,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1953年,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分)

13.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基本形势,(4分)对此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内外政策?(8分)

形成了什么样的趋势?(3分)

基本形势: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2分)

内外政策:对外妥协投降,出卖国家权益。如签订《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任凭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而无力抵御;与列强联合绞杀义和团,充当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等。(4分)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加重压迫和剥削人民。如镇压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革命派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等,(4分)

趋势:清政府集两大矛盾于一身,倒行逆施,成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对象,促成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加速了自身灭亡。(3分)

14、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前夕这10年,是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分析中共走向成熟的原因。(13分)

表现: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1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挽救革命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发表了一系列理论文章。这样就从实践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2分)

②克服了党内严重的机会主义和分裂主义错误,使革命转危为安。(1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2分)

③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1分)大革命失败后,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镇压,中共制订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逐步走上了联蒋抗日的道路,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2分)

原因:①及时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②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③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分)

15.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采取了哪些促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重要举措?(6分)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进行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的?(7分)

辛亥革命期间: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颁布法令法规,发展民主政治;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致力实现议会民主政治。

过渡时期:召开新政协会议,建立起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在工矿企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

16、以唐朝长安、扬州及明清南京、北京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景象。(6分)这些新景象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新景象:长安:坊、市分开,出现了繁华的商业区。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有繁华的夜市。北京和南京是当时全国性商贸城市。(6分)

发展趋势:①商品经济日趋繁荣;②城市发展逐渐由政治中心向经济、政治中心转变;③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在部分城市出现。(4分)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问答题精选(六)

1.(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次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分别是谁?(2)三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概括指出三位伟人对中国的突出贡献?(4)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

(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3分)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5分)

(3)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封建帝制,积极投身实业救国。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或答:创造性地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接轨;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运行格局;大力推行改革,使中国现代化形成开放的模式等)(5分)

(4)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分)

2.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明清时期空前强化,进入近代后走向衰落,政治民主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新中国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请回答:(1)清朝前期,清政府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2)概括指出清朝后期专制统治衰落的主要原因。(3)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从思想到社会运动再到制度变革的过程,试结合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2)主要原因:①西方列强的入侵。②人民革命和改革运动的打击。(4分)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或生产方式的变化)。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诞生(或阶级结构的变化)。⑤西学的传播和新思潮的萌发。⑥清政府的腐败。

(3)史实①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思想家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是民主化思想的最初酝酿。②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则是将思想变为制度变革的社会运动。③20世纪,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制度的变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1)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发明及其影响各是什么?

(4)16世纪中国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原因又是什么?

(5)简要分析中国在第二、第三科技革命中处于滞后状态的原因。

(1)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立在手工生产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经验的产物,通常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西方的科技与机器大生产密切相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通常上升到理论高度。

(2)封建制度建立早,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

(3)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指南针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从而使西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火药传入欧洲,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三大发明预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4)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5)中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资本主义列强对化商品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清政府政治腐朽,不重视近代科学技术和教育;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内市场狭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

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时期;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新中国建立之初,党的工作重心是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长期采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50年代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错误,修改中共“八大”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导致“左”的错误在60、70年代进一步发展。(12分)

4.(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6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哪几次重大变革?这些变革说明了什么?(6分)

(1)实践:领导城市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了正确的革命方向;1927年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已建立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井冈星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理论:毛泽东写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理;这样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的道路。

(2)①建国初—1956年;建立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③1992年十四大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市场为主要的调节手段。

说明: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方针政策。

5.《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的什么变化?简要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及社会影响。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基本趋势?

《临时约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分)原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影响:给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组织形式。(3分)原因: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经济恢复,政权得到巩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3分)影响: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分)

趋势:由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发展。(2分)

6.回答:(1)在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这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2)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此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中国是否把握住了这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分析其原因。(3)20世纪的中期开始,进行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概述新中国工业在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方面的成就与失误。(13分)

(1)状况:清朝封建经济一度繁荣,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凭借炮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外国廉价商品涌入中国,中国被卷进西方殖民体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迈出近代化第一步,民族工业有了一些发展。没有把握住机遇。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压迫,民族工业发展极其缓慢。

(3)在一五计划期间,党和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此后,由于大跃进的“左”倾冒进和“文革”的动乱,延误了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把握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促进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7.14—18世纪,西欧先后产生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两大进步思潮;19世纪中期,又出现了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大进步思朝。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7分)

(1)分别概述上述四种进步思潮的核心内容。(8)

(2)概括指出以上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8)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理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8分)

(1)核心内容:①人文主义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3分)。②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并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一套政治构想。(3分)③自由主义要求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主张自由竞争(2分)。④马克思主义要求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制度(2分)。

(2)背景: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4分)。影响: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

(3)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兴民权,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分)辛亥革命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分);新文化运动中民权、平等思想等为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3分)。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2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一大批先进青年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2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指导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最终走向光明。

8.(1)指出儒家学说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2)简述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的表现和原因。(3)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分别结合史实说明其必然性。(4)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哪些?

(1)战国时的儒家是诸子百家之一,并没受到格外重视。(1分)秦朝“焚书坑儒”,儒家学说被压制。(1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1分)

(2)表现:民主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指责儒家经典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1分)

原因:①明清处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儒家思想走向极端,封建制度弊端日益暴露。(1分)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要求个性解放、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分)

(3)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1分)必然性:①康有为出身封建家庭,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1分)②是维新变法的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1分)③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软弱。(1分)

陈独秀强烈抨击孔子。(1分)必然性:①北洋军阀袁世凯破坏民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分)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分)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1分)

(4)原因:①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1分)②发扬和改造儒家文化能够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和谐甚至国际和平。(1分)

9.西汉和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通过怎样的制度选拔官员并防止官员滥用职权的?这些制度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选拔官员:西汉发展了察举制度,(1分)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1分)隋唐时期发展了科举制度,(1分)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1分)

作用:西汉察举制: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或答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西汉的统治基础。隋唐科举制: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②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③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防止官员滥用职权:汉武帝时期在全国设立13个州,作为监察区。(1分)每州设刺史一名,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1分)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官制,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1分)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1分)

作用:西汉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分)隋唐三省六部制,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同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0.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上进行了哪些尝试?各有何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为实现民主政治又进行了哪些努力?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何贡献?

尝试: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资产阶级改良、革命运动提供条件;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条件。

努力和贡献: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1.毛泽东在1937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试结合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实践,概要论证毛泽东上述思想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10分)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不久,毛泽东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随着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和红军的不断壮大,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建立,它是中共领导的与国民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国革命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严重,国内政治局势出现了重大变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国民党营垒内部出现分化。中共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作出重大让步,最终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政策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12.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有哪些不同点?并就这两次改革结果谈谈自己的认识。

不同点:前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后者是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前者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前者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后者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前者成功,后者最终失败。(4分)

认识: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能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成败标准。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3分)

13.14~19世纪,欧洲出现了哪几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并简要分析各自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12分)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

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人们去探索、创新,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17~18世纪,启蒙运动。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主张批判神权、王权、特

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产生了极其巨大的

影响。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鼓励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

的资产阶级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3)19世纪,自由主义运动。核心思想是自由主义,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展开了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问答题精选(七)

1.19世纪初期和末期,英、美两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这与它们在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法治社会有着一定的关系。试比较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1787年宪法影响两国政治与经济的异同点(15分)

相同点:都从法律上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4分)都是政治势力相妥协的产物,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是大、小州之间以及蓄奴州与非蓄奴州之间的妥协。(3分)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1分)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政治体制,保障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3分)

不同点:确立的政治体制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境地。美国为民主共和制,《1787年宪法》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显体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特点。(4分)

2.举例说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3分)简要概括这次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影响。(11分)

基本特点: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紧密,在能源、机器(或交通)、信息领域取得突破,迅速用于工业生产。(4分)

前提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相继确立和发展为科技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2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殖民掠夺的不断加剧为科技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需求。(3分)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积累了经验。(1分)

重要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使资本和生产日益集中,产生垄断,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帝国主义。(4分)(如回答: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更加成熟;或使落后国家日益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可以各给1分)

3、19世纪中期与19世纪末,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发展。试分析这两个时期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13分)

(1)第一次的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商品需求;殖民掠夺与贸易还为英国积累了资金;圈地运动导致雇佣劳动力增加;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技术发展,为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创造了技术条件。(3分)

(2)第二次的原因:19世纪60、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与改革进一步开拓或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加紧殖民扩张,亚非拉许多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为了争夺世界市场的优势,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发明创造,并迅速应用于生产,促进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3分)

(3)第一次的影响:第一,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第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生产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促进俄德意日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销售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分)

(4)第二次的影响:第一,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第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与资本投资市场,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并最终确立。(4分)

4.一位法国史学家曾经说过:法国的旧制度是在大革命时被摧毁的,而真正意

义上的法国新的社会生活则是在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来的。据此回答:

(1)大革命时期,法国的封建制度是怎样一步步被摧毁的?(10分)

(2)拿破仑时代哪些措施建立了法国真正意义上的新的社会生活?(5分)

(1)①君主立宪派当政时,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等废除了封建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4分)

②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国王,吉伦特派统治时,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3分)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通过土地法令等,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彻底废除了法国的封建制度。(3分)

(2)拿破仑统治期间,采取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颁布了《民法典》及其他几部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5分)

5.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两大地区的经济、政治的总体发展趋势各有什么特点?造成其经济发展不同点的根源是什么?(不要逐国罗列文实,要求概括归纳)

①欧洲:经济:a.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德国较快,英法相对缓慢。c.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加。政治:a.德、法、英等国向帝自主义过渡,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政党政治得以完善,国家机器加强。b.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尖锐,形成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争夺巴尔干的斗争

②亚洲:经济:a.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的场所。b.主要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但受到阻碍。只有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a.除日本外,主要国家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b亚洲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高潮,标志着亚洲的觉醒。c.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③原因;a.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普遍确立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与影响,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b.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及西方国家加紧侵略严重阻碍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使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6.分别说明19世纪前期、中期、后期法国与德意志的矛盾,分析各时期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19世纪前期:德意志参与组织反法联军和反法同明,拿破仑一度征服了德意

志地区。原因:欧洲封建君主势力为维护秩序干涉法国革命,欧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影响:拿破仑战争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播到德意志地区,同时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19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阻挠德意志的统一,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原因:法国为了争夺欧洲霸权与德意志完成国家统一之间的矛盾。影响:德意志统一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格局,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德法之间的矛盾。

19世纪后期: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中心环节之一。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法国力图复仇,重建欧洲大陆霸主地位,德国要遏制法国东山再起。影响:影响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7、一位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宏观上看18世纪到19世纪末的美国,可以说美国的历史起源于两场战争。请回答:他说的是哪两场战争?第二场战争的原因有哪些?与第一场战争相比,第二场战争有哪几个突出特点?概述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影响。

两场战争: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或内战)(2分)

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2分),领土扩张的西进运动加剧了这一矛盾(1分),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1分)

突出特点:战争对象不同,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南北战争是美国的内战;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民族独立,后者是维护国家统一;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不同:前者北美人民处于劣势,后者北方资本主义处于优势(3分)。

影响:两次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殖民统治、奴隶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在19世纪后半期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

8、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8分)以英德为例,说明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6分)

历史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英法美俄德意日等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美内战胜利,德意统一,俄日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亚非拉侵略加剧,开辟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8分)

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本。

重大影响:①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提高,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大调整,垄断组织产生,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②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③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德国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英德矛盾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最终促成一战的爆发。

9.①人类社会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1分)

②试以英、法、美三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例,简述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过程。(6分)

③试以英、法、美三国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为例,从是否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对三国的做法作简要评价。(6分)

开端:新航路的开辟。(1分)

英国: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法国:大革命中,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了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拿破仑先后颁布《民法典》等多部法典,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6分)

评价:英国:“圈地运动”,它不仅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且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大生产。法国:把没收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的土地政策,造成小农经济大量存在,阻碍法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或造成农业生产发展技术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美国:《宅地法》的颁布不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而且有利于资本主义机械化大农场经济的发展。

10.(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开始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试用欧美这一时期经济方面的变化予以概括说明。(2分)

(2)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分析呈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3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各是什么?(4分)分析出现这种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2分)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手工工场)确立、发展;工业革命开始。(2分)

(2)特征: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战胜自然经济并确立了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通过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3分)

(3)趋势: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不平衡性加强。(2分)亚洲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国家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的场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受到阻碍。(2分)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普遍确立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亚洲国家的封建落后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2分)

11.(15分)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打破了旧有的经济力量对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依托史实分别列举出此时的欧洲、美洲崛起的新大国。(4分)

(2)试分析两国的崛起具有哪些共同因素?(6分)

(3)两国崛起后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你认为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1)崛起大国:欧洲德国,工业飞速发展,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分)美洲美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2分)

(2)共同原因:都经历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2分)德国完成了统一,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迅速崛起。(1分)美国经过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扫除了障碍,也实现了国内市场的统一,经济发展迅速。(1分)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

(3)影响:对外政策上有相似之处,两国都谋求重新瓜分世界,如美国挑起美西战争,英德矛盾激化。(3分)共同参与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及拉丁美洲国家等。(2分)

12.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经历了一个跳跃式的、加速度的发展过程。1500年后的16、17世纪其雏形已经显现,在19世纪中后期的短时间内初步形成,后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短的时间内最终形成。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雏形显现”、“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历史条件。(13分)

(1)雏形显现: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时代的开始,引起了商业革命,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4分)

(2)初步形成: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世界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

展。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轮船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6分)

(3)最终形成: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各帝国主义国

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

13、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概述其在唐、宋、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反映的主要时代特征。(13分)

(1)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2)北宋发展:实行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减少考试科目,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3)明朝僵化:实行八股取士。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封建社会的衰落。

(4)清朝:科举制度遭到强烈反对,最终被废除。反映了封建社会与封建制度的衰败。

14.两汉时期在探索自然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出现了以王充和董仲舒为代表的两种观点,简要指出这两种观点的主要内容。在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上,战国时期有怎样的观点?结合战国至隋唐时期利用自然的史实简要分析这一观点,指出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带来的影响以及启示。

(1)东汉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4分)

(2)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2分)如都江堰的修建,化水害为水利,大运河的开凿,加强南北的联系,这都造福人类。(2分)但是秦汉时期关中地区过度开垦,使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随唐时期江南地区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了不利影响。(2分)

(3)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问答题精选(八)

1.二战结束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机遇?(4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与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不同状况与结局?(8分)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教训?(2分)

面临的机遇:二战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亚洲各国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4分)

不同状况和结局:60年代起,韩国、新加坡把握机遇,先是引进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后适时调整经济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到七八十年代,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并实现了工业化。(5分)

中国经济发展由于受左倾错误以及十年文革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3分)

历史教训:只有利用一切机遇发展经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并实行开放政策,才能增强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2分)

2.分析二战后欧洲和亚洲(除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通过比较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同特点:经济发展基础不同:西欧基础好,起点高;亚洲国家大多在二战后实现民族独立,长期受到西方控制和掠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普遍较快;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如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末中国经济开始快速增长,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亚洲国家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密集型产业,或利用本国资源优势,发展石油产业;西欧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经济发展科技含量高。

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同:西欧国家利用马歇尔经济援助,亚洲国家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

经济发展影响不同:西欧经济发展冲击美国霸主地位,亚洲经济发展增强第三世界力量。

启示:①经济基础不同的国家可以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本国经济;②加强对外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③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3.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这些矛盾的发展变化是如何推动两极格局解体的?在两极格局下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基本矛盾及推动两极格局解体:美苏矛盾(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矛盾):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拖垮了苏联经济,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矛盾: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12分)

原因: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战争狂人受到应有的惩罚;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和平;联合国对抑制战争爆发、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三世界的兴起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4分)

4.指出20世纪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14分)

有利的国际环境:①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局势相对稳定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③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

不利因素:①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2分)②韩国: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2分)

共同原因: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5分)

成就:到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2分)

5.简述二战结束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主要条件?(4分)并指出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以及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主要条件:西欧各国原有经济技术基础雄厚;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科技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西欧国家大力发展高新科技;社会稳定,国际环境良好;美国马歇尔计划提供了大力援助。

主要目的: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资本、人力、商品、技术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并在与美国、日本竞争中取得优势。(3分)

影响:欧共体成立后,70年代以来,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不愿意像过去那样受美国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与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6.概括指出二战前夕有哪些阻止世界大战爆发的有利因素?结果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7分)二战后至今,又存在哪些可能引发世界大战的危险因素?最终又为什么能够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中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6分)

有利因素:苏联及各国共产党反对法西斯侵略;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相结合,特别是中国、朝鲜、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3分)

原因: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各国反法西斯斗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苏联实行中立自保政策;法西斯所在国的人民革命力量,未能充分发动组织起来进行反战斗争;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侵略势力嚣张,并采取欺骗世界舆论、闪电战、各国击破等手段取得战争初期胜利,进而扩大战争。(4分)

危险因素:美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霸斗争,相互争夺,展开军备竞赛,有时直接对抗。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某些局部战争、地区战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如朝鲜战争;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扩张,先后发生四十多次战争。如海湾战争、南斯拉夫内战。(2分)

原因:世界人民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倍加珍惜和平,各国反战力量很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美苏争霸在核威慑条件下,核大国谁也不敢动用原子弹,形成相互遏制。(2分)

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不能重演;所有国家应以和平共处原则发展外交关系;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各国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2分)

7、简述一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在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14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已经不仅仅以欧洲为核心。(2分)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遭受沉重打击和削弱,美国的实力得到加强,美国企图攫取世界领导权。英国和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西欧尚能与美国抗衡。(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很长时间内,西欧只能听命于美国。(2分)

原因: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在美苏势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3分)

(3)20世纪60、70年代,改变了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西欧成为促进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2分)

原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许多领域上超过美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强,欧洲共同体成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3分)

8.⑴“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及实施的效果。(7分)⑵美国曾想借“马歇尔计划”以达到其在经济上控制西欧的目的,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事与愿违”反映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5分)

⑴背景: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②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③二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成为战后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东欧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3分)

效果:①美国:借“马歇尔计划”大力拓展世界市场,美国经济在战后迅速发展。

②西欧:战后,西欧各国密切同美国的联系,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③在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独霸,欧、日依附的格局。④东、西欧“冷战”对峙,形势紧张。(3分,答对其中三点即给3分)

⑵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平衡。②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③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共体的形成,在政治上不愿像过去一样受美国控制。④美国独霸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3分,答对其中三点即给3分)

趋势:从美国独霸到美、欧、日三足鼎立再到九十年代出现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9.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大大加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2)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呼声。假如你是一名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员,试述你的理由并对你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此,你认为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

(1)表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苏联建成完整的经济体系。

特征: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经济圈,其中以资本主义经济圈为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危机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世界市场争夺激烈,法西斯国家运用军事手段为本国抢占世界市场。

(2)原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全球化带来利益的不均衡性,将加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评价: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不能通过反对而制止。因此,要把握机遇,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利用一切因素最大程度地改变不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3)利用WTO成员身份,积极争取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减少不利因素;运用国际惯例,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依据经济发展趋势,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营建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有哪些?结果怎样?有何影响?(10分)

一战前:焦点:突尼斯、欧洲大陆霸权问题、世界海上霸权问题、巴尔干问题、军备问题(2分)结果:帝国主义国家阶级斗争又勾结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最终爆发了一战(I分)影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英法意削弱);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2分)

一战后:焦点:处理战败国问题、国际联盟、苏俄、远东及中国、海军军备(2分)结果: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分)影响:帝国主义矛盾相对缓和,有利于世界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中得到恢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世界进步,有利于进步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大国相互牵制,可以避免社会混乱,有利于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但和平中又隐藏着新的危机,预防危机、防止危机、警惕危机一刻不能放松(2分)

11.19世纪70年代后的40年和20世纪50年代后的20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个飞速发展时期,分析这两个时期飞速发展的历史条件,指出其共同特点。(14分)

19世纪70年代:

①法、德、美、俄等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迅速结合,奠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技术基础。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相对和平时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④垄断组织以更大适应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

①美国资本的援助使西方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为50年代后高速发展奠基。

②科技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广泛应用推动发展。

③二战后,局部战争不断,但世界基本保持和平环境,资本主义各国把恢复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以空前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为科技革命和生产发展创造条件。

共同特点:科学技术和生产关系的适当调整大大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1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2分)

(2)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其典型代表是哪几个国家?(4分)

(3)二战后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1)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1分)。各地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1分)

(2)七八十年代,这些地区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一跃实现了工业化。(2分)韩国、新加坡(2分)

(3)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2分)原因:70年代以后,西亚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的石油产业,开始充分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2分)团结发展中国家中的广大产油国,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入;(1分)努力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1分)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自给率;(1分)逐步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1分)

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1)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政治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同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哪些重大变化?(3)中国社会的经济变化与世界的发展有何内在联系?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1)经济上: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一系列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2分)

(2)经济上:①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②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政治上: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社会半殖半封程度进一步加深。

(3)联 系: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理 解: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分)

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2分)其中,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与“一战”前相比有何变化?(2分)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及表现。(8分)

基本矛盾: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2分)

变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由“一战”前的英、德矛盾转化为英、美矛盾。(2分)

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本性。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战后被宰割;英国在大战中损失惨重,战后工商业衰退,但仍企图继续扩大殖民地,保护海上霸权;美国利用“一战”大发横财,战后掌握世界经济霸权,英、美矛盾成为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4分)

表现:英、美是操纵巴黎和会的大国,在会上矛盾重重;美国企图利用国联控制别国,但国联被英、法所操纵。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这一切表明,英、美矛盾成为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4分)

15.(1)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法西斯势力也是恐怖主义。(3)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几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来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重建国际和平?(4)二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处理德、日法西斯的共同点有哪些?

(1)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2)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南京大屠杀;日军对中国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等等

(3)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

(4)成立国际法庭,对德日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对德日实行军事占领;对德日进行民主化建设。

问答题精选(九)

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性质是什么?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果有何差异?指出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13分)

都是地主阶级的改革(1分)。

商鞅变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封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奴隶制的矛盾(2分)。变法的结果确立了封建制,废除了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1分),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1分)。

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国家与部分地主阶级的矛盾,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问题(2分)。变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1分),但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1分)。

根本原因:商鞅变法是先进的封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改变不适应的奴隶制上层建筑,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而王安石变法是调整地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封建国家与大地主间利益分配问题。当变法过多地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时,变法必然要失败(2分)。

2.农民的富裕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过渡时期:1950一1952年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大规模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6年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个体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开发了一条新路。

3.(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农本”思想的形成时期。试以商鞅变法为例,简要概括“农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4分)

(2)2005年中央要求按“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意见中“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在中国古代也时有运用。试以唐朝为例说明其运用情况。(3分)

(3)明末清初,中国农业生产商品化达到较高水平,试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在社会经济方面有哪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因素。(4分)这些因素在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上产生哪些影响?(2分)

(1)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这种主张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建经济的客观要

求,增强了秦国实力。

(2)唐朝实施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唐初轻徭薄赋,唐中期的两税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唐朝的“庸”废除了年龄限制,有利于保证农时(3分)

(3)因素:赋税纳银(一条鞭法,地丁银);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兴起也刺激了农产品的商品化。(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1分)对价值观念的影响:从重农抑商向农工商皆本转变。(1分)

4、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各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点: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垄断,以私人垄断为主,垄断资本开始渗透到社会经济各部门并影响到政治生活。(2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2分)

(2)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纷纷加强国家干预。美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德、日把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2分)原因:30年代大危机迫使各国加强国家职能以求出路,但各国国情差异导致了其不同的经济体制。(2分)

(3)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加强国家干预进入国家垄断阶段。(2分)原因:各国经济严重困难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是加强干预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分)

5.有的史学家认为,德意志民族在20世纪所走过的是一条“冒险,失败、分裂、崛起、统一”的曲折道路。请简要指出德国两次走上冒险道路的共同原因,在两次冒险失败后,战胜国对德国在主权、领土、军事方面的处置有何不同?据德国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略谈你的认识。

共同原因:①都是当时的经济强国;②对内实行了专制独裁统治;③对外推行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④极端的民族主义。(4分)

对德国处置的不同:①主权方面:一战后,德国仍是一个主权国家;二战后,德国丧失了主权,全面接受占领国的管制。②领土方面:一战后,规定萨尔煤矿由国联代管15年,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二战后,美、英、法、苏四国把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划为四个占领区,分别进行占领,后又导致了德国的分裂。③军事方面:一战后,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等;二战后,完全解除了德国全部武装,使之完全非军事化。(6分)

认识:①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只有国家统一,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再强大的国家,只要以全世界人民为敌,发动非正义的战争,也难逃失败的命运,甚至导致国家的分裂和灭亡。③只有彻底根除军国主义,才能维护世界的长期和平与稳定。(以上只要答出两点即给3分)

6.试结合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三个方面的有关史实,说明新中国是怎样成功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①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通过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形成了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此后,国家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5分)

②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基本政治制度。(5分)

③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已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3分)

7、试从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格局、政治格局演变三方面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在战后初期、70年代初期、80年代这三个时期的发展状况。(12分)

二战初期,欧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削弱,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1分)形成美国独霸、欧日依附的经济格局(1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1分)

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尤为迅速,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放缓(2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开始形成美殴日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2分)冲击着两极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80年代末以来,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加快,美国经济复苏(1分)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出现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1分)加极了世界的多极化(1分)

8.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机遇,试结合有关史实说明这三次机遇出现的过程及最终命运,并从中谈谈你的认识。

第一次是在推翻清王朝之后。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胜利果实,并逐步恢复封建帝制。他死后北洋军阀继续实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4分)

第二次是在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之后。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使全国革命形势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但是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4分)

第三次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会议上联合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蒋在美帝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并压制解散民主党派,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底破灭。(4分)

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经济政治力量大,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建立。(2分)

9.(1)清朝后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弱国地位是怎样形成的?(3分)

(2)请用史实说明,我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地位有何不同?(8分)

(3)结合史实,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地位的发展趋势。(6分)

(1)原因: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2)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国际地位没有提高。(4分)

二战后:联合国的创始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分)

(3)趋势;提高。(2分)建国初期史实: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参加了万隆会议并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等。(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实: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参与多个国际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

10.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

出现了新的现象,使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进入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这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6分)

(2)这时期出现的“经济新现象”指的是什么?其突出标志是什么?(4分)

(3)与同时期的西欧相比,这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相对迟滞。造成这种局面主

要原因是什么?(3分)

(1)农业生产发展:引进和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得到扩广,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手工业进入鼎盛:工具革新、技术提高、分工细密、规模扩大。商业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城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较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2)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分)

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2分)

(3)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束缚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3分)

11.(1)西汉时期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选官制度?(2分)

(2)到了东汉,这种选官制度的主要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3分)

(3)隋朝时,科举制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唐朝则对科举制予以继承和完善,并形成定制。你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有何评价?(4分)

(4)明朝的科举制有何严重局限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局限性说明了什么?(2分)

(1)察举(或选举),即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2)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

(3)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或特权阶层世代相袭为官)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地主。扩大了官吏来源,使庶族地主知识分子也能通过科举参与政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为一体,提高了各级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人、用人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总之,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对其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应予以肯定。

(4)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这说明: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封建专制极端加强。

12.隋唐、明清(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有何异同?(6分)农业发展的相同条件有哪些?(3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哪些问题值得今天引以为鉴?(2分)

特点:相同点:①粮食产量大幅提高;②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2分)不同点:隋唐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耕地面积的扩大,水利的兴修和工具的改进,南方开始成为经济重心;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作物种类的增多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更加稳固。(4分)

相同条件: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③农业生产技术提高。(3分)

问题:①开发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②人口的过度增长影响经济的发展。(2分)

13.新中国的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那些任务?中共采取哪些措施?

历史条件:⑴.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⑵.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⑶.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⑷.全国人民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⑸.新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任务: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这三大任务,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

措施:⑴.政治上:

①.召开新政协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②.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③.进行抗美援朝。使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⑤.展开镇反运动。取缔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使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安定;

⑥.开展“三五反”运动。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打退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进攻,在工商业中进行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⑵.经济上: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全国物价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人民信任;统一财经,将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初步确立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⑶.外交上:

①.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②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国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国际事务;(如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政策。

14.建国以来,中共制定过哪三条经济建设路线?每一条路线制定的主要背景、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⑴.三条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⑵.背景、核心内容、结果: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

背景: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共于1953年制定该路线。

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实施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适应形势,中共制定该路线;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结果:总路线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十三大提出此路线;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结果: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⑶.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变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问答题精选(十)

1.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它对明清时期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特点:①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成因: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生产关系调整(更名亩,一条鞭法、地丁银等)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影响:经济上,冲击自然经济,加速农产品商品化,加速城市化进程,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政治上,冲击封建统治,反映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思想文化上,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和市民文学的兴起。

2、结合史实概括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前期)赋税制度和商业贸易活动的变化的特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赋税特点:①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②征收实物变为征收银两。如:唐初的租庸调制和唐中期的两税法;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和清初实行“摊丁入亩”

商业特点:商业活动的时间和范围、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城市和运输均超过了隋唐时期。如:隋唐的商业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明清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贸易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商业化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增多;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消极影响:①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③延缓了封建社会的瓦解;④使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不能发展。

3.(1)在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思想是什么?

(2)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

(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是怎样体现“人民性与民主性”精神的?

(4)我国封建社会中,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5)简述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和法制建设成就。

(1)儒家:孔子倡导“仁”;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2分)道家:老子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庄子鄙视富贵利禄。(2分)

(2)结束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段共和国;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

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大大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

(3)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进行企业的民主改革;建立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国家建立户籍制度,对农民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5)成就:①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②秦朝建立后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③明太祖统治期间,制定了《大明律》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④明末明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4、(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中国与法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潮和对外政策方面有哪些主要差别?

(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中交往中,法国对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加以说明。

差别:政治上: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落后的封建专制大国;法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大国。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思潮方面中国封建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对外政策上: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法国对外积极推行殖民主义,争夺霸权。(8分)。

影响:法国与其他列强一道以多种形式侵略中国(如参加八国联军),(1分)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法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1分)如《人权宣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知识界传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一批批中国青年赴法留学;等等。(2分)

5.(1)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有哪些?它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2)简要概括指出,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5分)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试简要地概括说明其主要表现。(6分)

(4)结合相关知识指出,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有哪些?(3分)

(1)背景: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影响:为欧洲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或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革命斗争。等等(5分)

(2)核心内容及历史地位:《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主权为核心内容,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使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人权宣言》以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君主专制为核心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5分)

(3)原则及说明:中央集权原则,如: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分权制衡原则,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如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6分)

(4)作用:从政治体制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调节和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3分)

6、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东欧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改革。试结合各自的社会背景简要归纳其内容。(10分)两种改革的后果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4分)

背景和内容:(1)西欧: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经济困难,百废待兴。(2分)各国的改革在经济上集中表现为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通过推行国有化等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2分)政治上普遍推行社会改革,建立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2分)

(2)东欧:二战后各国沿用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一系列弊端。(2分)各国改革在经济上表现为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中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扩大地方自主权;(2分)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清除个人崇拜。(2分)

后果:西欧:经济出现飞速发展的繁荣局面,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东欧:没有完全突破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成效不大,政治经济危机加剧,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初期、20世纪60~80年代、90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对比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概述各个时期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13分)

二战后,西欧国家力量普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1分)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东欧、亚洲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前苏联迅速恢复,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1分)突出特点:帝国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

60~80年代,西欧、日本迅速发展,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1分)前苏联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中苏关系恶化,两大阵营不复存在。(1分)突出特点:美苏争霸,互有得失。(2分)

90年代: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俄罗斯、日本、西欧等都比较强大,具备发展潜力。(3分)突出特点: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地区冲突加剧。(2分)

8.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欧关系的主要特点,(3分)并简述中欧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②近代中欧关系主要呈现出怎样的特征?(1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欧关系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④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与改善,体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怎样的发展与变化?

①特点:时间早;以间接交往为主;以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主;主要是中国的文化影响了欧洲)或中华文明占主导地位。(3分)影响:中国丝绸等传人欧洲,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有利于摧毁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的兴起。(2分)

②特征: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1分)影响: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使中国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西方科技及政治思想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分)

③特征:中国和西欧“冷战”对抗;和东欧加强团结与合作,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2分)

原因: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分)

④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政策,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等等(3分)

9、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条道路是如何通过党的方针政策逐步确立下来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重大成就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条件:国内:十年“文革”结束,左倾错误得到初步纠正;对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国际: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建设为我们提供借鉴;美苏争霸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探索:(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十二大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提出了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6)十六大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等,

依据: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10.(1)概括指出20世纪50、60年代中美苏三国的相互关系。

(2)70年代中美苏三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3)根据以上变化,你认为决定国际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1)50年代,斯大林在位时中苏友好,苏联从物力、人力、科技等方面给中国以巨大援助,并积极同中国建交,从而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孤立中国的企图;赫鲁晓夫上台后,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如苏联撤走在华专家,撕毁几百个协议和合同,还增兵边界,威胁中国安全。

美国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敌视态度,并采取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禁运等措施,企图加以扼杀,因而中美对抗,如中国抗美援朝等。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走向争霸,但优势在美国方面,如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美苏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中苏关系继续恶化;中美建交。

原因:苏联对内压缩消费,扩大积累,加速重工业发展,对外加紧经济掠夺,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美国受危机冲击、侵越战争挫折、欧共体和日本同其争夺世界市场并占居优势等,使经济增长缓慢,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中国受到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与第三世界国家一起开展反霸斗争。

影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3)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11.抗日战争时期与国共政权对峙时期相比,中共的方针、政策有哪些方面作了调整?分析原因、作用。

对国民党政策: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中共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0年代起,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只有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调整政策,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国共合作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政权建设:国共政权对峙时期,中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形成国共政权对峙;抗日战争时期,放弃苏维埃名称,改为边区政府,采取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土地政策:国共政权对峙时期,开展土地革命,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团结了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有利于抗战;

军事方面:国共政权对峙时期,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抗击国民党反革命围剿;抗战时期,中共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12.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八大,是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三次重要会议。试从会议召开的时机、中心内容方面概括相同之处,并予以说明。这三次会议在指导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异同?并予以说明。

⑴.都召开于历史重大转折到来之前。七大在抗战胜利前夕;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八大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前夕;

⑵.都正确地分析、预见了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的新情况。七大指出中国将面临两个前途的斗争;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到城市;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将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⑶.都为新的历史阶段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任务。七大提出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八大提出集中力量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国家;

⑷.都具有从理论上探索在新的历史阶段指导革命或建设实践的历史作用,但八大的探索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几乎未能发挥。七大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指导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八大的探索难以付诸实践。

13.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

(2)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成就主要有哪些?

(1)①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②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①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③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20世纪的最初20年和最后20年,中国在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过程中均出现了重大的进步。

(1)请以史实说明,这两个时期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各有哪些表现?

(2)最后20年中,中国的现代化与最初20年相比,起点和目标有何不同?

(3)最后20年中,工业化进程中,在管理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原则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近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近代化,政治上必须清除的主要反动势力是什么?

(5)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20世纪最初20年:

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出现了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有较大的发展;

③.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基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20世纪最后20年:

①.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一步完善;

②.经济方面:中国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③.思想方面:全党和全国人民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空前解放,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

(2)不同:①.前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近代化,后者是在中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②.前者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后者的目标是建设富强的中国;

(3)变化:①.管理体制:由强调国家的直接管理,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强调国家的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所有制:由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

③.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和政策共存的体制

(4)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代表的三座大山。

(5)原因:①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②中共实事求是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中国正确的外交优化了经济建设的环境;④重视科技教育。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延伸阅读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迈奔放、阴郁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达飘逸。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4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小试牛刀▽
【例1◇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例2◇2009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例3◇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例4◇2009年海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例5◇20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2010年高考21种简答题答题思路分析


2010年高考21种简答题答题思路分析

1.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答: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冰雪等。

(4)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0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②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4.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5.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大气环流因素——决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②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③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④海陆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⑤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6.怎样分析理解不同海区盐度的差异成因?

(1)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在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洋流的影响和径流稀释作用。

影响因素影响

气候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海区的封闭度影响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

7.怎样分析赤潮成因?

(1)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于形成赤潮)

(2)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海洋,过度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8.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

(1)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2)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3)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4)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9.农业区位分析的答题思路:

10.工业区位分析:

①资源——工业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什么原料,适宜发展什么工业。

②水源——靠近水源地,以便提供充足的工业用水(还可获得廉价的水运)。

③地形——选择在较平坦开阔的地形区内,发展前景广阔。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

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④交通——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职工的上下班。

⑤环境——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⑥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⑦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⑧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11.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12.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13.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如:(1)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14.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15.开凿隧道问题:

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16.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17.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18.区域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答题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19.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20.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21.分析河流内河航运价值的思路: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因素。

关于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

流域内经济越发达,客货运输的需求越大,航运也就越发达。分析思路如下: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法透视


高考地理简答题解法透视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马莉莉

近年地理高考试题中简答题所占分值较大,成为考生失分的"重灾区"。简答题是一种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将问题的正确结论和思维过程写出来的题型。高考试题突出对考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简答题以考查知识灵活、能力综合、难度较大、区分度明显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如何提升考生解答简答题的能力,提高地理高考成绩,我们应加强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一、答题思路

不同类型的简答题有不同的答题思路,下面就几种常见题型谈谈答题思路:

1.理论解释型

要想答好理论解释型简答题,关键是要根据题意找准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相关的地理理论。①仔细审题,找准切入点;②回归教材,选准落脚点;③因地而异,答准关键点。

【例1】(2004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第32题)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
一.高考(论坛)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地疾苦
4.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
1.羁旅思乡之情
2.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边塞思乡之情
4.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感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二.五种种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答题步骤:
①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答题步骤:
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③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
2.答题步骤:
①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
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②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①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
(四)炼字型:
1.提问方式: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给出一字,是否同意。
2.答题步骤:
①解释此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翻译此句(忠于原文,语言优美)。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①同意。“看”在诗中是指回望。
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然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五)诗眼型:
1.提问方式:关键;不能删掉的词。
2.答题步骤:
①解释词义。
②点名中心。
③是全诗的关键。(位于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一“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②这种相思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启下。
③是全诗的关键。
三、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