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高中经济生活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时教案总第18课时课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魏晋南北朝农业、手工业、商业与社会生活概况;分析其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北朝经济特点;江南农业的开发。难点:经济重心南移。

备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这样的政治局面深刻影响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过程: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南北朝社会经济特点(按课本):

1.南快北慢: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缓慢。

2.士寺重要: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3.商业落后: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4.交流加强: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一.江南农业的开发

1.表现(概况):

(1)地域广(江东——长江流域——岭南闽江);(2)品种多、产量高;

(3)不平衡(三吴地区、洞庭湖、鄱阳湖、成都平原)。

“不平衡”主要是地区差异明显:发展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两湖一平”重产粮。(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三郡,即苏南和浙江绍兴一带)

2.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3.原因:

(1)北民南迁(劳动力、工具、技术);

(2)民族融合(民族条件);

(3)政策重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统治政策);

(4)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政治前提);

(5)江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及其成因(在课本基础上更为细化)

(1)江南经济开发,经济中心开←←南方相对安定与北民南迁。

(2)北方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反复破坏与恢复←←北方战乱频繁。

(3)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士族制度盛行。

(4)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佛教盛行。

(5)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大融合。

(6)商品经济水平低←←农民奴婢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归纳:南北朝时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三股强劲的推动力)

(1)局部统一实现(黄河流域四次统一);

(2)民族融合加强(孝文帝改革);

(3)南方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联系加强。

第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二.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

1.特点:

(1)行业:农耕缩小,畜牧扩展。

(2)生态:因过渡开垦导致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

2.表现:

技术进步(翻车、犁耕);兴修水利(曹魏、北魏);开发边疆(河西、辽东)。

三.手工业的发展

1.特点:门类一致;品种丰富;产量增加;技术进步。WWW.jAb88.cOm

2.概况:

(1)纺织:魏织造机构;吴八辈之蚕;蜀锦。

(2)冶炼:相州军刀;百炼钢;灌钢法。

(3)能源:南北朝开始用石油、天然气。

(4)制瓷:白瓷产生,为制瓷业开辟广阔前景。

(5)造纸: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洛、长、建、扬是中心。

四.商业的发展

1.总体:有破坏有恢复。

2.北方:有所恢复(战乱多)。

3.南方:相对活跃(战乱少)。

五.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民族交融,胡汉互化

南方主食稻米;北方盛行面食;蜀汉发明了馒头,北魏人已会炸油饼,胡饼成为内地人喜食之物;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南方流行穿屐(木底鞋)和芒屩(草鞋);北方多兴穿靴。难点解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渐进过程:

(1)西晋末年南方经济上升;(2)东晋南朝时打下经济;

(3)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4)五代十国时继续南移;

(5)南宋时南移完成。

2.有利因素:

(1)社会环境;(2)劳动力与技术;(3)政策因素;

(4)都城迁移;(5)自然条件。(2007江苏历史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始的主要因素不包括D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008重庆文综17)李白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最早出现于C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2009年江苏历史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C

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

录第页

相关阅读

高考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考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复习》,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2、江南农业开发的时间、范围、特点、影响和原因;

3、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的特点和表现(翻车、开发边疆地区的时间、地区);

4、丝织业、冶炼业、制瓷业(白瓷)、造纸业(影响和中心)发展的表现。

①迅速开发,发展相对缓慢

②经济和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③发展水平较低

④各民族加强

开发的地区从扩展到整个,进而波及与。

江南土地;技术进步;兴修较多;品种增多,的产量也大有提高。

特点:各地发展,地区最发达,、流域和也是重要产粮区。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他们共同开发南方,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北方粟麦等作物南移

影响:使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打下了基础。

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内迁有所扩展,有所缓解。

特点北方农业,但总体上还是在。

马钧改进了,用于农业灌溉

研制了推广了、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表现西北嘉峪关采用或耕作方式

、后传到南方

兴修了。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开发了。十六国北朝时和地区的开发,取得可喜成就

特点:品种更,产量,有所进步。

曹魏在纺织业中心,等地设有专门的机构。

吴国培育出“”,缫丝质量很高

蜀汉所产,遐迩闻名,行销

冶铁业:冶炼技术有了进步。北魏以制造军刀著称。相当成熟,又发明了。

南方盛产,器皿形制美观。后来,青瓷制作技术传到

北方创制出。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纸张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

纸的大增,逐渐代替简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

北方的、,南方的、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城市遭到破坏,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

北魏以后,商品经济有所恢复。,

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试分析我国封建社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过程、特点和原因.并进一步阐述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试举一例说明之(请综合运用你的历史、地理、政治三门学科的知识,全面、简洁地回答)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上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遭荒乱,率令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彭绍之在河北,军人仰自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赢。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公(曹操)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由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三国志魏书》

材料二(曹操)令曰:“故陈留(地名)太守枣祗,天性忠能,始共举义兵,周旋征讨。后彭绍在冀州,亦贪祗,欲得之。祗深附托于孤,使领东阿令。……后大军粮乏,得东阿以继,祗之功也。乃破黄巾定许(地名),得贼资业。当兴应屯田,时义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已定。……其时岁则大收,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以隆王室。——《三国志魏书》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把曹操兴置屯田的背景和条件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能摘抄原句)。

(2)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曹操兴置屯田产生了哪些社会效果?

参考答案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南移的准备时期,唐朝安史之乱北宋,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从春秋战国至秦汉三国,江南地区的经济都有发展,但北方的经济发展远远领先于南方。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生产遭破坏,南方相对稳定,经济获得大发展,故而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相对平衡。隋唐五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绝对超过北方。而到了明清,南方经济的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特征:

①北方战乱频繁,使北方的生产和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②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在封建国家处于分裂和割跳态下比封建国家统一时明显和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促进作用。

④南方开发较晚,社会生产远比北方落后,各个方面的可开发性较强。

(3)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客观上南方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南方少战乱,相对稳定,或实现局部统一,或通过篡位实现改朝换代,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不大。

②北方农民南迁的因素。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导致北民大量南迁,既带来劳动力,又带来先进的技术,大大促进了南方生产力的提高。

③南方的资源、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如农业发展需要的气候、土壤、水利条件,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港口优良、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

④主观上南方统治者为了生存发展,都注重发展经济,以增强自己的实力。

(4)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①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其中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新的社会制度对旧的社会制度的否定实现了经济上新的腾飞,显示出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如战国时期土地私有的确立,否定了土地国有的井田制,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同一性质的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进行的局部调整,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如资本主义内部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都是对旧的生产关系的调整,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维护、巩固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如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以前对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④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他们反抗剥削的斗争,又迫使统治阶级为缓和矛盾而调整政策,因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启示:

①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②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充分利用外来劳力和先进技术、工具、生产经验使经济得到发展。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决策者的重视。

(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曹操参与镇压黄巾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借鉴秦和西汉重视农业的历史经验,实行屯田。

(2)曹操屯田,发展了农业,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在与其他军事集团的争夺中取得了优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科学技术;玄学;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的教育与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的理解能力。

2.通过本节的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紧扣时代特征,抓住历史现象的关键,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概括的综合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赏析这些诗歌及其他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文化素质。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许多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既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数值的计算;贾思勰与《齐民要术》;建安文学;陶渊明及

其田园诗;王羲之的书法;石窟艺术宝库。

教学难点:反佛与灭佛;建安文学。

教学过程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

刘徽:魏晋时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祖冲之

A.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近一千年。

B.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C.运用岁差原理,测出一回归年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字只差50秒。

D.还以十万分之一的误差计算出了“交点月”的数字。

E.他发明的“千里船”,据说能日行百里。

2.农学:

北朝贾思勰,潜心研究农学,著述了《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旱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

裴秀

A.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

B.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郦道元

A.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

合性地理著作。

B.《水经注》文笔雄拔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

二、玄学的兴起

1.原因:一些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崇尚空谈,标榜虚无玄远,名为“清谈”。

2.时间:魏晋之际

3.特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为“三玄。”

4.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

5.代表人物: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

6.影响:给两汉以来僵化的儒学以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思辩哲学的发展。

三、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1.道教的改造与发展

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

服务的宗教。

葛洪是一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也是一位医学家。他写的《抱朴子》涉及许多化

学知识,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

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2.佛教的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教义为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者

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传播。

当时出现许多名僧,如法显等。法显的《佛国记》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

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

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3.佛教盛行的危害

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

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

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

加重。

4.反佛与灭佛

范缜在《神灭论》一文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

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

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

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

北周武帝利用灭佛增加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但焚烧佛经、

捣毁佛像,也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变动,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诗歌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涌现了一批杰出诗人。

2.建安文学

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以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写出的诗赋,史称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曹操的《篙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

诗》等。

3.陶渊明与田园诗

东晋诗人陶渊明向往农村生活,一生中写下许多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的田

园诗。

他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尤为著名。

4.山水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开始兴盛。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是山水文学的代表作。

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代表作有《拟行路难》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5.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时期,一种新的乐府诗即民歌大为盛行。

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有《采桑度》等;

北方民歌最有名的是《敕勒歌》《木兰辞》等。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1.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这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世称“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等。其子王献

之书法造诣也极高,与王羲之合称“二王”。

东晋女书法家卫铄,世称卫夫人,她师从钟繇,得其真传。王羲之曾随卫夫人学习

书法。王羲之之妻郗璿,也是一位书法家。

因北魏碑志艺术最有代表性,人们习称这种书体“魏碑”。“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

法艺术的精品

2.绘画艺术成就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

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东晋顾恺之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3.石窟艺术宝库

魏晋以后,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遍布南北各地。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4.音乐与舞蹈艺术

直接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的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也很流行。

舞蹈在这一时期带有明显的民族融合色彩,有名的舞是《大面》和《城舞》。

《大面》又称《兰陵王入阵曲》。《大面》舞对后世戏剧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考点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的进步:魏晋南北朝时期,乱世风云对科技文化的发展有阻滞作用,但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也蕴涵着许多新的发展因素。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科学家,此时期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成就裴然。

2、宗教和佛学:道教的发展,佛教的盛行以及对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范缜的《神灭论》。此时期的思想发展,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3、文学和艺术:建安文学及其代表作品,陶渊明与田园诗,南北朝民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王羲之等书法家,绘画艺术与石窟艺术。

1、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原因

(1)经济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2)民族大融合;(3)前代秦汉文化的基础;(4)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5)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南北朝佛教的盛行:

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

(1)佛教盛行的原因:

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的盛行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土壤,苦难中的民众容易接受宗教,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第二:佛教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用来世的幸福来麻醉痛苦中无以聊生的广大劳动人民,使人民容易受到宗教的欺骗和麻痹。

第三: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稳定人民情绪,一些政权的统治者提倡支持佛教的传播,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为佛教的传播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佛教兴盛的表现:

第一: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人数众多。

第二: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

第三:佛教寺院在政治上势力很大,而寺院经济又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

(3)佛教的影响:

第一: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佛教没有把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反而由于佛教的盛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第三:出现了反佛的思想。其中以范缜最为突出,其作品《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对人民进行欺骗的实质。

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突出特点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2)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3)体现民族融合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4)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

4、分析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异同在文化上的反映

(1)异: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出现描述战乱的民歌《木兰辞》。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经济恢复发展,出现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和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及思想感情的民歌,如《敕勒歌》等。③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大数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此时出现在南方,反映了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同:①南北方都出现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②佛教广泛流行,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很大。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北方开凿石窟,南方修建寺院。宗教画流行,为反对佛教欺骗,范缜写《神灭论》。南北民族融合都加强了。

一、南北朝时期科技进步的原因和表现:

1、南北朝时期科技进步的原因

(1)文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它是建立在秦汉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且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2)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等,都为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2、南北朝时期科技进步表现

(1)数学方面的成就:魏晋时期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的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西晋的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在历史、地理和文学方面都有很大价值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郦道元的《水经注》。

3、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的进步,为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范缜的《神灭论》以及王充和范缜思想的比较

1、范缜的《神灭论》

(1)范缜思想的社会根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佛教的盛行不仅没有把人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反而由于僧尼的增加、佛寺的兴建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反佛思想产生;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民对社会的认识能力提高,进而产生反佛思想。

(2)范缜写作的目的

为了反对崇信佛教,批判有神论观点,澄清观念,使人民致力于社会生产,国家富强。(3)《神灭论》的主要内容

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就消失。

(4)对范缜及其《神灭论》的评价

范缜的思想是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范缜敢言敢辩,坚持真理,不为高官厚禄利诱,其战斗精神为后人留下了深刻启迪。《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

2、关于王充、范缜思想异同的比较:

(1)相同点:从二者思想主张上看,都属于唯物主义思想范畴,他们都是唯物主义思想家;都主张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

(2)不同点:首先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两汉时期,封建神学思想泛滥;魏晋时期,佛教的盛行为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其次从战斗对象上看,王充是针对神学思想展开深刻的批判;范缜则是从理论上给佛学以沉重打击。

例1、(2004年全国)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B.《氾胜之书》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

分析:此题是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再认的考题,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6世纪以前”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两大信息,A项为科技著作,首先排除,B项只记载了农业生产经验,没有涉及畜牧业的内容,D项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答案:C正确。

例2、对我国石窟艺术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扬佛教和道教的产物

B.千佛洞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

C.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D.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石窟艺术是佛教广泛传播的产物以及我国修建石窟的情况。B.C.D三项都客观反映了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情况。选项A中的“道教”是不符合石窟艺术的发展情况的。答案:A

例3、(2004年西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下列表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A.陶渊明的诗具有朴实恬淡的风格

B.曹不兴所绘佛画像开创了该领域的先河

C.龙门石窟的佛像保存了古印度佛教的的艺术特点

D.庾信的《哀江南赋》继承了汉赋的某些特点

分析:本题旨在考察按照一定标准分析基本史实作归类判断和逆向思维的能力。ABD三项具有文化的继承性和首创性,体现承上启下的特色。C项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答案:C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的时间、分布的地区及其处境;匈奴贵族灭西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南方及西南、西北等地的民族融合。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斗争不断。同时,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直接,更加频繁。原有的民族布局被大迁徙所打破,民族大融合加强。通过民族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朝民族融合内容,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史有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古代民族大融合加强的重要时期。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迁都与改革措施,推动了鲜卑等北方民族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加速发展。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魏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大融合的加强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教学要点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混战

1.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

2.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分布及处境

3.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混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北方民族大融合

2.南北及西南、西北的民族融合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一课时,是带星号的非考试内容。教师可自行确定教学重点,并相机解决教学难点。

二、讲授本节具体内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对东汉末年以来我国人口的移动及社会分裂状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而分析“永嘉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为讲授本节内容作好准备。

三、关于“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以来,我国北方、西北一些游牧民族陆续越过农牧分界线,向内地迁移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处而居。民族关系日益复杂。西晋灭亡前后,各族纷纷建立政权,混战不休。4世纪中期,氐族贵族在关中建立政权,到苻坚上台时,前秦在内政、经济诸方面已有了起色。苻坚励精图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封建统治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前秦强大起来。376年,前秦统一了北方,“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苻坚自恃兵力强盛,不听劝阻,发动对东晋的战争,结果一败涂地,北方又陷分崩。5世纪前期,鲜卑族的北魏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对于十六国的纷扰战乱,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评价,既要看到这样长时间的分裂混战对农业生产和文化发展的破坏,又要看到民族融合加强的历史趋势。

四、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可从几方面归纳:其一,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西晋与十六国时期那样剧烈的民族矛盾已渐渐随着民族融合而消除;其二,北魏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当然,北魏政权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吏治败坏,赋税混乱,政府财政困难,北方草原的柔然对北魏的威胁很大,鲜卑贵族中保守势力还很强。这些都表明,北魏仍用原有办法很难再统治下去了,必须实施改革;其三,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革不息,土地大量抛荒,这使均田制的推行既有必要又具可能;其四,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进入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以后,他们接受先进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于是,在一些有为、有志的统治者中产生了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要求。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其一,整顿吏治。北魏太和八年(484),北魏政府颁布诏书,“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并且“遣使者巡行天下,纠守宰之不法”,使得“食禄者跼蹐(jújí,恐惧),赇(qiú,贿赂)谒之路殆绝”(《魏书》)。其二,颁均田令。北魏太和九年(485),又颁行均田令,“均给天下民田”,均田农民向政府交纳租调等。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但它有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有利于封建国家征收赋役和征发徭役。少数民族中有的民户也成了均田农民,有利于这些民族的封建化。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直到唐朝中期才失却它的作用。其三,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这有利于接受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继续进行改革,同时有利于控制整个国家,还避开了柔然的威胁。其四,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迁都之后,魏孝文帝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提倡与汉族通婚,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包括: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政局稳定,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北方农业生产有了恢复与发展;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推进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五、关于“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本目是对东汉末年以来,特别是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小结。教学中,宜从发展趋势、基本情况、影响、特点方面去进行分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诸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与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在主要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内容的同时,应兼顾我国其他地方同时出现的程度不同的民族融合。讲清本目最后的内容,可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社会大分裂的时期,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六、讲授本节内容时,应提示学生识读《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也可以自制相关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及民族融合形成空间概念,也为学生稍后学习、理解这一时期我国周边地区的开发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