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14课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发展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高中

发表时间:2021-05-11

第14课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发展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14课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发展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14课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知道东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发展经济不同模式的基本情况,包括每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区域的具体组成,发展概况和遇到的问题。理解新兴工业国家(地区)间发展模式的异同,理解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也能理解其出现发展问题(瓶颈)的原因。
2、技能:
运用历史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兴工业国家(地区)间发展模式的异同,使学生巩固对运用比较分析历史问题方法的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同模式,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必须注重本国实际,走有自己特色道路”价值观的认同,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复习本课内容,整理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优势及问题,完成下表。
新兴工业化
国家(地区)发展优势发展瓶颈与问题
东亚
“四小龙”以政府为主导
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采取了正确的出口导向战略
发挥自身劳动力价格等比较优势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发展
原创性发展能力不足
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导致易受国际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
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
拉美
发展中国家推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有所弱化
出口能力薄弱,经济效益不高
政策调整的节奏没有把握好
社会平衡措施滞后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引发社会动荡
中东
产油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采取国有化措施,加强对石油生产与出口的控制权
组建“欧佩克”加强协调与联合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
石油经济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
2、二战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后,经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自身条件的不足与外部环境的恶劣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联系本课及第10课知识,找找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答: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有:(1)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体制的不协调;(2)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3)经济基础薄弱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差;(4)贫富差距较大导致社会动荡;(5)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制约。
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有:(1)国际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冲击;(2)全球经济形势波动的负面影响。
(二)探索与争鸣
众多东亚、东南亚国家都强调“亚洲价值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亚洲价值观”承袭东亚文明传统,坚持家庭、集体、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比如,新加坡官方提出的供国人遵循的“共同价值观”包括“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五项。
你认为“亚洲价值观”对于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建议:
“亚洲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命题,如亨廷顿的东亚发展观、新儒家所谓“老内圣开出新外王”等,是历史学界、思想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不必从太深奥的学理上去考究,教师可通过以下视角引发学生的思考: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知识,先说说东亚、东南亚国家二战后的发展,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通过新加坡官方提出的“共同价值观”,引导学生谈谈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工业社会是不是适用,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尽量发散思维,展开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国家、文明如何在发展中既引进先进工业文明,又能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特征,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可以请学生发散思维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也可以举一些“亚洲价值观”特别是儒家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工业文明有补益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坚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文化传统的信念。

相关知识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教案


课题: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时间:

2.原因:

3.表现:

①发展产业:

②化工代表: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原因:

2.方针:

3.措施:

三、民族资本的困境

1、原因:

2、影响:

1.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具有什么特点?据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定原因,请预测民族工业发展的前途。2.你认为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由此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观点争鸣:关于民族工业发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①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形成,并非因一战的特殊情况所致,也没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而萧条和萎缩;

②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北京国民政府时期呈持续发展状态,这是由于中国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使民族工业有了一个与世界经济相参照的机会;

③帝国主义特别是日、美在华势力的扩张,由于中国市场的庞大和反帝斗争而有所消解,民族工业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关于官僚资本的性质:

①官僚资本来自官僚私人而非来自政府,经营权掌握在官僚手中,它是私人资本而非国家资本;

②蒋、宋、孔、陈是官僚资本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形成官僚资本群体,成为中国资本家阶级中的特殊阶层。

③官僚资本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下产生的权利资本主义,是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④官僚资本与国家资本、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的关系密切。国民党党员成为官僚资本家或其家属成为资本家是腐败的表现,官僚资本膨胀至极之日,即国民政府腐败透顶和垮台之时。

1.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B.利润的刺激,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

C.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辛亥革命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2.民族工业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A.帝国主义的压迫B.封建主义的压迫

C.民族资本的薄弱D.中国的社会性质

3.在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顾②民国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

③民众爱国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④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4.有人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工业的经济结构不合理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合理

C.发展民族工业的社会环境没有根本变化D.军阀割据混战不已

5.日伪政权采取的措施中,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的是:

A.“军事管理”方式B.“委托经营”方式

C.控制和垄断金融D.物资管制制度

6.所谓“适地适产主义”的实质是:

A.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B.实现中日经济一体化

C.掠夺资源、支持战争 D.将中国占领区经济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之中

7.下列哪些因素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①一战结束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③日本的全面侵华④民族资本的薄弱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破坏采取的措施有:

①对工矿业掠夺控制②垄断控制金融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④掠夺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9.抗日战争期间,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对官僚资本的支持B.国家权力强制实行经济垄断

C.战争需要强化经济高度集中D.民族工业在战争中损失巨大

1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除了受到来自外国资本的排挤外,还受到来自哪方面的压力?

A.英国在上海的企业B.日本在华北的企业

C.官僚资本D.民族资本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二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

——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

材料三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为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了哪些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3)根据材料二说说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以上思想主张说明了张謇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D

D

B

A

B

C

11.(1)动机为实业救国。(2分)

(2)主张停办“官业”,发展民办实业。(2分)引进外资发展中国内地经济,但必须“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2分)

(3)在北洋政府中任要职。(2分)说明他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2分)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案


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设计思想]本节教材的编写虽图文并茂,但以叙述性为主,可读性强,甚至学生自学也能看得懂。如果讲教材必教之无味,学之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而且它也特别适用于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因此,本节教学精选数个探究性问题,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适时进行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增加信息的引入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课堂容量。本节内容的教学宗旨不在掌握“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重在学会一类案例分析的方法,故通过“探究活动8”提练方法,并通过“课后探究b”实现智能迁移。另外,在各问题探究之后给出较规范的答案也很重要,利于培养学生聚敛思维和表述能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必修3”的核心内容,“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选取我国典型的“珠江三角洲”为例,以“区位优势——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对策措施”为主线,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人地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2.学会收集和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分析区域发展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探求其解决的措施;学会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3.品尝探究、讨论的乐趣和成功展示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一套,自制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研究性学习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经济发展快”和“城市化水平高”第2课时:“问题与对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春运期间“民工潮”录像,并定格在拥挤的广州火车站画面上。问:为什么大量的民工涌向广东?先让学生讨论1分钟,然后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小结突出主题:因为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民工来此打工。过渡:下面两节课,我们就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探究“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希望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到探究中来。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看课本第100页“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第102页(知识窗――侨乡),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广州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请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分别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有利的自然条件;从交通、人口、城市、区位、政策等方面分析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学生可抢答、相互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小结: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城市众多、靠近香港和东南亚,侨乡众多、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较早,经济基础较好、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等、成为我国极重要经济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等课后探究a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需状况如何?为什么?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发展条件,并能针对问题探究解决途径。探究活动2读课本第100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图,完成下表,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年份

第一产业

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三大产业

比重之和

1980年1990年1994年1999年指导学生完成填表内容后,师生共同小结: 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仍占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探究活动3结合课本“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和多媒体展示“1980年和1999年珠江三角洲各等级城市数量统计表”,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点及主要原因。分析其城市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原因。要求学生回忆城市化表现有哪几方面?促进城市化的原因很多,但要找出最主要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地形和气候差异不大,所以河流成为城市选址的最重要因素。

特点

主要原因

城市化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形成城市群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城市

分布

大多数城市沿河分布

河流有强大的供水和航运功能探究活动4结合课本第103页“活动——是什么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问同学们分别同意哪一个或多个观点?为什么?统计赞同各观点的人数,在两个赞同人数最多的观点之间展开简短辩论,(控制在5分钟以内,如乙与丙之间,或乙与丁之间)教师扼要小结:各观点都有道理,只是站的角度不同。其实,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发展是众多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其中最关键的应是改革开放政策。探究活动5以本地区为例,分析一个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负面影响)?可在上节课末布置学生课后去调查这个问题,第二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最好分别请来自城市、郊区、农村等不同地方的学生来汇报展示,其它同学再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垃圾、噪声等)生态破坏严重(如自然生物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问题: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探究活动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哪些?结合教材和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循环展示耕地减少,污染严重,交通拥堵,低级住宅区等图片),讨论这些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讨论一个问题(小组讨论3—5分钟),然后各组派代表分析原因,并使其成为全班同学共识,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突出问题

临时小组

原因分析

环境形势严峻

工业生产、家庭炉灶、汽车、居民生活、社会活动等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噪音等污染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跟不上

人地矛盾加剧

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展过快,使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锐减;供水日益紧张

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不同地区和城镇之间多竞争、少合作,只顾自身发展,盲目扩大经济规模探究活动7针对珠江三角洲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仍以上述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寻找措施,最后共同总结。

解决问题

的对策

临时小组

具体措施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加强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达标排放;种草植树,提高绿地覆盖率;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法制等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向生态型、多样化发展;第二产业注重结构调整,改进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加强全区域的统一规划,确定合理的城镇发展体系,各城镇要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不同地区和城镇之间加强协作,突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增强区域对内合作、对外竞争的能力总揽全节,总结出“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小结本节内容。探究活动8本节知识主干:(当堂让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总揽全节内容,得出本节案例了三大块内容,可视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即(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有利条件;(二)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及影响因素;(三)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后探究b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要求:写成小论文形式(最好图文并茂)提示:格式可模仿教材中的“珠江三角洲”,提倡有创新,资料收集途径有访谈、文献、网上搜集等。[教学反思]1.运用探究法进行区域案例分析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启发引导探究―指导探究方法―组织讨论交流―激励评价成果―规范问题解决―创设新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进入问题情境―明确探究问题―尝试自己探究―研讨交流启发-尝试解决问题-规范探究成果-掌握探究方法-进行新问题探究。这里的探究问题主要是教师预设的,这样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探究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生成问题,可以结合课堂情况选择探究或指导课后探究。2.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真诚地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敞开思想,积极参与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将他们的经历和现实的条件、情况联系起来,面对富有挑战性且是可以达到的目标,潜力和兴趣不断得以激发,还促进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理解他人的健全人格的发展。3.在本节探究式教学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一是学生之间的参与程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二是受教学目标指向和课堂时间约束,对问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可能不够。4.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不断地尝试-反思-改进。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在教学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语言、机智和手段使学生成为智慧的探索者。通过反思,不断修正已设计的课程,再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开基创业

拉开序幕,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一系列教育方针

接管改造旧教育,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及教育发展的初步成就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原因、战略决策、具体措施和巨大成就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探究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和状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迎接挑战

迎接挑战的背景和具体做法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领会概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归纳总结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现代中国教育开基创业;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迎接挑战。

本课引言讲述了山西一个小山村通过办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例,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以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这一事例,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从中得出什么启发?回答后导入新课。

第一目“开基创业”。本目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拉开序幕、制定方针、初具规模。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拉开了新中国教育奠基工程的序幕,建立人民的教育事业;接着是解决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

1.拉开序幕

(1)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这是本目的一个重点。教材介绍了人民政府创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一系列措施。

1949年10月1日由毛泽东同志签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各地人民政府和军管部门出面接管了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级各类学校,复课开学,同时对所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确立了国民的道德素质标准和培养新社会所需新人的教育目标。

根据1950年政务院的有关规定,接收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改为公办和中国人自办且由政府补贴的私立院校。同时接收了外资津贴的中小学,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2)教育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教材重点强调了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大决议。

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工作。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1954年9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2.制定方针。这是本目的又一个重点。教材介绍了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首的党和人民政府提出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3.初具规模。重点强调在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在艰难探索中前进,取得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开基创业17年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资料回放,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政府在所有学校进行的一系列做法。利用“学思之窗”的材料设计并分析讨论问题。

3)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新中国17年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二目“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教材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混乱,使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被拉大了。第二,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包括拨乱反正,全面整顿;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教育蓬勃发展四个层次。

1.“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教材首先点出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一些偏差。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2.文革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探索道路成功的一段,是本目也是本节课的一个最重点的内容。

(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同志刚一复出,就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教育这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存危亡的重大问题的严重性,他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全国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教育界知识分子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被平反,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高考制度在“文革”期间被废除了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在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在1977年冬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广大教师精神振奋,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教育界开始了全面恢复和整顿被“文革”搞乱了的教育秩序,学制的恢复与重建,使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针对中小学教材短缺和混乱不堪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指示要加强教材建设。教育部积极组织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这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国家规定了教师节,颁布了《教师法》,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普遍的提高,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指引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法》、教育投资上、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社会办学、“希望工程”等各领域进行改革,取得进展。

(4)新时期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教学建议:

1)建议教师补充资料重点讲解邓小平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大战略措施。

2)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资料或是从报刊新闻介绍中了解到的信息,启发思维,引起求知的兴趣。河北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学生做根雕、山东平度山区的希望小学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图片展示、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格等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

3)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本课内容放映一些我国教育成就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增强直观性。

第三目,迎接挑战。本目可归纳成两部分:迎接挑战的原因和如何迎战的具体做法。

1.原因: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将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带入21世纪。教材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西部地区教育三方面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做法。

(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的做法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211工程”,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涌现了一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

(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并在西部1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教学建议:

1)对义务教育、教育改革、“211工程”等重要概念进行讲解。“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大学。

2)建议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以请学生阅读教材的图片和资料回放的内容,加以分析理解。

3)最后提问:现代中国教育是如何发展的?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即回应了开始的“探究主要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又做出了全课总结。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现代教育发展这一概念,建议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含义理解的程度,宏观叙述教育发展状况,然后进入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对本课教科书进行课前通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本课内容包括的三大内容:开基创业、探索发展、迎接挑战。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

关于“开基创业”一目的教学。首先让学生概括:新中国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开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样让教育事业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什么背景下何时召开?有何重要决议?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为发展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针?取得怎样的成果?可以利用帮助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教材内容。

关于“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一目的教学。这一目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较多,可以事先让学生搜罗充分的信息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比较表格和,设计问题分组讨论、争辩、阐述,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1)文革期间教育受到极大破坏,你有没有资料可以拿出来讲一讲(比如,看过的历史材料,自己家的老一辈讲过的或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2)邓小平复出后是如何自告奋勇抓教育的?你如何理解“教育的春天”?中外历史上你还学过哪些历史事件的“春天”?(3)改革开放后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据此出台了哪些大政方针?在这些方针引导下在哪些领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取得如何成就?(4)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你能举出一些吗?这些成就为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积累了宝贵经验。你能否分析总结有哪些经验或启发?

关于“迎接挑战”一目的教学。提出问题:当前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如何发展教育加快建设这一严峻问题,党和政府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国家教育领导人,你有何更合理的建议和计策?学生可以就以上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可以通过教材的图片、表格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

最后小结:可以用文字总结:过去50年,是共和国教育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的50年。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所赢得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的辉煌成就将永载史册。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豪情满怀。中华民族的未来是辉煌灿烂的,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也可以用问题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利用投影,或计算机、幻灯片展现古今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成就,如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教材上的,从而阐述辉煌科技成就。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为什么离不开教育?从而使学生明确科技与教育的重要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对教育的学习。

案例二在介绍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时,投影下列材料,加深阅读、理解、巩固。

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回答:

(1)据材料一、二,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

〔答案(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3)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案例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尤其是邓小平的高瞻远瞩,丰功伟绩。用投影或计算机展示邓小平高屋建瓴的英明决策方针。

△面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邓小平义正词严:“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在1977年8月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面对清华大学教学质量很差,邓小平尖锐地指出:那就应该称做“清华小学”、“清华中学”。

△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曾经深情地说:“我们也希望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1985年5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深刻地阐述道,“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这次会议没有合影留念,邓小平同志提议把钱省下来搞教育,闭幕式只有短短的18分钟,邓小平同志讲话只用了13分钟。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与各地党政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号召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四、问题解答

上述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对不对?为什么?试分析一下。

解题关键:实际上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思路引领:中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答案提示:上述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不对。因为文革前17年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接管改造旧教育,使教育主权回到人民手中;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建立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制定一系列教育方针,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本课测评

1.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解题关键:新中国教育事业经历开基创业、探索发展、机遇和挑战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思路引领:“怎样”,强调的是一个发展过程;“走过来”实际就是教育的发展过程,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创立发展;左倾思想影响下教育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的蓬勃发展;当今竞争下的教育的机遇挑战。以及从这个过程中得出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答案提示:(1)“走过来”:开基创业,教育事业初具规模;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迎接挑战,各类教育成就辉煌。(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发展中国家应当优先发展教育,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解题关键: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实力,国际竞争的需要)。

思路引领: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答案提示:这种说法是对的。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2.争鸣。

3.阅读与思考

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上述教育方针,再与前面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相比较,看看各有什么时代特点?

解题关键:上述教育方针的实质是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根本大计。

思路引领:两者所处的时代是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大区别是:前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后者,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

答案提示: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特点: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改革开放后,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的战略思想。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案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与罗马帝国扩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
3)理解罗马法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促使学生通过对比、联系更清晰的从历史纵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理性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意识。
2)通过查找罗马法的内容及《人权宣言》、《权利法案》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通过小组讨论罗马法的内容所体现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和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维,加深其对现实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法律在维持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和实行法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明确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重点:罗马法的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马法的影响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法
多媒体设备

导入:课件打出恺撒和屋大维的图像,配乐《Hero》以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提到罗马除了能让我们想到这些英雄人物之外,还能让我们想到什么……”
(罗马的宏伟建筑,罗马的军队,罗马的法律……)
提问:宏伟的罗马是因为什么而成就的?
师: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罗马,一方面靠强大的罗马军团来支撑(展示罗马军团在战场中的卓越表现,视频资料《角斗士》片断),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罗马的军队不断进行军事行动,由此而逐渐建立起庞大的帝国。那么如此庞大的国家应该怎样管理呢,这就需要另一个支柱,即体系完备,法理精深的罗马法。
(打出标题《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罗马法的发展过程。罗马法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并随着奴隶制国家的灭亡而结束,时近千年。
(显示问题:什么是罗马法?)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我们今天主要就是去了解一下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其主要发展过程如下所示:
下面我们将会以这五个步骤为线索感受一下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提到法律当然离不开案件的审理,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
案例一: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士兵的家人因此把罗莫洛的家人告上了法庭。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你是法官,遇到这样的案子你会怎么判?
(学生讨论回答)
生1:法官会把财产判给罗莫洛的家人,因为他们都是贵族。
生2:法官应该会根据罗莫洛的遗嘱,把财产的一半给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生3:如果按照习惯法,法官会把财产判给罗莫洛的家人;可是法官如果按照《十二铜表法》来判决就会把财产的一半给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生4:我觉得,怎么判要看法官个人的意志,如果法官和罗莫洛一样是个仁慈的人,他就会把财产的一半给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师:大家讨论的很好,可以根据事件发生的时代和条件的不同,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从这个案例产生的年代来推测,如果这个案件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因为当时只有习惯法,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没有成文法,这样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1、习惯法
提问:什么是习惯法?
(学生回答)所谓的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其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习惯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一个焦点,当时的罗马是怎样来处理这种矛盾的?
2、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表上。史称《十二铜表法》。(配合图片)
上面这个案例如果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则会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十二铜表法》是一部成文法,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3、公民法
公民法除了十二铜表法之外还有哪些内容呢?其主要内容包括:(1)十二铜表法;(2)元老院法令(展示视频资料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会议的状况。)(3)元首命令;(4)大法官告示;(5)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为什么要把这些法律内容归于公民法呢?由于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称为“公民法”。
自从公元前3世纪以来,罗马共和国展开了史诗般的开疆拓土的活动,罗马军团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敌,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民族,从而成为地中海的霸主(flash展示,罗马疆域的扩张)。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则案例。
案例二: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帕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帕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帕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生1:法官不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因为他们不是罗马人。
生2:法官应该会给他们罗马籍,因为克里奥佩特拉与恺撒有婚姻关系,而且她的儿子与恺撒也有血缘关系。
生3:法官不会给克里奥佩特拉罗马籍,因为她是埃及人,是被罗马征服的地区,但是应该会考虑给她儿子罗马籍。因为他也是恺撒的儿子。
那你认为这种现象合理吗?应该怎么解决呢?
师: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产生,大家的观点是不一致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根据罗马公民法来看,罗马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只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所以法官应该不会判给克里奥帕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可是,随着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公民法的狭隘性越来越显露,尽管这个案例是一个个案,但是我们也应该能够想象得到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当时肯定不止恺撒这一例,而且,这样的纠纷肯定也会在其它方面,尤其是经济领域中有所体现。这样“公民法”就逐渐演变成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4、万民法
结合罗马的历史变化,分析万民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万民法的主要内容:其适用范围是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万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由于罗马的版图不断扩大,很多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势必会出现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了社会动荡;
(2)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不断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原来的公民法已经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3)对外战争的胜利,使罗马获得了大量奴隶,由此奴隶制在罗马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稳定统治,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到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5、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世纪末至4世纪初,法学家编纂了一系列法典。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其中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四个法典。《民法大全》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根据材料分析《民法大全》的核心思想: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他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未成年人也不得参与公务。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
——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
从这段节选资料中可以看出该法典中蕴涵着罗马法的一些自然法思想,其实自然法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如理性、证据、公正、平等、思想自由等。(打出“自然法之父:西塞罗”的图片资料和他的思想)《民法大全》中蕴涵的这些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领略罗马法的博大精深,如对证据、公正、思想自由和契约精神的肯定。)
请大家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共有3编2281条。
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个人和亲属的规定,实际上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还规定了债法。
材料二:“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学生讨论回答)
罗马法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
(1)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2)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3)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
(4)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请学生思考讨论)
罗马法的影响为什么如此深远?
(1)罗马法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2)罗马帝国疆域辽阔,最强盛的时候地跨三洲,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判无效。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都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进罗马法的影响。
(3)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
(4)罗马法的发达是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6、罗马法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影响:(维系帝国)罗马法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它还顺应了经济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帝国还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泽被后世)
(1)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2)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3)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4)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而且对妇女也存在着歧视。
小结:
我们看到古罗马的法律对维系当时的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深邃的法理精神和理性的思想光辉也深深的影响到了今天。


(最后通过德国法学家耶林格的话创设情境,再次让大家感受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力)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灭,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与课本“资料回放”中屋大维的顾问发出的感叹之事相比,大约1700年以后的中国出现了“康乾盛世”,当时的中国人口最多时达到三亿,国土总面积大约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为什么中国的皇帝却没发出类似的感慨呢?
古罗马的法律同中国古代律法的比较
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探讨及其对今天的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