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课稿

小学探究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6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课稿。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说课稿”,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说课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这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这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CO2、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这些哲理性诗句,何不让它们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较量一下,让同学们认识,记住。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可言!只有深入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成功、我快乐!我一定能行!”
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让学生思考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白烟,经历了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四个过程。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的对比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
在上一届学生学习这一课时,由于男学生操作差,仪器损坏多,女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敢动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年,我是先上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再学习两种基本的实验方法。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了很多的教学方法:
1.咬住观察的方法这一中心不放松。先让学生盲目观察,品尝失败,再引导学生用对比观察法,注重观察内容,进行系统的探究实验。真切的感受到点石成金的学习方法比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更重要。
2.始终坚持探究式教学法。无论是蜡烛的密度、溶解性(让学生把蜡烛放到水中观察得出结论),还是蜡蒸气或是液态蜡在燃烧?(让学生用玻璃管吹蜡烛火焰,点燃火柴等物体来证明)
3.本课题教学主要采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展开,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要分层次对待,讲解和提问要考虑到中下层学生的基础,多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动手的机会、回答问题的次数。在分组实验中让好生给于差生合作式的帮助。让他们尽可能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把“自我参照性评价”运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随时随地的进行反思。大量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开好“高帽子”公司,创设一种学生努力思考、积极动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和谐教学氛围。充分肯定学生成功的地方,即使学生错了,也表扬学生大胆,具有代表性,错的也很有价值。并在教学的最后小结中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自我参照性评价,从三维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进行反思,谈体会、谈收获。从而进行对学生身心无毒无害的绿色评价。
【学习方法】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蜡烛燃烧时的现象,学生回答的不完整、不系统,给学生讲明科学观察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讲解对比观察法以及观察的内容,和学生一起观察蜡烛点燃前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项目,现时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观察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时、熄灭后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意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确保操作正确,实验成功。学生在探究蜡烛燃烧时是否有CO2、H2O生成时,不教给学生完整的探究方法,但要引导学生回忆CO2、H2O的有关性质,设计一个有明显现象的实验证明CO2、H2O的存在。让学生重视探究步骤中的设计与实验证明。即使是蜡烛的密度,也不要求学生精确测量,只要求与水进行比较,把蜡烛放到水中证明即可。白烟的点燃,强调要求与方法,注意多鼓励学生。学生自我评价时不会太勇跃,应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谈体会、谈收获,反思自己提出问题是否积极?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吗?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吗?分析问题思路是否清晰?掌握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吗?对学好化学有信心吗?等问题。为以后开展“自我参照性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蜡烛吗?学生粗略回答。
思考:为什么回答的不理想?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观察的方法与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点燃前的现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倾听、理解

验证密度时,学生把蜡烛放到水中验证

进行观察方法的学法指导

2、学生实验观察燃着时现象

再交流讨论

3、难点探究:如何间接观察

火焰分层,生成水、二氧化碳,是液体还是气体在燃烧。学生分组实验(三人一组):

共同合作:设计后再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熄灭后的观察观察现象:

而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

(如果实验不成功,学生可以多实验几次)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的精神。

教师提示:还有什么有关蜡烛的实验吗?学生可以进行设计实验。扩展学生探究的空间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谈体会、谈收获

填写实验报告。

学会“自我参照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观察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观察方法:对比

【教学反思】

1.探究“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时,教师一般是用玻璃管导出气体点燃,然而导出气体点燃的效果并不明显,我想到小时候玩过用玻璃管吹蜡烛,于是我将实验改为“用玻璃管吹蜡烛火焰”,吹火焰时学生观察到火焰横向伸长,很好点燃,学生也容易理解是气体在燃烧。让学生体验到不少化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种课堂体验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2.黑烟是否需要探究?在教这一知识时应渗透环保意识。

3.学生反应的问题是观察水的生成现象不明显,很多同学没有看到水珠。上完课后,我也反复做了该实验,发现有少量水珠生成,由于同时有大量的热量产生,水珠转眼又蒸发了。我们教研组几位老师也开动脑筋,反复用粗玻璃管、大试管、带支管的大试管做对比实验,找到了最佳仪器,就是带支管的大试管。由于它较长,又有支管散热,让水蒸气充分冷却,出现了大量的水珠。解决了夏天观察这一现象的难题。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魅力。

总之,本节课给了我许多新的启迪,它使我深切地感到: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变化。

相关知识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案解析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案解析

实验目的:
1、知道探究物质的性质时应该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3、学会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结论的方法。
仪器:烧杯等。

药品:蜡烛、澄清石灰水等。

其他用品:火柴、小刀、抹布、废液缸等。
教学过程:
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下表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你可以按下面的提示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探究步骤和方法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和解释
点燃前
(1)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等
一般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有轻微的气味,用指甲划有刻痕。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石蜡硬度较小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其水溶性、密度(与水比较)等。
石蜡浮在水面上。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1)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无变化?
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2)火焰有何特征?
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
(3)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
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硬的。顶部受热熔化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石蜡的熔点较低
(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
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
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心的温度是最低的。
(4)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烧杯壁出现了水雾(而且水雾由烧杯底部逐渐向烧杯口褪去至全部消失)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燃烧放热,使烧杯壁的水汽化)
(5)取下烧杯,迅速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
熄灭后
①将蜡烛熄灭观察。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是的白烟。
①有白烟
②白烟能能燃烧,并引燃蜡烛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蒸发成气态,而后燃烧
交流与讨论:1、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
2、通过探究这个小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探究蜡烛的性质;学会实验现象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小结: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能否燃烧及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是否发光、放热并有气体和水蒸气生成;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并形成结论。
作业:完成完成《实验操作指导》P58—59
反思: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以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学习重点:
通过蜡烛的相关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并能够明确地表示探究后所得的结论。
学习难点:
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教学方法:组内交流,小组评价,教师提问,)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B.研磨硫酸铜晶体C.燃放烟花D.自行车充气爆胎
2、2009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2)苯的化学性质有:。
预习导读
1、知识储备:探究活动是由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等组成。
2、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验,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同学们用家中的蜡烛围绕课本内容自行探究,石灰水可以用食品包装袋中的白色粉末配制,取其清液即是澄清石灰水。

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分析和结论
点燃前
探究蜡烛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色状体
于水;用指甲在蜡
烛表面划过会在
;能于水面(浮,沉)(上、下);
石蜡的硬度;
溶于水;密度比水;
点燃时
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图1-10和图1-11实验
熄灭时进行图1-12实验
自主学习
1、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白色浑浊越多,说明同体积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2、蜡烛通常由____和_____物质组成的,石蜡呈____色,质地____(软、硬),密度比水____(大、小);可以燃烧。
3、蜡烛燃烧时,先由固体变为液体,说明石蜡熔点较____,固体石蜡和熔化后的液体是_____种物质;蜡烛燃烧是____变化。
合作探究
蜡烛燃烧的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进行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能是石蜡蒸汽或水蒸汽
设计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点燃一支蜡烛,火焰分为几层层焰最亮;层焰最暗;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将一根牙签或火柴梗按图1-10放入蜡烛的火焰中1~2秒钟,小木棒在火焰不同位置被烧的情况,推测各层火焰的温度火柴梗与接触时被烧黑;焰温度最高;
焰温度最低;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迅速翻转,倒入澄清石灰水。烧杯内壁有____出现;澄清石灰水变_____。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_____和____。

熄灭后,马上用燃着的火柴接触白烟。现象_______________白烟的主要成分是____蒸汽,故能够点燃。

精讲点拨
1、实验现象是人体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对实验过程的相关感受。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3、其他实验观察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实验前(观察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实验时(观察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试验后(观察产物的物理性质)。
4、蜡烛燃烧的探究感受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解题时先明确实验目的,再根据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记录、分析总结现象,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还有没有感到疑惑的知识,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
课后延伸
1、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步骤有:A充分理解掌握相关资料B设计合理的方案C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D明确实验目的,进行科学实验。
2、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结论
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上,观察到烧林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
___________;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
将烧杯迅速反转后倒入少许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住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
(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ABC
水沸腾所用时间(S)903045
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评价
1、化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
A.阅读B.调查C.实验D.计算
2、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石灰水,一定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空气B人体呼出的气体C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D氧气
3、小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木条复燃,该气体可能是:
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4、对蜡烛燃烧实验,下列属于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吹灭蜡烛,火焰上方有白烟出现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点燃蜡烛时,石蜡先熔化后燃烧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五、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由此做出反思)

六、评价(包含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七、教学反思: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期末复习提纲


第7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期末复习提纲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