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从指示剂引发的思考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4-16

从指示剂引发的思考。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从指示剂引发的思考”,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酸和碱》的单元教学中,讲述到有关酸碱指示剂的知识: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书上介绍了有些有色的花卉和果实中的色素,遇到酸、碱的溶液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也可以做指示剂,学生感到很有兴趣,由此我给了学生一个课外的活动与探究──自制指示剂。

学生先后上交了自己的作品,并且上台为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杰作”,介绍自己提取指示剂的过程,然后他们尝试用我为他们提供的已知酸碱溶液分别与自制指示剂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以下几种。

(1)化学课代表用蝴蝶兰花瓣提取了一瓶汁液,色泽是非常纯正透明的紫色,学生介绍:用的是稀释后的医用酒精提取的;与酸作用显红色(水红色),与碱作用显黄色(一种淡雅且明显的黄色)。

(2)有一位学习上的“问题学生”用一只拇指大小的小塑料药瓶,装来了他的“产品”──胡萝卜汁,这让大家也吃惊不小,该学生介绍说他的酸碱指示剂是用“老白干”泡制的。与酸作用时,效果不很明显(可能是残渣未过滤干净,也可能是被汁的本色掩盖了),与碱作用显黄色,效果不错。

学生其他的主要作品如下表所示。

这次的探究实验使我惊喜于学生的潜力和愿意尝试、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当然他们的作品也赢得了教师和全体同学的掌声。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指示剂的探究活动引发了我对新课标、新教材一连串的思考与感悟。

1.新教材对每个化学教师都是全新的挑战,它更为化学教师提供了一块绝好的“创新教育”舞台,使我们的化学基础教育教学又焕发出了活力与生机。

新教材对教师的“师之道”──我们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认识到对新教材应秉持新观念,从多种素材、多个角度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原来过分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倾向,从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接受化学启蒙教育,提高科学素养入手,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汲取与感悟化学知识。

我曾设计了一堂“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课,其中有两个探究活动是:(1)维生素C的酸碱性情况的探究;(2)“正林瓜子”瓶内干燥剂的探究。我曾担心这堂课的实施效果,因为它需要学生的大力配合与支持。课前,我让学生自备了些日常物品,如:白色的果冻小盒28只(当烧杯或试管用);饮料吸管28根(做玻璃棒用)等。我也准备了些常见物品,如:一瓶维生素C(100粒);冰淇淋小勺16只(当药匙用)等。在课前的准备中,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装备”是否符合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流程是否合理可行。其间充满了乐趣,而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一些化学实验筹备阶段的小常识。在课堂上学生用来自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着小组合作探究、猜想、小组互评、讨论、思考、交流……课堂上以真实情境为背景进行设计与探究,让学生在发现“塑料吸管、果冻盒子”可能就是精密化学仪器的“最原始雏形”中快乐,真正体味“日常生活点滴中都有化学知识,化学并不是修行炼丹那种高深莫测的东西”(学生原话)。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学生积极的参与过程,师生的良性互动,同样也激发着教师的极大的教学热情,共同体验着化学教与学的乐趣和价值。应该说要以旧教材乏味的逻辑知识灌输方式,来达到现在这样的整体教学效果,操作难度是很大的。

2.对新教材的解读与分析,我认为应该将精力倾注于改变以往过分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力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注意反映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化学学习的乐园。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素材和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通过联想、交流、归纳等方式,运用课外资料和其他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充分培养、扶植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运用教材突出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采取探究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并在对探究实验的设计、评价、反思、小结等过程中,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得以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新教材中有一个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其中有一步骤要求:去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对于这一实验,记得在新教材培训时,曾有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介绍说,此实验操作要很成功并得到明显的实验现象确实较难,其对蜡烛大小、熄灭方式等方面均有要求。因此,在组织学生准备实验时,我要求学生自行准备蜡烛等日常生活中易找的实验用品,还特别强调要带大一些的蜡烛。

学生准备的实验用具(蜡烛)颜色多样、大小不一,其中不乏符合实验思路、想法独特的用具设计,例如:初三(9)班??学生将矿泉水瓶子截去上半部分作为塑模,熔制了一枝大蜡烛。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过程中,我针对学生最感兴趣的点“白烟”这一实验步骤,要求学生充分讨论设计“熄灭蜡烛及收集白烟”的方案。得出的方案多种多样,有用嘴吹灭的;用烧杯盖灭的;用湿布捂灭的;等等。但学生的结论也在逐渐趋向一致:方案的关键在于让“白烟”集中,飘散得越少越好。最让我惊喜的是初三(2)班的???学生设计的方案颇具独创性,并且实验效果也是最理想的,其方法是:无需点燃蜡烛,而用带有较旺火星的木条,以火星紧煨着烛心,慢慢地就会有一股清烟产生,烟状凝而不散,此时即可点燃白烟,实验现象明显、效果极佳。这个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其他学生很是兴奋,叽叽喳喳地热烈讨论起来,恨不得自己能拍着脑门一下子想出更高的招儿来。

我对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动手更动脑的热情给予肯定,对学生新颖巧妙的想法予以鼓励,课堂氛围充分活跃起来了,我指导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改进探究方案设计,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实验观察或操作,感受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的多样性,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体验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欲望。这一教学目的达到了,而比这堂实验与探究课的教学目的更深远的教育意义,我看到了!学生变得更加关注实验、关注探究、关注化学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让我们欣慰的呢!

3.新教材需要新摸索、新经验。好的经验和方法要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创造,这一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况且,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打造基础最为关键的时期,学生的学习耽误不得、教师的教学耽误不得,时不我待!正是这一矛盾,为教师之间在新教材的学习、交流、互动、成长中提供了或者说“逼”出了一个机不可失的好机遇:新教材开放性、社会性、多角度性的突出特点为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搭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新教师的成长和经验的丰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界面。我觉得在新教材教学中,在我们引导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同时,也应该努力地给自己装上开放性思维的翅膀,在教研中充分学习和汲取其他教师有益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其综合素质,这才是正确应对挑战之道。

在听一节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实验设计观摩课中,关于“燃烧条件”的实验演示:热水中白磷燃烧操作,整体过程我最关注的就是那粒白磷的“命运”,氧气是如何运输进去的?教材上采用的是用玻璃管向其中通气。如何通呢?有的教师采用的是直接向里面吹气,但由于气流的原因,水中的白磷很不“老实”,四处游走,而且容易浮上水面而燃烧,这样的结果容易给学生一种误导:水火真是不相容,白磷要燃烧只有离开水,白磷在水中“烧”不起来。那么,如何避免误导的发生呢?

该教师采用的方法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带分液漏斗的锥形瓶中反应来产生氧气,将产生的氧气沿导气玻璃管直接通入水中(用该操作不但可为水中的白磷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复习巩固了氧气的制取知识)。但实验中气流还是将白磷送上了水面,效果还是不理想。

我校教师设计的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较好的方案是:用一支大试管倒扣直立于水中,试管口一定要把白磷恰好罩住,此时会很清楚地看到白磷在试管里面的水中燃烧的现象。这样问题也反映得很清楚:白磷在热水中是否可燃,关键看是否有充足的氧气,并不是水火不相容。

由此可见,只要大家的奇思妙想都拿出来分享,我们的化学教学就会少走弯路而事半功倍,共同成长、进步。

4.传统的教材中,化学术语的内容过多,某些计算的要求过高,给初中学生学习化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新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择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内容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文字简洁且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素材和方法,将多样和生动的学习方式融入其中。

这些特点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依据,教材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并解决自然和社会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创造了条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充分显现新教材的优点,发挥它应有的教学功能,也是我们每个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了。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通过了解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及其运用所掌握知识将要探究的物质联系起来的程度,并从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所反馈的各项信息情况,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确实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可以反映出学生现有的三种能力层次:第一类是成绩好,操作差,不能活学活用;第二类是成绩好,实验也好,属于用学俱佳型;第三类是成绩不好,但平常爱动手、动脑。在新教材的分层次辅导教学中,第三类学生是收益最大的,进步最快的,他们从实验操作中知道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更大的作用是激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素质量化的依据,也直观地说明了分层次教学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对他们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素质;对于第二类学生教师要促尖拔高,让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第三类学生教师要不断激发与保护其学习热情,将这份热情转化为理论知识学习的动力。

近一年的新教材的教育教学中,我的思考与体会还有很多,例如新教材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都给了我许多启迪与联想。但总而言之,我们的学生虽然各有差异,但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具有巨大的汲取知识的潜力,特别是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他们的科学素养与化学素质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同时在学习中不断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潜力正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启发、挖掘、引导。因此,作为一位现代教育工作者,面对新教材、新理念,“以学生为本”绝不能是一句空话,实践中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展开思考与创新的翅膀,让他们尽情汲取知识的甘露。

延伸阅读

《“生物指示”现象》


《“生物指示”现象》
彤 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科学小品文形象生动的特点。
2.掌握作引用、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正音正字】
香薷rú头花蓼liǎo鸭跖zhí草野薤xiè
【积累词语】
奥妙无穷生机勃勃非同一般昼夜交替四季循环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生物指示”现象是一种有趣的对人类有用的生物现象。本文通过珊瑚、鹦鹉螺等生物化石能指示环境变化、矿藏分布、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实例,说明生物的生存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的变化是对环境变化的“指示”。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生物指示现象的存在。
课文在诗情画意中引入话题。作者引用苏轼的诗歌,在形象可感的意境中告诉读者生物指示现象的存在。
第二部分(第2-6段),写生物指示现象的原理。
这一部分,作者既用两个实例,又用具体数字,说明揭示生物指示现象与环境的关系。然后为“生物指示”明确定义。
第三部分(第7-10段),写生物指示现象的意义。
第一层(第7-9段),写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
运用实例,由已知推及未知,说明依据“生物指示”现象可以推知地理迁移、气候演变、矿藏分布,使人类掌握自然变化规律,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第二层(第10段),写指示季节和气候变化。
最后,又以陆游的诗句结束,不仅形象说明动、植物都具有指示季节和气候变化的作用,而且自然与开头苏轼的诗歌相呼应,增强了文字的美感,使文章生动有趣,颇有可读性。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文章开头引用苏轼的诗歌有什么作用?
作者引用苏轼的诗歌,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生物指示”现象的注意,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读者在形象可感的意境中比较容易接受作者想要说明的关于“生物指示现象”科学道理。
2.苏轼这首诗歌中的“指示生物”有哪些?它们指示的时令是什么节气?
诗中“指示生物”有:桃花、鸭、蒌蒿、芦芽、河豚。它们指示了清明时节的物候。
3.第5段,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设问。引出下文从鹦鹉螺寻找月球绕地球速度变化的内容。
4.第6段中,“两个事例”具体是指什么?
“两个事例”具体是指:对珊瑚化石和鹦鹉螺化石的解析,即珊瑚化石指示地球的自转速度越变越慢;鹦鹉螺化石指示月球绕地球旋转的速度也越来越慢。
5.第6段“冰川的消长”中,“消长”的含义是什么?文章中与“消长”结构相同的一个词是什么?
“消长”的含义是:消融和增加。与“消长”结构相同的词是:内外。
6.第8段,“生物化石传达的是古代的环境信息,现代生存的生物也给人类传达着诸多信息”。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准确地指出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从古到今,即从古代生物化石的指示现象说到现代生物的指示作用,思路清晰。同时,它使文章自然过渡到现代生存生物的介绍,说明动植物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的现象也可以揭示地层中化学物质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突出主旨。
7.第9段是要说明什么道理?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
“一些植物、花草可以向人类报告地下的矿藏,人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分布来找矿。”
8.第10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们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什么?
作引用。 以陆游的诗句,形象说明动物有“指示季节”的作用。
举例子。 以蛇床花、牵牛花为例,说明“一些植物每天开花的时间十分‘准时’”。
9.第10段,作者引用陆游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以陆游的诗句结束,不仅形象说明动、植物都具有指示季节和气候变化的作用,而且自然与开头苏轼的诗歌相呼应,增强了文字的美感,使文章生动有趣,颇有可读性。
10.本文大量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说明什么是“生物指示”现象,使本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激发读者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11.民间有许多物候方面的谚语,请你写出几条。
燕子低飞要下雨。
蚂蚁垒窝要下雨。
麻雀囤食要下雪。
雨跳水,有雨来。
龟背潮,下雨兆。
猪衔草,寒潮到。
泥鳅静,天气晴。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预习《旅鼠之谜》: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作用。
一、内化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2.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劳动体验,比较石制农具与铁制农具的性能,理解铁器得到推广的原因。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
3.通过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制作,让学生掌握、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协作学习的精神。
4.学生就“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进行辩论,对商鞅变法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过程中,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会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发展。促使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铁器的使用。铁制农具出现以后,牛耕渐趋普遍起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也使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战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承春秋,完成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下迄秦,完成了从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转变。而这一切的变化均与战国时代的变法或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战国各诸侯国的变法,清除了奴隶制的残余,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其中的商鞅变法是最彻底的一次改革,它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是成功改革的典型。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前老师精选有关商鞅变法的材料(包括商鞅生平、秦孝公发布的《求贤令》、“廷议”相关内容等)(8K纸一页)准备课堂使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
学生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进行“劳动体验”,自由组合小组,分别使用石器和铁器进行割草或翻地等劳动,并按要求写出劳动报告(写明: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劳动工具,劳动项目,比较结果,劳动体会)。
四、教学流程
入境生趣,导入新课: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劳动体验,请大家展示交流自己的劳动成果。
(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
过渡:“春秋战国时期是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称为千耦其耘。到春秋时期,田地里出现了个体小农。”
提问: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现象呢?(学生可能会提到“劳动工具的改进”“人身自由”“交租税”等字眼)
从事个体生产的人与奴隶有什么不同?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出现)
★过渡:地主阶级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在政治上却无实权。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社会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由此引入“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其中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学生列举改革各国)
★商鞅变法
⑴要求学生在看书、阅读资料后思考:商鞅为什么要变法?(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到“角色扮演”:模拟“廷议”)
⑵“经过这些“波折”后,商鞅是如何变法的呢?”引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与历史作用。
⊙首先,让学生看书2—3分钟并思考商鞅变法的内容。
⊙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商鞅变法的每一条内容如果能实行会产生什么影响?”
⊙在这个讨论基础上,老师组织全班交流:“商鞅变法还会遭到哪些人的反对?为什么?”
⊙最后,引导学生列表归纳变法内容和作用。表格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梯形、圆形、三角形、方形等。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可是秦孝公去世后,商鞅惨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学生辩论后,老师可总结几点: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获得成功,使秦国崛起。通过商鞅个人命运与变法关系的辩论,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练习巩固
以水果拼盘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兴趣。拼盘由四种水果组成,每盘水果与相关题目链接。如香蕉、草莓、西瓜、苹果等。
教后师生双反思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而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或变革的实现使封建社会得以形成。所以,对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而对于封建社会关系的形成在对学生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工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分析,结合当今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实来解决本课难点。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了解商鞅变法的史实的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与价值教育?
通过比较不同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了解铁器的应用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难点: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课前准备?
1.向学生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收集商鞅变法等有关资料。?
2.布置学生编练《立木赏金》小剧。?
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古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西周以前的古代农具都有什么?它们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一)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内容,并看书第41页,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表格。(多媒体投影演示)?
制作材料代表性生产工具优点与缺点
木、石、骨、蚌耒耜、蚌镰等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青铜很少用于农业生产铜珍贵,质地软;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
铁耙、镰、锸、锄、铲等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师生互动
(投影图片)
1、师:根据表格及图片所反映的原始生产工具,在使用时劳动效率如何?
学生:……?
师:由于劳动效率低下(生产力水平太低),形成了在贵族的田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景象,称为千耦其耘。(板书)?
2、师:春秋战国时,铁制农具已广泛使用,(投影“铁制农具”图片),并提问:铁制工具的使用会带来怎样的情况呢?
学生:……(效率提高了。用书上的话说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师:请同学们观察”战国时的铁制农具”及书上的“铁犁铧”图,猜猜看,“铁犁铧”有何作用??
师:战国时期,耕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并在犁上安装了铁犁铧。?(投影图片:牛耕图)
师问:牛耕的使用,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学生:……?(耕田的效率大大提高)(耕田的动力发生了变化,用畜力代替人力)
4、师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提出问题:
当时在人们的名字中出现了“牛”“耕”说明了什么?
(帮助学生认识,牛耕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为人们所向往的。)
5、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应认识到: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而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
(二)1、师:生产工具的改进、农耕动力的增强,农业生产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投影图片一)“铁农具出现后,奴隶主就驱赶奴隶用锋利的铁农具为自己开垦荒地,增加财富。可是在奴隶制下,奴隶的地位如何,他们是否会有积极性?”
(他们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有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的积极性。)
(投影图片二)“于是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问:这实行的是怎样的耕作方式?”(实行“个体农耕”)(板书)
“劳动者通过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奴隶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
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奴隶,而是农民,这些开明的奴隶主是新兴地主。(板书)
小结。从我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影图片)
奴隶集体耕种——公作——则迟;
出租给农民个体耕种——分地——则速。
奴隶——农民;奴隶主——地主。
2、师:史书中记载了这样的生产情况:“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同学们想一想,在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会是怎样的一个生产状况呢?
学生:……(让学生看书讲)?
师生共同明确:个体生产已经开始取代了大规模的强制性的集体耕作,即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板书)
新兴的地主阶级和个体小农(农民)登上了历史舞台。?
师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步→社会关系的变化(奴隶制—封建制)(板书)?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一)改革的背景
师: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生产(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于是他们要求变革。
再者,当时处在战国时期。(“战国”的含义是什么?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这七国为“战国”)处在这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厄运?(富国强兵)(板书)
要想国家能国富、兵强,就必须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当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板书))
(二)改革的的情况
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搜寻课文内容,找出改革家的名字及所在国家,将战国时各国的改革情况归纳表格。
诸侯国改革家
魏国李悝
楚国吴起
韩国申不害
齐国邹忌
教师总结: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巨大的社会变革。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影响最大,最彻底的。
?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板书)?
1.变法的历史背景(为什么要变法)(板书)?
(1)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生产,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于是他们要求变革。(顺应历史潮流)
(2)战国时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必要性)
2、变法的主要内容(怎样变)(板书)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商鞅。(让学生看书第43页小字,教师简单介绍商鞅其人其事。)
师:商鞅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称商鞅。他从小喜好刑名之学,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学说,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他先到魏国,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于公无前361年来到秦国,向秦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秦孝公决定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同学们,变法不是说变就变,想变就变的事,传统的观念、制度已在人们心中存在已久(生根),要想改变它们不是件易事。商鞅是怎样做的呢?他首先要在朝中说服那些守旧的人,特别要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让他进行变法。他还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让他制定的法令能推行得下去。他在朝中“舌战群儒”,战胜了守旧的势力,用自己的富国强兵的计策,赢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那他又是如何取得百姓相信的呢?
请同学们看“立木赏金”小品。(学生表演小品)?
教师评价:?
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们对商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那么商鞅怎样变的呢(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2)变法的主要内容(怎样变)(板书)
师:商鞅的变法分两次进行的,主要内容我们大家一体来分析,掌握。
(学生边看书边分析)
A、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使秦国能富国强兵,那么,秦国怎样才能富,怎样才能强,怎样才能使秦国军队有战斗力呢?
秦要想富国,就要发展经济,商鞅如何做的?
(奖励生产、奖励耕织)(投影)
要想强兵,就要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如何做的?
(奖励军功)(投影)
B、奖励耕战,使秦国实现了初步的富强,能否实现长久的富强,在战国七雄中立于不败之地?土地的归属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商鞅如何做的呢?(承认土地私有)(投影)
承认土地私有,解决将士、农民的后顾之忧,使秦国的变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C、师提问:“秦国为什么时有旧贵族的叛乱?”(分封制使地方权力过大)
?怎么办呢?(要加强中央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投影)
3、变法的历史作用(结果怎样)(板书)
(投影)“商鞅变法18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呢?”
(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这些新的变化后人称之为封建性质的改革。)
总之,商鞅变法的作用是?(学生讲)(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探究(分组讨论)
师生互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同学们议一议:1、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如果说成功了,那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3、我们今天应学习商鞅的哪些精神?
你从商鞅变法一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
五、小结本课:(读诗)
奴隶抗争千耦迟,
铁器牛耕个体速,
渐渐瓦解奴隶制,
封建制度迅速兴,
竞相改革在战国,
商鞅变法最瞩目,
秦国富强国力增,
兼并六国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