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3

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基础知识]危机表现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措施、成效、失败原因和历史地位

[基本理论]

1.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是这一朝代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本质反映了封建统治的危机。

2.庆历新政是一种对封建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因触犯保守集团的利益而失败,但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3.北宋中期的改革,是地主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典型反映了改革运动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4.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进步,改革者的勇气值得肯定和学习。

[能力培养]

1.让学生自己归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进行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2.分析两次的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4.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立场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北宋中期的危机表现与原因分析,评价王安石及其变法。

[教具教法]资料,表格,讲述,讨论,比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评价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导入。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统治者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使“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加重了社会矛盾和冲突,使社会出现严重不稳定。

2.“三冗二积”: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这一点请同学具体描述。只是要补充一条:由于与辽、西夏的战争失利,政府要送给它们银、绢。

3.农民反抗。宋仁宗时便已经出现,并波及统治中心中原地区。

4.辽与西夏的威胁。

二、庆历新政

时间:1043年。

人物:宋仁宗。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相),江苏吴县人,1015年进士,历任地方官,八九年中曾三次被贬。

核心:整顿吏治。

措施:

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解释“恩荫”:官僚子弟不必通过科举即可为官,“任子”:官僚在重大节日时可“荫”子孙为官)

C、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D、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E、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评价:请同学据措施内容的倾向性判断,这“严重”影响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从而分析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新政触及官僚的财产和权力再分配问题,这是理想主义的文官集团的政治设计,在皇帝授予的有限的职权范围内进行的革新,他遗留下来的问题,只得由王安石接手了。中国历史上的变法,如果将当权者或既得利益集团作为打击对象,没有不遭到惨败的,他们只能容忍不独及自身利益的小改小革。[资料]联系《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请同学回顾。

三、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相)。1058年,王安石即向仁宗上万言书,指出如不进行改革,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他是江西抚州人(时为临川)。1044年进士,曾任舒州地方官。建议至英宗时仍未有采纳,至神宗上台,第二年,他以翰林学士侍从的身份与神宗达成共识,开始变法。

1.措施:

(1)理财。(前四项,初中已学过,此处由同学阅读理解即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E.市易法。

(2)军事。

A.保甲法。(初中已学过,此处由学生阅读理解)

B.将兵法。禁军固定于一定辖区,由固定将官训练,加强军队战斗力,充实边防。此乃完全针对宋初军事改革的弊端,

(3)教育。

A.改革科举。废除明经诸科,进十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与时务策。并设立明法科,专考律令与断案。

B.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内容均为儒家经典。考试优秀者可直接受官,此为“三舍法”。使学校成为支持变法并培养变法人才的地方。

2.评价。

(1)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大增,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消极作用。用人不当(解释:),出现一些官僚为害百姓的现象;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至强烈反对;有的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神宗死后,司马光为相,废除新法。

[资料]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很大。1074年被罢,次年复职,1076年再罢相,退居江宁至死。1085年,神宗死,改元元祐,罢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其关键人物为司马光等人,他与王的分歧只是运用什么办法摆脱积贫积弱的危机。王曾说与司马光“相好日之久,而议事每不合”,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与王“趣向虽异,大归则同”,所以更化是将变法不不合理的部分加以废除,而采取更新的合理的措施。因此,可以说司马光是一个保守的现实主义者,而王安石乃是一个激地的理想主义者。

(3)总体评价。是要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动。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马克思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提问]回顾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宋中期即可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统治危机呢?改革失败难道是历史的必然吗?

[课堂小结]

[课后反馈]

延伸阅读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表现,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导致改革,是北宋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封建统治危机,引发了政治改革。

2.在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庆历新政,是对封建统治政策所做的一次局部调整,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3.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进步意义,这种坚持改革的精神是应该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

教学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和对王安石变法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学过程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现了“富者有弥望

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尖锐对立。

2.农民的反抗斗争:宋仁宗时,农民不断起来反抗,遍及中原边地。

3.冗官、冗兵、冗费

北宋统治者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防止文官武将专权,结果形成冗官局面。

统治者用募兵、养兵的办法,缓和农民的反抗,造成兵员剧增,形成冗兵局面。

伴随冗官、冗兵,再加上每年要给辽、西夏大量银绢。

宋仁宗时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弱”、“积贫”的局面。

4.辽、西夏的威胁

二、庆历新政

1.背景: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人,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提出了变法的主张。

2.变法的开始。

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

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宋仁宗采纳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3.主要内容。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4.结果。

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范仲淹等改革派相继被排挤出朝廷,

改革措施也被废止。

三、王安石变法

1.变法开始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2.主要内容

理财措施

A.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

利息。这样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

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D.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

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

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人也有增加。

军事措施

A.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农闲时练兵,平时种

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这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这就加强了军队训练,

充实了边防力量。

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

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受官,

以资鼓励。这就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3.变法的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变法失败的原因

新法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有些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

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当政,新法被废除。

5.评价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

动。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学案


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学案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北宋中期的财政困难
表现:“三冗”(_____、_____、_____)弊政
1、冗兵
冗兵的原因:主要在于_____、_____制的弊端。宋初大量编练禁军,后来为缓和____矛盾,采取“养兵”政策,政府在发生饥荒的地方“募兵”,这些措施导致北宋兵员剧增,到宋仁宗时,军队人数已达120多万。同时,由于兵员素质低下,操练不勤,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实行“_______________”的军事政策,结果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__________不强
2、冗官
冗官的原因:一方面统治者用“分化事权”(即__________)的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权,结果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另一方面_____制的改革,导致官吏人数激增。同时,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客还可以以“_____”受官。
3、冗费
冗费的原因:冗官、冗兵必然导致_____、_____开支增大,再加上每年送给_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的局面。
二、内忧外患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财政危机)
北宋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指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建立不起来)、“__________”(指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兼并不加干预)的土地政策,_____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因而北宋前期土地兼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到了北宋中期,更达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地步。变相增加__________,_____矛盾尖锐
2、农民的反抗斗争(政治危机)
北宋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__________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农民和士兵的_____不断,而且从以前北宋政府统治力量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发展到统治较强大的腹心地区,严重威胁着北宋的封建统治。

3、辽、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______防御的军事政策,在辽夏贵族集团的掠夺和讹诈面前显得卑躬屈膝,软弱无力,始终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威胁和进攻,面临严重的边患危机。
表现:
(1)宋辽战争
宋辽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对______的两次进攻,目的是把______势力驱逐出______。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是宋军遭到失败;第二阶段是辽军南下,不断威胁北宋,但最终未能打败北宋,双方议和,形成对峙局面。
(2)澶渊之盟(______年)
A、背景:澶渊之战(______年)
宋真宗景德元年(______年),辽大举南侵,到达______城下,逼近东京。宋军虽然打了胜仗,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B、内容
宋纳银绢:规定宋每岁向辽输纳银十万两作为军饷,绢________,叫“______”;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______之盟。
C、评价
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在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和约______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______困难。积极作用: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_____,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_____,保证了北宋社会______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__________。
(3)夏宋战争和议和
从1040年起,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战争的结果是宋朝连续______。夏、宋议和,宋每岁给夏“______”。我国西北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
思考:
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怎样?
2.辽和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何相同之处?它们与唐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
3.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民族之间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之争,但战争仍有______和__________之分;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____________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蕃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长期融合,互相学习,他们的发展对我国______地区特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____________创造的。
三、庆历新政
1、实施:时间:______年-1045年
基本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中心问题):___________

3、结果:庆历新政力图用政治改革扭转朝廷积贫积弱的状况,以整顿吏治为改革的中心,这势必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改革不到一年就失败了。尽管新政很快地失败了,但我们不必以成败论英雄。范仲淹敢于改革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气概,敢于限制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永远值得赞扬。揭开了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第五章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五章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基础知识]北宋建立统一局面的局部完成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加强

[基本理论]

1.北宋政权的建立是顺应了五代十国时代的统一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果;

3.北宋科举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的政权基础,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能力培养]

1.分析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和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与影响评价。

[教具教法]插图,地图。讲述,列举,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讨论五代十国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有哪些?导入。一是人民渴望统一;二是后周世宗改革加强了国力,后期经济的发展;三是统治者自身努力与准备。

提示同学注意,宋代周,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极为相似?

历史上隋代北周,一是权臣夺权;二是夺权前前代曾经经历重要的成功的改革,加强了国力;三是取代前前代已经统一了北方;四是都发生在我国政治的中心地区北方;五是改变后统治者都很有作为,尤其是创立了一系列制度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建国初的统治者都与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制度──科举制有关。

宋建立后,中国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货币的扩大,火药武器的发明,罗盘针的运用于航海,炼铁高炉的发明,水力纺织机的发明,造船技术的发展,都出现在宋朝。

宋,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传统科技呈现巅峰状态。政治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一、北宋建立与分裂局面的结束

1.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统领禁军的大将赵匡胤,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建立宋,年号建隆,定都东京,是为宋太祖。

2.结束分裂局面。战略方针为“先南后北”和“先易后难”,基本削平南方割据势力。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资料]南唐后主李煜故事。前引。975年,宋军直抵金陵城下,李不是动员抵抗,而是派特使向太祖苦苦哀求,说经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乞求缓师。宋太祖闻言大怒,“说什么江南有无过失,岂不闻天下一家?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鼾睡!”976年初,破城。时李煜于静居寺听和尚讲经,肉袒出降,后自记曰“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资料]“赵匡胤(宋太祖)千里送京娘”。

[提示]北宋结束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只是将汉族生活的大部分区域统一进来,所以,这一时期仍然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专制皇权。

[提示]赵匡胤自己作为权臣取而代后周,同时希望后来者不会效仿其如炮制。

2.措施。

(1)集中军权。

A.解除了统兵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将他们调至外地充任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立枢密院,拥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权,使二者牵制。

D.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领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

E.将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入选禁军。

F.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强干弱支”,“内外迁制”。

[资料]

赵匡胤,一介武夫出身,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重现,尽力削弱地方权力,一切收归中央,矫枉过正,带来新的弊端,统得过死,形成负面效应。

五代时期,有人喊出口号,“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也”。赵氏深知,故杯酒释兵权中,自叹不快乐,臣问何故,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人生如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宋代的军事组织:将过去征兵制改为募兵制,禁军与厢军为政府职业军,北宋初90年中,兵员数直线上升:如初为37.8万人,至1041年(岳飞时代)达125.9万人。另有乡军、蕃军,不算正规军。宋又实施养兵政策。每一地灾荒,政府即招兵,意为常有乱民而少有乱兵。

宋将官、职分离,官成为一种待遇。知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另将旧官制一应保留,大批官僚无所事事。如宋真宗时文武百官9700人,至英宗时达24000人,这还不包括候补官僚。官不管事却待遇优厚。

(2)集中行政权。将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A.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立三司管理财政收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派文臣知州,通判监督知州,可直接上报皇帝,各州公文须二职联合署名方有效,使其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3)集中财权与司法权。

A.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B.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死刑犯须报中央核准,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了中央,扭转了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

3.评价。

(1)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消极方面。史称“三冗地积”,即冗官、冗税、冗兵,积贫、积弱。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C.地方财政困难。

[提问]如何就具体措施分析得出以上评价?

三、科举制的发展

1.措施。

A.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B.严格考试程序,使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称“天子门生”。

C.考试科目减少,进士为最主要的科目。

D.考试方法上实施糊名制,防止舞弊。

E.录取名额比唐大增,宋太宗在位二十余年,科举取十近万人。

[资料]宋代科举科目多,大体有进士、明经、诸科、制科、童子、武举等。进士最重要,其考试内容为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于诗赋和策论。前三名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防舞弊严格,有锁院制度,考官确定后,即锁于贡院中,中断与外界联系。另有弥封。考后将试卷姓名、籍贯糊上交判卷者,直至成绩公布后方拆封。誊录,防止写标记和暗号,由人专抄。别试,对考官子弟专设,另派人监考、阅卷。权贵子弟往往多复试一次,以判断有无利用职权提高成绩现象。

2.评价。为地方阶级各阶层入仕途开展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

[提问]如何就具体措施评价这是科举制的发展,并说明其负面作用。

[课堂小结]联系前代历史,将秦至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加以罗列。归纳科举制产生发展小史。

[课后反馈]

;第三节 硝酸


探究问题框架:

1、硝酸的物理性质:(直接给出)

2、从硫酸得到启示,硝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引导发现)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我们学习了氮元素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接下来我们学习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硝酸。我们首先学习它的物理性质。

【板书】第四节硝酸

一、物理性质

【展示】63%浓硝酸。

【展示】发烟硝酸。

【讲述】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由于硝酸的挥发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指导阅读】查硝酸的密度,熔、沸点。查常用浓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发烟硝酸”

【导入】比较一下硝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找出其不同点:

【观察】色、态、气味、掂轻重、打开瓶塞,观察。得出结论: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水重,能溶于水。

【观察】空气里挥发而产生“发烟”现象。

挥发性(沸点)

物理的量浓度

常用浓硝酸

易(低)

18mol/L

常用硫硫酸

难(高)

12mol/L

【导入】在化学性质上,浓硫酸的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硝酸是否也如此呢?下面我们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研究硝酸的化学性质。

【提示】注意与浓硫酸进行比较。哪一个剧烈。

【指导学生实验】

【总结】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硝酸的具有酸的通性,硝酸没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我们今天主要从氧化性来学习硝酸的特性。

【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1)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回答】酸性、氧化性(与铜、与碳)、吸水性、脱水性,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浓硝酸的氧化性】

【实验:铜与浓硝酸反应】

现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铜在不断溶解。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剧烈,比铜与浓硫酸反应剧烈,铜与浓硫酸需要加热,铜与浓硝酸反应不需要加热。

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推导】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设疑】我们知道稀硫酸不能与不活泼的金属铜反应,稀硝酸能不能与不活动的金属铜反应呢?并与稀硫酸与铜反应进行比较。

【指导学生实验】

【总结并板书】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引导总结】浓硝酸与稀硝酸与铜的作用有何不同;硝酸与硫酸氧化性哪一个较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

【学生实验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应。

现象: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在不断的溶解。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结论:此无色气体是NO。因为: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

【推导】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总结】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气体。浓硝酸反应速率快,不需加热,稀硝酸反应速率慢,有时需要加热。

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浓硝酸不需加热。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稀硝酸可以反应。

可见,硝酸的氧化性比硫酸强。

【引导探究】冷浓硝酸与铝、铁活泼金属反应的情况怎样呢?

【引导探究】大家回忆,实验室能否用稀硝酸制取氢气?为什么呢?

【板书总结】(2)与活泼金属反应

在不生成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浓硝酸中铝、铁钝化。

【讲述】除金、铂以外,其余金属全可被其氧化而溶解。

【介绍】王水的成分: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

【实验探究】与浓硫酸一样,铝和铁都浓硝酸中钝化,即浓硝酸把它们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

【回答】不能,因为硝酸的氧化性很强,NO3-起氧化作用。而不是H+起氧化作用。

【倾听理解】

【引入】请大家用已学知识,推测浓硝酸能否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引导】推测碳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

【总结】规律:一般生成最高价酸或氧化物、NO2和H2O。

【讨论】结论:可以。原因是:硫酸可以氧化单质碳等,所以浓硝酸也应该能氧化碳单质等。

【推导】C+4HNO3(浓)4NO2↑+CO2↑+2H2O

【讲述】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对皮肤、衣物、纸强等都有腐蚀作用,所以使用硝酸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NaHCO3)水或肥皂洗涤。

【听讲、理解】

【展示】利用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硝酸的样品,进行提问为什么发黄。

【启发】可能有NO2产生,由于NO2溶于硝酸而变黄。
【启发】如果是有NO2生成,那么硝酸的分解产物还必应有什么物质生成?

【引导】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不稳定性:

【提问】硝酸应如何贮存?

【分析,讨论】发黄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硝酸分解。

【探究】在HNO3中,由于氢元素和氮元素都处于最高价,又因NO2的生成,是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只能是HN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可能有氧气生成。

【推导】

C+4HNO3=CO2↑+2NO2↑+2H2O↑

【回答】避光、阴凉处。

【小结】硝酸的特性是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共同的特点是由于+5价氮元素得电子,被还原为低价态氮的化合物的缘故。

【课堂练习】

1.工业上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硝酸

2.如何洗净一支内壁镀银的试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从节约原料,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要制取一定量的Cu(NO3)2晶体,下列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1)Cu+浓HNO3─

(2)Cu+稀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