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高中

发表时间:2021-04-12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学设计示例
1.导入的过程

提问: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损失?设想一下当时人民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教师小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三年改造,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本国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中,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导入新课。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教师首先放一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录像,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之后教师出示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危害。

领域

危害性

政治

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惨遭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经济

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

教育

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

思想

极端个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严重泛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严重毁弃。

通过文革的危害,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我党我国人民来说是多么的及时与必要,理解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历史性转折的的伟大历史意义。最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科学文化的极大繁荣,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扭转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的徘徊状态,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始全面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会议不但恢复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确定的正确理论和政策,而且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就启发了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新的理论和政策探索;会议在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同时,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有了保证。

关于改革开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史料,分析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的原因(结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在毛泽东“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的理论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人民公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和的结果重点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两个方面的措施分析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身边的事实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关于改革开放的成就。教师应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部分进行讲述。对内改革应着重于目的和在农村和在城市的具体措施。

3.归纳总结的过程

由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知识体系。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家乡的变化,来谈一谈改革开放对农村的影响。

城市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进行采访,请他们谈谈改革开发前后家中生活的变化,从而通过切身体会,加深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意义的了解。

延伸阅读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课标要求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落实课标

一、重要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历史背景: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

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左倾错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召开:1978年的12月在北京召开

3、内容:

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还决定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在经济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4、影响:

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

1、背景条件:

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继承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2、主要内容:

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具体内容分16个方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改革开放;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必须依靠广大人民,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发展过程:

酝酿: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从左倾束缚和教条主义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开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初步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

完善成熟: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如社会主义的本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市场与计划的认识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正式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条件:

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主要内容:

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确立: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

4、历史地位:

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先进文化引领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解体。本节内容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后的今天,借鉴和吸取苏联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简述两政策的内容,归纳其特点,理解其作用。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比较能力;阅读列宁的《论粮食税》《大国崛起》等历史文献,学习运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认识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借鉴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具备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基本知识;学生有实际参与课堂能力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问题探究法,表格分析法,图表分析法


(1)学生课前准备
①辩论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正方:利大于弊;反方:弊大于利。
②《面对面》虚拟现场访谈: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之研究
研究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效果之比较
研究方法:采访、上网、查阅书籍等
研究步骤:分配任务收集资料筛选、汇总资料成果形式:列表比较
(2)教师准备资料,多媒体,并准备表格和图片

(多媒体展示)
相聚有尽时,情谊无绝期
胡锦涛普京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胡锦涛普京出席"中国国家展"开幕式
师:图片反映的史实是?
生:两国互办“国家年”。中俄两国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通过时事热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的设计应让学生感觉有趣,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许多中国人都感言:真正对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俄罗斯民族,有人曾用“刻骨铭心”来表达他们对俄罗斯的前身——苏联的印象。没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一个多世纪来,从列宁的思想观念到基本的社会制度,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到北方城市的建筑风格,从托尔斯泰的小说到普希金的诗歌,俄罗斯的影子不仅渗透到一些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还深入了不少中国人的灵魂。
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历程。


第一课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危
一、难时刻显身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师: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历史上,政治家的个性气质曾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国和当时欧洲强国的距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独立思考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而列宁对革命的执著,则使这片土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历史重任。那么,他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呢?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又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探究活动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生:(1)国内武装叛乱和外国干涉军的联合进攻(2)3/4国土被敌人所占(3)经济情况极为糟糕。总之: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多个学生归纳)
(学法指导:(1)初读材料,对材料初步了解(2)精读材料,带问题读,获取重要信息。并要求在材料中划出关键字句。(3)组织答案,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方法,培养探究能力,讲究“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师: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危难时刻,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列宁实行了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究活动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师:完成表格填空,识记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背景
内容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评价

情景探究:
师:情景描绘:1920年,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土豆和小麦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设置情景,激发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引发学生追问“为什么”?得出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师:那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有请双方各派1号选手阐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①实施余粮收集制,不仅保证了红军、工人和城市居民获得最低限度的粮食需求,而且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定形势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联盟;②企业国有化,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③实物配给制可以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④劳动义务制不仅发展了生产,而且使剥削阶级在劳动中得到了改造。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证。我方认为:利大于弊!(掌声)
反方:我方认为:弊大于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但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措施,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从理论上看,这些措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纯军事行政的手段,急于超越阶段直接实行共产主义,实行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来组织生产和分配,违背了经济规律,简直是大跃进!(惊叹)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从实践上看,实行余粮收集制,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我是那时的农民,我就不干活了。(学生大笑)企业国有化致使不少企业减产或破产;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影响了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正常供应。所以,它的实施虽然暂时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使苏俄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还使苏俄在1920年底到1921年初发生了全国范围的严重的政治危机。(掌声)
师:下面进入自由辩论阶段。(略)(辩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允许发挥个人见解。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探究问题,学生思维形成新的生长点。叶澜提出“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
师:(小结)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战时”表明它只能在非常时期实施,但是苏俄的一些领导人却企图借此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凭借行政的手段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发展实际,因此注定失败。(评价事物,一分为二)
十月革命四年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下生存下来,并刚刚平息了国内叛乱的苏维埃政权,遭遇了一场自下而上,突如其来的风暴。
这张图片,它所反映的内容正是那场席卷全国的风暴。(设置悬念,诱导学生思考)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
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
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师:上述材料表明,苏俄双面临怎样的新危机?
生:农民不满,水兵叛乱,政治危机。
师:结合课本知识,它是因为什么而引发的?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生:经济危机:(1)国家经济遭到破坏,濒临崩溃(2)工农业产量下降,生活必需品缺少
(3)遭遇旱灾、能源匮乏(4)粮食、原料、能源缺乏

师: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如果你是列宁,你将怎么办?(神入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神入”(Empathy)一词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意思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培养神入和一种历史想像。)
生:(略)(讨论异常投入,各抒己见,讨论后一致认为要取消余粮收集制,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要对农民做让步,要允许农民能够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师:你们的选择也是伟大领袖列宁当时的选择。(学生大笑)当问题表现在要一碗粥、还是要理论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那碗粥。你吃饱了那你就会去唱歌,如果你肚子里没食,那你只有沉默。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因为战争后,要发展经济,没有其他的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容,组织学生填表。
背景
内容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评价
虚拟现场:(《面对面》,分别让两位学生模拟主持人和列宁,访谈时间:1921年)
主持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恰恰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一政策呢?
列宁:它损害了农民利益。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主持人:我们好不容易打退了外国武装干涉,把外国资本家赶走了,那么现在胜利之后呢,您又同意外国资本家回到俄国,来经营一些项目,这难道不是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吗?
列宁:这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业、减税、允许小型企业存在,这一切都是试图使经济复活。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它没有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探究活动三——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材料一、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1年
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
种植业(%)10064107107
畜牧业(%)10072121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94.7
牛(万头)6.0605.2506.210102.5
猪(万头)2.0901.7502.180104.3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大国崛起》解说词
师:材料一中1913——1925年农业生产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师:根据材料二,苏俄由“半死的人”到能“拄着拐杖走动”,靠的是什么?
生:新经济政策。
师:试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请各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让学生动起来)
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师:通过对比,归纳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里?
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客观评价新经济政策?
生: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教师补充:刚才同学是从实践上来阐述的,那么从理论上讲,它也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师: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生: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探究活动四——新经济政策的借鉴作用
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有何相同点?(从背景、内容、作用方面分析,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苏)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中)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苏)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中)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教师补充: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四、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国崛起》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一天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
就在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数万名工人、农民、士兵排着长队,来向他们的领袖告别。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已经为这个新生的政权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苏联人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兄长,一位和蔼的领袖,一个根据实践要求为俄罗斯谋划未来的舵手。
来自西伯利亚的狂风怒吼着,如同随风飞舞的雪花,每个吊唁者的脸上都充满了失落和彷徨,苏维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完成这段未竟的旅途?(设置悬念,为下节课铺垫)


一、危难时刻显身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⑴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武装干涉⑵地主和资产阶级反扑,发动叛乱
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政策国有、高度集中管理
流通领域取消商品贸易分配体制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评价积极:适应战争、保障供应、巩固政权局限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要一碗粥、还是要理论政治危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内容农业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国营企业由高度集中管理到多种经营
商业商品买卖、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评价调动积极性、走出困境、为工业化打下基础巩固政权
四、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

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借鉴作用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被称作是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三次大调整,分析三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2013届高考历史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学案


第21课时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全会的主要内容;②全会的意义。

2.经济体制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对外开放: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浦东;⑤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四大与十五大。

对应学生用书P11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始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两次转折、两次起点”

巧记速记

,改革与开放

1.对内改革

(1)农村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过程①开端: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②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废除。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原因: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①基本任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④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

2.对外开放

(1)过程

①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5年海南岛。②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④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一“面”、一“线”

巧记速记

1.

2.

实录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南方谈话

(1)内容: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发展问题。

(2)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

(1)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①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中共十五大

(1)内容: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

,

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一次谈话”“三次会议”

史观史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新型经济体制。

实录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实录二

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手段,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应学生用书P113

,伟大的历史转折

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拉开帷幕。此后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角度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经济体制、工作重点、对外关系上,有何重大转变?

提示:(1)经济体制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2)工作重点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角度2我国为什么首先在农村推行改革?

提示:(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稳定。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3)原有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损害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

角度伟大的历史转折

 

(2009四川文综,18)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

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点拨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语“1979年3月15日”,此时中国还没有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因此可排除B、D两项,C项应为改革开放的成就。故应选A。

答案 A

1.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图四的变化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这组漫画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 (1)图片中的《望穿饭锅等下勺》和《白菜土豆排队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讲求营养碗变小》和《四季蔬食满柜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沧桑巨变,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则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角度1为什么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

提示:(1)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角度2推动改革开放的两次思想大解放的比较

提示:

时间事件主题作用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1992年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宣言书,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角度 改革开放的进展

(2011福建文综)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点拨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图表材料可以判断1984年起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大幅度增长,其原因与这一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A、C、D三项分别是1980年、1992年、2001年,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2.阅读材料:

请回答:

(1)将材料补充完整。

(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厦门 E.福州 F.闽南三角区 G.海南 H.上海浦东

(2)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变动

(1)由建国初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角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角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1浙江文综,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点拨 “证券”“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邓小平的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尝试,并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D项正确。这段话并未涉及改革的重心转移、防“左”和反“右”以及在经济特区进行试验,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3.阅读材料: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请回答:

(1)特区在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何创新之处?

(2)这些创新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 (1)创新: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方便;建设上以吸收外资为主。

(2)本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对应学生用书P115

(5年12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第一

?考情感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和新时期的不断发展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给经济体制带来的变化成为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区域

?北京、天津、海南出现非选择题命题形式,山东、江苏、安徽、广东在此处命题

?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使中国农村经济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使我国农业生产长期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

?从现实角度:产权观念和契约意识是改革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解放思想,体制创新是改革得出的首要认识。这对我国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属于高考的重点命题区域

城市改革的起步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

(安徽蚌埠3月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C

(沧州模拟)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考察凤阳县小岗村是对该地1978年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土地公有和自主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土地公有为前提

D.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必须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答案 D

(5年10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一

?考情感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成为近几年命题的主要区域

?广东、江苏、天津、北京出现非选择题命题形式,浙江、山东、全国课标也在此处命题

?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获得的科学结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创新

?从现实角度:坚持党的领导与改革方向、坚持体制创新与渐进方式,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经验。研究该知识点对我们今天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

(宁德质检)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①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国有企业改革还在继续深化和扩大,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B

(雅安模拟)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C

(5年6考)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一

?考情感悟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经济特区设立、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近几年考查重点

?北京、安徽、天津、上海非选择题有所涉及,江苏、四川、宁夏也在此处命题

?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成功范例。入世后,中国由政策性开放转为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为与世贸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

?从现实角度: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汲取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

(商州月考)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始于()。

A.广东、福建的开放B.经济特区的建立

C.沿海城市的开放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置

答案 B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目标: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教具: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当今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何时何地诞生的?

学生回忆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新授过程

指导学生看本专题的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了解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看第一节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资料卡片: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指导学生看史料,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请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举例说明。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面对如此形势,苏俄人民采取什么措施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1)实行余粮收集制

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国家无法提供工业品,卢布又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所以它的推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3)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指导学生回忆评价事物的一般方法,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1)积极: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练习(投影)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学习思考: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对它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提示:在这段话中,列宁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教师总结:从列宁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打败外来干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它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并引发了政治危机。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看教材的第二部分,思考: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国内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

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状况,苏俄领导人又是怎样认为的?

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未取消,反而强化了。这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史料链接

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并组织起“临时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告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中声称: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是如何做的?

以上材料反映了: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果断地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二、三个目录,明确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目录是第三个目录实施的背景。

2、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党内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明确:什么是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指导学生看教材,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③工业方面,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在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探究:有的同学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有使资本主义政策得到发展、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有的同学说,只有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受到控制,苏俄就可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它反映了苏俄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生产者占优胜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但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苏俄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师总结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充分利用了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4、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指导学生回顾评价实物的方法

提示从进步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①进步性:a、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使苏俄的经济政治危机迅速消失,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②局限性:新经济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又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讨论: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

提示: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特点

效果

(四)社会主义苏联的成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巩固练习:(投影)

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B)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

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四、总结本课内容

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有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通过一定程度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五、布置作业

1、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

2、完成相关练习

3、预习《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板书设计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物配给制。

普遍劳动义务制

固定的粮食税

租让制、租借制

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学生根据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专题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说出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齐声朗读诗歌,然后说出反映的问题。

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在教材中圈划出战时共产主义内容的要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余粮收集制对当时的积极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措施对农民的伤害。

教师提示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然后让他们结合政策内容分析。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然后让他们说出理由,最后老师总结,即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

指导学生先阅读材料,归纳出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问题联系知识点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的相关部分,然后得出答案

学生在得出结果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让他们带着问题看投影史料。

指导学生回顾材料题解题的步骤,然后按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教师总结,即结合材料能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入手。

引导学生明确目录之间的关系。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含义

指导学生归纳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同时,再分析内容时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而为后面比较进行铺垫。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就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几分钟的辩论,最后总结。

指导学生根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方法进行入手,分析进步性时引导他们对当时国内形势的作用,回顾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说明对国外的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然后指导学生列表格比较两种政策的异同,最后投影表格,让他们填空。

了解苏联成立的概况。

完成投影练习,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解题方法。

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归纳出主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