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

小学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6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wWw.jaB88.CoM/p>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目标: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教具: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当今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何时何地诞生的?

学生回忆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新授过程

指导学生看本专题的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了解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看第一节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资料卡片: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指导学生看史料,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请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举例说明。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面对如此形势,苏俄人民采取什么措施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1)实行余粮收集制

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国家无法提供工业品,卢布又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所以它的推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3)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指导学生回忆评价事物的一般方法,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1)积极: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练习(投影)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学习思考: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对它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提示:在这段话中,列宁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教师总结:从列宁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打败外来干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它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并引发了政治危机。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看教材的第二部分,思考: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国内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

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状况,苏俄领导人又是怎样认为的?

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未取消,反而强化了。这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史料链接

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并组织起“临时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告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中声称: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是如何做的?

以上材料反映了: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果断地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二、三个目录,明确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目录是第三个目录实施的背景。

2、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党内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明确:什么是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指导学生看教材,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③工业方面,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在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探究:有的同学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有使资本主义政策得到发展、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有的同学说,只有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受到控制,苏俄就可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它反映了苏俄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生产者占优胜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但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苏俄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师总结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充分利用了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4、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指导学生回顾评价实物的方法

提示从进步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①进步性:a、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使苏俄的经济政治危机迅速消失,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②局限性:新经济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又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讨论: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

提示: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特点

效果

(四)社会主义苏联的成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巩固练习:(投影)

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B)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

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四、总结本课内容

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有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通过一定程度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五、布置作业

1、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

2、完成相关练习

3、预习《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板书设计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物配给制。

普遍劳动义务制

固定的粮食税

租让制、租借制

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学生根据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专题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说出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齐声朗读诗歌,然后说出反映的问题。

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在教材中圈划出战时共产主义内容的要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余粮收集制对当时的积极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措施对农民的伤害。

教师提示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然后让他们结合政策内容分析。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然后让他们说出理由,最后老师总结,即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

指导学生先阅读材料,归纳出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问题联系知识点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的相关部分,然后得出答案

学生在得出结果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让他们带着问题看投影史料。

指导学生回顾材料题解题的步骤,然后按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教师总结,即结合材料能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入手。

引导学生明确目录之间的关系。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含义

指导学生归纳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同时,再分析内容时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而为后面比较进行铺垫。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就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几分钟的辩论,最后总结。

指导学生根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方法进行入手,分析进步性时引导他们对当时国内形势的作用,回顾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说明对国外的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然后指导学生列表格比较两种政策的异同,最后投影表格,让他们填空。

了解苏联成立的概况。

完成投影练习,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解题方法。

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归纳出主要知识点

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

一、定向导学

主要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高考重要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措施、特点和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知识链接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任务——巩固政权:

政治:颁布三个法令《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经济: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

1、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_____》(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签约退出一战,以土地换和平,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虽丧失了大量土地,但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面临的形势:

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

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特点

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

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則的尝试已经失敗了《我们的新经济玫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笫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1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状态”的?(8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6分)

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

(2016成都模拟)分配制度直接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4月1日,我们(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次试验了一条生产装配线,我相信这是安装在生产上的第一条流水线。1914年1月,我们宣布并实行了一项利润分成计划:将工人工资由每天最低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并将每天工作由9小时缩短到8小时。我们这项计划是想把公司预期利润的一部分提前支付给在公司工作6个月以上的工人。如果预期利润不能实现,那么工人的工资水平将回到从前……我们如果支付高工资,这些钱也要被(工人)花掉,一旦商店的老板、批发商、其他行业的生产厂家和工人更加富裕,那么他们反过来又会刺激我们的销售。

——亨利福特《我的生活和事业》

材料二: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

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

材料三: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统计表(单位: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福特公司在生产方式上的创新,概括说明福特公司进行工资改革的意图。(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1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

1、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_____》(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认识这一行为?

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退出战争,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也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但是苏俄丧失了大量土地,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损失。

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又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

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政策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危机重重战胜敌人,巩固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政权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2.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3.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

(1)表现: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4分)理解: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7分)

(2)不完美模式: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体现: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

(3)问题和启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6分

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

(1)创新:建成生产装配线(流水线)。

意图:对企业:吸引和稳定高素质工人队伍,提高工人积极性(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社会:刺激消费,促进销售(或希望缓和劳资矛盾)。

(2)差别:粮食征集的范围不同(“余粮征集制”指征集除农民口粮、种子粮之外的粮食;“粮食摊派制”的征集范围涵盖农民的全部粮食),“粮食摊派制”更强调征收的强制性。

影响:一方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巩固了新生政权;一方面因用强制摊派的办法征购粮食,引起农民的抵制和反抗,导致出现政治危机。

(3)趋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差异明显。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发展完善之中(或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城乡经济实行二元体制;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存在漏洞等)。

高二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09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案+试题试卷)
教案部分

课题名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本详案)
教学目标:概述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社建道路经验教训;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重点难点: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八大探索;“三面红旗”;“文革”经济危害。难点——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解“一化”与“三改”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活动法;自评互评法。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
新课引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面临着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既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也有严重错误和沉痛教训。
教学过程:
专题三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过渡时期)
1.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
(4)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2)1953年1月—1957年12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质上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社会巨变:辛亥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
4.问题: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一化三改造”的内容及其关系?
“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三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前提条件。他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探索时期)
1.正确的探索(探索的开端、探索的前段)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义道路的开端),主要阐述农、轻、重经济结构比例问题,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①形势背景: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会议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2.严重的失误(探索的中段)
(1)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全国农地大办人民公社。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初步纠正失误(探索的后段)
1960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是核心),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经济建设成就
武汉包头钢铁基地、设备制造基础行业、新修铁路八千公里、石油已经实现自给。
大跃进运动——1958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和党的领导下,全国范围内大办工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混乱和损失的一场经济活动。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工业——“以钢为纲”,大炼钢铁,赶英超美。农业——“以粮为纲”,盲目制订粮食生产指标、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刮浮夸风(弄虚作假)。
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在没有经过试验的情况下,只用一个多月全国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同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万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一大”,是指规模大,一般都有4000多户;也指经营范围大,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二公”:指通过收回农民的自留地、家禽家畜等,同时分配上大搞平均主义实行公共食堂,提高公有化程度。
人民公社社员出工不出力: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一些错误口号:
(1)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毛泽东。(2)在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一天等于20年。(4)踏翻地球顶破天。(5)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6)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7)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文革”时期)
1.严重的经济破坏
经济计划被废置;调度管理陷瘫痪;经济运行失控制;
交通运输多堵塞;工矿企业管理乱;市场供应很紧张。
2.昙花一现的经济整顿
(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整顿:恢复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经济有了起色。(2)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975年1月,重申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定周、邓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员。
(3)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时的整顿:铁路整顿突破;经济恢复发展;“四人帮”的阻挠;经济再遭破坏。
3.失去发展机遇
(1)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持续发展的时期。(2)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拉大了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历史论坛: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⑴经济建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⑵遵循客观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⑷保持社会安定团结;⑸抓住发展机遇。…

学案部分

第8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基础导学
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背景
(1)社会主义改造条件的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①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②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过程
(1)工业化建设: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新建一批重要的工业部门。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三大改造
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
(1)初期的正确探索
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探索建设道路上的失误
①产生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探索建设的道路上,党产生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
②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严重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起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党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①举措: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②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2.十年建设的成就
(1)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和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方面:新修铁路8000多公里,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3)能源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石油已经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
1.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经济混乱局面的出现:在“全面夺权”狂潮影响下,全国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
(2)周恩来的调整: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3)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从铁路运输开始,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开始了复苏和发展。
(4)国民经济的再度混乱:由于“四人帮”的阻挠,刚刚出现的趋于稳定的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
2.动乱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文革”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受“文革”的影响,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问题研讨
1.“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状况决定只有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3)当时的国际环境也要求我国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总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这是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2.总路线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1)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互相促进。
(2)实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三大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何要实行这一“创举”?
(1)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2)原因: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对革命起过积极作用;采用和平赎买政策可以减少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4.何谓“八字方针”?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方针?
(1)方针: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原因:中国自1959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自然灾害,加之苏联政府撕毁合同,致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5.为什么1975年邓小平刚刚主持中央工作就提出“整顿”?如何评价这次“整顿”?
(1)原因: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动乱扩大到经济领域,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闹革命”,使国民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了重大损失。
(2)评价:“整顿”的实质是系统地纠正“左”倾错误,它使国民经济呈现出迅速回升状态,但很快被迫中止,经济形势重新陷入混乱。

互动探究
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

图二 1958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图三 1958年,居民将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经济建设成果?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与图三所报道的事实,哪一幅是虚假的?哪一幅是真实的?当年中国出现什么重大失误?
(3)三幅图对我们当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点拨
第(1)问通过图一所示成就可知是“一五”计划时期。第(2)问把图片中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获取答案,其中图二中早稻不可能达到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第(3)问答案较为灵活,注意紧扣材料。
答案
(1)时期:“一五”计划时期。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判断:图二是虚假的,图三是真实的。重大失误: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
(3)启示:国民经济建设要有计划地按比例进行,急于求成只能欲速而不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练案部分

选择题
1.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
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实施了“一五”计划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3.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之所以说中共“八大”关于国内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主要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阶级剥削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结束的客观实际
C.强调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指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4.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增长率-22.8%47%223%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5.下边是《1957年~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6.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间工农业产值变化趋势的是()

7.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它给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有()
①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②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8.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采取措施调整农村经济,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地方开始包产到户,农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中央纠正了“左”的指导思想B.实行适合农村实际的经济政策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

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
1966年2534亿元+17.3%558.7亿元+24.4%
1968年2015.3亿元-4.2%361.3亿元-13.9%
材料二 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8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2318亿元比上年增长8.3%
材料三 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
工农业工业农业
总产值或收入4504亿元3219亿元12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15.1%4.6%
材料四 “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建设投资的80%,超过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总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出现材料二、三反映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教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直接目的:

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评价:

原因:

开始:
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

实质:

作用和影响:

形成基础:

形成原因:

表现:

斯大林模式

评价:

背景: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
评价:
失败原因:
二战后苏联
的经济改革
背景:

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

教训:


1.(09海南历史)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10年江苏卷)23.(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1.(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2分)
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4分)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6分)
2.(11分)(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