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7《孔子拜师》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懂得求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2)谈老子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7《孔子拜师》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总结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板书:

17、孔子拜师

远近闻名风餐露宿

总觉不够日夜兼程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作业设计:

一、用“”选正确读音

1、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zhǎnɡchánɡ)进

2、人们也敬佩他们的品行(xǐnɡhánɡ)

二、形近字

闻()仆()闷()镜()

简()扑()阅()境()

三、近义词

闻名——()大概——()连忙——()

迎候——()长进——()敬重——()

四、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对近义词

1、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近义词:()——()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情境导入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8《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云雷

太阳月亮

美丽的宇宙

东西南北

大地江河

花草树木雨露

作业设计:

一、用“”选正确读音

1、盘古倒(dǎodào)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血液(xuèxǐe)

二、换部首,再组词

枝()饥()苍()境()

()()()()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气息()的云()的雷声

()的大地()的江河()的宇宙

()雨露()的花草树木

四、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近义词:()——()

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请找出一对近义词:()—()

(2)请找出3对反义词:

()—()

()—()

()—()

3、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反义词:()——()

4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9《赵州桥》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情境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9《赵州桥》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默读、勾画。

(2)出示赵州桥图,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

A、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指名读。

B、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指名读。

C、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

A、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B、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

三、仿照课文写句子。

1、公园的花真美啊!有的,有的,还有的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有的,有的,还有的。

四、结尾升华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课文是怎样夸它的?指名读。

你们想夸一夸他们吗?(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带着这种感受自由再读课文。

五、指导背诵

你喜欢那一段?能试着背一背吗?

六、课后拓展

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古建筑?

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世界闻名

雄伟、坚固、美观

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作业设计:

一、选择加粗字的正确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隋朝(shuísuí)洨河(jiāoxiáo)参加(cānchān)

而且(ěrér)而且(qièqiě)雕刻(kēkè)

二、看拼音写词语。

zhàoxiànchuàngjǔjiǎnqīng

()()()

lánbǎnlìshǐyíchǎn

()()()

三、多音字组词。

爪zhǎo()似sì()

zhuǎ()shì()

四、形近字组词。

抵()垮()使()

低()挎()驶()

砌()县()匠()

彻()悬()近()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人物街市

(完整保存)五百多个热闹

作业设计:

一、填词。

()中外()完整()时刻()风貌

()热闹()各异()风景()百姓

清清()()的农民()的生意人()的医生

来来()()的船工()的道士()的摊贩

二、组词。

馆()桥()扬()卖()

官()轿()杨()读()

闹()异()推()到()

闲()导()摊()倒()

三、在课文中找出10个表示动作的词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讨论交流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选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③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①观察与认读。

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五第三课时

主备人员

陈宝莲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2、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展示台

①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②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③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④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7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nàmènjīfūliáokuòjiāngù

()()()()

pǐnxíngzīrùnchuánshòucānjiā

()()()()

二、照样子,加一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4分)

例:台抬(抬头)治(治理)

竟()()兰()()

三、给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6分)

风()仆仆奔流不()双()戏珠

()()闻名舍()求()()邻()舍

请你再写出三个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四、选一选,填一填。(4分)

牛羊鼠猴狗

子丑未申戌

爸爸的生肖是,妈妈的生肖是,我的生肖是。

五、选词填空。(3分)

精细精美精心

1、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许多()的图案。

2、我们()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3、这件衣服的做工(),一定花了不少的时间。

六、读下面的话,找出意思相对的词。(4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

七、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4分)

1、三人行,焉。

2、,不亦说乎?

3、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4、请你再写一句孔子的名言。

八、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我们立刻马上去操场集合。(修改病句)

2、他的作业做得很快。他的作业做得很好。(请用一个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3分)

一、认真阅读《赵州桥》片段,回答问题。(16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kuà()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shèjì(),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àngjǔ(),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根据拼音,在()里写词语。(3分)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2分)

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2分)

4、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请分别用“”和“~~~~~”在文中画出来。(2分)

5、“拱形”中的“拱”的意思是。(1分)

A、拱手;B、肩膀向上耸;C、向外钻或顶

D、建筑物上呈(chéng)弧(hú)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

6、我想夸夸赵州桥:

(3分)

7、拱形是怎样的形状?请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有拱形桥洞的赵州桥示意图。(3分)

二、认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墙壁“冒汗”

今天早上,我刚刚起床,猛然发现我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走近一看,原来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墙壁也会冒汗吗?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叫墙壁返潮,因为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天快要下雨了。”

墙壁潮湿,天真的会下雨吗?我连忙透过窗户看看天,天空灰灰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阳光也不会那么耀眼了。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天怎么会下雨呢?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果然下雨了。我终于明白了:墙壁“冒汗”,天要下雨。哈哈,墙壁也成了气象家了!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3分)

刺眼()好奇()突然()

2、从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反的词。(2分)

干燥()凉爽()

3、文中有一个词语是“ABB”的形式,这个词语是,我还能写出两个这种形式的词语:、。(3分)

4、仔细读文,填空。(5分)

墙壁“冒汗”是指,看到墙壁“冒汗”就知道,我家的墙壁成了。

5、在文中找出表明“我不太相信天会下雨”的原因的句子,并用“——”画出来。(2分)

6、你还知道看到什么现象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吗?(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题目:(),我喜欢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儿童节”等;也可以填上一种运动或者是一种游戏等等,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请注意要写清楚你为什么喜欢,还要把字写工整。

小编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人: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请教、敬重、传授、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每篇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5、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通过读、议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学习中“发现规律,用规律”去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课时安排

17《孔子拜师》3课时

18《盘古开天地》3课时

19《赵州桥》3课时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

语文园地五3课时

共计13课时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主备人员曾雪芳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古诗两首》第二课时主备人员曾雪芳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总结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板书: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景物思乡之情忆

人物追忆童年思念亲人

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cùshēnshuǐhuíyìměiféngjiārén

()()()()()

yáoyuǎnbiàndìchāmǎnyìkǒutóngshēngwúyè

()()()()()

二、组词。

促()忆()异()逢()遥()

足()亿()导()缝()摇()

梧()情()挑()织()遍()

语()请()桃()识()篇()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0风筝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曾雪芳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0风筝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曾雪芳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谈话导入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1)做风筝重点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2)放风筝。重点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3)找风筝。重点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三、拓展想象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四人一小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板书:10风筝做风筝高兴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找风筝难受作业:一、填空。()()飞起越()越()()()起舞()万()()头()气()小()大()()为命()()大白自作()()二、填恰当的词语。()地跑起来()的实验高兴得()()地奔跑()的发现打扫得()六、造句。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曾雪芳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教学过程:欣赏秋色,育情导学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5.想象导学: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听读课文,感知内容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品读课文,感受神奇1.品读第1自然段。a、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2.品读第2自然段。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变读为述,积累语言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习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拓展练习X-k-b-1.-c-o-m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一)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1、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曾雪芳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好吗?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表象。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四、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b、然后集体交流。3.引导学生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五、学写生字,当堂展评生字:梨、菠萝、粮、紧、杨板书:1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丰收欢乐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带来冬天的消息作业:一、形近字组词波()枚()油()梨()菠()梅()邮()犁()二、反义词温柔-()炎热-()欢乐-()三、填空五彩缤纷的()黄黄的()金黄色的()红红的()金色的()厚厚的()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2、《听听,秋的声音》

主备人员

曾雪芳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引题: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2)、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配乐朗读1----4节。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出示:听听,秋的声音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感情朗读。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布置作业。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闻闻,秋的味道————板书:12、听听,秋的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田野匆匆来去作业:一、词语注音。()()()()()()蟋蟀歌韵叮咛辽阔绽开掠过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白云()的音乐厅()的田野()地歌唱()地掠过()地叮咛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曾雪芳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1.创设情境。a、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b、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把事情过程说清楚。◇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2.快乐展示。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欣赏。b、分组介绍:c、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评选最佳展示员。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曾雪芳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进行我的发现、读读背背的教学。

3.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我的发现

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语。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

让学生读“红色”与“兰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颜色的词,看哪一组说的词最多。

二、读读背背

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词语成对的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让学生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试着背背对子歌。

三总结:有什么收获?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三第三课时

主备人员

曾雪芳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进行我会填、趣味语文的教学。

3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我会填口头填空“匆匆地()”“快活地()”。通过交流,激发兴趣,开启思路。各人在书上填写。读读各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二、趣味语文绕口令比赛。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一次绕口令比赛,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的最准、最快。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选出一至两名最佳选手。各组选手进行比赛。评比后授奖三、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在下一次比赛中再大显身手。

第三单元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

积累运用(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jīngxīnyīránliángshíchuítóusàngqì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_____()_____()

磨扇

_____()_____()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异()坊()杨()摇()

导()仿()扬()遥()

四、下列词语你能归类写一写吗?(5分)

垂头丧气打量快活注视橙黄

翠绿观察难过桃红

1、表示心情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颜色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看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上恰当的词。(6分)

()地喊叫()的衣裳

()地奔跑()的颜料

()地飞舞()的歌

六、选词填空。(4分)

1、欢乐快活

(1)落叶在风中()地舞蹈。

(2)小溪唱着()的歌流向远方。

七、对对子。(4分)

()对云横山花对()

雨中山果落,()。大陆对()

八、默写我们这个单元学的其中一首诗,要写上作者的姓名!(5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与感悟(30分)

(一)、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15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松鼠()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5分)

2、在文中找出关于描写颜色的词语,再抄下来。(2分)3、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抄在横线上。(1分)4、用“——”画出文中一句比喻句,在这句话中,作者把()比作()。

5、第一自然段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秋天的颜色?把有关景物词语抄下来。(3分)

6、用“”在文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2分)(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猪想找个朋友玩。

这天早晨,它拎(līnlǐng)着一个大包出了门,碰见了小猴,就从包里掏出一个桃子对小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猴说:“我不吃你的桃子,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太懒惰了。”

小猪走啊走,又碰见了小牛。它从包里掏出一块麦饼说:“给你吃麦饼,你跟我一起玩。”小牛说:“我不吃你的麦饼,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做事不动脑筋。”

忽然,小猪看见小羊从桥上掉进河,它赶紧扔(rěnrēng)下大包,向河边跑去。小猪跳进河里,很快把小羊救(jiùjioù)上了岸。小猴和小牛跑来。大伙儿都喜欢和小猪做朋友了。小猪真高兴(xīnxìng)。

1、给短文加上标题,填在文前横线上。(2分)

2、划去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3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勤劳------讨厌------伤心------

4、在文中横线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2分)

5、因为小猪以前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小猴和小牛都不愿和它做朋友。(2分)

6、小猪做了一件什么事,大家才改变了对它的看法?(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25分)

题目:美丽的秋天

要求: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用上积累的词语。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17、孔子拜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六)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八、总结课文:
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诲、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佩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
九、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师(老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18、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己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②、将自己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八、教师总结:
中华神话故事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和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值得去读一读。
九、板书设计:

盘古开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9、赵州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
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品读课文
1、课件展示赵州桥图片,说说赵州桥给你怎样的印象。
2、①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②交流汇报,结合课件,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③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④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⑤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拓展活动
①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②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提示综合性学习
①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②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八、总结课文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干给我们留下了如此雄伟的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骄傲。同学们,你们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你们同样可以为后人留下你们创造的奇迹。
教学反思
一、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突出重点、难点,取得显著效果
我根据《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第二、三节。因此,在第二节教学设计中两次运用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突出了这座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接着在理解第三节时,又运用投影片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些较难理解的句子,通过一幅幅单片的放映,使学生深刻领会赵州桥栏板图案之精美。
二、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使阅读和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操作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了教学要求。
如我把“读”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并贯穿在教学始终。“读”的形式多样化,有朗读、默读等,每次读都有明确要求。如通过读文字投影片,主要使学生从语言的实践中理解“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并以同样的方法,通过文字投影片朗读第三节中有关精美图案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分号的用处。
三、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在本课结束前,我播放《赵州桥》的录像片,以加深印象,并提示学生注意录像片中的解说词,进一步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生通过教学,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了教育与感染。
总之,本课教学,我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对发展语言,发展认识,发展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③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二、教学重点:
朗读全文,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八、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同学们怒力学习,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这座宝库去探索、追求吧!
九、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人物多
街市热闹
桥头趣景
……
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课后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布置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生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由于一些学生的资料是同一类的,就安排了自由组合,相互补充,效果很好。紧接着又进行了习作的指导,学生还在兴头上,都能按要求写出自己想说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5灰雀第一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描红、摹写。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5灰雀第二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板书:5、灰雀(惹人喜爱)列宁男孩教育知错就改作业一、看拼音、写汉字。1、胸pú()2、面包zhā()3、白huà()树4、chéng()实5、huò()者6、wǎn()转二、解释下列词语。婉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6小摄影师第一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二、初读课文

1.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2.检查朗读情况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2.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6小摄影师第二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课外延伸,想想续写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板书6、小摄影师小男孩高尔基扔纸团请进来忘胶卷给胶卷热爱崇敬关心爱护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bǎinònɡjiāojuǎnzhǔnbèicèmiàn()()()()二、把下面的字去掉偏旁后,再组词。例:摄——(聂)(姓聂)格——()()按——()()切——()()贴——()()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7奇怪的大石头第一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四、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3.各自抄写。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7奇怪的大石头第二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三、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四、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板书: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震惊世界

作业:

一、形近字组词

坑()推()秦()域()

抗()堆()泰()城()

二、照样子写词语

严严实实:

密密()、()、()

很深很深的大坑:

很滑很滑的()、()、()

突兀的大石头:

平整的()、()、()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8*我不能失信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

8*我不能失信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诚实守信

作业:

一、我能连:

yàocānqiànshìpū

早餐扑空解释照耀道歉

二、锦上添花:

()的眼睛()地说

()的嘴巴()地问

()的孩子()地笑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培养良好习惯。

2、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四、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主备人员周瑞嵘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3、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3.齐读句子、体会。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二、读读背背X-k-b-1.-c-o-m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三、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二第三课时主备人员程振清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谈话导入

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二、自主学习

1.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3.各自再读。4.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5.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三、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附单元训练

第二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分数:

一、读拼音,写汉字。(10分)

yíjìjiāojuǎnkǎocháxiōnɡpúmícánɡ

()()()()()

lìshǐlǚxínɡsànbùyǎnɡwànɡzhènjīnɡ

()()()()()

二、写出加点字的读音。(4分)

停当()转告()鞠躬()面包渣()

流域()陨石()婉转()摄影师()

三、组词。(5分)

郊()惜()诚()秦()社()

胶()借()城()春()杜()

四、照样子,写词语。(12分)

自言自语()()()()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8分)

一()摄影师三()灰雀五()电车一()杂志社

两()照相机六()石头一()朋友一()白发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著名()喜爱()明媚()震惊()

七、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7分)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八、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一┅┅就┅┅无论┅┅还是┅┅如果┅┅就┅┅

1、()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应该向她道歉。

2、()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3、()是凛冽的寒冬,()炎热的酷暑;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床练武。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天才在于积累。

2、世上无难事,()。

3、为()而读书。

4、任何成就都是()的结果。

5、()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闻鸡起舞

晋朝的时候,一个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为祖国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于是,他提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执长剑,刘琨手挥大刀,认真的挥舞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晋朝青年()的故事。(3分)

2、“闻鸡起舞”的意思是()。

我还能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至少4个)(4分)

()()()()

3、用“—”画出祖逖刻苦练功的句子。(2分)

十一、最近,你读了哪些名人故事?请把你知道的一个名人故事写下来。注意写清你在什么时间读了什么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什么,最后还可以写出自己读故事后的想法。(25分)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主备人员周瑞嵘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二课时主备人员周瑞嵘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板书:1、我们的民族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作业设计:

一、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二、我会根据课文内容辨别句子对错。

1、这是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

2、文中写小动物主要是为了突出这所学校是在大森林里面。()

3、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的自豪与赞美之情。()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的小鸟()的老师()的小学

古老的()粗壮的()洁白的()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金色草地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周瑞嵘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玩耍一本正经谢寥(liào)沙绒毛假装钓(diào)鱼观察花瓣合拢(lǒng)手掌有趣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2.第2自然段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金色草地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周瑞嵘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a.学生读课文。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草地就;中午,花朵,它是,草地就;傍晚,花朵又,草地就。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a.齐读第4自然段。X-k-b-1.-c-o-m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2、小结引申。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板书:2、金色的草地玩耍绿色快乐草地作业:

一、选字填空。纪记年()()住日()()念作做工()留()()事()业相像()声()片好()照()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3.爬天都峰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周瑞嵘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3.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周瑞嵘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a.学生读书圈划。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板书:3.爬天都峰又高又陡奋力向上互相鼓励战胜困难相互道谢作业:

一、选字填空。纪记年()()住日()()念作做工()留()()事()业相像()声()片好()照()

二、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攀登终于纪念辫子勇气决心意思取得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4*槐乡的孩子

主备人员

周瑞嵘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4.讨论: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b.槐米有什么用处?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板书:4、槐乡的孩子男孩爬削女孩捡塞快乐满载而归作业:

一、填合适的字。()人()意()人()目满()而()()风()动()上()下()丽多()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淡淡的()长长的()蜻蜓的()快乐的()甜蜜的()火热的()

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周瑞嵘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2.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3.共同评议。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第二课时

主备人员

周瑞嵘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3.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4.齐读巩固。读读认认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4.齐读巩固。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第三课时

主备人员

周瑞嵘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总结:你有什么收获?附单元训练:

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得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10)

chuāndàizhāohuhúdiécūzhuàngshǐjìn

()()()()()

jiǎzhuāngguāncháyǒuqùfènlìyǒngqì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字音下打“——”(7分)

假(jiàjiǎ)装朝(zhāocháo)霞似(shìsì)乎

白发(fāfà)照相(xiāngxiàng)摇晃(huānghuǎng)

三、辨一辨,组一组(5分)

峰()瓣()钓()绿()耍()

蜂()辫()钩()录()要()

四、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5分)

忽然居然果然

1.这本书我丢了好多天了,没想到,今天()让我找到了。

2.气象预报说今天午后有雨,()吃完午饭,下起了大雨。

3.冷不丁,()从路边窜出一条大黄狗,把我吓了一跳。

好奇奇怪

1.放在桌上的花瓶可真(),我忍不住()地观察起来。

五、照样子,写词语。(8分)

白发苍苍()()()()

笑呵呵()()()()

六、我会填(9分)

古老的铜钟做游戏白发苍苍

()的草地跳()()

()的石级爬()()

()的天空想()()

七、给完整的句子加上标点,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6%)

(1)古老的北京城

(2)寒风刮起来

(3)我们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

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5分)

()小船顺着水流向前漂去。

()看着一只只小船漂远了,我们心里在说:“小纸船,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星期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

()我们拍着手,沿着小溪追着小船。

()我们用五色彩纸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九、阅读填空(6分)

(一)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和(),我能分别用“———”和“~~~~”来表示。

2.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

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____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十、课外大挑战(12分)

一天,妈妈买菜找回来一张20元的假币,她叫我花掉,说是小孩子,不容易被发觉(juéjiào)。

但是往哪儿花呢?我苦苦思索。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老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看什么东西都要眯起眼睛。

我心中暗喜,走过去递上20元假币,买了一斤草莓,还找回18元。

我紧张地往回走,本来是暖洋洋的春风,但吹在脸上感到很不舒服。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我左右为难(nànnán):是回家跟妈妈“领赏”,还是到老奶奶那儿“赎”回20元钱呢?最后,我回到老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我那张假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我的话,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完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打“√”。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小朋友,你读短文时,注意到小作者心情的变化了吗?

开始“我”暗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心里难受得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到家,小作者该怎么向妈妈说呢?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把这些话写在短文中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写一写你课余参加的一项活动,注意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的过程,还要注意写出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感受。(27分)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3、《花钟》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3.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2、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2、交流自己读的过程。3、请学生读1、2两段。4、评议。5、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6、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7、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8、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出示填空:我知道9、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说体会,谈感想)3、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4、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5、交流自己的收获。6、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2、书写生字。(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五、课堂练习(1)课件出示练习题。(2)抄写19个词语。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花钟》第二课时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3.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

(1)学生听写词语。(2)同桌相互检查。二、展开想象,推测原因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2、学生自由推测。三、研读课文,探究解惑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2、讨论交流。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朗读。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5、小组交流,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6、全班交流。四、总结全文,拓展能力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形式多样: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板书设计:13花钟湿度温度花钟光照昆虫活动作业:一、形近字组词。内()梦()湿()娇()肉()楚()温()骄()二、近义词凌晨——()艳丽——()适宜——()大致——()三、反义词绽开——()苏醒——()危险——()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4《蜜蜂》第一课时主备人员周瑞嵘执教者

教学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a.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②学习第二自然段。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d.议一议。◆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课堂练习①学习生字。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b.书写后。评议学生写的字。②抄写词语。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4《蜜蜂》第二课时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2、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3、通过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复习导入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②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精读课文,探究结果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赏读片断,表达感情①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②学生自读体会。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⑤教师再引。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指导写字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拓展活动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板书:14、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遇到问题实验求证得出结论作业:一、多音字背bēi()闷mēn()尽jǐn()bèi()mèn()jìn()二、近义词准确—()辨认—()几乎—()推测—()三、反义词准确—()减少—()陌生—()超常—()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5、玩出了名堂第一课时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②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②学生交流。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什么名堂?二、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②学生自主读书。③检查自学。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字。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③当堂展评。五、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5、玩出了名堂第二课时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重难点

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复习回顾①听写生字词。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①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③交流讨论。抓住以下要点: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⑤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⑥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欣赏玩出的名堂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③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⑤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交流玩中收获①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练习生字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②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拓展活动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板书:
15、玩出了名堂磨镜片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轰动世界最早发现微生物
作业:
一、我会比。堂()境()仿()闲()常()镜()坊()阅()二、我能猜出这是什么词。1、细小;微小。()2、形容路途遥远。()3、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4、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教学反思: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6、找骆驼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导入: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二、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自由读)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4、具体学习课文。(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5、小结。(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板书:16、找骆驼左脚跛左驮蜜右驮米观察所得果然找到缺了一颗牙作业: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详祥)细蜂(蜜密)脚(印映)究(竞竟)二、多音字组词教学反思:X-k-b-1.-c-o-m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游戏导入

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二、自主合作探究

1、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2、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3、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5、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三、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2、分小组练习背诵。3、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三、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浔中中心小学2012年秋季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四第三课时主备人员周振铭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读读认认

1、出示六个词语,让学生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认读,检测识字的效果。
3、展示人体器官的挂图,由一位学生读词,另一位学生指出图上相应的部位或者器官。
4、说出几个表示人体器官或部位的带有“月”字旁的字来。二、宽带网

1、组织竞赛讲故事活动。
A教师可以先宣布竞赛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B竞赛活动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选出优胜者,然后在班级内在竞赛。C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并让优胜者介绍经验。
2、开展推荐读物活动。介绍自己读过的讲科学发明或者发现的图书。向学生推荐并互相借阅。
三、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单元测试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iāojíchuǎnqìkūsǐquànshuōjiēshòu
()()()()()
shōushizhāohūshànliánghěnxīnhòuhuǐ
()()()()()
二、组词:10分
使()等()坚()健()抗()便()特()竖()建()航()
三、填空,补足词语。6分
毫不()豫花言()语亡羊补()()疲力尽揠苗()长自言自()
四、选词填空。8分
友情性情感情热情
1、老山羊的()很温和。
2、我们和老师的()特别深。
3、我们()地接得了来自远方的客人。
4、为了我们的(),我原谅了他。
五、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8分
例:阳光洒满(美丽的)山村。
1、狼装出一副()模样。
2、草地上盛开着()野花。
3、()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4、小燕子听完,唱起()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掉在陷阱里的狼起先骗老山羊说自己是又又的狗,是为了而掉进陷阱的;当老山羊产生怀疑时,狼又说自己是;当老羊认出它绝不是狗时,狼又说自己会;当老山羊完全识破狼的面目时,狼就露出了,对老山着恶狼狼地叫嚷起来。可见这是一只既又的狼。
七、阅读并回答问题。14分猫头鹰的眼睛与别的鸟不同,不是长在两侧,而是长在正前方。它的瞳(tóng)孔又大又圆,只能放大,不能缩小,起不了调节光线的作用。白天光线强,猫头鹰的眼睛受不住强烈光线的刺激,反倒看不清东西。夜里光线微弱,它的两只眼睛亮极了,闪闪烁烁,就像两盏小电灯,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难怪它白天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到了夜晚就像一名警惕的哨兵,睁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俯视着田野。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调节(tiáodiào)反倒(dǎodào)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放大——()强烈——()3、上文共有句话。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它是第句。
4、文中把猫头鹰的眼睛比作和。
5、猫头鹰的眼睛与别的鸟有什么区别?
八、请你任选几个动物,想象这几个动物之间发生些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30分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

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5—17课时。

17孔子拜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能结合上下文,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学会运用抓重点词句来理解孔子与老子的品行的阅读方法,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抓重点词句来理解人物品行的阅读方法。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课前预习: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音节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3、读课文,想一想,孔子和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习了课文,请你完成下列作业,检测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吧!

预习作业:

1、读课文完成填空:

(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和。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本文主要讲了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为师的故事。初读课文后我还有以下几个问题不太懂: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2、看拼音,写词语。

Wénmíngfēngchénpǔpǔnàmèn

()()()

Chuánshòupǐnxíngxuéwúzhǐjìng

()()()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3、摘抄孔子名言三句。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好,你们好。请问你们知道孔子吗?(学生说)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走进中华传统文化这座大宝库,今天,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了不起的人物。

2、出示图象。简介孔子。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去感受孔子拜师的虔诚吧。板书——孔子拜师。

二、预习交流

还等什么呢,让我们打开书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你能把课文的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吗?

三、认读字词。

刚才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请将屏幕上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还要认真听同桌读,相互纠正读错的音。

学得很投入,说说你刚才为同桌纠正了哪些字的读音?

(课件强调两个字的读音)

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很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吧。

过渡:敬佩是的,人们就非常敬佩孔子和老子,打出课文中心句。读读这个句子,人们为什么敬佩他们呢?他们有什么值得大家敬重的品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去了解孔子——板书孔子是()的人。

四、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呢?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给伙伴听听。

五、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博学

2、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二)课文哪段最具体?接下来让我们来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一同来感悟孔子和老子的令人敬重的品行。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课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边读边注)再把感受与组内交流,并把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组员听。

2、有的组学习热情很高,你们认真的求学态度让我感动。现在哪个组派代表来汇报读后的体会呢。

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两点: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生:不畏艰辛、求知若渴板书:好学

教学过程:

A、品读词语: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观看动画,感受他的辛苦。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D、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2)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对话。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教学过程:出示对话:相机板书:谦虚有礼)

A、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还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让学生多说,

说到老子时,出示老子资料

在此有这么一对近义词:画笔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看插图,你能区分他们俩吗?让我们也来学一学两位圣人的谦虚有礼,点击,我想演。

(3)小结:通过两人对话朗读,我们知道他们俩都具备什么好的品行?完成板书小结。

难怪人们——再次出示中心句。读一读,让句子表达意思更强烈一些呢。

带着你的理解,分角色朗读全段。

五、书写指导:

读出了味道,那能把这些字也写出韵味来吗?书写迎

这篇文中不少好词,让我们记住它吧。点击,齐读。

六、升华感情。

孔子作为大教育家、思想家,留给我们很多至理名言,你知道他的那些名句呢?老师这也有几句,与大家共勉,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伟大的人物致敬吧,感谢他将他的学识及品行留为我们后人。

七、作业:课堂作业本第1、2、5题。

板书:孔子拜师

孔子

谦虚博学

老子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抓住重点词句挖掘文章内涵”,以“佩服”一词为切入口,渗透孔子好学和学无止境的文章内思想内涵。

唐代孟郊曾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当你沉浸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你不得不为先辈的才华和人性的伟大而感到自豪、崇敬。

《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到俩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事先查阅了很多关于孔子的资料,这样学生就能在泱泱中华文化长河中理解古代伟人的光辉品质。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可以把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作为重点来思考,让学生在读文中细致思考孔子拜师的过程,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力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接着学生要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佩服、远近闻名、渊博、拜访、纳闷、敬重”等这些词语的意思,同时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孔子对知识的如饥如渴。通过读更进一步体会“学无止境”的思想内涵。从三十岁的孔子还要千里迢迢去学习,学生悟到孔子的谦虚好学,也激发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热情。

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先做人,再做学问,同时告诉学生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可惜第一课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有些重点词挖掘地不够透彻。

第二课时

一、词语巩固。

同学们好,你们好。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孔子拜师的故事,还学会写九个生字词,现在,让我们来听写学过的词句,请拿出笔和本子,准备听写。(远近闻名、风尘仆仆、敬重、品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你们写好了吗?请跟屏幕上的词句校对一下,全对的给自己画上一颗星,有错的请马上订正。

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都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同学们,电视机前的同学们,请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分角色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1、读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是啊,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两位都是谦逊有礼的人,还有谁来谈体会?

2、哪个小组同学愿意来分角色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了,我们还要评一评。

谁来评一评?

3、演得好,评得精彩。同学们,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孔子还为我们留下很多经典名言,请将课本翻到69页,看课后的选做题,我们一起来读读孔子的名言。

三、拓展延伸。

孔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同学们,电视机前的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也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请大家阅读课后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你从中了解到什么?谁来谈谈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你们打算怎样搜集资料呢?多好的建议呀!电视机前的同学们,请在课后选择学习伙伴,选定你们组要搜集的内容,分工合作,最后,在班级中开一个交流会,相信你们会发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再书写三个生字。

一起来读读,电视机前的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之后再抄写,每个生字抄写一次,要是会组词就更棒了。

五、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更深入地了解孔子与老子的品行。课后,(课件出示作业)

必做题:1、摘抄课文中喜欢的语句,积累起来。2、选择学习伙伴,分工搜集身边的传统文化。

选做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积累一些孔子的经典言论。同学们再见,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再见。

18盘古开天地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预习: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音节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3、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预习了课文,请你完成下列作业,检测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吧!

预习作业:

1、读课文后,我知道了《盘古开天地》是一则,它以丰富的想象讲述了的故事。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2、用“√”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猛(měngmǒng)辽(liáoniáo)

阔(kuòkò)肤(hūfū)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连线练习。

气息四极

声音太阳和月亮

四肢花草树木

眼睛雨露

血液雷声

肌肤江河

汗水大地

汗毛风云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板书:盘古开天地有谁知道什么叫神话故事?

(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大家可否知道,我们天和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个故事里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二、自学检查。

1、初读课文,要求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①读生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②注意观察生字的字形,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笔画。

③小组内讨论你们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④给生字扩词。(还可以组哪些词?)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指导容易写错的生字,在黑板示范书写。

(3)读生字词,练习写生字。

(4)生字词听写。

(5)学生互相改。

3、通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提供每段段意,让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总写盘古分开了天地。

第二部分:写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形成的过程。

第三部分:详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了宇宙万物。

第四部分:高度评价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五、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3、会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二、解释课文词语。

课文中哪些词语你是不懂的?把它画出来,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需要解释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混沌:本课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辽阔:辽远广阔或宽广空旷。

奔流不息:不停息地急速流淌。

滋润:含水分多,不干燥。

三、通读全文后回答。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儿?主人公是谁?

2、讨论后归纳:

时间:很久很久以前。

地点:在混沌的宇宙中,天地还没分开。

人物:盘古巨人。

3、读第2自然段,找出这段中几组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近义词:漆黑——黑暗缓缓——慢慢

师问:这段讲了什么事情?

(盘古分开了天地。)

4、齐读第3自然段,画出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形成的句子。

(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累得倒了下去。)

多音字“倒”,出示两个拼音,并组词。

5、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盘古的身体变成了哪些宇宙万物?

(2)小组齐读,讨论归纳。

气息变成风和云

声音变成雷声

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

四肢变成四极

肌肤变成大地

血液变成江河

汗毛变成花草树木

汗水变成雨露

(3)、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会是怎样的画面。

6、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们应该学习盘古的什么精神?(奉献精神)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我们要学习盘古的什么精神?

五、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六、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分开天地

盘古顶天立地、天地形成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许多孩子在很早以前就读过,课文讲解过程中,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盘古的伟大,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盘古的变化。课后还让学生阅读了大量神话故事,学生很感兴趣,故事会开得非常成功。

19赵州桥

教材分析: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这篇课文,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学习目标:

1、能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及它历史悠久、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3、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方法,会简要地有一定条理地介绍赵州桥。

4、感受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

初步感知说明文条理性强、用语精确的文体特点。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流程:

一、谈话揭题:

1.猜谜语,揭示课题:驼背公公,力大无穷。他驼什么?车水马龙。大家说说,这驼背公公是什么?(桥)

2、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赵州桥》看看。(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反馈:

1、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

(1)字:县济匠砌横坚雕抵智慧

(2)词:赵县安济桥石匠坚固雕刻

智慧砌成横跨相互抵着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

3、根据学生的反馈,梳理课文内容。

4.出示填空:赵州桥是一座。

5、通过你课前的自学,你还有什么困惑?学生质疑。

三、课内自学与交流反馈。

出示自学提示一:

1、赵州桥为什么是世界闻名的,你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吗?(历史悠久、坚固、美观。)

2、课文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请你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自学结果交流、反馈。

出示自学提示二:是什么让作者感受到赵州桥的“宝贵”呢?细读课文1、2、3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自学反馈交流,感受“宝贵”。

(一)交流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年代)

出示:

2、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点评朗读: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为什么强调了“1400多年”?体会“历史悠久”)

3、质疑:1400多年,这的确是悠久的历史了。但我们知道在赵州桥之前肯定还有过很多很多桥。而它们为什么没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呢?看样子,只是说年代久远这一点并不能完全说明赵州桥的宝贵,我们还得继续探究下去。

(二)交流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

2、这段中有个长句子,挺难读,谁想来挑战一下?

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里的“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呢?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4、感受“创举”。

(1)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前人没有这样做过

(2)课文的这一句话清楚地介绍了“这种设计”的作用。作者用什么词把几个作用连接在一起?(既……又……)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

5、感受“坚固”

(1)师:一种建筑物能在世上存留几百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赵州桥却存留了1400多年。想像一下,这1400多年的岁月里,赵州桥会经历哪些磨难?

(2)交流想象让我们怀着对桥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三)交流第三自然段。

(1)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十分美观?(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

(2)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师:这些都是“龙”的图案,再读一读这几幅精美的画面,相信

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更多。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生动的画面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③赵州桥只有这三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吗?(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④能工巧匠们把龙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龙写活了,你能把这些文字读活了吗?读一读桥上这些精美的图案。

⑤出示几幅生动的云朵图片,仿写:天上的云朵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你能把它们写活了吗?

天上的云朵千姿百态: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

(3)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美观”。文中哪句话把“坚固”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请大家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认识过渡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三、感情朗读,升华“宝贵”

(1)学了课文,让我们来夸夸赵州桥。(提示学生要从几方面,有条理地介绍。)

(2)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是不是能深切感受到赵州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了?用自己的话说说:因为赵州桥,它表现了,所以。

(3)赵州桥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自豪读一读: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跳出文本,寻找“宝贵”:

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能从很多途径去获得它们的知识,你会从哪儿去了解更多的历史遗产呢?让我们去找找它们,读懂它们,相信你也会同今天学的《赵州桥》一样,了解他们的独特之处、宝贵之处的。

【板书设计】

一、总概括。

雄伟(坚固)

七、分述过渡:(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美观

八、总:宝贵的历史遗产

课后反思: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优秀的国度。我们翻开历史,不仅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建筑,还可以去领略神话故事的传奇与美丽。《赵州桥》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雄伟、坚固和美观的赵州桥。短短的几百文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我力求带领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14个生字,重点指导“设”、“举”、“贵”、“参”、“案”等字。注重指导学生把字写得美观,这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我提出总揽全局的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得到答案。在学生把握了文章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句子重点感悟。如“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在教学时,学生通过感悟、交流,结合自己的资料,不但理解了文章内容而且能由衷地发出感叹,为自己的祖国拥有如此灿烂的传统文化而骄傲和自豪。

学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不仅在赞美桥。同时也在赞美造桥的古代人们,激发孩子的创造兴趣和创新能力。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材分析: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提示: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音节或工具书读准字音。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几次。

4、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预习了课文,请你完成下列作业,检测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吧!

预习作业:

1、读课文填空

本课“名扬中外的画”是指,它的作者是

时候的画家。这幅画已经有年的历史了。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溜达(liūliù)一剩轿子(shèngchéng)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清楚楚()普通()

名扬中外()热闹()

(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请在你的“月光宝盒”里给自己画一颗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3、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一、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二、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三、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4、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5、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语文园地五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三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一)导入活动

1.同学们,通过学习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答不全,教师可以提示:前几天我们去泉城广场秋游,在“文化长廊”里你看到了什么?──那里还有许多中华历史名人,如庄子、孟子。)

2.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出示课件:两扇宫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映入眼帘。)

(二)确定专题

1.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

2.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想!)你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生活阅历谈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打出相应的文字内容。)

3.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4.全班讨论填写下表:

活动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小组专题研究内容

(1)民间工艺

(2)民族艺术

(3)古诗文赏析

(4)风俗风情

(5)神话传说

(6)饮食文化

(7)备注

(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

第二阶段:确定方案,调查研究

(一)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咸专题小组

(2)讨论、撰写专题实施方案

1.结合某一专题,教师在全班进行“制定实施方案”的指导。

2.专题小组进行讨论并填写下表。

附:

小组专题调查研究实施方案

研究课题

组长

小组成员及分工

研究时间

获取资料的途径[阶段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方案表在“合

作分工”和“获取方式”上做重点指导,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第三阶段:根据方案,调查研究。

各小组根据制订的研究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资料,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什么新问题,随时做好记录。

第四阶段: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一)小组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研究的专题。下面先请各小组负责人举起标志牌,大声宣读一下你们组研究的专题。

2.全班交流。下面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哪个小组首当其冲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些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等)

除此以外,当学生有个性化的展示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以下的展示形式:

民问工艺组的制作展示:现场剪纸,制作布艺及泥塑,赠送个人作品等。

民族艺术组的表演展示:现场演唱一段曲目,现场画一幅图画,现场表演一段评书等等。

诗词赏析组的诵读展示:配乐诗朗诵,诗词表演,对诗等等。

民俗风情组的话题展示:“祖国河山一日游”和“趣谈传统节日”。

神话故事组的趣味展示:我来演,你来猜!

中华美食组的多方位展示:报菜名、现场赠送中华小吃等。

3.同学们,听了这个专家组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或疑问吗?能不能对他们再继续充实资料提点建议?

4.教师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学生未研究到的“点”。

师:我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还专门制作了主题网页,同学们可以登陆我校的同站查询,将你们搜集到的资料链接到网站上,我们就可以在网上继续交流,欢迎你们发布最新信息。

5.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个体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二)整理归纳

1.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教师帮助整理,帮助链接。)

2.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把它写下来。

3.指名读自己的感受。

第五阶段:继续延伸,后续活动

(一)教师点拨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丰富多彩,是呀,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今天所研究的这六个专题,比如,你可以去制陶,体会制陶的乐趣;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你可以欣赏到京剧,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几曲。我们可以用“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来形容祖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课件:在已打开的两扇门之间有一幅画卷伸向远方,镜头从古代文明一步步演变到现代文明,直观地再现各种传统文化,再次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

(二)拓展探究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不愿意继续探宝呢?那么,除了今天我们研究的专题,你还打算继续探究哪些内容呢。(学生自由发言,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三)教师小结

你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小专家,愿你们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阶段设计意图:通过后续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说明: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我们设计了调查表。(表附后)

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调查表

姓名:___________

你是否愿意参加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

你和小组的小伙伴合作愉快吗?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学会收集资料的哪些方法?

你喜欢祖国的传统文化吗?

你喜欢你们小组的展示汇报形式吗?

你愿意继续探究祖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她发扬光大吗?

你能为我们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下一步的开展提点什么建议?

第四课时(习作指导)

二、回顾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内容写一写吧。

二、提纲。

1、回忆第二十课的写法。后分再总。而且在中间部分从三方面内容具体写的时候也是总分段式。

2、教师板书提纲。

3、请大家学着用这样的方法给你要写的也列提纲吧。

两人在黑板上,其余在座位上。

4、展示交流提纲。教师修改板书。

三、每段的中心句大家进行讨论。

全文的中心: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第二三段:****可真有意思或起提**8*,可真是精妙。

第四段: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华儿女,我为此而骄傲。

四、练笔。选择一个内容谈。

五、教师巡视。

六、交流。

课后反思:

这次的习作对于学生有些难度,可是带领他们查阅了祖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后,学生感悟到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写出来的作文很多是他们喜欢的过年、赛龙舟等他们经历过和看过的身边的传统节日,真的,学生的写作素材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平时要教育学生要多关注和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并积累。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课题:石头书(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回答:一般书都是纸做的,这本书怎么会是石头的呢/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揭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提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②会读生字。交流:1、出示词语: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煤炭、地壳、好奇、不禁2、指名逐个读,指名理解词语。1、齐读生字词。2、指导书写生字,说说怎么记住这些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读准字音。2、解释词语,勘探:测定矿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足迹:脚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3、齐读生字词。4、重点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5、读通顺课文。1、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2、回答:他看到一位叔叔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块石头。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三、学习第1、2小节1、文章主要写了谁?让学生画出他们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感情变化的词语。2、“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好奇呢?3、指导朗读。4、小结:好奇的川川和磊磊一连串提出了哪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在朗读中读出这种好奇的心情。在朗读中读出好奇的心情。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石头书(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1、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学生把它们画出来。2、根据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圈画画。提出了四个问题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2、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把向叔叔提出的一连串问题画出来。二、细读课文1、书、字、画分别是什么呢?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段。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1、边听边思考回答。

2、书是指那一块的石头。

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书上的画是植物和动物的矿物。

3、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思考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方面理解石头书上的书、字、画。三、练习说话1、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构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2、能不能用“因为------

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3、出示句子: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4、让学生比较一下,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2、同桌互说。3、全班交流,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上面还有“字”有“画”所以像一本书朗读比较。

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2、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3、读课题,质疑

1、读课题

2、质疑: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

揭题质疑二、指导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除草剂、欺负、喘气、纷纷、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按自然段逐段指名朗读

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

哪一部分着墨较对,重点在写?

(3)、指导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读课文

理解字词

2、汇报自读情况

(1)、认读、理解生字词

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

(2)、读课文

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理清脉络。

(3)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

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

1、读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字形及在书上田字格中的位置

3、用钢笔描红

正确书写。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书写生字各两遍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对课文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志趣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

一、复习

1、认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指导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请大家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2、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表演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脸色蜡黄”等词语,反复读课文,理解这几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表演(1)、个别读课文

(2)、练习表演“遇险”

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三、指导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要求: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2、指导朗读

3、指导理解课文

出示图片,认识“喷雾器”,资料介绍“除草剂”

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指导分角色读、演

三、学习第三部分(脱险)

1、自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读课文

同桌互读,个别读

3、说说各自读懂了什么

4、读、演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四、复述课文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课文内容

演一演课文内容五、

布置作业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读懂语言,拓展知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1、激趣:谁知道我国的第一位航天英雄是谁?他乘坐的是哪一艘航天飞船?2、介绍“神州五号”了解有关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情况。交流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激趣导入二、初读指导1、谈话导入:在国际上,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发射航天飞机,那么航天飞机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航天飞机的?画出有关词句。3、归纳总结: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航天飞机。交流: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有关词句。2、小组交流讨论。3、各组上台交流讨论情况。1、朗读词语,读出对词语的解释。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庞然大物抖擞智慧老人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番盘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2、指导识记词语并加以解释。3、指导书写。说说自己识记字形字叉的方法。1、描红。抄写生字2个。

正确书写。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

1、认读词语。

2、课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

说说航天飞机的特点。二、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节:1、默读第1节2、第二小节: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

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

讨论:(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

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指导朗读全文。1、默读课文,思考: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1、默读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

2、从哪些词语可看出飞机一定要把他弄明白?

3、用“究竟”练习说话。

4、完成填空:

航天飞机翅膀是(),脑袋()机尾()

自由朗读,完成填空:

飞行高度: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从车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

行时: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作用: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默读并理解相关词语

练习朗读,读出语气。

朗读全文,理解词语,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三、指导自人介绍。假如你是航天飞机该怎样介绍自己呢?可从三方面来介绍同桌练说。个别上台介绍。

介绍航天飞机。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2、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足以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重点与难点:按顺序,写得生动逼真。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练习说话,激发兴趣。1、要求:夸一夸自己的一种学习用品。

2、出示说话句式:我的------

真棒,因为它--------。

3、小结过渡:老师真想不到同学们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广,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呀!这样吧,我们来把它写成文章再比一比。怎么写呢?

1、自由练习。2、集体交流。3、产生写的兴趣,并思考应该怎样去写。练习说话,激发兴趣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导读例文,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

2、请学生继续读文,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例文的写法:例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介绍铅笔刨刀,抓住质地、形状、颜色、用途写。

写得很有条理。

4、出示图画:指导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有顺序,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铅笔刨刀。

5、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1、轻读例文,想想:作者描写了铅笔刨刀的哪些方面?

2、读后交流:质地、形状、颜色、用途。

3、读后感到很亲切,因为文章中的我就是铅笔刨刀。

4、按顺序观察。

5、口头交流自己观察的方法。

小结例文的写法,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三、运用写法,集体口述1、出示轿车文具盒。2、提问:你想先介绍文具盒的哪些方面?3、指导描述内部特征及用途。1、观察轿车。2、练习口头表述并交流。3、个别口述。练习口头表述轿车文具盒的内部特征及用途。四、个人说写,运用写法。1、提出话题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用第一人称介绍。介绍时注意要有条理。2、个别说。1、各自按顺序,抓特点练说。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有条理地介绍一种文具。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好有关多音字,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读准多音字。

重点与难点:积累成语,理解成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会字词句。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指导多音字在句子中的读音规律。

3、巡视、纠正。

4、分组读句子。

5、让学生练习读“称”和“兴”的另外读音。并组词。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2、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得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的意思。

3、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读好多音字的。

4、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5、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读准字音,并能组词。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提出明确的要求。

3、巡视,个别辅导。

1、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描红,仿影。正确书写三、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八条成语。

3、小结:八个成语都带有“风、雨”其中有些是描写天气的,但有些我们主要理解它的引申意。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给予适时讲解。

4、指导理解意思。

“和风细雨、斜风细雨、暴风骤雨”主要写天气。

5、出示《竹石》

6、质疑1、自由读,想想学会了哪个成语?

2、个别读,领读。

交流:

3、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自由读,提出不懂的词。

会读会背并理解成语。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重点与难点:有次序地讲清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好毛笔字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2、指导:折有“横折”和“竖折”。

3、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

4、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

5、练习描红。

1、练习书写横折。

2、写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练习书写竖折。

4、定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练习描红。

二、介绍小制作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提供一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先--------然后---------

接着------最后--------

3、巡回指导,个别辅导练说。

-

4、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

2、制作展示:

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

3、产品推销会: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4、听老师总结。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4东方之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
3、感受香港的繁华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爱港爱国的情感。
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东方之珠。
(2)释题。
①东方之珠指哪里?(香港)
②简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见过的珍珠是什么样的?
那么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世界东方的珍珠呢?
(3)感知画面。
(这就是香港,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滩上笑声不断……)难怪人们称它为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2、初读课文。
课文对这颗东方这珠作了更具体、更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打开书,听录音。
(1)听配乐朗诵后,谁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香港。
(2)自由轻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须,准备读给大家听。
(3)检查初读效果。①认读生字词。②指名选读,及时矫正。
(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3、细读课文。
(1)师: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很好,我们知道有(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但是,东方之珠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它有沙滩、公园、街市,而是因为它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说出来:香港有。(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就叫总领全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和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③齐读。
④练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各自轻声读。
指名读。
③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
④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⑤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⑥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⑦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a、出示:因为人们……,所以感受到了舒服极了。
b、人们只所以感受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⑧知道怎样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齐读)
4、指导背诵。
(1)指投影引读。(2)抽词语填空读。(3)看板书试背。(4)看图试背。
5、配乐朗读、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6、指导写字。
(1)认读:
shūfuqīnɡtānqiǎn
舒服倾滩浅
(2)书写:(指导笔顺:倾舒)
(3)描红:(纠正姿势)
要注意对容易写错的字的指导。如舒的右边是予,没有一撇;倾中的“匕”与“焰”中的“臼”的笔顺不能写错。
7、作业:
①熟读课文达到有感情。
②能默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⑷小结:第3自然段写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⒉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
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
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
⑹齐读第4自然段。
⒊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
⑶为什么说香港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
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香港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香港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⒋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3~6自然段。
⒈听课文录音欣赏。
⒉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自由轻声背诵。
⒋分两个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在交换。
⒌指名背诵。
⒍同桌二人练习。
四、布置作业: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15、小露珠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造句。
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难点】在学习中,感知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更美,体会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露珠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揭示课题,板书:15小露珠
设置疑问:你见过小露珠吗?是什么样的?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夜幕降临黎明反射格外衰老生机俊俏痕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黎明反射格外衰老生机俊俏痕迹一股袭击喇叭花水蒸气钻石乐曲
(2)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齐读生字。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黎戴蒸,力求把字写匀称,写美观。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及时评点。
5、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夜幕降临黎明反射格外衰老生机俊俏痕迹蝴蝶一股袭击喇叭花水蒸气钻石乐曲精神
2、比一比,组词
湖()股()蝶()蝴()投()碟()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露珠。瞧,她来了**2、小露珠自我介绍。
大家喜欢这位小客人吗?课文中还有谁也喜欢她?(板书:动物植物)
过渡: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大家喜欢小露珠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相机投影出示图片、句子。
A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1)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小露珠的美?(板书:闪亮)
(2)这个字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若学生答不出,问能读出这种美吗?)
(3)指导读。谁来学小青蛙赞美小露珠?看哪一只小青蛙夸得最棒!(及时评价)
(4)齐读。咱们44只小青蛙一起来夸一夸。
B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1)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板书:透明)
(2)这个词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3)哪只小蟋蟀愿意再来赞美一下小露珠?(鼓励学生进行评价)
(4)齐读。
C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1)如果你是小露珠,喜欢小蝴蝶的赞美吗?为什么?(板书:圆润)
(2)有没有哪只小蝴蝶想再赞美一下小露珠?
(3)齐读。
小结:从刚才3种动物的赞美中,我们感受到小露珠是那么美丽(板书:美丽),那么惹人喜欢。那仅仅只有这3种动物赞美小露珠吗?其它小动物会说些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是啊,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还有谁也喜欢她呢?(板书:植物)
D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
(1)从变得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两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导读,将你想象中的那幅美景用朗读读出来。
(3)齐读
E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1)美丽的珠宝指什么?
(2)听师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3)指名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不会描绘的读出来。
(4)全班齐读。
小结:小露珠真了不起,它一出现就给所有的植物带来了美丽,带来了生机。(板书:带来生机)它将大地装扮得绚丽多姿,生机勃勃,所有的动物、植物都由衷地赞美它。(板书:赞美)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出示投影图片。师述: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小露珠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小露珠要走了,想象一下:大家和小露珠告别时,会说些什么?如果你在场,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小露珠还会来吗?它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
四、讲读第1自然段。
(1)快速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小露珠是怎么变化的?
(2)哪些词最能体现出这种变化?
(3)指导朗读读出小露珠变化的过程。指名读练读齐读
五、总结全文。
(1)小朋友你们想赞美一下小露珠吗?指名说说。
(2)师小结:小露珠是那么美丽,它给大地万物-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和无尽的快乐,但就在太阳升起时,它却蒸发了自己,它为的是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小露珠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欢乐。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编成一个课本剧,准备在队会课上表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闪亮
动物透明美丽
赞美小露珠圆润
植物带来生机
16、石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
16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有的……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练习5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
4、口语交际:说笑话。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
(1)查字典。
(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
(3)联系词语猜一猜。
3、集体认读词语,正音。
4、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
(1)小组内交流
(2)指名说。
连线。
5、补充句子。
(1)自己先说一说,在指名说,订正。
(2)填写句子。
(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6、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城市别称,谈一谈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写下来。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效、诊、初,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中都有撇,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c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d出示“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效”,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诊、初”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h反馈写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成语
⑴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⑵师生一起回顾《东方之珠》。
⑶认读成语。
①生自读成语
②指名领读,正音
⑷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⑸指名说说词语意思并说说用词说句子。
⑹练习背诵
①自由练读,同座互背
②展示背诵。
2.学习孟子的话
⑴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⑵师范读名言。
⑶生自读名言,读准字音。
⑷小组内互读,指名读。
⑸说说名言的意思。
⑹指导有感情朗读。
⑺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一、课前准备:准备几个小笑话。
二、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小段节目。(放一段笑话)这是什么节目?它有什么意思?
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
三、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
5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指导学生观察“八”字中的捺——竖捺
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
2、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
3、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4、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笔锋。
5、学生临贴描红。
6、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六组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紧紧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强调科学探秘和科技应用。涉及到太空探索和互联网络、机器人的想象等热点内容,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既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语文园地六"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有,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的内容和调味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宽带网"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收集和利用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的习作发挥想象提供科学依据.如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和利用资料,将成为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本组课文有以下几个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
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得到有关的宇宙知识
难点是: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巩固识字量成为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同时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2、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收集资料.
3、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意识.
4、继续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本组课文语言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学习时应以读为主,读的形式要多元化,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
5、本组课文科学性强,可以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鼓励其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明白科学道理,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注意联系当前最新的科技动态补充到教学中,如载人航天、火星探索等;提醒学生注意网络的负面影响。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大约用12—14课时。
21太阳
一、教材分析
《太阳》是本单元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以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二、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阅读与太阳有关的传说故事,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或者引导学生读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这样不仅增添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第一部分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能力。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联系课后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来理解。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句子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本课时还要注意本文所采用的许多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利用文中的“泡泡”提示,理解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并让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用不同方法描写太阳的句子,试着说说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试着运用。在此基础上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太阳》这篇课文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可设计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22月球之谜
一、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它先用优美的文字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接着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荒凉月面,然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最后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遥相呼应,阐述了迄今为止人类对月球作出的研究、探索,从而引导同学们初步认识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文章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一篇十分独特的科普文。
编者在最后提供了一个资料袋,不但介绍了月球上的引力,还介绍了月球上环形山的命名,以及有哪四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给这些山命了名,意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与此同时,课后还收录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赋予了教材诗意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建议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个习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解开的谜。
初知课文大意之后,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想象、交流资料、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中“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是个很重要的句子,要充分利用这个句子及相关泡泡,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遐想,感受月球的魅力。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具体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理清这些不解之谜提出的思路。比如:从把细菌洒在月球尘土上,细菌全死了的事实,提出了一个疑问:月球尘土是否有杀菌的本领?从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年龄的比较,提出了两个星球年龄大小的疑问和对两个星球火山活动的猜测等等。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并充分利用这个省略号把交流资料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以充分了解月球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词句。
课后提供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时让学生熟读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做到熟读成诵。最后还可以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还要充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
本课还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通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及用“没有……没有”说一句话等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完了本课让学生课后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专题小报。通过课后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积累资料及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地锻炼及提高。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一、教材分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写了我上网的亲身经历,使人真切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文章按上网前、上网时、上网后的顺序先写了爸爸告诉我网络的作用,再写了我访问了卡通网站以及和其它一些网站,以及我向国外的表姐发了一份电子邮件,最后写了我盼望再次进入奇妙的网络世界。课文内容有趣,角度新颖,名为讲述上网经历,实为介绍网络知识,中间穿插爸妈的讲解,叙述的过程中还渗透了人物的新奇、好奇、赞叹、依恋等内心感受,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章语言亲切自然,采用了比喻、设问等手法,这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生动、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接触这些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搜集和网络有关的资料,如果有条件,还可布置学生上网,亲身感受网络。
2、?课文内容有趣,角度新颖。名为讲述上网经历,实为介绍网络知识,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介绍变得浅近且富趣味。文中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网络是什么和网络有什么用处。第一个问题是借爸爸的口说出来的,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由讨论,根据课文的描述和自己搜集的材料尝试回答,然后老师作适度引导。让学生根据各种具体的事例和感受来形成对网络的印象。网络的作用其实和网络的特点有内在联系,因为“互联”,网络上的信息才这么丰富,因为“互联”,网络中的联系才非常便捷。文中是通过“我”的上网体验来介绍网络的好处的,其中两句话相当重要:“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教学时要重视文中泡泡,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到网络的作用,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描写、自己搜集的信息,甚至自己上网的亲身体验理解。
3、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课文讲了三点:一是电脑网络可以查阅信息,迅速而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二是可以跟世界各地的人随时进行交流,并建立联系;三是可以参加网络购物、拍卖等活动。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要求上过网的同学,说说自己上网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网络对“我”来说也是新生事物,在和网络的接触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相关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情不自禁”“欢呼”“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等词语不单能看出“我”当时的内心状态,使文章更加生动可感,而且还折射出网络的魅力以及“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5、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各自上网的收获可以强化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可以直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或是自己对网络的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在电脑上种蔬菜》,以完成课后的选做题。
24果园机器人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
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水果丰收,果农忙不过来了,于是需要机器人帮忙;果园很大,机器人不好拖着电线工作,用电池也不方便,于是又想让果园机器人“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自我充电。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搜集与机器人有关的资料,可以是文字类,也可以是图片类。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简单,富有趣味,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连接语中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说说文中果园机器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自己认为哪些特点最有趣。在对果园机器人特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要注意体会“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等句子在叙述中的作用,从而感受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要求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放飞想象翅膀。引导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也可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应该是怎样的;可以用图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还可以围绕某一用途,尽可能考虑实际中各种需要,构思机器人的特点,为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铺垫。
语文园地六
教学建议
1、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有铺垫,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教学中可以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学习《果园机器人》时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说一说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本领。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画出来,对照图画向大家介绍。听的同学可以根据所介绍的机器人提出问题,供发言的同学修正和补充自己的设计。评价的标准有两个:想象是不是奇特合理;是不是把机器人的本领说得清楚明白。交际时可以分小组进行,互相问答,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共享想象和创造的乐趣。
2、习作这次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奇思妙想。教学时,可以利用习作中的种种示例和《同步阅读》中《神桥》等篇目的阅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择到各自最感兴趣和最想写的事物。选定要描写的事物后,还要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想象,想一想这件事物具有些什么样的新特性,给人们提供哪些便利。学生想好以后,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交流,彼此受到启发,然后写下来。写完后,自己多读几遍,然后改掉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在习作完成后,可以以“未来的世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3、我的发现本次“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六个多音字出现在六组词语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积累文中列举的六个多音字和相关的十二个词语,还可以做些拓展练习,找找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字是多音字。
4、日积月累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是低年级归类识字的继续,内容和调味品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中,“蒜、醋”是平舌音,“蒜、盐、咸”是前鼻音,“姜、酱”是后鼻音,要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读短文,教师指名朗读,以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句子的意思可以不作过多的讲解,但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协助下,分辨这些调味品。
“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范读、指名读、师生对读和自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读,最后背下来。这些农谚只是人们对气候现象所做的观察总结,不像科学定律那样严密、准确。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试着用韵语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5、宽带网“宽带网”是本组学习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这个项目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本次宽带网的教学有三个要点:资料搜集、资料整理、成果展示。
教学设计
21太阳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繁殖、蔬菜、杀菌”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具准备
(1)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生字词的课件。
(3)收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哪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猜一物。板书:太阳。
2、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你们对太阳有了哪些了解呢?
3、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3)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
3、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体验
(一)探究:学习1、2、3自然段,领悟表达方法,练习朗读。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这样说,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生回答)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把重点说明句子用线画出来。
3、合作学习
你们对太阳哪个特点感兴趣,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适当引导、播放课件。
如: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间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说明方法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c.学习“热”的小组汇报
要求这一段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明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d、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e、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
(1)、()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二)、探究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2、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3、归纳,集体解答
4、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
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5、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四、巩固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2、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再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学生进行练笔。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板书设计:
21、太阳

大热远地球

关系密切
11300000
22月球之谜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
1、《月球之谜》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3、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诗词网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2、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二、合作交流
1、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3、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品读体验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10、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1、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2、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3、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四、巩固延伸
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见识,体会网络的神奇,以及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课题)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问题)
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激起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
3、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可以查字典,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4、自己想办法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如同桌互读、请人听读、自我练习等。
5、思考同学们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
二、合作交流
自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如,当小老师教认生字词;请好朋友一起轮读课文;解答课前别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
三、品读体验
(一)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1.组员搭配上体现互补,每组保证有一名略懂电脑的同学。
2.下发表格,要求各小组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格,同时,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
我们小组读懂的网络功能我们还知道的网络功能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
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
1.可由中心发言人将表格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本组读懂的和课外了解的网络功能,并就不懂的问题请教其他小组。(教师亦可适时参与解答)
2.可由组员配合,一人读相关段落,一人概括课文所介绍的网络功能;一人详细介绍自己如何了解的网络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可由操作计算机较熟练的同学上机,边演示边介绍网络功能,并随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教师在各组汇报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指正或进行演示。
(三)交流体会
1.出示:进入网络,就好像跨入了信息高速路。找出文中类似这样打比方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交流体会,深入认识网络的神奇及作者兴奋的心情。
“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
“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为人们便捷高效地提供信息。
“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
“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
“我听了更加喜欢这个新朋友了”──网络功能的神奇、信息的丰富赢得“我”的青睐。
四、巩固延伸
1、请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一下收获。
2、有感情朗读课文
(1)任选一段能够表现网络功能神奇和作者兴奋心情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2)以挑战赛的形式让更多同学展示朗读水平。
3、有条件的同学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查一查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24果园机器人
课型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具
1.上网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解机器人在哪些领域起了哪些作用。
2.准备一个电动智能小狗玩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二)师指名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出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象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二、合作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三、品读体验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3、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4、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
(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四、巩固延伸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2、展开想象,想一想将来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它有哪些本领,先说给爸爸妈妈听,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24果园机器人
聪明能干──果园机器人──自己充电
语文园地六
课型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读音。
4、能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三、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3、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八组
教材分析
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积累生动的语言;三是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祖国优秀文化热爱之情。
文本充分话,通过朗读、讨论、复述课文等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想象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营造阅读氛围。
营造神话阅读氛围,教师适当推荐课外的童话神话类读物,阅读提前。
提供阅读书目:
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西游记》《白蛇传》
《封神榜》《孟姜女哭长城》
《宝莲灯》《八仙故事》
《女娲造人》《田螺姑娘》
《盘古化生万物》《三戏海龙王》
《精卫填海》《牛郎织女》
《愚公移山》《嫦娥奔月》
1、在故事讲解中理解诗意
《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
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2、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为了迁移而学。
《西门豹》这一课,不论是从篇幅还是从内容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非常之大。那我们本着让“文”为学生服务,文让学生读懂即可的原则。教学时,花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把这个故事与同学们合作一起演一演,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课文内容学生易于理解。分成两块教学:(1)做一份调查报告,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烯少的原因(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2)把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三年级的学生,“西门豹不是权利很大吗?派兵把官绅、巫婆抓起来不就行了吗?”西门豹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方法妙在哪?(3)设想一下,岸上的人看到事情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对像说一说。(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来定)
3、《女娲补天》:抓住夸张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胆和神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的情感也附着在他(她)的身上。一方面是神奇、夸张的想象,一方面是表达造福人类,让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借助想象能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得到感悟。
体会神奇、夸张的想象力:
从两方面去引导:作者描写的夸张(天塌、地裂、烈炎、洪水……);女娲的神力(创造人类、神火冶炼五彩石、补天……)
女娲找石头: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女娲找五彩石找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找得很辛苦。
生:我觉得她找五彩石历尽千辛万苦。
师:哪些词让你感觉到了这种艰辛?拿笔把它圈出来,再读读,试读时强调这些词儿,读出她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些五彩石。
指名学生读,读好“忙了几天几夜”“又找啊找啊”“终于”这三部分。
师: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女娲在山上找石头的情景了,你看见了吗?你看见了什么时候?女娲来到什么地方?怎样地找石头?
生:天黑了,女娲来到一片树林里,她找啊找,看到了一块红石头,她高兴极了!
生:天刚亮,女娲又来到了悬崖边,这里乱石成堆,女娲一块一块地搬开乱石,寻找起来。
生:女娲来到溪水畔,溪水哗哗地流淌,冲刷着溪底的沙石,突然,女娲眼睛一亮,她看到了她正要找的蓝石头,她喜出望外,心里想,人们有救了,太好了。
生:为了找全石头,女娲顾不得休息,她又来到了一眼泉水旁……
师:是啊,为了早点找齐五彩石,为了早点让人们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女娲历尽辛苦,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齐再读这两句话。
展开的教学过程有清晰的层次感:自读初步感悟;聚焦词语诵读;想象情景再读。
4、《夸父追日》放手让学生自学:
(1)自学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想象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即可。
本单元结束,进行神话传说读书会:
1、把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搜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故事大王”,为学生授予荣誉称号。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把语文园地八口语交流、习作以及成语故事这三块融于其中,减少了课时又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一举多得。
语文园地八:
1、口语交际:
围绕本组的专题,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以神话、传说故事会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召开神话、传说故事会。这类训练学生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盘古开天地》时已有所涉及。当时布置学生收集并阅读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有的班级可能还举办过神话故事会。但当时都不是作为口语交际课的要求提出来的。而这次训练,有了前面的铺垫,再加上本组学习和扩展的内容,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学生应该有话可说。指导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有关教材中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如:要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讲清楚,要能够打动别人,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等等,以落实中年级口语训练的目标。
2、习作:
本次习作是写想象内容,围绕“假如我会变”,展示学生的童心、童趣和梦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教师不要怕学生胡思乱想,异想天开。要明白孩子们的想象是他们聪明才智的表现。中年级的学生习作就是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教师要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提示学生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并倍加珍惜火星清洁美丽的环境。
3、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提供了八组共16个词语,两两一组,意图是让学生从发现特点的角度区别形近字,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比如,“导”与“异”,“旅”与“旋”,“科”与“料”,“载”与“截”,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教学时要特别引导学生发现,互相交流。对一些细微部分一定不能放过,比如,“归”与“旧”,“归”的第二笔是“撇”,如写成一竖,则为旧。“狠”字多加一点则为“狼”。养成了细心观察的习惯,书写时就不易出错。还可以引导学生列举其他学过的形近字进行交流。
4、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安排的是四组共12个成语,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便于学生识记,在排列上注意了有规律可循。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如四面八方;第二横排,是ABAC形式,如人山人海;第三横排,是AABB形式,如结结实实;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如大惊小怪。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这些特点,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适当扩展,收集更多的成语。“读读背背”安排了6条歇后语。歇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的意义所在。歇后语只说前一部分,不说后一部分,让人去体会猜测,所以又叫做歇后语。现在常见的是前后两部分都说出来。歇后语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喻义歇后语,一类是谐音歇后语。围绕本组专题,这次选编的是第一类,喻体都是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如以历史故事作比喻的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用神话传说作比喻的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阅读并积累一些歇后语,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大有帮助。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做些补充,或引导学生另外收集交流。
5、成语故事:
画龙点睛故事出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后人常以它作比喻,指讲话、写文章或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如果能在关键处用上一二个名言、警句或略加润色,便使整个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主题更加鲜明。也指处事要抓住主要矛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借助字词典等工具书自学这个成语故事,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喻义。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成语故事的教学要区别于略读课文,一般以学生自学为主,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适当给予引导,或者生生之间交流解决。
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乞巧》
教学目标:
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
2、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用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方法。
3、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教学重难点:
以三维目标的整合为前提,基于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及语文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从“文字”到“文学”而“文化”,对诗歌从“意思”到“意味”而“意蕴”,在自身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发现诗歌中“隐藏”的世界。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乞巧》这首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将走进我国诗歌集大成的唐朝,去学习一首唐诗:《乞巧》。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板书:乞巧)
揭题释题
2、“乞”字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特别传神,看到这笔你想到什么?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乞”字的意思——向人讨,乞求。我们的汉字要顺着它的意思想就有意思了。
3、题目会写了,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从哪里知道的?(利用注释,是我们学习诗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合作交流
1、自由反复读全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抽读检查1,注意字正腔圆,字字落实。
抽读检查2,注意有板有眼,读出诗的节奏。
齐读检查3.会读了,能背吗?试试看。
3、挑战难度升级,谁敢来写写这首诗,四行二十八个字,能写正确吗?
三、品读感悟
1、先看看第一位同学写的,写正确了吗?下面同桌看看,最容易写错的字。
2、“宵”和“霄”这两个字读音完全相同,字形又十分相似,的确很容易弄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区分这两个字?
联系它们的意思想,“宵”的意思是夜晚,晚上我们都待在家里,所以和“家”字一样是个宝盖头;“霄”是指天空,空中有云有雨,所以取了它的雨字头
表义是我们汉字最大的特点,所以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写错别字。
3、两个“宵、霄”字写对了,意思也弄明白了。七月初七这天夜里仰望天空。怎样的天空被称作“碧霄”呢?它让我们想到哪些词语?
4、(课件出示图画)原来在第一行的七个字中藏着这样的一片碧海青天,藏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谁来用你的朗读把这藏着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讲故事,理解第二行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过渡:在这样一个夜晚,凝望着这样的夜空,人们到底在搜寻什么?(读第二行)
1、先检查大家写得正确吗?统计大家最容易写错的字。“渡”容易写成“度”,之前,我们发现写字要想着意思写,渡河的“渡”有三点水,没有三点水的“度”一般指时间上的过去。
2、你知道这渡的是哪条河,过的又是哪座桥吗?天河,鹊桥,牵牛,织女他们背后藏着怎样一个故事呢?你能简洁地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3、这便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样一个夜晚,望着这样一片碧霄,人们在搜寻那勤劳勇敢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搜寻那闪烁奇异光彩的银河,还有那能带来幸福、团聚的鹊桥……读一、二行。(板书“天上“)
结合“资料袋”,理解三、四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过渡:那一夜的天空充满神话色彩,那一夜的人间呢?(读三、四行)
看第二位同学写正确了吗?
1、全诗中第二次出现“乞巧”,它与课题中的“乞巧”意思一样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读“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
⑴、乞巧的意思是:乞取智巧,变得和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⑵、古人乞巧的方式:用五彩线穿九孔针,看碗底针影的样子。(读书,特别是读大篇大篇的资料时,要学会抓住主干,这样才会越读越清晰。
⑶、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3、从这两行诗句中你能看出古人非常喜欢这个节日吗?
⑴、“家家”,你怎么理解这个“家家”的?
上至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下至平民百姓的农家小院,家家都在——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连皇宫也不例外,据说每年七夕,唐玄宗就命人在宫中搭起百尺高的乞巧楼,让宫中妃嫔登楼乞巧。可见当年的盛况。
⑵、“尽”“几万条”也能看出古人对这个节日的喜欢。当时唐朝有不少诗人描绘过这七夕的盛况,其中崔颢就写道: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⑶、七夕那一夜,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长安城外的山乡村野也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四、拓展延伸
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节日?
1、学生讨论:人们企求的不仅仅是心灵手巧,更是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2、正是人世间每个平凡人对幸福生活的那份强烈的向往与渴望,才让这个七夕的夜分外的打动人,才让这个乞巧的日子格外的吸引人。读全诗。
3、现在我们再提到“七夕”,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想着这些词再读全诗。
4、绚丽的夜空,动人的故事,浪漫的企盼,区区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怎样的夜,一个怎样的天上人间!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再次拿起笔,写这首诗。(注意写正确,写工整,写美观)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以后每到农历五月五,端阳,我们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重阳,我们会忆起遥知兄弟登高处的王维;七月七,七夕,希望大家能记住牛郎和织女,林杰的乞巧,还有我们今天这堂课。
《嫦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与嫦娥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乞巧》这首古诗,还讲了牛郎织女和乞巧节很多有趣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新的古诗《嫦娥》,说到嫦娥,谁知道她是谁?谁能讲讲她的故事呢?
板书:嫦娥
展示图片:
学生讲故事。
2、师:同学讲的真好,我们大家来想象一下嫦娥飞到月亮之后的生活,想一想她会不会寂寞?
学生回答。
3、师:我们来看看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这首诗,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简介作者)。现在咱们就随着作者的文字,去了解嫦娥。请你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把古诗能读几遍就读几遍,并想办法扫清字词障碍。
2、看来大家读的都不错,想必早把字词障碍扫清了,(指名回答)当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用的什么方法解决的?(再指名回答)那我们的清障工作现在开始。
1)加音读;
2)去音读;
3)单字自己组词读;
4)学写生字,同桌互看。
三、品读感悟
1、现在我们来读读诗中是怎样描写嫦娥的吧!请你再读古诗,看看嫦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预测:
1)直接找出屏风、烛影、长河、沉星。引导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找出前两句。
2)找出前两句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嫦娥生活的地方什么样吗?解释前两句。
3、嫦娥生活的地方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预测:
1)直接说出寂寞、孤独。
2)引导:在这么大的宫殿里只有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陪伴,如果是你,你会感受到什么?
4、你能带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读一读吗?先试着自己读一读。后指名读。齐读。
5、是呀,嫦娥每天只能和屏风烛影作伴,看见的只有天河沉星,听他诉说苦闷的也许只有那只小白兔了。那她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
预测:1)因为她偷吃了灵药。
2)引导:请你从诗中寻找答案。
6、是呀,嫦娥偷吃了灵药,这就是老师提到的有关月亮的一个传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嫦娥怎么到月亮上的呢?(想)课间休息放嫦娥奔月的视频。
7、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偷吃灵药以后什么心情?(后悔)是呀,她每天只能眼见—碧海青天(课件出示图片帮助理解碧海青天)每晚感受到孤独。(出示后两行)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8、我听出了嫦娥的苦闷,诗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诗人写的嫦娥生活的地方是他亲眼看见的吗?(不是)而是他(想象出来的)那嫦娥后悔偷灵药是她告诉诗人的吗?(不是)那也是诗人(想象出来的)。诗人能想象出来正是因为他的处境和嫦娥一样孤苦而寂寞。请你帮助诗人把这种寂寞用诵读的方式排解出来好吗?(齐读)
谁想单独试试?(指名配乐读)
四、拓展延伸
1、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2、那你又能联想到什么?
预测:1)月亮(出示有关月亮的古诗引出月亮表达思念)
2)神话传说
3)节日(引导中秋节。出示有关节日的古诗)
4)嫦娥1号(出示图片)
小结:看来月亮在古人眼中是寄托思念的象征,而在现代人眼中却又探索不完的奥秘。
作业:1)收集一个神话故;
2)读两首有关月亮或节日的古诗。

[NextPage]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旱灾、绸褂、徒弟、麻烦、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西门豹到河边送新娘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或课件,让学生观察,并介绍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示课题,请学生介绍: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把生字字音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3、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结合四次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3、师生共同归纳四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2)了解首恶者;(3)了解受害者;(4)了解漳河的情况。
4、引导学生探究。如,从哪里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看的?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打算怎样送?
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1)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找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2)交流阅读体会。
2、全班交流汇报。要求:
(1)分三步汇报:把巫婆投进漳河;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教训其他官绅。
(2)先汇报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接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读懂了什么),再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最后请同学评议、补充、帮助,将汇报、朗读、评议结合。
(3)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将汇报交流引向深入。如,麻烦是礼貌用语,这里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应该怎样朗读?
3、引导学生看插图,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官绅们的丑态。并讨论:这些丑态说明了什么?
4、自学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妙在哪里?师生共同归纳:以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很客气地将巫婆投进漳河,妙在将计就计;以去催一催为由,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妙在不露声色;以等回音为由,让官绅们提心吊胆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妙在假戏真做;惩办巫婆、官绅头子,教训其他官绅,妙在区别对待。
(2)再进一步探究:西门豹如果不用这个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种办法更巧妙,收效更大?
(3)渗透思想教育:西门豹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巧妙的办法?(调查仔细;为民除害的决心。)
四、拓展延伸
1、复述课文。
2、演课本剧《送送新娘》。
小组排练。准备道具,分配角色,设计台词、动作等。
在班上表演,互相评议、学习。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投影。
2.生字词卡片。
3.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女娲补天
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二、合作交流
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2)理解重点词语
2、指名读文,正音。
3、指名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4、师小结: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5、学生质疑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品读感悟
一)小组读课文。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四)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四、拓展延伸
1.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2.课下阅读神话故事。
《夸父追日》
学习目标:
1.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3.体会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教学难点
感悟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以图导入,引发神奇
1.看图猜故事。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2.揭题;读题;聊特点。
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读题。你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板书:神奇)谁有一双慧眼,能从题目中发现神奇?我们再来读读,读出它的神奇。
二、合作交流
1、明确课型,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阅读提示,画出学习任务
《夸父追日》这个课题与《女娲补天》有点不同,课题前面有一个*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画出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提示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学习要求?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一遍读完如果老师没有叫停,你就抓紧时间读第二遍第三遍,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这样几个词语。
虞渊渭河瀚海大泽
手杖颓然遗憾
一眨眼霎时间
A指名读,齐读。大家注意没有,第一组词都与什么有关?
B读准第二组词语。
C个别读,齐读。读这两个词(第三组),你们有什么发现?
3.说说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说。
(2)出示提示,帮助学生学会概括。
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就去追赶(),追到()时,他倒下来变成了(),他的手杖变成了()。
(3)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说。
过渡,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像这样神奇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很多。
三、品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用﹏﹏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想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2.交流: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了神奇;指名说,各抒己见。
重点句子
句子一: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1.个别读,你觉得神奇在哪儿?
2.感悟“一眨眼”、“两千里”(“一眨眼”是多长时间?→你眨一下眼→你们眨一下眼→一眨眼夸父跑了多远?→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大约是从我们温州到南京的距离。你看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跑过了杭州、跑过了无锡、跑过了常州、跑到了南京,神奇吧?真是太神奇了。)
3.指导朗读:随机对话,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神奇。现在假如你就是夸父,我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跑得这样快?
过渡: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的水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1.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了?
2.给“霎时间”换词,读句子
3.指导朗读
句子三: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发出巨响。
1.想像:这个时候,夸父已经累得怎样?理解“颓然”。
2.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
1.夸父耗尽所有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呢?读同学们读读第一段,找出原因。
2.出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1)指名读
(2)引读:是的,当追得口渴难忍时,夸父就是这样想的——;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当追得快要耗尽全身力气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
3.感悟精神:同学们,面对颓然倒下的夸父,面对为了人类,为了大地永远光明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夸父,你想说什么?交流提炼板书:精神
(提示:夸父追日的目的是什么?)
4.《夸父追日》出自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这是一部记述我国古代神话、地理、物产、民俗、宗教等方面内容的书,全书共18卷,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大家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写《夸父追日》这个故事的。
5.出示古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1)师范读
(2)自由读
(3)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
(4)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
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七组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的课文。安排了《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三篇精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略读课文,还有一个《语文园地七》。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太阳表达对和平的热爱;有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有新闻报道,报道了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从整组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描写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和友好;《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描写了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帮助。这样的课文呈现让学生更深的了解到世界各国的人民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和平,人民才会幸福。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文中,感受课文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能在读文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组课文中的《太阳是大家的》内容较浅显,它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们的朋友。孩子们能通过“太阳是大家的”感悟到“世界是大家的”。而《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三篇课文,内容较深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三年级的孩子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思想高度和文化视野。特别是课文中有些较深刻的句子和用处在动作表达内心情的写法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但是,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孩子们可能有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特别是通过中国人民为遭受海啸的印尼捐款,这样的事例,感悟到国际理解和友好的重要意义。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国际社会中的理解与帮助。
4、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2---14课时
25太阳是大家的2课时
26一面五星红旗2课时
27卖木雕的少年2课时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课时
语文园地七4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太阳是大家的》
学习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同步阅读中的诗歌《地球只有一个》。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教师导入: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3.认一认: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品读体验:
1.读一读: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
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习,
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a.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
b.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5.议一议: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练习背诵
1.练一练:用最快的速度练习背诵。
2.比一比:小组内同学互相背诵,比比准背得准确。
3.背一背:指名分小节背诵,其他同学默背。
交流感受
1.想一想: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
2.谈一谈: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收获。
3.说一说: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自由表述。
学习生字
1.记一记: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间交流。
2.教一教:请学生做小老师,教记字方法。
3.写一写:请学生自己先来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拓展延伸:
太阳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地球上的人民应和睦相处,让世界充满爱。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同步阅读中的《地球只有一个》这首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太阳是大家的》
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结合自然知识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一年级上册曾经学过《阳光》一课,教师也可以从已学课文导入。
2本课要求认的字和写的字不多,“彤”字本音读第二声“tóng”,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tōng”。“陪”字可以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部”字,通过区别形近字学习新字。写的字中,要注意“彤”字,左半边不要多写一点,学生常常对这个字的左右比例掌握不好,容易把左边写得太大;“霞”字同样需要注意上下的比例关系,同时还要注意下半部分的正确写法,联系“假”字书写。
3课文是现代诗,要抓住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诗歌的一般特点是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
教师在帮助学生疏通文字后,可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诗歌的结构层次。这首诗共有四节:第一节是描绘太阳落山的景色;第二节是写太阳一天的活动;第三节是承上启下,回应第一节;第四节是写其他国家的小朋友对太阳的盼望。理清结构层次并不是让学生归纳每节的意思,而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顺序。
诗歌的文辞很简单,但含义却不易领悟。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略做讲解。让学生了解课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是因为它(他)们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写显得新奇、有诗意。太阳来到不同的国家,传递了世界各国小朋友之间的友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太阳在别的国家的情况,提问思考:“太阳在其他国家都会干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教师可以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如“欢乐的浪花”等,让学生领会到只有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下,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才有这样的快乐。文后的泡泡“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目的是让学生学完课文后,根据诗意说几句话。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地说,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了解他们是否理解了课文,对表达流畅、说得到位的学生要表扬。
4本课要求背诵,教师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押了韵,读起来上口、有节奏感。总的来说学生要读出快乐的语气,但各段又不完全一样。如第二节是描述太阳一天的活动,要用比较舒缓的语气来读,第四节,要比其他几节读得稍轻一些,表现出睡梦中的盼望。
5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想”,这个题目旨在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学生既可以联系课文来谈,也可以联系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来谈。第三题教师除了让学生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诗句外,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适当拓展,让学生依照诗意再续写几句诗。
6学生都有了解国外同龄人的愿望。课上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其他国家的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情况,如果资料搜集得比较多,还可以办一个展览。
《一面五星红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
3.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教学难点
读中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课前准备:
1.短片(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歌曲VCD《五星红旗》.
3.课件:重点品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指名一生在黑板上写)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身无分文,交易
2,读一读.
师随机提问:交易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交流:
1、找找有交易这个词的段落.
出示: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2、学习我处境的段落.
(1)出示:不久,筏子漂到了水势最急的一段河面,周围一片漆黑,我想大声呼喊,给自己壮胆鼓劲.还没等喊出口,只觉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座小镇,走进一家面包店.
(2)我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抓住一点说说.(师点击)
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
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包里可能会有什么)
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了近三天.(如果你在这样的处境下,最需要什么,最大的愿望会是什么)
(3)通过朗读,体会留学生的艰难处境.
过渡:本以为走进了面包店,能解他的燃眉之急,想不到老板竟提出要平等交易.
三、品读感悟:
(1)出示: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2)按照常理,我应该给老板什么(钱)
师:可我已经身无分文,什么叫身无分文
(3)什么样的交易才是平等的交易读读课文.
生:拿身上值钱的东西与老板换.
师:那我身上值钱的东西是什么呢
(4)你认为这样的交易是平等的交易吗
(5)那中国留学生认为呢从哪儿看出来自由研读,同桌交流.
(6)出示:我愣了一下……
这时的我在想什么
(7)出示:可以吗……
我已经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
(8)你想说什么
4,读读资料袋中有关国旗法院的句子.
5,探究老板态度前后的变化
(1)出示: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费用由我来付.
(2)读读句子,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的(面包店老板的态度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板书.
(3)朗读.
6,学习最后一节.
(1)出示:这时我才发现……
(2)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什么呢中国留学生:……
四、拓展延伸;
1,播放诗歌《国旗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中的意义.
2,看国旗在奥运会上升起的场面.
总结.
是啊,从中国留学生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以实际行动维护着祖国的尊严,一直以来,也有许多人以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的尊严
同学们,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合爱护国旗,热爱祖国,同时希望你们好好学习,从小立大志,刻苦钻研,长大报效国家,为我们的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卖木雕的少年》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矫正、教师讲解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一些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学具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非洲地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请学生展示有关非洲地区的资料.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景象,欣赏后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填空: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真是()。这里游人(),景色十分()。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并齐读,通过预习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叙述顺序怎样的。请学生就课题提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坐凳(),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二、合作交流:
1、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木雕的样子.
(2)、通过学生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体会卖木雕少年的为人.
2、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有关木雕的句子并欣赏木雕图片
3、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指名读一读,其他同学作补充.
三、品读体验:
1、围绕“我们是朋友”出示课件“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等,补充资料理解中非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我们是朋友”的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请学生提出还没有弄懂的地方,相互质疑,解疑.
2、夸夸那个卖木雕的少年.
3、探讨文章所用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卖木雕的少年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准备
搜集自己准备讲的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从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素,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小组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习作
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开启思路
1.播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试写初稿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赏析优秀片段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展示优秀习作
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贴在展示台上,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我的发现
读一读
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想一想
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比一比
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如事事如意、官官相护、夸夸其谈、窃窃私语、念念不忘、闷闷不乐等)
2.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说一说
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教学设计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
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5.朗读巩固。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趣味语文
故事引入
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天,妻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与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一个忠言、一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说法。(出示主题──说“言”)
说“言”激趣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
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2.读一读。
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b.指名读。
3.想一想。
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a.小组说。
b.全班交流。
拓展活动
1.说“笔”。
与写作有关的“笔”,也有很多有趣的说法。如,替别人写文章、写信或其他文件,叫“代笔”;文章里前段为后段所埋伏的线索叫“伏笔”;临死前最后写的文字或字画,叫“绝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字画不好,叫“拙笔”等等。
2.课后积累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话题,收集在成长记录袋里。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三、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3、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4、学生写作,交流。

5、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6、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四、总结提升,课后延伸

1、请同学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19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情节,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

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

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

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主要内容。

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不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这时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一定是——“自叹不如”。

第二课时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2、讨论交流。

知天文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②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③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行吗?好吗?为什么?

(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④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懂地理

(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

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

(1)识曹操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讨论一下。

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师生对话,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出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0景阳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